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后现代小说中的_孤独_情结

论后现代小说中的_孤独_情结

论后现代小说中的_孤独_情结
论后现代小说中的_孤独_情结

 收稿日期:2004-09-16

 作者简介:陈卉(1979—

),女,甘肃兰州市人,兰州大学中文系2002届在读硕士研究生。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

陈 卉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以后现代小说文本中凸显的“孤独”感作为主题,以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上海卫慧的《上海宝贝》为审视对象,将这三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并列,通过对作品文本和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分析,来具体讨论“孤独”情结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后现代;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

《上海宝贝》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4)06-070-0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伴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在美国涌现出一大批后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等。到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日趋衰落,

可在东方文化界及文学界却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日本作为战后仅次于美国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开始将后现代主义引进了本国文坛。而在中国,直到20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思潮的影响,才开始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比如卫慧的作品。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中国卫慧的《上海宝贝》,因为国度与年代的差异而显出各自的特点,但弥漫于三部作品中的那种深沉的孤独感却反映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困惑,使得“孤独”成为后现代小说文本中一个打不开的“死结”,而本文就将以这三部作品为审视对象探讨这一问题。

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不仅看到一个少年对社会不满的牢骚,同样可以听到他心中孤独无助的呼叫。整个小说从霍尔顿见“老斯宾塞”开始,而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霍尔顿与他的历史老师的思维的差距有如“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之后出现在霍尔顿生活中的还有他的同学、同学的母亲、出租车司机、旅馆侍者、妓女以及他的女朋友等等,可是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他,他们的爱好或者思维方式总是与他背道而驰,与这些人谈话让他更加沮丧,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哭,可我的确哭出来了。我揣

摩那是因为我觉得他妈的那么沮丧,那么寂寞。”

[1]

在村上的笔下,不论是《挪威的森林》还是其他的作品,作为主人公生活的社会总是荒诞不经的,是没有出路的,“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我们就

是这样活着。”[2]

对渡边彻来说,除了完全接受这样的人生,

没有任何别的生活方式。人类是存活于孤独的地球上的孤独的生命。无论是渡边、直子、玲子还是绿子,无不是在孤独地寻求理解,可是最后还是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上海宝贝》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寻欢作乐的男女,他们年轻,他们有钱,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一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在一个充满诱惑的城市,这一群人如鱼得水地生活着。可是同样的,倪可的内心是孤独而彷徨的,在她将去海南接已经吸毒的男友的时候,“我有些黯然神伤,在此时在我面临一个凶吉未卜的问题时,好像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打打电话,分担我的惊慌和焦

虑。”[3]

人们一方面经常性地聚集在一起,通宵达旦地狂欢

作乐;一方面又将这种关系流于表面,每一个人都是在孤独地生活。

一、个性化存在与社会化存在的疏离

身处在这个后现代的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正在动摇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把人抛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当人们习惯于扔掉一次性商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扔掉固有的价值、固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的稳

定关系。”[4]

同样的,后现代文本中的主人公以一种断然脱

离传统的姿态出现,反对传统的一切,也就反对以前的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这将导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空间中生存,但不会深入到他者的空间中。因此与社会、人群的疏离感也成为这三部作品主人公的共同特点。

《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眼中的世界。他对一切的事物都表现出厌倦,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让人作呕。他看不起学校虚伪的校长,而学生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霍尔顿敏锐地感觉到自己与社会的背离,传统的或者是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生活,在霍尔顿看来几乎是一种卓别林式的滑稽而荒诞的景象,“在我进大学以后……我们得拿着手提箱之类的玩意儿乘电梯下楼。我们得打电话给每个人,跟他们道别,

?

07?

还得从旅馆里寄明信片给他们。我得去办公室,挣许许多多钱,乘出租汽车或者麦迪逊大道上的公共汽车去上班,看报纸,天天打桥牌,上电影院,看许许多多混帐的短片、广告和新闻片。”[1]正像马丁?里普塞特所说的,他们的后现代性同样表现在“他们与所在社会的既定道德和政治标准的接触是抽象的,将其视为上代灌输的条条框框,是权威施加的东西,而非融合于自身经历并被经历所浸染的准则。”

与霍尔顿不同,渡边始终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60年代末日本曾爆发全国性的学生运动,但主人公始终游离于这种现实之外,他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得过于深刻,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定距离。”[5]当学生在教室呼吁革命时,他只是默默走出教室而已。“9月第二周,我终于得出大学教育毫无意义的结论。于是,我打定主意,把上大学作为集训: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力。”[5]“若问自己现在所做何事,将来意欲何为,我都如坠雾中。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别人又到底向我追求什么呢?结果找不到像样的答案。我时而向空间漂浮的光粒子伸出手去,但指间什么也触及不到。”[5]这就是渡边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战后一代日本青年的心理真实的映像。

书中另一个主人公直子更是承受着一种心灵上的孤独,最喜爱自己的姐姐和青梅竹马的男友先后自杀离去,孤独的她无法见容于这个社会,没有人能理解她,当她试图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接受者无法从中体会到她的心意,久而久之她甚至因为无法“正常地”与人沟通而不得不住进了“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阿美寮”。作者借直子之笔写道,“外面的世界上,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常。而在我们这个小天地中,反常则恰恰成了前提条件。”[5]面对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着不得不接受的成长,直子在快要出院的前夕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孤独的她的最后选择,也是无可避免的选择。

与霍尔顿和渡边的人生相比,《上海宝贝》中的主人公,生活更缺少文化传统的束缚。他们没有怀旧,没有伤感,也没有过去,倪可们只生活在“现在”,“我只为眼前而存在,眼前这所有的一切。”而毫无疑问,中国整个国情还未处于后现代时期,绝大多数的人仍然难以接受所谓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倪可为代表的这少数人势必陷入个性化在与社会化趋势的矛盾中。在文中徘徊于个性张扬和社会传统之间的是天天,对于这个多少有点自闭又患有性功能障碍的青年来说,虽然衣食无忧却活得更忧郁,这种忧郁感很明显是源于他家庭的阴影,还有一部分则是他自身的敏感与世纪末绝望情绪的认同。生活于他可说是不公平的,他先后被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背叛,先是母亲既而是女友,他又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敏感善良又脆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的他最后只能选择自我麻痹,而这种做法很显然又让我们看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标榜“反文化”的那批年轻人,对社会不满,不能融于社会,只有以吸毒、群居来作为自己的最后阵地;以显示不同来博取最后的栖居地。

