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9. L. M. DeVito, A Versatile Clock Recovery Architecture and Monolithic Implementation, fro

9. L. M. DeVito, A Versatile Clock Recovery Architecture and Monolithic Implementation, fro

9. L. M. DeVito, A Versatile Clock Recovery Architecture and Monolithic Implementation, fro
9. L. M. DeVito, A Versatile Clock Recovery Architecture and Monolithic Implementation, fro

REFERENCES

1. Rohde U. L., Digital PLL Frequency Synthesizer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3.

2. Razavi B., Monolithic Phase-Locked Loops and Clock Recovery Circuits, IEEE

Press, New York, 1996.

3. A. B. Grebene, The monolithic phase-locked loop - a versatile building block,

IEEE Spectrum, vol. 8, pp.38-49, March 1971.

4. R. E. Best, Phase Locked Loops, second edition, McGraw Hill, New York, 1993.

5. G. S. Moschytz, Miniaturized RC filters using phase-locked loop, Bell Syst. Tech.

J., vol. 44, pp. 823-870, May 1965.

6. W. F. Egan, Frequency Synthesis by Phase Lock,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1.

7. Jitter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 1, Application note HFAN-4.0.3

Maxim High-Frequency/Fiber Communications Group.

8. Converting between RMS and Peak-to-Peak Jitter at a specified BER, Application

note HFAN-4.0.2 Maxim High-Frequency/Fiber Communications Group.

188

9. L. M. DeVito, A Versatile Clock Recovery Architecture and Monolithic

Implementation, from Monolithic Phase-Locked Loops and Clock Recovery Circuits by B. Razavi, pp. 408.

10. R. Cordell, A 50 MHz phase- and frequency-locked loop,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SC-14, no. 6, pp. 1003-1009, December 1979.

11. C. H. Doa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ighly-Integrated Low-Power

CMOS Frequency Synthesizer for an Indoor Wireless Wideband-CDMA Direct-Conversion Receiver, Master Thesis, 1999.

12. Kang, S. and Y. Leblebici, CMOS Digital Integrate Circuits: Analysis and

Design, McGraw-Hill, 1994.

13. ?ilingiro?iu, U., Systematic Analysis of Bipolar and MOS Transistors, Artech

House, 1993.

14. Leblebici, 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Lecture Notes, 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2000.

15. Chien G., Low-Noise Local Oscillator Design Techniques using a DLL-based

Frequency Multiplier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PhD thesis, 2000.

16. W. F. Egan, Frequency Synthesis by Phase Lock,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1.

17. F. M. Gardner, Charge Pump phase-locked loops, IEEE Trans. Comm., vol.

COM-28pp. 1849-1858, November, 1980.

18.M.G. Johnson and E. L. Hudson, A variable delay line PLL for CPU-coprocessor

Synchronization,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23., pp. 1218-1223, October 1988.

19.Razavi B., Principles of Data Conversion System Design,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1995.

20. Djahanshahi H. and Salama A. S., Differential CMOS Circuits for

622MHz/933MHz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Applications,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s Circuits, vol. 35, No.6, June 2000.

21. C. R. Hogge, A Self Correcting Clock Recovery Circuit, 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LT-3, pp. 1312-1214, December 1985.

22. J. Yuan and C. Svensson, High-speed CMOS circuit technique, IEEE J. Solid-

State Circuits, vol. 24, pp. 62-70, Feb. 1989.

23. B. Razavi, et al., Design of high-speed, low-power frequency dividers and phase

locked-loops in deep submicron CMO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0, pp.

101-109, Feb. 1995.

24. J. Craninckx and M. S. J. Steyaert, A 1.75-GHz/3-V dual-modulus divide-by-

1281129 prescaler in 0.7-um CMO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1, no. 7, pp. 890-897, July 1996.

25. J. Crols and M. Steyeart, Switched-opamp: An approach to realize full CMOS

switched-capacitor circuits at very low power supply voltage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29, pp. 936-942, Aug. 1994.

26. A. M. Abo and P. R. Gray, A 1.5 V, 10-bit, 14 MS/s CMOS pipeline analogue-to-

digital converter,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4, pp. 599-606, May 1999.

27. Razavi, B.,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0.

28. Hajimiri, A. and Lee, T., The Design of Low Noise Oscillator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29. Johnson, M. and Hudson, E., A Variable Delay Line PLL for CPU-Coprocessor

Synchronization,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23, pp. 1218-1223, 1988..

30. B. Lai and R.C.Walker, A Monolithic 622Mbps Clock Extraction and Data

Retiming Circuit, ISSCC Dig. Tech. Papers, pp.144-145, Feb. 1991.

31. Maneatis, J., Low Jitter Process-Independent DLL and PLL Based on Self-Biased

Technique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1, no. 11, pp. 1723-1731, 1996.

32. UMC 0.13um 1.2V/3.3V 1P8M Logic High Speed Process Topological Layout

Rule (Ver 1.3_P1), UMC, SPEC No:G-03-LOGIC13-1.2V/3.3V-lP8M-HS-TLR

01.08.2002.

