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文章编号:025322468(2002)20620779205 中图分类号:X 788 文献标识码:A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李蒙英,倪建国,洪法水,谢立群,孟祥勋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系,苏州 215006)

摘要: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 21首先对偶氮染料S 2

119、蒽醌染料艳紫K N 2B (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

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 2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 ΠL 、酒石酸铵为20mm ol ΠL 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 N 2B 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 ΠL 的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 2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关键词:染料;生物吸附脱色;再生菌丝;真菌和细菌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dyes by fungus and bacterium ,and re 2gener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capacity

LI M engying ,NI Jianguo ,H ONG Fashui ,XIE Liqun ,ME NG X iangxun (Department of Biology Science ,

C ollege of

Life Scienc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Abstract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dyes by fungus and bacterium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capacity ware investigated 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ngus ,P enicillium sp.G 21adsorbed and elim inated azo dye P olyS 2119T M and anthraquinone dye C.I.Reactive violet 22form solutions ,and the adsorp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liquid medium of mycelium.Decoloriaz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adsorbed dyes ware im plemented through co 2culturing dyes adsorpted mycelium with bacteri 2um ,and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in fluenced at certain extent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and nitrogen in medium.The liquid medium with 5g ΠL glucose and 20mm ol ΠL amm onium tartrate showed the best effect in mycelium adsorption and decolorzation to the dyes.The mycelium could be repeatedly used for four times to treat the dye solution with 100mg ΠL C.I.Reactive violet N 2R dye wastewater.75.9%of decolori 2zation and elim ination of dyeing 2waste water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P enicillium sp G 21for 3h.The dye 2adsorbed mycelium could be com pletely decolorized by coculturing with bacterium ,and could be regenerated to treat dye 2wastewater one m ore time.K eyw ords :dyes ;bio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regeneracy mycelium;fungus and bacterium

收稿日期:2001211226;修订日期:2002201226基金项目:苏州市科委资助课题SSZ 0141

作者简介:李蒙英(1963—

),女,讲师由于真菌对染料的脱色降解具有广谱性,在处理成分复杂,染料变化频繁的染料废水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一些研究表明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Trametes ver sicolor 、Penicillium sp.等真菌在吸附、脱色染料的广谱性、矿化率、脱色速度等方面

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1—3]

.但真菌一般不能以染料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正常生长,从而会使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因补充碳源或能源使成本提高.我们曾报道了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偶氮、蒽醌染料的吸附、脱色降解作用[3]

.但利用青霉菌和细菌共同作用对染料吸附、脱色及其吸附脱色能力的再生从而降低处理成本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碳、氮营养因子对青霉菌和细菌吸附及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以加快青霉菌对染

第22卷第6期2002年11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CT A SCIE NTI AE CIRCUMST ANTI AE

V ol.22,N o.6N ov.,2002

087环 境 科 学 学 报22卷

料的吸附去除和与细菌共培养时的脱色降解速度,促进青霉菌吸附脱色能力的再生,为真菌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加快染料脱色降解速度,增加菌体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次数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染料:偶氮染料S2119(P oly S2119T M,最大吸收波长为472nm)购自Sigma公司,蒽醌染料艳紫K N2B(C.I.Reactive violet22,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取自苏州某印染厂.酸性染料废水:采自苏州某印染厂,颜色为黑紫色,C OD值为1000—1500mgΠL,pH3.1.真菌:青霉菌G21(Peni2 cillium sp.B1,ATCC74414),取自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心.细菌:L2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2菌株(P seudomonas sp.),从染料废水中分离、获得,并通过API分类系统鉴定到种.本实验以L21菌株和L22菌株的混合细菌悬液为接种物.

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4],葡萄糖浓度改为5gΠL,酒石酸铵20mm olΠL,pH5.8,葡萄糖含量对菌丝吸附脱色影响实验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2.5、5.0、10.0和20.0gΠL,含氮量对菌丝吸附脱色影响实验中酒石酸铵浓度分别为0、10、20、30和40mm olΠL.

1.3 培养方法

以斜面培养基上的青霉菌G21孢子制成孢子悬液,4层纱布过滤后接种液体培养基, 28℃,150rΠmin振荡培养3d,取出菌丝球做吸附实验,同时向培养液中加入1m L1×109—2×109个Πm L混合细菌悬液继续培养.

1.4 菌丝对染料吸附脱色能力再生实验方法

称取10g湿菌球放入100m L已灭菌的不同浓度染料水溶液中,28℃,150rΠmin振荡,12h 后取上层清液3000rΠmin离心15min,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计算染料残留量,同时从染料水溶液中取出吸附染料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中,观察菌丝球颜色变化,当菌丝球上颜色完全褪去,重新变成白色时即认为染料完全脱色,随后将菌丝球放入初始浓度与前次相同的染料水中,重复上述吸附脱色实验,观察、测定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再生情况.

