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推广河洛大鼓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推广河洛大鼓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推广河洛大鼓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曲艺艺术作为一朵奇葩独树一帜,它的表演形式、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河南被称作“戏曲之乡”。作为黄河的儿女,我们传承河洛曲艺民族音乐文化一定要结合本土资源。振兴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使曲艺艺术代代相传,就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学生对曲艺艺术的了解与喜爱。让学生了解、接受并喜爱上我国传统的曲艺艺术,我有几点感想;

一、认识了解曲艺艺术、培养兴趣。

要使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必须树立将民族音乐做为我们学校音乐教育根本性基础的观念,扎根于自己的传统。然而曲艺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唱歌,特别是喜欢唱流行歌曲,因为流行歌曲节奏轻快,简单易学。在他们眼里,曲艺艺术复杂难懂,早就是过时的东西,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代音乐,因而对曲艺也就知之甚少、不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地方戏曲作为乡土教材,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曲艺艺术的积极性,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河南曲艺艺术的历史渊源,起源、发展、唱腔。

河南曲艺艺术大鼓书的发展历史悠久,大约在1900年前后,洛阳一带流行着一种琴书,琴书艺人坐着闭目演唱,声音低沉,节奏缓慢,很难引起听众的兴趣。此间,南阳一位唱鼓儿词的艺人李四来到洛阳,与琴书艺人同台竞艺,南阳鼓儿词艺人用的是打击乐器,即书鼓和月牙钢板,唱腔高昂奔放,且带有动作表演,很能吸引观众。南阳鼓儿词和琴书结合起来,取琴书有弦乐之长,补鼓儿词无乐伴奏之短,经过一段时间合作,改革丰富了琴书,使琴书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富有豫西地方风味,颇受群众欢迎的新曲种——大鼓书,也称大鼓金腔。

河洛大鼓源于偃师,但兴盛发展在巩义,二代三代传人巩义艺人占居多数,一九八三年,巩义的河洛大鼓艺人竟达近两百人。兴盛发展于巩义的这一珍贵曲种,是巩义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河洛大鼓的发展史上,巩义曾出现过叶刺猬、崔昆、杨二会、张明党、王周道、尚继业等驰名河南的河洛大鼓曲艺家,这是巩义人民的光荣。

河洛大鼓的唱腔,吸收了河南地方戏和其它兄弟曲种的调门,充满豫西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气氛活跃,道具简单,灵活轻便,贴近群众,深受百姓欢迎。自从有此曲种至今,已有100多年,遇到农户家有喜庆事(生小孩、结婚、老人庆寿、生意开张、乔迁新居等),都请艺人到家演唱,尤其逢年过节,由村里的主事人出面请到村里,连续演唱十天半月,直到现在,巩义人还有这个习惯。

二、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做河洛曲艺的传承者。

《音乐课程标准》在提升素质及修养中指出:“音乐教学要想让学生感动,音乐教师自己首先要感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首先走进音乐,学生才有可能走进音乐。”教师在曲艺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河洛大鼓书的积极态度。

教师向学生介绍曲艺知识时,一幅幅珍贵的剧照,一段段精彩的唱段,一篇篇介绍的文章,老师对戏曲陶醉的表情,无不显示着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因而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曲艺的艺术殿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教师要自己先喜欢上曲艺艺术,多听、多学、多唱、多接触曲艺艺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来传承弘扬他。在第二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并欣赏。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曲艺艺术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培养他们逐渐喜欢曲艺艺术、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运用传统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感受学习曲艺艺术。

学生学习一点曲艺艺术,可以培养他们对曲艺艺术的兴趣,极大丰富自己的艺术知识。音乐课堂上,学习歌曲一般都采用先唱谱后唱词,或先唱词后唱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乐谱,且完全按乐谱学习。而在中国戏曲界,艺人们习惯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当师傅“口传”时,他已经把多年对于这段唱腔的感悟、体验,以及风格的把握和只能“意会”的经验完全融入在其中,让徒弟们心

