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试题】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过关检测三(1).doc

【物理试题】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过关检测三(1).doc

【物理试题】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过关检测三(1).doc
【物理试题】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过关检测三(1).doc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过关检测(三)

(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8·广西桂林中学模拟)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C.质点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他各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增大且合力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减小为零时,质点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速度增加得最快.当这个力又沿原方向逐渐恢复的过程中,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质点的加速度也不断减小,但加速度与速度仍同向,质点开始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恢复到原来大小时,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

2.(2018·安徽四校联考)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下列关于此物体加速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加速度增大,下降过程加速度减小

B.上升过程加速度增大,下降过程加速度也增大

C.上升过程加速度减小,下降过程加速度也减小

D.上升过程加速度减小,下降过程加速度增大

解析:选C.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阻力,即mg+kv=ma,做减

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在减小,下降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阻力,即mg-kv=ma,速度在增大,所以加速度在减小,故C正确.

3.(2018·河北武邑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0 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A.2 m/s2B.4 m/s2

C.6 m/s2D.8 m/s2

解析:选B.当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变为12 N,这时物

块所受的合力为4 N.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块的加速度a=F

m

=4 m/s2,故选项B

正确.

4.(2018·湖北孝感高级中学模拟)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左端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小球静止时弹簧在水平位置,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小球到地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绳烧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

B.细绳烧断后,小球落地的速度等于2gh

C.剪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为5 3 mg

D.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5 3 g

解析:选D.细绳烧断后小球受弹簧弹力和重力,水平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小球若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根据v2=2gh得落地速度v=2gh;而现在小球受到弹簧的弹力做功,故落地时速度一定大于2gh,故B错误;小球静止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 =

mg

cos 53°=5

3

mg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 =mg tan

53°=43mg ,剪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发生突变,不再为T =5

3mg ,故C 错误;细绳烧

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烧断前细绳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则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T m =5

3g ,故D 正确.

5.(2018·安徽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

质量为2m 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 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

滑的

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 )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 的大小为( ) A .2mg B .5mg C .6mg

D .4.5mg

解析:选D.对整体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 +3mg ·sin 30°=3ma ,对小球分析,小球受到水平拉力、重力的作用,合力F 合=

mg sin 30°

=2mg ,故2mg =ma ,解得a =2g ,代

入F +3mg sin 30°=3ma 中可得F =4.5mg ,D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2018·安徽六安一中模拟)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 ,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 ,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 =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20 N

D.滑杆长7.5 m

解析:选BC.演员在滑杆上静止时传感器显示的800 N等于演员和滑杆的重力之和,所以演员体重为600 N,A错误;由v-t图象可知,1.5~3.5 s内演员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拉力大于重力,演员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演员加速下滑时滑杆所受拉力最小,加速下滑时a1=3 m/s2,对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 f1=ma1,解得F f1=420 N,对滑杆由平衡条件得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F1=420 N+200 N=620 N,C正确;由v-t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可得滑杆长为4.5 m,D错误.

7.(2018·广东仲元中学模拟)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中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1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B.在1~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不断减小

D.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不断增大

解析:选ABC.由v-t图象可知,在0~1 s内,物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外力F大小恒定,A正确;在1~3 s内,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外力F大小恒定,B正确;在3~4 s内,物块A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F=ma,解得F=μmg-ma,故外力F的大小不断减小,C正确,D错误.

8.(2018·安徽四校联考)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

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B到达传送带底端的速度为3 m/s

C.物块A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为3 m

D.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为3 m

解析:选ABD.两个物块在沿斜面方向上由于mg sin 37°>μmg cos 37°,所以物块都会沿斜面向下滑动,并且加速度大小都等于a=g sin 37°-μg cos 37°=2 m/s2,初速度

相同,加速度大小相同,经过的位移大小相同,根据x=v0t+1

2

at2可知两者的运动时间

相同,都为t=1 s,即两者同时到达底端,A正确;B到达传送带底端时的速度v B=v0+at=(1+2×1) m/s=3 m/s,B正确;传送带在1 s内的路程为x=vt=1 m,A与传送带是同向运动的,A相对传送带的路程是A对地路程(斜面长度)减去在此时间内传送带的路程,即为2 m-1 m=1 m.B与传送带是反向运动的,B相对传送带的路程是B对地路程(斜面长度)加上在此时间内传送带的路程,即为2 m+1 m=3 m,C错误,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15分)(2018·桂林十八中模拟)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大小为10 N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取g=10 m/s2, 已知sin 37°= 0.6, cos 37°= 0.8,试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2)若t1=10 s时撤去恒力F,物体还能继续滑行的时间t2和距离x.

