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_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_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_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_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在语法的运用。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对比分析的基本容

1.对比分析假设的理论阐释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分析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

2.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把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其分布,连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

2)当学习者的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负迁移,也就是母语干扰,学起来比较困难。母

语干扰是引起困难和偏误的主要原因或者唯一原因。

3)差异=困难,差异与困难相对应,差异越大困难越大,这种差异构成了语言习得的难度等级。

3.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顾名思义是对比和分析,系统对比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对比的容主要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而且语音、语法的对比较多。

4.对比分析的目的可以是预测学习者的难点,也可以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解释。

5.“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过高估计了对比的预测功能。

6.“弱势说”:把重点放在事后错误的分析上,通过对比来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目的是在偏误出现后通过对比来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

三对比分析的步骤和难度等级

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比较、预测四个步骤。

描写:是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两个语言系统进行细致描写。

选择:结合偏误找出造成学习者学习困难的语言项目。

比较:对选择好的语言项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出现错误进行预测。

第二节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

1.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

2.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理论,并提出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进行描写和分析的系统方法。

3.偏误的四种类型(Dulay&Burt):语际偏误(两者之间,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语类偏误(目的语部);类型混淆;特殊类型的偏误。

4.失误指口误、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偏误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

二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

偏误分析一共包括五个步骤:收集资料、鉴别偏误、描写偏误、解释偏误、评价偏误。(一)收集资料:进行偏误分析的第一步

目标是收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语料,通常要考虑三个问题:收集方式、收集围、影响偏误的因素。

1.偏误的收集方式。

(1)按照收集时间长短,收集方式分为横向、纵向两种。

(2)采取诱导的方法收集语料,一种是比较自然的方法,像面谈、作文等方式;另一种是实验的方法,如“双语句法测量”等。

2.偏误的收集围。

收集围按大小分为大规模、特定规模、个案三种。

3.影响偏误的因素。

外部因素: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偏误是口语的还是书面语的,是自由交谈中出现的偏误还是书信中的偏误,会话的主题和容等等。

部因素:被试语言水平、语言习得环境、学习经历等。

(二)鉴别偏误

首先是偏误的标准问题;

其次是偏误和失误的辨别问题;

第三是隐性偏误和显性偏误的鉴别问题。

第四是“得体性”问题。

(三)描写偏误

1.“描写偏误”是对可以观察到的偏误现象进行语言表面特征的描写。

2.对偏误进行归类的三种主要方法:

1)表层特征分类法,指按照目的语畴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

2)表层策略分类法,根据学习者偏误产生的方式对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包括省略、附加、类推、错序。

3)Corder认为学习者的偏误可以分成“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后系统偏误”。该分类方法需要研究者对学习者进行访谈,才能知道他们的偏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目的语规则的,这种描写方法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

(四)解释偏误

1.解释偏误是要对偏误的来源进行分析。

2.Richard将偏误分为三类:“干扰偏误”,主要由母语干扰形成;“语偏误”,指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也称过度泛化;“发展偏误”,指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五)评估偏误:偏误分析的最后一步

1.这一步是对偏误分析的标准进行评估。

2.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哪类偏误问题更严重。

2)作为评估者,他们对偏误的评估是否相同。

3)评估标准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三个标准:“可理解程度”,“可接受程度”,“冒犯程度”。

第三章中介语研究

第一节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Corder(科德),Nemser(奈母塞尔)和Selinker(塞林克)这三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先驱的主要理论贡献。

第二节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1.Selinker被称为“中介语之父”。

一Cord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一)“过渡能力”和“过渡方言”

1.Corder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称为“过渡能力”系统或“过渡方言”。

2.所谓的“过渡能力”指的是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是处于逐渐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由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不间断地进行假设检验,从而逐步更新这个系统所造成的。

3.“过渡方言”是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群体出发来描述其语言系统。学习者的语言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方言,因此Corder也将其称为“特异方言”。

(二)“假设检验”

1.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的前提是其部有一个“系统生成器”,这个系统生成器对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处理,从而建立起“过渡系统”,即包括一系列“假设”的规则系统。

