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环境技术评价导则方法

水环境技术评价导则方法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附件1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浙江省范围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范,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第27号);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标准的法律地位相对技术导则或技术规范而言更为高级。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一般使用GB编号,且经国家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同意发布。 本导则HJ19-2011与原导则HJ/T19-1997明显不同的变化之一:是对评价等级的规定。本导则判断评价等级主要由两个方面来决定: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工程占地范围。而且给出了一个占地范围表格。相对于原导则,可操作性明显增强。这是广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者多年的实践总结,是新导则的显著进步。 注意这个占地范围,是包括水域的。而且是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需要考虑。当然,如果临时占地是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的,那就可以直接通过永久占地来判断(而不是需要叠加的,呵呵)。 另外,导则给出了其他几个特殊情况: (1)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 1.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 2.1 环境标准体系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 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是由国家环境保 护局1993年发布并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的。2021年由环境保护 部修订并发布,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自修订后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废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21)规定了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适用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 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 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接受环境影响 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在研究相关技 术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实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展开初 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 状资料,能够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秦,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 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实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展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实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展开公众意见调查。若建设项目需要实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实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篇三】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依法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注重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 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 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 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 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湖泊水质?)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65

[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65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在确定建设项目生态影响性质时,应尤其注意( )。 A.不可逆影响 B.潜在影响 C.累积影响 D.项目施工与运行诱发的生态体系功能变化问题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所述各方法中,不属于风险识别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的是( )。 A.检查表法 B.评分法 C.事故树法 D.概率评价法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与水文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 )进行。 A.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 B.必须分期执行 C.分期执行时必须是连续的两个时期 D.根据丰水期、枯水期等的不同而不同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场址选择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 )以外。 A.500m B.600m C.800m

D.1000m 参考答案:A 第5题: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 )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A.为零 B.大于1 C.不为零 D.大于或等于1 参考答案:C 第6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列出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其中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 )形式发布。 A.通知 B.公告 C.报纸 D.互联网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 A.枯水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根据污染现状而定 参考答案:A 第8题: 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不同类别噪声标准昼间标准级差为( )dB。

A.3 B.5 C.10 D.不等 参考答案:B 第9题: 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进行评价时,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若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从优不从劣 B.从劣不从优 C.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 D.其他 参考答案:A 第10题: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是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 )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A.生态环境影响 B.环境影响 C.区域经济影响 D.环境功能影响 参考答案:B 第11题: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类水的氨氮标准限值为( )。 A.≤0.15mg/L B.≤0.5mg/L C.≤1.0mg/L D.≤1.5mg/L 参考答案:B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此资料是本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对照网校讲义及教材整理出来的,全面而精简,重点突出。学友们可以结合此资料复习,节约大量时间来复习实务,本次上传只是一部分,完整版共68页。需要的同学请QQ39704807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0—4类。?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附件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组 二○○九年十一月

目 录 1 项目背景 (3) 1.1任务来源 (3) 1.2工作过程 (3) 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3) 3 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4)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 4.1标准适用范围 (4) 4.2标准结构框架 (4) 4.3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问题 (5) 4.4物质危险性识别 (5) 4.5风险识别对象和风险类型 (5) 4.6生产过程危险性识别 (5) 4.7重大危险源辨识 (5) 4.8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原则 (6) 4.9关于建设项目周界问题 (6) 4.10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6) 4.11风险管理 (6) 4.12附录D的使用 (6) 5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6) 5.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6) 5.2安全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关系问题 (6) 5.3环境评价的研究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1)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落实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和《关于开展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环办函[2006]69号)要求,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文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663.4; (2)标准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1.2工作过程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未正式下达编制任务前,就启动了修订工作。2006年1月进行了修订工作的讨论,并征求了使用单位的意见形成标准初稿。 (2)2006年1月11日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了标准修订讨论会,明确了标准修订方向。在广泛征求修订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2次统稿和讨论。 (3)2008年环境保护部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正式列入2008年年度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标准修订任务。2008年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修订)开题讨论会,进一步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方向。 (4)经调研、内部研论,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环评单位意见,编制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提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质量,2004年12月11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发〔2004〕174号文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标准仍然不尽完善,尚存在不足之处。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评价的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评价单位应能基本上按标准规定的程序完成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标准应该是评价结果检验的尺度,以标准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去评估评价工作成果。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之能更有效地防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原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单位的使用情况调查说明,原标准可操作性相对差一些,对标准的可操作性应该予以加强。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一方面暴露出企业和政府在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另一方面也引起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能否满足当前环境保护需要的反思。 原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包括: (1)原标准的评价等级仅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不够细化,且缺乏判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数据,如恶臭物质等;缺少事故的伴生/次生有毒有害物判据;环境敏感判据未量化等。 (2)原标准的评价范围仅确定了大气、地表水和海洋评价范围,不够细化和全面,未按环境要素列表细化事故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师题-技术导则与标准_0

