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免费版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免费版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免费版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免费版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

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

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

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高考《经济常识》行为主体归类

解答经济常识的主观题的方法技巧,按行为主体归类的方法去做,是最好的捷径。不管是“个人”、“集体”

还是“国家”,它作为行为主体的问题出现时,首先,必须思考单列它时所对应的知识点,其次,放大到第一、二和第八课的主干知识,最后,找找近几年来尤其是当年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术语。

一、单列“个人”时:

1、作为经营者(3课)——地位、素质、作用

2、作为劳动者(4课)——主人翁地位、权利、义务(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3、作为纳税人(5课)——定义、权利、义务、意识

4、作为储蓄者(6课)狭义——存款储蓄的机构、分类、作用

5、作为投资者(6课)——多元化。涉及到广义储蓄、股票、直接投资等

6、作为消费者(7课)——消费的作用、结构、影响因素、正确消费观、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交易的原则

7、作为就业者——就业者的培训、观念的转变、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渠道

8、作为分配者(2、5课)——个人消费者的分配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9、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三句话领导体制、积累与消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市场交易的原

则、社会保障

二、单列“企业”时:

1、围绕“经济效益”展开

2、作为公有的:地位、分类、作用、实现形式

3、作为国有的:地位、作用、现状

4、作为非公有的:地位、作用、国家政策

5、作为公司——定义、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6、作为股份制——股份制的法人治理机构、分类、区别、作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7、作为三大产业——定义、分类、地位、作用、现状、国家政策、具体措施

8、作为市场主体

9、作为跨国公司

10、处理好企业与个人、国家的关系

三、单列“国家”时:

1、市场手段——优点:及时、灵敏、自动;缺陷:自发、盲目、滞后;三不能:不能调节,对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不让调节,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让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垄断、地方保护主义);手段:价格、供求、竞争

2、宏观调控:为什么?目标?手段?

(1)经济手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资金等价值工具;一是经济政策和计划。具体有哪些: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积极、稳健、紧缩的②财政、税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消费税、调整出口退税、降低关税等、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支出的形式、预算)、银行(央行的职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③价格、税率、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汇率

作用:调节、监督、促进,引导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按国家的控制目标行动。

(2)法律手段——制定和健全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作到有法可依;对法律的实施,作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作用:打击、保护、制裁、整顿、规范

(3)必要的行政手段——指示、命令、地方规定。作用:保证、保障、整顿、规范

(4)道德手段——约束、感召、吸引

3、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目标)

4、国家的政策(联系社会热点,根据具体不同的设问,选用不同的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农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7)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等)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9)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10)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1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

(12)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归纳

意义类题目是高考重要题型,各种意义题目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有其共性规律,本文中的列举是在教学中的积累,与大家分享。

一、经济意义

(一)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人口)调动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解放生产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调节个人收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生产目的。

2、(资源)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4、(社会)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5、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

6、国内农业意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产业经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顺序:农民-农业-农村-国家-社会)(二)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资金、资金、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物质与信息交流);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政治意义

(一)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2、(有利于)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4、台湾问题:反对“台独势力”及活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海峡两的人民共同利益与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最高利益;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稳定与繁荣。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对外交往的意义

1、对我国的意义: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积极作用;昭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推进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相互合作、求同存异;有利于构建世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对党的政治意义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关系到党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使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文化意义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以德治国

四、答意义类应注意以下问题

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4、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五、关于“意义类”的常用的时政术语。

1、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内需

4、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5、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统筹城乡发展(工农、城乡差距)。

7、统筹区域发展(苏南、苏北的差距)

8、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9、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0、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1、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4、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15、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16、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7、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8、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高考政治学终极总结性复习

一、主体之一——国家

(一)政府

1、国家性质(国体)。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三,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科、文、艺、广、电、卫、体事业。

第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完善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生态环境。)

(2)对外职能: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大与人民。(2)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2)人民负责原则。

为什么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性质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求:第一,密切联系群众,第二,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国原则

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的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的各项事业有法可依(前提)

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重要环节)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⑤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⑥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⑦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二)人大

和前面政府主体知识基本相似,只不过将国家职能换成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二、主体之二——公民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2、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人民管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是关系到将国家的权力委托给哪些人行使的重要问题,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2)六项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监督权利)

