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

www(万维网)的概念及服务机制。 (15)

掌握下列英文缩写词的英文全称及对应的中文名称: (15)

实验部分 (16)

组装100BASE-TX所需的设备和器件。 (16)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标准EIA/TIA568A和EIA/TIA568B。 (16)

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的制作方法。 (16)

ipconfig 和Ping的用法。 (16)

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 (16)

基于Paket Tracer的VLAN划分和静态路由配置。 (16)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为面向连接的。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报文(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分组或包(package):将报文划分成的等长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分组的首部也称为包头;分组交换是基于标记的(label-based),采用无连接(connectionness)的连网方式。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在报文交换中心,一分分的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互——单个分组(这只是真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协议的控制之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为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

●电路交换网

●报文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

●混合交换网

2.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个人区域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3.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分类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4.按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y) 分类

●总线型网络

●星型网络

●环型网络

●树型网络

●分布式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

1.带宽。掌握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中带宽的具体含义及表示单位。

模拟信号

带宽--表示允许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

单位:HZ、KHZ、MHZ

数字信号

带宽--表示数字信道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比特率或数据率或传输速率,也称为吞吐量。

●常用的带宽单位是

–千比每秒,即kb/s (103 b/s)

–兆比每秒,即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Gb/s(109 b/s)

–太比每秒,即Tb/s(1012 b/s)

2.时延。掌握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概念及区别,并能熟练进行计算。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并尽量采

用国际单位。

●时延:指数据(报文或分组,比特)从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3.利用率。掌握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信道利用率指出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为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是网络中结点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即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何种响应。

●同步:也即时序,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可以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协议的实现保证了向上

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服务接受者)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层的协议。下层的协议对本层用户是透

明的。

●协议是水平方向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的通信规则。服务是垂直方向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

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服务访问点(SAP)、服务原语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要求:掌握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各层名称(必须按顺序)及相互对应关系。注意OSI七层模型和TCP/IP 适用场合。

第二章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规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并能利用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进行计算。

奈氏准则

2.理想低通信道下的奈氏准则

(1)理想低通信道

对于信号的低频分量,只要其频率不超过某个上限值,都能够不失真的通过此信道。而频率超过该上限值的所有高频分量都不能通过该信道。

(2)奈氏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率=2W Baud

W:理想低通信的带宽,单位Hz

Baud(波特),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

1波特为每秒传送1个码元。

即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2个码元。

3.理想带通信道的奈氏准则

(1)理想带通信道

即频率在f1~f2之间的频率分量能够不失真的通过此信道,而低于f1和高于f2的频率分量都不能通过该信道。(2)奈氏准则

理想带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率=1W Baud

即每赫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1个码元。

实际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要低于奈氏准则的上限值。

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Wlog2(1+S/N)

W:信道的带宽

S:信道内部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信道内部高斯噪声的功率

S/N:信道的信噪比

SNR(信噪比,单位为dB)=10LG(S/N)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①基带同轴电缆

阻抗为50Ω,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传输速率可达10Mb/s,又分粗缆和细缆。

②宽带同轴电缆

阻抗为75Ω,用于传输模拟信号,是CA TV中的标准传输电缆,采用频分复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频分复用FDM:按频率划分不同的信道

●时分复用TDM:按时间划分不同的信道

●统计时分复用STDM:对TDM的一种改进,动态的分配所需的时隙大小,使用集中器作为连接部件。提高了

信道的利用率。

●(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传输时主要存在色散问题(即光脉冲的不同频率的分量传输速率不同),用波长

而不用频率来表示光的载波

●码分复用(码分多址) CDM(A):CDMA也是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主要采用扩频通信。在CDMA中每一个比特

时间再划分为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通常m的值设为128或64。使用CDMA的每一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m bit码片序列。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xDSL 技术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HDSL (High speed 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SDSL (Single-line DSL):1 对线的数字用户线

?VDSL (V ery high speed 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DSL :ISDN 用户线。

?RADSL (Rate-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DSL,是ADSL 的一个子集,可自动调节线路速率)。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Hybrid Fiber Coax)

●FTTx 技术

?光纤到家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一直铺设到用户家庭可能是居民接入网最后的解决方法。

?光纤到大楼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进入大楼后就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用电缆或双绞线分

配到各用户。

?光纤到路边FTTC (Fiber To The Curb):从路边到各用户可使用星形结构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封装成帧

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透明传输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

制编码是1B)。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

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

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差错控制

?循环冗余检验

?帧检验序列FCS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以下百度结果)

局域网的特点除了具备结构简单、数据传输率高,可行性高,实际投资少且技术更新发展迅速等基本特征外,还具

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大数据传输速率,有1Mb/s、10Mb/s、155Mb/s和622Mb/s之分,实际中最高可达1Gb/s,未来甚至可达101Gb/s。

2、具有优良的传输质量。

3、具有对不同速率的适应能力,低速或高速设备均能接入。

4、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型号的设备均能接入。

5、支持多种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等多种传输介质。

6、网络覆盖范围有限,一般为0.1~10km。

(以上百度结果)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工作在物理层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数据缓存。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CSMA/CD)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集线器)

?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

?优点

过滤通信量。

扩大了物理范围。

提高了可靠性。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缺点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具有不同MAC 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100BASE-TX:使用2 对UTP 5 类线或屏蔽双绞线STP。

●100BASE-FX :使用2 对光纤。

●100BASE-T4:使用4 对UTP 3 类线或5 类线。

●1000BASE-X(802.3z标准)

