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得抽象和概括

1 咨询题得提出

抽象和概括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许多物理咨询题得提出、物理概念得产生、物理规律得建立、物理理论得形成基本上抽象和概括得结果.由此可见,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得形成进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本文从抽象和概括得概念、作用和局限性等几方面做了详细得阐述.

2 抽象和概括得概念

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得一种,“物理抽象是在观看、实验得基础上,通过物理概念、物理推断和物理推理得形式,对已获得得物理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得对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得本质和规律得认识.”[1]所谓概括,确实是在抽象得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得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整体得和一般得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得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得共同性和一般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得统一,是物理抽象思维得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规律.

3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中得作用

物理学中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内在本质,从而把实际得物质模型化,把复杂得物理咨询题简单化,把具体得物理咨询题理想化,这种简化得过程从思维学得角度上来讲,确实是抽象思维得过程.

31 提炼物理模型论文联盟

“物理模型是依照研究咨询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得抽象,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得抽象方法之一,它关于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理论得建立起着不可替代得作用.WcOm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要紧分三种类型:“客体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客体模型是客观存在得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得物理模型.例如在研究力学中物体得运动时得质点模型.电学中得点电荷、光学中得点光源、弹簧振子、刚体等等,基本上客体模型.条件模型是客观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制约物体运动得条件进行取舍,抓住决定条件,忽略次要条件,如此建立起来得理想化条件确实是条件模型.如在平面上运动得物体,若摩擦力f与合力f相比非常小,那个平面称为光滑平面,“光滑平面”确实是条件模型.另外在物理学中得细绳、轻质细杆、稳定电源等等基本上条件模型.过程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得运动过程及限制这些过程得条件进行抽象,形成“过程模型”.例如研究地面附近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得物体视为“质点”,从静止开始下落得过程中,忽略空气得阻力、浮力、风力、风向等作用,只受到恒定得重力作用,质点在如此理想化条件下运动得过程确实是“自由落体运动”.这确实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热学中,准静态过程也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物理学中理想化条件下得过程模型非常多,如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等等.

在物理学中,正是从实际物体、物理过程、条件中抽象和概括出这些物理模型,才使人们对物质世界得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想真理逼近,推动着物理学得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得建立,正是物理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展得重要标志之一.

32 总结物理概念、定律

物理概念、定律是物理学得理论基础,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定律.例如:力得概念是通过抽象和概括一类事物得共同本质属性形成得,如:人推车,马拉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简谐振动得规律则是在研究单摆和弹簧振子这些理想模型得运动时概括出来得.可见,物理学中得许多概念、定律是通过抽象思维得加工,在实验得基础上概括出来得.

33 用抽象和概括得方法学习物理学

抽象和概括不仅提炼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而且还关心学生学习物理学.如在做电磁感应实验时,有五种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即变化得电流,运动得稳恒电流,变化得磁场,运动得磁铁和磁场中切割磁力线得导体.这些现象杂乱无序,教师能够通过分析、引导,关心学生从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本质:只要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4 抽象和概括得局限性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得建立和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得作用,然而它也存在着一定得局限性.例如把经典振动模型强加给固体时,比热理论与试验不符;用经典振动得概念解释光得散射咨询题时,也是局部得成功;由此看见,抽象和概括出得物理模型、物理规律只能发觉、理解、领悟与原有知识具有一定逻辑关系得知识,而不能制造出与原有知识没有逻辑关系得新知识.

