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硬盘参数

硬盘参数

硬盘参数
硬盘参数

硬盘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硬盘

问:什么是硬盘?

答:英文“hard-disk”简称HD。是一种储存量巨大的设备,作用是储存计算机运行时需要的数据。计算机的硬盘主要由碟片、磁头、磁头臂、磁头臂服务定位系统和底层电路板、数据保护系统以及接口等组成。计算机硬盘的技术指标主要围绕在盘片大小、盘片多少、单碟容量、磁盘转速、磁头技术、服务定位系统、接口、二级缓存、噪音和S.M.A.R.T. 等参数上。

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

问: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

答: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是越小越好,潜伏期小代表硬盘的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短,这就等于具有更高的硬盘数据传输率。

什么是DMA和PIO

问:人们在谈论硬盘时经常提到DMA和PIO,那到底什么是DMA和PIO呢?

答:这两种模式就是目前硬盘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PIO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的读写的数据交换模式;而DMA则是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了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

PIO的英文全称为“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即“程序输入/输出”模式。这种模式使用PC I/O端口指令来传送所有的命令、状态和数据。由于驱动器中有多个缓冲区,对硬盘的读写一般采用I/O串操作指令,这种指令只需一次取指令就可以重复多次地完成I/O 操作,因此,达到高的数据传输率是可能的。

DMA的英文全称为“Direct Memory Access”,即“内存直接存取”模式。它表示数据不经过CPU,而直接在硬盘和内存之间传送。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内,如OS/2、Linux、Windows NT等,当磁盘传输数据时,CPU可腾出时间来做其它事情,使服务器的数据性能大大提高。而在DOS/Windows3.X环境里,CPU不得不等待数据传输完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DMA 方式的意义并不大。

但在现在的操作系统环境中,DMA的传输模式明显优于PIO的传输模式。

什么是硬盘的转速

问:什么是硬盘的转速?

答: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单位是RPM(每分钟旋转次数)。其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就越高。目前一般的硬盘转速为5400转/分和7200转/分,最高的转速则可达

到10000转/分以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磁头在盘片定位寻找数据时,如果盘片转动速度越快,磁头则可更快地定位到要找的数据,那么硬盘一秒钟内可读取的数据就越多。特别是在读取游戏和拷贝大量数据的时候,转速高低就明显地体现出来。

什么是硬盘的缓存

问:什么是硬盘的缓存?

答:硬盘缓存是为解决硬盘的存取速度和内存存取速度不匹配而设计的(类似于CPU的一二级缓存)。缓存的容量因为其造价太高,而不可能做得太大。ATA硬盘的缓存大小一般为512KB和2MB。现在来说,5400转/分的硬盘通常有512KB和2MB两种,7200转/分的硬盘的缓存通常为2MB或者8MB。还有一些高端的型号采用了更大的缓存以提高硬盘性能。硬盘缓存越大,一次的数据吞吐量就越大,性能也就更好。

什么是硬盘的最高内部传输速率

问:什么是硬盘的最高内部传输速率?

答: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这是硬盘的内圈传输速率,它是指磁头和高速数据缓存之间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it/s。最高内部传输速率的性能是与硬盘转速以及盘片存储密度(单碟容量)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影响硬盘性能的因素之一。

什么是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

问:什么是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

答:外部数据传输率,通称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2000年推出的Ultra ATA/100,理论上最大外部数据率为100MB/s,目前的S-ATA其理论传输率为150MB/s,但由于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制约往往达不到这么高。

什么是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问:什么是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答: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注意它与平均访问时间的差别,平均寻道时间当然是越小越好,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高级硬盘完成数据的搜索只需要7-11 毫秒,现在一般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ms的产品。

什么是数据保护系统

问:什么是数据保护系统?

答:硬盘内保存了很多重要的数据和资料,但是硬盘很脆弱。因此,数据安全对用户来说是

一个重要的话题。目前硬盘普遍采用S.M.A.R.T技术(Self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来保护数据,各大硬盘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昆腾公司在火球八代硬盘中内建了DPS(数据保护系统),Maxtor(迈拓)在金钻二代上应用了MaxSafe技术,以及Seagate(西捷)的DST(Drive Self Test,驱动器自我检测)和IBM的DFT(Drive Fitness Test,驱动器健康检测)等等。这些检测软件能有效地保护硬盘内数据的安全,用户使用时也可以更加放心了。

什么是S.M.A.R.T.

问:什么是S.M.A.R.T.?

答:S.M.A.R.T.即硬盘的自监测、分析、报告技术,这是现在硬盘普遍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在硬盘工作的时候监测系统对电机、电路、磁盘、磁头的状态进行分析,当有异常发生的时候就会发出警告,有的还会自动降速并备份数据。

什么是IDE与EIDE

问:IDE接口是什么?EIDE接口又是什么?

答:IDE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接口。ATA接口最初是在1986年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共同开发的,使用40芯的扁平电缆线。IDE接口成本低廉,1990年后生产的PC机开始普遍采用IDE接口。

最初的IDE接口只考虑了硬盘,后来为了让CD-ROM等设备也使用ATA接口,西部数据提出了EIDE的概念,EIDE实际上包含了ATA-2和ATAPI两种标准(后者是为CDROM等设备制定的)。ATA接口的最新标准是ATA-3,与ATA-2相比,ATA-3没有增加更高速率的工作模式,但改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加入了一个简单的安全方案,对电源管理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引入了S.M.A.R.T.技术,让硬盘在出错时能够向系统报告。

什么是ATA 133

问:经常可以在介绍硬盘时提到硬盘支持ATA 66、ATA 100、ATA 133,这是什么意思?答:ATA 33/66/100并不是新接口规范,它们只是对EIDE接口的增强。ATA 100是硬盘生产商昆腾(Quantum)联合几大厂商在原有的 ATA 66 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接口类型,这个接口得到了英特尔和其它一些主要芯片制造商的支持,目前的主流主板芯片组都支持该标准。ATA 100硬盘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硬盘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100MB/s,在数据线方面,它与ATA 66一样,使用的是向下兼容的80芯数据线。

ATA 133是Maxtor公司推出的接口规范,支持133 MB/s的接口传输速率,比原来的ATA 100接口速率高33%。其实今后硬盘接口规范的发展方向并不是现在的ATA并行口,而是Intel 提倡的Serial ATA(串行ATA接口)。而ATA 133只是Maxtor推出的一种过渡方案,因为现在的并行接口与以后的Serial ATA根本不兼容,这样一来用户的旧设备就无法使用新的接口了,而且Serial ATA最快要在2003年才会开始普及,在中间的过渡时间中,ATA 100很难满足高速发展的硬盘传输要求,所以Maxtor推出了这种名为“Fast Drive”的接口规范,作为过渡方案。

ATA 133接口仍然使用80芯的数据线,并且与以前的ATA 33/66/100完全兼容。不过要想真

正享受到ATA 133的快感,主板的南桥芯片必须支持该标准才行,否则的话你就只能另外购买ATA 133控制卡了。目前支持ATA 133标准的南桥芯片有VIA的VT8233A和Ali的M1535D+,以及SiS 962;南桥型号较老及基于Intel芯片组的主板要通过板载Ultra ATA 133控制芯片或搭配独立的控制卡才行,目前常见的ATA 133控制芯片有Promise公司生产的用于Ultra133 TX2控制卡的PDC20269、用于FastTrak TX2000 RAID卡的PDC20271和供主板厂家板载的PDC20275(Ultra ATA/133)、 PDC20276(RAID 0/1)、PDC20277(服务器级RAID 0/1);另外则有HighPoint公司生产的单通道的HPT371和双通道的HPT302,它们分别用于Rocket133S和Rocket133控制卡,而双通道的HPT372和四通道的HPT374则是RAID控制芯片。

什么是AFC Media技术

问:什么是AFC Media技术?