后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割裂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当然也就义无返顾地放弃了人的家园。“家”的概念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你最后的栖居所,也是联系你与历史的最坚固的纽带。当后现代主义者们宣布割断历史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割断了人与家的唯一联系。在上述的三个文本中,年轻人都是离开家过着独立的生活,与传统的离家模式不同就在于,以往的故事中,主人公总是由离家到返家,离家并非是彻底的脱离,而是为了返家;在后现代主义文本这里,离家是获得独立的必不可少的一步,是主人公能彻底脱离历史、脱离传统束缚的关键所在。因而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离开学校后为了拖延回家而四处游荡,家对他而言毫无温情;渡边彻也是同样,作者特意将作品发生的场景安排到远离其家庭与过去的京都的学生公寓,而主人公的家人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与主人公的现实存在本身几乎不发生任何联系;稍有不同的是倪可,作品中她总是在受伤之后回家,家之于她仍具有传统的作用,但她与家人的关系是属于后现代的,她和身为教授的父亲、传统思想极重的母亲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她走传统的道路,而她则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迫不及待地要挣脱父母的庇护,迫不及待地要甩掉家庭带给她的历史的束缚。

与家庭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密切联系的最后一环,当这一基本关系也被彻底抛弃之后,人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然而也是孤独的个体。

二、灵与肉的疏离

20世纪后半期伴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兴起的消费文化以美国为中心继而扩展到全世界,这种“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使整个现代文化向享乐文化偏航。于是玩和性成为这种享乐文化的最后疆界。这种将玩和性等享乐主义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文化,以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文化领域的统治,已经宣告了传统价值合法性的危机。”[6]对于霍尔顿来说,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闲逛、在酒吧谎报年龄以买酒喝、和女孩子约会、胡思乱想等等。但是在对待性的问题上,霍尔顿患了新中产阶级的“多语症”,“霍尔顿除滔滔不绝说废话,在任何一个行动意愿上都最终瘫痪了。”[7]他对性十分渴望,但在旅馆里叫来妓女后,他却没有办法与她“干那事儿”。“我没有冲动,只觉得沮丧。”[1]而在后文中,霍尔顿描述自己的性爱观———“那种关系应该是肉体和精神的,而且也应该是艺术的。”“跟一个我并不喜欢的姑娘在一起,我始终没有真正的性欲。……我是说我得先喜欢她。要是不喜欢,我简直对她连一点点混帐的欲望都没有。”[1]正如波德里亚指出的,身体是“意识形态最尖锐矛盾的策源地。”[8]而当爱情与性的关系不能协调统一时,霍尔顿面临的只能是深邃的孤独感。

在关于性的问题上,渡边较霍尔顿“前进”了一大步,不到20岁就同八、九个女孩发生过关系,但每次同在街上

?

1

7

?

偶遇的女孩睡过觉后,他都会“满带着自我厌恶和幻灭感返回宿舍”。[5]而在被直子问到如此做的原因时,渡边坦承自己的痛苦,“每个星期都同你见面,同你交谈,可你心中有的只是木月。一想到这点我心里就痛苦得不行。所以才和不相识的女孩儿胡来的。”[5]在这里纵欲的目的是主体希冀通过身体欲望的满足,通过这种最原始的本能需要来确证自我的现实存在。因此,对性的需要在此是被作为反抗现实甚至是自我救赎的一种特异途径而被肯定的。然而主人公自己的坦言又使我们看到,纵欲并不能使自我存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确认。对于作品中日益与现实疏离的特定人群来说,自我放纵的结果是在大量体验身体欲望的满足后,因灵与肉的深度分离而导致了心灵更为严重的失落。

在《上海宝贝》中,倪可要比她的前辈走得更远。她勇敢地、大胆地追求着性,而这是以往的价值观念中所无法容忍的叛逆。这些女性“比50年前的女性多了自由,比30年前的女性多了美貌,比10年前的女性多了不同类别的性高潮。”[3]她深深地爱着男友天天,就像爱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但天天不能与她做爱,所以她被马克吸引,“陷入了这个原本是性伴侣的德国男人的爱欲陷阱。”[3]虽然“每次见到他,我就想我愿意为他而死,死在他身下。”[3]但她在每次离开他的时候都会觉得讨厌并可怜自己,同样会有灵肉分离的痛苦。如果说霍尔顿尚在生理渴望与内心道德之间艰苦“斗争”;渡边是为了摆脱孤独而与不相识的女孩“胡来”;那么倪可则是始终在灵与肉的背离中摇摆、痛苦,又不能自拔。在这种纵欲的享乐中,现代个人感到了一种无法排遣的虚无与空虚。当既不复有过去,又不复有未来之时,剩下的只有空虚。

三、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疏离

米歇尔?福科认为,人是短命的历史的化身,脆弱得转瞬即逝。人死了这一主题弥漫在后现代文化中,已不仅仅标志西方的衰落,而是一切文明终结的启示性到来。同样的,对于死亡命题的关注也成为后现代文本的重要内容之一。后现代文学要求作家的创作贴近生活,追求经验的直接性和情感的冷漠性。因此,死亡的概念被淡化甚至消解,作家用不动声色的冷静笔调描写死亡,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界限被无限地模糊。《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只有一件死亡事件,那就是主人公的弟弟艾里的死亡。主人公因为一篇作文而回忆起五年前艾里的事情,艾里死的那天晚上主人公将自己家的汽车玻璃全部打碎了,只是为了出气,“现在到了阴雨天,我那只手仍要作痛,此后也一直攥不拢拳头———可是除此以外我并不怎么在乎。我是说我反正不想当他妈的外科医生或者小提琴家什么的。”[1]死亡的阴影已经被抹去了,除了留在手上的伤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涉及到了更多的死亡事件,渡边的好友木月、恋人直子的姐姐,直到直子。在这里死亡成了一种神秘的仪式样的东西,无论木月还是直子的姐姐,都是常人眼里十分优秀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可谓一帆风顺,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同样地选择了自杀,自杀的