1.5 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称取200g湿菌球放入2000m L染料废水中,常温(25℃)下曝气,处理过程中以重铬酸钾法[5]定时测定水样C OD值,日立U23000分光光度计扫描10倍稀释水样在200—700nm的吸收光谱,根据光谱图比较废水在较大吸收波长504nm处吸光度值(A

)的变化,计算色度去除

504

率.3h后取出吸附染料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中,目测菌丝球上的染料完全脱色后,取出吸附能力得到再生的菌丝球放入新的染料废水中,再次测定水样C OD值和吸光度值变化.由于从培养基中取出的菌丝球放入废水中会带入一部分有机物,废水吸附试验的同时进行对照试验,取20g湿菌球放入200m L蒸馏水中,以相同处理方式测定蒸馏水的C OD值(C OD对照)变化,菌丝对染料的C OD去除率(%)=(C OD原废水-C OD水样ΠC OD原废水)×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营养因子对青霉菌和细菌吸附及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

图1 葡萄糖对菌丝吸附去除染料的影响

F ig.1 E ffect of glucose on ads orption and elim ination of dyes by m ycelium of P enicilium s p.

2.1.1 葡萄糖含量对菌丝吸

附、脱色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去除效果不同,无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差,而含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球对染料水溶液处理20h ,去除率都在95158%以

上.从一定量菌丝吸附染料速

率看,5g ΠL 以上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球对两种染料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将在染料水中吸附20h 后的菌丝球放回加入混合细菌的原培养液,菌丝上的染料吸附牢固,只有极少量染料进入培养液,培养其间菌丝和培养液中染料逐步脱色,从表1可知葡萄糖浓度高或低,均使完全脱色时间延长,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5g ΠL 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咐脱色效果最好,以下试验所用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均采用5g ΠL.

表1 菌丝上染料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的完全脱色时间(h)

T able 1 T ime (h )needed for com plete decolorization

of dyes abs orbed on mycelium in medium

with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葡萄糖浓度,g ΠL

0 2.5 5.010.020.0S 211948483696148艳紫K N 2B

48

24

8

12

72

2.1.2 含氮量对菌丝吸附脱色的影响 本试

验采用酒石酸铵作为G 21菌株的主要氮源.菌

丝球在S 2119和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中吸附

10h 后,染料去除率见表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去除作用受氮源浓度影响不大.将在染料水溶液中吸附20h 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后,染料完全脱色时 表2 不同氮源浓度培养基中的菌丝

吸附10h 染料去除率(%)

T able 2 Rem oval rate of dyes by mycelium abs orbed for

10hours in medium with different N concentrations

酒石酸铵浓度,mm ol ΠL

010203040S 211995.9894.3095.9696.0095.78艳紫K N 2B

98.47

98.80

99.20

99.08

99.13

表3 菌丝上染料在不同氮源浓度培养

基中的完全脱色时间(h)

T able 3 T ime (h )needed for com plete decolorizationof dyes abs orbed

on mycelium in medium with different N concentrations

酒石酸铵浓度,mm ol ΠL

010203040S 211912096386060艳紫K N 2B

96

24

8

12

36

间见表3.由表3可知,菌丝上染料的脱色受氮源浓度影响较大,吸附了S 2119和艳紫K N 2B 的

菌丝都以在酒石酸铵浓度为20mm ol 的培养基中脱色最快,由于培养基中经历了3d G 21真菌的生长,1d 混合细菌的生长,推测在加入染料的第4d 培养基中氮源消耗较大.J.S wamy 的实

验发现T .ver sicolor zai 在有葡萄糖(>0.13g ΠL )和低N 浓度(0.086g ΠL NH +

4)条件下可保持快

速脱色[6]

,P .chrysosporium 中起染料脱色作用的木素过氧化物酶(LiP )和锰过氧化物酶(MnP )

的产生也与碳、氮浓度有关[7,8]

,限N (<2.4mm ol )或限C (<0.01mm ol )有利于染料脱色,本实验中青霉菌G 21和L 21、L 22细菌对染料的脱色速度亦与碳、氮浓度有密切关系,但碳、氮浓度分

别在什么浓度范围时可对染料快速脱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下试验所用培养基酒石酸铵浓度均采用20mm ol ΠL.

1

876期李蒙英等: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2.2 菌丝吸附能力的再生

G 21菌丝对100、200、400、600和800mg ΠL 艳紫K N 2B 水溶液吸附12h 后的染料残留浓度、

放回原培养液后染料完全脱色时间及吸咐脱色能力再生情况见表4.用于处理100mg ΠL 染料

水溶液的G 21菌丝球吸附、脱色再生次数可达4次,在第1、2和3次吸附时,对染料的去除率分别达98.1%、93.0%和89.3%,完全脱色时间均在12h 左右,第3次完全脱色后的菌丝球开始松散,无韧性,较难从培养液中全部取出,用于第4次吸附的菌丝球量减少,但染料去除率仍达66.7%,菌球对吸附染料第4次脱色后,菌球松散,不能再用.菌丝对400mg ΠL 以上染料水溶液的吸附、脱色,尽管再生次数少,但由于每次吸附量较大,累计吸附、脱色染料的总量与100mg ΠL 和200mg ΠL 的相近.