答:AFC Media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硬盘磁头和不增加盘片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硬盘容量。从而突破了硬盘单碟容量极限。AFC Media是Antiferromag -netically-coupled Media的缩写,意为抗铁磁性耦合介质。

应用AFC Media技术,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这种特殊的AFC介质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叫作“仙子之尘(Pixie Dust)”。AFC Media技术在磁盘表面添加了一层很薄很薄的物质,从而使磁盘的单位面积的碟片上可以允许存储更多的数据资料。该物质是贵金属铂系元素中的钌元素(元素符号Ru),钌与铂金属一样属于稀有金属。

图为AFC介质的结构示意图,磁存储层由原来的一层改变成两层,在两层磁介质之间的物质就是钌金属层材料。

现有的传统硬盘碟片的存储密度大约是在每平方英寸20Gbit左右,从IBM最新公布的资料来看,如果应用了AFC 介质,至少可以达到目前普通硬盘介质容量的4倍,也即是具有至少每平方英寸80Gbit的区域密度。按这个理论值推算,传统介质出现SPE超磁现象的区域

密度为每平方英寸200Gbit ,而使用AFC介质后出现SPE超磁现象的区域密度就可以提高到每平方英寸800Gbit。纵观现在的硬盘技术,每平方英寸200Gbit的限制很快就会出现,到了2003年硬盘的区域密度就可能达到每平方英寸100Gbit;而到2005年的时候则会达到每平方英寸200Gbit。

为什么硬盘实际容量比标准容量小

问:为什么硬盘实际容量比标准容量小?

答:硬盘容量(V olume)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许多人发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什么是簇

问:什么是簇?

答:文件占用磁盘空间时,基本单位不是字节而是簇。簇的大小与磁盘的规格有关,一般情况下,软盘每簇是1个扇区,硬盘每簇的扇区数与硬盘的总容量大小有关,可能是4、8、16、32、64,另外簇大小与硬盘的分区格式也有关系。

由于硬盘是以簇作为存储单位,所以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完整地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分成若干段,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这种存储方式称为文件的链式存储。硬盘上的文件常常要进行创建、删除、增长、缩短等操作,这样的操作越多,盘上的文件就可能被分得越零碎(每段至少是1簇)。但是,由于硬盘上保存着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信息(即FAT),操作系统在读取文件时,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各段的位置并正确读出。不过,这种以簇为单位的存储法也是有其缺陷的。主要表现在对空间的利用上,每个文件的最后一簇都有可能有未被完全利用的空间(称为尾簇空间)。一般来说,当文件个数比较多时,平均每个文件要浪费半个簇的空间。

什么是扇区

问:什么是扇区?

答:磁盘的每一面被分为很多条磁道,即表面上的一些同心园,越接近中心,圆就越小。而每一个磁道又按512个字节为单位划分为等分,叫做扇区,在一些硬盘的参数列表上你可以看到描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的参数,它通常用一个范围标识,例如373~746,这标识,最外圈的磁道有746个扇区,而最里面的磁道有373个扇区,因此可以算出来,磁道的容量分别是从382KB到191KB。

什么是柱面

问:什么是柱面?

答:柱面用于定义在一个硬盘中所有磁盘的所有的磁道数,也就是说,柱面定义了不同磁盘的磁道数。这样,一个有四碟的硬盘就有八面可以存放数据,一个柱面就有八个磁道,如果每一个磁盘有500个磁道,那么这个硬盘应该有4000个磁道,或者500个柱面。

什么是硬盘主引导区

问:硬盘主引导区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硬盘主引导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不过,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MBR(主引导记录)占用了其中的446个字节(偏移0~偏移1BDH),另外的64个字节(偏移1BEH~偏移1FDH)交给了DPT(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盘分区表),最后两个字节“55 AA”(偏移1FEH~偏移1FFH)是分区的结束标志。这些整体构成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大致的结构如图所示。

主引导记录中包含了硬盘的一系列参数和一段引导程序。其中的硬盘引导程序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并且在系统硬件完成自检以后引导具有激活标志的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并将控制权交给启动程序。MBR是由分区程序(如Fdisk)所产生的,它不依赖任何操作系统,而且硬盘引导程序也是可以改变的,从而实现多系统共存,例如在前面章节中我们所提到的LILO等程序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修改MBR来实现的。硬盘分区表项的16个字节的具体含义如下表所示:

偏移长度位置含义

0 字节第1字节表示分区状态,如:

0→非活动分区

80→活动分区

1 字节第2字节该分区起始头(Head)

2 字节第3字节该分区起始扇区(Sector)和起始柱面(Cylinder) 4 字节第4字节表示该分区类型,如:

82→Linux Native分区

83→Linux Swap分区

5 字节第5字节该分区终止头(Head)

6 双字第6~8

字节该分区终止扇区(Sector)和终止柱面(Cylinder)

8 双字第9~12

字节

该分区起始绝对分区

C 双字第13~16

字节

该分区扇区数

以上这些参数我们用NU 8.0中DiskEdit工具软件可轻松获取,其功能非常强大,但应用不当会有很大错误,请各位注意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以一台硬盘容量为270MB,分为C盘(100MB)和D盘(170MB)的计算机为例,在纯DOS下启动DiskEdit→在对象菜单(Object)上选中驱动器(Drive)和物理磁盘选项后确定→在对象菜单(Object)上选中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在显示菜单(View)中选择十六进制(Hex)。以下数据为主分区信息:

000001B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 00 00 00 00 00 80 01

000001C0: 01 00 06 0D 68 6D 28 00 - 00 00 78 20 03 00 00 00

000001D0: 41 6E 05 0D E8 AE A0 20 - 03 00 30 EE 04 00 00 00

000001E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01F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 00 00 00 00 00 55 AA

为了让读者能更加具体地认识硬盘主引导记录,下面再以一个实例来具体介绍。例:

80 01 01 00 0B FE BF FC 3F 00 00 00 7E 86 BB 00

最前面的“80”是一个分区的激活标志,表示系统可引导;“01 01 00”表示分区开始的磁头号为01,开始的扇区号为01,开始的柱面号为00;“0B”表示分区的系统类型是FAT32,其他比较常用的有04(FAT16)、07(NTFS);“FE BF FC”表示分区结束的磁头号为254,分区结束的扇区号为63、分区结束的柱面号为764;“3F 00 00 00”表示首扇区的相对扇区号为63;“7E 86 BB 00”表示总扇区数为12289622。

什么是硬盘DBR区

问:硬盘DBR区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DBR(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它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是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当MBR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它时,判断本分区根目录前两个文件是不是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以DOS为例,即是IO.sys和Msdos.sys)。如果确定存在,就把其读入内存,并把控制权交给该文件。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的大小等重

要参数。

什么是硬盘FAT表

问:硬盘FAT表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FAT(文件分配表),它是用于记录硬盘内簇的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文件的链式存储。因为硬盘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经被文件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经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一个簇的簇号,对一个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无后继簇。

你不难想象,如果文件分配表损坏或者丢失的话,那最直接的后果将是硬盘数据的丢失,虽然这在理论上数据并没有丢失,但是由于FAT损坏了,就好比索引丢失,系统自然就无法识别出存储在硬盘内的数据。当然,此时如果你有硬盘分区表(FAT)备份的话,只需用备份文件恢复硬盘的分区表即可找回数据。

正是由于FAT对于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为FAT作个备份,即在原FAT的后面再建一个同样的FAT。初形成的FAT中所有项都标明为“未占用”,但如果磁盘有局部损坏,那么格式化程序会检测出损坏的簇,在相应的项中标为“坏簇”,以后存文件时就不会再使用这个簇了。FAT的项数与硬盘上的总簇数相当,每一项占用的字节数也要与总簇数相适应,因为其中需要存放簇号。FAT的格式有多种,其中FAT16是指文件分配表使用16位数字,16位分配表最多能管理65536(即2的16次方)个簇,也就是所规定的一个硬盘分区。

由于每个簇的存储空间最大只有32KB,所以在使用FAT16管理硬盘时,每个分区的最大存储容量只有(65536×32KB)2048MB,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1GB。现在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由于FAT16对硬盘分区的容量有限制,所以当硬盘容量超过2GB之后,你只能将硬盘划分成多个2GB的分区后才能正常使用。为此,从Windows 95 OSR2版本开始使用FAT32标准,即使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来管理硬盘文件,这样系统就能为文件分配多达4294967296(即2的32次方)个簇,所以在簇同样为32KB时每个分区容量最大可达65GB以上。此外使用FAT32管理硬盘时,每个逻辑盘中的簇长度也比使用FAT16标准管理的同等容量逻辑盘小很多。由于文件存储在硬盘上占用的磁盘空间以簇为最小单位,所以某一文件即使只有几十个字节也必须占用整个簇,因此逻辑盘的簇单位容量越小越能合理利用存储空间。所以FAT32更适于大硬盘。

什么是硬盘FDT表

问:硬盘FDT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硬盘FDT文件目录表(DIR根目录区),它紧接着第二FAT表(即备份的FAT表)之后,记录着根目录下每个文件(目录)的起始单元、文件的属性等。

定位文件位置时,操作系统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硬盘中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了。

什么是硬盘DATA区

问:硬盘DATA区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DATA(数据区),它是真正意义上数据存储的地方,位于DIR区之后,占据硬盘上的大部分数据空间。

什么是SCSI

问:什么是SCSI?