方式都不可理喻,年龄都是17岁,也都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之类的东西,使死亡完全成为一种偶发事件。而这些死亡也使主人公认识到死并不是彼岸,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中。没有痛苦,没有怀念,主人公始终以一种平淡的口吻叙述死亡,仿佛在谈论一件不相干的事情。而死亡对绿子来说,简直成了闹剧。绿子的父母都因病去世,她对双亲的死亡不仅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哀痛,反而觉得解脱,父亲去世后她会趁着酒意在父亲遗像前脱光衣服。在和男友睡觉前还对父亲的遗像说:“爸爸,晚安。我俩这就寻欢作乐,您放心睡就是。不再痛苦了吧?已经死了,应该不会痛苦。……在天国里见到我妈,两人好好云雨去吧。”[5]绿子对死去的双亲的言语猥亵正反映了她对待死亡本身的态度,死亡的恐怖与严肃在这里已经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所谓的调侃态度。

与此相似的是《上海宝贝》中的死亡事件,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死亡,那是天天的父亲,据说是被他妈妈和她的情夫同谋害死的,对于主人公来说,这个悲剧的全部意义就是使她被拥有如此背景的天天吸引,因为“这种离奇的故事最能吸引女孩子”。而对于这个事件反应最强烈的天天奶奶却成了整部小说中唯一一个具有喜剧意味的人物。“奶奶沉浸在西班牙谋杀案的没完没了的谵妄症里,心碎了,脸青了,神灵不见了,可她一直没有死去,到现在奶奶还怒气冲冲地住在市中心的老洋房里,诅咒儿媳诅咒命运。”[3]作品最后出现了奶奶的身影,一个可笑的精神分裂的老人形象,却是对死亡最严肃的人。而倪可等人对死亡的态度总是淡漠的,充满了幻灭感的,又有一点向往的。作为透支生命、透支快乐的这一代人,死亡的到来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无法避免的必然事件,因此没有理由感到恐惧,死亡过后,新的生命还是要继续,就是在天天死后,“我”也依然会过“我”的生活,会去参加婚礼,会去德国找马克。死亡只是生活中众多事件的其中之一,被日常生活的种种琐屑、平庸的小事所淹没,最后甚至连它的喜剧或闹剧性质都不具备,怀念这些死亡的行为本身也必将变得荒诞不经。当彼岸世界的存在不再具有严肃性,甚至是否存在都成为问题,那么此岸世界的生存的意义必将被消解,变得更为随意与无目的性。而没有目的导致的是心灵上的漂泊无依,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

四、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

要理解“孤独”作为后现代文本的一种话语策略,我们就不得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产生这一话语的历史背景和其中蕴涵的写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以二战为起点。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一种极端的毁灭生命的方式摧毁了人类自18世纪由理性的确认而培养起来的充满生机的青春激情。传统的世界彻底倒塌,而新的世界尚未建立,一切都处在一种迷茫而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其后的经济飞跃的年代里长大的一代年轻人,失去了战前持续的历史传统,而表现出一种夸张的历史断裂感。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正是产生于这样的历史条件

?

2

7

?

下。

《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书于50年代初,战后美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通货膨胀是后现代文化品格的经济基因,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一切都成为商品并进入流通领域,这注定了一切物质的和知识的产品均将迅速推新换代。这就从根本上孕育了后现代主义最具摧毁性特征的文化断裂(incoherence)。”[6]由于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出现的一些事件,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女权运动和黑人平等运动,以及冷战造成的军事工业综合症,使得“人们对自己的国家、社会、甚至同胞产生了异化的情绪。任何人都丧失了信任感。”[9]人们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表达他们对国家、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的不满。诞生于如此背景下的“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以批判为旗帜,强调一种非审美的倾向。”[6]“它批判陈腐的个性主义和现存的等级制度,反对一切假想的中心或权威,它对现存的制度从怀疑进而走向反叛,它所要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选择。”[10]

而《挪威的森林》成书于1987年,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开始出现了泡沫经济的现象,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满足,但在物质繁荣的背后却是精神的空虚、传统价值观的转变乃至道德的沦丧。“在20世纪80到90年代的十年间,文学、社会、伦理等一切方面的形态、传统和历史统统遭到了‘毁坏’。这种毁坏,在中年一代眼中显现为异常的事态,而在年轻一代却是理所当然的平常事象。在这十年间,人们极其真实地体会了‘崩坏’的感觉。”(菅野昭正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迷茫感,所有的人生目标都开始以经济为中心,从而导致了精神追求的贬值。这样的时代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战后情况的翻版,不过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加之时代已经不再是冷战期间的动荡不安,日本的青年并没有美国青年那种彻底颠覆传统的言行。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看,生活在日本现代繁华都市里的青年男女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无可排遣的空虚、无可言喻的无奈和怅惘或多或少地与20世纪60年代末他们的前辈类似。1968年,村上春树考入早稻田大学,正是“血气方刚,对什么都愤愤不平”的时候,不久,曾经轰轰烈烈的日本学生运动宣告失败,而这个失败给整整一代青年带来了终生难以磨灭的挫败感,参加了这场运动的村上也不能幸免,昂扬的政治热情随之化为不尽的失落、孤独、空虚和怅惘。《挪威的森林》就是作者在20年后借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少年之眼,扫视日本60年代年轻人的成长过程。

卫慧的《上海宝贝》是中国进入90年代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上海宝贝》描写的是“在上海花园里寻欢作乐,在世纪末的逆光里醉生梦死的脸蛋漂亮、身体开放、思想前卫的年轻一代。”[3]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解放前的战争、解放后的革命,以及二战的阴影在他们心里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从懂

事就开始受西方物质文明的浸染,到他们步入青年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在中国的个别城市产生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与小资阶层,这既是作者生活的背景同样也是作品主人公活动的舞台。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前两个文本中出现的青年的叛逆与“出世”思想在这里被消解,而代之以一种对社会上流生活的认可接受甚至追求。而《上海宝贝》人物生活的世纪末的时间背景又使这些人物更容易变得忧郁、孤独与迷茫,在这一点上与他们二战后的前辈们有些共通。

丹尼尔?贝尔认为,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意味着话语沟通和制约的无效,鼓励文化渎神和信仰悼亡。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给予信念的神圣性的希望和渴望。”[11]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颠覆传统文化、信仰的同时,后现代的人们也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毫无疑问是内指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处在一种失序和混乱的状态下,因此,正如利奥塔德所说,“后现代状况之特征在于深刻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危机。”[12]身处这种危机中的后现代小说的主人公们,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与惶惑的人生体验中。

在后现代的文本中,由于遭受诸如社会变态、信仰危机、心灵空虚和环境压力等种种折磨,人越来越失去了他的“主体性”、“独立性”、“勇气”与“创造力”。作为个体的人,越是在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流水线的生产中感到自身存在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越是倍觉孤独。这种孤独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即人与生活、社会、自我的一种分离,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无论是霍尔顿、渡边或倪可们,他们所体会到的孤立无助都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约翰?麦克莱尔指出,“许多后现代文本充斥着精神关怀,甚至是由精神关怀形成的。”[13]后现代主义并非完全不涉及现代人的生活状况的纯语言游戏,后现代的作家们同现代派共同的特点是一样没有放弃对于人道主义的新探求。对于这种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关怀,使得后现代的写作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感”,作家的这种审美追求就表现为后现代文本主人公们深切的精神孤独。而要建构新的人道主义,就必须对人,以及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中心主义的自我作出全新的阐述,也就是对人与自然万物以及人与他人之间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与定位。这也许是我们要摆脱“孤独”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国]J. D.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P142,P123,P90, P136,P36.