表4 菌丝及再生菌丝对艳紫KN 2B 的吸附脱色

T able 4 Ads orption and decolourization of C.I.Reactive violet 22by mycelium and regenerated mycelium

初始浓度,

mg ΠL 第1次

第2

第3次

第4次

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

时间,h

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

时间,h

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

时间,h

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

时间,h

100

1.898 6.96810.691233.33

24

20065.692468.3824122.09

48

400229.9024242.6596600411.2730466.67120800

581.37

30

685.29

120

J.S wamy 等研究了真菌T .ver sicolor 对染料的连续脱色[6]

,以探索真菌脱色能力的持久性,培养液中真菌可在第3—15d 内对连续加入至20—60mg ΠL 的同一种或不同种或混合染料

图2 原染料废水和经G 21菌丝处理1、2和3h 的染料废水的光谱图

Fig.2 S pectrogram of original dve 2wastewater and the wastewater treated by mvcelium for 1,2,3h

脱色.李慧蓉等研究了白腐真菌的固定化脱色[9]

,通过真菌的固定化探索真菌脱色染料的工业化应用,生长固定在维尼纶纤维上的白腐真菌P .chrysosporium 对100mg ΠL 比布列希猩红第5天的脱色率达97.2%,整个脱色过程均在培养液中进行.本实验中青霉菌G 21通过菌丝再生,对染料的脱色能力可维持8d 左右,但由于实验中G 21菌丝首先用于对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使染料水中染料被迅速抽提出来,减少了水体中的染料含量,吸附染料的菌丝则在培养液中与细菌共同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因为青霉菌对染料的吸附和脱色不是在培养液这一单一体系中进行,这种脱色方式较有可能使真菌对大水量染料废水进行处理.2.3 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从图2看出不同水样在226、312、504和622nm 处各有一吸收峰,其中以504nm 处吸收值最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染料废水各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均下降,以504nm 处吸光值的变化

计算菌丝对染料废水色

度去除率,由表5可知菌丝第1次对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达7519%,吸附染料的菌丝放回原培养液后第3d 染料完全脱色,脱色能力得到再生的菌丝第2次对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为6813%,吸

287环 境 科 学 学 报22卷

附染料的菌丝放回原培养液后脱色时间延长,第10d 菌丝和培养液中仍有少量染料没有脱色,菌丝球开始松散失去再生能力.两次处理,菌丝在3h 内均可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去除大部分染料,但处理后废水C OD 值仍偏高,从对照试验发现菌丝球带入一部分有机物到废水中,不同处理时间水样的C OD 中包含一部分由菌丝球带入的有机物,从而增加了废水中的C OD ,虽然处理后水样的C OD 值不够理想,但废水的性质已发生改变,废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

染料大分子被菌丝吸附去除,增加了一部分由G 21菌丝带入的有机物,从而增强了废水的可生化程度,这就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带来了方便.吸附到菌丝上的染料在与细菌共培养中被脱色,实现了微生物对复杂有机大分子物质的生物降解.

表5 菌丝和再生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T able 5 T reatment of dye wastewater by mycelium and regenerated mycelium

第1次

第2次

原废水

1h 2h 3h

原废水

1h 2h 3h A 504

0.6730.2490.1850.1620.6210.2750.2150.197色度去除率,%63.072.575.955.765.468.3COD 水样,mg ?L -11015

585.3486.1466.31018675.1601.1585.3COD 对照,mg ?L -1248.0297.6317.0COD 去除率,%

42.352.1

54.1

33.7

40.1

42.5

3 结论

青霉菌G 21可对偶氮染料S 2119、蒽醌染料艳紫K N 2B 水溶液中染料快速吸附去除,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而脱色速度则以在葡萄糖含量较低的培养液中为快,完成脱色的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 ΠL 的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菌丝的再生为真菌对染料废水的低成本处理探索了新的途径.青霉菌G 21菌丝和再生菌丝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1—3h ,色度去除率可达55.7—75.9%,废水中大部分不易生物降解的染料大分子被菌丝吸附去除,并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被脱色降解,实现了微生物对复杂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参考文献:

[1] S wamy J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white rot fungi in the decoloration of textile dyes[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99,24:130—

137

[2] W ang Y X ,et al .Ads orption and degradation of synthetic dyes on the mycelium of T rametes versicolor[J ].W at sci T ech ,1998,38

(4):233—238

[3] 李蒙英等.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三种活性染料的吸附和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2001,21(5):447—451[4] 张纪忠,编.微生物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64[5] 电力科学研究院.火力发电厂水汽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84.167—171