?1000BASE-SX。850nm波长

?1000BASE-LX。1300nm波长

?1000BASE-CX 。屏蔽双绞线

●1000BASE-T(802.3ab标准):使用4对5类UTP,传输距离100M。

●10000BASE-ER/10000BASW-EW:1550nm、10um单模光纤

●10000BASE-LR/10000BASW-L4:1310nm、10um多模光纤

●10000BASW-L4:1310nm、50um/62.5um多模光纤

●10000BASE-SR/10000BASW-SW:850nm、50um/62.5um多模光纤第四章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IP地址工作在网络层,物理地址工作在数据链路层,IP可以自己设定,物理地址烧录在硬件中,两个通过ARP关系(自己总结的,大家意会。)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A类:1~126

?B类:128~191

?C类:192~223

?D类:224~239

?E类:240~247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比特作为子网号subnet-id。

●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主机的IP 数据报,仍然根据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

络上的路由器。

●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net-id 和子网号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IP数据报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百度百科)

子网地址的计算(大家自己意会)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个在Internet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服务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给客户。CIDR将路由集中起来,使一个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务的几千个IP地址,从而减轻Internet路由器的负担。(百度百科)

◆CIDR地址块

?CIDR 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一个CIDR地址块由地址块的起始地址和地址块中的地址数来定义。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RIP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如每隔30 秒)。

OSPF

●“开放”表明OSPF 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PF

●OSPF 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

●是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BGP

●BGP 支持CIDR,因此BGP 的路由表也就应当包括目的网络前缀、下一跳路由器,以及到达该目的网络所

要经过的各个自治系统序列。

●在BGP 刚刚运行时,BGP 的邻站是交换整个的BGP 路由表。但以后只需要在发生变化时更新有变化的部

分。这样做对节省网络带宽和减少路由器的处理开销方面都有好处。

第五章

运输层的作用。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TCP 和无连接的UDP。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对方的运输层在收到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虽然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 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TCP 则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TCP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由于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

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的开销。这不仅使TCP报文的首部增大很多,还要占用许多的处理机资源。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原理:确认和重传机制

实现方法:

●使用上述的确认和重传机制,我们就可以在不可靠的传输网络上实现可靠的通信。

●这种可靠传输协议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表明重传的请求是自动进行的。接收方不需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TCP的流量控制。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既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也不要使网络发生拥

塞。

●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 连接上实现流量控制。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传输轮次

●乘法减小

●加法增大

(好像是这几个)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第六章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个人总结)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 国家顶级域名nTLD:如: .cn 表示中国,.us 表示美国,.uk 表示英国,等等。

(2) 通用顶级域名gTLD:最早的顶级域名是:

.com (公司和企业)

.net (网络服务机构)

.org (非赢利性组织)

.edu (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

.gov (美国专用的政府部门)

.mil (美国专用的军事部门)

.int (国际组织)

后加的:

.aero (航空运输企业)

.biz (公司和企业)

.cat (加泰隆人的语言和文化团体)

.coop (合作团体)

.info (各种情况)

.jobs (人力资源管理者)

.mobi (移动产品与服务的用户和提供者)

.museum (博物馆)

.name (个人)

.pro (有证书的专业人员)

.travel (旅游业)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各个省级的CN域名和

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公司和企业)

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网络服务机构)

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非赢利性组织)

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

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美国专用的政府部门)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发送邮件的协议:SMTP

●读取邮件的协议:POP3 和IMAP

●MIME 在其邮件首部中说明了邮件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声音、图像、视像等),使用MIME 可在邮件中同

时传送多种类型的数据。

组成:

●发件人用户代理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

●收件人用户代理

www(万维网)的概念及服务机制。

概念:

●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

●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

息。

●这种访问方式称为“链接”。

服务机制:

●万维网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

●浏览器就是在用户计算机上的万维网客户程序。万维网文档所驻留的计算机则运行服务器程序,因此这个

计算机也称为万维网服务器。

●客户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向客户程序送回客户所要的万维网文档。

●在一个客户程序主窗口上显示出的万维网文档称为页面(page)。

掌握下列英文缩写词的英文全称及对应的中文名称: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英语Uniform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ML: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用户数据包协议

实验部分

组装100BASE-TX所需的设备和器件。

RJ45水晶头,非屏蔽双绞线UTP,压线钳,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标准EIA/TIA568A和EIA/TIA568B。

EIA/TIA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EIA/TIA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的制作方法。