答: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是一种与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而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每个SCSI总线上可以连接包括SCSI控制卡在内的8个SCSI设备。SCSI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设备,独立的总线使得它对CPU的占用率很低,传输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同时价格也很高,所以也决定了其普及程度远不如IDE,只能在高档的电脑设备中出现。

什么是RAID

问:什么是RAID?

答:RAID是目前最热门的硬盘应用技术,“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即“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RAID的优点很多,它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硬盘组、工作方式,目前常见的有RAID

0、RAID 1、RAID 0+1以及RAID 5等几种模式。

1.RAID 0

RAID 0是一种最简单的硬盘阵列,它将所有的硬盘看作一个大的逻辑硬盘,而不管你这个逻辑硬盘到底是由多少个物理硬盘组成的。当我们在硬盘上读写数据时,系统会将数据以块的形式依次分开存入各个硬盘,此时硬盘的读写操作是由各硬盘分担的,因此工作在此模式下的硬盘有着非常好的存取速度,也加大了硬盘的容量。

2.RAID 1

与以速度为王的RAID 0相比,RAID 1则是另外一个极端——以稳定、安全性为前提。它将所有的磁盘分成两组,两两相对组成镜像,也就是说每当写入数据时,它会将数据同时写到两组硬盘,起到一个“即时备份”的作用。如果用两个硬盘组成一个RAID 1,则系统真正可用的磁盘空间将只有总空间的一半。

3.RAID 0+1

顾名思义,RAID 0+1就是将RAID 0与RAID1的功能集于一身,既有RAID 0的高速度,又有RAID 1的高安全性,不过组成该模式至少需要4块硬盘。

什么是NCQ技术

问:什么是NCQ技术?

答:SATA规范支持许多新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全速命令排队(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

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种性能制约。

如果对硬盘机械动作的执行过程实施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即取出队列中的命令,然后重新排序,以便有效地获取和发送主机请求的数据,在

硬盘执行某一命令的同时,队列中可以加入新的命令并排在等待执行的作业中。

如果新的命令恰好是处理起来机械效率最高的,那么它就是队列中要处理的下一个命令。举个例子:比如向硬盘下达一组数据传送指令,由于数据在磁盘上分布位不同,磁头可能会先读取260扇区,再读取7660扇区,然后又读取261扇区……如果我们对指令进行优化排列,可以先读260扇区,接着依次读261扇区,最后读取7660扇区……

显然,指令排列后减少了磁头臂来回移动的时间,使数据读取更有效。并且有效的排序算法除了考虑目标数据的线性位置,也会考虑其角度位置,并且还要对线性位置和角度位置进行优化,以使总线的服务时间最小,这个过程也称做“基于寻道和旋转优化的命令重新排序”。

目前希捷、迈拓等硬盘厂商已经在SATA硬盘中应用了NCQ技术。

什么是SPE现象

问:在过去三四年时间里,硬盘的容量提升更是比CPU的摩尔定律还要快,呈现跳跃式发展的势头。目前80GB甚至100GB以上的硬盘也已经进入主流市场了。硬盘的容量有可能继续以如此高的速度增长吗?

答:不是,因为当磁盘上的磁体区变得太小时,它们将不能保持磁性的正确方向,将会出现SPE(Superparamagnetic Effect)现象。

当硬盘中磁化区域愈来愈小,磁化区域就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这个区域减小到一定的程度,硬盘本身的温度甚至室温均可以改变这个磁化区域所记录的信息的状态,并且这种影响不具规律性。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到存储信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现象就被称为SPE(Superparamagnetic Effect)超磁限制或者超磁效应。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据预测大概在磁盘的区域密度达到150~200Gbit平方英寸时会出现超磁效应,因此未来的3到5年内采用传统磁技术制造的磁盘,容量将达到极限。

硬盘选购知识

如何鉴别正品迈拓硬盘

问:如何鉴别正品迈拓硬盘?

答:第1步:查看硬盘的出厂序列号:

硬盘的出厂序列号并不难找,找到盘体上表面的条形码区域,SN之后的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就是这块硬盘的8位序列号;或者从盘体侧面的不干胶贴上也可以找到。如果你的硬盘已经安装结束,而你又不想打开机箱,那么可以安装AIDA32,切换到“存储→ATA”页面,即可查看到硬盘的出厂序列号。

第2步:查询序列号

打开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en/support/service/rma/create/01_serial_number.cfm?dt=页面,在这里键入硬盘标签上的Serial Number(S/N)号码,请注意不要输入错误,然后点击“Next”按钮继续。

第3步:查看硬盘质保信息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质保信息了,这里会以表格的形式显示磁盘类型(Drive Type)是ATA或是SCSI、TLA号码(TLA Number)、质保状态(Status/Message,如果显示为“In

warranty”说明尚未过保修期)、保修到期日期(Expiration Date)。

如果键入的序列号有错误,“Drive Type”栏则会显示“Unknown”,其余各栏也无法正常显示相应的信息。

如何鉴别正品希捷硬盘

问:如何鉴别正品希捷硬盘?

答:希捷硬盘的全国总代理为雷射电脑有限公司,从2004年2月起已推出全新的“彩虹”雷霆全国联保标签,如图所示,这里显示出清晰的保修编码,前面的四位数字即说明有效保修期,这里表示产品有效期为2005年2月。

同时你还可以进入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customer/warranty_validation_cn.jsp页面,在这里输入序列号(S/N)、硬盘型号(Model Number)或部件号(P/N),然后点击“提交”按钮,除了可以查看到硬盘的序列号、型号、部件号等信息外,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这块硬盘的保修状况、失效日期、销售代理商(此处显示代理商为雷射电脑),并且页面下方还显示了详细的保修状况,例如可以将非正规渠道而来的产品直接返回给希捷的方式获得保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希捷硬盘在国内的代理商共有五家,分别是雷射电脑、记忆科技、伟仕电脑、广源行、香港科邦电脑,如果你所购买的希捷硬盘不是由这五家公司所代理,那么可要当心了。

如何鉴别正品西部数据硬盘

问:如何鉴别正品西部数据硬盘?

答:西部数据(WD)的硬盘背面都贴有做工精细的铭牌,在铭牌的左上角有WD的标志,在条形码的下部就是S/N编号,编号长达12位,请记下这个编号。打开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websupport/clearexp_scripts/warrantystart.asp?lang=cn页面,在“请选择您的国家和地区”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中国”,然后点击“搜索”按钮,然后在“序列号列表”框中直接输入硬盘序列号,一次最多查询150个,然后点击下面的“查看保修”按钮就可以打开所示页面。

如何鉴别正品IBM硬盘

问:如何鉴别正品IBM硬盘?

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BM的硬盘事业部已被日立收购,因此IBM硬盘的质保服务也全部由日立公司负责。请打开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hdd/support/ibmredirect.html,在这里点击“Warranty check”链接,然后会弹出一个名为“Quick warranty check”的对话框,在“Serial number”框下键入IBM硬盘的序列号,然后点击“Check”按钮,很快就可以了解到“Expiration 保信息。

如何识别希捷硬盘编号

问:如何识别希捷硬盘编号?

答:目前,希捷硬盘的编号方式都是由4部分组成,以下,我们以容量为160GB的Barracuda 7200.7串行版ST3160023AS为例,进行介绍。

ST:希捷科技公司的英文缩写。

3:表示采用3.5英寸、Low-Profile(LP)、1英寸高等指标。

160023:格式化以后的硬盘容量,单位为MB。

AS:这个字段表示硬盘接口规范。A表示ATA、Ultra ATA……等一系列规格,而AS表示Serial ATA,AG则表示笔记本电脑专用ATA接口,W和N为SCSI接口,W/FC代表光纤通道。

如何识别三星硬盘编号

问:如何识别三星硬盘编号?