[6] S wamy J ,et al .E ffects of glucose and NH +

4concentrations on sequential dye decoloration by Trametes versicolor [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99,25:278—284[7] M eyser P ,et al .Ligninolytic enzyme system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Syntheszed in the absence of lingnin in response to ni 2

trogen starvation[J ].J bacteriol ,1978,135(3):790—797

[8] Farrel R L ,et al .Physical and peroxidase is oenzymes from Phanerochaete chrys osporium[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89,11:

322—328

[9] 李慧蓉,等.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1):41—44

3

876期李蒙英等: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为了规范我国IPFI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我国IPFI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诊断标准 一、定义 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类型。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和肺孢子菌等。IPFI 的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诊断IPFI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个级别。 二、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1.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表1 IPFI的诊断标准 注:★原发性者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2.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三、临床诊断IPFI

人教版八级生物上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2.夏天,厨师常把许多做好的菜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都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叶绿体 5.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 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 6.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A.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细菌不需要呼吸 7.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8.在发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 A.芽孢 B.孢子 C.孢子印 D.菌落 9.人们食用的蘑菇、医用的灵芝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0.细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 1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2.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14.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15.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

.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只能在细胞中复制)支原体(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抗生素有效)(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立克次体)细菌(有细胞器的。可以繁殖。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 螺旋体(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蠕虫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1他是单细胞生物而成。称为核区。区域内,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细菌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是有细胞器的抗生素通常是毁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杀死细菌的 RNADNA2、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或)型;. . 可以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RNA,也可以是是DNA,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危害大,如爱滋病毒,完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破坏人体自身保护。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很难被抗生素杀死。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可以繁殖,而病毒不能繁殖,只能通过细胞复制只能杀灭细脂多糖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菌。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作用的。然后依靠人体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 加,的复制,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 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区别. .

孔雀绿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

孔雀石绿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别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苯胺绿、维多利亚绿或中国绿,亦为一种生物染色剂染料。孔雀石绿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1933 年起其作为驱虫剂、杀虫剂、防腐剂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 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1]。 许多研究表明,微生物具有极高的降解有机染料的能力,目前分离到的脱色微生物主要有真菌、藻类和细菌[2]。但目前已报道的脱色菌的效率不高,且耐受孔雀绿染料的范围较低[3,4]。本试验以高浓度孔雀绿染料为筛选底物,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脱色菌,,能耐受并脱色降解较高浓度的孔雀绿染料,脱色能力强,且脱色速率高. 1 实验设计方案与思路 1.1 活性污泥分离纯化 1.2 单菌种的扩大培养,在三角瓶中液体培养基培养 1.3 不同单菌种对染料的降解实验:在三角瓶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少量染料溶液(1000mg/L)和活性污泥,摇床培养,测定脱色率。确定高效脱色菌种。 1.4 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菌种的形状、革兰氏染色) 2 实验方法[5] 2.1 活性污泥分离纯化 配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蒸馏水1000mL,NaCl 5g,pH:7.0~7.2,15-25g/l 琼脂,配置的时候先配液体培养基,再加琼脂配固体培养基,然后分装成六个液体培养基(每个约100ml)和一个固体培养基,塞上棉塞,包扎好,待灭菌。把实验要用到的实验仪器用报纸包好,用细线扎好,连同培养基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箘法灭菌。 倒平板经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冷却至50摄氏度左右倒入3个无菌培养皿中,冷凝成平板。稀释样品将1瓶90 ml和5管9 ml的无菌水排列好,按10-1、10-2、、、10-6依次编号。在无菌条件下,用10 ml的无菌移液管吸取10 ml活性污泥,至于90 ml无菌水(内含玻璃珠)中,将移液管吹洗3次,用手摇10 min 将颗粒状样品打散;用1 ml 无菌移液管吸取1 ml 10-1浓度的菌液于9 ml的无菌水中,将移液管吹洗三次,摇匀,即为10-2浓度菌液。同法依次稀释到10-6。 涂布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浓度为10-4、10-5、10-6稀释样品液于平板上,用三角刮刀在平板上旋转涂布均匀。 培养将已涂布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培养,正置培养两天。 2.2 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 结果观察观察培养出的3种菌落 镜检将培养出的3种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判断它们的菌属 2.3 单菌种的扩大培养 将沾有上述3种菌种的接种环分别送入3个液体培养基中(锥形瓶编号1-3),使环上的菌种全部进入培养基中,抽出接种环并灼烧。轻轻摇动,使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布均匀,

