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村社会工作期末考试题

农村社会工作期末考试题

农村社会工作期末考试题
农村社会工作期末考试题

农村社会工作定义: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农村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小女人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与村民的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的社会政策改变或使政策更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减少社会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费正规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项目的推行,以使村民获得与其生活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通过对村民提供个人、家庭、小组等直接支持服务,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适应社区重建的需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标。

特征:一、以特定的农村社区为基础:一项制度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系统为基础,与系统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农村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与功能发挥,必须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依据农村社区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社区结构等,掌握你们的思维及行动方式,在此基础上与社会工作的抓也理念结合,发展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法与技术,这是其首要特征。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市民相比,你们自身的特殊性是想而易见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致使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民的影响很大。三、方法的系统整合性:由于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村社区的差异性,在开展具体实务工作时,不是简单的将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移植到农村社会中,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整合。四、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等,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而言,指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差异。另外,还指不同地区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干群关系差异性很大。

功能:一、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农村社会功能:通过农村社会工作,对已经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问题产生的个人及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社会功能。二、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包括配置农村社会工作本身的资源;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三、预防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生。农村社会工作者一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警,提高农民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四、促进农民潜能的提升。农村社会工作者相信农民的潜能,致力于通过提升他们的能力,使农民摆脱困境。五、促进农村社会的动态稳定。农村社会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常常扮演调和及疏导者的角色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一、赈灾:直接的赈物和赈款;仓储制度;以工代赈。

二、社会敬老养老工作:国家救济收养老人。三、善举。四、其他方面:政府和其他行为主体还采取义诊、安辑流民和收养遗弃婴儿等措施

现代乡村建设运动: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基本缺点”是愚、贫、弱、私四种。针对这四种疾病,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以救农民之愚;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以救农民之贫;以“卫生教育”培养强健力,以救农民之弱;以“公民教育‘培养团结力,以救农民之私。这四种教育,包括了农民生活的一切,他相信,这四种教育办得好,社会便有了基础,即实现他在定县提出的''“除文盲,作新民”的目标和口号。

梁漱溟:他把中国问题的症结归于文化的衰弱,于是以振兴儒家文化为旨归,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认为中国建设不能走自上而下的路,只能从下面做起,从社会运动做起,最直接的则是从乡村建设开始。关于乡建运动的内容,梁漱溟规定了三个主要方面:1)经济方面,主要是谋求农业各门类的发达,谋求技术改进和经济改进,其组织方式就是各类形式的合作自治体,进而以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开展,逐步走机械化道路;2)政治方面,主要是在经济普遍合作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自治组织,由经济合作引入政治自治;3)文化方面,主要是进行全民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乡间礼俗兴革、禁除积弊、树立文明风尚等等。开展了邹平县乡村建设实验活动

实证主义取向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的含义。积极:一是实证主义取向下专业农村社会工作,显示出既不同于以往的农村工作,又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二是社会工作者以实证主义为指导,尤其是以实证的量化统计分析界定社会问题,认识社区,然后针对农村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制定介入策略,解决社区问题,既符合专业助人理想,也满足了政府和社会团体科学助人的需求。三是实证主义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时重视科学研究,减少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消极:一是在认识和分析农村社区状况和服务对象需求时,由于量化统计结果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往往忽视了社区及服务对象的差异性状况和主观诉求,无法照顾到本土文化脉络和服务对象不同层次需求。二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容易落入程式化的窠臼中:过分僵硬和刻板的对待各种活动安排,忽视了灵活机动性和人性化的服务;社会工作者有时会偏离自己的使命和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成为机械或冷漠的专家和技术员。最后,实证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工作者可能以专家的看

立场介入社区和民众,使自己与服务对象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中,既限制了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也阻碍了服务对象有效参与和主体性发挥,会损害农村社会工作的长远目标。

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一,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二、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三、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四、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群团组织(妇联)的主要农村工作:一、“双学双比”活动:主要从三方面展开(1)立足于科技兴农,对妇女进行文化科技培训;围绕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组织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生产竞赛(2)面向市场,推动改革,为参赛妇女提供社会化服务(3)“巾帼扶贫行动”和“三八绿色工程”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始终贯穿于始终,不断赋予活动新的内容。二、以劳动力有序转移为着力点,组织农村妇女转移致富:将帮助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重点工程抓,搭建起农村妇女劳务输出、输入的服务平台。三、以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为突破口,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以项目为依托,推动农村女童入学和妇女脱贫致富:开展“春蕾计划”等,积极发挥组织宣传优势,以爱心助学为主体,不断加大助学力度。开展“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活动,通过动员和募集社会资金,帮助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解决饮水困难。还以信息化为手段,帮助农村妇女网上致富

四种实务模式对比:一、地区发展模式。基本假设:1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2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3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点重视居民的参与。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优点:1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2提高居民的能力;3推进社区民主;4切合中国文化传统。缺陷:1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2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3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二、社会策划模式。假设: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2、人都是理性的,人际关系都是理性选择和工具交换的结果;3、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并指导将来,促进社会发展;特点: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