3、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主体之三——党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的性质(一个理想、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四个行动指南)

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规范)

(2)思想领导(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

(3)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6、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3)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基本方式。

7、党的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党的本质)

8、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五种执政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反腐倡廉)

(3)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9、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主体之四——政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五、主体之五——人民代表

1、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权力的来源: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3、权利主要包括: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

4、义务主要包括: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六、民族宗教理论

1、民族理论(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政策:区域自治)

2、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七、国际关系

(一)我国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情时要用到以下知识: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冲突的根源。

2、我国的对外职能(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我国的外交政策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四个基本点

①基本宗旨:维护世界各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坚持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策、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5、符合和平与发展两大世界主题

(二)我国怎样做某一件事情时要用到以下知识:

1、履行对外职能(同上知识)

2、推行外交政策(同上知识)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政治、经济、文化、安全)。

4、拥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

5、行使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履行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担负着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八、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

1、国家(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2)是国家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服务、三种对外职能)的内在要求;

(3)是国家贯彻某种原则(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需要。

2、国家(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履行国家职能(一定具体到某一职能的具体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

(2)坚持原则(一定具体到某一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何做到某种原则)

3、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3)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

(4)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的需要(五点,尤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4、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践行“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加强党的三种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3)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依法、民主);

(4)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五点)。

5、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因为公民享有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监督权)

(2)因为公民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怎样认识国家(党或公民)做某一事情?

既要回答为什么层次,还要回答怎样做层次。

注意:政治常识的答案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教材理论+材料分析+时事表述,时事表述一般可以表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

客体一:人民群众

1.国家性质,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国家职能,政治: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3.政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各级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主体是人民群众,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地位,民主执政,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制度政策反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正式协商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外政策,基层民主制度等)

客体二:经济

1.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外: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2. 国家机构:行政部门(经济调节等);其它各机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保障作用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政治领导)

4. 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 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6. 民族(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的根本任务)

7. 国际组织(联合国)促进各国经济的联系和发展

8. 主题: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9. 国际新秩序,经济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0.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 对外政策,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基本国策

客体三:文化

1. 对内职能:文化职能,对外加强交流与合作

2. 国家机关:行政机关(文化管理)

3. 三个代表:先进文化

4. 民族:文化平等,各民族灿烂的文化共同创造,各民族共同繁荣。

5. 新秩序: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6. 对外政策: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基本国策

客体四:民主

1. 民主的含义,性质,与专政的关系

2. 国体,人民当家作主

3. 民主政治建设,重要性,主要任务,最根本的,如何建设

4. 国家职能,对内职能的政治职能(健全民主制度)

5. 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6. 民主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7. 党的执政方式:民主执政

8. 人民政协: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9. 民主是政治制度的主线,贯穿于各项政治制度,政策,活动中

客体五:法律

1. 民主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立法权

3. 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职权

4. 依法治国原则,地位;含义,本质,主体,根本目的,为什么坚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如何坚持(六点)

5.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含义;表现(三点)

6. 党的执政方式,依法治政

7. 政党制度,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的准则

8. 宗教活动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9.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作用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原因意义类主观题专练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原因意义类主观题专练 1.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物质生产过剩的今天,全球的经济已基本处于买方市场。作为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严重,差别很不明显,特别是核心功能差别几乎为零。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品牌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之间相互区分的主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是竞争制胜的法宝。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我国将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这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的理由。 答案(1)是由我国当前品牌建设的现状决定的。 (2)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3)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4)有利于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5)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创意经济以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知识和创意等无形资源融合物化,提供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材料一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实行多措并举: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宏观决策和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制定创意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合作培养紧缺人才。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新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 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 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 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 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题型三、“为什 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 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 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 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 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 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 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 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 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从这些方面回答。 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 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 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 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要结合材料 【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 一、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吸收资金、计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安全 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对党】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思想文化意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 ★【答题技巧】★ 当题目问“为什么”时的答题思路 要说这件事的依据 重要性(作用意义目的等) 必然性(这件事存在的客观实际) 可能性(存在的主观条件) 或者不做的危害(导致消极后果) 【启示类】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二要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应该怎么说) 【反映类】原理方XX分析 把握材料给我信息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政治生活高考必备主观题