2.“系统生成器”将新的语言材料和原有的“假设”进行比较,当两者不一致的时候,“系统生成器”便会对“过渡系统”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引导其不断更新。

3.“系统生成器”并不是一旦发现差异就会对已有的规则系统进行调整。

(三)“在大纲”

1.“在大纲”指的是学习者具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序列,它控制着学习

者的目的语学习过程。

2.教学大纲和“在大纲”相吻合的情况下,教学才会有效。

(四)“输入”和“吸纳”

1.“输入”指的是外在的环境所能提供给学习者的语言材料。

2.“吸纳”则是由学习者的在大纲决定的从外在的语言材料中真正“吸收的东西”。(五)“失误”和“偏误”

1.失误并不能反映学习者现时的“过渡能力”。

2.“偏误”是系统性的,是学习者现时心理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因此对于研究习得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3.Corder的中介语假设是建立在其偏误分析的基础上的,因而带有较强的偏误分析的色彩。

二Nems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一)“近似系统”:指的是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

几层含义:

1.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2.“近似”说明“近似系统”是以目的语为参照的。

3.“近似系统”的不断演化说明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

(二)“近似系统”的本质: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一个部结构化的系统,有其自身在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三种“定型产物”的表现:移民语言,个体方言,学习者的洋泾浜。

(三)“稳定的中介系统”

其实说的就是Selinker的“僵化”现象。这种“僵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同母语背景下的学习者在理解和生成目的语时所产生的带有固定模式的错误。

三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一)“中介语”的定义: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

2.中介语是高度结构化的。所谓“结构化”指的是中介语在结构的系统性。

3.中介语是独立的语言系统。

(三)“僵化”

“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僵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回退”现象,即在早期出现的错误有重复出现。

第三节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

一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中介语具有独立性。

三位学者首先都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一个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的系统。

2.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3.中介语具有系统性。

4.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

中介语系统的动态性可理解为两个方面:

①可塑性,即学习者的整个语言系统是变化发展的。

②开放性,即中介语系统部的语言规则会同时受到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

5.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

6.关于学习者的策略。

学习者的策略指的是学习者所从事的旨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行为或行动。

第四节中介语语用研究

一中介语语用学的定义

1.作为第二语言运用的研究,中介语语用学考察非母语者如何理解和产出目的语行为。

2.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介语语用学研究非母语者如何发展理解和产出目的语行为的能力。

3.“狭义的”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是非母语者第二语言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表达,以及与第二语言言语行为相关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三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

(一)语用语言能力

1.语用语言层面关注的是一种语言当中形式和功能的映射问题,即哪些语言材料可以用来实施特定的语言行为。

2.语用能力包括两个维度:

(1)学习者需要能够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诸如请求、道歉、拒绝等等;

(2)学习者还需要能够把自己的意图通过一定的方式恰当地表达出来,以免引起误会。3.语用语言能力包括关于规约性手段和规约性形式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1)规约性的手段指的是人们惯常用来表达交际意图的方式。

(2)规约性的形式指的是具体实现规约性手段的语言形式。

(二)社会语用能力

1.社会语用层面研究的是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社团的成员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实现和解释特定的语言行为,研究的是得体性的问题。

2.社会语用能力包括如下知识:关于交际行为和权势、社会距离以及强加度之间关系的知识,关于交际双方权利义务、禁忌以及规约性行为的知识。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

一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语言本身就是一组刺激——反应。

例如,两人见面时的问好,甲首先说出“你好”,这就是刺激,激起乙作出反应:“你好!出去啊!”

