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一、劳动分工及其深化

劳动分工是指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具体地说,分工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技术上的联合方式,即劳动的联合方式,简称劳动方式,马克思称之为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它属于生产力范畴。这种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的存在与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生产关系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由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技术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和状态所决定。“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工具积聚发展了,分工也随之发展”,“机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使分工加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61-166页。)

按其本身的形成过程和内在属性,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所谓“自然分工”,即在人类社会初期以人自身的生理条件差异为基础而自然形成的分工,在自然分工体系中,不同的生产者个体分别担负不同的劳动或生产职能。所谓“社会分工”,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以社会经济活动被划分为不同的生产功能和劳动方式为基础的分工。在这里,“劳动方式”的含义可以从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广义上说,劳动方式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包括劳动组织者之间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式、劳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组织的规模与状态等。从狭义上说,劳动方式即指劳动者个体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或“操作”方式。更具体地说,按协作的水平不同划分,可以有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的劳动方式等;按劳动组织的规模不同划分,可以有个体劳动方式和集体劳动方式等;按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划分,可以有内部劳动方式和企业之间或社会内部劳动方式,等等。如果考虑到上述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各种劳动方式之间的多种组合,则劳动方式将更加纷繁多样。但是,尽管如此,劳动方式这一范畴的外延无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单个生产组织内部,二是各个生产组织之间或社会内部。

分工与专业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难以分离:分工导致了专业化,专业化依赖并发展了分工。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次经过最初的以性别、年龄或身体强弱为基础的自然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级的出现,以及人们称作“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生产的专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机器大工业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新的生产部门和企业不断地从过去的部门和企业中分离出来,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日趋减少,甚至只生产某个产品的一部分或只从事某个单项工艺过程,从而使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专业化。

进一步说,分工及其专业化的含义,既可以从静态上去理解,也可以从动态上去把握。从静态上看,它指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从动态上看,它指分工和专业化的过程或趋

势。我们知道,在《国富论》和《资本论》中,斯密和马克思在讨论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时,都曾将企业的生产活动看作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操作”构成的。斯密指出,扣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分别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马克思说:“马车生产逐渐地分成了各种特殊的操作,其中每一种操作都形成为一个工人的专门职能,全部操作由这些局部工人联合体来完成。”(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374页。)

斯蒂格勒在分析厂商的功能时写道:“最好把厂商看作在从事一系列不同的‘操作’”(即包括购买并贮存原材料、使原材料变为半成品及把半成品变为最终产品,贮存和销售产品以及延长购买信贷等等)(注: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5页。)可见,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解释为由一系列不同的“操作”构成进而用以解释分工及其专业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表明,以“操作”为单位解释和说明分工及其专业化比之于用“生产活动”或“劳动”解释和说明分工和专业化更具确定性和准确性。这是因为,“生产活动”或“劳动”范畴已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生产活动”或“劳动”的外延大于“操作”,因而还具有可分性,还不够“基本”。“操作”作为构成“生产活动”或“劳动”的元素或最基本单位,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它具有不可分性。反过来说,“生产活动”或“劳动”就是由许多最基本的操作所构成的一组完整的经济活动,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某个微观主体为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所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也可以将它们看作是某个人或某个部落或某个经济组织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

在这里,强调“操作”只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具有不可分性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操作的不可分性只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成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水平或程度的提高,生产者认识生产规律的能力和水平也将随之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发明(其中以机器的发明最为典型)将不断产生,从而使人们的生产得以采取更加迂回的方式,专业化生产中的操作也将进一步细分。

因此,可以概括地说,分工及其专业化,实质上就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其他微观经济组织)趋向于只承担一种或较少几种经济活动或一种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或较少几种操作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深化过程。

二、产业组织演进及其新形式

一般认为,人类劳动分工迄今为止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1)产品专业化阶段,即单个企业生产自己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及其中间品,并独立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2)中间产品专业化阶段,即一个企业仅生产某个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例如在汽车生产中,某些企业只生产发动机,另一些企业只生产控制仪表等);(3)零部件和工艺的专业化阶段,即某个企业仅生产最终产品的一个或几个零部件,或者仅负责完成某个产品或零部件生产的一个工艺过程(例如专门进行铸造、电镀、热处理等)。此外,还有一种与生产过程平行、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但为生产过程服务的专业化分工阶段,例如,由一些专业化企业专门负责装备维修,另一些企业专门进行产品运输,等等。