33. UMC O.lSum LOGIC 1.2V/3.3V 1P8M HS Process Electrical Design Rule

(Rev.l.2_Pl\ UMC, SPEC No:G-02-LOGIC13-1.2V/3.3V-lP8M-HS-EDR

05.25.2002.

34. UMC 0.13um 1P8M 1.2V/3.3V Logic Process Interconnect Capacitance Model

(Rev. 0.2), UMC, SPEC No:G-04-LOGIC13-lP8M-INTERCAP 01.31.2002.

35. Ismail, M. and T. Fiez, Analog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Edition, McGraw-Hill, inc. 1994.

36. 9.953 Gbps Integrated Low Power SONET/SDH Transmitter,, BCM8110 -

Broadcom, 8110-PB02-R-8.27.01.

37. Multirate 1:16 Demux With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BCM8131 - Broadcom,

8131-PBOO-R-3.22.01.

38. Kuntman, H., Analog MOS Tümdevre Teknigi, Istanbul Teknik üniversitesi

Elektrik-Elektronik Fakiiltesi Ofset Baski Atolyesi. 1. Baski, 1997.

39. Gray, P. and R. Meyer.,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4.

40. Sanchez-Sinencio, E. and A. Andreou, Low -Voltage / Low-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Low- Voltage Mixed-Signal Circuits, IEEE Inc, 1999.

41. EPFL course notes, PLLs and Clock Recovery, Lausanne, Switzerland, June 2002.

42. R. Walker and C. Stout, A 2.488 Gb/s Si-Bipolar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1C

with Robust Loss of Signal Detection, ISSCC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pp.246-247, Feb. 1997.

43. J. D. H. Alexander, Clock Recovery from Random Binary Signals, vol. 11, pp.

541-542, October 1975.

44. J.G.Maneatis and M.A.Horowitz, Precise delay generation using coupled

oscillators, IEEE J.Solid-State Circuits , vol.28, pp.1273-1282, Dec 1993.

45. Razavi B., personal talk, 2002.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体系文件)

1目的 为强化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全员素质与绩效,为公司经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 干部考核、人才引进,以及招聘、考勤、分配、调配、退休和保险等事务性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力资源的计划、调配、激励、奖惩、培训和考核。 4内容 4.1人力资源计划管理 4.1.1各部门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制订本部门的人力资源年度需求计划,报人力资源 部。 4.1.2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订公司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3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及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制订公司人员招聘计划,报 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绩效考核管理 4.2.1各部门按照公司审定后的《XX有限公司××月工作情况汇总》中的月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4.2.2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考核过程以及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评价、指导,并组织执行。 4.3岗位管理 4.3.1人力资源部对岗位进行规范、划分,对各部门进行定编定员管理。 4.3.2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描述和招聘计划制定人员招聘条件和要求。 4.3.3对不能满足规定岗位资格、能力的人员,所在部门应按计划实施培训,并对 2013-0-批准2013-0-01实施 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实无法胜任该岗位工作的人员,交人力资源部调配合适的人员。 4.4人员招聘管理 4.4.1人力资源部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条件制定人员招聘简章和招聘程序。 4.4.2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招聘过程,并组织相关部门,工厂人员参与面试、考试各筛选环节。 4.5工资分配管理 4.5.1公司工资考核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工资考核办法,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4.5.2财务部根据工资考核办法制订月度工资考核方案,报工资考核领导小组讨论、经公司领导批

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及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 总体框架: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内容、流程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发挥员工地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从员工使用的程序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为: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的目标,岗位需要,按照职务说明书要求招聘符合条件的员工,员工进入公司后,通过上岗培训,具备上岗资格后担任某一职务。员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公司要对员工考核,考核结果形成的信息反馈是调整员工使用(奖励、晋升、降级、辞退)依据。流程图如下:

第二部分: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步骤及具体内容:一、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步骤 具体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99年3月15日——3月27日 1.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整体框架(3月27日前完成)2.建立健全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3月27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99年3月27日——4月15日 根据现有的组织机构、岗位的设立,各部门进行职务调查和分析,编制每个岗位的职务说明书。 第三阶段:99年4月15日——5月5日 1.编制公司薪资方案。(4月20日完成) 根据职务说明书,一方面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各岗位的等级,