领神会,达到“心传”的目的。“口传心授”进行直接吸收。口传风格流派、心授风采神韵,将教师习得、理解、掌握的音乐文化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播下去。请专业嘉宾大鼓书传承人“尚继业”开展讲座,走出校园去感受传统农村“社戏”活动。在我们的第二课堂中要求学生感受大鼓书的唱腔,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感受曲艺音乐的韵味,体验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感情,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曲艺魅力所在。

每次在课堂学习中,都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视听作用,增加课堂学习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演唱方式、伴奏乐器、演唱工具、道具不时冲击视听觉,体现“眼见为实”的说法。在音乐课教学中,将大鼓书的演唱方式、伴奏乐器、演唱工具、道具相关知识用抢答、必答题的形式,从而“会学”、“乐学”到“学会”。找来大鼓书的唱词,读一读,讲一讲,一句句模仿,一句句细品,一句句体会,学生渐渐进入角色,开始慢慢品味感受。分小组去民间采集,或从书中寻找,选择一曲大家喜爱的戏或一个片段,“听一听”“唱一唱”,分好角色,做些道具,粉墨登场。让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弘扬个性。

课前或课后各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它不仅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增进同学间团结协作、拓展知识面。教师要努力开发具有游戏倾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曲艺艺术。午间休息“校园之声”,建立“校园小曲艺班”。让学生在实际可操作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认识、学习、热爱民族曲艺艺术,实现河洛大鼓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文化,匹夫有责。振兴曲艺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戏曲曲艺理应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戏曲曲艺这朵艺术奇葩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一支健康的主旋律。让大鼓书的艺术放光异彩,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音乐游戏让课堂精彩绽放

音乐游戏让课堂精彩绽放 裕安区解放路第三小学邹微微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支教到农村的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发现他们非常爱上音乐课,只是他们不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会学到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 经过一学期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音乐游戏具有哪些意义: 一、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1”桃子时,让学生长“1”,在“2”桃子时,就让学生唱“2”,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豆快快长大》的游戏。在黑板上“种”下智慧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可为,重在开发,创造力不再是天才的标志,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能力。只不过它埋藏在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可为,重在开发较为沉层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常常挖掘,才能得到它。”21世纪是创造性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发展创造性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指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必须充分理解发展创造力的“两大要素”,即想象力和思考力――这两大“齿轮”的作用。而且,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量的音乐印象,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够变换这种音乐印象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主动性。 (一) 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象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象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

感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听,也不是教师填鸭式或一相情愿式的讲解音乐,而应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低年级学生用节奏乐器伴奏和运用体态律动形式感受并表现不同节拍 的特点和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而聚合思维是运用已知信息,转一个方向聚敛行进,去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但必须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水平的创造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例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像,放手先让他们根据问题的