答:三星硬盘的编号也由四部分组成,这里我们以三星SP1213C进行介绍。

SP:其中S是SpinPoint的缩写,P表示7200rpm,而5400rpm的产品则用V表示。121:这个字段用来标识硬盘容量,单位为100MB。在80GB以上的硬盘中,末位为1表示使用8MB缓存。这里表示120GB容量,采用8MB缓存。

3:这里定义磁头数量,表示本款产品采用3个物理磁头。

C:标识接口类型。N表示ATA133,C表示SATA,H是早期ATA100的代码,D则表示更古老的ATA66。

如何识别迈拓硬盘编号

问:如何识别迈拓硬盘编号?

答:这里我们以串行120GB金钻9代6Y120M0为例进行介绍。

6Y:有1位或者两位字母/数字组成。它代表迈拓硬盘产品型号的标识符。6Y代表金钻9代,6E代表金钻8代,6L代表金钻7代,5T代表金钻6代;2R代表美钻1代,2B代表美钻2代;3(40GB或以下)或9(40GB或以上)代表星钻1代,4W代表星钻2代;4D(4K)代表新火球1代。

120:由3位或4位数字组成,说明硬盘容量,上面的例子中040代表40GB。

M:这里的1位字母代表硬盘接口类型。J或L代表UltraATA133,H代表UltraATA100,U 代表UltraATA66,D代表UltraATA33。P说明该硬盘为8MB缓存的UltraATA133接口,M 表示它是SATA产品。

0:这里的1位数字代表硬盘中的物理磁头数量。但是从金钻8代开始,最后一位数字全部简化成0,已不代表任何意义。

如何识别日立硬盘编号

问:如何识别日立硬盘编号?

答:日立硬盘的编号相对复杂一点,这里我们以HDS722525 VLSA80串行250GB硬盘为例进行介绍。

H:是Hitachi日立的缩写。

D:著名的Deskstar系列的缩写。

S:标准

72:产品为7200rpm规格。

25:该系列产品的最高容量,这里指250GB。

25:该款产品的容量,这里也是250GB。

V:系列代码。

L:高度为1英寸。

SA:表示是SATA产品,如果是AT则表示是传统的PATA硬盘。

8:表示缓存容量是8MB。

0:没有实际意义,保留位置。

如何识别西部数据硬盘编号

问:如何识别西部数据硬盘编号?

答:这里我们以WD2500JD为例进行介绍。

WD:西部数据的公司名称缩写。

2500:表示容量,单位也是100MB,这里表示250GB的总容量。

J:转速。A代表5400rpm的“鱼子酱”系列,B代表7200rpm的“鱼子酱”产品,E代表5400rpm的Protege旧款产品。J表示这款硬盘采用了8MB缓存,转速为7200rpm。而G则表示8MB缓存配合10000rpm的转速。

D:表示接口。A表示ATA66,B表示ATA100,C表示IEEE1394,D表示SATA,W表示A/V影音系统专用的硬盘。

什么是并行ATA

问:什么是并行ATA?

答:ATA其实是IDE设备的接口标准,大部分硬盘、光驱、软驱等等都使用的是ATA接口。譬如现在绝大部分的朋友用的都是并行ATA接口的硬盘,应该对它80针排线的接口是再熟悉不过了吧?平常我们说到硬盘接口,就不得不提到什么Ultra-ATA/100、Ultra-ATA/133,这表示什么呢?这告诉我们该硬盘接口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s和133MB/s,且硬盘是以并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我们也把这类硬盘称为并行ATA。

什么是串行ATA

问:什么是串行ATA?

USB接口移动硬盘的常见故障 设置CMOS参数

USB接口移动硬盘的常见故障设置CMOS参数 为了能够便捷地存储大容量文件,很多朋友都购买了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系统无法识别移动硬盘。 这是为什么呢?各位先不要着急,就让我们动手让移动硬盘为我所用吧。 1.设置CMOS参数: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USB外接设备的朋友来说,即使正确安装了驱动程序也有可能出现系统无法检测USB硬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主板默认的CMOS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将其设置为开启状态,那么Windows自然无法检测到移动硬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开机,进入CMOS设置窗口,并且在PNP/PCICONFIGURA TION栏目中将AssignIRQForUSB一项设置为Enable,这样系统就可以给USB端口分配可用的地址了。 2.电源不足:由于USB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如果直接通过USB 接口来取电,很有可能出现供电不足。 因此,几乎所有的移动硬盘都附带了单独的外接电源或者是通过键盘取电的PS2转接口。这时只要事先连接好外接电源或者通过PS2转接线与键盘连接好,确保给移动硬盘提供足够的电能之后再试试,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用移动硬盘之前都确保有足够的供电,否则很可能由于供电不足导致硬盘损坏。 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B延长线故障:除去上述两方面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USB接口类型不符导致移动硬盘无法使用。比如,计算机配置的USB接口是1.1标准的,而购买的移动硬盘是USB2.0标准的接口,这就要求连接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必须支持USB2.0标准。因为高速移动设备插入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而有些朋友在使用移动硬盘的同时还使用优盘,为了方便就直接使用优盘附送的USB1.1标准连接线,这样就导致USB2.0标准的移动硬盘无法正确识别。只要将连接线更换为USB2.0标准的即可解决此故障。 4.Windows版本太低:对于一些还在使用Windows95或者Windows97系统的朋友来说,即使计算机配备了USB接口,但是由于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不支持USB外设,因此无论如何安装驱动程序、设定CMOS参数都无法让移动硬盘正常使用。对于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法是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98以上,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到微软官方站点下载相应的补丁程序让Windows95/97能够识别移动硬盘。 5.系统设置不当: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识,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13单元4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面系统默认是没有打勾的,只要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移动硬盘无法识别的故障原因比较多,但一般都不是USB接口或者移动硬盘本身的故障,因此需要大家在排除的时候多从周围关联部分考虑,相信你也可以顺利使用移动硬盘的。

硬盘数据怎么样拷贝出来

硬盘数据怎么样拷贝出来 硬盘数据拷贝方法一: 1、将硬盘装入台式机,通过台式机读取,拷贝至硬盘或移动硬盘。 2、购买使用3.5寸硬盘盒,将该硬盘组成移动硬盘,然后再任何电脑上读取并拷贝。 硬盘数据拷贝方法二: 电脑是可以用双硬盘的 1.硬盘排线的和电源插口之间有一组跳线槽(跳线槽里面有一个小胶塞,可以取出来,插到另外一组跳线),你首先要把新的硬盘的跳线改为主盘,旧硬盘的跳线改为从属盘,硬盘的表面有跳线的说明,英文:maoter主盘,slave从属盘, 2.改好后把排线接好,先插主盘,后插从属盘,可以同用一条排线,一般的排线都有两个插口,主盘要优先;如果你的电脑有两个ide排线接口,可以用两条排线,一条排线接一个硬盘 3.接好电源,固定,开机就ok啦 4.如果你的旧硬盘性能差的话,有时会影响新电脑速度,建议在拷贝完旧硬盘的文件后,关机把它卸掉,不要啦。 另外:如果你的旧硬盘是ide接口的(排线),新的是sata接口的(一条小线),就各自接各自的接口,都可以用哦 硬盘数据拷贝方法三:

前提是硬盘没有任何损坏,且要确保硬盘的接口是否正确,ide是较长的,sata接口较短) 1、在网上购买一个硬盘盒和电源(确保是兼容的接口,电源依照需求来看,3.5英寸硬盘必须供电,2.5英寸可以usb供电),使用usb数据线拷贝资料。 2、将硬盘从原主机上拆下(确保是兼容的接口)将其临时装入可以使用的台式机。使用u盘制作一个windows pe启动盘,在pe 环境下将资料拷贝出来。(如果台式机支持双硬盘,可以进入本身的系统拷贝)。 相关阅读: 硬盘简介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1.教你彻底删除硬盘中的数据方法