解析:(1)物体在加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F sin 37°+F N =mg F cos 37°-F f =ma 又F f =μF N

由以上三式可得:a =0.3 m/s 2.

(2)撤去F 时,物体的速度v = at 1 =3 m/s 撤去F 后,物体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μg 由0 = v - a ′t 2 得t 2 = 1.5 s 由x =v

2

t 2=2.25 m.

答案:(1)0.3 m/s 2 (2)1.5 s 2.25 m

10.(17分)(2018·安徽六安一中模拟)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m =1 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 =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 段为曲线,

bc 段为直线,在t =0.1 s 时滑块已上滑s =0.2 m 的距离,g =10 m/s 2,求:

(1)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 段对应的加速度a 的大小以及动摩擦因数μ; (2)t 2=0.3 s 和t 3=0.4 s 时滑块的速度v 1、v 2的大小. 解析:(1)在bc 段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

Δv Δt =2-10.2-0.1

m/s 2=10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37°+μmg cos 37°=ma ,

μ=a-g sin 37°

g cos 37°

10-10×0.6

10×0.8

=0.5.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t2=0.3 s时的速度大小

v

1

=v0-at=(1-10×0.1) m/s=0

在t2之后开始下滑,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mg sin 37°-μmg cos 37°=ma′

a′=g sin 37°-μg cos 37°

=(10×0.6-0.5×10×0.8) m/s2=2 m/s2

从t2到t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t3时刻的速度为

v

2

=a′t′=2×0.1 m/s=0.2 m/s.

答案:(1)10 m/s20.5 (2)0 0.2 m/s

11.(20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

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g=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对地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解析:(1)设小物块和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 m、a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m、F-

μmg=Ma

M,

代入数据解得:a m=2 m/s2,a M=0.5 m/s2

设经过时间t1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由a m t1=v0+a M t1,解得:t1=1 s.

(2)当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假设两者保持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对小物块和小车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解得:a=0.8 m/s2

此时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f=ma=1.6 N

而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μmg=4 N

f

m

,所以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小物块的位移为:s m=1

2

a

m

t2

1

小车的位移s M=v0t1+1

2

a

M

t2

1

小车至少的长度l=s M-s m 代入数据得:l=0.75 m.

(3)在开始的1 s内,小物块的位移s m=1

2

a

m

t2

1

=1 m,

末速度v=a m t1=2 m/s

在剩下的时间t2=t-t1=0.5 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2=vt2+1

2

at2

2

,得s2=1.1 m,

可见小物块在总共1.5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s=s m+s2=2.1 m. 答案:(1)1 s (2)0.75 m (3)2.1 m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H.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

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8份-章末总结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章末总结

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 2.力的处理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可知,F 合是研究对象m 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加速度a 的方向与F 合的方向相同.解题时,若已知加速度的方向就可推知合力的方向;反之,若已知合力的方向,亦可推知加速度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表示方法????? F x =ma x F y =ma y 为了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不分解加速度. 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 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 解析:(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小球的质量为m,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则F=μmg,F=0.5mg,所以μ=0.5. (2)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杆方向上有 F cos 37°+mg sin 37°-F f=ma, 垂直于杆的方向上有F N+F sin 37°-mg cos 37°=0 又F f=μF N 可解得: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多力问题状

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 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 章末检测题

第二章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有益的是() A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当作时间单位 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块做实验 3.如图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解释() A .物体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B .物体开始静止,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C .物体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最后静止 D .物体开始时静止,然后反向运动,最后静止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2 0t v v v +=