分析国内外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概要

分析国内外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概要 Fenton试剂是H2O2和FeSO4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强氧化药剂。Fenton试剂在处理废水过程中除具有氧化作用外,还兼有混凝作用,因此脱色效率较高。近年来在染料及废水的脱色处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H2O2氧化目前都以Fenton试剂的形式出现。为了全面了解Fenton试剂对各种染料的脱色能力,Kuo,W,G[11]选用了覆盖90%常用染料品种的代表性化合物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3),平均脱色率可达97%,COD去除率亦可达90%。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可选用无机酸调节废水pH为2~5,再加用H2O2/Fe2+处理,在用Fenton试剂处理后,为进一步发挥Fe3+混凝作用,还可再调整pH值并加入少量高分子助凝剂[12]。 高级氧化法脱色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所谓高级氧化法如UV+H2O2、UV+O3,因为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羟基自由基,其强氧化性使染料废水脱色[13]。经研究发现它对偶氮染料的脱色很有效,在实际生产中与某些化学辅助剂会提高脱色效果,而且UV+H2O2方法处理偶氮型活性染料产生的降解产物对环境完全无害。最近的研究发现二氯三嗪基型偶氮类活性染料使用UV+H2O2方法脱色也有很好的效果[14]。 因此,采用高级氧化法脱色可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高级氧化法的一个严重不足之处是处理费用较高,从而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2.3混凝脱色处理技术 2.3.1染料的水溶性染料的混凝脱色效果与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密切相关,而染料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又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特性。染料在印染废水中有三种存在状态:溶解态、胶体态和悬浮态。弱酸性染料一般为单偶氮或双偶氮类,结构较为复杂,分子中含-SO3H、-OH等亲水基团,溶解度中等,常温下在水溶液中以接近胶体的状态存在,易被混凝除去,且在pH为3-10的较宽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还原性染料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上面含-C=O及-NH-基团,疏水芳香环多而亲水基团少。分散染料常具有偶氮、蒽醌骨架,分子中含-O-、-NH-等极性基团而无-SO3H、-OH 等亲水基团。这两类都属于非离子型的疏水性染料,在水中溶解度极小,稳定性较差,混凝剂加入后易发生凝聚而被除去,且所需混凝剂的量较少。直接染料一般属双偶氮、三偶氮或

真菌与细菌病害区别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详细版) 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 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胞大小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五、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

真菌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及其酶学研究进展

第32卷第4期2009年12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L iao ning N ormal U niver 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 ion) Vo l.32 No.4Dec. 2009 文章编号:1000 1735(2009)04 0480 04真菌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及其酶学研究进展 靳奇峰1, 时胜男1, 焦庆祝1, 曲媛媛2, 周集体2, 苟 敏2 (1.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2.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收稿日期:2009 07 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8011) 作者简介:靳奇峰(1976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博士. 摘 要:染料已成为世界严重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排放到环境中的有色污水,不仅因为其有色度污染,还在 于废水中的染料及其分解产物不但有毒还会使机体产生变异,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真菌被誉为是降解 染料最有效的微生物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真菌及其酶系(主要是木质素降解酶系)脱色染料废水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对真菌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及其酶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如生物反应器进行归纳,并总结各种影响因素如pH 值、温 度、重金属等对脱色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染料;脱色 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废水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1 2].废水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毒性的有机物,而废水中残存的染料组分,即使浓度较低,排入水体也会降低水体透光率,破坏水体生态系统.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生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运行费用低、安全、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型等优点.迄今,发现多种脱色染料的微生物资源,主要有真菌、细菌和藻类3种.经研究发现,真菌(主要是白腐真菌)能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多种难降解有机物,特别是对近年来日益增加的人工合成染料,具有独特的脱色能力,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了卓越的应用前景. 1 染料脱色真菌资源 近年来,真菌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受到极大关注,目前已报道的脱色真菌多达几十种.白腐真菌是目前研究最多、染料脱色过程中最有效的真菌资源.1980年,Eaton 等首次报道白腐真菌(P haner o chaett chr y sosp or ium )对含木质素的纸浆和造纸废水的生物脱色[3],从此展开了真菌对染料生物脱色的研究.各种白腐真菌如黄孢原毛平革菌(P haner ochaete chr y sosp or ium )、特罗格粗毛盖菌(Funaliatr o gii )、采绒革盖菌(Tr ametes ver sicolor )、烟管菌(Bj er kander a sp.)、杂色云芝(Cor iolus ver sicolor )、朱红密孔菌(Py cnop oror us cinnabar inus )等均被报道具有脱色能力 [3].白腐真菌对染料的高效脱色特性, 使其成为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2 脱色酶资源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真菌降解染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非特异性和非选择性的胞外酶系.白腐真菌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为非底物专一性酶,分泌到细胞外对多种有机物和染料具有广谱的氧化降解作用.木质素降解酶系主要由漆酶(Laccase)、锰过氧化物酶(M ang anese dependent Perox idase,M np)、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 idase,Lip)组成. 2.1 漆酶 漆酶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1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可催化大量酚类化合物和芳香胺等难降解物质,而且在还原介质的存在下,可进一步的扩大漆酶的底物范围.漆酶催化底物机制表现在底物自由基的形成和漆酶分子中4个铜离子的相互协同作用,漆酶活性位点催化氧化机制如图1所示.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香菇 C 青霉 D 木耳 2.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 绿色菌丝 B 青绿色孢子 C 菌丝中含叶绿素 D 灰尘 3.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 营养方式不同 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 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4.下列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生殖细胞 B 是芽孢 C 是休眠体 D 个体较大 5.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个体,也有有害的个体 6.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落下的褐色粉末是() A 菌丝 B 孢子 C 种子 D 芽体 7.(2008威海)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8.(2008烟台)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的是 ( )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 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 9.(2008益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 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 B.空气中的 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11.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12.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染料废水脱色处理工艺