5 结语

纷繁复杂、绚丽多彩得物质世界遵循着自身得规律,我们要认识那个世界,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利用抽象和概括得方法,去探究真理.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得抽象和概括 1 咨询题得提出 抽象和概括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许多物理咨询题得提出、物理概念得产生、物理规律得建立、物理理论得形成基本上抽象和概括得结果.由此可见,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得形成进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本文从抽象和概括得概念、作用和局限性等几方面做了详细得阐述. 2 抽象和概括得概念 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得一种,“物理抽象是在观看、实验得基础上,通过物理概念、物理推断和物理推理得形式,对已获得得物理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得对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得本质和规律得认识.”[1]所谓概括,确实是在抽象得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得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整体得和一般得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得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得共同性和一般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得统一,是物理抽象思维得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规律. 3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中得作用 物理学中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内在本质,从而把实际得物质模型化,把复杂得物理咨询题简单化,把具体得物理咨询题理想化,这种简化得过程从思维学得角度上来讲,确实是抽象思维得过程. 31 提炼物理模型论文联盟 “物理模型是依照研究咨询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得抽象,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得抽象方法之一,它关于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理论得建立起着不可替代得作用.WcOm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要紧分三种类型:“客体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客体模型是客观存在得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得物理模型.例如在研究力学中物体得运动时得质点模型.电学中得点电荷、光学中得点光源、弹簧振子、刚体等等,基本上客体模型.条件模型是客观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制约物体运动得条件进行取舍,抓住决定条件,忽略次要条件,如此建立起来得理想化条件确实是条件模型.如在平面上运动得物体,若摩擦力f与合力f相比非常小,那个平面称为光滑平面,“光滑平面”确实是条件模型.另外在物理学中得细绳、轻质细杆、稳定电源等等基本上条件模型.过程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得运动过程及限制这些过程得条件进行抽象,形成“过程模型”.例如研究地面附近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得物体视为“质点”,从静止开始下落得过程中,忽略空气得阻力、浮力、风力、风向等作用,只受到恒定得重力作用,质点在如此理想化条件下运动得过程确实是“自由落体运动”.这确实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热学中,准静态过程也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物理学中理想化条件下得过程模型非常多,如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等等. 在物理学中,正是从实际物体、物理过程、条件中抽象和概括出这些物理模型,才使人们对物质世界得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想真理逼近,推动着物理学得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得建立,正是物理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展得重要标志之一. 32 总结物理概念、定律 物理概念、定律是物理学得理论基础,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定律.例如:力得概念是通过抽象和概括一类事物得共同本质属性形成得,如:人推车,马拉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简谐振动得规律则是在研究单摆和弹簧振子这些理想模型得运动时概括出来得.可见,物理学中得许多概念、定律是通过抽象思维得加工,在实验得基础上概括出来得. 33 用抽象和概括得方法学习物理学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好物理的动力和保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前认真预习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

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

电学计算中如何确定电荷量的正负取值教学文稿

2003-11-006电学计算中如何确定电荷量的正负取值 How to determin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charge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中明确提出: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所以电荷量虽然是标量但是仍有正负之分。在涉及到电场力、洛伦兹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容、电流等计算时,电荷量何时取正值、何时取负值,不好把握。电荷量的正负取值问题就比较棘手,就此分两种情况谈一下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 一、矢量大小的计算 在计算电场力、洛伦兹力等这些矢量的大小时,电荷量只能代入绝对值即正值。因为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矢量取正值时说明它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反之则相反。通过公式计算出的只是这些力的大小,方向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电荷量代入负值,计算出的力可能会出现负值,这时的负值就没有确切的意义了,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规定什么正方向。 例如:根据公式221r q q k F 计算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时,无论两个电荷带正电还是带负电,1q 、2q 只能取正值,库仑力的方向再根 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来判断即可。如果这两个电荷是异种电荷,1q 、2q 一个代入正值、一个代入负值,计算出的

库仑力为负值,负值也不能说明两个电荷之间的这一对库仑力具体的方向如何。 再如:根据θsin qvB F =计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时,q 只能代入正值,洛伦兹力的方向只能根据左手定则来判断,如果q ?0,代入负值,计算出的洛伦兹力为负值,这个负号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里的正方向根本无从谈起。 二、标量大小的计算 因为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所以在计算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等这些标量的大小时,电荷量(包括电势、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的功)都可以严格带入正负号,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计算时就不用先只代入这些物理量的绝对值计算它们的大小,再判断这些物理量的正负了。 例如:在电场中,把 C 9100.2-?的正电荷从A 点移到 B 点,静电力做功J 7100.6-?-,求A 、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AB U . 根据公式AB U =q W AB ,AB W 取负值J 7100.6-?-,q 取正值 C 9100.2-?,所以AB U =300-v 为负值,说明A 点电势比B 点低300 v.在这里就不必先计算出AB U 的大小,再根据电场力做负功判断出电场力和电场强 度的方向,再判断A 、B 的电势高低,最终得出AB U 的正负。 三、电容、电流的计算 在根据U Q C = 计算电容器的电容时,Q 为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即Q 取正值即可。在根据t q I =计算电流时,q 只能取正值,电流的具体方向再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进行判断。