2.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部分,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这种习惯和其他任何习惯一样,实实在在,完全可以看得见。

3.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外部影响是因变化的主要因素。

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是受外部刺激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不是受在行为的影响。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发出动作—获得结果—得到强化。

二心灵主义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遗传属性,为人类独有。

正常人从出生到十二岁,语言习得机制发生作用,因此所有正常人都能学会自己的母语。

2.能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象规则。

3.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无需学习。

第五章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第一节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1.“自然习得顺序”是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2.自然习得顺序自然反映的是“习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受学习者在大纲支配的,因而是可以预测的;课堂语言知识的学习反映的是“学习”的过程,是受外在大纲支配的,因而这种知识的运用所表现出的顺序与自然习得顺序不同。

三监控假说

1.“监控”即注意、留心、纠正语言形式,是对学习者“学习”知识的作用或功能而言的。

2.学习者的言语输出是依靠习得的知识生成的。

3.“学习”的知识只是用来监控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过程,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监控器和编辑器,能起的作用很有限。

4.通过“习得”获得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可以把表达的意思流利的说出来,而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使学习者在说话之前有意识地判断和调整语言形式。

5.根据监控的程度,克拉申还把学习者分成了三类:

(1)监控过多者:时刻用学到的知识“监控”自己的语言输出。

(2)监控不足者

(3)监控合理者:在适当的时候和场合,以不影响语言交际为前提运用监控手段。

6.使用监控的三个条件:

1)充足的时间

在阅读、写作中,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中,人们有充足的时间斟酌措辞,检查语言形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2)注意语言形式

只有当第二语言学习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第二语言的形式上,集中到第二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上,“监控”才能发挥作用。

3)懂得语法规则

语言结构极其复杂,使“监控”运用的围和质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四输入假说

1.输入的语言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即“i+1”。

2.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其实包含了四个要素:

1)输入数量。

语言习得需要大量语言输入,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

2)输入质量。

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必须含有“i+1”结构。

3)输入方式。

语言材料主要是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受,注重语言意义的粗略调整输入。

4)输入条件。

学习者必须在情感焦虑低,情感屏障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接收输入。

第六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第一节语言变异的基本含义与研究式

一语言变异的含义

“语言变异”是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第七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一节文化适应模式

二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容

1.文化适应模式的核心容是:

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之中。

2.Schumann通过“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来分析和阐述文化适应程度。

(一)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

“社会距离”主要包括八个因素:

1)社会主导模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

2)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通话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

3)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有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

4)凝聚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

5)群体大小: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

6)文化相似性: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

7)态度:指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

8)打算居住时间: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长期居住。(二)心理距离: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

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

1)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

2)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

3)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类型。

4)语言疆界渗透性:指学习者是否能够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

第八章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第一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产生的背景

一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含义

1.语言输入:指为学习者提供的单向的语言信息,如听广播、看电视、听讲座等。

2.互动:指双向的语言沟通和交流。

3.语域风格

(1)母亲对学说话的幼儿说话时会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如使用简单的词句、采用夸和重复的方法等。这种话语被称作“儿语”、“母亲语言”、“保姆语言”或“儿向语言”。(2)当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母语者使用的语言也具有“保姆语言”的某些特点,如放慢语速、使用简单的词汇、简化的句子结构等,但与保姆语言有许多差别,因此被称作“外国人话语”。

二三种不同的语言输入观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语言输入是由外在的语言刺激和反馈构成的。

2)语言输入通过正面的反馈和纠正得到强化。

3)通过语言形式的操练可以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2.心灵学派认为,学习者的在因素,即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语言习得机制看做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因素。

3.“互动论”的观点: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认知互动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

第二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前期研究

一语言输入与语言形式调整的研究

(一)“外国人话语”的特点

所谓“外国人话语”是指对外国人说的话语,是指“说某语言的人对该语言能力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言能力者所使用的一种简化的语体”。

“外国人话语”与标准的英语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1)在语音方面,具有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等特点;

2)在词汇方面,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

3)在句法方面,有三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二)合语法的与不合语法的“外国人话语”

合语法的外国人话语通常采取三种方式对语言输入形式进行调整,即简化、规则化和繁化。

1)简化:指母语者在与非母语者交流时,为了使语言输入的形式简单易懂所进行的话语调整。

2)规则化:指母语者选择那些对非母语者来说最基本、最简明的结构以减轻非母语者语言加工的负担。

3)繁化:与简化过程相反,由于采取迂回或附加的方法,使语言输入中增加了过多的冗余成分。

(三)语言形式的调整与可理解输入

1.语速是影响语言输入信息可理解性的重要因素。

2.“繁化”调整也是促进语言输入可理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1)“繁化”调整始终对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具有重要作用。