[2][日本]村上春树著.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卫慧.上海宝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

3

7

?

P145,P86,P238,P207,P4,P67.

[4]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340.

[5][日本]村上春树著.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广西:漓江出版社,2000.P25,P52,P31,P97,P36, P123,P252.

[6]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程巍.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北京:外国文学评论(京).2002.3P44.

[8][法国]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48.

[9]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P239.

[10]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184.

[11]张国清.中心与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56.

[12][荷兰]佛克马.走向后现代主义.伯顿斯著,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P38.

[13]王松林.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两大走向.《外国文学研究》(武汉),2004.1P94.

On the“Loneliness”in Postmodernist Novels

Chen Hui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 ansu730000)

Abstract:This paper just discusses the theme of“loneliness”in the texts of postmodern novels,with American novel“The Catcher in the Rye”,Japanese novel“Norwegian Forest”and Chinese novel“Shanghai Baby”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postmodernism belong 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exist in different periods.By analyzing the texts of the novels and the aesthetic tendency of the author,this paper re2 veals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loneliness”in the postmodernist novels.

K ey Words:postmodernism,loneliness,The Catcher in the Rye,Norwegian Forest,Shanghai Baby

责任编辑:魏 琴?

4

7

?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比较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 二、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 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异同点有哪些? 第一部分——什么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 一、现代主义诞生的背景 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因而欧洲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心态。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顿力学体系瓦解的影响,动摇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宇宙观。在文化哲学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使欧洲知识分子对古典哲学重新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大背景下,欧洲的知识分子很难不去怀疑和否定传统。 二、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有两大传统文学流派,一是现实主义,一是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可以看做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转变后形成的。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是对传统浪漫主义的转变,其代表作有很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走向一个极端,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之中。 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转变,其中的代表作有很著名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其文学创作的特点是:a.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b.描写的繁琐性,醉心于对偶然现象的琐碎的描写。c.鼓吹无思想性。提倡要向实验科学家那样纯客观地记录事实,排斥创作的主体性。自然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是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开端。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 1.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代表作家有庞德、艾略特。代表作品就是很著名的艾略特的《荒原》,还有那篇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庞德的《地铁车站》: 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东方论坛2002年第3期 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曾 艳 兵 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小说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而言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现实主义那里,重要的是写什么;在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是怎么写;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则是写本身。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语言游戏。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标志着艺术形式脱胎换骨的改造和革新,而且也意味着创作方式的极大混乱与无政府状态。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语言游戏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2)03-0059-10 后现代主义小说自然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小说而言的,如果不同现代主义小说进行比较,我们简直无从论及和把握后现代主义小说。当然,现代主义小说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关系也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就二者的关系而言,目前至少存在着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小说是对现代主义小说的超越、抛弃和否定,是一种新型小说对旧小说的取代,并且,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基本特证是断裂、摧毁和颠覆;第二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无论将二者等同起来或对立起来,都是简单片面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难以分辨;第三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一概念过于空泛、模糊,并没有概括出当今世界某些小说的共同倾向和共同特点,所谓后现代主义小说最多只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延续,因此,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一提法提出质疑。总之,如何理解和界定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后”,一直是世人关注的问题。它究竟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即它仅仅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小说呢?还是一个本质性或是理论性概念,即它是对现代主义小说的超越和扬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主义小说的新小说?抑或它只是一个权宜性概念,即它并没有明确的所指,只不过是将某些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概念来加以概括的小说统统纳入它的名下?对这些问题,人们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和轰动效应,人们也就越来越多地谈论起后现代主义小说了。因此,尽管以上分歧仍然存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后现代主义小说。 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小说是指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的正式出现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其鼎盛时期是70年代和80年代,到了90年代其声势大减,并渐渐分化、沉寂。后现代主义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仍有不少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继续进行创作。后现代主义小说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小说流派,诸如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等。 关于现代主义小说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从下面的列表中我们大致可以获得一个粗略的认识: 95