高中物理常见的理想化模型

一理想化的定义 理想化方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它根据所研究问题(一般都是十分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理想化模型的优点 建立这种理想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暂时忽略与当前考察不相关的因素,以及某些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借以化繁为简,以利于问题的分析、讨论,从而较方便地找出当前所研究的最基本的规律,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和科学分析方法。 三理想化模型的分类 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方法和理想模型方法。 (1)理想实验方法 理想实验又叫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实验,是逻辑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伽利略用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指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研究电场强度时,设想在电场中放置不会引起电场改变的电荷,考查场中各点F/q的值,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的理想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理想实验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得出更本质的结论。理想实验是在大量实验与观察基础上的理想归纳,是建立在以事实为根据上的科学抽象。 (2)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 (1)对象模型: 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点光源、光线、薄透镜以及关于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等都属于对象模型。是对实物的一种理想简化。 (2)条件模型: 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都属于条件模型。是对相关环境的一种理想简化。 (3)过程模型: 实际的物理过程都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虑主要因素引起的变化过程叫做过程模型。是对干扰因素的一种简化。 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在高度不大时,空气的作用忽略不计时,可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另外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弹性碰撞、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稳恒电流都属于过程模型。

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

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人类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掌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运用概念并不断地发展与深化概念。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然后把这些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学习又会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概念之间的这种互相关联着的逻辑关系,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 一般地讲,物理概念具有一下两个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一个概念的形成,首先是在观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实和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并判断在这些共同特征中,哪些因素和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关,哪些因素无关,抓住的特征是不是共同的本质特征;其次,对所作出的判断,还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加以检验;一些复杂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还要经历一个推理过程。 【案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动,车辆在前进、机器在运转、人在行走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态不同,但是撇开它们的具体形态,经过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其共同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改变。于是,我们把这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抽象概括出来,定义为机械运动。 2.大量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物理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运动、静止、固体、气体、蒸发、沸腾、电场、干涉、衍射等。要求明确它反映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另一类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的概念(包括了描述性定义和测量性定义两部分),这一类物理概念又称为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功、能、电场强度、电势、电磁感应等。要求明确它反映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还要明确其量值是怎么规定的、量值的单位是什么。 【案例】机械运动的概念,实际上表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动,这里归根到底涉及的仍是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深对物理量及其意义的理解。 二、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1.充分运用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一切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对学生来说,能直接感知的少,需要间接认识的多。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实验和其他直观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知机会,不断扩大他们的感性认识积累,这样就会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形成提供前提条件。 【案例】对于“机械运动”概念的形成,可以列举:人在地上行走、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船在水中前进、木块沿斜面滑下、雨点下落等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直观材料,经过比较、分析后,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然后,把这种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选择实验和直观材料原则:根据概念的不同,选择那些本质联系明显的、具有典型性的以及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材料。 其他途径:实物、模型、图表等,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教学课件,可以将许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概念。