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角色:专家、项目规划者、家督实施者、村民组织者、意见反馈者、评估者。优点:保证服务质量、较有效率。不足:居民参与率低、使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上升。三、社会行动模式。

假设:社会问题的出现出现是由于社会上不同的利益群体存在着利益冲突,而社会的转变是基于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争取而发展的;角色:倡导者、组织者、教育者、资源提供者。优点:能够提升农民的政治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使农民成为发展的主体;缺点:运用于中国农村风险较大,特别是对抗性社会行动,行动者很容易变成权力结构的对立面,哪些激进的社会行动还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四、能力建设模式假设:1、每个人都有平等获取资源的权利 2、每个人都应该是自身发展的主题,也有成为发展主体的权利;3、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成长的潜能和能力,虽然这些能力不一定为人所知,甚至他们自己也未能意识到;4、一一切抑制发展主体的能力发展,剥夺以上所言之权利的力量解释造成贫困和苦难的症结;特点:关注的是社会和政治关系的问题,侧重于深入理解当地民众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角色:同行者。优点:恢复当地民众的自信心,加强当地民众掌握自己发展道路和实践自我价值的能力。此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公正和社会改变意向,持守优势视角。此模式不应该制造以来关系,对国家力量具有足够的敏感性,采取整合的工作方法,看重生计、文化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看重结果更注重在过程中提升个人及组织的能力。

7PRA常用的工具:直接观察法;绘制社区分布图;绘制大事表;绘制农事历表;绘制每日活动安排图;贫富分级图;排序;资源分布图;问题和解决办法

8口述史:透过口述故事呈现那些与个人经历有关而被忽视的生活经验;透过口述故事的累积,我们可以了解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通过当地民众的一些共同经验让我们对地方社区的过去有更深的体会

9融入社区与居民相处方法:田野研究的步骤:1首先寻找相关的文献,知道别人对此类议题和研究对象有何看法2进行理论性抽样3建立研究网络,同时也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田野关系4如果可能,可以对田野进行事先考察、接触当地人,看看研究的可行性5接着,到田野去长期或短期呆着6田野中的活动7修改日志和转录录音8分析资料9书写研究报告

10融入社区建立信任关系1参与观察。社区型是农村社会会工作最常用的参与观察法,包括:采取擦怒观察方法遍访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与村民进行一般性

交谈2深度访谈。前提是:与村民建立了亲密的信任关系;对村落文化比较熟悉和敏感;工作者能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与村民就某些议题进行升入交谈

11与村民相处的具体方法1深入田间地头。田间地头是村民最重要的劳动场所,工作者可以深入其中与村民接触和聊天,深入观察农民日常劳作的艰辛和乐趣2入户访谈。是与村民相处最常见的方法。只有入户,工作者才能深入体察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才能亲密解除到妇女、老人和孩子们3拜访社区的关键人物。村干部、宗教领袖、经济精英等关键人物是农村社区的资源控制者、信息拥有者和权威人士,工作者一定要善于与他们搞好关系,取得关键人物的信任4与村民同行。从参与需求评估到共同制订行动计划再到一起行动,充分反映了双方的密切合作关系

12后期评估的方法,一问题评估:在制定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前,我们需要对农村社区的问题作出评估,注入需求评估、问题确定、原因分析和资源评估等。二社区发展计划评估1计划前评估2计划中评估。三过程评估:就是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目的是为了获取有关计划活动类型、数量等的描述性资料,关注计划实施是否符合原来的设计。四结果评估:关注的是预期的结果是否达到,即目标是否实现。五评估研究:不仅关注目标是否实现,更关注最终的结果是否因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干预和介入所致。六效益评估:指成本效益测评,即在固定的成本下提供服务的效果。

后期评估的步骤:一具体化目标。二制定测量标准。三选择恰当的评估策略。四收集评估资料。五分析评估

13乡村文化是指在特定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乡村社区的文化,包括农民的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的社会心理结构。

乡村文化变迁的困境:1)读书的尴尬大学扩招并没有给大学生带来命运的改变,读大学不仅要付出沉重的学费和生活费负担而且大学毕业后很可能就面临着失业。在乡村社会中多读书与少读书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读书并不能增大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2)文化价值观缺失一方面由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农民或农民工来说并不适用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巨变,使很多农民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旧的价值观逐渐解体新的并没有建立起来,使农村文化价值观呈现缺失状态。3)社会控制失灵伴随传统伦理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农村的自律能力降低,而新的法律意识有没有确立起来,再加上基层政权

不断弱化,导致乡村社会控制不断失灵,乡村社会违反犯罪现象日益严重,乡村的封建迷信卷土重来。

1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改革始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集体化的人社体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农业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创新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它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按照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即工农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过程。3)农业股份合作制:农业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创新的农业微观组织形式,由三户以上劳动农民,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动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实行民主管理,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分红,有公共积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依法批准建立的经济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