由此确定工资等级,编制薪资方案(基础工资)部分。 2.编制绩效考核方案(5月5日完成) 根据植物说明书,设定各岗位的年度工作目标,实现目标管理,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编制员工考核办法,以此决定奖金的发放、晋升的标准。 第四阶段:99年5月5日——6月30日 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招聘录用程序、培训与开发规划、员工的激励措施、人事调整制度、员工的福利计划、劳动合同等人力资源的其他内容。 二、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各阶段的具体内容 1.第一阶段: (1)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框架图的建立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九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九要素 人参加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物质待遇而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尊严和实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惯有的思维局限了我们对于管理的人性化认识,忽视了人才潜能与情商的管理与开发。人才比普通员工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更多的应该是给予积极配合而非纯粹的利用,这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的,而我们的企业恰恰在这里存在极大的认识误区。 民营企业的人才结构是从未进行战略转移时沿袭下来的现实结构,并没有从新的战略条件下重新进行新的规划与调整,队伍的建设应是多层次的,新的人才引进、培训与开发、监控与激励等,都必须是在民营企业文化沉淀后的良好机制下逐步发展的。民营企业管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成功的条件之一是现有人才和新人才在价值观上的统一,因为这是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基本条件。 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员工应整合在一个价值导向的激励机

制之中,获得人才竞争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是民营企业目前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发展越快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任何企业如果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以投资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问题,其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可喜的是,民营企业高层领导已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正在不断采取新措施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管理顾问已感受到了这股气息,但就企业管理的两大方面管人和管事而言,管事易而管人难,因为人是活动的、复杂的、有七情六欲和价值取向的。因此,欲在短时间内依靠自身的力量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急需人才大踏步前进的企业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对民营企业而言,建设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效把握以下九大要素: 一、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薪酬福利管理体系确保人才“归属感”: 从重视企业目标的企划到形成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以此相适应的报酬激励制度、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人员进退升迁制度和形成相应工作流程程序等。民营企业管理专家曾水良认为,企业必须要建立起这些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和运作程序。跨国公司靠的就是制度的再生产,企业大了就不能仅仅靠产品,而要靠制度。 沉淀福利制度。有些企业实行优良的福利制度,包括奖金、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体系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体系 文件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目的 为强化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全员素质与绩效,为公司经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干部考核、人才引进,以及招聘、考勤、分配、调配、退休和保险等事务性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力资源的计划、调配、激励、奖惩、培训和考核。 4内容 4.1人力资源计划管理 4.1.1各部门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制订本部门的人力资源年度需求计划,报人力资源部。 4.1.2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订公司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3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及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制订公司人员招聘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绩效考核管理 4.2.1各部门按照公司审定后的《XX有限公司××月工作情况汇总》中的月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4.2.2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考核过程以及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评价、指导,并组织执行。 4.3岗位管理 4.3.1人力资源部对岗位进行规范、划分,对各部门进行定编定员管理。 4.3.2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描述和招聘计划制定人员招聘条件和要求。 4.3.3对不能满足规定岗位资格、能力的人员,所在部门应按计划实施培训,并对 2013-0-批准2013-0-01实施 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实无法胜任该岗位工作的人员,交人力资源部调配合适的人员。 4.4人员招聘管理 4.4.1人力资源部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条件制定人员招聘简章和招聘程序。 4.4.2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招聘过程,并组织相关部门,工厂人员参与面试、考试各筛选环节。 4.5工资分配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XXXX-QP-01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内的人员任职、能力、培训教育、考核等要求进行规定,不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站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3 职责 3.1 法定代表人 3.1.1 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决策和满足需求; 3.1.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 3.1.3 培训者评估者的能力评估组组长。 3.1.4 负责 3.2 业务主管 3.2.1 负责审核站级《年度培训计划》; 3.2.2 负责批准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3.2.3 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决策。 3.3 质量主管 3.3.1 负责人员能力的考核评估,负责站级培训计划的落实; 3.3.2 培训者能力评估组组长。 3.4 办公室 3.4.1 根据血站及部门需求,编制《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决策。 3.4.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3.4.3 配合站领导对做好站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调动和离职工作。 3.4.4 负责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 3.5 质控科 3.5.1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3.5.2 负责新进人员岗前质量培训。 3.5.2 负责对各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 3.5.3 负责对培训及考核评估中未合格人员的再培训。

3.6 各部门 3.6.1 负责新进员工的轮岗培训,在职员工转岗的部门培训和部门内员工的年度培训,负责部门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3.6.2 科主任负责审核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 3.3.2 参与科室员工资格、能力、业绩与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4 定义 4.1 组织结构:是反映组织内部构成和各个部门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4.2 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把组织的任务、流程、权利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4.3 岗位:也称职位,在组织中一定的时间内,当由一名员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 5 管理程序 5.1 人员配置管理 5.1.1 岗位人员配置应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组织人员的要求。应满足与岗位相适应的学历、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经历等。 5.1.2 新增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5.1.3 人员聘用 1)根据国家规定,我站实施全员聘用制。 2)各部门根据科室及血站业务需求,填写《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 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人社局批准,按照相关程序以“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聘。 5.1.4 人员任职要求 1)我站人员按照入职年限及岗位设置分为: 新进员工(进站工作不满一年人员); 在岗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在固定岗位工作满一年人员); 转岗人员(岗位调整后不满一年人员); 再入岗人员(因各种原因连续休假达6个月以上,或考核评估为“不合格” 后的重新入岗人员)。 2)新进员工必须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未取得采 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之前,无签字权。

