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食品质量安全引起人民群众及政府高度重视,也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并通过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以及相关监管体系的发展现状,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措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严峻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政府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出台了《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然而这未扭转食品安全管理混乱的局面,从2008年“三鹿奶粉”爆发,到“地沟油”“苏丹红”“塑化剂”“镉大米”“毒胶囊”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牵动着国人神经,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工农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城市产生的大量废气、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渗入到土壤中,从而导致土壤中含毒量、金属量超标,严重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在食品种植、养殖的过程中的不合乎安全标准的人为行为也增加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食源性中毒问题

由于在食源性会引起大量肠炎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已经成为了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食品污染问题

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催长素等,尤其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这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潜在因素。

1.3 食品加工未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要求操作

现在许多企业都超量使用添加剂,甚至超范围非法添加引起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如用违禁“工业盐”腌制的四川彭州泡菜,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闹得谈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毒豆芽”等。另外新技术、新工艺带来了新的食品质量问题,如转基因。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如三鹿奶粉和苏丹红等事件,大大的延缓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应详细的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总结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从而真正的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文章便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我国食品质量全面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标签: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管理对策 1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1 产品的可追溯性差。一般情况下,我国食品行业的加工方式都是劳动密集型,那么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员工的个人卫生情况,员工的唾液以及呼吸都很容易将细菌传染到食品上。比如物理性危害,因原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污染是要比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得多的,常见的有水产品中发现鱼钩以及食品原料中加入金属块而使其符合要求等;又如化学性危害,食品的加工过程其实并不繁琐,但是超标的兽药或是农药残留物还是会进入到食物链中。 1.2 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随着我国“三鹿奶粉”以及“苏丹红一号”等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凸显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这一问题。欧美等国家早己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而在我国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却一直可以使用并且也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显然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还是门槛较低。很多食品生产企业根本不重视国家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他们还自行制定与国家标准相矛盾的标准,再加上监管力度的不严,就导致了我国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另外,我国绝大部分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无法使用国际通常的安全标准,市场上也存在着大量的无标生产和无标上市的食品,这类食品在城乡结合部和我国的农村地区经常出现。针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兽药和农药的残余量问题,我国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也存在明显的漏洞,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1.3 原料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基本上都没有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通常都是采用粗放型的加工而生产的,而这就无法保证我国食品行业的原料质量。而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也已经逐步的转变成为了与农户合作的生产加工方式,但是很多粗放型原料生产而导致的问题也还是不可避免,常见的问题的生产的原料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和对产品的寄生虫、农药残留物处理技术落后等,都大大的影响的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2 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doc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1063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马长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作者简介】马长路(1978- ),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分析;发展对策;HACCP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个地区,病人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禁止从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进口鸡、猪、牛肉和蛋、奶等制品[2]。。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仅以2005年为例,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光明“回奶”事件;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斯;薯条致癌等等,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一、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3]。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食品安全现状对策解决 一.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 (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懂维护自身权利。 (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意识不足,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安全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三无”食品,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的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5、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

农物毒素。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 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三、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对参与国际农业乃至食品产品的贸易竞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在政策上扶持安全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与市场价格体系。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 分析及对策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

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 瞿肖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012214081)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问题是当前社会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频频发生,让人相当气愤,食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已非食用原料 和发霉原料加工的违法企业屡禁不改,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全中国人民的健康, 又加我国管理混乱,从业人员技术文化素质低,食品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本文分析这些原因后,对症下药,提出一些关于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有益的相 关建议。主要从社会对百姓的认知,到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企业监管,食品检测等 提出对策。 关键字: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现状;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事件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为此,笔者简要论述了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 1 乳制品 我国乳制品工业面临的问题 养殖方式较为落后,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我国户养奶牛规模小,20头以上规模养殖仅占29%,良种覆盖率只有44%,平均单产3.9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日本、韩国分别为7.09吨和8.26吨.以色列高达9.79吨】,原料奶质量亟待提高。世界千人均奶牛占有量为36.5头,欧洲约50~85头。而中国为11.2头,为世界平均