B 、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t x v = 来求平均速度 C 、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20t v v v += 来求平均速度 D 、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t x v =来求平均速度 5.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s ,按规定速率为8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A .拖行路程为8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m ,不符合规定 6.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7.如图所示各速度图象,哪一个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8.一物体从高h 处自由落下,运动到P 点时的时间恰好为总时间的一半,则P 点离地高度为() A .h 43 B .h 21 C .h 41 D .h 8 1 9.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 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第 7 题图 t v 0 t v D v 0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必修l、必修2、选修3-1、3-2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 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2.在常温下H2O2溶液几乎不分解,但加入肝脏研磨液后,会快速分解成H2O和O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活化能的是( ) A.E2B.E3C.E3-E2D.E2-E1 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 B.加入斐林试剂后通常还应沸水浴加热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4.下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 点不变,d 点右移 B .H 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 点上升,d 点左移 C .最适温度下,pH=c 时,乙图中e 点的值为0 D .最适温度下,pH=a 时,乙图中e 点下移,d 点左移 5.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TP 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 .细胞内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 在细胞内含量不多,但却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细胞内合成ATP 所需能量只来源于细胞呼吸 6.如图表示ATP 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键断裂后形成ADP 和Pi B .图中的3表示ATP 中的“A” C .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D .与b 键相比,a 键更容易发生断裂 7.下列有关“ATP ADP Pi ++酶 酶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时所需的酶是一样的 B .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向左进行时储存能量 C .整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的过程 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生这个反应的生理过程都一样 8.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绝O 2的一组产生的CO 2量远大于通入O 2的一组 B .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 2 C .可以用溴麝香草酣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4、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复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物理思维方法 l、理想实验法: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过程。 惯性定律的得出,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2、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确定F、m、a三者关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3、整体法:这是物理学上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整体法是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隔离法是把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研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将有助于简便解题。 Ⅱ基本解题思路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三)知识要点追踪 Ⅰ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Ⅱ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一般不变,即受恒力作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如 2220000/21,,2,22 t v v x v v at x v t at v v ax v v t +=+=+-====等 (四)本章专题剖析 [例1]把一个质量是2kg 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 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运动2 s 末撤去拉力,g 取10m/s 2.求: (1)2s 末物块的瞬时速度. (2)此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1)前2秒内,有F - f =ma 1,f =μΝ, F N =mg ,则 m/s 8,,m/s 41121===-=t a v m mg F a μ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第一类问题 受力情况 加速度a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偃师高中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检测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 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 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 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 伸长量为 B. 压缩量为 C. 伸长量为 D. 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 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 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 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 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 正)( ) 6、(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D.增大1 N C.增大2N 7、一名学生为了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从一楼乘电梯到十五楼,又从十五楼下到一楼,他的感觉是( ) A.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 B.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C.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 D.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8、如图甲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圆弧连接,斜面长为2.4 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 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 ) 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 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若小物块初速度为1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0.4 s D.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 s 9、(2012·海口模拟)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向右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第2个物体对第3个物体的作用力等于( ) A. F B. F C. F D. F 10、如图所示是一架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在向灾区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完整word版)2019年新课标物理高考大纲

物理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生产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管饭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科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擦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他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似乎眼,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试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电磁感应章末测试题

6、( 2012年4月上海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矩形闭合线圈 且AB 0O 所在平面与线圈平面垂直.如要在线圈中形成方向为 abcd 竖直放置,00是它的对称轴,通电直导线 AB 与00平行, abcda 的感应电流,可行的做法是 (A ) AB 中电流I 逐渐增大 (B ) AB 中电流I 先增大后减小 (C ) AB 中电流I 正对00靠近线圈 (D ) 线圈绕00轴逆时针转动90° (俯视) 1、(2012上海浦东期末)一足够长的铜管竖直放置,将一截面与铜管的内截面相同,质量为 不考虑磁铁与铜管间的摩擦,磁铁的运动速度( ) (A )越来越大. (B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C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D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之后在一定区间变动. 2、2012年3月陕西宝鸡第二次质检)如图所示,一电子以初速度 v 沿与金属板平行方向飞人 MN 极板间,突然发现电子向 M 板偏 转,若不考虑磁场对电子运动方向的影响,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开关S 闭合瞬间 B ?开关S 由闭合后断开瞬间 C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右迅速滑动 D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左迅速滑动 3、(2012年2月陕西师大附中第四次模拟)如图所示,铝质的圆筒形管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一条形磁铁从铝管的正上方由静止 开始下落,然后从管内下落到水平桌面上。已知磁铁下落过程中不与管壁接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X \ 剧A m 的永久磁铁块由管上端放入管内, A .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铝管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铝管的重力 D .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4、( 2012年2月济南检测)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 磁铁,磁铁的S 极朝下。在将磁铁的 S 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 A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b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B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C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 b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D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5、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线圈,当磁铁经过 A 、B 两位置时,线圈中( A.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B.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C.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D.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伸长量为 B.压缩量为 C.伸长量为 D.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 (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 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 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6、 (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C.增大2 N D.增大1 N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解析(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章末检测试卷五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试题

