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翻译古文

如何翻译古文

如何翻译古文
如何翻译古文

如何翻译古文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译,重要的问题是准确地理解古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但翻译方法也很重要。这里主要谈谈翻译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例如: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上面两段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属于直译。

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关于意译。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段译文可见,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

对意译也要防止一种错误理解。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意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意译是一种要求很高的今译方法,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才有可能进行象样的意译。初作今译练习,一般应直译,切不可借口意译而任意乱译。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

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例如:(1)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2)原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上面两段译文,除〔〕内是必要的增补外,字词,古今是一对一的关系;词序、句法结构,古今相同。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对译。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原文:彼且奚适也?(《北冥有鱼》)

译文:他将要去哪里呢?

(2)原文: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译文:楚国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

(3)原文: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讨伐京邑。

(4)原文: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译文:晋侯使赵盾饮酒。

(5)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

译文:邴夏给齐侯驾车。

原文(1)的“奚”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适”的前面,今译时应按现代汉语词序置于动词后面。“奚适”应译为“去哪里”或“往哪里去”。原文(2)的“方城”、“汉水”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今译时要移至介词后面。原文(3)的“二百乘”是“车”的后置定语,今译时要移至“战车”的前面。原文(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原文(5)“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古

代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例如:

(1)原文: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等到庄公登上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死在那里,〔不适合给他〕。别的城邑一定听从〔您的〕吩咐。”(2)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1)的译文,补出“姜氏”以明确“为之请制”的主语;增添“从前”和“不适合给他”两处,是为了揭示原文中隐含的意义;增补“您的”以限定听从谁的“吩咐”,使语意表达更清楚。原文(2)于“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惩前省略了主语“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显豁。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例如:

(1)原文: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前出师表》)

译文: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2)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马中锡《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3)原文:维禹浚川,九州攸宁。(《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禹疏通河道,使九州安宁。

原文(1)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有”字;原文(2)置于“简子”和“去远”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之”字;原文(3)的句首语气词“维”字与“宁”前的词缀“攸”字,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的表达结构和相应的词语,今译时均可删除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

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郑伯克段于鄢》)译文: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2)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名。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移入译文,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名”、“常道”、“常名”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可径直移入译文,保留原貌。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三、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误译。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周道:太子死,立適孙。(《史记?梁孝王世家》)

(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豳风?七月》)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前出世表》)“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

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有人由于不明古义,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適”是“嫡”的古字。在宗法社会中正妻称“適(嫡)”,正妻所生的儿子称“適(嫡)子”,立嫡长子是宗法社会的王位继承制度。句中“適孙”,指帝王的长孙,有人按“適”的简化字“适”译为“合适的孙子”,与原意相差很远。例(3)的“剥”,是“扑”的通假字,意思是扑打。有人就“剥”的本义“割裂”来翻译,造成误译。例(4)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知识浅”。有人把这个词组理解为双音节词,径直移入译文,就误译成诸葛亮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3)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例(1)的“小鲁”,有人译为“小了鲁国”,这是由于不了解此处“小”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误译。此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小了”。例(2)“其一犬坐于前”,有人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这是不了解“一”字后省略“狼”字,“犬”字是名词用作状语而造成的误译。因译为“其中一条狼狗那样蹲坐在前面。”例(3)中“就木”的“木”字,指棺槨,属修辞上的借代格。“就木”是走向棺木,可译为“进棺材”。有人译为“去寻找木头”。这是由于不了解古代汉语修辞而造成的误译。

3、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常会造成误译。例如:

(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2)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王禹偁《黄冈竹楼记》)(3)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有人译为“精通书籍”,这是不了解古代习俗造成的误译。这几句可译为:“所以看了什么书,总是弄懂并记牢。做官后,官俸化掉,书籍买来,一本本堆得满满的。”例(2)“茶烟歇”,有人译为“茶品完了,烟抽完了”,这是不了解当时社会生活造成的误译。原文“烟”指煮茶的炉烟。宋代喝茶要煮过,与现代用开水冲不同;烟草于明代才传入我国,北宋初的王禹偁根本不可能抽烟。“茶烟歇”应当译为“茶炉的烟散尽了”。例(3)“举

进士”,有人译为“中了进士”这是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与明清不同而造成的误译。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称进士,“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意思。如已考上进士,就不能说“连不得志于有司”了。

4、不明解词的注释与翻译的区别而造成误译

字典辞书与古文注本对字词的解说与翻译是不同的。有人不了解这一点,把字词的解说简单地移入译文而造成误译。例如:

(1)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2)雩而雨,何也?(《天论》)