染料废水脱色处理工艺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机絮凝剂,印染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色度往往难以达标,采用PAC 进行深度脱色处理效果较好, 但其存在用量大,水中残留铝对环境有害,形成的絮体结构松散,沉降性能欠佳,水力冲击下容易返浑等缺点〔1〕?目前改性硅藻土也常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2〕,硅藻土廉价无毒,适应性强,但吸附性能与活性炭相比还有差距,且多呈粉体难以固液分离?采用改性硅藻土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处理染料溶液, 可以获得结构密实的絮体,提高脱色效率,改善沉降性能,减少PAC用量从而减轻Al3+溶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由于硅藻土价格低廉,同时也可降低水处理成本?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材料:硅藻土,化学纯,质量分数(以Si 计)为88%;聚合氯化铝,质量分数(以Al2O3计)为10%?以上材料均来自常州友邦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商品活性艳红? 仪器:721 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Y3000-6 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潜江梅宇仪器有限公司;pHS-3C 型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2 硅藻土改性方法 将硅藻原土用0.1 mol/L 的稀HCl 溶液浸泡24 h,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在450 ℃下焙烧1 h 至微呈粉红色,备用? 1.3 絮凝剂复配方法 将聚合氯化铝在85 ℃下烘0.5 h, 然后与改性硅藻土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后反复研磨,即得复合絮凝剂? 1.4 脱色率测定 活性艳红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 nm 波长处测定? 脱色率=(C0-C1)/C0×100% 式中: C0———活性艳红初始质量浓度,mg/L; C1———处理后活性艳红质量浓度,mg/L? 1.5 沉降性能测定 用沉降时间表征沉降快慢?沉降时间是指搅拌停止后,污泥和液面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面所需时间?絮体的紧密程度用污泥沉降比表征?将反应悬浊液倒入250 mL 量筒中静置1 h,测得污泥体积与原浑浊液体积之比即为沉降比? 2 结果与分析

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档由杯子客整理提供分享,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著作公司所有,谢谢合作 近年来,印染废水脱色研究十分活跃,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生化法和物化法。物化法包括吸附、混凝、中和等,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实际水处理工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组合,以便取得最佳的效果。本文将对吸附脱色和絮凝脱色作一综述。 1 吸附法 吸附法是采用活性炭、粘土等多孔物质的粉末或颗粒与废水混合,或使废水通过由其颗粒状物组成的滤床,使废水中染料等污染物质吸附于多孔物质表面等而除去。吸附脱色的一个主要优点是通过吸附的作用可将染料从水中去除,吸附过程保留了染料的结构[1]。 1.1 活性炭吸附剂 活性炭对染料具有选择性,其脱色性能顺序依次为碱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和硫化染料[1]。通常活性炭由动物性炭、木炭、沥青炭等含炭为主的 物质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成。活性炭微孔多、大中孔不足、亲水性强,限制了大分子及疏水性染料的内扩散,适用于分子量不超过400的水溶性染料分子脱色,对大分子或疏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差[2]。采用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活性染料、碱性染料、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活性炭还可直接吸附某些重金属离子。另外,活性炭吸附水溶性染料时,吸附率高,但不能吸附悬浮固体(SS)及不溶性染料。活性炭虽然吸附性能优良,但由于再生困难,成本高,一般应用于浓度较低的染料废水处理或深度处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需要价格便宜、原材料易得的吸附剂来处理废水[3]。 1.2 矿物吸附剂 有机膨润土水处理剂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吸附性能良好的特点。目前,有关新型膨润土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已涉及去除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脱色、脱磷、除臭等诸多领域,且实验室已制得效果良好的产品。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份的粘土,蒙脱石是2:1型层状硅铝酸盐,在层间具有可交换的钙、镁、钠等离子,膨润土颗粒表面往往存在负电荷和正电荷,负电荷又包括恒定负电荷和pH控制负电荷,这些性质决定了膨润土具有良好的吸附、离子交换等性能,在印染废水处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4]。赵东源等利用天然蒙脱土处理含酸性阳离子染料废水,研究发现脱色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高达96.9%,蒙脱土是通过吸附机理去除色素的,并具有操作简单,周期适中,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其诊断依据主要是两种病害的病症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