第一单元 民主选举 1、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3)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②有利于选出自己信赖的当家人或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能力; 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⑥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公民怎样参与民主选举? (1)要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2)选民参与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要积极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3)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4)要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5)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民主决策: 1、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3)①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⑤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⑥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⑦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公民怎样参与民主决策? (1)要依法有序参与民主决策。(2)要积极行使好民主决策的权利,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积极参与民主决策。(3)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4)要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 民主管理: 1、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3)①有利于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②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③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⑥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管理? (1)要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管理。(2)要积极行使好民主管理的权利,通过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途径积极参与民主管理。(3)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4)要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

高中政治历年高考图表类题目专项练习

图表类主观题专项练习(一)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注: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累计发行了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表3 我国经济增长 ⑴表1、表2和表3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⑵综合上述各表,运用经济常识和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单位:%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40%者为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表2 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图1 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 ⑴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 ⑵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⑶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图表类主观题专项练习(二) 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 全国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注:江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其中,苏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苏中超过全国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03年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材料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苏省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⑴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特点? ⑵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 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观点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4、(32分)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 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系2002年数据 ⑴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 ⑵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 ⑶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

高考政治主观题高分策略

高考政治主观题高分策略 高考政治主观题高分策略 方法一:主观题设问归类梳理——触类旁通 “是什么”类型。通常包括现象题和体现题:现象题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或政治现象。首先,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政治或文化问题;最后,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必进行分析。体现题即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观点、道理等。 首先,要注意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其次,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最后,注意答题格式,以及原理加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为什么”类型。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原因题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其次,答题格式即客观必然性加意义(重要性)。意义题即分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其中经济意义包括: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消费者等);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如: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政治意义:对党、对政府、对公民、对社会热点、对国际;文化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等。

措施题即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从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是环境污染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其次,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再次,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党代会、两会等提出的重大措施)。 “看法、认识、评价”类型。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等。首先,联系材料,分解设问。把问题可以分解从四个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联系具体要求选择好角度进行回答。 总之,答题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分析,谨防定势。 方法二:审题答题的基本路径——按步就班 第一步: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首先,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文化生活,还是具体的知识);问题角度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主体限定(是党、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还是经营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其次,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围绕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目、表头、数据、尾注,要细致全面。 第二步: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 审题:回答简答题,关键在于审题。 审读材料全文:要认真阅读材料全文,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⑶理出段与段之间 的内在联系。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2)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 答题思路。 (3)作答:把该回答的问题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2、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页 1 第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二)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三)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高中《政治生活》“措施类”主观题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措施类”主观题归纳 1、济南二模文综28、材料二根据中共山东省九届九次会议精神,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省政府多次向省委汇报工作,采纳省政协的有关提案,听取有关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山东省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 (8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省政府贯彻省委会议精神并向省委汇报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并接受党的监督做到了科学决策。 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省政府执行人大决议并接受人大监督做到了科学民主决策。 ③人民政协具有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省政府采纳政协提案并接受监督做到了科学民主决策。 ④公民有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政府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做到了科学民主决策。(8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 2、济南一模政治:材料二为了更好地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政府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通过咨询委员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重大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提出建议意见。 (2说明专家咨询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正确行使职能的作用。(4分 ①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1分 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通过专家咨询制度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更好地行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3分。每分句1,最高给3分 3、潍坊二模文综28、材料一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

(完整版)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

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 1.“体现类”主观题 此类题往往通过呈现材料或图表,构建“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或“如何体现”的设问。这种设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此类题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2.“反映类”主观题 此类试题有两种设问: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或信息,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但不管是哪一种设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考生所做的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呈现。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 3.“原因类”主观题* 此类题的设计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题目要求往往包括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优越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理论依据;“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地位、作用、意义、优越性、目标等;“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此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答题时应根据材料及相关设问要求给予回答。 4.“意义类”主观题* “意义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回答是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还是社会意义。其次解题时,一是注意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如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二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如经济生活中,是国家,还是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 5.“影响类”主观题 “影响”类与“意义”类题的设问有一定区别,“意义类”题的设问一般是积极影响。而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因此,“影响类”题的设问应注意根据性质分析,在回答时既要考虑有利影响又要考虑不利影响,题目最后还应表明自己的态度。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分析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分析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 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

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页 1 第 【题型特点】: 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