例(1)有人译为“唐德宗李适年号十九年,〔柳宗元〕由蓝田县尉升任御史台的属官,掌监察百官、巡按郡县狱讼、军械等事。”这是把“贞元”和“监察御史”的解说抄入译文所造成的误译。唐德宗年号除“贞元”外尚有“建中”、“兴元”;“御史台的属官”也不止“监察御史”一种。照抄解说,反而造成含义不清、文句不通。例(2)有人译为“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而下雨,为什么呢?”这是照抄“雩”字的解说而造成的误译,“雩”是求雨的祭祀,既可用作名词,也可用作动词,例(2)中用作动词。“雩而雨”应译为“祈天求雨后下雨了”或“雩祭后下雨了”。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如上面所举“其一犬坐于前”句,前面已有“一狼径去”,而根本没有出现“犬”字,只要细心分析就会清楚:“其一”是指其中一条狼,只不过“狼”字承前省略了。“犬坐于前”的主语既然是“狼”,“犬坐”当然不是“狗蹲坐”,而只能是“像狗那样蹲坐”的意思。误译者没有发现“犬”字是名词用作状语而导致误译。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四、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

第一,关于“信”。“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例如:

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其一,“睡”的古义是“坐寐”(《说

文解字》:“睡,坐寐也。”),即坐着打瞌睡,而不是躺下来睡觉。苏秦读书困倦,很自然地坐着打盹儿。译成“睡觉”,不准确。其二,“股”指大腿,因不了解古义而译成“屁股”。此段应译为:“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又如: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这段译文也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其一,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译成“国内的人”,不确切。其二,“谤”字上古汉语指公开批评错误,没有贬义。厉王暴虐,国人才议论,不是恶意的诽谤,而译者用“谤”的今义去翻译,结果歪曲了原意。此两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第二,关于“达”。“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不相符,表达不顺畅,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方面文白夹杂,生涩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该译而没有译,使译文读起来不顺畅。此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又如:

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译文: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这段译文逐字翻译,没有失误、不实之处,但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不符合“达”的要求。原文“隐者也”和“行”的主语是荷蓧丈人,“至”的主语是子路,都承前省略了。这样省略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但不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译文应该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可译为:“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只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古文今译不可或缺的两项基本要求,不可偏废。

第三,关于“雅”。“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孜孜以求的目标,不易一时奏效。对初学者

来说,如能在“信”“达”的基础上初步体现出原作的语言特色,也就可以了。

雅与不雅总是相对而言的。例如:

原文:前者呼,后者应。(欧阳修《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召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这三种译文,内容上都没有什么不妥,也都通顺,但却有优劣之分。欧阳修这两句是描写滁人游山的情景的。比较而言,译文三较能传达出游人从容而又热烈的情态,与原文的格调、特色基本一致;译文一则显得匆忙窘迫,粗声粗气,不像描写游山,与原文风格相距较远;译文二则好像描写赶路,语言风格也与原作不类。相对而言,译文三比较合乎“雅”的要求。又如:

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上述三种译文都基本符合信、达的要求。但译文一、二对原句是对偶句这一语言特色考虑不足。译文三则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原文:愬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愬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愬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愬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一看上去细致生动,但有许多词语是凭想象硬加上去的,如“时常”、“总是”、“端汤捧药”、“一点”等等。这样做连“信”的要求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雅”了。不如译文二老老实实对译,把原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译文一将“相似”译为“半斤五两”,与原作端庄严肃的特色相背离,给人一种油滑俗气的感觉,相比之下,译文二显得“雅”些

关于“雅”,涉及的问题还很多,不能一一详谈。做今译练习,如能较好地体现出原作的语言特色,也就初步地达到了“雅”的要求

古文今译口诀

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

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词句间段,紧密联系。跳跃句子,补出隐意。

加上括号,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跳译。

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是你。

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流畅,错字无迹。

改无可改,方可搁笔。

经典中国古文英语翻译

经典中国古文英语翻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 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 It is a true great man whom no money and rank can confuse, no poverty and hardship can shake, and no power and force can suffocat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huge tree that fills one’s arms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 a nine-storied tower rises from a heap of earth; a thousand li journey starts with the first step.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Misfortune, that is where happiness depends; happiness, that is where misfortune underlies.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On seeing a man of virtue, try to become his equal; on seeing a man without virtue, examine yourself not to have the same defects.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This 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bow in homag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Raising my hea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withdraw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ll are past and gone; we look to this age for truly great me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The gentleman helps others to achieve their moral perfection but not their evil conduct.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愧于魂。 A righteous man never feels ashamed to face his shadow when standing alone and to face his soul when sleeping alone.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of virtue is light like water, yet affectiona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without virtue is sweet like wine, yet easily broken.