交叉线:又叫反线,线序按照一端568A,一端568B的标准排列好线序,并用RJ45水晶头夹好。

直通线:又叫正线或标准线,两端采用568B做线标准,注意两端都是同样的线序且一一对应。ipconfig 和Ping的用法。

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

标记出现在文档的开头部分。

标记定义HTML文档的标题。<title></p><p><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study,computer">用来标记搜索引擎在搜索你的页面时所取出的关键词。<meta name="author" content="wujia">用来标记文档的作者。</p><p><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URL=https://www.sodocs.net/doc/0f10565410.html,/eschool">用来自动刷新网页</p><p><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用来标记你的页面的解码方式。</p><p><body>标记表明是HTML文档的主体部分</body></p><p>其它见实验PPT</p><p>基于Paket Tracer的VLAN划分和静态路由配置。</p><p>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p><p>Switch> (用户模式)</p><p>Switch>en</p><p>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p><p>Switch#vlan dat</p><p>Switch#vlan database</p><p>Switch(vlan)#vlan 10 (创建VLAN 10)</p><p>Switch(vlan)#vlan 20 (创建VLAN 20)</p><!--/p16--><!--p17--><p>Switch(vlan)#exit</p><p>Switch#</p><p>Switch#conf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p><p>Switch(config)#hostname Sw0</p><p>Sw0(config)#inter</p><p>Sw0(config)#interface f0/1 (进入端口Fa0/1)</p><p>Sw0(config-if)#swit</p><p>Sw0(config-if)#switchport acc</p><p>Sw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把该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p><p>Sw0(config-if)#inter f0/2 (进入端口Fa0/2)</p><p>Sw0(config-if)#switchport acc</p><p>Sw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把该端口加入到VLAN 20中)</p><p>Sw0(config)#interface f0/3 (进入端口Fa0/3)</p><p>Sw0(config-if)#swi</p><p>Sw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p><p>Sw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此接口模式为trunk口)</p><p>Sw0(config-if)#swi</p><p>Sw0(config-if)#switchport tr</p><p>Sw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p><p>Sw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p><p>Sw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设置允许通过的vlan,all为全部vlan,每个vlan的ID用“,”隔开,如: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10,20)</p><p>Sw0(config-if)#</p><!--/p17--><!--rset--><h2>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h2><p>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p><h2>计算机网络-(第5版)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总结</h2><p>《计算机网络》_(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p><h2>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h2><p>一概述。 1.选择: A管理概念: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B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 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 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 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 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C.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指标:效率,效果 D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E.系统组织是(开放式)的 F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消极被动的或者积极主动的适应。 组织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____.一般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____任务环境,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和特定环境。 G管理职能的拓展:1.决策是各项管理职能的核心2.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H. pdca循环:提出者:美国戴明。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pdca循环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 I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 J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员工报酬(8)集权原则(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合作实质:统一指挥和等级制度 2.简答.A管理的六大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 B按组织中所处层级,将管理者划分为: 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C管理者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 D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事技能。(中层管理者)3.概念技能(1思想技能。2设计技能) E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2)近代的“人际关系”——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试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行为科学” (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罗德3孔茨管理丛林,西蒙决策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权变管理,德鲁克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 F:泰罗具体方法:1.科学作业管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4.职能组织原理。5例外管理原理。。6.人事管理原则 G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韦伯,组织权力的类型:@@@ 传统的权力形式(效率最低)@@@超凡的权力形式(对某人所持有的非凡性的热爱)@@@ 法理性的权力形式(最理想)</p><h2>excel期末知识点总结</h2><p>1.文件的建立与打开: office图表新建新工作簿确定 打开 2.文件的保存与加密保存: office图表保存 xls 准备加密文档输入密码确定再次输入并确定 3.强制换行:alt+enter 4.删除与清除:删除整个单元格,清除格式、内容、批注 5.填充序列: 等差等比: 在单元格中输入起始值开始填充序列选择等差等比、行列输入步长值、终止值 文字序列: 在单元格输入文字序列 office按钮 excel选项常用编辑自定义序列选中刚才输入的文字序列导入确定6.复制移动: 移动覆盖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覆盖 ctrl+左键拖拽 移动插入 shift+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插入 ctrl+shift+左键拖拽 7.插入行列:选中要插入数量的行或列右键插入 8.为行、列、单元格命名: 先选中要命名的区域在左上角的名称框内输入名字 直观,快速选定 如何删除名称:公式名称管理器选中删除 9.批注:单击单元格审阅新建批注 10.科学计数法: >=12位用科计表示 123456789012=1.234567E+11 1.A3=R3C1 R为行C为列 C1 C2 C3 R1 R2 R3A3 2.数组运算Ctrl+Shift+Enter 3.将某一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调用。最多可以嵌套七层 COUNT(参数1,参数2,…)功能:求一系列数据中数值型数据的个数。 COUNTA(参数1,参数2,…)功能:求“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BLANK(参数1,参数2,…)功能:求“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IF功能:求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 4.