的1/3。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为93kg,而我国为25.6kg,不足其l/3【印度为 81.68kg,发达国家高达150~400kg】。 乳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 全国乳品加工企业多达100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5500万吨。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不合理,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和完达山5家乳品企业销售 收入占全国总销售额近50%;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只有60%。企业为抢占市场,捆绑销售,低价倾销,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5.28%左右。 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奶农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加之鲜奶不宜储存,奶站管理混乱,存在压级压价、强买强卖、克扣奶农等不法 行为,奶农没有话语权。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 对牛奶营养知识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工作力度不够,加之受饮食结构、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乳品现实需求与潜在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监管主体混乱,监管体系薄弱,安全事故频发。监管主体混乱,监管体系薄弱,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乳制品)标准和规范,但标准的起草企业主导的痕迹太多【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 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 重大乳制品质量安全事故:2004,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2005,郑州山盟光明回奶事件;2008,三聚氰胺事件。2010版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出台过程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 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2008年12月,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药监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疾控中心、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成立了协调小组,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行整合完善。 2010年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召开各分委员会会议,审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 提高我国乳制品安全的对策 完善企业的牛奶检测管理程序和技术。生产牛乳的企业要制订严格具体的牛乳操作规程,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学习发达国家的优秀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检测水平,使有有问题的牛乳无法进入加工企业,不能在市场销售。一旦发现牛奶中有可疑成分,即刻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防止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禁止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 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现状分析:中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国外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研究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便有神农氏遍百草,测试毒性。其中有毒的,纷纷被各大江湖门派所亲睐;无毒味美的,便成为百姓人家的盘中餐;无毒味不美的,可能就被制成中药了吧。 炎帝乃神农氏后裔(一说炎帝就是神农氏),中华民族又是炎黄子孙,因此可以认为,勇于品尝各种有毒食品,是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当下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头娃娃”、“毒大米”、“毒奶粉”、“雪碧汞毒门”、“染色馒头”、“瘦肉精”、“皮鞋制酸奶、胶囊”等事件的频发,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推广,提高广大民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更多发生,保护自身身心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食品安全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状: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l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调研报告国外应用追溯系统现状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调研报告——国外应用追溯系统现状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很多 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调研江 苏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同时,我办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国家应用追溯系统概况 (一)美国 美国食物安全的监管特点是食物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多个部门 负责,主要负责部门为农业部、卫生和公共事业部及环境保护署, 分别负责农产品(12.29,0.17,1.40%)、葡萄酒和饮用水等不同产品。此外,美国商业部、财政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不同程度地承担了 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美国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通过对 养殖场和动物个体或群体转移进行标识,确定其出生地和移动信息,

最终保证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于48小时内确定所有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二)欧盟 欧盟成立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安全管理承担主要责任,成员国和欧盟共同执行食物安全管理政策。食品产业受成员国有关机构的监督,这些机构同时受欧盟的管理,欧盟委员会也参与对欧盟的食物安全管理。 欧盟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与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追溯到生产批次不同,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个体标记相对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也因此欧盟在客观条件上能做到实行较严格、完善的追溯制度。事实上,欧盟强制性要求入盟国家对家畜和肉制品开发和流通实施追溯制度,从2002年起所有店内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该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及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分割厂的批准号以及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l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

品牌企业食品安全问题原因的探究分析

文章骨架有了,可是有两个大的问题有待解决:1、论文中二、三点之间仿佛是割裂的、独立的两个部分,显得文章内在逻辑性有所欠缺。文章中提到“那么,为什么品牌企业会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呢?本文将基于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两个视角来探究分析其原因。”这里读者就要问了:为什么选这两个角度、这两个角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不对?实际上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存在交易成本,交易双方都不可能也无必要无限制地收集信息,还记得吗,理性行为的边界是MR=MC。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加大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如果这些思想表述清楚的话,文章的脉络会更加清晰的。 2、看得出来你确实看了一些文献,只是在借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一句话里和别人的文章有11个字重复,就被认为是抄袭哦,一定要把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也能修正文章的生硬感,表述不会干巴巴的了。 品牌食品企业产品安全问题原因的探究分析 ——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视角 医药贸易与管理蒋凤银3102011039