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6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吕天竹 【摘 要】迟子建在其20多年的丰厚创作中,多变的题材中,始终贯穿着对美丽富饶雄奇的东北“北极村”“白银那”特有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在她的小说中,能充分体现这种故土的痴恋,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以及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和东北独有的风俗文化勾勒的主线,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表达出她对人性的关怀,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富有对环境和文化思考的意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极具个性,她的创作态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关键词】迟子建;地域文化;黑土民俗;特色 迟子建的作品始终蕴涵着浓厚的故乡地域气息,在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创造出了一种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迟子建式”的美学品格,把中国东北边疆的凉意和美带给读者,她始终面对着故乡的大地和底层的人民,热衷描绘在自然景观上,在其表现的作品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是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基点,迟子建在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提到:“我写得最多的是自然景色和观察日记”,翻开迟子建的作品,白夜、极光等东北和北极村独有的事物映入眼帘,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故乡给了迟子建这样的一双眼睛”,世界的丰富融入进了她的眼睛,她的心又是那样的热爱和眷恋着家乡。在她的笔下又是那样的动人,将大自然的美景汇入她的作品中,将一个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与作品的表达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东北地区是中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区域,有着独特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少数民族例如鄂温克、鄂伦春等都在这里生息,历史上面著名的“闯关东”,俄罗斯和日本在不同时期的侵略,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在东北地区交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原因,也使得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开放性的特点,而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势必会反映到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当中。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就有许多对东北民风民俗的描写,例如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民间禁忌信仰等,在《秧歌》中,描写了正月十五看秧歌、看冰灯等民俗活动;在《逝川》中,描绘了鱼汛;在《清水洗尘》中又介绍了过春节前的洗尘风俗;在《腊月宰猪》中,描绘了年前人们忙忙碌碌过年的场景,以及齐二嫂的葬礼铺陈;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和《伪满洲国》中,还不得不提到跳神活动,她所表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萨满,人们对萨满信任和敬重,并且萨满也确实具有这样的神奇。她通过一个个故事追忆淳朴的乡村生活,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现代文明的阴暗。其次就是在迟子建的语言上,同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迟子建有着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 具有很多特点,例如可以对细节方便进行细致的描述,对语言的修辞能力,以及可以做到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例如在《秧歌》《旧时代的磨房》等文章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一点与张爱玲的语言非常的相似,至少在作品的整体格调和语言风格上,有时难以让人辨认出来,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大固其固”“白银那”“黑瞎子”“大楂子粥”“木刻楞房”等少数民族对某些事物的特有的称呼,都体现在了迟子建的作品当中。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古典文学色彩。这些语言的描写也使得迟子建的作品有了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格调。并且迟子建小说的比喻,往往喻体也是东北地区所特有的事物,比如在《秧歌》中,把有雪的灯盏路比作雪屋子;《逝川》里又把健壮的渔妇们比作黑桦树等;在迟子建小说中俯首皆是。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活动。迟子建的小说,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作品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成为了迟子建小说成功的根源,迷人的语言,将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入文字中,将朴素的生活场景和地方特色浸入文章,构成小说的乡土文化,他的语言变现的是极具地域性的乡土,表达的确实乡土精神。语言的魅力将地域文化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受到人们的广泛阅读传颂,就像顾城所说的那样:“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迟子建就通过自己的眼睛,将地域性这一特色写进文章,让世界的人们感受到中国地域的博大精深,这似乎也正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参考文献:[1]迟子建.伪满洲国[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M ].北京:文艺出版社,2004.[3]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J].当代文坛,1996,(03).[4]刘传霞.温情就是力量——论迟子建的人性观[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作者简介:吕天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1

陈染作品中的公共空间

陈染作品中的公共空间 张魏魏岳红艳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本文以陈染小说中的“街道”和“乱流镇”这两个空间形式为中心,探讨陈染如何在作品的开放空间中唤起小说中的批判意义、以及这一空间如何与时间的叙事框架融合交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陈染进行解读。 关键词:公共空间、街道、胡同情结、乱流镇、时空体 中图分类号:I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2-0057-02 八十年代末出道的陈染,一开始就被阐述为“个人化写作”的代表。在对陈染作品的“个人化写作”解读中,人们渐渐把关注的空间焦点汇集到“私人空间”上。卧室、浴室、甚至是浴缸等极其私秘的空间成为研究者们所热衷分析的意象。对陈染作品中私人空间的剖析,对于理解陈染的创作以及“个人化写作”潮流具有及其重要的启发意义,但这又带来了解读视角的单一与重复倾向。因此,本文试图从对陈染小说的私人化解的模式中跳出,通过对其作品中公共空间场景的发现来重新探寻陈染作品中的反抗意义。 1陈染小说中的街道:以《无处告别》为中心 现实社会在想象性的文学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中的各类私人空间、公共空间也以社会生活、文化等载体的身份进入创作者的视野。在陈染的作品中,除了一直以来广泛受到关注的私人空间,她还展示了广阔而丰富的公共空间。笔者选择街道作为考察其文本中公共空间意义生产的具体形式之一,是由于街道是她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与记忆、生命体验相关的公共空间,同时这一空间作为她的核心意象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生产功能,因此成为考察她作品中公共空间意义的独特视角。本文将以陈染的小说《无处告别》为中心,分析陈染如何在街道这一公共空间中通过个人与他者的关系展现了现代人破碎的生命体验和分裂的人格。 与母亲:爱恨交织 陈染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孤寂、离群孑然一身的女性,她们从小缺失父爱,有着“恋父”与“弑父”双重情结。与陈染作品中恋父与弑父故事的复沓相对应的是她的母亲场景的爱恨交织、突兀复杂。 在陈染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母女场景:父亲的缺席,使得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母女关系融洽和睦,甚至形成了超越长幼辈分的“姐妈”关系、“同盟与共谋者”关系。此时,情同姐妹的母女二人往往会“拉着手,无比亲密。……畅想未来,回忆过去。她们在北京的傍晚的街头浮想联翩,神思走得很远很远。”此时“街两旁边连绵矗立的楼房,窗子敞开着,无数故事像一首首儿歌流入空中—— —既有悲伤,又有欢乐;既有孤寂,又有充实”。在以血缘联系起来的母女关系中,家庭这一私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情感交流的理想场所,但是她们同时也乐于走出家门走到街上。此时的街道暂时充当了母女组成的、温馨的阿尔小屋,一个具有私人性质和功能的空间。但同时,正是由于这一空间的公共性,主人公才能得以展现和谐母女关系、满足获得公众肯定与羡慕的心理,因此可以说这一公共空间是主人公在公共面前表演的舞台。 然而在父亲的缺失的母女场景中,由于“她们都拥有异常敏感的神经和情感”所以“稍不小心就会碰伤对方,撞得一塌糊涂”。母女关系中感情和注意力的不对等、以及母亲“不再归属于男人的女性深刻的自疑与自危感”,使母亲对女儿的变得带有侵犯性与威胁性。正是因为如此,母女关系也会呈现出与之前一种极端对立的场景:女儿感到的是母亲用爱心的折磨、监视与压抑。《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中那个“母亲考验我能否认出她”的梦,正是对于令人窒息的母爱的恐惧的无意识流露。在《无处告别》中,黛二每每与母亲关系紧张,她总是选择走上街头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人迹凋敝的夜晚,独自毫无目的的漫步,只有惨白的街灯孤零零地挂在空中。街道,这一公共空间,成为一个区别于被母亲摆布、监管、亦不同于暴露于世人目光之下的特殊空间,自由、安全、独立的空间。 在以街道作为舞台所展现的母女场景中,女儿对母亲的情感并非单纯的爱和恨,而是在爱恨交织中裹挟着更丰富的内涵。当黛二满怀委屈与仇恨地走出家门、来到冬季夜晚光秃秃的街道上时,独特的空间体验使她发展出更深厚、更复杂的感情:“她为母亲难过,为她的孤独难过,她懂得母亲”。这里有女儿的爱与恨、同情与理解,更有陈染对现代破碎生活、破碎人性的清醒与批判。 与现代社会:疏离与反抗 在陈染的小说中,街道还往往成为表现个体与现代社会纠结关系的特有空间。在现代生活中,人必须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无处告别》中,尽管主人公黛二小姐认识到人必须要面对现实世界,但现实中人类美好情感和纯洁情谊的被侵蚀与玷污使她产生了对现实的深刻怀疑与失望。当她“独自在雨街上走着,她把自己几年来积蓄的毁灭感一件一件细细数来”时,“她感到一种自虐的快感。她在这种愉快中,一方面体味着孤独的自由,又一方面感到不可遏制的空虚。她没有哀伤,也没有悲叹”。此时黛二孑然自处的街道成为她宣泄压抑、疏离社会、精神逃逸的渊薮。 但是这一自主的空间又不断地遭受着来自现代社会的压抑和侵蚀:“空中的高压线、电线以及从楼群的窗子里像一只只手臂斜伸出的众多的电话线,密密麻麻地在城市的上空铺展开一张罗网”。在这样一个逐渐失去自由思考、自主选择的空间中的人性更是发生了惊人的异化:“走着走着,身边的人群慢慢地坍矮下来,恍惚之间,人群的颜色一点点变得黯淡,原来直立的躯体呈现出倒卧状,灰乎乎的。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的人群其实是一群人形的狼”。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精神的堕落使主人公产生了这样的感觉:“仿佛不是我走向了宽阔的大街,而是它走向了我”。以客体身份侵入主体之中的街道被异化的现实世界吞没,使主人公丧失了这一逃亡地。而留给她的最后一块庄严的逃亡地则是街角隐蔽处的一株高大苍老、绽满粉红色花朵的一棵大榕树,黛二小姐把自己安详地吊挂在树枝上,她那瘦瘦的肢体看上去只剩下裹在身上的黑风衣在晨风里摇摇漂荡。这棵大榕树来自于《反“胡同情结”》中嵌在主人公精神深处的与胡同“吊死鬼”相连记忆。 文学界·文学评论 57 ·· 文学界

