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在梁庄 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 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 读后感

每次寒假回家过年,兴冲冲地收拾东西,头脑中已经出现我久违的家人的面孔,呈现了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场景,描绘了在除夕之夜的欢声笑语,特别是奶奶享受天伦之乐露出的慈爱的笑容。但我又不得不面对长达十几个小时火车上的拥挤,凌乱,吵闹,想到这,我就揪心。
已经记不清楚是从哪一次回家对火车的拥挤开始憎恨起来,应该是上了大学后吧,因为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跟着爸爸从重庆来到西安时虽然拥挤得没有买到座票,站了十几个小时,但至少那个时候我是兴奋的,只感觉到人很多。每次坐在火车上,首先是有点优越感,因为能方便地在学校订学上学生票,但看到每个车厢里,没座的人比有座的人多,他们站着,靠着,坐在过道上,互相依靠着,有的甚至还带着几岁的小孩,有时候带着略微开玩笑的语气跟身边的同学说,草根阶层的生命力真旺盛,有时候略带愤恨的语气抱怨“同样都拿了这么多钱,凭什么让他们站着,要知道要站十几个小时,有的什么要站几天”,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已经加车了,中国流动人口太多了。
从小在西南部的乡村长大,从小时候到现在偶尔回家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我确信梁鸿在中国在梁庄里所描绘的乡村现象在我们那儿是存在的,大量的农民工,重建中的环境破坏问题,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留守老人无依无靠,道德的缺失和新道德的隐患,还有就是农村文化的在渐行渐远的消失。在这儿,我想说说中国的农民流动问题。
有人说,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牺牲者,有人说农民的痛苦是一个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经阶段,有人说中国的农村必将走向终结。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大量企业在农村落地,这些,我信。但大量的跨省的流动人口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吧,他们所涌向的地方是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城镇甚至是乡村,好多生活在东部地区的很多人对中国在梁庄中所描写的农民生活感到陌生,因为在那儿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世界历史上,关于本地居民或者说是农民的大量流动现象是存在的,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但翻开历史我们都知道,他们有的是被外来移民者拿着鞭子用武力驱赶的,有的是失去了土地不得不到城市里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存,但新时期的中国人口大量流动现象却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并且还不用交税,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是主观离开家乡的,为什么他们愿意放弃土地自愿离开?其实中国在梁庄里所揭示的乡村状况,所描写的农民生活存在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市,存在于大部

分与改革开放重点区,经济示范区绝缘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实行了这么多年,惠农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有的地方还有大量的人离开家乡?我一直认为造成农民离开土地,离开亲人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为工人,成为小商贩等等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分布不均匀,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有良好初衷却没有被有效的贯彻执行的政策的原因,当然更有当地政府的原因,最发达的城市、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多的就业机会在东部而不是在西部。很多人离开家乡并不是找不到工作,但工资太低,不愿意在家乡工作,他们把目光放在了走在经济前沿的发达地区,有的有商业头脑的农民在异地做生意还算不错,但更多的人挣扎在最底层,但他们的尴尬也在此,城市的市民认为这些外地来的农民工抢夺了他们的医疗、就业等资源,城管认为他们素质太低,影响城市的市容。
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我记得以前在政治课上谈到国家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优势时书上这么说,老师这么讲,我们也跟着这么答题。但我现在在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点矛盾,有点心酸,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我不知道是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表示尊重、爱戴,以他们为榜样,还是为他们
挣扎在底层,干最重、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资,住最便宜的房子,没有医疗保障,为了家里的老老小小还要省吃俭用的艰难的生存状况感到悲哀、痛心。而那些廉价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人口流动大军-----农民工。他们用体力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当有一天,总会有那么一天的,他们透支了自己的体力之后,又没有退休工资,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重复他们的脚步时,他们拿什么来安度自己 的晚年。我突然觉得,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农民工们,成为经济建设中的牺牲品。一直在思考,工资这么低,生活成本这么高,他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往外挤,为什么不安安静静地留在家乡,找份工作,生活成本又低,又能与家人在一起,并且还能很好的照顾、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认为,农民是很憨厚、老实的,只要能生活,再苦再累也不怕,当在土地上累了一年到头来还是只能填饱肚子,当本地的工厂陆续关停,他们也便把目光投向了经济发达、需要劳动力大的地区。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当留在本地的还只是些老人、小孩和妇女的时候,那么还拿什么来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依靠什么来实现本地的民主,国家的发展不光要有人才,更要有民众的参与,所以,我觉得,不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问题,也就是如果不解决资源公平问题,西部大开发只能是一个口号,农村