音乐教学中对有效聆听方式的界定

音乐教学中对有效聆听方式的界定 音乐课的主要内容除了唱歌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音乐欣赏。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材也是非常重视音乐的欣赏和聆听。那么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如何保证孩子们的每次聆听都是有效的呢? 首先,什么是聆听?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聆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聆听是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其次,我们要保证每次聆听都是有效聆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欣赏教学中,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在欣赏课时,有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把整首乐曲解说一遍,所以在第一次播放音乐的时候,就开始不停地讲解,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们疑惑,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听音乐还是应该听老师的解说?同时也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孩子们得不到对音乐整体的感受,他们所听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其次,老师的不断讲解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西方谚语说“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孩子听到同样一段音乐都有不一样的想象,不管他的理解是多么的天马行空,我们都要尊重。所以在上欣赏课时,第一遍聆听一定要完整,同时要让孩子们带着想象和思考来聆听音乐,比如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渔舟唱晚》,这样的古曲对于他们来说多少有些难懂,同时担心他们没有兴趣聆听,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让我们回到古代,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学习古代文人墨客温文尔雅的姿态,一起感受作曲者当时的心境。”我要求他们全部闭上眼睛,因为音乐只需要耳朵,这样孩子们立刻进入了状态。一曲听完,每个人都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我相信这对他们来说一定是一次非常特别的音乐体验。 二、歌唱教学中的聆听,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学唱前的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或教师范唱,或听音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 聆听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良好习惯,即要“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控,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初听时都很兴奋,手舞足蹈,忍不住要跟着音乐唱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提醒他们认真聆听,暂时不可以张嘴唱歌,因为唱歌会影响到聆听的准确性,我认为想要唱好一首歌,首先就是要把歌曲听熟,只有耳熟,才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应该逐步提高聆听要求,每次聆听的目的应非常明确,聆听难度依次提升,聆听要真正能为学唱服务,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洛阳非遗名录总汇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19年更新) 国家级项目(8项) 民间文学(1项):河图洛书传说 曲艺(1项):河洛大鼓 传统美术(1项):灯彩(洛阳宫灯) 传统技艺(2项):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1项):平乐郭氏正骨 民俗(2项):民间信俗(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 省级项目(58项,含国家级项目) 民间文学(4项):洛神的传说、玄奘传说、传统儿歌、邵雍传说(伊川) 传统音乐(5项):洛阳海神乐、硪工号子、十盘、唢呐(河洛响器)、大铜器(嵩县大铜器) 传统舞蹈(7项):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九连灯、曹屯排鼓、竹马舞(苏羊竹马)、抬阁(东蔡庄高台故事、崇阳垛子)、背装(旧县背装) 传统戏剧(2项):木偶戏、曲剧(洛阳曲子) 曲艺(1项):三弦书(三弦铰子书) 传统体育(3项):通背拳、南无拳、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传统美术(8项):黄河澄泥砚、民间剪纸、面塑、刘井薛氏石刻、石砚雕刻(会圣宫石砚雕刻)、泥塑(李氏彩塑)、民间剪纸(孟津剪纸)、竹编(洛宁竹编) 传统技艺(10项):杜康酿酒工艺、制鼓技艺、小街锅贴制作技艺、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金属捶锻工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金属捶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 传统医药(8项):象庄秦氏妇科、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聂麟郊膏药)、烧伤疗法(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纯德堂口疮散)、中医传统制