手把手教你如何彻底删除硬盘数据

对于本机删除的文件,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处理,系统只是把文件分表中的文件名删除,而真正的数据还在硬盘上,采用FINALDATA、RECOVERALL等软件很容易就可把已经所谓删除的文件恢复回来。所以,要真正地删除文件,要用软件对硬盘进行处理。原理就是生成文件内容随机(也可指定)的文件把硬盘的剩余空间填充一次(或多次),这样,用恢复软件恢复出来的文件就是无用的内容了。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硬盘进行彻底的清理。对于平时删除单个的文件或文件夹来讲,可以使用文件粉碎机如DA TAERASE、WIPE INFO等软件。下面分别就几个较好用的软件进行说明: 工具/原料: CleanDiskSecurity 诺顿系统工具中的Wipe info工具 CleanSpace 、Recoverall 瑞星杀毒软件文件粉碎功能 金山杀毒软件文件粉碎功能 360文件粉碎工具 软件一:CleanDiskSecurity 1---下载后双击进行安装(注意记住安装的目录): 2--- 安装安后从安装的目录中运行该程序(开始菜单中没有):

3---选择相应的磁盘进行清除。根据重要程度选择是简单擦除还是采用NIS或GUTMANN 擦除方法。此软件还有清除文件列表,历史记录等功能。根把情况可以选用。 注:如果是磁盘是NTFS文件系统,使用此软件后用恢复软件是找不出任何东西的。如果是AT32文件系统,用此软件处理后文件内容已经没有,但文件名还可恢复出来。所以,如果是FAT32文件系统,请不要使用此软件,而可选用下面的软件。 软件二:诺顿系统工具中的Wipe info工具 下载后运行NU目录中的NUCD.EXE文件 点击Wipe Info 单击右下角的Option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Wipe type,如图所示: 在这里可以选择快速清除还是用采用政府级的清除,选用后者,安全级别高,可靠性好,速度稍慢,可对最后一次写入磁盘的内容进行设定。选择完后,点击OK回到主Wipe Info 主界面。 选择菜单Actions下的Wipe Free Spac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磁盘就可用在第五步中设定擦除方法对磁盘剩余空间进行抢擦除了。 此软件除了对磁盘剩余空进行清理外,还可对单个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安全删除。方法很简单,可需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拖入Wipe Info窗口中再按Wipe All按钮就OK了。

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这几天对硬盘的分区表很感兴趣,反正有块移动硬盘,就使用diskpart的clean 命令,把这个块移动硬盘的主分区表删除了,删除之后,在磁盘管理里,就看到一块没有进行分区的硬盘,下面,通过winhex这个工具重建硬盘分区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这就打开了磁盘一,现在显示的是Sector 0,就是磁盘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传说中的主引导扇区(Master Boot Record),一共512字节(B),前446Byte是引导信息,接着的64Byte是主分区表(Disk Partition Table),最后两个字节55 AA是结束标志。硬盘分区表包含四个项目,每项16字节,代表四个分区的参数。这就是为什么硬盘只能有四个主分区的原因。 DPT中可定义的分区包括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所谓主分区,是指DPT中包含的能够被系统使用的磁盘分区,它是可以设置为活动的,即可以引导操作系统,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活动分区;而扩展分区并不能被系统使用,它的作用是突破DPT只能定义4个分区的限制。 其做法是:让DPT在定义主分区后,将多余容量定义为扩展分区,指定该分区的起始位置,根据起始位置指向硬盘的某一扇区,称作虚拟MBR,在其中定义下一个分区表。如果只有一个分区,就定义该分区,然后结束;如果不止一个分区,就定义一个基本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再指向下一个分区表,在下一个分区表中继续定义分区,直至结束。这样就形成一个分区链,可以描述所有的分区。

任何分区表中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位于扩展分区中 的可被系统使用的磁盘分区称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不能设置为活动。由于定义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windows使用的磁盘盘符可以一直到Z。 接下来,开始重建分区表了,由于我是把移动硬盘分成一个扩展分区,在分了两个逻辑盘,所以在DPT中分区表信息就只有16B。由于是扩展分区,所以可以根据EBR来 推算出DPT中的数据。 图四 如图四所示,扩展分区的分区表其实就是一个分区链表。图中所示,C盘为主分区,D、E盘都是属于扩展分区的。因为55AA是结束标志,所以用winhex查找扇区最后两个字节为55AA的扇区,点击“搜索”-“查找Hex数值”,查找55AA,把Cond前的框勾上,填上offset mod 512=510,然后查找,由于EBR占了一个扇区,所以只有那些数据大部分为0,只有从第447个字节开始才有数据的,并且以55AA结束的扇区才是EBR 所在。像我的查找出来,sector 16065就是第一个EBR,信息如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00 01 01 01 07 FE FF FF 3F 00 00 00 CE 2E C0 03 十进制为63 十进制为62926542 00 00 C1 FF 05 FE FF FF 0D 2F C0 03 D5 39 EC 04 十进制为62926650 十进制为82590165

如何将一硬盘转接到另一台电脑上作为第二硬盘

你是不是说在你的电脑上运行别人的硬盘,读里面的数据? 那样得用IDE或SATA转USB接口 把主板上的线从硬盘口拆下来,换上转接口就可以像U盘那样读到了 每个硬盘线的线上不是都有两个插槽么, 你把想作为主硬盘的插在靠边的口上,然后把硬盘跳线插在master上 然后把从硬盘,也就是第二块非系统硬盘插在线中间的插口上,跳线插在slaver 上 这样就很简单了,电源线,任意都可以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原来的硬盘不动,把光驱数据线拔下来插在第二块硬盘上,也可以,这样比较简单,也不用动跳线 两块硬盘一块上有系统我想在另一块上装系统而原来的那一块作为备盘怎么做 很简单的,在BIOS里设置为用第二块硬盘启动,然后用光盘安装在这个盘上就行了,不会对第一块盘产生任何影响,完全可以作为备盘,我就经常这么做的。只要这块硬盘先启动,就会自动识别为C盘的,比如你第一块盘有3个分区,第二块有2个分区,则系统安装在第二块后,默认把第二块的两个分区识别为C、D盘,把第一块盘的三个分区识别为E、F、G,而且装好系统后,除了C盘编号不能改之外,其它的都可以在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里面去修改盘符。等到什么时候你还需要用第一个盘启动,只需在BIOS里改回来启动顺序就行了。 这种办法与双系统不同的是,你卸掉任何一个硬盘,都不会对另外一块盘的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对分区编号的设置也比双系统灵活。 无法识别新装的硬盘,可能是以下原因:您现有的硬盘的跳线是副设备,而新硬盘的跳线恰好是主设备,所以系统引导时在新硬盘里找不到操作系统,此因无法引导成功。解决办法就是把旧硬盘设成主设备,

新硬盘设成副设备即可。另外在cmos里设置的话,只是引导顺序而已,一般第一引导设备是光驱,第二引导是您的系统所在的那块硬盘hd0,其次是另外一块硬盘hd1。建议您把两种方法分别试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些问题造成的。 正确安装双硬盘/双光驱 加装一块大肚硬盘或高速光驱,成为不少电脑玩家近来的实际行动。在实际安装中笔者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与身边的朋友们交流也积攒了一些经验,在这里就想把它们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想装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安装双硬盘/双光驱的前提 首先要有新增设备的空间。硬盘与光驱都是IDE接口的设备,而现在的电脑内一般都有2个EIDE接口,最大可接两根双插头的40芯硬盘线来挂4块IDE 兼容设备。因此,如果你在电脑内没有增加过其它IDE接口设备的话,应有足够的空间留给第二个硬盘或光驱。 其次要当心机箱内电源功率大小。由于不少老式机内所提供的电源输出功率往往只有200W左右,再加上有不少人购机后又自行装上了其它一些新设备,如VOODOO类显卡(笔者就是)、网卡、内置MODEM等等,所以满负荷的老电源能否再为新硬盘或光驱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就很值得怀疑了。可别小看这个问题,它带来的后果轻则死机,重则会使你的硬盘或光驱提前光荣"退休"。因此,笔者认为最好把你的电源换成230W以上。 最后要注意你的主板BIOS是否支持Ultra DMA设备。因为现在的大肚硬盘和高速光驱都已完全支持Ultra DMA标准。而要想发挥出它们速度快的优势,必须得到主板有效的支持。按理说,Ultra DMA标准都已出来两年多了,现在的主板当然是没问题的了。但一些玩家限于条件还在使用一些老主板,如HX、FX、VX及部分TX板就不支持Ultra DMA标准。这样一来即使装上了新硬盘或光驱,也只能降级工作在PIO MODE3或PIO MODE4模式下,发挥不出DMA模式传输数据快的优势。所以,对于能够且有条件把主板BIOS升级的玩家,一定要升一下级再安装。 二、安装前的正确规划及跳线设置 为了能发挥出支持Ultra DMA模式的大肚硬盘和高速光驱速度快的优势,在安装时应尽量把它们与老设备(不支持DMA模式)分开,接在不同的IDE接口上(即不共用同一根硬盘线)。可分以下二种情况: ①加装第二光驱:可让新光驱单接一个IDE接口,而把原硬盘和老光驱共用另一个IDE接口,并把原硬盘设为主盘,老光驱设为从盘。(具体设置方法可参看硬盘或光驱面板上所印说明文字或图形)