化抽象为形象

化抽象为形象 发表时间:2013-07-15T08:37:11.39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下供稿作者:乔增河[导读]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乔增河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得到形象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源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儿童化情景,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得学生活跃思维,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抽象形象转化小学数学 1 创设情境,声情并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初步阶段,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他们的学习必然离不开那些感性材料的支持。针对这一特点,如果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形与声、动与静的电教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认图形》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今天有几位图形朋友来做客,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便一个一个飞到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动画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有乡村小屋,里面还住着小朋友;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车尾还冒着烟;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嘎嘎直叫的鸭子,等等,简单的图形拼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请学生说出这些事物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2 化静为动,突出重难点,感知知识的形成 现代教育辅助教学可以将课本中的复杂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变抽象为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活动场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小学数学教学绝不能让学生感到只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所以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多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从静态的观察中,发现树上停着2 只鸟,飞走1 只,却联系不到树上原来停着3 只鸟,更不能在直观上自然抽象出减法意义来。因此,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动画演示:先把 3 只鸟停在树上,形成原来有三只鸟的印象,当叙述到“飞走时”即1 只鸟飞向空中,演示小鸟飞走的过程,让学生眼前呈现飞走的情景。再通过动画演示分蛋糕、气球飞走等过程,将减去的部分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同时还配有悦耳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的道理,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动静结合,学生从“动态刺激”中增强了感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观察中形成表象,减法的意义已深深刻在学生头脑中。 3 充实课堂,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高了很好的条件。利用多媒体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再现出来。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头脑中储藏的表象材料还不丰富,处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的发展阶段。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网上搜索了大量有关角的图片,五星红旗的角,房屋门窗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剪刀、扇子张开合上形成的角等等,这些对增加学生知识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4 实践参与,交互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强大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及时、有效。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随机出题,学生自己上机答题,计算机评题,并给出“你真棒”、 “再想想,你一定能答对”等鼓励性语言,使他们能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愉快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满足好胜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如果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满足了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数学课是学生全体参与、开发智力的大课堂。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课堂效益大大提高。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的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自我探索实验学习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探索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真理性、客观实在性这一自然科学特点,为学生认识学习自然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__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的几种思维方法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的几种思维方法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高中物理组 2012年4月 中学物理解题中涉及到科学思维方法大体上两类, 一类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想化的方法: 数学推理方法:函数、函数图象、极限 替代方法:、 近似替代(平均值)、极限替代 比值定义法 图象法: 实验验证法 实验分析法 平行四边形法等效替代法 假设法 反推法 理想实验法--“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控制变量法 变量转换法(a-1/m) 整体法 隔离法 正交分解法 三力平衡三角形法 相似形法 (力的矢量图与几何图形)等 一类是解题方法 ------ 就解题方法而论,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也很多,这里将高中物理解题中经常要用到的 几种科学思维方法作一些介绍。 1、物理模型法 物理模型法是只考虑对实际物理现象来说是主要的、本质的因素,忽略次要的、非本质 的因素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利用物理模型,实现高效解题的策略。 例1: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 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 出发,沿水 平直线轨道运动L 后,由B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光滑 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 道上运动到C 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 m =0.1kg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 =1.5w 工作,进入竖 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 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 =10.00m ,R =0.32m ,h =1.25m ,S =1.50m 。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 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m/s 2 ) 解析: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1v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1S v t = 2 12h gt = 解得 1v =3/2g S m s h = 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2v ,最低点的速度为3v ,由牛顿 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v mg m R = 223211(2)22mv mv mg R =+ 解得 354/v gR m s == 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

正负数运算

正负数运算(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 一、加减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 2、85+(+15) 3、(–361)+(–33 2) 4、(–3.5)+(–53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符号取__________________,并用 __________________减去 _____________. 互为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加得0。 1、(–45) +(+23) 2、(–1.35)+6.35 3、4 12+(–2.25) 4、(–9)+7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_______。 1、(–9)+ 0=______________; 2、0 +(+15)=_____________。 B .加法交换律:a + b = 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_______________ 1、(–1.76)+(–19.15)+ (–8.24) 2、23+(–17)+(+7)+(–13) 3、(+ 341)+(–253)+ 543+(–852) 4、52+112+(–52) 5、-57+(+ 10 1) 6、90-(-3)

7、-0.5-(-341)+2.75-(+72 1) 8、 712143269696????????----++- ? ? ? ????????? C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_____来进行。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a –b = a + ( ) 1、(–3)–(–5) 2、3 41–(–14 3) 3、0–(–7) D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_____运算。即a + b –c = a + b + _____________。 1、(–3)–(+5)+(–4)–(–10) 2、341–(+5)–(–14 3)+(–5) 二、综合提高题。 1、–99 + 100–97 + 98–95 + 96–……+2 2、–1–2–3–4–……– 100 3、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病人星期一至星期五收缩压的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星期日的收缩压为160单位。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收缩压的变化(与前一天比较) 升30单位 降20单位 升17单位 升18单位 降20单位 请算出星期五该病人的收缩压。

