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厨房中的物理

厨房中的物理

厨房中的物理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一、厨房里面的物态变化知识

题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

A.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而油的沸点要远高于100℃。

题2: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

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第一次省燃料

答案:C。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急火”只能使水的汽化加快,不能使鸡蛋吸热加快。

题3:夏天,厨房里的自来水管壁上常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液化形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大,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要自来水加压,管内外压强差大,因此有少量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答案:B。因为夏天气温较高,空气中充满了高温的水蒸气,当遇到天气略有变化时,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自来水管壁就发生了液化,出现水珠。

题4:在家里用水壶烧开水时,当看到从壶嘴冒“白气”时,我们就知道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现象。

答案:先汽化后液化。烧开水时,壶中的水沸腾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从壶嘴喷出,在壶嘴的上方遇到冷的空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题5: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但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答案:D。因为水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锅内的水达到沸点时,碗内的水也可以达到沸点,但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碗内的水无法从锅内的水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题6: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要带走部分热量,放入锅里时又要从锅里的水中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停止沸腾。前者总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者则从根本上入手。

二、厨房里面的热运动知识

题1:在炒辣椒时,厨房里的人总是炒的眼泪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

答案:扩散现象的原因。

在炒辣椒时,辣椒中的分子受热,加快了扩散,分子运动加剧,进入到人的眼睛和鼻子引起人的器官的反映。

题2: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

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

答案:A。我们的人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只能“尝味道”、“看颜色”、“闻气味”。

三、厨房里面的压强知识

题1:家里的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这是为什么?

因为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刀刃比原来要钝一些,切菜时就感到费力些。磨一磨,使刀刃的表面积减小,变得更锋利,切菜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可以增大压强。

题2:在冬天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瓶开水,倒一部分出来后,再盖上软木塞,发现软木塞会跳起来;给热水瓶注开水,如果水只注了一半,盖上软木塞,过两三天时间想再使用瓶中的水,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来。试解释上述两种情况。

答案:原来开水没有装满时,瓶子中有一部分空气,它们受热,气压增大,当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时,瓶塞就会跳起;瓶塞很难拔出则相反,瓶内热空气经过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热空气中一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后使瓶内气压减小,当瓶内气压比瓶外气压小得多时,瓶塞就很难拔出。

题3:在高山上煮食物,如果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锅,食物则不会熟,而要用高压锅,请说说高压锅的原理?

答案: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而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也随着降低。在高山上,水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而食物要熟的话,温度必须应该达到100℃,因此食物不会熟。高压锅的密封性很好,不漏气,锅内气压值可高于外界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水在高压锅内沸腾时的沸点就会高于100℃,这样使饭熟得快。

题4: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浇冷却,拿去限压阀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的锅则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后,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答案:C。因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题5:为什么高压锅煮饭容易烂

答案: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与外面大气压,而水的沸点是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的,所以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煮饭容易烂。

四、厨房里的力学知识

题1:用同样大小的力,使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在桌上转动起来,将会发现,其中一个鸡蛋比另一个鸡蛋旋转得快些,时间也长一些。请你来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答案:旋转的快的、旋转时间长的是熟鸡蛋。原来熟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清是联成一体的固体,而生鸡蛋的蛋壳是固体,蛋白是液体,蛋黄是粘性较大的液体,它们彼此处于半分离状态,在同样的旋转下,生鸡蛋的蛋黄、蛋白、蛋壳相互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对旋转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旋转速度下降得很快。而熟鸡蛋内部不存在阻碍旋转的作用,旋转速度下降得不那么快,所以熟鸡蛋旋转的快,旋转的时间长。

题2: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为了_________摩擦。

答案:增大

这里是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防止人滑倒。

题3: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是捏饺子的力使饺子皮发生了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答案:塑性

题4:筷子实质上是一种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费力

四、厨房里面其他物理知识

题1(声学):用水壶烧水,当水开了后,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你的父母在一旁提醒你:“水快满了”,那么,你的父母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答案: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来判断的。原来随着热水瓶里的水的增多,水上方空气柱越来越短,它的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听起来的音调也越来越高。

题2:(热学)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_____效应制成的,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热;电

题3(光学)在洗碗筷时,将筷子放入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折了,拿出来一看,又没有折,这是什么缘故?