2)一种繁化调整类型是冗余度,如句子成分的重复、解释、利用同义词、左位错等方式;另一种繁化调整类型是明确主位结构,如成分外移、分裂结构等。

3)如果语言输入的难度超过了学习者的水平,这种调整将无助于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

3.语言输入形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即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

第九章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普遍语法是迄今为止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

第一节普遍语法

一普遍语法的性质

1.普遍语法是一系列规定和限制人类语言可能语法形式的原则和运算程序。根据该假设,普遍语法的原则和运算顺序专属于语言官能,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2.普遍语法的性质:

(1)普遍语法是由一些普遍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而原则系统是普遍的、抽象的,适用于所有的语言。

(2)普遍语法是先天的、是一种生物遗传属性,人类只要具备这些基本原则和特性,语言习得就会自然发生。

二普遍语法的构成

1.普遍语法主要是由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构成。

2.普遍语法中的“原则”是指适用于任何语言的高度抽象的语法构成,是恒定不变的,适用于所有的语言。

3.“参数”,是一组设置在普遍语法广义原则上的句法选项,使得语言呈现多样性。

“参数”是由有限的数值构成的,不同的参数设置形成了语言之间的差异。

4.按照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人类语言的核心是词库,词库由词汇语类和功能语类构成。普遍语法的“参数”属于“词库”畴,包括在“功能语类”中。

第二节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理论问题

一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1.“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的提出源于儿童母语习得机制的探讨。

2.儿童如果没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帮助,是不可能在贫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发现目的语规则的。

3.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最为抽象的知识,如果没有天赋的普遍语法这种生物遗传属性,儿童是学不会语言的。这就是所谓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二普遍语法的可及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完全可及观、不可及观、部分可及观。

第十二章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研究,即所谓“个体差异研究”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一节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因素不变因素指那些不被外部环境控制的因素,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年龄、性格、语言学能等;可变因素指那些因外部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因素,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动机等。还有一些因素介于二者之间,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风格。

一年龄

(一)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1.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首先表现在其对习得速度方面的影响。

Krashen,LongandScarcella认为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速度方面优于儿童,年长儿童比年少儿童习得更快。这些结论在SnowandHoefnagel-Hohle的研究中得到支持。

她们在10个月里调查了96名英语母语者

按年龄分组:儿童(8-10岁),青少年(12-15岁)和成人

三次测验的时间:3个月、6个月、9-10个月

测试容:发音、形态、模仿、翻译

研究结果:在词法和句法方面,青少年学得最好,成人次之,儿童最差;发音方面,差异很小;语法方面,成人开始学习时有优势,但一段时间后儿童会赶上来。

2.年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另一表现是年龄对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关键期假说”。

(1)所谓关键期,又称“临界期”,是指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习得一门语言。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Penfield。

(2)Lenneberg发展了该观点,他认为自然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2岁开始至青春期(约

十二三岁左右)到来之前。

(3)支持关键期假说而且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JohnsonandNewport的实验。

3.学习者年龄与第二语言发音准确性有关。

(二)年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因

1.生理原因常被用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年龄选择问题,它的依据就是关键期假说。

2.社会原因。

儿童更容易接受外部信息,成人即使在短期的外语学习中也会受到自我认识方面的威胁而影响外语学习。

儿童的情感屏障弱于成人,一般不像成人那样过于计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儿童愿意练习使用所学的语言。

3.认知原因。

儿童和成人的二语习得可能涉及不同过程,前者使用语言习得机制,第二语言习得如同母语习得,后者使用一般的问题解决能力。

成人抽象思维能力可能非常有利于成人解决抽象问题,但他们不能使用语言习得机制来习得第二语言。

成人比儿童更自觉地去学习语言。

儿童在认知上对另外一门语言持“开放”态度。但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学习第二语言时一般不能利用所学的语言规则监控语言输出。

二性格

1.性格,一般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性格因素中诸如焦虑、抑制、自尊、冒险精神等会对二语习得有一定影响。