比较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

比较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辩证思考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设计概念中丰富的信息,大量的充斥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渗透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社会交流、旅游娱乐等各个 方面。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 要活动。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应该说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这些设计向人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是以功能取胜还是以形式取胜,还是二者互相结合取胜?在这个过程中足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引导内容呢?换句话说,功能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究竟如 何? 一、现代设计的思想基础 现代设计思想在2O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

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代表人物有: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 赖特、阿尔瓦·阿图,他们的观点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更多的被人们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以功能为核心,而不是形式。德国功能主义的具体设计思想是,要首先发现事物的本质、目的和用途(需要),正确充分发挥事物的功能,形式应当反映这种本质和目的,而不要画蛇添足,也不要文不对题。美国建筑师苏里文(1856—1924)在《所考虑的高层建筑》一文中写道:“一切有机体和无机体,一切有形的和形而上的,一切人类的和超人类东西,一切内心和精神真正的表现形式(只要其生命在这一表现中可被辨识出来),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形状总跟随功能。”他举例说,“一个银行大楼的外形应当反映银行的本质或功能,而不是反映传统庙宇的功能。”后来,人们就用苏里文的这句话“外形跟随功能”来概括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二、功能与形式关系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文学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 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②不再追求终极价值,一切传统意义上对崇高事物的信念都是话语的短暂产物,不值 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它们,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他们不愿意对重大社会、政治、道德、美学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而且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不再试图给世界意义 ③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消解 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 ④视世界为碎片,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还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 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结构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难知究竟,人物的行为缺乏说得通的动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⑤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 ⑥写作原则和风格显现出两种十分不同的趋向,一是抛弃现代主义作家的艰深的文学 实验,从通俗文学、科幻小说、美国西部小说以及其他一些被看成是亚文学的体裁和作品中吸取养料,试图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间的鸿沟,另一种是继续推进现代主义的文学实验并超越它 ⑦冷漠性 2.存在主义流派的 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代表: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 ①题材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神话的、虚构的,但不管怎样,它总表现出对人地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②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地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 ③抽出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对它们做架空的、抽象的、超历史的推论,他们还把人地自由绝对化,否定人的思想和行为要受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的支配与制约,这正是历史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④反对宿命论,并不只是要人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精神的绝境,还试图以自我选择给在荒诞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住处一条出路 3.荒诞派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首先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它使荒诞本身戏剧化,使喜剧形式荒诞化,代表:让·热奈《女仆》,尤内斯库(秃头歌女)《椅子》①是对“某些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之后的哲学概念的艺术吸收,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 ②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 4.新小说 5年代形成于法国,并不具有统一的美学纲领,它只是有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式的文学团体,它的成员对很多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小说和小说技巧的看法,激烈反传统,要彻底打破传统小说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心小说家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对文学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陈染 女性小说 分析

探析陈染创作中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审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对婚姻关系的认识与反思 (1) 1、打破理想婚姻关系 (1) 2、对灵肉合一的渴求 (2) 二、生存之痛的体验与审视 (3) 1、家园之痛 (3) 2、失语之痛 (4) 三、回归与退守 (4) 1、同性情谊:女性的自我回归和情感补偿 (5) 2、女性存在的定位 (5) 参考文献 (6) 摘要:从1992年陈染发表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后,小说创作进入高潮阶段,发表了数 量可观的作品。陈染从始至终都代表了一种固定不变的角色——女性的独自私语,她的表白一开始就以一种独立和对抗的姿态出现。但是陈染逃脱了“怪圈”的束缚,凭着对女性存在的执着关注,对女性体验的精微体察,执拗而坦诚、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女性的深层心理空间和内在生命率动。她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审视和诉说着不仅女性、也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类的生存境况,不仅传达了女性个体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传达出现代社会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关键词:陈染女性生存困境思考审视 从1992年陈染发表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后,小说创作进入高潮阶段,发表了数量可观的作品,这些作品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向读者讲述着女性在男权世界里,由满怀憧憬地尝试到被无情地伤害,由向世界敞开自我到退回自己的“阿尔小屋”的过程,以及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路历程,在经历这一切之后,女性并不仅仅是退回到自己的屋子,进行无谓的自我怜悯和自我欣赏,而是以更加清醒的姿态来进行审视。她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审视和诉说着不仅女性、也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类的生存境况,不仅传达了女性个体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传达出现代社会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 一、对婚姻关系的认识与反思 1、打破理想婚姻关系 婚姻关系在陈染的小说里不象在池莉、铁凝等女作家那里那样占有很大的分量,并成为她们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的创作视角。陈染显然是不热衷于描写婚姻的,她的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大多是单身、离异或者守寡,美满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是一道遥不可及而又飘忽不定的风景线,女主人公在对它的真诚期待和努力寻求中,获得的只是伤害和绝望。在陈染的小说中,女主人公们发现自己的目光无法与男性交接;自己的话语不能被男性承认;自己的理想难于让男性首肯。无论是可把握的客观实在,还是不可捉摸的命运力量,都在无情地开着玩笑,以戏谑和嘲弄的眼神俯视着在绝望中挣扎的女人们,最终将她们逼回到孤独的境地。而她的小说男主人公不是无能、懦弱、猥琐,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无法满足女主人公的需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区别与联系