答案:把它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从筷子射向空气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起来筷子好像是向上弯折的样子

厨房中的物理现象

厨房中的物理现象 摘要:在海拔很高的高原上,即使是沸腾的水也是不怎么烫手的。这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加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达不到100摄氏度,也不能煮熟饭。所以高原上最好用高压锅来煮饭。 关键词: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光能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其实生活中真的处处有物理现象,比如厨房中,就蕴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 一、与声学相关的物理现象 1.常在厨房里忙的人都知道,切菜的声音和剁肉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2.有经验的家庭主妇会挑选东西,破损的瓷碗发出的声音和好的瓷碗不一样,这是因为音调不同。 二、与光学相关的物理现象 1.如果把一根筷子放到一碗水里,感觉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了,这是因为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时候,发生了折射现象。偶尔会不小心把一滴水滴在书上,水下面的字看起来好像大了许多,这是因为这滴水就相当于一个放大

镜,把字放大了。同样的道理,放在凉水里冰着的煮鸡蛋,也好像更大些。 2.洗得锃亮的不锈钢盆上常能照出变形的人脸,这是因为不锈钢盆的外面,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三、与力学相关的物理现象 1.玻璃瓶子里装满水,不能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否则瓶子会冻裂。这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水凝固成冰以后,体积会变大。 2.锅把手、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是为了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3.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菜刀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也是这个道理。 4.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5.厨房里的墙壁上,经常挂着围裙等常用的小物件。用一个小挂钩,往厨房墙壁的瓷砖上轻轻挤压,挂钩就牢牢地贴在墙上了。其实,这是我们根本没留意过的空气在帮忙,空气有大气压强,它把挂钩牢牢地摁在墙上了。 6.在海拔很高的高原上,即使是沸腾的水也是不怎么烫手的。这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加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达不到100摄氏度,也不能煮熟饭。所以高原上最好用高压锅来煮饭。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 仪征第三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注重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教师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的把握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公开课中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常态课堂中“一言堂”“满堂灌”现象还是很普遍,因为不少教师还认为探究性实验中学生探究浪费时间,效率差,不如直接做验证性实验教学效果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深刻地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内实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探究点,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何设计学生课外探究实验方案,为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帮助他们在常态教学中有效开展实验教学,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并且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课题的界定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课题中的实验教学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原来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小实验中部分演变为探究实验活动,因此本课题实验包括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课题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有: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与论证的能力;评估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研究目标 ①对课内实验进行研究,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角度寻找教材中的演示、分组、课后实验的探究点,随堂开展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实验教学。 ②研究并探明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的构成、特征,针对苏科版教材设计操作简单、广泛适用的探究实验;研究并探明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的操作流程、变式拓展与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策略途径;研究并构建初中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时间控制策略 ③研究并设计学生课外探究实验方案,为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帮助他们在有效开展课外实验教学并探明课外实验探究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 ④研究并探明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可观测特征 4、研究内容 1.课内实验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①对课内实验进行研究,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角度寻找教材中的演示、分组、课后实验的探究点,随堂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的实验教学。 ②课内探究性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实

厨房里的物理知识练习题

(内容:厨房里的物理 时间45分钟) 一、 选择 1、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 A 、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 、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 、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 、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3、霜是由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4、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B 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 A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分子间有间隙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存在引力 6、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 .以B 为支 点的费力杠杆 B .以B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 .以A 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以A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7、“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 的是 ( ) A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间存在斥力 B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 .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8、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 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 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 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 ,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

厨房中的物理学

厨房中的物理学 小组成员:李萍 康玉志 徐怀玉 马朝阳

目录 前言 (1) 1、厨房中的物理应用 (2) 1.1 厨房中的炊具 (2) 1.1.1勺子 (2) 1.1.2筷子 (2) 1.2 常用的炊具 (3) 1.2.1“看”刀 (3) 1.2.2 磨刀 (4) 1.2.3 奇妙的保温瓶 (4) 1.2.4 会“唱歌”的保温瓶 (4) 1.2.5“与世隔绝” (4) 1.2.6“脆弱”的砂锅 (5) 1.2.7 “会发功的砂锅” (5) 2、厨房中的物理现象 (5) 2.1 热现象 (5) 2.1.1“骨肉分离” (6) 2.1.2 热汤中的“金钟罩” (6) 2.1.3“怕汤”的杯子 (6) 薄杯厚杯“谁怕烫” (7)

玻璃杯不破的秘密 (7) 2.1.4冻肉解冻 (8) 2.1.5 水管“出汗” (8) 2.1.6煮食物是不是火越旺越快 (9) 2.1.7 “喷云吐雾” (9) 2.1.8锅里的另类声音 (9) 2.1.9油水“较量” (12) 2.2电现象 (10) 2.2.1 神奇的微波炉 (10) 2.2.2 电磁炉 (10) 2.2.3 抽油烟机 (11) 2.3光现象 (12) 2.3.1 神奇的泡泡 (12) 2.3.2 七彩泡泡 (12) 2.3.3 “秀色可餐” (13) 2.4力现象 (13) 2.4.1 魔法吸盘 (13) 2.4.2“吸心大法” (13)