摘要:近年来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品牌食品企业竟也不断爆发产品安全事故,其危害甚大。本文试图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视角,去探究分析品牌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产品安全事故的问题。 关键词:品牌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与生活,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我国最近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不少著名的品牌食品企业也不断爆发食品安全事故,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蒙牛等的三聚氰胺事件,立顿稀土超标事件等。相对于民间作坊、中小企业而言,品牌食品企业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更严重的社会损失和危害,所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区别其间的引发原因从而能更好的找到治理机制。 一般来说,由于中小企业,民间作坊等生产专用性投资相对较少,规模经济没有形成,产品缺乏成本竞争优势,容易诱发经营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产生食品安全事故。但品牌企业技术实力雄厚,规模经济优势明显,产品一般具有特色和成本双重竞争优势,决定品牌企业经营行为长期化,食品安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小(徐和清,2012)。品牌企业的品牌专用性投资较大,一旦实行机会主义行为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基于此点,消费者更倾向于认为品牌企业的可置信承诺更具保证,欲与过度信任,一旦其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就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食品市场的诚信就会被严重破坏,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那么,为什么品牌企业会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呢?本文将基于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两个视角来探究分析其原因。 二、引发品牌食品企业产品安全问题原因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存在信息劣势,对品牌食品存在过度信任。 食品质量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征。品牌企业一般通过创建质量声誉、提供担保、发布大量广告等途径向消费者传递具有经验品特点的质量信息,但对于信任品,若果没有第三方的有效监督,企业就会存在利用信息优势欺诈消费者的倾向(McCluskey,2000 ,转引自沈宏亮,2012)。普通消费者一般不具备甄别食品质量高低安全的能力,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只能够根据品牌来选择,认为在市场声誉机制中,品牌的承诺可置信程度较高,过度信赖于品牌,这样的消费心理促成了品牌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动力,容易过度看重品牌的价值而忽视产品质量。 2、品牌企业快速扩张,过长的食品供应链加剧信息不对称。 食品供应链的不协调造成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Vander,1998,转引自徐和清,2012)。食品供应链包括原料供应、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食品供应链上的各环节利润特点决定品牌企业竞争,主要利用品牌价值在市场开发上的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占有率,加速品牌价值实现(徐和清,2012)。但是在市场扩张中,供应链越来越长,而上游原材料供给方多为分散的中小企业或农户,经营方式差异大,技术建设滞后,利益连接脆弱,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易诱发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行为,较长的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食品中毒、假冒伪劣、出口受阻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危害和影响十分恶劣,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因此,探索、完善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体制 【正文】: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 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 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关键字解决对策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一. 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 (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 应对措施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大米、蔬菜、鸡鸭鱼、猪肉、豆奶、肉松、火腿、卤制品……凡是可以裹腹的东西几乎都被列入“有毒食品”的黑名单,消费者怀疑今后还有什么食品可以放心地吃,经营者抱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在我们打造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有毒食品”跨入我们的菜篮子、走上我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口腹之中,实在让人痛恨不已,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所查询的资料,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数量安全现状。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是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供给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大工厂的建立,批量流水线的生产。都使得食品

的产量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早已走过了计划经济物质短缺的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食品销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但也存在问题:我国食品总体数量不足,且不均衡,粮食人均占有量一直不高;油料的人均占有量呈波动趋势,而且数量与发达国家人均相比,严重不足;肉类和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悬殊,尤其是水产品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1倍以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均衡农业,从数量上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2.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目前,我国食品平均合格率稳中有升,但上升趋势缓慢,质量水平很难大幅提高,主要是大工厂的批量生产,因为是公司,所以他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三聚氰胺”,“大头娃娃”等就是企业家缺乏道德,以盈利为目的造成的惨剧。目前仍有一部分地区食品不合格,其原因细化来说有四点:①无标生产或不按标准生产现象严重;②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所环境卫生条件差; ③食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人员素质不高;④食品添加剂滥用和添加不按标准执行或计量不准,造成添加剂超禁或超标现象屡见不鲜。

(调查报告)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要求,自6月起*县食药监局承担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面对新的监管领域和新的职能,如何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是我部门面对的一项新课题。我局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当作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问路石”,集中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摸底调查、重点抽查、座谈走访、典型分析等方式方法,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对全县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餐饮服务行业具体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概述 *县辖区面积约254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47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餐饮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64.9%。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无证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大,餐饮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除较规范的酒店外,绝大多数是家常风味店、特色小吃店、休闲餐厅、烧烤店、大排档、农家乐等,而这些小型餐饮单位常常抱着“省钱经营”的心态去经营,投入少、成本低、分布广、条件差,加之多数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事先不申请,不管卫生条件符合与否,不经许可即行开办的现象,有的企业则是被查处时才被迫办证,不查不办,更有甚者是遇到检查,听到风声不对,干脆“收兵回营”,躲过检查后再继续经营,导致我辖区内存在着一大批未办证的餐饮单位。 (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健康体检不到位。目前,我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其中初中、高中文化的居多,部分从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起码的卫生知识都一无所知,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操作;有的企业不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或者为了应付办证,节省体检费用,从业人员体检几个就算了事,不符合全员体检的规定,加上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体检了的走了,新来的未经体检随即上岗,特别是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未进行健康检查,若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甲肝、肺结核等)的人员上岗,给消费者构成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患病从业人员成为餐饮业的“隐形杀手”。 (三)设施设备简陋,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众多的小餐饮单位受自身经营规模、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业主不愿意在硬件设施上投入,难以做到分间操作,有的甚至生熟案不分,也不能达到远离厕所、粪堆、污水沟等污染源的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