企业分工及其专业化的演进,必然引起企业间产业组织形式和合作方式、合作水平的变化。在产品专业化阶段(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全能化”企业恰处于这一阶段),企业之间的市场合作很少,仅仅表现为与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企业之间的某种联系。但是,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或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由于它们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处在零部件专业化阶段,因而企业之间的市场联系空前紧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与往日的企业间简单纵向一体化不同,在当今世界各国,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即复杂纵向一体化(也称纵向分离或分解)普遍产生。虽然复杂纵向一体化本质上仍然是从企业内部分工向企业之间分工即社会分工的转换,但它显然超越了传统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是一种存在于企业层级制和纯粹市场形式之间或实现了企业与市场联姻的崭新产业组织形式。

在这里,试以加工制造业为例,从全球视角上对处于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阶段的产业组织形式分别略作实证考察、比较。

第一,美国模式,即所谓“寡头主导,市场竞价,大、中、小企业水平合作竞争模式”,又称“纯粹市场竞价模式”,其基本运作特点是:(1)在零部件市场上,众多供应商相互竞价;大制造商并不介意与供应商之间业已存在的供求关系,只与质优价低的零部件供应商交易;

(2)作为买方,大制造商可以随时检查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或中间产品,一旦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即可拒购,但若是在购买后发现质量问题则不再具有追索权。由此可见,买方的成本比其最优成本要高一些,因为信息搜索与质量监督均有成本;(3)由于存在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买方每次的订货量和库存量均将高于最优量,订货频度也相对较低。

第二,日本模式,即所谓“寡头主导,大、中、小企业JIP(Just-in-time,即所谓“下包制”)合作竞争型网络组织模式,或称‘企业系列体制’”。日本的“企业系列体制”作为当代产业组织形式的著名代表,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1)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不存在竞价过程,作为长期稳定合同关系下的供应商,并未被要求其零部件必须成本最小,市价最低,大制造商选定供应商之后一般很少变更;(2)买方成本一般也高于最低成本;(3)买方每次的订货量和库存量一般都低于最优量。由于企业间交易费用很低,因而订货频率相对于美国模式明显较高。此外,买方也很少现场检查供应商的零部件或其中间产品的质量。但是,供应商一旦被确认提供了不合格零配件或中间产品,则将被终止合同。

第三,意大利—台湾模式,即所谓“中小企业主导,交互共生合作竞争型网络组织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1)台湾与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但二者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前者中小企业以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以及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作能力著称,其中,与大企业的协作能力主要表现为众多资本密集型中小企业能够顺畅地与大企业实现垂直分解或分离条件下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后者不仅在广大中小企业之间具有密切的协作关系,而且众多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甚至还具有与大企业实行水平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能力;(2)“中小企业群”的普遍存在,即在某一地区同一产业或行业内众多中小企业形成了分工协作的有机网络组织,如同一个“无形的大工厂”或产业内一个垄断性的大企业。在这里,中小企业在生产上相当于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加工车间及组装车间,大多数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零部件或半成品。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

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市场为基础、以交换为纽带;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美国模式,而与日本模式相类似。(3)此模式以台湾的“中心卫星工厂制度”(简称“中卫制度”或“中卫体系”)为典型代表。与日本的“企业系列体制”相类似,“中卫制度”以大型企业(中心工厂)为母体,与零部件制造厂、下游加工厂、半成品组装厂等结合,形成紧密依存的产销体系,因而具有避免恶性竞争、共同形成对外竞争力的自组织能力。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网络型产业组织模式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种模式,即,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纯粹市场竞价模式和以日本模式、意大利—台湾模式为代表的“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模式。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当代世界各国,产业组织模式正在经历从美国模式向日本、意大利—台湾模式转变的深刻变革。