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随处可见,例如: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树叶为什么是绿的,灯泡为什么么会发光,烧开水时为什么壶口会有“白气”等等。下面由我们带领大家去看一下厨房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吧! 《厨房中的物理学》这一小课题主要运用物理学的丰富内涵剖析了厨房中的用具(餐具,炊具等)和出现的现象(光、热等)。这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然对于厨房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太多,分类方式也有很多种,这锻炼了我们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探索,并熟练运用物理知识对部分物理用具或物理现象的内涵进行解释,培养了我们自身善于发现,勤于探索的科学的态度,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让大家体会到物理是如此的贴近生活。我们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实践、查阅文献等方法,达到对厨房中的用具和常见的现象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挖掘,运用物理知识对其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当然对这次课题也充分体现了对于研究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发扬了我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每位成员的综合能力, 这不仅使我们自身,也带领大家对生活,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谈起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来源于二十世纪西方国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于是人们比较明确地提出“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不是艺术”,即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认识到教育教学具有科学的基础。有效教学即在科学思潮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影响之下而产生的。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教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有效教学问题已有一定的理论研讨和实践。例如国内研究常以基础性与发展性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有效教学;国外有人则从教师的品质、教学行为等方面来研究有效教学;或者从教学基本理论之角度进行探究等。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程当中,全方位开展新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深化教学改革背景,身处教学最前沿的一线教师如何应对、怎样使新课程改革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考题。开展反思前期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理论大学习活动,让我们达成以下共识:作为整个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改革,其目标应该通过改革课堂来实现的。反思与总结我们已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确实也取得不少的经验,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更痛苦。我们认为,教师确实很敬业,学生为何还痛苦呢?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问题。基于前述背景以及我们的思考,我校物理组于2010年5月申请立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实践,不但提高了我校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目标

1、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索、实践,在教学科学观的指导下,探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力促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与提高。 2、促使教师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化,将教学引上科研的轨道。 三、预期的研究结果 1、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集、影像制品、相关资料、案例集等。 2、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3、参研教师的科研素养得到增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 4、逐步建构以“有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四、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从一年前本课题开始实施至今,我们按照课题实施方案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具体实施步骤: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课题组成员广泛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理论。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课题研究与平时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如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与评议、教后反思、撰写论文、外出听课等都紧密结合“有效教学”这个主题进行思考和研讨,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更加有声有色,教科研氛围愈加浓郁。 4、组织课题组成员聆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教学录像等活动。 5、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厨房中物理知识

厨房中有许多物理知识。利用厨房用品,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问题,让我们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一、声现象 人们常用“锅碗瓢盆”交响乐来描述锅、碗、瓢、盆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在娱乐节目中有些演员敲击装有不同水的锅碗瓢盆等容器来演奏动听的音乐;不同的物体,除了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以外,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利用敲击的方法来判断所用的碗是否有裂缝,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超声波洗碗机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清洁污渍的。 利用厨房中的物品,我们可以探究以下的声现象: 1.用两把铲子进行敲击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将两把铲子相互敲击发出声音,感觉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可以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用几只相同的玻璃杯、水和筷子探究杯子中装水的多少与振动发声的音调的关系:在杯子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用筷子敲击,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可以知道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如果调节好杯子中的水量,按照音乐中的音阶排列,可以用它来演奏简单的乐曲! 3.用米尺、热水瓶和汤匙探究声音的共鸣:在热水瓶中装入适量的水,用两把小汤匙在瓶口相互敲击发出声音,细心调节瓶中水的多少,当听到的声音最响亮时,用米尺量出水面到瓶口的距离可知空气柱的长度是多大时会发生共鸣;如果我们能事先测量出汤匙振动的频率,算出声波的波长,比较共鸣的长度和声波的波长,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奇特的关系。 4.用面盆、米粒和筷子来探究声音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将面盆反扣,将米粒放在面盆上,用筷子敲击面盆发声,观察米粒跳动的幅度,可以发现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也越大。 二、热现象 1.探究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征和条件:从冰箱中取一些冰块,放在较小的容器中加热并用筷子搅拌,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熔化直至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可知晶体在熔化和液体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取一些食用猪油完成同样的实验,你会发现猪油在熔化的时候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上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冰是晶体而猪油是非晶体的缘故。 2.探究影响蒸发的因素:取两块相同的抹布浸湿,分别放在温度不同、风速不同的环境中,将抹布平摊开来和折叠起来,比较水分蒸发的速度就可以探究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了。 3.探究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将汤匙和筷子等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在温度相同的热水中,比较离水面长度相同处的温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的锅的传热本领,就可以知道不同的材料的传热本领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还可以帮助你在不同的要求下选择不同材料做成的锅和餐具。 4.探究不同的液体的沸点和比热容不同: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研究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1年6月1日 课时:108时 参与人员: 指导教师: 二、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普通实验手册》、《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条件: 本课题所有实验均在实验室完成,包含的主要器材都由实验室所取,包含剪刀、玻璃杯、凡士林等等。其他诸如食盐、气球、蜡烛等均有小组分工获取。 四、结题报告原文: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