我对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

我对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 案例一、S公司的管理困境: S公司是J市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由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于1994年合作创办。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几位合伙人主动提出不领取工资直至公司盈利为止。在他们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精神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也时常义务加班。公司内部关系融洽、士气高涨。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1996年该公司己发展为一家集开发、生产、经销于一体的中型高科技企业,在省内IT业界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6年至1999年,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增长,员工待遇也随之不断改善,加之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员工普遍感觉在这样的公司有希望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公司。 然而,自2000年公司进入稳定期以来,随着经济效益增幅的减小,公司内部出现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氛围,人心涣散的迹象十分严重,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流失问题急需解决。中层管理者流动频繁,使公司的管理已出现脱节现象,其他员工的士气大受影响,企业生产率明显下降,公司从此陷入恶性循环。最近,员工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凡是从本公司跳槽的人都能在现职岗位上做得不错,待遇比在公司时好,工作强度也比本公司小:其他公司对处于同一层次的员工评估还不单纯以业绩为标准。另外,人员流动多倾向于国内的知名外企。 针对企业面临的以上问题,公司总经理感到非常棘手,准备请人力资源部经理为自己提些建议并共同商讨对策,使公司早日摆脱目前的困境。 问题:如果我们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会如何看待该问题并提出建议呢?如果我是人力资源经理,我的理解分析以及建议是: 1、引用原文: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几位合伙人主动提出不领取工资直至公司盈利为止。在他们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精神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也时常义务加班。公司内部关系融洽、士气高涨。 这里说明:在创业初期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以公司大局为重,经营者、管理者不搞特殊,带头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激励员工做好各项工作,一视同仁的管理方法感动了所有员工的心,所以员工才会时常义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质量体系文件)

1.目的 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岗人员均能达到岗位能力要求,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招聘、人员配置、人员经历、教育程度、技能和能力的考核及培训管理。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职责为: a)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制公司各岗位的《员工岗位说明书》; b)负责人员的招聘,人力资源的计划及配置; c)负责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的制订、组织、管理和考核; d)依据对员工的培训、考核结果,负责按本程序对达到资格条件的员工,组织上岗认 证工作。 3.2.综合办公室、生产设备、技术质量、销售等部门有义务支持和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教 育培训和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4.程序 4.1.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编制公司各岗位的《员工岗位说明书》,以规定各岗位人员的 最低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作为本公司招聘工作的依据。 4.2.人力需求提出、批准 4.2.1.各职能部门根据公司总的目标计划,结合本部门分目标计划,以及本部门工作内容 和最新的人员配置情况,确定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用员 申请表》,人力资源部根据各职能部门上报的详细资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审核 通过后实施招聘。 4.3.招聘、录用实施 4.3.1.人力资源部根据人员需求,通过以下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行统一筛选。 a)委托各人才职业介绍所推荐; b)联系中、高等院校,适当输送应届毕业生或中、高等专业人才; c)联系参加现场招聘会; d)委托社会媒介发布招聘信息(报纸、网站、人才市场、职介所等)。 4.3.2.人力资源部自行或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招聘。 4.3.3.招聘时,按照各岗位任职资格对应聘人员综合考察,有以下情形者,不予考虑: a)未满16周岁的童工; b)有精神病者或吸食毒品者; c)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 d)提供虚假简历、资质证者。 4.3.4.人力资源部初步面试 a)应聘人员交验相关证件(身份证、学历证、职称证、上岗证等),验证合格后填写 《入职登记表》; b)对应聘者的个性特征进行考察,包括谈吐形象、心理特征、个人能力等方面,确定 应聘者是否适合本公司的企业文化。 4.3. 5.用人部门复试