剂方法(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李楼李八先生妇科 民俗(2项):灵山庙会、老君山庙会 市级项目(135项,含国家级、省级项目) 民间文学(13项):卦沟村的传说、鬼谷子的传说、黄大王传说、刘秀的传说(孟津、宜阳)、王祥卧冰的传说、邵雍的传说(洛龙)、伊尹的传说、蔡伦造纸传说、程门立雪传说、龙门传说、牡丹传说、养子沟与梨花教子的传说、黄河故事、李贺的传说 传统音乐(2项):武皇十万宫廷乐、南街排鼓 传统舞蹈(12项):东关双龙、高装、同乐社盘、洛阳龙马盘鼓、三官庙挠阁、独角兽、二鬼摔跤、通背武狮、赵岭高跷、皂角树抬阁、老城排鼓、跑阵 传统戏剧(1项):靠山黄(栾川、嵩县) 传统体育(5项):洛阳心意六合拳、四面八方通背拳、武当壬九门武术、意拳、易筋经导引术 传统美术(3项):布贴、凉洛寨泥娃娃、民间剪纸(刘爱弹样剪纸、刘心牡丹纸雕、洛阳纸雕) 传统技艺(19项):新安县烫面角、瓷窑烧制技艺、洛宁蒸肉制作技艺、太仓毛笔、梅花玉雕制工艺、糖塑技艺、铁谢羊肉汤制作技艺、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栾川豆腐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平乐脯肉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洛宁)、青铜器制作技艺(孟津)、李龙锡小米黄酒传统制作技艺、三彩釉画烧制技艺、唐白瓷烧制技艺(老城、孟津)、老龙门农家芝麻焦干饼制作技艺、老洛阳面食制作技艺(浆面条)传统医药(14项):殷天章专门喉科、赵氏中医正骨、小丸药、福安堂傅氏膏药、泰生堂魏氏中医外科、中药偏瘫速愈康制备工艺、象庄郭氏中医针灸、鲁氏腹部推拿、任氏痔瘘疗法、双隆号咽炎疗法、翟泉王氏中医、史法璋中医外科、西关毛氏膏药、孟津传统活血接骨止痛膏 民俗(10项):牛心山信俗、福昌庙会、姜公庙会、周公解梦、陈屯社火、放河灯、鲍氏祭祀、冬至、端午节习俗(榭包)、洛阳喝汤的习俗(丸子汤、韩城羊肉汤)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2019年精选文档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一、小学生及其特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十分重要,它直接关乎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优质的小学音乐课,不仅可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小学生的特点,归类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出了教师、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力求上好每一堂音乐课。 (一)小学生的概念。小学生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指6 到12 周岁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旧指在国子监童科和民间蒙馆、私塾读书的学生,今指符合在小学读书的学生。狭义指 6 到12 周岁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有一定的学习空间、一定的学习地点,心理年龄严重低于实际年龄,具体表现为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言行幼稚等,具有以下4 种特点。 一是好新。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听觉嗅觉能力逐渐加强,对新鲜的事物较敏感,喜欢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刺激因素,更喜欢学习新语言等,但有厌旧情绪。二是好动。随着触觉能力逐渐敏锐,小学生喜欢看看摸摸,注意力容易分散。三是好胜。随着运动能力逐渐提高,小学生喜胜厌败,受到教师表扬会喜形于色,受到教师批评则表现为灰心丧气。四是好学。小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读书,要求上进。但在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处在一个依赖性较强的时期,语言能力、身体能力较发达。小学生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认识水平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擅长具体形象识记,想象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特点。小学低年级有时还有不稳定现象发生,情感具有短暂、爆发性特点,易从一种表情转向另一种表情。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形象材料识记较快。自控力有所提高,但自控力弱,随意性强,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他们能自编故事,把事物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小学生的情感意志不断发展,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扩大丰富,社会情感不断增加,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起来。另外,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评价。 身体方面,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尚不完全,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育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快,四年级是小学生生理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身高、骨骼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处于生理发育的敏感期,大脑的感知能力也随着变强,在情绪方面会有较大的波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大脑发育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这时期,他们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情绪。 二、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的对象一般是指6 -12 岁的儿童,有其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游戏活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游戏活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游戏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用游戏方式将音乐和孩子连接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技巧美和形象美,恰好应和了小学生的好动、好玩心理,同时,以兴趣带动方式,使小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音乐天堂,而这样正好就提升了我们音乐教学的效果,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经过近两年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工作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认为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不同于其他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本身的体验与感受,剥离外在形式的虚繁,紧扣音乐的实质,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小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比如: 1. “小猫钓鱼”游戏:例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学,让一位学生扮演小猫,把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小鱼”身上,“小猫”钓到“5”时,让身上贴有“5”的学生唱“sol”,钓到“4”时,让学生唱“fa”,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些音符了。还可以在学习歌谱时,教师将音符做成“小贴符”,并将不同的“小贴符”贴在学生身上,在教师弹到某一个音时,相应的学生便会跳起来,并大声唱出这个音,这就让学生伴随着跳跃的音符,自己跳动起来,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树》的游戏。在黑板上先给每个大组的孩子们“种”下智慧豆。当哪一组的同学纪律表现最好或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积极被表扬一次时,老师就让哪一组的智慧豆发芽,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凡是被表扬加分的就让智慧豆长叶,最后看哪组同学的智慧豆最先开花结果。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c4063519.html,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 作者:陈伟珊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第03期 【摘要】 音乐課堂的创新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探究内容,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音乐学科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中积极的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形成系列的音乐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创新激发自信张扬评价 创新是音乐教学工作中永不更改的主题。只有不断创新的课堂才是不枯燥、乏味的,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一、借助班集体创设民主、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学生创新素质成长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励,进而才会有创新潜力的迸发。 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我经常灵活的以各种形式给学生分组,不仅有利于集体合作意识的形成,而且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既能在小组中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歌曲《两只老虎》时,这是学生音乐课堂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的双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学习双声部歌曲的演唱技巧,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再由各小组自由分配谁唱一声部,谁唱二声部。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在宽松自由的自学环境中得到了练习,感受到了二声部歌曲的美感,并大致领会了二声部的基本演唱要领,这时再在整体班集体中实现二声部的歌曲教学。 二、在创新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不断创新 从成功中所获得的精神动力是不断创新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利用创新型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利用成功效应,为学生创设尽量多的成功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使学生经常有一种因创新而成功、因成功而学习的健康向上的情绪体验。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 有效应用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结合实际,谈一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为学生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中起到了轻松、便捷的作用 主题音乐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着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与学生的记忆。例如:如上歌曲《雪绒花》时,让学生看有关《音乐之声》的影片,学生对《雪绒花》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这些问题便轻松得到较好的解决,给欣赏教学中主题音乐的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创设积极性 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快慢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师生之间也不是权力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音乐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自古以来洛阳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 洛阳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以河洛大鼓、排鼓、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皮影戏、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以关林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元宵灯会和其它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节日庙会类,以洛阳水席、民间小吃(如浆面条、烫面角、不翻汤、各种肉汤、烩菜等)为代表的饮食类等。 简单介绍3大类 一(石窟艺术 洛阳有与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的龙门石窟。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

