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国电子科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中国电子科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硅谷何时降临?

——以中关村为例分析中国电子高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岭南学院金融学安克枭10301011

一、选题背景:

习惯上我们常常把北京的中关村比喻成中国的“硅谷”,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中关村和硅谷这两个地方的发展代表着两国电子科技领域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最高水平,如中国PC领跑者的联想、同方、方正,都产生在中关村。另一个中国电子产业的中心深圳,则集中了PC国内第二生产商神舟,和2011年中国唯一一个进入世界品牌五百强的华为公司。我们往往为之自豪。但是,客观来说,无论是中关村,还是深圳,距离世界科技中心的硅谷,都有着极大的差距,并且差距之大,并不是一个水平层次上的。我们只能说,我们中国的电子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依旧停留在较浅层的简单设计、加工、生产的水平。而硅谷则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科技中心。

二、论文主题:

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关村,分析了中国电子高科技行业在世界的地位,其中包括中国对世界电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度、中关村产值和硅谷产值对比、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握情况、代表企业品牌价值四个角度。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硅谷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硅谷”中关村的缺位,说明了中国硅谷中关村还处于浅层的发展,距离世界硅谷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的电子高科技产业,笔者认为应该发展探索教育、大学支持。。

三、现状分析:

论点一:

从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度来说,中国电子科技企业可以说是毫无成绩。二战以来,目前为止,电子科技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硅谷明明来源的“硅”代表的硅芯片开始,硅谷即开始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从我们最常使用的计算机来说,基本上每一个重要发明都是在硅谷开始的。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阶段都是主要在硅谷完成。以下是百度百科中对计算机发展过程的大概介绍,基本上反映了计算机的整个发展。

1.第1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

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5.第5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

第5代计算机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更接近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它能理解人的语言,以及文字和图形。人无需编写程序,靠讲话就能对计算机下达命令,驱使它工作。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第二个阶段是在硅谷建立公司的肖克利发明晶体管为标志,没有第二个阶段,我们还要停留在一个计算机一套别墅房的空间,谁还敢用呢?

第三个阶段也是在硅谷从肖克利公司出走的八名科学家创立的仙童半导体研究出现了集成电路,第四个阶段亦是在硅谷则是以仙童半导体骨干出走建立的AMD和INTEL在1971年成功发明了微处理器,实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器。第三个第四个阶段,让计算机的处理速度极大提高,意味着很小的空间也可以进行很复杂的运算了。也就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第五个阶段同样以硅谷为中心。在IBM、苹果等人努力下,成功的将计算机进入个人家庭,并且实现了桌面、图位互换的功能。而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虽然依旧在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上,遵循着“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面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意味着处理速度每年翻一番)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则又是突破性的发展。因为,即便计算机速度很快,如果不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没有鼠标、没有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桌面、没有我们现在的点击进入双击打开等简单命令而不是以前冗杂的口令符,我们现在还要执行rd、md等种种口令符来操纵电脑,我们又有几个人会对电脑感兴趣呢?即便他确实能提高运行速度,但是这么复杂一个机器,随便一个使用者的水平可能都相当于现在的专业人员的水平了。恐怕只能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严格意义上说,自从微处理器发明以来,我们的计算机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即处理器只是简单的升级,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是从实际上来说,个人计算机仍然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让我们现在普通人也可以很好地使用电脑的最大贡献者则是苹果公司,特

别是其创始人和最伟大的领导者乔布斯。1978年左右开发的苹果二的发明,极大降低了价格,让计算机从狂热爱好者的极客手里面进入到专业的工作者和一般爱好者。在施乐公司创想的GUI(图形界面)即桌面的概念上,乔布斯真真正正让设想成为了现实。而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更是友好的人机界面的楷模,他被广泛的应用于出版、平面设计等领域。同样也是乔布斯,设计出了廉价的鼠标,设计出了桌面,设计出了文件和文件夹的一些变换应用,并最大程度上美化了个人电脑,让电脑也可以有了艺术之美,而其价格则是一般中产阶级可以消费得起的。