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九个核心要素

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诞生,其主要代表为马斯洛、戴尔·卡内基、麦戈里格和哈罗德·孔茨,代表著作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戴尔·卡内基的《如何羸得朋友和影响人们》、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此外,麦戈里格的X理论、Y理论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型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的自我实现要求为企业发展创新的最大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必须以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取向。” 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计件工资、劳动环境、光照强度的外在因素不是生产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反,员工群体内标准、群体情感、安全归属感、感情取向、价值取向、获得尊重的要求才是决定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现代管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管理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作用,强调激励手段,强调人性化管理,反对单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利润最大化取向,主张管理中融入更多的知识含量。 现代管理理论反对把人变成实现利润的机器,反对人在规则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重复工作中丧失人性尊严和主动创造性,在管理理论中掺入了西方“民主、人权、自由”的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现代管理理论主张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偏重于对人性的尊重,主张用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来实现企业效益增长,有着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曾水良认为,受现代化理论影响,欧美企业纷纷对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更多地尊重员工个性、尊重员工首创精神,诸如弹性工作制一类的人性化工作方法应运而生。在这种强调人性解放的管理革命中,欧美企业的效益实现了最大幅度的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新技术革命浪潮”就是这种变革的直接产物。 对欧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型管理阶段(工业革命开始)——科学型管理阶段(20世纪初开始)——现代型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中实现了两次大飞跃。在管理方式上,经验型管理是人治,科学型管理是法治,现代型管理是文治;在组织特征上,经验型管理是直线式组织,科学型管理是职能式组织,现代型管理是学习型组织;在管理性质上,经验型管理是非理性式,科学型管理是纯理性式,现代型管理是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式。 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的人才结构是从未进行战略转移时沿袭下来的现实结构,并没有从企业由经验型管理阶段——科学型管理阶段——现代型管理阶段升级而重新进行新的规划与调整。 不同环境、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中,企业员工应整合在一个创新价值导向的激励机制之中,获得人才竞争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是民营企业目前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发展越快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任何企业如果不能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现代化、国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XXX-GS-B-05 页数:共7页第1页 XX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 执行日期:2018年6月1日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0目的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优化,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以及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人力资源的管理。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各部门经理的《岗位说明书》。 3.2总经理负责各部门《岗位说明书》的批准。 3.3其他各部门主管负责编制本部门内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确认部门培训需 求,向综管办提出要求,并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4 综管办 1)负责主导一线岗位招聘,协助股份人力资源中心非一线岗位面试安排; 2)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负责上岗基础教育,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负责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的编制和各岗位人员能力的确认; 4)负责组织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 3.5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1)负责公司非一线员工的招聘工作; 2)负责非一线员工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以及采购、财务、销售等部门的培训工作; 3)负责定期将招聘员工的简历和培训资料传递一份给综管办。 4.0程序 4.1 人力资源配置 4.1.1 各部门负责人需编制本部门内部的岗位职责描述,明确该岗位工作人员职 责和权限、能力素质、学历、培训及工作经历的具体要求。 4.1.2 管理者代表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描述,交总经理审批。

4.1.3 经审批后的《岗位说明书》,交综管办作为人员选择和安排的主要依据。 4.1.4 各部门需增添相关人员时,将部门人员需求报综管办。综管办根据招聘需 求主导一线员工招聘,并将非一线员工招聘需求报股份人力资源中心,协助股份人力资源中心完成招聘。 4.1.5 人力资源中心完成对非一线员工的招聘后,需每月月底将本月新入职员 工档案(包含简历、人事信息等)传递一份至综管办。 4.2 人力资源的培训需求 4.2.1 新员工培训 1) 入职培训 新员工需接受入职培训,其中非一线员工需培训包括企业的总体运作情况、公司企业文化与管理特色等,由股份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每月月底前汇总对新员工的培训档案,并传递一份至综管办。 由综管办负责对新员工培训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员工所须遵循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福利政策,安全教育等。 2)上岗培训 新员工须接受上岗培训,包括岗位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相关的技术及安全知识、上岗前的实践训练等。上岗培训由新员工所在部门负责。离岗超三个月以上的人员或转岗人员亦应接受上岗培训; 3)质量培训 新员工须接受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的培训,了解IATF16949:2016 的基本概念和企业的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及与受训人工作相关标准操作 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4.2.1检验人员培训 a. 统计技术(抽样方案)基础知识、MSA的培训; b. 检验人员须在正式上岗前由品质部实施工作教导,接受公司内检验培训 或外部质量培训6小时以上,并由部门主管批准任命,才可正式上岗; 4.2.1采购、销售、财务人员培训 a. 采购人员需经过采购物质技术要求、采购基础知识的培训; b. 销售人员需经过产品相关知识、营销基础知识的培训; c.财务人员需经过质量成本统计及分析知识的培训;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9.15)--模块九习题作业

练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以下几项中找出最佳的一种方法( C )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2、翟同庆是仙容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去年该公司招聘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一位学化学的小唐,被认为很有培养前途。公司指定她负责G地区的销售工作,并设立了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佣金制度。一年下来,小唐尽管工作十分努力,但所分管地区的销售业绩就是上不去,她也承认G地区销售潜力不小。面对这种情况,有人给翟经理出了以下几个主意,你认为其中哪个主意最好( C ) A.在办公室张榜公布各地区的销售业绩,让大家都知道谁干得好,谁干得差 B.郑重告诉小唐,下季度若仍达不到分配给她的销售指标,公司就要请她另谋高就

C.让翟经理带小唐去走访几家新客户,给她示范销售老手的做法 D.顺其自然,啥事也不用做,反正通过实践摸索与经验积累,她会成熟起来的 3、某公司新近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之前,公司委托你对他们进行培训,你认为,这种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 D )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 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 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 4、组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B ) A.部门划分 B.职务设计与分析 C.人员的激励 D.组织目标的分解  二、多项选择题 1、主管人员配备的原则有( ABCD ) A.责权利一致原则 B.公开竞争原则 C.用人之长原则 D.不断培养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承担质量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的管理能力要求,并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技能与健康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设“以人为本”的高效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 2 范围 适用于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对公司环境表现起作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相关方的人员。 3 职责 3.1 总经理 3.1.1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3.1.2批准《岗位职责说明书》; 3.1.3批准人员配置计划和管理规程。 3.2行政人事部 3.2.1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员工花名册》、《公司定员编制表》; 3.2.2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上岗基础教育、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3负责员工招聘、公司员工的劳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审核管理工作。 3.3各部门 3.3.1负责人按照《岗位职责说明书》规定,负责提供员工《岗位职责说明书》所需的内容和信息,并与行政人事部共同完成《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的相关工作; 3.3.2负责提出培训申请,并按公司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