2.心理学上把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向型。

向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常常指向心世界。这种类型的人缄默、害羞、不好动、缺乏自信、不善交际,比较难以适应环境。

外向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这种类型的人开朗、热情、自信、勇于进取、富于冒险、容易使用环境的改变。

3.第二语言习得与外向/向性格的关系主要有两个假说。

一是外向型学习者在交际能力上优于向型学习者。

二是向型学习者在认识、学习语言能力上优于外向型学习者。

4.焦虑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格因素。

5.影响二语习得的性格因素还有歧义容忍度、移情、冒险精神、自尊等。

歧义容忍度主要指学习者对具有歧义性、陌生性、异质性的学习材料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所谓移情就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其根本问题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达到情感方面的沟通并预测相互间某种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三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时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态度和方式。

(一)“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

1.倾向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人认识事物时,很少受环境和他人影响;而倾向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人认知事物时受环境和他人影响较大。

2.场独立的个体倾向于以分析方式看待事物,场依存的个体则倾向于以整体方式看待事物。

(二)“审慎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

1.“审慎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有被称为“概念化速度”,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作出决定时速度上的差异。

2.“概念化速度”分为两个不同类型:

(1)认知冲动型: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作出决定。

(2)认知审慎型:在进行反应前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有可能性。

3.“审慎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用“熟悉图案配对测验”进行测量的。

四语言学能

(一)语言学能的容和特征

1.Carroll和Spaon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能测试的先驱。

2.语言学能是整体智力中负责语言学习的一个特殊部分,由几个相互独立的能力构成,其中最为明显的是:

(1)语音编码能力:辨别语言声音或音串的能力,并将其存储于长期记忆中,这也包括拼写能力和处理语音文字材料的能力。

(2)语法敏感性:指对句子模式和句子成分语法功能的敏感程度。

(3)归纳能力:是一种仔细观察语言材料,并从中辨认语言意义和语法形式联系的能力。(4)机械记忆能力:将刺激同反应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二)语言学能的测量

1.现代语言学能测试

2.皮姆斯纽语言学能测量表

3.其他语言学能测试

第二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研究

一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1.态度主要通过动机影响语言学习过程。

2.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得以组织,在与此经验有关的所有目标和情形中,对个人所作出的反应产生方向性和动态的影响。

3.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三个方面构成:

(1)认知:学习者对所学容价值方面的认识,对某一目标的信念。

(2)情感:学习者在感情和情绪上对所学容的反应,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

(3)意动:认知和情感在行动上的表现,即学习者的行为倾向,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

4.态度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它对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和最终达到的成功程度是极为重要的。

5.语言学习中的三种态度:

(1)对目的语社团和本族语者的态度

(2)对学习目的语的态度

(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6.态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语言态度是人类语言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通过语言使用来体现;而语言使用,又往往对语言能力的大小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语言能力转而影响到人们使用语言的频率。通过使用语言的效果,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态度。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的倾向。

态度与学习者的价值观密切联系,也与学习情绪有关,情绪本身就是态度。态度与学习表现是一致的,态度是心的倾向,表现是外显的行为,学生的心态度是如何,唯有通过他们的学习表现去推知和了解。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在动机是为了从参与活动本身获得愉快和满足,它取决于外语学习者个体的在需要。

2.外在动机则是达到某一目标的途径,如获得外在奖励(父母的赞同、奖赏,考试取得高分等)、避免惩罚等。

3.相对而言,在动机与长期成功有联系,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相关。

(二)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1.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所了解或有特殊兴趣,希望与之交往或亲近,或期望参与、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

例如对某个国家的文化兴趣浓厚,渴望了解该国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都会促使语言学习者抱着积极天都努力学习该国语言。

2.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实惠或其他好处。

如通过一次考试、获得奖学金、胜任一份工作、提职晋升、出国、在学业上进一步深造等。

3.受融合型动机驱动的学习者多运用功能练习。会话等学习策略,受工具型动机驱动的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语言形式等练习策略。

(三)Gardner的经典社会教育模式

1.Gardner和Lambert是二语/外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2.除了语言学能优势这一不可控因素外,还有人的能动因素——社会性动机。