结晶紫脱色菌的筛选及脱色特性研究

结晶紫脱色菌的筛选及脱色特性研究 前言:我校求索溪的水体为污水。污染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这不在此次实验的研究范围内,所以就不涉及了。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最为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再加上水资源本身分布不均、水污染、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加剧了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我国水资源危机越发凸显,进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造成水体有色的主要因素是染料,根据环境污染治理专家研究发现,治理染料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生物法,生物法除了效果明显,也是对环境危害最小,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除污方法。 本实验即是从生物防治染料污水的角度出发,从求索溪的污水中提取脱色细菌,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实验,包括染料脱色菌的富集、分离、染料脱色菌的驯化培养、染料脱色菌脱色能力的测定和染料脱色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菌种来源:求索溪污水 1.1.2染料:结晶紫,最大吸收波长为587 nm 1.1.3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KH2PO41g,(NH4)2SO41g,MgSO4·7H2O 0.5g,NaCl 0.5g,牛肉膏1g,水1000ml,pH值为7.0,121℃下灭菌20min. 基础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 NaCl 5g, 水1000ml,pH 值为7.0, 121℃下灭菌20min. 脱色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染料。其中,次甲基蓝的质量浓度是20 mg/L。 1.1.4实验仪器:电热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台式高速离心机、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压力蒸气灭菌锅、冰箱、电子天平、恒温振荡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染料废水脱色方法

染料废水脱色方法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染料生产大国,但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的染料废水.除了大量残留的染料外,染料废水中还含有其他有毒有害成分,如重金属离子.因此,染料废水具有成分复杂、色度、浓度高、难生物降解、水量水质变化大等特点,成为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孔雀绿是常见的三苯基甲烷类染料之一,常作为丝织品、毛织品、棉布等的染色剂.虽然孔雀绿具有高毒性、致突变性和较强的生物毒性等特性,但因其成本低廉、杀菌效果显著,因此,目前仍被广泛应用在纺织和水产养殖业.重金属通常应用于纺织染料工业的不同生产过程中,因此,染料废水中存在各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其中,Cr(Ⅵ)的含量最高,而Cu(Ⅱ)次之.研究发现,极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就能产生明显的中毒反应,且通过食物链被较高级的生物成倍地富集在体内,且会使生物体内的酶、蛋白质等失活,同时它无法被微生物降解,最终累积在器官中,严重损害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染料废水中残留染料与重金属离子经常并存,这种复合污染具有更高的生物、细胞毒性。 染料脱色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化法使用方便、见效快,但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生物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显著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重金属通过影响微生物体内酶的生成或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对染料的降解。因此,如何提高染料与重金属构成的复合污染中染料的生物降解效率成为该类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常见的鳌合剂,生成的络合物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稳定系数非常大.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螯合物的配合比都是1:1(鞠峰等, 2011).EDTA与配位离子形成环状结构,金属离子取代配位原子上的氢而进入鳌合环中,使金属离子钝化,降低其毒害作用。但目前关于采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螯合剂减少与染料共存的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提高染料降解效率的研究少有报道.根据之前的研究发现,某些微生物可能会将Cr(Ⅵ)还原成Cr(Ⅲ),因此,本研究拟采用EDTA降低Cr(Ⅵ)的毒性,从而提高Cr(Ⅵ)共存时微生物降解孔雀绿的效率.采用筛选出的高效好氧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09G降解孔雀绿,研究EDTA对重金属共存时降解孔雀绿的影响,同时优化EDTA鳌合Cr(Ⅵ)的最佳浓度.通过此研究以提高在重金属共存时染料的去除效率,为复杂废水的治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2.1 试剂与仪器 试剂:葡萄糖、KH2PO4、Na2HPO4·2H2O、MgSO4、FeCl3·6H2O、KNO3、孔雀绿(MG)、K2CrO7、EDTA等均为分析纯. 仪器:SKY-2102型立式双层恒温培养摇床、SPX-2508-Z型生化培养箱、722N 型可见光光度计、PHS-3C型精密pH计、AA-24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 2.2 试验菌种与培养基 本试验所用菌种为Burkholderia cepacia C09G(B. Cepacia C09G).LB培养基:牛肉膏5 g·L-1,蛋白胨10 g·L-1,NaCl 10 g·L-1,分装在100 mL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为30.0 mL,121 ℃灭菌15 min.降解培养基:葡萄糖6.0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结构、类型、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二、生物类型 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 四是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 三、细胞大小 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而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四、增殖方式 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 五、名称组成 尽管在真菌和细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专家共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专家共识】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准确、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离临床诊治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底发布了《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81号),要求在2020年以前加强临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本共识的制定旨在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推动真菌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 一、术语和定义 (一)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方式繁殖,称为酵母菌(yeast)。临床致病的酵母菌主要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等。 (二)丝状真菌 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和孢子,菌丝延长分枝,交织成团,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又称霉菌(mold)。临床重要的丝状真菌包括曲霉菌、毛霉菌、镰刀菌等。 (三)双相型真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如营养、温度、氧气等)改变,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称为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i),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 ℃培养时呈酵母相;而在普通培养基,25 ℃培养时呈霉菌相。