章末检测试卷(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8·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答案 D 解析丝绸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捷克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乌克兰葵花籽油的化学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 【题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2.(2018·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化合物属于塑料的是( ) A.PVCB.锦纶C.轮胎D.棉花 答案 A 解析PVC属于塑料,A正确;锦纶属于合成纤维,B错误;轮胎属于复合材料,C错误;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错误。 【考点】合成材料的分类 【题点】合成材料的分类 3.(2018·板桥三中月考)如图照片显示: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良好的绝缘性 B.良好的绝热性 C.良好的导热性 D.熔点低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块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的性质,故选B。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题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特点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体的质量之和等于所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 B.单体为一种物质时,则单体发生加聚反应 C.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两种物质 D.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若为加聚反应,单体的质量之和等于所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若为缩聚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小于单体的质量之和,所以A项错误;单体为一种物质时,单体可能发生 加聚反应也可能发生缩聚反应,如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乳酸() 通过缩聚反应得到聚乳酸()和水,所以B项错误;缩聚反应的单体可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关于理想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理 B .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 .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 .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得出的结论还是有价值的 2.如图,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可能落在桌面上的哪点( ) A .A 点 B .B 点 C .O 点 D .无法确定 3.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4.在机场货物托运处,常用传送带运送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靠在一起的两个质地相同,质量和大小均不同的包装箱随传送带一起上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上行时b 受3个力作用 B .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时,b 受4个力作用 C .匀加速上行时b 受4个力作用 D .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后,b 受的摩擦力一定比原来大 5.在一次消防演习中, 质量为60 kg 的消防员欲到达距离楼顶l =40 m 处的房间. 如图所示, 他沿一条竖直悬垂的轻绳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已知消防员从开始下滑到A 点共用了t =4 s, 试估算他沿绳子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 大小最接近( ) A. 100 N B. 300 N C. 600 N D. 900 N 6. 质量不等的两物块A 和B ,其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①所示,当水平恒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块一起以1a 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1N F ,当水平恒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如②图所示,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1、全国高考物理卷 新课标高考:(宁夏、辽宁、陕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14) 全国卷:(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5) 地方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海南、上海12) 2、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Ⅰ.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Ⅰ 15 C 胡克定律Ⅰ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Ⅱ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 18 B 力的平衡Ⅱ 19 D 电源的效率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 Ⅰ 有关知识。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Ⅱ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 系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Ⅱ 2012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D 物理学史、惯性概念Ⅰ 15 BD 抛体运动Ⅱ 16 B 力的合成与分解Ⅱ 17 B 交流电、变压器Ⅰ 18 BD 电容器、匀强电场、电势差Ⅱ 19 C 电磁感应Ⅰ 20 A 电磁感应安培力Ⅱ 21 A 万有引力定律Ⅱ 2013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C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象Ⅰ 15 C 静力平衡问题Ⅱ 16 D 电磁感应中的v—t图象问题Ⅱ 17 A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Ⅰ 18 B 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Ⅱ 19 ABD 物理学史Ⅰ 20 BD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Ⅱ 21 AC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问题Ⅱ 近四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

平抛运动 章末检测试题

平抛运动单元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1-8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9-12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每小题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零分。 1.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不为零的质点受到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 B.质点受到外力的作用 C.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质点受到的外力与加速度有一夹角 2.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A.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3、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所示,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竖直分速度的大小是() A.vsinα B.vcosα C.v/sinα D.v/cosα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增量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某人以一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河水的流速恒定时,关于他过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的位移跟水速的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速越小,位移越小,时间也越短B.水速越大,位移越大,时间越短 C.水速越大,位移越大,时间不变D.位移、时间都与水速无关 6、如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时,用频闪照相拍下的A、B两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的照片,相邻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都相等。A无初速释放,B水平抛出。通过观察发现,尽管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同,但是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总是处在同一高度。该实验现象说明 A.B球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B球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B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B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7、如图所示,一同学从同一位置将飞镖先后以速度v A和v B水平掷出,落在水平面上的A、B两点,飞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別t A和t B.不计空气阻力,则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对运动和力分别研究的基础上的延伸——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是本章的学习要求,也为进一步学习今后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章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二定律中的控制变量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时常用的整体法与隔离法,以及单位的规定方法,单位制的创建等。对这些方法要认真体会、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为了更扎实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章第二节安排了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提供了参考案例,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控制变量法在此得到了实践。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的研究引入了传感器并与现代科技产物计算机进行有机的组合,现代科技气息浓厚,实验效果很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本章的后两节就是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公式既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确定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5、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观察和演示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6、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求解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 7、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失重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 2、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3、利用物理公式得出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判断运算表达式是否错误。 4、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受力分析中的相互作用力问题;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