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就不会实现。
对农民的感情是复杂的,对他们的淳朴、善良、厚重、憨厚、生命力强、邻里互助,我发自心里的赞叹与崇敬,每次回家,总能感受到许多在城市里面得不到的温暖,当爸妈不在家时,总是有热心的邻居吃饭时叫上我。但也有些隐隐的痛惜,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总觉得他们就像老黄牛,在家种地靠的是体力,出门打工卖的也是自己的力气。总觉得他们目光不是那么长远,还记得几年前在我们县有意向惠农政策,农民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可以在邮政得到一万块钱的无息贷款,大家都络绎不绝排队贷款,可他们不是用来投资,不是用来做生意,不是用来扩大养殖场,大部分农民转身就存进了银行,我叹息,为了不到100来块钱的利息排几天的队、跑好多部门盖章值得吗?我不解,我问爸爸,问什么不用这钱多买几头牲口做个小小的养殖场,说不定年终还会赚上一笔呢,爸爸却回答我:“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你看那些在政策扶持下养猪、养牛的,谁在真正干啊,还不是上面领导来考察的时候把邻居的牲口借来充数,检查完了,钱给了再还回去,再说,你养了,要是养多了,卖给谁啊。”从爸爸的话里,我至少能听出来:农民担不起风险,许多农业政策也只是面子上的工程,农民也没有得到技术方面的指导,当然也有他们目光短浅的一面。也许是他们一直认为靠自己的力气在土地上打拼,为别人打工是最保险的,也是成本最小的,他们害怕把自己的钱砸进去随时都会变成泡沫,所以他们不愿改变,除非是那种自己担着自家种的菜去卖这种低成本,甚至在他们看来没有成本才乐意去做。我终于理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农村的习俗是说的那句“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一些农民仍旧靠体力吃饭也说得通。
也许,什么时候中国的流动大军不在庞大了,中国也就真的在经济上实现共同富裕了。什么时候他们看问题的眼光长远了,甚至以现代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他们就不会觉得体力没有成本了,农村的劳动方式就应该改变了吧。
总觉得自己看待农民的视角改变了,小的时候,就一个农村小丫头,梁鸿小时候的经历大部分都有,所以才觉得读这本书特别亲切。那时候,我记时间和农民的思维一样,以季为单位,春夏秋冬分明,春天迎着和煦的阳光,任春风调皮的吹拂着我的脸,有时滚动在灿烂的黄澄澄的油菜花里,有时出现在爸妈劳作的天地里;夏天盯着火辣辣的骄阳,和小伙伴们蹦跳在田埂上,因为在那儿可以捉到许多小虫;秋天,当大人们忙着收

稻谷的时候,我们总徘徊在柑橘树下,看看哪个最大,然后向大的发起猛攻;冬天,南方很少下雪,但天气湿冷,总是被妈妈拉在火旁边烤火,拿几个土豆、红薯放在火里边,还一边听着大人拉家常。虽然那时经常穿姐姐们不穿的衣裳,不能像现在弟弟这样每天喝牛奶,但总觉得很开心,也许那个时候不懂事,也许那个时候还没有走出那个山村,我觉得我想的很少,甚至我到县城里上高中我也没有觉得农民有什么苦的。但至少是现在,我不会再以以前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了,其实我还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但我觉得我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才能看清,看出其实农村生活条件和城市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出外出打工人的艰辛,看出留守儿童对爱的呼唤,看出留守老人的艰难和无奈,而那些在乡村挣扎的人们是不是忙得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些,还是他们生命力太旺盛,还是他们一直有一种宿命观,抑或是自己太矫情,我曾问妈妈,有没有觉得自己特别辛苦,当爸爸不在身边时会不会太累,但她回答我的只是:那有什么办法呢?得生活啊。
旁观者清吗?不清楚,我只感觉到这个时候来看他们时爱里面夹杂着痛,就如梁鸿以走出乡村后再重新审视这个她曾经甚至一直所爱的乡村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