3.3.3对应聘人员的甄选,“双向选择”试用人员的考核等工作; 3.3.4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缺编人员补充申报工作。 4 工作程序 4.1识别人员能力,实施竞聘上岗 4.1.1行政人事部负责确定《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要求; 4.1.2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定员编制表》,上报总经理审批; 4.1.3行政人事部负责每本年进行检查修订各部门的《岗位员额编制表》,根据岗位员额编制变动情况,作为行政人事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 4.1.4人员增补申请作业程序 a各部门如需增补人员,按程序审核后报行政人事部办理; b行政人事部根据申请表,审查申请员额是否属于员额编制内所需求,其需要时机是否恰当等问题; c审阅后,即就申请人员来源做正确的拟办建议,对定员内缺员增补的呈总经理核准,对调整定员增补的经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讨论通过后,根据指示办理调动或招聘准备工作。 4.2人员能力 4.2.1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环境的所有人员应是能胜任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考虑。 4.2.2行政人事部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说明书》,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职责做出规定,报总经理审批。部门负责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 b专科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1年以上; c 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 d 具备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4.2.3 《岗位职责说明书》经审批后,作为行政人事部对员工的选择、招聘、岗位安排、教育培训、职业病防治、安全作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各部门负责人与行政人事部共同编制本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职责说明书》应确定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相互关系,并应确保完成这些任务所必要的独立性和权限。 4.3 培训 4.3.1培训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

1.目的 为了对所有从事与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有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满足相应工作的规定要求,对承担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对违反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行为进行处理,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承担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在职人员、临时雇用的人员、第三方外包人员,必要时还包括客户和合作方。 3.职责 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负责人员的招聘、奖惩、晋升、考核、调转、离职、考勤等的工作; 3)实施,拟订、解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制度; 4)人员档案管理; 5)负责公司员工的培训; 6)负责组织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 7)负责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说明书和整理其他部门岗位说明书; 8)负责组织对人员进行任职资格认定。 3.1其他部门 1)配合人力资源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 2)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说明书; 3)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4)负责人员离职和转岗时信息资产交接的具体管理。 5)负责对本部门相关第三方人员的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3.2总经理 批准公司培训计划,批准岗位说明书。

4.工作程序 4.1任用前 4.1.1安全角色与职责 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编制和保存【岗位说明书】,对本公司内每个职位的岗位说明书规定人员的角色和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通用安全职责,特殊安全职责由业务部门制定。 2)人力资源部对员工下发【岗位说明书】模板及编写要求,由员工直接上级完成编写,并保证员工对【岗位说明书】的理解和接受,提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3)员工岗位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部负责跟进【岗位说明书】变更。 4.1.2人员选拔 1)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本公司内各个职位的应聘人员认真筛选,按照本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程序对应聘人员面试,面试时应聘人员应填写【求职申请表】。并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背景调查。背景调查时应考虑:个人和职业推荐信,身份,学历或职业资格原始文件等。 2)对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的背景调查应在申请职位时应填写【背景调查表】调查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适当的推荐人,以对申请人的业务能力和个人品德进行证明; ?检查申请人的简历是否完整及准确; ?确认其声明的学历及职业资格是否真实; ?进行独立的身份检查(身份证、护照或其它文件)。 2)各部门负责人可根据本部门对上岗员工的特殊要求,提出必要的附加调查内容,并反馈给人力资源部,以便选出合适的人员。人员入职时应填写【员工入职基本信息登记表】。 4.1.3任用条款和条件 1)所有被本公司准备聘用的人员,除了在承诺遵守本公司所制订的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外,还应当认真阅读员工守则、《员工信息安全行为规范》,《信息安全奖惩管理规定》并与人力资源部门签署协议,承诺遵守其中的所有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则,以作为聘用的前提条件。 2)工作中每一名员工要与人力资源部门签订一份《保密协议》后才能开始工作。员工的《保密协议》由本公司人力资源部保存;员工所在的部门根据业务的需要,也可以与员工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此协议由员工所在部门保存。 4.1.4保密协议内容 1)保密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宁波世家洁具有限公司

