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年级数学下册六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六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青岛版

六、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 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 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 100 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部分内 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 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进位、不退位) 笔算,100 以内 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 位和退位)。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以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 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活动素材,使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中始终感受着 大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一编排突出了本套教 材由“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本单元的计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 估算技能。在探索 100 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估算、口算、笔算都可以作为解决 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选取有趣广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连一连、填一填、辨对错等书面完成的形式,也有摆一摆、小游戏、 讲数学故事等数学活动的形式。采用的素材也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 的校园生活、动物世界、童话故事、手工劳动等。这些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巩固 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的意义,享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礁石边捉小虾、小蟹的情境。 这个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引发学生提出“一共提了多少只虾?”等问题,从 而产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欲望。第二个信息窗,呈现 的是小朋友在海边用贝壳摆轮船、帆船、海鸥等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有多少只贝壳?”等 问题,进而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水族馆 的场境,由鱼的颜色及数量,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 四个信息窗,围绕着解决参观标本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 位)的笔算方法。第五个信息窗 ,创设了妈妈带孩子去买纪念品的情境,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认识小括号,学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1、引 在 退 问 进 完成对 探索。 加法的 减法的 (笔算) (笔算) 连减 2、重 学 算 计 生 算立思 以用

赶海

一共捉

了几只 虾? 100 以

摆贝壳

摆轮船 比帆船

多几个 100 以 参观水族馆

左边鱼缸里

有多少条

鱼? 100 以内

参观标本馆

鱼类标本比 虾类标本多

几种? 100 以内

买纪念品

还剩多少

元钱?

100 以内

贝壳? 内数的

内数的

数的

数的

数的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不进位导学生不解决位 题的过程中位加法计算方法的退位减法 连加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一系列海边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 问题,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要避免单纯的计算教学,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笔算和视发展笔生的和 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加减混合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儿童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

的独口算考,允许学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如: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运算口算、 也可以估算或比算;在用竖式计算时,如:笔算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

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和比较,自主选择方法。

3、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或过于统一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 予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积算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