三、劳动分工深化与产业报酬递增

我们知道,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马歇尔等人在把市场竞争的作用形式化时,把生产函数、消费函数的理论框架与劳动分工割裂了开来,劳动分工的作用与市场竞争不相容了。在那里,生产函数与分工无关,因而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为什么生产组织会从自给自足的“全能化”模式不断演进,直至发展为今天的“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模式。在那里,生产函数是静态的,企业这一生产组织的结构是既定的,因而它无法研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从而也无法研究与技术和产业组织结构互为因果的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显然,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步入窘境的原因就在于它对生产函数即企业的静态假设及其静态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以全部生产要素都按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考察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认为,对一个企业而言,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首先经历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规模收益的潜力充分涌流后即转变为规模报酬不变,而在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后则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像新古典理论那样忽略分工的演进机制和经济效果,而是把规模报酬变化放到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中去考察,那么,首先,我们将会发现,规模报酬递增是现代经济的常态。这是因为,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总是表现为垂直分解或迂回生产,即在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之间插入了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不论是社会分工还是企业内部分工,都使生产规模的扩大越来越远离新古典理论所设定的模式而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规模扩大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水平复制(企业)或简单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而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的产业组织结构变革意义上的市场容量扩张。

第二,不难看出,新古典经济学甚至对古典经济学来说也是一个反动。斯密把劳动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进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别从企业(手工工场)内部分工和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社会分工两个层面、以制针手工工场和日工所穿的粗呢绒上衣的制造为例对这两种分工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分工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后者,斯密这样写道:“各种行业之所以各各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

也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7页。)在这里,斯密所说的各各分立的各种行业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个特定的产业,如他所述的毛纺织业等。由此,斯密把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与其“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施蒂格勒认为,斯密定理不仅涉及到了分工问题,而且还说明了产业组织及其运行的其他方面。“劳动分工并不是18世纪制针工厂的奇特实践,而是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注: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第36页。)他还提出了著名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工及其专业化的发展都要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其中,生长期和成熟期对于分工及其专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施蒂格勒假说为大中小各种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共生并存、也为我们建立“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这是因为,报酬递增并不是由工厂或企业的规模引起的,而是由分工、技术进步和企业间网络组织或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产生的。“产业内的一个代表性企业,要保持自己的地位,致力于自己的活动范围,就要使自己成为纽带和中介,促使产业作为整体所达到的经济传输给市场。”(注:Young,A.,"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1928(38),.P.527.)第四,复杂纵向一体化或迂回、间接方法的生产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更多地取决于市场规模。进一步说,市场(规模)甚至并不应当仅仅被作为某种产业内部产品的输出口,而应当被作为产业间总产品的输出口。因为,市场是与商贸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活动的总和。如果我们用这种包容意义上的广义市场概念去审视市场,那么,不仅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而且市场范围也取决于劳动分工。因为间接的或迂回的方法的发展在原材料与最终产品之间插入了越来越多的中间产品的专业化企业。虽然单个企业的产出一般只占一个产业总产出的很小比例,但当某种迂回方法的优势包括整个产业的产出时,这种迂回方法就变得确实可行和经济了。如上所述,现代劳动分工的发展已经使简单纵向一体化演变为垂直分解或分离的复杂纵向一体化,这种分工使迂回或间接分工的潜在经济在当代表现为以上述“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为载体、通过各个企业的独立经营而取得递增的规模报酬。如上所述,所有这些专业化企业合起来即构成了一个新行业或新产业。现在,市场上不仅有少量生产最终产品的厂商,而且有大量生产中间产品的专业化厂商,市场规模由此而获得了巨大扩张。

第五,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是由人均资本的增加和外生的技术进步所引起的,与劳动分工无关。但是,技术进步是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二者循环演进的结果。生产组织上的每一个重要进步,不论它是基于狭义或技术意义上的一个新发明,还是涉及科学进步在产业上的新应用,都改变了产业活动的条件,并对产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发生反应,而这些反应进一步发生的作用又永无止境。因此,变化是累积的,并且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这就是说,这种由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循环演进所达到的均衡是内生的动态的均衡,而不是把技术进步视为外生的静态均衡。