现代艺术的范围很广泛,用来指从19世纪末期到大约1970年代大部份的艺术作品。(较近期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作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艺术原本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然而摄影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于是就出现了新的艺术路线。艺术家开始实验各种观看的方式、材料、观点等等,而通常作品都变得越来越抽象。 现代艺术的概念与现代主义有很亲密的关连。 9世纪的发轫[编辑] 现代艺术是从西方开始的,最先是绘画和版画,然后在19世纪中期扩展到其他的视觉艺术上,如雕塑和建筑。到了19世纪末期,一些对现代艺术有重要影响的运动开始出现:以巴黎为中心的印象派,以及最初从德国开始的表现主义。 现代艺术受到的影响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接触到东方的装饰性艺术,尤其是日本版画;J·M·W·透纳和欧仁·德拉克鲁瓦在颜色上的创新;还有像让-弗朗索瓦·米勒等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有更多描述日常生活的主题。当时对艺术的普遍观念认为,艺术应该精确地描述事物,而且必须企图表现出其理想的样貌。因此当时最成功的画家如果不是接受委托,就是透过举办大型画展来进行创作。政府也会资助画家,并且定期举办展览。 于是跳脱理想化与精确描述的艺术,就不只是一种艺术路线的改变,而是社会和经济状况造成的结果。 这些新的运动并不必然将他们自己视为一种进步前卫或者个人艺术的解放。相反地,他们认为他们才是再现了所谓的真实与普世价值。印象派画家说人们并没有看到物体,而是看到那些物体反射出的光,因此画家必须在自然的光线下而非在画室中作画,并且捕捉那些光线带来的效果。 印象派艺术家自己组成了一个团体来推广他们的作品,尽管内部关系有些紧张,他们还是能够集结起来举办了一些展览,然后他们的风格又被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所接纳。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家相信这是一个“运动”。从建立起一套艺术方法、逐渐形成一股风潮、到最后获得国际性的接纳,这个过程将在每个现代艺术运动中不断被重复。 20世纪初期[编辑] 1901年-1906年,在法国巴黎,梵高、高更和塞尚的作品,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发展,约始于1906年,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兴起的艺术运动有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附录A学生用表 :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附表

个别作品的微观研究。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论文将结合语言的流变和方言小说从开始到繁荣再到冷清的发展演变,从三个方面论述 方言在《红旗谱》中使用的具体功用和意义,文章结构如下: 1从现代语言的流变看方言于文学的关系 2、方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功用 3、方言在《红旗谱》中艺术表达方面的功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需要认真阅读原著及查阅相关方面的图书、学术论文等资料。 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以及自行购书等途径收集论文所需材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月1号—1月20号开题 1月20号一—2月2号收集资料 3月1号- —4月1号初稿 4月1号- 4月20号二稿 4月20号一5月10号定稿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风物志[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小说丛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姚殿芳.老舍小说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艺术[A].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

[8]谢福铨冲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谢苍霖.绰号异称词典[Z].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0]梁斌我在深入生活[M],北京:文艺报,1987. [11]论白话为维新之本[N],北京: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1907. [12]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N],北京: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4. [13]上海:新青年[N]第4卷第1号,1922. [14]胡适.答黄觉憎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N],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5]袁宾,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倪海曙冲国语文的新生,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 [17]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M],上海:申报?自由谈1923. [18]大众语论[N],载文学第3卷第2期. [19]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0]高天如冲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1]黄遵宪.黄遵宪诗选?杂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2]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0卷第1期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选题不错,往届没有做过。在具体的论述时,希望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材料,做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 A —理论研究;B —应用研究;C —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 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29卷 第5期2010年10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Lanzh ou J iaotong University V ol.29N o.5 O ct.2010 文章编号:1001 4373(2010)05 0031 03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 任红红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国外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地研究起步较早,是伴随 后现代主义概念及其特征辨析与界定开始地。国内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地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与现代主义小说地译介与研究如影相伴,如 新小说和 黑色幽默等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和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一起被引进。纵观近二十多年以来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总体特征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模式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化层面研究三个方面。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现状;总体特征;写作模式;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国外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地研究起步较早,是伴随 后现代主义概念与特征辨析与界定开始地。国内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地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与现代主义小说地译介与研究如影相伴,如 新小说和 黑色幽默等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和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一起被引进。 国内最早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介绍和传播得益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1985年在北大做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讲座。80年代后期在国内外国文学研究者中,王宁是最早向学界和国人大力推介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学者。1991年王宁等翻译出版了荷兰人佛克马和伯顿斯编选的?走向后现代主义#,1992年王岳川等人编译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美学#出版,1993年刘象愚等翻译出版了哈桑的?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一书,1994年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书出版,书中辑录了一些中国学者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和作品进行研究系列论文。1997年盛宁著?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一书,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的著作还有很多,陈晓明在其?后现代主义#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的导言中进行了详细梳理。 国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在这借用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来概括: 20世纪后半叶的文学是一个研究得非常深入的领域,人们密切关注的几大语种里似乎不太可能还有什么杰作有待人们去发现了(见??巴登夏日%的序言#,?外国文学研究#,2006.3)。国外的研究史料集1994年以前的可参阅Contempo rar y L iterar y Criticism(Gale Gro up 1994)。柳鸣九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中也译介了一些国外评论家对 新小说的研究成果。近几年的研究史料,国内译介进来的很多,可谓是数不胜数。如在?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的2006年第3期,就有4篇国外学者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的文章:苏珊!桑塔格的??巴登夏日%的序言#,希利斯!米勒写的?文学中的后现代伦理:晚期德里达、莫里森及其他#。还有两篇都是研究拉美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天堂在另一个街角#,分别是凯!巴赫的?巴尔加斯!略萨谈他的?天堂在另一个街角%#和芭!穆希卡写的?对?天堂在另一个街角%的评论#。 在国内,经过了80年代的理论论争,许多学者经历了质疑和批判&&&接受&&&理性批评等几个阶段。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学者越来越多,2002-2008年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的顶峰,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多部专著和上千篇论文问世。专著如下:王钦峰著?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陈世丹著?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曾艳兵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单篇的研究论文散见于各级各类期刊,对此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从1994&2008年共有论文(包括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千多篇,其中:08年140多篇,07年近200篇, 06年150多篇,05年120多篇。以下将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总体特征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模式地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化层面研究三个方面对前人的成果进行梳理: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总体特征的研究 1.传统文学类别完整性的复杂化。这种观点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的最早认定,代表学者是莱斯利!菲德勒。菲德勒在其文章?超越界限,弥补鸿沟#(1969)中以?尤利西斯# *收稿日期:2010 06 10 基金项目:200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课题: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多元文化构建 作者简介:任红红(1978 ),女,甘肃临洮人,文学硕士,教师,主要研究西方当代文学、文论。