3.融合型动机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动机,与语言成绩关系最为密切。

4.语言学习动机调查表,即态度/动机测验量表从动机、融合性、对学习环境的态度、语言焦虑及其他因素等五个维度进行实证测量。

5.对于Gardner等人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批评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局限性。社会教育模式是在加拿大二语学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大量实证研究也主要是那里进行,该模式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外语学习环境。

(2)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社会教育模式中,语言态度、动机是因,学习成绩是果。但不少研究者认为成绩有可能是态度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3)对教学关注的缺乏。社会教育模式虽然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但不足以为教学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四)Trambley和Gardner的扩展动机理论

1.该模式反映了Gardner等人的对语言态度、动机行为、学习成绩三大因素之间线性关系的一贯立场,同时又在态度与动机之间增加了目标显著性、效价及自我效能三个中间变量。

2.目标显著性是一个便于测量的概念,主要涉及目标理论,包括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倾向理论。

(1)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在像语言学习这样长期、持续的活动中,近期目标的设定有利于达到最终的远期目标,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

(2)目标倾向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成绩。

3.效价是价值的一种标志,包括成就价值、在价值、外在使用价值、付出代价四个部分。(1)成就价值:指学习者根据自身基本的价值标准与需要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重要性。(2)在价值:指任务给学习者带来的快乐。

(3)外在使用价值:指任务完成时对将来目标实现的实效价值。

(4)付出代价:指消耗的精力、体力、时间以及为此付出的情感代价(如对焦虑、失败的恐惧)。

(五)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

1.该模式从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

2.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语言学习动机与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包含了Gardner模式

中没有涉及的一些因素(如对学习者所在学习集体部凝聚力的评价等),为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动机研究的效度提供了实证支持。

第三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含义和特点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特定阶段相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

(二)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特点

1.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使用的普遍的方法和具体的行为或技巧。

2.学习者既可以利用语言行为学习策略(要求被告知物体的名称),也可以利用非语言行为学习策略(身势语)。

3.由于学习策略可能是行为的也可能是心理的,所以有些可以被直接观察到,而有些则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4.学习策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作用可能是直接(背诵词汇或语法规则),也可能是间接的(提供材料)。

二研究学习策略的方法

(一)结构化的访谈和问卷

(二)日记研究

(三)边想边说

(四)小组讨论

(五)省和回忆方式的结合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Skehan的分类

1.根据学习者处理学习情景的能力来分

(1)主动参与策略:学习者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并参与练习活动,反应积极。

(2)解释与确认策略:学习者利用查字典和意译的方法,获得词语等的应用实例,并从句子里确认词语等的意义。

2.根据学习者的方法素质来分

(1)跨语言比较策略:学习者把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推论出二者的同和异。

(2)归纳策略:对语言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找出一定规律。

3.根据学习者的评价能力来分

(1)监控策略:学习者验证自己的假设,自我纠正,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

(2)自我评价策略:根据精确性和完整性来验证自己语言学习的成果。

(二)O’Malley等的分类

1.认知策略: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的分析、转换或综合以解决问题。这些策略都具有认知处理的功能。

(1)重复策略:学习者通过练习和不出声的复述,反复模仿语言结构。

(2)记笔记策略:学习者把口头呈现的重要的语言点记录下来。

(3)关联策略:学习者把新信息和记忆里的旧信息相联系。

2.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知识,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来管理语言学习。这类策略具有执行功能。

(1)直接注意策略:学习者对语言输入里某些方面进行集中注意,从而忽略干扰事物。(2)自我管理策略:学习者了解哪些条件可以有助于学习,并可以自己创造安排这些条件。

3.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自己选择其他学习者或目的语母语者进行接触的方式。

(1)合作策略: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并共同分享信息,模仿语言行为。

(2)要求解释策略:学习者向教师或目的语本族语者要求重复、意译和解释某种语言现象。(三)Oxford的分类

1.直接策略:直接影响语言学习,需要对语言进行心理操作。

2.间接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自我、控制焦虑感和增加与他人合作机会等间接影响语言学习。