四舍五入函数ROUND(number, num_digits) =ROUND(1234.567,2)=1234.57 =ROUND(1234.567,1)=1234.6 =ROUND(1234.567,0)=1235 =ROUND(1234.567,-1)=1230 =ROUND(1234.567,-2)=1200 负的往左,正的往右</p><h2>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h2><p>【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p><p>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p><h2>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h2><p>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p><h2>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知识点</h2><p>《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单元自我规划 第1章:思考你的目标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你的工作当中的哪些方面适合应用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头脑风暴法的规则遵循两个独立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不能同时进行。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比如: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头脑风暴法。 例:培养创造型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对)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个人和集体使用头脑风暴进行创造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个人头脑风暴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但是思路狭窄;团队头脑风暴法能够集中很多人的意见,但是人们往往会有所顾虑。3、假如你现在面对职业或工作的选择,你会采用什么手段来面对这些选择?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讲包括: 改变境遇 积极进取——使自己更加适应; 面对其他挑战,如参加训练和培训; 改善工作环境; 授权给其他人,让他们承担一些日常事务。 改变自己 检查自己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和心中想的是否一致; 改变行为; 发展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改变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适应工作; 将工作看作达到目标的方法; 通过降低问题的重要性来改变看法——更注重工作之余的生活。 离开 4、请思考你是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的。 制定目标时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现状,考虑自己的选择,这种情况可以用个人头脑风暴法来进行,但是一定要遵循头脑风暴法的规则。 制定计划:可以按照计划的时间长短进行,长期计划一般是提纲挈领的;而短期的计划则是详细具体的,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应该具体详细。当然其他的方法也可以。 第2章:自我认知 1、什么是自我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 自我认知是情感智能框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情感,主要包括:情感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等。一般通过测试,视个人情况而定,只要合理即可。 一般来说: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换角度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反馈意见等都能帮助你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例:情感智能框架中的认知包括( D )。</p><h2>(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h2><p>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p><h2>java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h2><p>java知识点总结 应同学要求,特意写了一个知识点总结,因比较匆忙,可能归纳不是很准确,重点是面向对象的部分。 java有三个版本:JAVA SE 标准版\JAVA ME移动版\JAVA EE企业版 java常用命令:java, javac, appletview java程序文件名:.java, .class java的两类程序:applet, application; 特点,区别,这两类程序如何运行 java的主方法,主类,共有类;其特征 java的数据类型,注意与C++的不同,如字符型,引用型,初值 java与C++的不同之处,期中已总结 java标记符的命名规则 1)标识符有大小写字母、下划线、数字和$符号组成。 2)开头可以是大小写字母,下划线,和$符号(不能用数字开头) 3)标识符长度没有限制 4)标识符不能使关键字和保留字 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类、对象,类与对象的关系,创建对象,对象实例变量 构造函数,默认构造函数,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构造函数的作用,初始化的顺序,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函数:创建对象的同时将调用这个对象的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把若干个赋初值语句组合成一个方法在创建对象时一次性同时执行,这个方法就是构造函数。是与类同名的方法,创建对象的语句用new算符开辟了新建对象的内存空间之后,将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个新建对象。 构造函数是类的特殊方法: 构造函数的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构造函数没有返回类型。 构造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构造函数一般不能由编程人员显式地直接调用。 在创建一个类的新对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调用该类的构造函数为新对象初始化。 类的修饰符:public类VS 默认; abstract类; final类; 1)类的访问控制符只有一个:public,即公共的。公共类表明它可以被所有其他类访问和引用。 若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说明它有默认访问控制特性,规定该类智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引用(包访问控制)。 2)abstract类:用abstract修饰符修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抽象类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概念类,抽象类是它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集合,用抽象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属性来提高开发和维护效率。 3)final类:被final修饰符修饰限定的,说明这个类不能再有子类。所以abstract与final 不能同时修饰一个类。 域和方法的定义 1)域:定义一个类时,需要定义一组称之为“域”或“属性”的变量,保存类或对象的数据。</p><h2>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h2><p>第一章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并行计算和分布式数据 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各互联的计算机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 等方面基本一样,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独立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相互联系、 协调、有分工的。 ?支持网络的是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带宽: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体现网络性能的一个指标 ?吞吐量:单位时间通过网络的数据量 ?时延: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发送、传播、处理、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通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 ?往返时间:从源→目的→源的时延 ?利用率:被利用的时间。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3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雏形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2)网络阶段:在通信网络基础上,完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美国国防部1969年开始发展的ARPAnet:用于军事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战争的环境下,保持通信的畅通,但结果颇为丰富,ARPAnet可以发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成为了Internet的雏形。 