硬盘性能指标参数

我比较喜欢西捷的,就是价格稍贵,看看下面的介绍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硬盘性能技术指标 现在常从宣传广告或者杂志报刊看到硬盘单碟容量多少多少,接口是ATA100,数据缓存为4MB等等,那这些指标是否影响硬盘的性能呢?影响硬盘性能的技术指标到底有那些呢?笔者作了个统计,现将其列于下面: 1、转速 毫无疑问,转速是硬盘的所有指标中除了容量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性能参数了。任何一款硬盘的面世时,它的宣传材料中都会在第一条提到它的转速。转速对于硬盘随即传输速度和持续传输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它的机理我在本刊创刊号上有专题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目前,IDE硬盘主要由两个系列组成:5400RPM和7200RPM。 2、单碟容量 如果说转速是硬盘性能的第一要素,那么处于第二位的无疑应该是磁碟表面的磁记录密度。因为目前桌面IDE硬盘壳子里一般来说最多只能放进4张碟片,只有IBM可以放5张。显然,靠增加碟片来扩充容量已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桌面IDE硬盘的标准尺寸是3.5英寸(盘片直径),因此,必须提高磁记录的密度。然而随着磁碟密度的提高,磁头就必须随之越来越灵敏。传统的MR磁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单碟容量是4.5G左右。目前,单碟容量超过5G的硬盘已经全部使用了GMR磁头。 除了对于容量增长的贡献之外,单碟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单碟容量的提高得益于磁道数的增加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加。磁道数的增加对于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大有好处,因为磁片的半径是固定的,磁道数的增加意味着磁道间距离的缩短,而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就位时间就会缩短。这将有助于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长则和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现在的IDE硬盘早已不需要交错因子,磁碟每次从磁头下经过一圈,磁头所在磁道中的目标数据会被读取一次。而磁道内线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个磁道内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在碟片的每个圆周运动中有更多的数据被从磁头读至硬盘的缓冲区里。而新一代GMR磁头技术则确保了这个增长不会因为磁头的灵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更高单碟容量的5400RPM硬盘有着比单碟容量较低的7200RPM硬盘更高的性能的原因。

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

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 针对用户:一次性购买了多台机器,但是网络或者网卡不支持网络克隆的朋友们。 我们用:A代表没有系统的机器 B代表有系统的机器(母机) 前提1:我们在B机器上做好系统,把需要的软件、驱动、系统备份、确认都装好,而且还要确保能够正常使用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拷了。 前提2:A硬盘容量≥B硬盘容量、机器型号要保证一样)因为在硬盘对拷的过程中,是把B机器上所有的数据原封不动的拷贝到A机上。 前提3:要把A机器上的硬盘取下,挂到B机器上,组成双硬盘,并注意接口(IDE的还要注意跳线) 下面我们就讲一下硬盘对拷的具体步骤: 一键Ghost 要在B机器上安装好GHOST11.0(或更高版本),然后关机。 1:把A机器拆开,把A机器上的硬盘和数据线拆下来挂到B机器上面。(这里我用的是串口盘,如果是并口,一定要注意跳线)。 2:先启动A机,5-10秒钟后,再启动B机,当B机进入Windows和Ghost的选择界面时,我们选择GHOST,在里面选择GHOST 11.0。

3:进去后,,就是我们常见的GHOST界面。。。。我们选择Local——Disk——to Disk。 4:然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里面有两行,显示的是B 机和A机的硬盘大小,在这里,我用的两台机器都是160G 的硬盘,我们把B机选中点OK、再把A机选中点OK。 5:它会再弹出一个对话框,,就是我们给B机的分区,,在这之前,我给B机做系统的时候分的是三个区,我们只选择OK 即可。 6:点击 Yes就, 可以做 系统了。

*1: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做到6步的时候,点了YES以后,会出现这个对话框。这时我们就点“OK” *2:然后我们点击“con……” 。 *3:这样又可以继续做了。(出现这样的原因。 是由到B机对拷系统的次数太多了所以出现了。串口盘,它的插拨次数,是有限止的,一般在20次左右。所以硬盘对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母机做10-15台机器的时候一定要换母机。换的时候,只要是刚拷完系统的机器都可以拿出来做母机) 记住,,给A机导完之后,,,把A、B两台机器关机,,然后把A机插在B机上面的硬盘数据线拨下来,,,插到本机上面。这样就OK了 还有当A机的系统做好以后,一定要把电脑的名称改掉。(不要说,你不会改电脑名称呦,要是真的不会,,看下面)不然,A机和B机如果在同一个网段工作的话,会出现系统重名呦。HOHO,这样就完成了。 ghost 双硬盘对拷图解与使用小技巧

硬盘分区格式转换

硬盘分区格式转换 硬盘分区格式转换 将硬盘分区的文件储存格式进行更换,有无损转换和格式化转换两种。 无损转换: 指在不更改或删除硬盘分区里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转换,风险较高,转换方式通常是用分区大师等磁盘工具转,优点就是功能强大,支持的格式多,风险也大,还有就是用命令行转,特殊情况下使用,常见的有在CMD下用convert X: /FS:NTFS命令转NTFS的(X=盘符,如C等),LINUX下也有EXT2转EXT3的命令: /sbin/tune2fs -j /dev/hdbX 把/dev/hdb 为设备名,把X 则是分区号码。 以上命令执行完毕后,请确定把/etc/fstab 文件中的ext2 文件系统改成ext3 文件系统。 以上两条命令几乎不可逆,请慎重使用。 格式化转换则是将分区里的数据全删除后格式化为另一种格式,以WIN XP为例可以在“我的电脑”中右击盘符,在对话窗口内可以选择格式,但会有所限制,更多的时候是在桌面右击“我的电脑”—管理—储存—磁盘管理(本地)里转化,可以用FTA32和NTFS两种。linux下则一般用不到,可以用CD里的分区工具转换。 硬盘分区格式 根据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来看,常用的分区格式有四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和Linux。 FAT16 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 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为2GB的硬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95、Win 97到现在的Win 98、Windows NT、Win 2 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 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而且,FAT32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 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DOS系统。

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硬盘中的数据

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硬盘中的数据 随着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500G、1T、2T这样的大容量硬盘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买了大容量硬盘,自然要淘汰之前使用的小容量硬盘,可是这淘汰下来的硬盘该如何处理呢?一扔了之很可能造成冠希哥的悲剧,因为你存储在硬盘中的数据并没有被完全删除,即使格式化也是可以恢复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硬盘中的数据,保证淘汰的硬盘不至于泄露我们的隐私呢?下面小编整理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硬盘中的数据,仅供参考。 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硬盘中的数据 编辑提示:为什么删除的数据可以恢复? 有的朋友会感到奇怪:我明明把数据删除了,并且清空了回收站,为什么又能够找回来呢?这就得从硬盘记录数据的原理说起: 当我们向硬盘里存放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会在硬盘的文件分配表内写上文件名称、大小,并根据数据区的空闲空间在文件分配表上继续写上文件内容在数据区的起始位置,然后开始向数据区写上文件的真实内容,这样一个文件存放操作才算完毕。