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方法

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方法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了理想化方法的含义及种类,并结合中学物理的实际,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理想化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论述了教师怎样培养学生掌握理想化方法。 关键词: 理想化、理想模型、理想实验 一.理想化方法界定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抽象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的方式之一。我们知道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事物及现象都是很复杂的,往往是各种因素都交织在一起。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思路和简化程序,人们就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把现存的实际事物当作理想形态处理,对这些复杂的实体或实体过程进行思维加工。因为在一定现象中,并不是所有的条件,所有的性质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实体(或过程)给予简化,纯化,抽取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舍去次要因素,排除偶然性,揭示必然联系。所谓理想化就是在思维中,用理想的客体代替现实的客体,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通过设想,推导,论证揭示事物的思维过程。 二.理想化方法的分类 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1.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在思维中形成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并用之来代替原型,建立描述这种客体本质属性的方法。在中学物理中,我们对各种实际物理问题的研究是按下图所示的模式进行的: 图(1)

先将物理问题经过科学抽象简化成某个物理模型,然后研究模型,推导有关物理规律,再运用这些物理规律去分析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理想模型有实物模型和过程模型。 (1).实物模型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来的物理模型叫做实物模型。翻开中学物理课本,映入眼帘的是“质点”,“刚体”,“单摆”,“弹簧振子”,“点电荷”,“理想气体”,“光滑斜面、导轨”等,这些模型正是事物在某种条件下的近视,即实物模型。 我们拿“质点”模型来加以说明。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一列火车沿铁轨运动,严格说来是很复杂的,其中有火车车身的运动,车轮的转动,车厢的晃动,蒸汽机活塞的运动,水和水蒸气的热运动,发电机中的电磁运动等等。假如我们只考虑火车沿轨迹的整体运动,即研究火车车身的运动,便可以忽略那些与火车车身运动关系不大的次要运动,即认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完全一样——平动。这样,我们便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体的运动,也就是把火车看成是一个“质点”来处理。同样,地球绕太阳的运动,雨点的下落运动,飞机在高空运动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把它看成是质点运动,都可以用质点的运动规律来描述。所以“质点”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它是从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反映了形形色色作同样形式运动不同个体之间的共性。 在研究气体性质时,由于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下的实际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极其微小,分子所占的空间与其自由活动空间相比亦甚微小,在此情况下,可把所研究的实际气体作理想化处理,即要求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气体分子不占空间,从而使研究问题的过程大为简化,这就是理想气体模型。 (2).过程模型 物理学的研究任务之一是要找出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如果不对这一运动过程进行近视处理,忽略次要的因素,保留本质因素,那么几乎不可能得出结果。因此就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这一运动过程进行理想化,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的过程模型,从而找到运动规律。如在公路上行使的汽车,虽然公路并不是