ARPA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 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 主要贡献是公开了这些研究成果 (3)网络标准化阶段:在解决计算机连网与网络互连标准化问题的背景下,提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协议,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正式制订并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SO与CCITT等组织为该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OSI基本协议集。 首先应用在ARPAnet的TCP/IP协议经过不断地改进与规范化,目前广泛应用在Internet上,</p><h2>管理沟通知识点总结</h2><p>第一部分管理沟通原理 1 沟通与管理沟通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激励,创新,交流,联系. *管理沟通是围绕企业经营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分享过程. *沟通过程由各种要素组成:发送―接受者,信息,渠道,噪音,反馈和环境. 发送―接收者:在大多数沟通中,人们是发送―接收者,即在同一时间即发送又接受. 信息是由一个发送―接收者要分享的思想和情感组成的. 渠道是信息经过的路径 反馈是发送―接收者相互间的反应. 噪音是阻止理解和准确解释信息的障碍.它分成种形式:外部噪音,内部噪音和语义噪音. 环境是沟通发生的地方.环境能对沟通产生重大影响 *外部噪音来自于环境,它阻碍听到或理解信息,如天气热,吵闹. *内部噪音发生在发送―接受者的头脑中,这时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集中于在沟通以外的事情上. 2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 沟通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印象是在沟通参与者的头脑中形成的,人们对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作用,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 1)进行沟通的人连续的,同步的发出信息.即不管你在沟通中是否说话,你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 2)沟通事件由过去,现在和将来.即我们都依据自己的经验,情绪和期望对各种情形做出反应,这些要素使沟通情景复杂化. 3)沟通的参与者扮演相应的角色.即在沟通中我们扮演不同的的角色,无论这个角色是否由个人关系或社会所确立,不同的人会按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影响它们所导致的沟通. 3 管理沟通的种类 自身内沟通人际沟通小组中的沟通公共场合沟通跨文化沟通 *自身内沟通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沟通,它包括思想,情感和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跨文化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任何时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沟通. 4 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网络 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网络,非言语沟通 *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环式,全渠道式,Y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单串型,饶舌型,机率型,集聚型. *非正式沟通是不受管理层控制的. 5 影响管理沟通的基本因素 1) 外在因素:组织结构;沟通环境.</p><h2>高一期末知识点总结</h2><p>高一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A 1、天体的概念 2、最基本的天体共同的特征 3、主要天体的特征(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6、河外星云的成员 7、宇宙年 8、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名称 9、八大行星的共同特点 10、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11、太阳辐射的形式 12、太阳结构(外层、内层) 13、太阳大气的主要特征 14、各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的标志 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6、太阳活动的周期 1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p>18、八大行星的分类 19、地球成为有生命存有的天体的条件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B 20、月球的环境特点 21、月球的地形特点 22、月球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方向 23、地球的天然卫星 24、熟悉月相的名称、各月相的出现的农历时间 25、月相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名称 26、日食、月食出现的原因 27、日食、月食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三者位置 28、日食、月食出现时的月相情况 29、潮、汐的概念 30、潮、汐出现的原因(不必展开阐述) 31、理解潮汐随月球而不是太阳的出没而出现潮起潮落的现象的原因 32、连续两次涨潮的时间间隔 33、大潮、小潮出现的月相农历时间 34、潮汐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A 35、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历程 专题4 地球的运动C</p><p>36、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速度 37、地轴北端的指向 38、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间、参照物、成因) 39、南、北两极上空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40、什么是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 41、时区划分的方法 42、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变化 43、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的规律(南、北半球、赤道的区别) 4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45、黄赤交角的度数 46、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 47、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 48、晨昏线的区分 49、昼夜长短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极昼、极夜现象 50、天文角度、传统上、气候上四季的划分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 板块运动B 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 2、六大板块的名称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p><h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h2><p>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p><p>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p><h2>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h2><p>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p><p>■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决策的主要方法:1.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哥顿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决策方法:冒险法(大中取大,乐观法则);保 守法(小中取大、悲观法则);折中法。 ■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因果预测法) ■决策心理:1.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2.首因效应(“第一感”)</p><h2>大学数据结构期末知识点重点总结</h2><p>第一章概论 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待处理数据元素的表示及相关操作,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的组成结构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用一组数据(结点集合K)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一组二元关系(关系集合R)来表示:(K, R) 结点集K是由有限个结点组成的集合,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数据或一组有明确结构的数据 关系集R是定义在集合K上的一组关系,其中每个关系r(r∈R)都是K×K上的二元关系 3.数据类型 a.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integer)、实数类型(real)、布尔类型(boolean)、字符类型(char)、指针类型(pointer)b.复合数据类型 复合类型是由基本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的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本身,又可参与定义结构更为复杂的结点类型 4.数据结构的分类:线性结构(一对一)、树型结构(一对多)、图结构(多对多) 5.四种基本存储映射方法:顺序、链接、索引、散列 6.算法的特性:通用性、有效性、确定性、有穷性 7.算法分析:目的是从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中选择比较适合的一种,或者对原始算法进行改造、加工、使其优化 8.渐进算法分析 a.大Ο分析法:上限,表明最坏情况 b.Ω分析法:下限,表明最好情况 c.