二、环境和设施要求 真菌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设计应确保实验的质量和生物安全。 (一)环境要求 真菌实验室应与细菌、病毒等实验室区分,以防发生交叉污染。其面积以满足工作和安全要求为宜,合理布局。在建设实验室或开展实验活动之前,应进行生物危害评估。 (二)基本设施 设置防飞虫纱窗和门禁,有充足的照明、应急灯、通风、供水、供电、紧急疏散标识及信息系统,工作区设有洗手池、应急淋浴和洗眼装置;门外有生物安全级别标识[1]。 配置生物安全柜和不同温度培养箱(至少包括25~30 ℃以及35~37 ℃)。设置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的防护用品及器材。 (三)气流要求 实验室宜设计负压或定向气流,主实验室气流应由清洁区送入操作区。生物安全柜为Ⅱ级,其高效过滤器对于直径为0.3 μm的微粒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2]。 (四)消毒措施的管理 工作台面可用5%石碳酸或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消毒。如遇操作台被真菌或标本污染,应立即覆盖纸巾,并用5%石碳酸或含氯消毒液(2 000 mg/L)消毒20 min。切忌用水冲洗,以免污染扩散[3]。高压灭菌效果建议使用指示条以及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真菌培养标本及污染物在丢弃前,需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特别是丝状真菌,建议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密封后高压灭菌[4]。 实验室废物的最终处置应交由经当地环保部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置。 (六)丝状真菌处理的生物安全要求 丝状真菌的检测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特别是可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进行操作及处理[5]。BSL-2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建议对高致病性真菌进行大量活菌的操作(如大量活菌的传代培养,药敏试验等)[5,6]。

脱色方法

脱色方法汇总 一、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进行除去属于最常用、最简单、也是效果比较差的方法。 1.水提醇沉:可去除小部分水溶性色素。 醇提水沉:可除去大部分脂溶性色素。(也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2.酸碱沉淀法: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时,可调节PH3以下,另其析出。 二、根据色素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除去 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时,可采取调节PH到12以上,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这时由于色素都以解离形式存在,不宜被萃出。 三、根据色素与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物理吸附:(吸附力是分子间力) (1)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可去除亲水性色素。 (2)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纸浆、滑石粉、硅藻土。可去除亲脂性色素。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它对色素、细菌、热原等杂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其还有助滤作用。其内部有大量的微孔和空隙,表面积可达200-500m2/g。吸附原理:由于大多数色素具有共扼双键结构,易吸附。 使用方法:冷吸附法,热吸附法,炭层助滤法,柱层析吸附法。 2.化学吸附: (1)例如可用碱性氧化铝去除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 (2)离子交换树脂法:例如黄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可以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 3.半化学吸附:聚酰胺与大孔树脂。吸附原理为氢键作用,大孔树脂还有部分范德华力作用。 聚酰胺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的酚羟基形成氢键。也可一通过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 四、沉淀法除去色素 代表物质:石灰乳。常用浓度:20%-30%。 脱色原理:石灰乳中钙离子能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结合成钙螯合物、钙盐沉淀。而沉淀在硫酸作用下,黄酮、蒽醌、酚类、皂苷、部分生物碱与钙离子形成的钙盐可以被分解出来,再溶解到水中。但是鞣质、部分蛋白质、有机酸、极性色素、多糖等不能分解出来。 五、絮凝剂法除去色素 1.常用的絮凝剂分以下几种: (1)明胶类:鞣质影响药液稳定性且容易变色。可利用明胶与鞣质行政络合物,与水中悬浮颗粒一起沉淀 (2)ZTC1+1天然澄清剂: 分为四种:I型:除蛋白型 II型:脱色澄清型 III型:中药口服液与颗粒剂型,可代替醇沉法,起到去除不稳定成分和助滤作用。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复习提纲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 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第二节《细菌》 1.世界上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国家的。 2.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人是国家的。他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引起鹅颈瓶中肉汤变质细菌是由来自的细菌在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的。实验结果,向世人证实 3、按照细菌的形态可分为形、形和形细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和。有的细菌外面还有可以运动的,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起到保护作用的。 5. 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 6.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1)生殖方式是,简单、成功率高;(2)环境干燥(缺水)、低温时(温度不适宜)或食物匮乏(缺有机物)时,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能形成;(3)细菌或芽孢个体都,质量(重量)都,可以随风飘散,传播能力强;(4)条件适宜时,细菌繁殖速度。 第三节《真菌》 1.生活中能吃的、常见的真菌有、、、、 和等。 2. 酵母菌和青霉等真菌都有、、 和等结构,都属于真核生物,是因为他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菌的细胞里没有这个结构,所以它属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