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e468029.html, 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的思考 作者:马骞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07期 由于高中物理具有知识性强、概念性强、难以理解等特点,一般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比较头疼,在学习上比较害怕,所以对于物理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一般教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常常采用概念教学法,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成概念性的东西让同学们进行学习,这样会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如果面对更加难以理解的物理学知识,教师会采用将知识抽象成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性的概念体系进行教学,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本文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在学生学习当中的意义、具体运用范围,研究抽象概念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状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抽象概念教学 (一)概念教学的介绍 概念教学实际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当某一个知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时候,教师会将知识总结成一种概念,提炼成一种容易理解的概念让学生进行学习。在高中物理学当中,由于物理学是实际生活的归纳和总结,是一定生活现象的理论成果,所以物理学会变得比较难,物理概念会变得比较复杂,但是物理概念是所有物理学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常常对概念进行深入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然后结合生活实例和生活现象对概念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些概念,然后基于概念的学习再去对其他的定理之类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达到由浅入深的效果。 (二)概念教学的意义 由于高中物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物理是比较难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常常运用概念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比较难懂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原理。概念教学的意义在于对于教师而言它可以将物理学知识总结成概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切入主题,更容易给学生讲解,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难度,能够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很好的掌握,能够打击学生不愿意学习物理的消极念头,让学生愿意去学习物理学知识。 (三)抽象概念教学 抽象概念教学是对概念教学的深入升华与加工,适用于那些比较复杂的物理学知识,比概念教学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是概念教学的精加工。实际上是将抽象的思维能力运用到了物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 集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用到的物理方法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归纳 1、比值法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的物理量用比值法进行定义的,例如:速度、加速度、电阻、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势等。这些物理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理量本身与定义的两物理量无正反比关系。 2、构建物理模型法物理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模型课.无论是所研究的实际物体,还是物理过程或是物理情境,大都是理想化模型. 如:实体模型有:质点、点电荷、点光源、轻绳轻杆、弹簧振子、单摆…… 物理过程有:匀速运动、匀变速、简谐运动、共振、弹性碰撞、圆周运动……* 物理情境有:人船模型、子弹打木块、平抛、临界问题…… 求解物理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迅速把所研究的问题归宿到学过的物理模型上来,即所谓的建模。尤其是对新情境问题,这一点就显得更突出。再如,电流的微观解释中,建立的柱体模型,柱体的截面积是s,长是l,单位体积中n个电荷,每个电荷电量为e,则根据电流的定义,就可以得到电流I =nsle/t=nsev。利用这个模型就很容易处理风力发电问题。 3、控制变量法自然界中时刻都在发生着各种现象,而且每种现象都是错综复杂的。决定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太多,为了弄清现象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再来比较、研究剩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如:探究力、加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控制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和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再如,玻意耳定律的研究,是控制气体质量和温度不变,研究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其他两个气体实验定律也都是用这种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种方法的掌握和理解,便于对其它实验的探究与分析。 4、等效替代(转换)法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转换成较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为等效替代。物理学中等效法的应用较多。如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分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等。除了这些等效概念之外,还有等效电路、等效电源、等

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在学习概念中,要重视建立概念 的抽象思维过程和方法。这对于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归纳起来,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有: 1.分析、概括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现察、实验的 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出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如机械运动、力等概念。 2.抽象出物质或运动的某种属性,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电阻、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等概念的建立,都运用了这一方法,比值定义法是这一 抽象、概括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只反映了物质或运动的某一属性,与定义式中其他各量无关。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建立概念。物理学中的一切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和理想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用理想化方法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它忽略了对所研究问题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 4.抓住新旧概念的逻辑联系,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概念,例如由速度、速度的改变等概念建立加速度概念等。事实上,物理学中多数概念都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在认识新现象过程中建立的。一个新概念的定义往往是根据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去揭示其本质的。因此,抓住新旧概念的逻辑联系也是建立物理概念的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5.在物理定律的分析讨论中建立概念。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规律是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发现的。在这类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中,常常存在比例常数。这些比例常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适恒量,对于不同的物质是同一值,如库仑定律中的k,万有引力中的G等等;另一类因物质不同而不同,它反映了物质的某种属性,因而是一个物理量,如滑动摩擦定律F=μN中的动摩擦因数,胡克定律F=kx中的劲度系数k等都是物理量。这类物理量要注意它所反映的物理本质,不应仅仅当作一个比例常数来看待。 6.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借助已有的物理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如类比水压引入电压,类比光波引入物质波,类比重力势能引入电势能等。 7.用等效的方法建立概念,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建立物理概念的基本思维方法,例如把变速运动等效为匀速运动,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把交流电等效为直流电引入“电流的有效值”、“电压的有效值”的概念;把电容、电感对交流电的作用等效为电阻,引入“容抗”、“感抗”的概念等。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1 问题的提出 抽象和概括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许多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产生、物理规律的建立、物理理论的形成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由此可见,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抽象和概括的概念、作用和局限性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2 抽象和概括的概念 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 物理抽象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概念、物理判断和物理推理的形式,对已获得的物理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的对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1]所谓概括,就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的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整体的和一般的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的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和一般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是物理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的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定量的物理规律。 3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内在本质,从而把实际的物质模型化,把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物理问题理想化,这种简化的过程从思维学的角度上来讲,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 提炼物理模型论文联盟http:// 物理模型是根据研究问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的抽象,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抽象方法之一,它对于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建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主要分三种类型: 客体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客体模型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的物理模型。例如在研究力学中物体的运动时的质点模型。电学中的点电荷、光学中的点光源、弹簧振子、刚体等等,都是客体模型。条件模型是客观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制约物体运动的条件进行取舍,抓住决定条件,忽略次要条件,这样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条件就是条件模型。如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摩擦力f与合力F相比很小,