在乔布斯创造性的改变了这个计算机世界的硬件和系统构想之后,微软的比尔盖茨则坚持开放的策略让微软的WINDOWS系统对所有厂家开放,降低了计算机市场的进入壁垒,为计算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共享。即便乔布斯本人指责比尔盖茨设计的产品都是garbage,妥协,对计算机美好的背叛,比尔盖茨确实对整个计算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若不是比尔盖茨,恐怕我们现在的计算机也不会如此多的人可以使用,而中国可能不会产生个人电脑行业。微软对计算机软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个人电脑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这些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又把MP3、MP4、手机、平板带入了我们的生活。他们都是伟大的发明,而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发明的摩托罗拉公司也和硅谷脱离不了联系。而mp3等相比只是小发明了。即便现在很多人声称个人电脑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利基市场,(即增长缓慢,再进入困难,而已经现存的企业则能稳定但不能保证足够发展速度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万众瞩目。但是我们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随着苹果、Google、MOTO的进入,诺基亚的塞班光辉一瞬即逝。移动互联网的世界转瞬即被硅谷大鳄吞并。并在实际上,移动互联网的中心依旧是硅谷。

移动互联网中的明星无疑是apple了,其代表作的IPHONE和Ipad无疑是传世之作,乔布斯的生命达到了顶峰,苹果公司也因此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盈利的公司。

提起apple,我们不能忽略三星,他无疑稳占世界手机、平板的第二把交易。但是无论现在发展多好,无可否认的是它是建立在android系统已经被谷歌开发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谷歌,那么三星成败未知。而google是的android系统是和Oracle公司的Java 开发和Linux、Unix系统更离开不了关系。换句话说,无论三星、HTC、诺基亚多么光彩,他们的核心技术层面大多离开不了硅谷。硅谷无疑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我们简单回顾了历史和分析了现在的电子科技行业,我们可以发现,硅谷对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硅谷,可能我们现在的生活要降低三分之一的水平都不为过。我们将没有个人电脑,无论是台式、一体机、笔记本、上网本还是平板,我们将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将黯然失色。世界将不那么美好。

而所说的一切,只是想说明白,硅谷在这个世界的地位,硅谷的地位,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中关村可以相提并论的。即便中关村有联想,即便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即便在今年今年联想一跃超越惠普成为世界第一个人电脑生产商。但是你知道IBM现在的全球品牌价值前十,而联想不能进入前500么?你知道在联想成为世界第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的时候,惠普正在备战下一个潮流“大数据时代”么?

我们可以看看我们津津乐道的中国企业,华为、联想、小米手机、中兴、酷派、oppo

等等,可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挥下一笔?

中国企业不曾为整个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任何重大贡献。即便很多中国企业已经走到国外。这便是中关村一流企业和硅谷和硅谷一流企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如何还能津津自喜自以为是呢?没有为世界进步做出足够贡献的联想如何能和IBM、微软、苹果等同台竞技呢?

论点二:

贡献和收获是等同的。从产值来看,硅谷以占美国1%的人口产生了美国5%的GDP(百度百科中硅谷中的介绍,暂未从硅谷官网搜集到最新数据,预计只会更高),而中关村2011年的工业总产值为5831.6亿元,总收入为19646.0亿元。中国471564亿元,所占比例大概是2%左右,可见从产值来看,中关村距离美国依然有不小差距。

论点三:

从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来看,最核心的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如中国的个人电脑cpu 基本都来自INTEL或AMD,国产的龙芯只能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用于军用。如手机的系统,中国目前的智能手机系统全部是利用android系统做二次开发或深层次开发。硬件、软件都依赖国外。

论点四:

从企业品牌价值来看,我选取了国际品牌顾问Brand-Finance发布最新《全球品牌价值500强(Global 500)排行榜》,我们发现,中国典型的科技企业只有华为能够排名进入前500,排名210位。和国外的企业具有极大差距,硅谷的企业位居全球前四的所有四名!而中关村的企业呢?一个也没有!