Θ分析法:当上限和下限相同时,表明平均情况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 a.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元素” b.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元素” c.除最后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后继 d.除第一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前驱 2.线性结构的基本特点:均匀性、有序性 3.顺序表 a.主要特性:元素的类型相同;元素顺序地存储在连续存储空间中,每一个元素唯一的索引值;使用常数作为向量长度 b. 线性表中任意元素的存储位置:Loc(ki) = Loc(k0) + i * L(设每个元素需占用L个存储单元) c. 线性表的优缺点: 优点: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一致;属于随机存取方式,即查找每个元素所花时间基本一样 缺点:空间难以扩充 d.检索:ASL=【Ο(1)】 e.插入:插入前检查是否满了,插入时插入处后的表需要复制【Ο(n)】 f.删除:删除前检查是否是空的,删除时直接覆盖就行了【Ο(n)】 4.链表 4.1单链表 a.特点: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有可能不一致;属于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即存取每个数据元素所花费的时间不相等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和tail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链表的插入(q->next=p->next; p->next=q;)【Ο(n)】 d.链表的删除(q=p->next; p->next = q->next; delete q;)【Ο(n)】 e.不足:next仅指向后继,不能有效找到前驱 4.2双链表 a.增加前驱指针,弥补单链表的不足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和tail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插入:(q->next = p->next; q->prev = p; p->next = q; q->next->prev = q;) d.删除:(p->prev->next = p->next; p->next->prev = p->prev; p->prev = p->next = NULL; delete p;) 4.3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 4.3.1主要优点 a.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用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线性表元素的读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b.链表的主要优点 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4.3.2应用场合的选择 a.不宜使用顺序表的场合 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宜使用顺序表;线性表的最大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b.不宜使用链表的场合 当不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应选择链表;当指针的存储开销与整个结点内容所占空间相比其比例较大时,应该慎重选择 第三章栈与队列 1.栈 a.栈是一种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其特点后进先出;插入:入栈(压栈);删除:出栈(退栈);插入、删除一端被称为栈顶(浮动),另一端称为栈底(固定);实现分为顺序栈和链式栈两种 b.应用: 1)数制转换 while (N) { N%8入栈; N=N/8;} while (栈非空){ 出栈; 输出;} 2)括号匹配检验 不匹配情况:各类括号数量不同;嵌套关系不正确 算法: 逐一处理表达式中的每个字符ch: ch=非括号:不做任何处理 ch=左括号:入栈 ch=右括号:if (栈空) return false else { 出栈,检查匹配情况, if (不匹配) return false } 如果结束后,栈非空,返回false 3)表达式求值 3.1中缀表达式: 计算规则:先括号内,再括号外;同层按照优先级,即先乘*、除/,后加+、减-;相同优先级依据结合律,左结合律即为先左后右 3.2后缀表达式: <表达式> ::= <项><项> + | <项><项>-|<项> <项> ::= <因子><因子> * |<因子><因子>/|<因子> <因子> ::= <常数> ?<常数> ::= <数字>|<数字><常数> <数字>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3.3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InfixExp为中缀表达式,PostfixExp为后缀表 达式 初始化操作数栈OP,运算符栈OPND; OPND.push('#'); 读取InfixExp表达式的一项 操作数:直接输出到PostfixExp中; 操作符: 当‘(’:入OPND; 当‘)’:OPND此时若空,则出错;OPND若 非空,栈中元素依次弹出,输入PostfixExpz 中,直到遇到‘(’为止;若为‘(’,弹出即 可 当‘四则运算符’:循环(当栈非空且栈顶不是 ‘(’&& 当前运算符优先级>栈顶运算符优先 级),反复弹出栈顶运算符并输入到 PostfixExp中,再将当前运算符压入栈 3.4后缀表达式求值 初始化操作数栈OP; while (表达式没有处理完) { item = 读取表达式一项; 操作数:入栈OP; 运算符:退出两个操作数, 计算,并将结果入栈} c.递归使用的场合:定义是递归的;数据结构是 递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递归的 2.队列 a.若线性表的插入操作在一端进行,删除操作 在另一端进行,则称此线性表为队列 b.循环队列判断队满对空: 队空:front==rear;队满: (rear+1)%n==front 第五章二叉树 1.概念 a. 一个结点的子树的个数称为度数 b.二叉树的高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 结点的层数加1 c.二叉树的深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 结点的层数 d.如果一棵二叉树的任何结点,或者是树叶, 或者恰有两棵非空子树,则此二叉树称作满二 叉树 e.如果一颗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 度数可以小于2;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 该层最左边的位置上,则称此二叉树为完全二 叉树 f.当二叉树里出现空的子树时,就增加新的、特 殊的结点——空树叶组成扩充二叉树,扩充二 叉树是满二叉树 外部路径长度E:从扩充的二叉树的根到每个 外部结点(新增的空树叶)的路径长度之和 内部路径长度I:扩充的二叉树中从根到每个内 部结点(原来二叉树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2.性质 a. 二叉树的第i层(根为第0层,i≥0)最多有 2^i个结点 b.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1个结点 c. 任何一颗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比度为2的 结点多一个。n0 = n2 + 1 d. 满二叉树定理:非空满二叉树树叶数等于其 分支结点数加1 e. 满二叉树定理推论:一个非空二叉树的空子 树(指针)数目等于其结点数加1 f. 有n个结点(n>0)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log2(n+1)?,深度为?log2(n+1)?? g.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结点按层 次由左到右编号,则有: 1) 如果i = 0为根结点;如果i>0,其父结点 编号是(i-1)/2 2) 当2i+1<n,i结点的左子结点是2i+1;否 则i结点没有左子结点 3) 当2i+2<n,i结点的右子结点是2i+2;否 则i结点没有右子结点 3.周游(重点为由前序中序/中序后序求得二叉 树) a.深度优先周游二叉树,可以有下列三种周游 顺序:(实现:栈) 1) 前序周游(tLR次序):访问根结点;前序周 游左子树;前序周游右子树 2) 中序周游(LtR次序):中序周游左子树;访 问根结点;中序周游右子树 3) 后序周游(LRt次序):后序周游左子树;后 序周游右子树;访问根结点 b. 广度周游二叉树:从二叉树的顶层(根结点) 开始,自上至下逐层遍历;在同一层中,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结点逐一访问(实现:队列) 4.存储 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仅限完全二叉树:因为完全二 叉树排列紧凑) 5.二叉搜索树(BST) a.判定:是一颗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 二叉树: 对于任何一个结点,设其值为K,则该结点的 左子树(若不空)的所有结点的值都小于K; 右子树(若不空)的所有结点的值都大于K;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搜索树 b.性质:按照中序周游将各结点打印出来,得 到的排列按照由小到大有序 c.检索: 从根结点开始,在二叉搜索树中检索值K 如果根结点储存的值为K,则检索结束 如果K小于根结点的值,则只需检索左子树 如果K大于根结点的值,则只检索右子树 该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K或者遇上叶子结点 如果遇上叶子结点仍没有发现K,则查找失败 **查找关键码:把查找时所经过的点一次写出 d.插入: 用待插入结点与树根比较,若待插入的关键值 小于树根的关键值,就进入左子树,否则进入 右子树;在子树中,按照同样的方式沿检索路 径直到叶结点,将新结点插入到二叉搜索树的 叶子结点位置 e.创建:从空的BST开始,将关键码按BST定 义一次插入 f.删除: 与插入相反,删除在查找成功之后进行,并且 要求在删除二叉排序树上某个结点之后,仍然 保持二叉排序树的特性,删除过程分为如下情 况: 1)被删除的结点是叶子:直接将其删除即可 2)被删除的结点只有左子树或只有右子树:直 接将要删除的点删除后,将该点的左(右)孩 子和上面结点相连 3)被删除结点有左、右子树:若p有左右子树, 则在左子树里找中序周游的最后一个结点r,将 r的右指针置成指向p的右子树的根,用结点p 的左子树的根去代替被删除的结点p 6.堆 a.最小/大堆定义: 最小堆:是个关键码序列{k0, k1…kn-1},具有 如下特性(i=0,1,…,?n/2?-1) k i ≤k 2i+1(左孩子) k i ≤k 2i+2(右孩子)(即父≤2个孩子) 类似可以定义最大堆 k i ≥k 2i+1 k i ≥k 2i+2 (即父≥2个孩子) b.