四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

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和类型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学习者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情景因素决定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并最终影响习得速度和习得水平。

(一)学习者个人差异

1.对语言学习的看法

2.学习者个人因素:(1)年龄;(2)语言学能;(3)学习风格(直接学习策略,演绎推理的策略,社交策略,合作策略和解释策略);(4)动机

(二)学习者个人背景

(三)情景社会因素

1.情景因素:(1)所学的语言;(2)学习环境;(3)学习任务

2.社会因素:性别因素(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谈话输入诱导策略)

五成功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运用

(一)既关注语言形式,也关注语言意义

成功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将目的语和母语进行跨语言研究,并监控自己和他人的语言表达,常常进行自我纠正。

(二)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

1.善于自己设立目标,自己管理语言学习。

2.在与他人的谈话中不断地产生新的话题。

3.注意倾听教师和目的语母语者的谈话,并进行复述和不出声的练习。

(三)意识到语言学习的过程

1.可以清楚明白地谈论自己的学习

2.可以有意识地采用自己所偏爱的学习风格

3.可以利用元认知知识来评价自己语言学习的需要和进步,指导自己的学习

4.可以更好地控制语言学习

(四)灵活的运用学习策略

1.成功的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多种多样

2.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来选择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的使用目的性很强

4.利用大量的第二语言知识和一般知识对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进行监控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功利性组织(教材P6):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教材P36) :里格斯创立了所谓的“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教材P43):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教材P128):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5.单向沟通(教材P190):单向沟通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6.主文化(教材P228):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7.单环学习(教材P212):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8.敏感性训练(教材P281):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第二部分: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A)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A)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两方面的内容。

英美概况名词解释

The bill of rights The bill of rights consists of the first 10 amendments which were added to the Constitution in 1791 .the bill of rights was passed to guarantee freedom and individual rights such as freedom of speech , the rights to assemble in public places , the rights to own weapons and so on .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Great Depression was the worst economic slump ever in U.S. history, and one which spread to virtually all of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The depression began in late 1929 and lasted for about a decade. WASP It stands for the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it is the dominant group in the US controlling economic assets and political power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1955-1968)refers to the reform mov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imed at abolish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frican American and restoring suffrage in southern states The westward movement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movement of people from the settled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lands farther west. Between the early 17th and late 19th centuries, Anglo-American peoples and their societies expanded from the Atlantic Coast to the Pacific Coast. George Washington George Washington was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America republic , he was the commander-in –chief of the Continental Army i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against the British colonial rule and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the United States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After independence ,America was principally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brought many to American industry between 1776 and 1860 , one key development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actory system , A second development wa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o industrial tasks ,A fourth development was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the bank and the corporation Three faiths in the US By the 1950s ,the three faiths model of American religion had developed , American were considered to come in three basic varieties : protestant , catholic and Jewish ,in terms of numbers ,the protestants and Jewish are the smallest among the groups Boards of education Boards of education refer to groups of people who make policies for schools at the state and district level ,they also make decision about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eachers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and the overall measurement of student progress Consumer economy an economy driven by consumer spending as a percent of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s opposed to the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f GDP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汉语百科知识名词解释]相关的文章【名词解释】图文推荐【名词解释】精华文章【名词

[汉语百科知识名词解释]相关的文章【名词解释】图文推荐【名词解释】精华文章【名词 1.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 2.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 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3.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 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4.粘 5.对 6.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 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 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7.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 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 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 8.流水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 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 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 填空