1、目的 规范公司用人管理,力求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有序、规范和人性化操作,给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的同时,为每位员工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保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配置、人员经历、教育程度、技能和能力的核查及培训管理。 3、职责 3.1管理部 3.1.1负责分析公司所需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制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 3.1.2负责公司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调动、员工离职等管理。 3.2 各用人部门 3.2.1配合管理部组织开展的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调动、员工离职等工作。 3.2.2 负责本部门人员管理工作。 3.1.3负责指导、监督、改进公司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 3.3 各部门经理 3.3.1指导所辖部门员工的选、育、用、留和激励工作。 3.3.2负责所辖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 3.4总经理 负责公司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的批准。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员工招聘 5.1.1招聘原则 5.1.1.1公司遵循“公开招聘、公平竞争、人岗匹配”的招聘原则。 5.1.1.2公司遵循“先内后外,同等条件下内部优先”的招聘原则。 5.1.1.3公司对于年龄未满18周岁者、经查实为提供虚假信息者、在案通缉者等,不予聘用。5.1.2招聘管理程序 各部门因工作需要,需添加人员时应向副总经理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人力需求申请表》经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各车间因生产需要,需添加员工时应向生产制造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后报副总经理批准,并通知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人力资源部按《岗位人员任职要求》进行招聘,招聘人员应填写“应聘登记表”,经各部门经理或总经理批准后正式录用。 5.2员工培训 5.2.1培训对象与内容 5.2.1.1公司视质量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需要,组织开展对新员工(新进员工和内部调岗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员工的在岗或脱岗培训。 5.2.1.2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岗位职责、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成本管理知识与技能以及必要的管理理念、业务知识与技能等等。 5.2.1.3对于从事质量管理岗位人员(计量检定、体系内审人员等)和从事特种设备岗位人员(电工、焊接工、叉车工、行车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还将安排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证书。 5.2.2培训管理程序 5.2.2.1管理部于每年12月份组织进行一次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并根据各员工、各部门填报的培训需求,结合公司发展需要,组织评审确定员工培训需求。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二OO八年十一月 目录 1、目的与范围 (3) 2、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3) 3、人员增补审批程序 (3) 4、招聘方式与途径 (3) 5、内部招聘程序 (3) 6、外部招聘程序 (4) 7、入职报到程序 (4) 8、员工试用程序 (4) 9、员工转正程序 (4) 10、员工转岗晋升程序 (5) 11、劳动合同约定与履行 (5) 12、劳动合同的解除 (5) 13、离职手续办理 (6) 14、员工培训 (6) 15、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7) 1 目的与范围 目的: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构筑先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全体员工的招聘、录用、转正、转岗、晋升、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合同签订与解除等一系列活动的规定。 2 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每年11月25日前,各部门根据下一年度公司经营目标制订下一年度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提交到行政部备案。 行政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年度经营计划综合评估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制定公司的年度人力资源招聘计划,报公司审批。 行政部根据公司新的年度招聘计划对各岗位的人员编制数重新核定,上报公司审批后,招聘计划、人员增补、转岗晋升等一律以新的《岗位人员编制表》为参照,严禁人数超编或私自增加岗位。 3 人员增补审批程序 用人部门须至少提前一周填写《人员增补申请表》,然后逐级上报审批。 一线操作人员、临时用工、实习学生、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科员的招聘申请须经过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行政部主管的审核通过; 关键岗位(市场、开发、采购、财务等)人员、中层及其以上领导人员的增补申请,须在经过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行政部主管或分管副总、公司总经理审批同意。 对于人数超编制和新增加岗位的《人员增补申请表》一律必须经过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行政部统一负责招募工作,其它部门可推荐人才,但自行增员无效。 4 招聘方式与途径 招聘方式分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内部招聘即在公司内部张贴招聘启事,欢迎员工自荐或推荐。 外部招聘主要途径: 各级人才市场举办的人才交流会; 大专院校毕业生招聘会; 大专院校或中等技术学校联系,挑选优秀学生来厂实习,毕业后择优招聘进公司; 劳务市场或劳务中介机构; 网络招聘,主要通过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网站招聘; 5 内部招聘程序 对公司空缺岗位,员工有意自荐或推荐亲友应聘的,可主动与行政部联系。 行政部筛选、甄别相关应聘简历,公司内部员工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的待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程序.docx

宁波世家洁具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QP/NSJ601版本号:C 正文页数: 4 页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版本 /修改状态修订内容撰写者制订日期B/0新版发行江丹华2009-08-13 C/0ISO9001: 2008 版本发行