环境影响评价师题-技术导则与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依法评价 B.早期介入 C.科学评价 D.突出重点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4、根据《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 A.区域污染源调查 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大气污染源中,属于体源的是() A.锅炉烟囱 B.化学品储罐 C.车间屋顶天窗 D.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源

7、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最功能区 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而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改、扩建项日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计算最终排放量 B.现有工程在大于75%生产负荷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算其正常、非正常排放量 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通过设计资料确定 B.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直接引用同类项目资料

最新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准试题

窗体顶端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准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4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 70,55 B. 65 ,55 C. 70 ,60 D. 60 ' 50 正确答案:A, 第2题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文化娱乐设施拟建在物流中心内,则该文化娱乐设施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 o A. 55 ' 45 B. 50 , 40 C. 60 , 50 D. 65, 55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和PM110日平均值监测数据,每日至少的采样时间为()h o A. 18 B. 15 C. 12 D. 5 正确答案:C, 第4题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m以下,否则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

A. 1 B. 3 C. 5 D. 6 正确答案:B, 第5题 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为( )。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最大预测值 正确答案:C, 第6题 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 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 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 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 正确答案:A,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允许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釆样的污染物是()。 A.总汞 B.总铜 C.总镍 D.总银 正确答案:B, 第8题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65.4 dB (A),背景噪声值为57.1 dB (A),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 A. 62.4dB (A) B. 64dB (A) C. 63.4 dB (A) D. 64.4 dB (A) 正确答案:D, 第9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TSP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 mg/m3。 A. 0.50 B. 0.30 C. 0.20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必须监测的项目是()° A.二氧化硫 B.挥发酚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

附件2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预警的主体责任,提高环境风险预警能力,规范和指导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以下简称预警体系)的建设行为,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环境风险评估、预警站网建设、预警平台建设、配套制度建设等预警体系建设的技术要求。 预警体系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实用可靠原则,满足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快速响应的要求。

1.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生产、使用、储存等的企事业单位,及所在化工园区管理机构开展的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导则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T223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HG/T20507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HG/T23006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460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

施工现场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试用版) 第一章概述 一、评估目的 查找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现有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处置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和属地消防支队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依据 (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三)《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公消【2011】65号)。 三、评估对象 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第二章风险识别 一、施工现场火灾特性分析 可燃物、助燃剂(主要是氧气)和火源是物质燃烧三个要素。火灾是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而造成的灾害。因此,可燃物、助燃剂、火源、时间和空间是火灾的五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简要地进行表示。 在这五个要素之中,只要中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因此,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围绕这五个要素进行控制。控制可分为两类:对于存在生产生活用燃烧的场所,将燃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的对象是时间和空间;对于除此之外的任何场所,控制的对象是燃烧三要素。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一)违章使用电气焊引燃可燃物; (二)违章进行防水作业喷灯引燃可燃物; (三)切割作业引燃可燃物; (四)吸烟引燃可燃物;

(五)劣质电线插座短路; (六)违章使用电热器具; (七)电气设备故障。 由此可以看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点火源较多,可燃物较多,火灾发生的三要素集聚于施工现场,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二、引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的因素分析 (一)可燃物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可燃物较多,主要分布于三大区域。 1、建设工程主体内部。 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基础施工、结构施工、机电设备安装、装修等阶段,其中结构施工、机电设备安装、装修阶段可燃物增长明显,分析如下: (1)结构施工: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可燃、易燃外保温材料; (2)机电设备安装:设备的外包装材料、加工设备润滑油、管道保温材料、管道用稀料等; (3)装修阶段:装修材料。 2、宿舍区域。 建设工程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需要临时办公场所,多数在主体工程附近设置民工生活区和现场办公区,可燃物主要包括被褥等生活用品、临时建筑结构内填充材料、液化气、办公用品等。 3、堆料及加工场所:木材、稀料、保温材料等。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大纲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大纲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4)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5)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 (6)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 (7)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8)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9)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1)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 (2)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 (3)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 (3)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 (3)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 (2)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 (3)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1)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 (2)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3)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1)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 (2)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1)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 (2)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1)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 (2)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 (3)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用讲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用要点说明

目录 1.概论 2.评价工作等和范围 3.风险识别 4.源项分析 5.后果计算 6.风险计算和评价 7.风险管理 8.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评价工作等级、程序、内容、范围?风险识别 ?源项分析 ?后果计算 ?风险计算和评价 ?风险管理 ?防范措施 ?应急预案

1.概论 1.1环境风险界定 突发性灾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风险*-*-*-* 环境危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慢性累积 环境风险:以人为本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判定条件:存在重大危险源

1.2法律依据 ?●国家环保局1990第057号文 要求: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 环境风险评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 ?第五条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05〕152)号 ?深刻总结松花江污染事件经验教训 ?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 ?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新开发区巳建化工区 ?严格审批,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项目改扩项目 ?全面排查、补充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开展环境风险后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