第六,回顾学术史,自从斯密第一次提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斯密定理”以来,

其间虽经扬格(A.Young,1928)的继承发扬(他提出了著名的“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的“斯密—扬格定理”),但是,直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与“斯密定理”一以贯之的天才思想才重新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例如,罗默(PaulRomer)、卢卡斯(RobertLucas)、巴罗(RobertBarro)和贝克尔(GaryBecker)等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基本假定的修改已经使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中,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生产函数可能是规模报酬递增而不是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生产的结果可能是由少量的投入导致大量的产出。因此.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积累越来越大的资本去持续提升经济增长趋势线的位置。这样,新经济增长理论就在增长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解释了工业化国家为什么能够维持持续的增长;而另一些国家,主要是不发达国家,由于缺乏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因而就只能维持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假定的不变或递减的规模报酬。

在这里,虽然新增长理论描述的对象是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但作者认为,这种描述可以进一步一般化,即可以用满足规模报酬递增的诸要素关系来替代所谓“工业化国家”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诸要素关系,包括内生的技术进步、资本、有效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替代和互补,等等。当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产业规模报酬递增总是与持续的创新活动和产业生命周期的一定阶段如生长期和成熟期相对应、与产业组织演进的一定阶段相一致的。如上所述,在当代,适用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范围只能是在“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内部。不难理解,由于世界各国产业组织演进的次序不同、阶段或水平不同,其各自适用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范围也就不同。这种产业层次上规模报酬递增范围不同的差别,其实质就是各国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差别,或各国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差别。无疑,从全球视角上看,适用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产业组织范围或“准市场网络组织”范围将随着劳动分工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也即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不断扩大,最终将横跨所有产业。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古典经济学的所谓规模报酬不变或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因而必须修正或扩展:随着产业组织的演进,规模报酬应当从相互联系的产业整体出发,仅仅观察个别企业的规模是无法弄清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的;报酬递增不仅存在于等比例要素投入的场合,而且更广泛地存在于劳动分工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组织演进的非等比例要素投入的现代经济中;迂回的或间接的劳动方式,企业间甚至产业间的分工既是报酬递增的媒介,又是报酬递增的源泉;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也取决于劳动分工,正是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这种互为因果和循环累积过程才引起产业报酬递增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这就是说,在技术进步、迂回生产即企业间甚至产业间分工和市场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自我演进机制,而市场规模又是内生的而不是给定的外在约束。这就是本文在分析了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和规模报酬递增相互关系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教案总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 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 2、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3、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4、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学习目标】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 产生 2. 初步发展 3. 短暂春天 4.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快速发展 5 沉重打击 6. 日益陷入绝境 7.建国后:新春天 8三大改造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由于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领域,在重工业无从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分布不平衡。、地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内地很少)分布不平衡。 ◎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两面性。由于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所以具有革命性;但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又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一定依赖性,因而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课前预习】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表现:①东南沿海衰败(也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日趋化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3影响: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市场。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1背景:(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3)主观因素:洋务运动的形成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时间:19世纪年代-90年代(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覆灭宣告运动失败) 4洋务企业: ◎前期:19世纪60年代以“”为旗号,兴办一批近代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等; ◎后期:19世纪年代起以“”为旗号,兴办一批近代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运输等困难——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另外:◎筹划海防,兴办近代海军◎创办近代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5破产根源: 6影响: 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抵制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起因:①中国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诱导。 2.投资者——; 部门——为主; 企业——方举赞厂,陈启源广东南海厂。 3.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困难 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 1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③ 2表现:清末状元南通人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等; 3意义: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_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市场 2.结构主义 3.行为主义 4.可竞争性理论 5.进入壁垒 6.反垄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产业组织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的理论 B.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C.具体分析研究厂商相互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厂商治理以及厂商内部组织问题的应用经济理论D.产业组织理念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2.马歇尔冲突是指()。 A.垄断与竞争的矛盾B.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C.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D.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 3.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行为的评价指标()。 A.广告和研究开发费用支出B.定价行为 C.资源配置效率D.产品质量