全球最有价值十大品牌及规模如下:

1、苹果706亿美元

2、Google 475亿美元

3、微软458亿美元

4、IBM 391亿美元

5、沃尔玛(Walmart)383亿美元

6、三星(Samsung)382亿美元

7、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332亿美元

8、可口可乐(Coca Cola)311亿美元

9、沃达丰(Vodafone)300亿美元

10、亚马逊(Amazon)287亿美元(Ares)

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企业:

从对世界科学和人类的贡献,对GDP的贡献、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术、企业的品牌价值来看,中国科技企业,无论国内多么风光,但和硅谷科技大鳄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妄自尊大,把我们的中关村和美国的硅谷相提并论,那么实在是不自量力了!而且从市场的分布来看,我们主要面对着以低端消费者为主的低端市场和非洲等落后地区郭嘉的落后地区市场,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开发程度实在不够。从产权角度来说,我们产生了一大批侵犯国外产权的产品,深圳的华强北便是最大的证据。以一个山寨手机集中营的存在风行一时。而无产权、无规模化,在日趋激烈的市场里只能走向衰亡,近期深圳华强北将近3500多空余店铺正证明了这一点。

五、突破方法:

中关村和硅谷的对比,不是两个地区的对比,而是中国技术力量和国外技术力量的对比,而我们对中关村的批判和思考,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批判而批判的只是美狗,我们要做的是深刻认识,不带任何自我欺骗的去看待自己和国外的差距。而不是中关村官员在自称自己是中国硅谷多年后才第一次参观硅谷,参观后竟然说了这么一句话,“硅谷漫谈中关村:你的弱点就是我的优点”,作为一个并不专业的电子爱好者,我们尚且清楚中关村和硅谷的巨大差别,但不知如此的一个专家、学者、官员,竟然能厚颜说出如此的观点。毕竟,事实

上,中关村相比于硅谷的优点可忽略不计。我们需要认清自己和国外的差距,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如何打造中国硅谷。而下面,我们便从几个角度来思考如何打造中国的“硅谷”。

1、教育乃兴邦之本,探索教育是教育之本。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即便是乔布斯、比尔盖茨这种罕见的天才,(其实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天才,他们只是在合适时机下奋勇拼搏,赶上了时代大潮并被大潮抬向了高峰的人而已,因为同时期的这类人有很多,不仅仅他们几个而已。但是这批人几乎全部产生于美国),也是教育而来。比尔盖茨接触电脑是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二这一段时间里,从百科全书的憧憬到手把手的去接触;乔布斯则在初中、高中在物理、电学、实验等学科中体现了接触的能力,并交到了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这一个杰出的朋友和工程师,苹果二便主要是沃兹的发明。我认为他们确实很特殊,但是并不是个例,我们中国也不是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人,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产生这样的人。其根源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我赞同《北大批判》作者的看法,在中国应该推行一种探索教育,而不是一种成品记忆教育,“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反对教条的成品记忆和应试教育。这将极大的压制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客观来说,美国曾经六七十年代也存在这种教育模式,而因为反对这种教育,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受过处分并都在大学退学。而在美国,探索教育逐渐普及,中国依旧是传统的“满堂灌”。这种教育制度培养不出能人。只能培养出一批应试专家和应声虫,但绝对不会培养出天才。没有天才的中国依旧只能淹没在历史大潮下。

2、大学是科技之舟,大学不应该成为象牙塔。硅谷起源于斯坦福大学一片没用的空地改造成的车间。惠普公司建立于此,建立者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比尔盖茨和保罗的第一代系统编程产生于此,乔布斯和沃茨的第一代苹果电脑产生和展览于此,硅谷在整个历史上产生的最重要的发明都产生于斯坦福大学的这一片空地上。在这里,学者、企业家、实干家、学生,各种创造者齐聚,大学成为知识的摇篮,科技之舟,而不是中国目前的生产标准产品的空间,一个个学生从高中的不成形的机器继续标准化改造,成为更标准的机器,然后投向社会。