而当我们删除文件时,其步骤却比建立文件要简单的多。我们执行删除操作后,系统只是在文件分配表内在该文件前面写一个删除标志,表示该文件已被删除,他所占用的空间已被“释放”,其他文件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间。所以,当我们删除文件又想找回它(数据恢复)时,只需用工具将删除标志去掉,数据就被恢复回来了。当然,恢复的前提是没有新的文件写入,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没有被新内容覆盖。 方法一:完全格式化和低级格式化 通常我们想清除某一分区上的所有数据,一般会在格式化界面选择“快速格式化”,这样就可以快速清除分区里的所有数据。但是“快速格式化”用在旧硬盘上显然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仅仅是清除了数据,其效果和我们删除文件并清空回收站差不多,因此对付旧硬盘上的数据,需要采用强度更大的“完全格式化”和“低级格式化”。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完全格式化”不仅会清除硬盘上的数据,还会重新生成引导信息,初始化文件分配表,标注逻辑坏道等。而“低级格式化”则会将硬盘磁片划分一个个同心圆、半径不同的磁道,还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容量为512字节。因此,“完全格式化”可

常见硬盘故障大全 硬盘故障解决办法大全

常见硬盘故障大全硬盘故障解决办法大全 发布时间:2011-12-28 13:15作者:网络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0d6311230.html,3906 次阅读 说起硬盘,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可能今年对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硬盘价格异常了,从泰国洪灾到硬盘价格连续翻倍。我们知道在DIY电脑硬件中硬盘是比较脆弱的硬件,很多电脑故障也都是因为硬盘故障而引起的,比如硬盘出现坏道容易出现系统死机、蓝屏设置系统崩溃的发生,并且机械硬盘最忌讳的是在工作状态下出现震动,那样可以导致磁盘机械性损坏,下面编辑整理了一些大家常问的硬盘问题,Q表示硬盘故障问题,A表示编辑针对问题的回答。 常见电脑硬盘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Q:我的电脑最近常在开机后出现“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evice or Insert boot Media in selected boot device and press s a key”信息。当时我想可能是硬盘的问题,结果打开机箱看的时候发现硬盘电源线破损,于是换了一根,可是问题仍没解决。请问怎么办? A:出现上述提示,原因是计算机找不到带启动文件的驱动器。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你上面提到的线缆破损导致的硬盘无法识别外,还可能和数据线及BIOS设置有关。建议你更换一条硬盘数据线,同时进入BIOS查看,是否将硬盘设置为第一或者第二启动设备,是否将“Boot Other Device”设置为“Enable”了。如果执行了上面的操作,那不排除计算机存在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如电源或主板接口存在不稳定的隐性故障。

双硬盘对电源有什么要求 Q:我的电脑主要配置为Athlon X2 5000+、780G主板、500GB硬盘、双光驱,电源是航嘉的绿盾300(也可能是350)。现在准备再安装一个1TB的新硬盘,并把原有的40G硬盘装上。请问原有电源能否继续使用? A:这次升级主要是在原有配置的基础上安装了两块硬盘,一般来说,硬盘的功耗较小,两块硬盘的功耗综合估计为30W~40W。而绿盾300的额定功率为220W,绿盾350的额定功率为300W。不管你使用的是哪一款电源,它们都能满足你升级硬盘后的供电需求。 硬盘温度过高应如何解决 Q:最近觉得主机内的噪音比较大,拆开后发现CPU风扇噪音较大,但在添加润滑油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此外,使用“硬盘哨兵”软件进行检测时,提示硬盘温度为53℃,建议改善散热条件。请问是不是因为硬盘温度过高导致噪音增大?另外,什么方法可降低硬盘温度? A:一般情况下,硬盘温度与主机噪音增大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如果为CPU风扇添加润滑油后感觉效果并不明显,说明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快到头了。此时最好直接更换散热器,在选择时建议选择那些采用热管+铜底的产品,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噪音会比原来有所减小。此外,你的硬盘温度的确偏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购买一款风扇并将它安装在机箱前面板的相应位置,风会直接吹到硬盘,并为硬盘带来10℃~15℃的降温效果。 移动硬盘无法正常传输数据 Q:我买了一个500GB的原装日立移动硬盘,用了20多天后,该移动硬盘复制/粘贴5GB 以上的文件时就会自动断开连接,请问这是为什么? A:根据我们从日立中文官方网站上获得的信息,日立在国内并没有推出所谓的原装移动硬盘,所以你极有可能上当受骗了。此外,就移动硬盘的工作原理来讲,无论是拷贝1GB 文件还是5GB文件,硬盘本身的工作状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包括工作电流、硬盘转速等。所以我们建议你可以从软件和硬件方面入手查找问题。可以将移动硬盘接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复制/粘贴操作,看该问题是否依然存在。同时,更换移动硬盘所接入的接口或更换一下连接线缆,以逐步排除问题。如果进行上述操作后,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就得在移动硬盘的主控芯片上找原因。 日立硬盘无法低格 Q:现有一块160GB硬盘(串口硬盘)有坏道想做一下低格,用DOS命令低格发现不了硬盘,用DM低格到5%就弹出一个“无法继续”的对话框,请问这是为什么? A:在DOS下通过FDISK来低格磁盘是需要BIOS支持的,有可能你的BIOS不具备此功能。而DM默认启动时是无法进行或无法完整进行低格的,你可以通过附加参数“dm /m”或者在DM的主界面中按“Alt+M”切换到高级菜单进行低格。

新硬盘如何分区

如果用户受伤有一块新的硬盘,在使用之前是有必要对齐进行分区,硬盘分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一些方法比较复杂,对于新手用户来说比较不容易上手,所以笔者收集了一些常用的硬盘分区方法,方法新手用户快速掌握。阅读下文了解硬盘分区常用方法详解。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常见分区格式有GPT和MBR两种,分别对应UEFI和Legacy启动模式,一般来说近几年的新机器默认都是UEFI+GPT的模式,因为GPT分区支持2TB以上的大硬盘,而且这

种格式对Win8/Win8.1/Win10等新系统功能的支持(如安全启动)也更完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自己重装系统时可能不会涉及例如Legacy+GPT或UEFI+MBR这种混搭错误,倒是有些爱折腾的“老炮儿”可能忘了之前把分区格式改了,然后导致安装过程中程序不让继续……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区方式。 一、Win7/Win8.1/Win10安装程序自带分区工具 1、使用原版系统安装盘(非Ghost版)引导电脑 2、以未分区硬盘为例,选中未分配空间(SSD+HDD用户需要按照容量区分好目标硬盘),点击“新建”,如下图——

3、给出分区大小,单位MB,比如要想分30GB的区,就写上“30000”,如下图——

提醒:如果你的硬盘够大,系统分区可以在100GB以上;或者使用128GB或256GB左右大小的SSD作为系统分区,可以使用全容量,不必划分其他区域,数值不用变,但还是稍微分一下比较保险,哪怕就分两个区(系统单独一个区,软件、文件等单独一个区),万一系统出了无法挽回的问题需要格式化重装,也不至于让所有文件都跟着遭殃。

注意:使用GPT分区系统会要求创建MSR和EFI分区,默认为128MB和100MB,用于保留空间和存放引导程序等 4、同理按照上述方法划分其他区域,如果使用的是MBR分区方式,那么在此处最多只能分出4个主分区,但如果用GPT分区,数量就不限

常用的分区格式有三种

常用的分区格式有三种,分别是FAT16、FA T32、NTFS格式。 FAT16: 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使用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是目前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从DOS、Windows 95、Windows OSR2到现在的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NT、Windows 2000,甚至最新的Windows XP都支持FA T16,但只支持2GB的硬盘分区成为了它的一大缺点。FAT16分区格式的另外一个缺点是:磁盘利用效率低(具体的技术细节请参阅相关资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dows 95 OSR2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下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容量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而且,FAT32与FA T16相比,可以极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Windows 95 OSR2以后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和Windows 95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将无法再使用DOS和Windows 95系统。 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非常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并且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Windows 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Ext2: 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它是专门为Linux设计的,拥有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CPU占用率。Ext2既可以用于标准的块设备(如硬盘),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现在已经有新一代的Linux 文件系统如SGI公司的XFS、ReiserFS、Ext3文件系统等出现。Linux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他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其C、D、E、F等分区的意义也和Windows操作系统下不一样,使用Linux操作系统后,死机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而Linux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还是困难了点,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第三章采购需求与技术参数