4.提出结构-行为-绩效框架(SCP分析范式)的是()的经济学家。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 C.可竞争市场理论D.新制度学派 5.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 A.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影响B.SCP分析范式 C.市场结构D.政府管制 三、多项选择题 1.产业组织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有()。 A.产业案例研究B.产业实验室研究 C.博弈论D.产业间的比较研究 E. 产业计量经济学研究 2.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有()。 A.市场集中度指标B.产品差异程度 C.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D.厂商进入退出壁垒 E. 规模经济 3.在贝恩看来属于进入壁垒的因素有()。 A.规模经济B.政府管制 C.最低资本需求量D.产品差异 E. 所有权 4.迈克·E·波特提出的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包括()。 A.现有企业间的竞争B.新进入者的威胁 C.卖方侃价能力D.买方侃价能力 E.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 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 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 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组织”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

等。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 提。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包括早期思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最终体系的形成阶段。 1、早期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马克思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2)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①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②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主要企业:方举赞创办的上海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的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民族工业产生的两条途径:(1)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2)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 ①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 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②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b.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这个时期的民族工业具有如下特点: a.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b.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一)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一)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不过,产业组织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但在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注:参阅Tirole,J.,1988,The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Cambridge,MA:MITPress, pp.1~10。中译本参阅〔法〕J.泰勒尔着,张维迎校译,1997,《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1~20。)关于产业组织学的学科范围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也是基本一致的,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Sen)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汇集了19篇产业组织学领域的名作,森在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IO)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注:参见Sen,A.,1996,IntroductiontoIndustrialOrganization,1st]ed.,Delhi:OxfordUniv ersityPress。)简单地说,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学生分析】 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但对当代的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了解。通过对近代政治史的学习,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知识现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分析大量的史料得出历史结论。 3.注重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应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开端、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凋敝破产的情况。2.应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是什么? 应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应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具体说是帝国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 应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他们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能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设计理念:【关注现实生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关注学生的兴趣,激趣导学】 二、新课探究 1.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大胆判断: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 设计理念:【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的历史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从我们学过的近代史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历史事件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左宝琪1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外的发展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哈佛学派(SCP理论)、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接着介绍了我国的产业组织现状,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SCP理论 正文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它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和矛盾,研究和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产业组织理论开始传人我国,如今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1.哈佛学派。哈佛学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代表人物是梅森和贝恩。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贝恩编写的《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所谓的SCP理论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其巾,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企业问的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及竞争形式,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条件等;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对策,一般包括串谋、策略性行为、广告的研究与开发等;市场绩效指产业运营的效率,主要从利润率、效率、技术进步等方面来考察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优劣。 2.芝加哥学派。20世纪60年代之后。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对SCP分析范式提出了批判,形成了所谓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其编著的《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认为,反垄断行为或垄断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其观点和政策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a. 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b. 绩效主义观点。芝加哥学派认为:垄断市场结构中产生的高额利润来自大企业的高效率。c.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芝加哥学派认为,政府管制者有各种各样利己的动机,而企业作为一种利益集团对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或管制有特殊的影响力,这两者结合便为政府管制俘虏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d. 可 作者简介:姓名(19xx-),女,安徽六安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E-mail:310143645@https://www.sodocs.net/doc/0c4733513.html,

高考历史基础练习第16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第16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选择题 1.(2016课标Ⅰ)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 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3.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制茶业兴起 B.海关关税的降低 C.国内政局的变动 D.国际茶市的扩大 4.(2016江苏单科)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5.煤油,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极少量为供应外国侨民需用而输入中国。1878年,美国煤油的输入量是一千五百七十万升。到了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输入量已增加到一亿七千六百余万升。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变 B.外国侨民数量的增多 C.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世界市场 D.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 6.(2015课标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7.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8.(2017课标Ⅲ)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9.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 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民族工业的发展