建“初堆”:按序列建立完全二叉树,从其中 最后一个有孩子的结点开始按堆的定义调整 c.插入:插入点追加到最后,自下而上依次比 较父与子,直到满足堆的定义 d.删除:用最后结点替换被删结点,自上至下 调整成堆 e.移出最小/大值:可以将堆中最后一个位置上 的元素(数组中实际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到根的 位置上,利用从左开始向下筛选对堆重新调整 7.Huffman树 a.概念 路径:从树中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之间的分 支构成这两个结点间的路径 结点路径长度: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路径上分 支的数目 树的路径长度:树中每个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b.带权的路径长度 树中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其中: B:权值B:结点到根的路径长度 c.编码:左0右1 d.如何构建:选取序列中最小的相加生成树如 此反复 第六章树 1.概念 若<k,k'>∈N,则称k是k'的父结点,k'是 的子结点 若有序对<k,k'>及<k,k″>∈N,则称k' k″互为兄弟 若有一条由k到达ks的路径,则称k是 的祖先,ks是k的子孙 2.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a.树转换成二叉树 加线: 在树中所有兄弟结点之间加一连线 抹线: 对每个结点,除了其最左孩子外, 与其余孩子之间的连线 旋转: 45° b.二叉树转化成树 加线:若p结点是双亲结点的左孩子,则将 的右孩子,右孩子的右孩子, 所有右孩子,都与p的双亲用线连起来 线 调整:将结点按层次排列,形成树结构 c.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将各棵树分别转换成二叉树 将每棵树的根结点用线相连 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构成二叉树型结构 d.二叉树转换成森林 抹线:将二叉树中根结点与其右孩子连线,及 沿右分支搜索到的所有右孩子间连线全部抹 掉,使之变成孤立的二叉树 还原:将孤立的二叉树还原成树 3.周游 a.先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依次先根周 游各棵子树 b.后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依次后根周游各棵子树,然后 访问根结点 c.按层次周游 若树不空,则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访问树中每个 结点 4.存储结构 “左子/右兄”二叉链表表示法:结点左指针指 向孩子,右结点指向右兄弟,按树结构存储, 无孩子或无右兄弟则置空 5. “UNION/FIND算法”(等价类) 判断两个结点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查找一个 给定结点的根结点的过程称为FIND 归并两个集合,这个归并过程常常被称为 UNION “UNION/FIND”算法用一棵树代表一个集合, 如果两个结点在同一棵树中,则认为它们在同 一个集合中;树中的每个结点(除根结点以外) 有仅且有一个父结点;结点中仅需保存父指针 信息,树本身可以存储为一个以其结点为元素 的数组 6.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a. 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在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中,结点按先根次序 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每个结点除包括结点本身数据外,还附加两个 表示结构的信息字段,结点的形式为: info是结点的数据;rlink是右指针,指向结点 的下一个兄弟;ltag是一个左标记,当结点没 有子结点(即对应二叉树中结点没有左子结点 时),ltag为1,否则为0 b. 带双标记位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规定当结点没有下一个兄弟(即对应的二叉树 中结点没有右子结点时)rtag为1,否则为0 c. 带双标记位的层次次序表示法 结点按层次次序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 元中 第七章图 1.定义 a.假设图中有n个顶点,e条边: 含有e=n(n-1)/2条边的无向图称作完全图 含有e=n(n-1) 条弧的有向图称作有向完全图 若边或弧的个数e < nlogn,则称作稀疏图, 否则称作稠密图 b. 顶点的度(TD)=出度(OD)+入度(ID) 顶点的出度: 以顶点v为弧尾的弧的数目 顶点的入度: 以顶点v为弧头的弧的数目 c.连通图、连通分量 若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路径相通,则 称此图为连通图 若无向图为非连通图,则图中各个极大连通子 图称作此图的连通分量 d.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对于有向图,若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 有向路径,则称此有向图为强连通图 否则,其各个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作它的强连通 分量 e.生成树、生成森林 假设一个连通图有n个顶点和e条边,其中n-1 条边和n个顶点构成一个极小连通子图,称该 极小连通子图为此连通图的生成树 对非连通图,则将由各个连通分量构成的生成 树集合称做此非连通图的生成森林 2.存储结构 a.相邻矩阵表示法 表示顶点间相邻关系的矩阵 若G是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图,则G的相邻矩 阵是如下定义的n×n矩阵: A[i,j]=1,若(Vi, Vj)(或<Vi, Vj>)是图G的边 A[i,j]=0,若(Vi, Vj)(或<Vi, Vj>)不是图G的边 b.邻接表表示法 为图中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第i个单链表 中的结点表示依附于顶点Vi的边(有向图中指 以Vi为尾的弧)(建立单链表时按结点顺序建 立) 3.周游 a. 深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某个顶点V0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依 次从V0的各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 先搜索遍历图中的其余顶点,直至图中所有与 V0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b. 广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的某个顶点V0出发,并在访问此顶点之 后依次访问V0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随 后按这些顶点被访问的先后次序依次访问它们 的邻接点,直至图中所有与V0有路径相通的顶 点都被访问到为止,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 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未曾被访问的顶点作起 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 访问到为止 4.拓扑排序 拓扑排序的方法是:1)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顶 点且输出之 2)从图中删掉此顶点及所有的出边 3)回到第1步继续执行,直至图空或者图不空 但找不到无前驱(入度为0)的顶点为止 5.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6.每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d算法) 7.最小生成树 a.Prim算法 b.Kruskal算法 c.两种算法比较:Prim算法适合稠密图, Kruskal算法适合稀疏图 第八章内排序 算法最大时间平均时间 直接插入排 序 Θ(n2) Θ(n2) 冒泡排序Θ(n2) Θ(n2) 直接选择排 序 Θ(n2) Θ(n2) Shell排序Θ(n3/2) Θ(n3/2) 快速排序Θ(n2) Θ(nlog n) 归并排序Θ(nlog n) Θ(nlog n) 堆排序Θ(nlog n) Θ(nlog n) 桶式排序Θ(n+m) Θ(n+m) 基数排序Θ(d·(n+r)) Θ(d·(n+r)) 最小时间S(n) 稳定性 Θ(n) Θ(1) 稳定 Θ(n) Θ(1) 稳定 Θ(n2) Θ(1) 不稳定 Θ(n3/2) Θ(1) 不稳定 Θ(nlog n) Θ(log n) 不稳定 Θ(nlog n) Θ(n) 稳定 Θ(nlog n) Θ(1) 不稳定 Θ(n+m) Θ(n+m) 稳定 Θ(d·(n+r)) Θ(n+r) 稳定 第十章检索 1.平均检索长度(ASL)是待检索记录集合中元 素规模n的函数,其定义为: ASL= Pi为检索第i个元素的概率;Ci为找到第i个元 素所需的比较次数 2.散列 a.除余法 用关键码key除以M(取散列表长度),并取余 数作为散列地址 散列函数为:hash(key) =key mod M b.解决冲突的方法 开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散列 表主表之外(在主表外拉出单链表) 闭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表中 另一个位置上 c.线性探查 基本思想:如果记录的基位置存储位置被占用, 就在表中下移,直到找到一个空存储位置;依 次探查下述地址单元:d0+1,d0+2,...,m-1, 0,1,...,d0-1;用于简单线性探查的探查 函数是:p(K, i) = i d.散列表的检索 1.假设给定的值为K,根据所设定的散列函数h, 计算出散列地址h(K) 2. 如果表中该地址对应的空间未被占用,则检 索失败,否则将该地址中的值与K比较 3. 若相等则检索成功;否则,按建表时设定的 处理冲突方法查找探查序列的下一个地址,如 此反复下去,直到某个地址空间未被占用(可 以插入),或者关键码比较相等(有重复记录, 不需插入)为止 e.散列表的删除:删除后在删除地点应加上墓 碑(被删除标记) f.散列表的插入:遇到墓碑不停止,知道找到真 正的空位置 第十一章索引技术 1.概念: a.主码: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b.辅码:数据库中可以出现重复值的码 2.B树 a.定义:B树定义:一个m阶B树满足下列条 件: (1) 每个结点至多有m个子结点; (2) 除根和叶外 其它每个结点至少有??个子结点; (3) 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结点 例外(空树,or独根) (4) 所有的叶在同一层,可以有??- 1到m-1个 关键码 (5) 有k个子结点的非根结点恰好包含k-1个关 键码 b.