高中物理八大解题方法之七:逆向思维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逆向思维法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几道物理题的解法分析,阐述逆向思维解题方法的几种应用:一、在解题程序上逆向思维;二、在因果关系上逆向思维;三、在迁移规律上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简单说来就是“倒过来想一想”。这种方法用于解物理题,特别是某些难题,很有好处。下面通过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几道题的解法分析,谈谈逆向思维解题法的应用的几种情况。 一、 在解题程序上逆向思维 解题程序,一般是从已知到未知,一步步求解,通常称为正向思维。但有些题目反过来思考,从未知到已知逐步推理,反而方便些。 例1.如图1所示, 图1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由双线圈ab 和cd (匝数都为n 1)、ef 和gh (匝数都为n 2)组成。用I 1和U 1表示输入电流和电压,用I 2和U 2表示输出电流和电压。在下列四种接法中,符合关系1 2212121,n n I I n n U U ==的有: (A ) b 与c 相连,以a 、d 为输入端;f 与g 相连,以e 、h 为输入端。 (B ) b 与c 相连,以a 、d 为输入端;e 与g 相连、f 与h 相连作为输入端。 (C ) a 与c 相连,b 与d 相连作为输入端;f 与g 相连,以e 、h 为输出端。 (D ) a 与c 相连,b 与d 相连作为输入端;e 与g 相连、f 与h 相连作为输出端。 析与解:一般的选择题,是从题干所给的已知条件去求解,解出结果与选项比较,哪个正确选哪个。但本题我们不能根据两个公式去求解法,而只能逐一选项讨论哪种解法能得出题干给出的公式。 对(A ),初级ab 和cd 两线圈串联,总匝数为2 n 1,次级ef 和gh 两线圈亦串联,总

电学计算中如何确定电荷量的正负取值

2003-11-006电学计算中如何确定电荷量的正负取值 How to determin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charge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中明确提出: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所以电荷量虽然是标量但是仍有正负之分。在涉及到电场力、洛伦兹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容、电流等计算时,电荷量何时取正值、何时取负值,不好把握。电荷量的正负取值问题就比较棘手,就此分两种情况谈一下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 一、矢量大小的计算 在计算电场力、洛伦兹力等这些矢量的大小时,电荷量只能代入绝对值即正值。因为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矢量取正值时说明它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反之则相反。通过公式计算出的只是这些力的大小,方向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电荷量代入负值,计算出的力可能会出现负值,这时的负值就没有确切的意义了,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规定什么正方向。 例如:根据公式221r q q k F 计算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时,无论两个电荷带正电还是带负电,1q 、2q 只能取正值,库仑力的方向再根 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来判断即可。如果这两个电荷是异种电荷,1q 、2q 一个代入正值、一个代入负值,计算出的

库仑力为负值,负值也不能说明两个电荷之间的这一对库仑力具体的方向如何。 再如:根据θsin qvB F =计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时,q 只能代入正值,洛伦兹力的方向只能根据左手定则来判断,如果q ?0,代入负值,计算出的洛伦兹力为负值,这个负号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里的正方向根本无从谈起。 二、标量大小的计算 因为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所以在计算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等这些标量的大小时,电荷量(包括电势、电势能、电势差、电场力的功)都可以严格带入正负号,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计算时就不用先只代入这些物理量的绝对值计算它们的大小,再判断这些物理量的正负了。 例如:在电场中,把 C 9100.2-?的正电荷从A 点移到 B 点,静电力做功J 7100.6-?-,求A 、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AB U . 根据公式AB U =q W AB ,AB W 取负值J 7100.6-?-,q 取正值 C 9100.2-?,所以AB U =300-v 为负值,说明A 点电势比B 点低300 v.在这里就不必先计算出AB U 的大小,再根据电场力做负功判断出电场力和电场强 度的方向,再判断A 、B 的电势高低,最终得出AB U 的正负。 三、电容、电流的计算 在根据U Q C = 计算电容器的电容时,Q 为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即Q 取正值即可。在根据t q I =计算电流时,q 只能取正值,电流的具体方向再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进行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