全国2018年4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 A.《生死疲劳》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沉重的翅膀》 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 A·鞋子B.雨伞C.铅笔盒D.月亮 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 A.女乘务员、波外翁B.赵慧文、李爱杰 C.癞六伯、志煌D.凤娇、“北京话” 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B.小毛C.“我”D.王一生 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A.坚持做礼拜B.街头卖艺C.为邮局送信D.领养弃婴

6.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小渔“嫁”给洋老头的原因是 A.一见钟情B.贪图钱财C.获得绿卡 D. 日久生情 7.王安忆小说《喜宴》中,知青和小岗村教师一家交往的两个场景是 A.喜宴和喝茶B.喜宴和下棋C.喜宴和送葬D. 喜宴和割麦 8.刘庆邦小说《鞋》塑造守明这一人物形象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A.心理描写B.外貌描写C.侧面烘托D.环境描写 9.陈映真小说《将军族》中,最终殉情的国民党老兵是 A.王利发B.杨三老汉C.“三角脸”D.秦山 10.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的文体风格是 A.浪漫抒情B.寓庄于谐C.先锋魔幻D.荒诞滑稽 11.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故事在对苦难现实的真实写照中幻化出童话色彩,其主题意蕴是 A.对“文革”时代的否定和批判 B.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和批判 C.对神秘世界的膜拜 D.对黑孩特异功能的推崇 12.韩少功小说《马桥词典》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是 A.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北小镇 B.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南泪罗县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台东县 D.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山东高密东北乡

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

收稿日期:2000-01-20 作者简介:曹路漫(1967-),女,汉族,河南西峡县人,讲师。 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 曹路漫 (南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观和审美观。它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后现代派文学在 创作原则、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等方面,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英美文学;比较中图分类号:I1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0)04-048-02 引 言 后现代主义(P ostm odernism )是二战以后西方知识分子 用于质疑并试图解释包括艺术本身在内的人类本体状况(ontological condition )的文化观和审美观。英美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是这种文化观和审美观中不可分割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艺术领域中其他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思潮一样,英美文学中的后现代派(P ostm odernism in Literature )无论在创作原则、创作题材、创作形式等方面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衔接和继承;当然,它之所以被冠之为“后现代主义”是因为在创作原则、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与现代主义文学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 一、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无论现代主义文学还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它都属于现代派文学,同现代主义一样,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时代的一种强烈的反应,而且也是一股随着时代的巨流一起涌动的艺术思潮。它不仅出现在文学批评中,而且还被广泛用于摄影、建筑、电影、电视、服装、家具以及语言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 同世界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学运动或流派一样,后现代主义决不是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修正,它与现代主义之间在艺术上保持着衔接和继承关系。五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名作,如萨洛特的《天象馆》,巴勒斯的《赤裸的午餐》,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海勒的《第二十条军规》,冯尼格特的《挑绷绷》等等,都被认为是现代派理所当然的代表作。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桑在1975年发表的《类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考》《Paracriticisms ,Seven S peculations of the T imes )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变化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非突然终止后才能让后现代主义诞生,它们目前是共存的。”例如,后现代主义小说同样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对虚构进行了模仿。约翰?巴思的《烟草代理人》以古语体对传统的历史小说类型进行模仿,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 之虹》和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对传统侦探小说进行 模仿,库尔特?冯尼格特利用科幻小说形式进行创作。 被哈桑称为“P ostface ”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向我们提示了 现代主义发展“延续性”(C ontinuity )和“中断性” (Discontinu 2ity )这一辩证关系;这与后现代主义的“历时性” (diachrony )和“共时性” (synchrony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当代作家品钦的小说《V 》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成 份兼而有之,一方面,它与其他现代主义小说一样具有一定 的历史感和“事实密度” (factual density ),并试图展示一个小说之外的世界,即“外指之本” (referential text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典型的“反身文本” (self -reflexive text )。正如书名《V 》所暗示的那样,神密的代码和令人费解的符号是文本的重要内容,逻辑和连贯的原则不复存在,这一切又都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二,在创作形式方面,现代主义小说崇奉形式,后现代小说也崇奉形式,可以说二者都是形式主义派别。现代派作家和后现代派作家都非常迷恋于拼贴(collage ),二者都体现了新、晦、悲这一特点。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的急剧演变和各种反传统艺术思潮的崛起,各种新的艺术思潮纷至沓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现代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强烈的催化作用,第二次大战的硝烟对西方广大艺术家在文化废墟上进行狂热的重建工作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叙述形式朦胧晦涩,篇章结构杂乱无序几乎是所有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再者,由于受20世纪西方社会、精神、道德危机的冲击,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化作品几乎篇篇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看不到“幸福的结局”,这也是英美现代派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三,无论是对后现代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小说家来说,时间是永恒的,他们都不相信“过去、现在、未来”。在其小说中不见提示、高潮、结尾,也不给读者以彻底的“释然”,事件之间没有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与传统的有头、有身、有尾,开始于揭示(exposition ),发展于复杂(complexity )、而终 于“释然” (res olution )的现实主义小说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无论是20世纪英美小说的整个演变过程还是具体作家的创伤经历都证明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继承关系和共生现象。然而,二者在创作形式、创作观念、 第20卷第4期 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0No 14 2000年7月 Academic F orum of Nan Du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ly. 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