查找 在根结点所包含的关键码K1,…,Kj中查找给 定的关键码值(用顺序检索(key少)/二分检索 (key多));找到:则检索成功;否则,确定要查 的关键码值是在某个Ki和Ki+1之间,于是取 pi所指结点继续查找;如果pi指向外部结点, 表示检索失败. c.插入 找到的叶是插入位置,若插入后该叶中关键码 个数<m,插入完成;否则分裂,中间为分界码(插 入到父结点),若父结点上溢则继续向上分裂 d.删除 删除的关键码不在叶结点层:先把此关键码与 它在B树里的后继对换位置,然后再删除该关 键码(叶中删) 删除的关键码在叶结点层:删除后关键码个数 不小于??- 1——直接删除 关键码个数小于??- 1,如果兄弟结点关键码个 数不等于??- 1——从兄弟结点移若干个关键 码到该结点中来(父结点中的一个关键码要做 相应变化) 如果兄弟结点关键码个数等于??- 1——合并</p> <div> <div>相关主题</div> <div class="relatedtopic"> <div id="tabs-section" class="tabs"> <ul class="tab-head"> <li id="1528176"><a href="/topic/1528176/"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a></li> <li id="778700"><a href="/topic/778700/"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a></li> <li id="9134823"><a href="/topic/9134823/"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试期末总结</a></li> <li id="4453765"><a href="/topic/4453765/" target="_blank">期末知识点总结</a></li> <li id="21529170"><a href="/topic/21529170/" target="_blank">数据库知识点总结</a></li> <li id="4300559"><a href="/topic/4300559/" target="_blank">管理沟通知识点总结</a></li> </ul>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category"> <h2 class="navname">相关文档</h2> <ul class="lista"> <li><a href="/doc/ec14228043.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计算题汇总</a></li> <li><a href="/doc/1812801686.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a></li> <li><a href="/doc/5b1810124.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doc</a></li> <li><a href="/doc/719625202.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推荐文档)</a></li> <li><a href="/doc/9411741251.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各章复习总结.</a></li> <li><a href="/doc/d015018921.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学习资料</a></li> <li><a href="/doc/095574978.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第5版)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总结</a></li> <li><a href="/doc/3f850063.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a></li> <li><a href="/doc/6c10224895.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a></li> <li><a href="/doc/891861227.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总结</a></li> <li><a href="/doc/b65326149.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a></li> <li><a href="/doc/e612230569.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要点</a></li> <li><a href="/doc/1a6290271.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a></li> <li><a href="/doc/4917391249.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运输层知识点汇总</a></li> <li><a href="/doc/718581127.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a></li> <li><a href="/doc/9310356357.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总结</a></li> <li><a href="/doc/d71059180.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a></li> <li><a href="/doc/f410311505.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a></li> <li><a href="/doc/2917758524.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_常考简答题汇总</a></li> <li><a href="/doc/5b18280487.html" target="_blank">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a></li> </ul> <h2 class="navname">最新文档</h2> <ul class="lista"> <li><a href="/doc/0919509601.html" target="_blank">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PPT课件教案</a></li> <li><a href="/doc/0d19509602.html" target="_blank">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20.《露和霜》教学课件</a></li> <li><a href="/doc/9419184372.html" target="_blank">自然教育课件</a></li> <li><a href="/doc/3c19258759.html" target="_blank">小学语文优质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课件</a></li> <li><a href="/doc/d619211938.html" target="_blank">(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a></li> <li><a href="/doc/a21924063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5篇)</a></li> <li><a href="/doc/9e19184371.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最新)</a></li> <li><a href="/doc/8f1919590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a></li> <li><a href="/doc/8619195910.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781933699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a></li> <li><a href="/doc/7b19336999.html" target="_blank">超详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6a19035160.html" target="_blank">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中</a></li> <li><a href="/doc/6719035161.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a></li> <li><a href="/doc/4b1923228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a></li> <li><a href="/doc/3d1925875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291939697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a></li> <li><a href="/doc/281939697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8篇)</a></li> <li><a href="/doc/1219338136.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a></li> <li><a href="/doc/e819066069.html" target="_blank">化工厂应急预案</a></li> <li><a href="/doc/b819159069.html" target="_blank">化工消防应急预案(精选8篇)</a></li> </ul> </div> </div> <script> var sdocid = "08a56fdf5022aaea998f0f1d"; </script> <div class="footer"> <p>© 2013-2022 www.sodocs.net  <a href="/sitemap.html">站点地图</a> | <a href="/tousu.html" target="_blank">侵权投诉</a></p> <p><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闽ICP备11023808号-8</a>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j();</script></p> </div> </div>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