文件编号: QP/NSJ601版号/修改状态:C/0页码: 1 of 4标题: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公司用人管理,力求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有序、规范和人性化操作,给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的同时,为每位员工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保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配置、人员经历、教育程度、技能和能力的核查及培训管理。 3、职责 3.1 管理部 3.1.1负责分析公司所需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制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 3.1.2负责公司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调动、员工离职等管理。 3.2各用人部门 3.2.1配合管理部组织开展的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调动、员工离职等工作。 3.2.2负责本部门人员管理工作。 3.1.3负责指导、监督、改进公司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 3.3各部门经理 3.3.1指导所辖部门员工的选、育、用、留和激励工作。 3.3.2负责所辖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 3.4 总经理 负责公司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的批准。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文件编号: QP/NSJ601版号/修改状态:C/0页码: 2 of 4 标题: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1 员工招聘 5.1.1招聘原则 5.1.1.1公司遵循“公开招聘、公平竞争、人岗匹配”的招聘原则。 5.1.1.2公司遵循“先内后外,同等条件下内部优先”的招聘原则。 5.1.1.3公司对于年龄未满18 周岁者、经查实为提供虚假信息者、在案通缉者等,不予聘用。 5.1.2招聘管理程序 各部门因工作需要,需添加人员时应向副总经理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人力需求申请表》经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各车间因生产需要,需添加员工时应向生产制造部提出书 面申请,经审核后报副总经理批准,并通知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人力资源部按《岗位人员任职要 求》进行招聘,招聘人员应填写“应聘登记表”,经各部门经理或总经理批准后正式录用。 5.2 员工培训 5.2.1培训对象与内容 5.2.1.1公司视质量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需要,组织开展对新员工(新进员工和内部调岗员工)的 岗前培训、在职员工的在岗或脱岗培训。 5.2.1.2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岗位职责、质量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成本管理知识与技能以及必要的管理理念、业务知识与技能等等。 5.2.1.3对于从事质量管理岗位人员(计量检定、体系内审人员等)和从事特种设备岗位人员(电 工、焊接工、叉车工、行车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还将安排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 资格证书。 5.2.2培训管理程序 5.2.2.1管理部于每年12月份组织进行一次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并根据各员工、各部门填报的培 训需求,结合公司发展需要,组织评审确定员工培训需求。

(完整版)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企业标准 计量检测体系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2007-06-26发布实施

.、八、- 刖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职责 4. 过程 4.1计量人员的配置 4.2计量人员的范围、分类 4.3计量人员的能力和资格要求 4.4计量人员的培训 4.5校准人员、关键测量过程操作人员的考核 4.6计量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5记录 为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通过分析、识别从事影响计量工作有关人员的能力需求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要求,提出培训的方式与方法并提供培训,使员工的计量意识、技术、技能及管理素质满足工程施工(生产)和计量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程序。 本标准替代ZHDB 311006-2006《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本标准与ZHDB 311006-200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相比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测量设备校准人员和计量检定人员应持证上岗的要求。(见431.4和431.5) ――增加了对关键测量过程操作人员应经过公司内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

的要求。(见4.3.4.4) ――删去原标准444对计量管理人员、计量体系审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 ――增加了对“校准人员、关键测量过程操作人员的考核”的内容。(见 4.5) 本标准由质量控制部负责起草。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计量检测体系人员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ZHDB 303101 培训控制程序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是体系有关人员教育培训、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

9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准确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掌握主管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评方法及其技能要求。能运用本章有关理论对现实中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诊断分析。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主管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评。 教学难点:主管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评。要充分运用理论思维并结合现实讲清楚这两个方面。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过程中引入简短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各种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它包含体能和智能两方面。体能即人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反应力。智能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源,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企事业单位中则为全部现任在岗员工之总和。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定各类型人员的需要量 2、招聘、选拔和任用合适的人员 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4、对员工进行考评和给予相应的奖酬 四、人员配备的原则 1、因事择人原则 2、能岗匹配原则 3、用人所长原则 4、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第二节主管人员的选聘 一、主管人员选聘概述 (一)招聘 招聘是指吸引符合企业需要的合适的人选到企业来应聘。 在招聘工作开始前,必须清楚地阐明职位的要求,这有利于从外部招聘人才。在公众心目中形象良好的企业容易招到符合要求的人企业的情况和可以提供的发展机会。 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寻求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可用的外部来源包括职业介绍机构、专业协会、教育研究机构、由企业内部成员推荐,以及主动上门的求职者。 (二)选拔 选拔工作是指从应聘人员中间选拔最符合该职位要求的人选。

人事管理流程

3.5工程施工质量广利制度设计 3.5.1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新建、扩展、改建等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3条公司质量管理部是公司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工程开工前、施工进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各项工作的质量。 第4条公司项目经理部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开展施工工作,并接受质量管理部的监督。 第5条施工质量管理原则如下。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高质量标准的原则。 第2章建立施工质量标准体系 第6条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设计图纸与设计技术要求。 2.质量监理合同文件及监理规范。 3.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及其技术条款。 4.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与行政法规。 5.国家或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检验办法。 第7条质量管理部会同项目经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按国家法律规定和工程合同文件规定,监理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第8条建立工程质量标准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合同条款、技术规范以及设计各项技术要求。 第9条质量管理部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卡发质量检查、确保质量标准体系的落实等工作。第10条公司在合同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按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完成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检测机构的组建。 第11条公司在工程开工前需编制质量标准体系文件,对施工质量检察院、施工质量检测作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考核。 第12条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方法、检测内容与检查频率,将全部时间用于工程质量控制、检测、检查和质量记录的管理,并接受第三方检查和监督。 第13条公司质量标准体系、管理组织、质量检验机构、施工测量机构、施工质量检查员和施工质量检测机构操作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质量管理部负责此项工作的审核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