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时期和唐代武则天时期,其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是凿于宋代的奉先寺石窟。里边的佛像造型雍容典雅、面目传神,所穿服饰纹路清晰、衣褶宛然。洞窟中的浮雕精美华丽,飞天、乐伎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尤以“帝后礼佛图”浮雕最负盛名。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碑刻是书法艺术的精品,每年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慕名前往。 二(洛阳牡丹 洛阳的牡丹名闻天下,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也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洛阳种植负牡丹的历史悠久。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南北朝时候即有记载,而洛阳大规模种植牡丹是在隋朝,之后慢慢发展,到清朝时,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盛产牡丹了。那为什么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呢,洛阳牡丹开得硕大鲜亮其实是与洛阳的独有地脉有关,伊河洛河带来的火山岩元素沉积下来,使洛阳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锰、铜、锌、钼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其中锰的含量平均高出,,(,倍,加上该地区适宜的气候,使得洛阳牡丹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现在每年的4月份洛阳都会召开牡丹花会,观赏牡丹最好是去洛阳市内的几个公园:王城公园、西苑公园和牡丹公园。并且洛阳牡丹现在还有了“形象代言人”,那就是很多人都喜爱的卡通形象—小破孩。 三(民俗文化庙会 作为洛阳牡丹花会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项目----民俗文化庙会每年4月14日至4月2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本着展示民俗风情、服务旅游战略的办会宗旨,每年都精心组织来自全县(市)、六区的各民间艺术团体和社火团队到此演出,由龙灯、狮舞、排鼓、腰鼓、秧歌、斗鸡等民间艺术节目,这些民间艺术活动既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还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每年都吸引大批的中外游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学科:小学音乐 学校:泗汾镇双塘中心小学 姓名:梁怡芳宋威 论文题目: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联系电话: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交流、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同样需要以问题作为载体进行。设计问题是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艺术体现,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要上好一堂高效的音乐课,准备有效的、带有艺术性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音乐课堂;提问;全体学生;独特体验;想象空间;层次分明;因人而异;价值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交流、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同样需要以问题作为载体进行。设计问题是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艺术体现,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要上好一堂高效的音乐课,准备有效的、带有艺术性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一、面向全体全体学生提问。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个有趣的问题能够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从回答问题的机会中体验参与和表扬带来的愉悦。所以老师在提问时不能忽视设计问题的目的,若是为了提醒某个开小差的学生,或者为了检查某些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的情况而提问,其余的学生就容易放弃问题的思考,达不到问题设计的目的和作用。在提问之前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不要急于把学生叫起来,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全体学生思考,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所有的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思考你所设计的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二、针对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而提问。 在欣赏一首由多种乐器演奏的乐曲时,教学中的提问要注意学生对乐器音色

