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f17494402.html,

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彭张颖溢刘文苑唐倩琪张宏志

来源:《乡村科技》2019年第17期

[摘要] 总结并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公园儿童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存在的问题,从社区公园儿

童活动场地的构成要素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探讨其设计、建设策略,以期为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营建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 儿童活动场地;社区公园;游戏;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7-72-2

社区公园作为服务于周围居民的休憩场所,更是周边居住区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不可缺失的游乐空间。因此,应当梳理前人的经验并跳出原有的设计条框,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以便完善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户外活动空间。

1 我国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孩子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行为特征出发,针对儿童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项研究。

1.1 儿童年龄特征与之相应的行为特征

第1阶段:1~3周岁婴儿期儿童的心理特征。婴儿期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学习分3个层次,即习惯化、条件反射和言语掌握。

第2階段:3~6周岁幼年期儿童的心理特征。幼年期儿童对周边环境充满好奇,有强烈

的探索欲,同时习惯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

第3阶段:7~12周岁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征。童年期儿童在结束小学教育后,心智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初步掌握加、减、乘、除、听、说、读以及写等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并根据周边环境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行为。

1.2 儿童心理需求与之相应的行为特征

儿童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1]。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儿童的活动、运动的机体功能及其协调性、平衡性和反

射作用,还包括感官知觉,如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等,以及对于冷热、软硬和干湿的感觉。心理发展分为认知方面的发展和非认知方面的发展。非认知发展是指社会性发展。它们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