古文翻译的方法

古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翻译技巧总结

1. 句子内部指代的翻译 当代词与其所指代的对象在同一划线句中时,一般来可以将代词译为相对应的代词。但是如果前面出现多个名词,而且从数量、性质等方面很难判断代词的指代,则最好将代词翻译成相对应的名词。 98 71)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 But even more important是整个句子的状语,it was the farthest是主句,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是修饰the farthest的定语从句,for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参见1995年71题),在这个状语从句中,what they were seeing是主语从句,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是状语从句中的系表结构,that existed…是修饰名词patterns and structures的定语从句。 译文: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察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01 71)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主句,其中hosted by robots是过去分词短语做television chat shows 的后置定语,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介词短语修饰cars;that will disable them是定语从句,修饰pollution monitors ;when they offend是时间状语从句,修饰动词disable。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以及装有污染监控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 污超标(违规),监控器就会使其停驶。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路的第一步,最终会使人们在下世纪末之前就研制出完全电子化的仿真人。" 2. 句外指代的翻译 A.对于指代具体某个或几个名词的词,一定要搞清楚他指代的内容,译文中用代词表示不清的就用名词来表达,哪怕是罗嗦一点也一定要多用名词,只有在明显清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名词才用代词。P8-74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 "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

文言文文段翻译

文言文文段翻译 司马光好学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词语解释】 本文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死后被封“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患:担心。 既:已经。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后以“绝编”指勤奋读书。

迨:等到。 乃:才。 尝:曾经。 或:无实意,可不译出。 咏:吟咏。 倍诵:“倍”通“背”,背诵。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 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 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提示】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是学习的准则。要 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书不可不成诵

(读书不能不背诵积累)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韦编三绝” 复裈(音同“昆”)原文: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世说新语·夙惠》刘义庆) 译文: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extremely useful and helpfu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 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 It is a true great man whom no money and rank can confuse, no poverty and hardship can shake, and no power and force can suffocat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huge tree that fills one’s arms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 a nine-storied tower rises from a heap of earth; a thousand li journey starts with the first step.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Misfortune, that is where happiness depends; happiness, that is where misfortune underlies.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On seeing a man of virtue, try to become his equal; on seeing a man without virtue, examine yourself not to have the same defects.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This 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bow in homag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Raising my hea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withdraw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ll are past and gone; we look to this age for truly great me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The gentleman helps others to achieve their moral perfection but not their evil conduct.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愧于魂。 A righteous man never feels ashamed to face his shadow when standing alone and to face his soul when sleeping alone.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of virtue is light like water, yet affectionate; the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教学目标:1、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 2、掌握常见的翻译方法 3、练习全面、准确、流畅的翻译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翻译方法的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ppt 教学设想: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①热身练习,翻译几个学过的文段。 ②兴趣练习——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错误解析,并给出恰当的翻译。 二、教师小结: 1、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3、文言翻译的两个标准: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三、举例讲解:ppt 四、课堂练习 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①令以为贤,举为孝廉。”②——《后汉书·袁安传》 译文①: 译文②: 2.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3.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4.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杂篇》) ① ② ③ 5、翻译下面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①”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

翻译技巧汇总Word版

第一节省略法 所谓“省略”并不是把原文的意义删去,而是省略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而显得累赘甚至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一、结构考虑的省略 1.代词的省略 A.省略作主语的代词 在英文句子中,作主语的代词较多。为了使译文前后句子的意思紧凑,避免重复用词,或者为了使译文前后句子的主语能清楚地表示出来,有时可以将作主语的代词省去。但省去的人称代词在意思上仍明显地包含在译文里。例如: 1). That is the way I am, and try as I might, I haven’t been able to change it. 但我就是这个脾气,虽然几经努力,却未能改变过来。 2)Like his friends he had many wonderful ideas, but he only put a few into practice. 像他的朋友一样,他头脑里虽然有许多美妙的想法,却只有少数付诸实施。 B. 在英语句子中,泛指的人称代词常常不译出来。例如: 1)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2)They say it’s so. 据说是这样。 C. 作宾语的代词往往也可省略。 在英语句子中,有时作宾语的代词,无论在前面是否提到过,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往往可以不译出来。例如: 1)The following letter will explain itself and needs no apology. 下面的话一看就明白,用不着道歉。 2)If you have read these stories, tell them in your own words. 如果你读过这些故事,就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3)The more he tried to hide his warts, the more he revealed them. 他越是要掩盖他的烂疮疤,就越是会暴露。 D. 省略物主代词 在英语句子里的物主代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一个句子中往往会出现好几个物主代词,如果将每个物主代词都翻译出来那么汉语译文就显得非常罗嗦。所以在没有其他人称的物主代词出现的情况下,在翻译的时候物主代词大多省略。例如: 1)For two weeks, he had been studying the house, looking at its room,its electric wiring, its path and its garden. 两个星期以来,他一直注意房子的情况,查看各个房间、留心电路的走向以及通道和花园的布局。 2) In order to survive, to feed, clothe and shelter himself and his children, man is engaged in a constant struggle with nature. 为了生存,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衣食住行,人类和大自然不断地进行着斗争。 1)She felt the flowers were in her finger, on her lips, growing in her breast. 她觉得手里和唇上都是花儿,胸中也生长着花儿。 2.省略非人称或无意义的代词it “it”也起着代词的作用,在译文中,当它被用作非人称或没有意义的时候,往往可以省略。 A.非人称的 it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经典句子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1、见侮而不斗,辱也。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一寸山河一寸金。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5、不迁怒,不贰过。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