第三章采购需求与技术参数 一、采购设备数量及技术参数 1、第一标段设备参数与要求 (一)设备名称: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 (二)数量:4台单价:41万元预算金额:164万元 (三)配送地点:双槐树、东明、城关镇、横涧 (四)技术参数及要求: 1.总体要求 1.1 设备名称: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设备(DR) 1.2 设备用途:满足全身所有部位数字摄影的需求 1.3设备机械形态:为多功能双立柱形态、固定式床体设计,非悬吊或U型臂结构 ★1.4 整体要求:为保证整机兼容及售后保障,整套设备中的高压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机械系统、限束器、图像采集系统为同一制造商,并提供第三方检测证明材料。 ★1.5 投标产品入选2018年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目录(需提供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证书) ★1.6 投标产品具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需提供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 2.技术性能要求 2.1高压发生器 2.1.1 高频功率:≥50KW 2.1.2 管电压可调范围:≥40-150KV 2.1.3 最大输出电流:≥630mA 2.1.4 最大mAs:≥700mAs 2.1.5 最短曝光时间:≤1ms 2.1.6 最小电流时间积:≤0.2mAs ★2.1.7采用平板探测器探测实现自动曝光(AEC)控制功能,非物理电离室结

构,(需提供证明材料) 2.1.8 高压发生器的操作与控制系统完全与主机集成,在图像采集工作站上控制曝光参数 ★2.1.9高压发生器与设备整机为同一生产厂家。(需提供高压发生器医疗器械注册证证明文件) 2.2平板探测器: 2.2.1工作方式:无线便携式,可从床下或胸片架中随意取出,轻松完成一些急症、重症病人不能移动的拍摄工作 ★2.2.2传输方式:无线传输 2.2.3材料:非晶硅+碘化铯 ★2.2.4 有效面积≥17×17英寸 2.2.5 有效数据位数:≥14bit 2.2.6 最大空间分辨率:≥ 3.6lp/mm 2.2.7 总像素:≥800万 ★2.2.8 像素尺寸:≤140μm 2.2.9 平板探测器表面承重:≥100kg 3. X射线管: 3.1 双焦点:小焦点≤0.6mm;大焦点≤1.2mm 3.2 最大电压:≥150kV 3.3最大电流:≥630mA ★3.4 最大热容量:≥150kHU 4. 摄影床及胸片架: 4.1 类型:落地式、不采用U臂或UC臂等其他机架 4.2床面板纵向移动范围≥900mm 4.3床面板横向移动范围≥210mm 4.4立柱上下移动范围≥1190mm 4.5球管焦点距地面最低距离≤580mm 4.6立柱纵向移动范围≥1400mm 4.7球管旋转范围≥±135度

硬盘分区格式

FAT16 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 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为2GB的分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95、Win 97到现在的Win 98、Windows NT、Win 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i 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 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 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但在WIN2K&XP系统中,由于系统限制,单个分区最大容量为32GB。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而且,FAT32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DOS系统。 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这种格式采用NT核心的纯32 位Windows系统才能识别,古老的DOS以及16位32位混编的Win95&不能识别。 Linux Linux是1999年最火的操作系统,它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它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共有两种。一种是Linux Native主分区,一种是Linux Swap交换分区。这两种分区格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佳,结合Linux操作系统后,死机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 [编辑本段] 详细说明 硬盘为什么要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处理

常见磁盘分区格式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磁盘分区格式的种类及特点 1.FAT12:一种非常“古老”的磁盘分区方式(与DOS同时问世),它采用12位的文件分区表,能够管理的磁盘容量极为有限,目前除了软盘驱动器还在采用FAT12之外,它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2.FAT16:MS-DOS及老版本的Windows 95大多是FAT16格式,它采用16位的磁盘分区表,所能管理的磁盘容量较FAT12有了较大提高,最大能支持2GB的磁盘分区,磁盘的读取速度也较快,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分区形式。FAT16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兼容性非常好,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Linux 等)都支持该分区模式,不少同时使用多种操作系统的用户都是利用它来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流和交换的。 FAT16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磁盘利用效率较低——在DOS及Windows 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能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即使该簇的容量有32KB,而某个文件仅仅占用了其中的一个字节也不例外),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磁盘空间的浪费(该簇中没有被使用的容量就被浪费了)。而从理论上来说,平均每个文件所浪费的磁盘空间为簇容量的一半,即一个簇的容量若为4KB,那么每个文件所浪费的空间就是2KB,若一个簇得容量为32KB,那么每个文件所浪费的空间就是16KB。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的分区容量越大,则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就越大,浪费的磁盘空间也就跟着呈几何级的增长。如在一个容量为2GB的磁盘分区采用FAT16格式,那么它的一个簇是32KB,每个文件就要浪费16KB,若该磁盘分区上有20480个文件,则浪费的空间为20480*16/1024=320MB,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3.FAT32:正是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微软公司从Windows 95 OSR2(Windows 97)起推出了一种新的文件分区模式FAT32。FAT32采用了32位的文件分配表,管理硬盘的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轻易地突破了FAT16对磁盘分区容量的限制,达到了创纪录的2000GB,从而使得我们无论使用多大的硬盘都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个分区,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用户对磁盘的综合管理。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分区不超过8GB的前提下FAT32分区每个簇的容量都固定为4KB,这就比FAT16要小了许多,从而使得磁盘的利用率得以极大的提高。如同样是前面那个2G的磁盘分区,采用FAT32之后,其每个簇的大小变为了4K,这就使得每个文件平均所浪费的磁盘空间降为2K,假设硬盘上保存着20480个文件,则浪费的磁盘空间为20480*2/1024=40M。

移动硬盘无法识别怎么办移动硬盘指示灯亮却不能识别

移动硬盘无法识别怎么办?移动硬盘指示灯亮却不能识别?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电脑无法识别移动硬盘的问题,移动硬盘无法识别一般跟usb接口及系统有关,具体出现无法识别移动硬盘的原因有多种,本文就来详细说说这个原因和解决办法。 移动硬盘无法识别怎么办?移动硬盘指示灯亮却不能识别?1、电源给usb供电不足由于usb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如果直接通过usb接口来取电,很有可能出现供电不足。可能是usb接口连接的外设太多造成供电不足。建议使用带电的usbhub 或者使用usb转ps/2的转接头。还有可能windowsxp默认开启了节电模式,致使usb接口供电不足,使 usb接口间歇性失灵。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双击“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会到好几个“usb root hub”双击任意一个,打开属性对话框,切换到“电源管理”选项卡,去除“允许计算机关闭这个设备以节约电源”前的勾选,点击确定返回,依次将每个usb roothub的属性都修改完后重新启动电脑。usb设备就能恢复稳定运行了,频率尽量设低一些。 2、usb延长线故障 除去上述两方面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usb接口类型不符导致移动 硬盘无法使用。比如计算机配置的usb接口是1.1标准的,而购买的移动硬盘是 usb 2.0标准的接口,这就要求连接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必须支持usb 2.0标准。因为高速移动设备插入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而有些朋友在使用移动硬盘的

同时还使用优盘,为了方便就直接使用优盘附送的usb 1.1标准连接线,这样就导致usb 2.0标准的移动硬盘无法正确识别。只要将连接线更换为usb 2.0标准的即可解决此故障。 3、盘符没有显示出来 如果是有盘符而没有显示出来的,解决方法:右击我的电脑/管理/存储/磁盘管理,然后右击“可移动磁盘”图标”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更改驱动器和路径”选项,并在随后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接下来选中“指派驱动器号”,同时从该选项旁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盘符,在单击确定即可。最后打开我的电脑,就能看到移动硬盘的盘符了。 4、系统或系统自带的驱动的原因 usb不被电脑识别,如果是系统或系统自带的驱动的原因,可以按下面方法修复一下。 1、开机按f8进入安全模式后在退出,选重启或关机在开机,就可以进入正常模式(修复注册表)。 2、如果故障依旧,请你用系统自带的系统还原,还原到你没有出现这次故障的时候修复(如果正常模式恢复失败,请开机按f8进入到安全模式中使用系统还原)。 3、如果故障依旧,使用系统盘修复,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sfc /scannow 回车(sfc和/之间有一个空格),插入原装系统盘修复系统,系统会自动对比修复的。 4、如果故障依旧,在bios中设置光驱为第一启动设备插入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