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训练(高考真题)

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训练(高考真题) 必修二《政治生活》高考真题训练 单元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充分享受其给工作、学习、交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迅速传播的电脑病毒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材料二:2007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

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并表示,“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迅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破千亿元,增速超过130%,网购用户规模达8000万,近三成的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首次突破1%。 对2007年大城市网络购物人群调查显示,上海的网络购物人群占上网总人数的50.4%。上海的网络购物金额达到118亿元,而全部连锁商业的零售总额是1362亿。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 3、38.辨析: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 ? ? 单元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2、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 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 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时,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的要求 3.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4.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5.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有买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7.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二、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2.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三、企业(生产者或经营者)应该如何做 1.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搞好售后服务。 2. 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 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4. 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5.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 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 要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要诚实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8. 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9.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对外贸易中,要熟悉国际相关法律、规则,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凡涉及国际关系,一般运用以下知识作答。 (一)为什么…… 1.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

2014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2014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 ——《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一、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 参考设问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1、2、3、8… 参考设问2:公民怎样要做某事——3、4、5、6…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 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6.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 政治生活。 7.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二、人民理论 参考设问1:凡主体涉及到如“劳动者、农民工、弱势群体、城市建设者等)”等的相关问题时,主要可运用以下知识点。设问词一般为“为什么”或依据或意义或重要性等。 参考设问2:注意主体——当主体为政府时答1;为政党时答3,为民族、宗教等时,答4。 1.国家或政府角度: 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⑵政府的性质和职能;⑶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⑷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⑸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⑺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公民角度: 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正确对待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原则;人民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政党角度: ⑴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⑵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⑷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⑸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⑹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民族和宗教角度: ⑴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⑵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政府理论(关键词:国务院、李克强总理、XX省长.市长.县长) 参考设问1:国家或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1、2、3、4、9、10… 参考设问2:国家或政府怎样做某事——3、4、5、6、7、8、9…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

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2014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公民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包括……③监督权。包括….. (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政治参与的准则:有序→三大基本原则: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统一。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4、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 (1)民主选举: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2)民主决策: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管理:①居民委员会;②村民委员会。实现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4)民主监督: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 (北京2013)倡议书(草稿):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思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_____;理论依据:______。 倡议三:_____;理论依据:____。 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龙头等。 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倡议: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打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献言建策,理论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江苏2013)创新型人才关系着“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有关部门准备指定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良性互动。

2019届高考政治题型专练【题型12】启示类主观题(含解析)

题型十二启示类主观题 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会受到高度关注? (2)“拯救汉字危机”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 答案(1)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③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的方式,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②每个人都应从平时、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作出积极贡献,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③我们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启示我们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第(1)问的回答,可以从汉字的重要性、大众传媒的作用、继承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分析。第(2)问的回答,要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创新尝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逐一对应辩证法道理即可。 2.材料一2009~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单位:亿美元) 注: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机电类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占到29.9%,一般贸易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我国外贸附加值比重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高考政治主观题满分解题方法和模板

高考政治主观题满分解题方法和答题模板 解题步骤 1、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④边审材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2、审设句: ①范围(如果没有给,就要联系材料自己判断,材料侧重哪方面就重点写哪方面); ②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识题,意义题); ③设问中的主体和客体。 3、组织答案要点 (1)要点:①段落化;②序号化;①②③abc;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2)技巧:①先重点,再其它;②先观点,再材料;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④搜索课本相关语言,把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 解题方法 经济常识部分 一、是什么 1、图表题(说明经济现象): ①概括材料(表头、表格→横比和纵比、附注、关系→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联系); ②得出结论(问题所在+时政热点)。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要点+内容)+联系材料。 二、为什么 1、一般型: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概括材料)。 2、意义型:两个角度(国内国际);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人民→劳动者和消费者)

A、国内经济:有利于 ①社义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 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⑤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 B、对外经济: a、本国:有利于 ①对外贸易的四个作用; ②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④促进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⑤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 ①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②互通有无、调济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c、区域合作交流方面: 有利于①优势互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②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③巩固和扩大合作区域内的市场,增强区域合作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等等。 (2)人民 有利于 ①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调动劳动积极性、主动性; ③增强意识(市场和竞争等),树立正确的观念(消费观等); ④维护合法权益(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