3、政府支持而非挤压。提供种种便利的条件,让科学家能自由的开发,这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尤其重要。政府有必要提倡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领导地位。一个出色的政府没人不拥护,一个不出色的政府没人拥护。目前中国的政治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而即便是人文精神对于科学精神也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乔布斯青年时痴迷于禅学,比尔盖茨小学时遍读百科全书。所以我们要逐渐放松政治思想钳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加强专利保护和建设。中国微妙的允许“盗版”,才降低了整个社会创新的积极性。如果继续对山寨厂商提供庇护,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对国外侵权的行为包庇,将不可能引得高科技进入中国。中国必须对专利保护。强调原创。鼓励原创。让原创致富。而不是盗版致富。这样才能提高创新的积极性。目前中国各种盗版风行,特别是各种互联网大公司的盗版,给原创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原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充和支持,将会逐渐压抑国人的原创精神和电子科技研究的动力。比尔盖茨在研究出微软的操作系统后曾向美国电子科技协会和相关部门写了

5、社会风气崇尚。在阅读国外很多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科技人才生长的环境都是属于非常尊重科学的环境。例如乔布斯,他生长的环境是一个无人不谈科技的环境,硅谷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经验科学的国家,更加注重人的经验的研究,自

古便有“君子不器”的说法。整个社会并无自然科学研究的良好风气。多数人更关注短期效益,能够产生快速现金流的行业。但是,单单立足于短期利益和做人经验的问题,将让我们重蹈明清误国鸦片战败的覆辙。而如果中国想成为下一个硅谷,整个社会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自然科学。这种尊重不是口头上的,不只是会议上的。而是从心里面把科学当做比做公务员当大官更要紧的一个事业。

6、配套设施。融资机构、法律支持、各种。这些都是政府该做好的。目前而言,中关村的融资机构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法律机构也逐渐完善,但是在基本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应该继续取缔不合适的法律,并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和各方面成长的支持。其实,实验证明,出于市场盈利的动机,这些东西完善并不是很难的。只要有盈利,各方面资源便蜂拥而至。而对电子科技产业根本奠基的并不是这些配套设施,而是上面我们所谈的产生这些人才的基本层面的原因。

中国人并非天生不适合研究科技。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公司。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埃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名闻中国的主要电视机厂家康佳集团和主要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都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中国人只是缺乏一个研究科技的环境。当我们有了受探索教育的人,一群富有探索精神的人才,并有了支持创造的社会风气和政府支持,并且专利保护保护着他们的利益,又有各种配套设施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何乐而不为呢?中国还怕自己不能成为下一个硅谷么?

如果真这么做,我相信中国在30年内是可以打造出来这么一个硅谷的。那么中国将成为世界的核心。不要怕慢。硅谷成为世界的核心整整用了四五十年时间。想要五年打造一个硅谷是开玩笑。而如果一旦建成,就像现在世界的核心是美国是硅谷一样,我相信中国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顶峰。不像现在处处挨打没人尊重。如果不这么做,我相信,中国产生不了硅谷。中关村永远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童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鉴定出结果:中关村距离硅谷还很远,中国电子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同国外较大的差距。但如果能够切实做到以上几点,我认为中国电子科技产业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前途的。我们的民族电子高科技行业也能拥有灿烂之春。

资料来源:

1、2011年Brand-Finance 《全球品牌价值500强(Global 500)排行榜》

2、《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中信出版社

3、百度百科:计算机https://www.sodocs.net/doc/0d4435781.html,/view/3314.htm

4、百度百科:硅谷https://www.sodocs.net/doc/0d4435781.html,/view/3243.htm

5、百度百科:摩托罗拉,https://www.sodocs.net/doc/0d4435781.html,/view/7274.htm

6、百度百科:高通,https://www.sodocs.net/doc/0d4435781.html,/view/172645.htm

7、中关村2011年按注册类型统计主要经济指标,来源于中关村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0d4435781.html,/tjxx/nbsj/2011nsj_nb/82444.h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