1.押韵分为三种: ①句句押韵。 ②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③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2.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十三类。 3.《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主要特点铺陈事物。 4.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分赋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 ①汉代为古赋,又称辞赋。一般较长,多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 ②六朝赋是俳赋,又叫骈赋。篇幅短小,用韵。骈偶、用典,实际为押韵的骈体文。③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 体赋。押韵严格限制,由考官命题,出八个韵字,规定八类韵脚, 所以说八韵律赋。甚至押韵词序、平仄也有规定。字数有限制,不 超过四百字。 ④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中唐后,古文家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随意。不重铺排和藻饰,用散文方法写赋, 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十分接近散文。 5.赋的结构:前面有序,中间为赋,后有“乱”或“讯”等。 6.古汉语的修辞方法: ①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②引经:正面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 ③代称。 ④倒置,词序颠倒为了修辞押韵。 ⑤隐喻,没有比喻词。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行政组织学章节答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英美概况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Great Britain: shortened as Britain ,it can be a geographical term ,referring to the island on which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are situated ,together with numerous smaller islands . 2.The Union Flag :also known as the Union Jack ,it is 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United Kingdom . 3.God Save the King /Queen : the national anthem of the United Kingdom. https://www.sodocs.net/doc/0c4063515.html,ke Poets: English poets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who lived in the Lake District of England and were inspired by it to create romantic works . 5.Domesday Book(土地财产清册):The written record of a census and survey of English landowners and their property made by order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in 1085-1086 . 6.Black Death (黑死病):also known as the Black Plague ,it was a devastating pandemic(流行 的) that first struck European in the mid-14th century . 7.Gunpowder Plot(火药阴谋):conspiracy of a group of English Catholics to blow up the House of Parliament where King James I was present on 5 November ,1605.The plan was discovered and Guy Frank was caught and burnt alive .In England ,5 November is celebrated with bonfire ,fireworks and the burning of the effigies.(肖像)。 8.The Petition of Right (权利请愿书):a document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Parliament in the run-up to the English Civil War .It was addressed to Charles I of England in 1628. 9.T he Hundred Years' War: The Hundred Years’ War refers to the war between Englan d and Franc e that lasted intermittently from 1337 to 1453. The causes o f the war wer e partly territorial and partly economic. ①The territorial causes were related with the possession by the English kings of the large duchy of Aquitaine in France, as the F rench kings grew stronger, the y increasingly coveted this large slice. ②The economic causes were connected with cloth manufacturing towns in Flanders, which were the importer of English wool, but they were loyal to the French king politically. Besides, England's desire to ③s top France from giving aid to Scots and ④a growing sense of nationalism were the other causes.一。 The English's being driven out of France is ①regarded as a blessing for both countrie s. If the English had remained in France, the superior size and wealth of France would h ave ②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separate English national identity, ③while France was hindered so long as a foreign power occupied so much French territory. 10.Constitutional monarchy (君主立宪制):The United Kingdom ,as the name implies, rem ains a monarchy, but one with limited power 11.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designed to secure a basic st andard of living for people in financial need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12.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 Church of England ,also called the Anglican Church(英 国国教),is the established or national church in England . 13.Westminster Abbey :a famous church located in London ,where English monarchs are crowded and distinguished English subjects are buried .The Poets’Corner contains th e graves o f great English writer ,includin g Geoffrey Chaucer and Robert Browning.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形成性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 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 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3.单环学习 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英美概况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整理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ers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consequent chang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Britain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Britain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industrializ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period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when major changes in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Brita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period of unprecedented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that completely transformed British culture from a largely rural, static society with limited produc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ur into the world's first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Black Death It was the deadly bubonic plague who spread through Europe in the 14th century. It swept through England without warning and any cure, and sparing no victims. It killed between half and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f England. Thus, much land was left untended and labor was short. It caused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Black Death----It was one of the deadliest pandemics in human history, peaking in Europe between 1348 and 1350. It is widely thought to have been an outbreak of bubonic plague caused by the bacterium Yersinia pestisis and have started in Central Asia. It came without warning, and without any cue.The Black Death is estimated to have killed30% to 60% of Europe's population and had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course of European history. In England, it killed almos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using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is a movement demand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conditions. It spread quickly with the support of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It was not an organized campaign with clearly defined goals.(Rather, it was a number of diverse efforts at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spite of limitations of the movement, it brought about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in many fields.) Roman Britain was the part of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controlled by the Roman Empire between AD 43 and about 410. Britannia already had cultural and economic links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but the invaders introduced new developments in agriculture, urbanisation, industry and architecture, leaving a legacy that is still apparent today. The first Romans to campaign extensively in Britain were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