让中学生在音乐课中快乐学习的教学策略

让中学生在音乐课中快乐学习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06T11:18:40.22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6期作者:张艳 [导读] 音乐课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830001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音乐素质包括唱、奏、舞、听、知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讲素质教育,抓应试教育”的状况。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快乐学习,谈谈自己总结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教学快乐学习 经过我的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灌输式的教育对部分原本不爱好音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心理。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心境会使人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和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故而,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精神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快乐学习。 策略一、营造自由课堂氛围从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音乐课作为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学科,有别于其他应试教育的科目,教师如果单纯用 “布道式”的方法传授知识,使学生在上课安分守己的聆听老师讲课,这种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育模式,会大大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也会磨灭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就很有必要,教师要学着放下身段,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朋友,使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由“要我学”变“我要学”,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上课时,充分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音乐课上的“主角”,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期望,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兴趣导入上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成为音乐课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更加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经常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宽松的课堂氛围。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解答问题;采用一种商量式的对话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音乐编故事,并进行配乐故事比赛等。种种尝试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随之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因为此时的教师已从“绝对权威者”变成一个设计者和组织者,成了学生们的合作伙伴。学生们不再有精神负担,创造火花不断迸发,音乐教室成了他们展现才能的自由天地。 策略二、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协的精神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精神环境的前提。要在音乐课里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关键靠老师。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所想,以慈母般的真情去温暖每一颗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爱护着他。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其实交流和互动是日常教学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师在上课时要适时地给学生慈母般的关爱。比如在教唱《月之故乡》时,满含深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在每一次响起时,总会深深地感染学生。由于我校是内初班的学校,学生大都来自南疆地区,远离家人来到乌鲁木齐来求学,非常思念家乡,在音乐的渲染下,告诉他们学校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老师会像家长一样关爱大家,班里的同学就是亲密的兄弟姐妹,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在一种相互的情感引导下,在师生之间温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既能进一层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每次在演唱这些相似的歌曲时,都能饱含深情,又能够在这种交流的平台上学会沟通,走出精神困境。 微笑——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许多调查表明,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会非常认真地学习困难的甚至以前不感兴趣的学科;相反,当不喜欢某位教师的时候,他们会放弃这门学科。可见,微笑是开启师生融洽关系的金钥匙,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 在现今的社会里,有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的溺爱及独生子女封闭式的教育给予了孩子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小学时还不能很多地反应出来,但是,一旦进入初中,他们的意志性、情感性的脆弱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呈现。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能确立一定的成就感。 在每一节的音乐课中,学会对每一班级的同学说:“你们的表现、演唱是最棒的!”而且一定要学会经常地用些赞美的词汇送给他们,不要吝啬。在每年排练迎新节目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对他们说,你们在我的课堂上,都是最优秀的,你们的才艺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肯定的。所以不管是否能被选上,你们都是最棒的!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不经意的鼓励的赞扬,却真真切切地给了他们无极限的自信。作为一名教师,鼓励和赞扬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廉价的东西,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廉价的东西,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自信,众多的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词中频显完美。因为学生的进步,往往源自于老师的赞美。因此经常使用鼓励的语言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策略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热情 如果一个中学生没有理想、缺乏学习的动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那么,即使他的智力再好,任何成功也将和他无缘。所以在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因素正趋发展的初中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导向,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是我们音乐课程教学中不容推卸的责任。 就兴趣来说,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的现象或事物表现出的喜好情绪,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为