以为戒,有则改之。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11、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3、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1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1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 1、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考查点) 2、了解翻译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翻译的具体步骤。 3、方法:温故知新,不断积累。 教学重点: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方法,培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培养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导语: 我们前面系统复习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了,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6、虚词 7、固定结构 8、特殊句式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除去必要的省略和一些无实在意义的词语,要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应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不该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说明》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考查: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2.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对(对译法)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各种文言文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整理

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 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对少数文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概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叹心”,直译为“鸢飞到天上,看到山峰,就会平息那心”,意译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远远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两相比较联系上下文意义,显然意译要比直译更准确。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译则为“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显然不符合语境,此处作者采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二、正确解释文言实词的技巧 1、由字形、字音推求字义 由象形、会意、指示三种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其字义均和字形有关,这些字占了汉字的绝大部分,分析其字形结构,能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词义。 如“日”构成的汉字多于光和时间有关,据此可以推知《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日星隐曜”中的“景”和“曜”分别为“日光”和“光芒”。 由于古汉语中存有大量的同音假借现象,我们在解释词义时就不能字字拘泥于本字本义的分析。当“疑于义者,以声求之”,这就是说一个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不妨从字音方面去考虑。 如《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其中的“阙”若用本义解释为“宫阙”在此显然不通,从字音考虑与“缺”通假,意思就准确了。 2、利用句子结构推断词义 句式的整齐、语意的对应是汉语一大特点,文言文中表现尤为突出,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词义,进而准确地理解原文。 如《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竭”的含义是“使……竭”,即“尽”的意思,那么与其对应的“殚”的含义也可为“使……殚”,即“尽”的意思。 3、利用词的构成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里,结构相同的词语或者作同一句子成分的词,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正确解释词语。 如:“优柔寡断”,“优”对“寡”,“柔”对“断”,后面的“寡断”是“少果断”,那么前面的“优柔”就应该是“多柔和”。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一、词汇方面 ㈠.词义选择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 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 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

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 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

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文言文语段练习及翻译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②。 ①害:妒忌,怨恨。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译文: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妒忌。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今有人日攘(3)邻之鸡者,或(4)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5)。”曰:“请损之(6),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7)。”如知其非义 注释 (3)[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4)[或]有的人(5)[是非君子之道]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是:此,这。君子:指品行良好的人。道:作为,行(6)义:好的(7)[请损之]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损,减少。之,代表偷鸡这件事(8)[已]停止(9)[斯]则,就(10)[日]每天 译文:现在有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的人。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停止(这种行为)。”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①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1.鬼魅:鬼怪2.旦暮:早晚3.罄于前:出现在眼前 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CLASS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 EXTREMELY USEFUL AND HELPFU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 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 It is a true great man whom no money and rank can confuse, no poverty and hardship can shake, and no power and force can suffocat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huge tree that fills one’s arms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 a nine-storied tower rises from a heap of earth; a thousand li journey starts with the first step.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Misfortune, that is where happiness depends; happiness, that is where misfortune underlies.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On seeing a man of virtue, try to become his equal; on seeing a man without virtue, examine yourself not to have the same defects.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This 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bow in homag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Raising my hea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withdraw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ll are past and gone; we look to this age for truly great me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The gentleman helps others to achieve their moral perfection but not their evil conduct.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愧于魂。 A righteous man never feels ashamed to face his shadow when standing alone and to face his soul when sleeping alone.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of virtue is light like water, yet affectiona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without virtue is sweet like wine, yet easily broken.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Expend the respect of the aged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expend the love of the young ones in one’s fa 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Propriety suggests reciprocity. It is not propriety not to give out but to receive, or vice versa.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