初中八年级第六学习主题第一课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八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虽然已具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但综合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还不够成熟,对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 教学课题: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概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从19世纪60.70年代兴起到内战时期崩溃是一曲折发展历程: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工业兴起;“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的前十年,民族工业继续发展;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萎缩。实业家张謇的事迹:创办大生纱厂;创办南通师范学校;建设新南通。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中国政治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用阅读的方法来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 2.指导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用史料的方法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学习从多个方面了解民族工业发展中的实业家。 4.指导学生描画曲线,学习从不同角度解释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①说出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 ②知道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时间和发展最快的行业、著名实业家。 ③了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状况。 ④讲述张謇的主要业绩。 理解 ①认识民族工业不同阶段的原因。 ②说明张骞人生道路转变的原因。 ③归纳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 运用 初步运用史料多角度分析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发展原因。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张謇等企业家所做的“实业救国”的各种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②通过归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历程,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不离不弃,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终将实现自己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 ③通过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让学生获得启示,民族的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和平的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我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哑剧.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这三位同学的表演.那么这段哑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能我们有些同学并没有读懂这部哑剧,不要紧当我们学习完《近代民族工业》一课我们就能读懂它了。 这里我们谈到了近代民族工业,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家能不能说说看? 近代:指特定的历史时期。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工业:是不是手工生产?(不是)而是采用大机器生产。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流派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肖殷洪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流派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Main Schools of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所在院、系、所: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肖殷洪 主题词: 产业组织理论;主流产业组织理论;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不足之处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日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流派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包括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和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并对其做出简要评价;其次论述了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主流产业组织理论;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不足之处 【Abstract】The article showed the view of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the main schools,including mainstream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non-mainstream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made a brief evaluation; then discussed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Key word】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ainstream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on-mainstream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一、引言 产业经济学作为是一门应用性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具体分析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和矛盾,研究和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了自己的一些产业组织学理论思想。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和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可分为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1] (一)主流产业组织理论 1.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20世纪30年代,梅森进一步对有效竞争进行了研究,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2)

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一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共涉及到三大块内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材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难点多,而且难点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浅出。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为重点;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为难点,做到抓大放小,突出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讲述法、分组讨论法、绘图法,制表法。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1914—1918)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1927—1936) 沉重打击 : 抗战期间(1937—1945) 陷入困境 :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 【教师讲述】: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它们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时空穿梭者,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时空穿梭者】:(学生): 我叫张某,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某,李某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某某的讲述回答: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回答】: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教师提问】:那么自然经济解体有那些表现呢?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摘要: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产业组织产业经济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对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中,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柏拉图(前427—347年)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一粒种子。 17—18世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由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他同时指出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商人们的利益,在商业或制造业的任何特定的分支机构里都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甚至对立于公共利益。拓宽市场和减少竞争,总是商人们的利益所在”。可以说,亚当·斯密是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 但是,亚当·斯密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补这一空缺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在他的成本分析理论中,他分析到企业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就会趋向于无限增长,最后变成垄断。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后来,马歇尔在《产业贸易》中指出,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影响到了哈佛的张伯伦和剑桥的罗宾逊夫人等人。张伯伦在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他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同年,罗宾逊夫人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她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 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实践模拟基础,直接推动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 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II第四课,主要讲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状况、初步发展。第一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述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这是本课重点。教学中通过补充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来说明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第二目“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讲述民族工业兴起的途径、时间、代表企业、主要分布行业部门,教学主要按课文内容讲述,不必补充材料。第三目“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讲述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重要意义,教学中适当补充材料介绍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状况。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探究,有积极参与意识。 由课前学情调查得知,学生虽然在初中历史课上学习相关内容,但知道、理解的程度不是很高,只知道一些代表性企业,对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理解分析不够,材料分析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兴起与初步发展的状况等方面史实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科书和相关图文资料,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2.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兴起、初步发展的条件,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的关系,并进一步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实业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天仙配》片段,(投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引自黄梅戏《天仙配》 【教师提问】通过阅览上述歌曲、投影,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教师】回答的很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板书】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1_高三历史教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材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难点多,而且难点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浅出。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为重点;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为难点,做到抓大放小,突出了教材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 个高潮概况。 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 【教师讲述】: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1914—1918)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1927—1936)

沉重打击 : 抗战期间(1937—1945) 陷入困境 :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 【教师讲述】: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它们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时空穿梭者,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时空穿梭者】:(学生): 我叫张某,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某,李某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某某的讲述回答: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回答】: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教师提问】:那么自然经济解体有那些表现呢?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回答引出下面结论;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分为南北两大组,第一组负责第一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和回答画出如下图示,直观反映原因、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