音乐教育的创造教学

音乐教育的创造教学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分类,一个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给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培养。一堂成功的音乐教育课,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释放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能使学生充分运用各种相关音乐材料来学习音乐,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教学方法。 一、播种期———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创造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对安全、自由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畅所欲言,充分抒发自身的情感,感受愉快的教学气氛,身心愉快的教学更容易唤醒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沉睡的思维。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说出听到音乐时心里面的感受,用动作或者语言描绘出听到音乐时眼前展现的图景。比如:在教授《小青蛙找妈妈》这首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小青蛙、小蝌蚪,并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青蛙的妈妈,然后告诉他们小青蛙从出生到长大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小青蛙成长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神奇的进化力量。在歌曲学习完毕时,还可以让学生们角色扮演,分别饰演小青蛙和小青蛙的“各个妈妈”,这时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

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最后在游戏里面轻松愉悦地完成课程。这样一堂学生敢唱、敢说、敢做的音乐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施肥期———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在信息浪潮翻飞的时代,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无疑是一把利器,为教育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育没有的诸多优势,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文字与图片、声音与图像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它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极大增强了音乐课的魅力,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效果。 1.音形结合,让音乐尽情“舞蹈”。比如在教授《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课时,我们可以抛弃以往的唱歌教学:学生听完完整的音乐,然后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音乐细胞,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理解和体会音乐真善美的内涵,而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采蘑菇的小姑娘》整个歌曲充沛着儿时情趣,节奏明亮高快,旋律活泼跳跃,一个活泼可爱、勤劳勇敢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在这个课程中,可以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精美的课件: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的动画形象、各种各样的小蘑菇和大森林里奇形怪状的动植物造型,然后配上音乐。在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在色彩

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

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得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聆听便成了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还成了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事实上,部分课堂还经常出现滥用聆听、无效聆听等现象,他们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现象一:这是一节音乐欣赏课,教师告之学生曲名后,便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动作。于是,学生异常活跃,以至于完全听不清音响,课堂上热闹非凡,很多孩子趁机痛痛快快地玩了一番……这样的聆听,谈何情感体验呢? 现象二:学唱二声部歌曲,教师要求学生随钢琴伴奏合作演唱。于是,学生都“投入”地放声歌唱,渐渐地教师的琴声听不见了,旋律唱得越来越不着调了……此时,教室若能稍稍强调演唱中的“相互聆听”,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以上现象虽显极端,但确实存在。假如教师重视学生的聆听习惯和聆听能力的培养,结果会是大不相同。 什么是聆听?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 一、欣赏教学中的聆听,强调聆听的过程性,应遵循以下原则: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二、歌唱教学中的聆听,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学唱前的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或教师范唱,或听音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聆听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良好习惯,即要“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控,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应该逐步提高聆听要求,每次聆听目的应非常明确,聆听难度依次提升,聆听要真正能为学唱服务,体现出“有效的聆听”。学唱过程中的聆听,根据学唱需要有选择地聆听,如音准、节奏有问题,可听老师唱或优秀同学唱;声部合作有问题,就应该引导学生相互聆听,学生要学会听教师的琴声,听对方声部演唱,听自己声部等,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开展有效聆听,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首先要拥有良好的聆听意识,重视引导学生聆听,才能使聆听变的有效。 2、聆听教学要体现梯度性,聆听要求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体现学生在聆听中的进步。 3、聆听教学应具有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扎实地进行。 4、聆听应该讲究音响的质量,保证音响的播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美好审美体验的产生。聆听伴随音乐始终,有效聆听也将伴随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学会聆听,运用有效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享受美好的人生。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The role of music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 on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音乐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乐。能使我们浑身放松,精神愉快,对改善记忆有着

极显著的效果。诚如马克恩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怀情比十副 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优秀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 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 的发挥。 第三,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 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尤其是在敲打乐、摇滚乐中。这时,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 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运用到乐理中去,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 助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 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 互通有无的社会,信息即是生活钱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 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独 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 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 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

洛阳赋

洛阳赋 《洛阳赋》 文/东都漫士 序文: 世界四大圣城之一的洛阳历来有王者之里,首善之区之说。亦有九朝古都和十三朝古都之称。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洛阳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称之为“天下之中”。在这个盛开富贵之花的地方也被冠以“牡丹之都”的美名。“汉魏文章半洛阳,唐宋诗词源东都”所以洛阳又有“文赋诗词之都”之名。“天下名园重洛阳”故此洛阳有着“园林之都”之誉。“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足以堪称“史鉴之都”。 余览经观史,而知韩信有一饭之德能偿之事;书读贤文,而明朱子有滴水之恩当报之训。吾生于邙麓,长于洛阳,而今四十一年矣。其水土之恩决非一饭之德所比,其桑梓之情实当涌泉之水相报。然寡才微能,力难达意。赧愧之情,久积于心。时值洛阳牡丹文化节三十华诞之际,故而作《洛阳赋》一篇,以表故乡深爱之心,以酬河洛哺育之情。 赋曰:千年帝都,国花名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明之核心,文化之圣城。八关都邑安固,十省通衢畅行。西阻崤谷,东据虎关。北靠太行,南瞻楚天。六水并流而居腹地,四周环山而处天中。形甲天下,势控四方。雄居中原,地处要冲。太康居斟为夏都,武王定鼎乃王城。两汉之京师,魏晋之皇城。隋唐之东都,赵宋之西廷。 悠悠古都,文化厚重。史迹璀璨,可歌可颂。鳞次栉比古迹,星罗棋布名胜。河洛孕五千年文化,瀍涧滋十三朝帝业。二里头发掘展现夏都风貌,尸乡沟考古揭开商城遗容。涧水河畔,新石器王湾遗址;瀍河岸边,旧作坊西周铜范。孙旗屯原始部落,锉李村仰韶文化。卜千秋西汉壁画精妙,含嘉仓隋唐粮库恢宏。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安邦,殷商旧族迁成周。楚庄王问鼎于东郭,文信侯封土于洛邑。孝文都洛颁改制之令,民族融合成一家;武皇称制开殿试之始,科举制度启策问。应天门外,六阙鼎列;上阳宫内,四夷纳贡。三代之居,河洛之间;五都贯洛,名园棋布。建安七子偏爱东都,初唐四杰留恋洛阳。秦岭苍翠,周王陵静眠;景山秀丽,太子冢沉睡。洛水荡漾,宓妃凌波;嵩山巍峨,女皇封禅。忠勇武圣,关林庙云长义气映日月;释源祖庭,白马寺释迦佛法佑古今。龙门石窟世界文化之遗产,丝绸之路中西贸易而闻名。卢舍那目睹洛阳沧桑,齐云塔见证古都繁荣。少林寺武术远播,上清宫老君道弘。入周问礼孔丘,玄奘求佛西行。汉立太学,光武兴文,五经二传成正统;熹 平石经,蔡邕书校,四十六碑成典范。嵩阳书院,教育史上璀璨之星;伊皋书院,理洛之学传播之地。史学珍宝,蛰庐一千方墓志;书坛奇葩,龙门二十品魏碑。北邙厚土帝王冢茔罗列,西工深基天子骊驹六乘。 美哉东都!厚哉洛阳!炎黄俊杰,繁星灿耀。仓颉创字而绝结绳,蔡侯造纸而代简帛。龙图于河,羲皇画八卦演连山之象;龟书于洛,禹王书《洪范》有九畴之文。中华切音,莫过东都。寻姓问祖,根在河洛。道、儒、佛、发祥之地;诗、词、赋、滥觞之都。鼎烹说汤,理政安民,伊尹被称贤相;吐哺握发,制礼作乐,周公被尊元圣。造酒之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