厨房里的物理知识

厨房里的物理知识 厨房里的物理知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精品

【关键字】方法、空间、地方、问题、继续、加大、保持、发现、本领、能力、方式、标准、速度、增强、分析、形成、丰富、解决、加快、提高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可解释这些现象。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修订版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濮阳市华龙区第五中学物理组?宗自岭 2014年10月,我们物理课题组在区教研室刘素红老师指导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进行了第一阶段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近半年多的有效训练,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过程 1、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近几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试题逐步增大出题分值,出题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特别是今年“中招实验操作考试”分值由原来的15分增加到了30分,更加强调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这一课题在此形式下意义巨大,值得去认真研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教学仪器设备充足。特别是近两年市里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实验仪器改造”,该校物理实验仪器已经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拥有两个实验室。完全能够完成初中物理各类的演示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他们的学生基础普遍差,但班级学生人数少,方便展开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同时,农村学生普遍喜欢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强,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所以更加便于开展课题研究。 2、研究的过程 A、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强了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负责理论研究的老师李彦君进行撰写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B、行动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4日, (1)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来源:北京考试报( 2007/03/17 15:51)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厨房里面的物理知识

厨房里面的物理知识 河南省镇平县涅阳一初中:梁英丽为了实现新课程提出的要求,近两年我们改变过去的物理教学从课本到课本、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挖掘物理中的素材,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就在生活中。例如我们讲课时列举的跟厨房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就有如下事例: 1、烧开水时,水开了,揭开锅盖后,我们常看到气泡上升,变大。这是因为气泡里的水蒸气质量一定时,越往上距水面的深度越小,气泡受到的压强变小,所以气体体积增大了。 2 、冬天厨房里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遇到气温很低的天气时,自来水管易冻裂。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导致水管胀破。因此寒冷的天气,要将水管中的水放空,才能避免水管冻裂。 3、为什么煮熟饭菜揭开锅盖时,冬天看到的“白气”浓,而夏天淡。 这是因为气泡里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时易液化。冬天气温低,水蒸气遇冷急速液化成浓浓的“水珠”,即“白气”浓,而夏天锅盖外气温高,水蒸气不易液化,所以“白气”很淡。 4、我们揭开烧水的锅盖后,同温度的水蒸气比开水烫手还要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手时发生液化,液化放热的缘故。 5、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后,剥蛋壳时不易粘带蛋白,是因为刚煮熟的鸡蛋温度高,放入冷水中后会降温收缩,而蛋白比蛋壳收缩程度大,所以会将蛋壳与蛋白分离,使他们之间有微小的间隙,所以剥起来就容易。

6、中午在厨房里炒菜时,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菜香。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香气”是因为油分子运动的缘故。这就是扩散现象。 7、用盐炒菜,一会菜就咸了;用盐腌菜,几天菜才咸。原因是炒菜时温度高,盐分子扩散快;而腌菜时,温度低,分子扩散慢,所以要很长时间才咸。 8、瘪进去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烫一下后就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中的气体在热水中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使球壳鼓起来了。 9、生饺子总沉在水底,熟了后能浮在水面,是因为生饺子内气体体积小,当在水中煮时,饺子里的气体膨胀使饺子体积增大,熟饺子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能浮出水面。 10、同质量的稻草和木柴都完全燃烧,木柴能烧开水的质量比稻草多。这是因为木柴的热值比稻草大。 11、煤气做饭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用电饭煲做饭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12、点燃的煤油灯产生的废气,揭开锅盖后的热气,总是往上窜,这是因为这些气体比周围的空气温度高些,受膨胀后的密度比周围的气体密度小,所以上窜。 13、切菜的刀刃要磨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刀柄上一般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14、电炉丝通电后热的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丝不怎么热,是因为电炉丝与铜丝是串联,电炉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的多,根据焦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出了诸多生命教育的见解。生命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感悟文本过程中显现出的情感,使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灵得到了丰富发展。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科学讲究规则,艺术则讲究创造。教学需要遵循教学规则,如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而这些因素又是随时会变动的,所以教学要创造;创造并非不要规则,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科学和艺术都需要精神,教学也需要精神,教学的精神就体现在教育的理念中,体现在教师的观念和智慧中;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借用的,艺术是不能重复和借用的,需要自己去创造,就像艺术家作一幅画,哪里需要浓墨渲染,哪里只是轻描淡写,只有艺术家自己构思,自己运笔,别人是替代不了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设计一堂好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钻研,不断琢磨,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这就是创造,这就是教学艺术。 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构建一种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初中物理生命课堂教学模式。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胆革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生命化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物理生命化课堂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着边实验、边研讨、边反思、边总结、边提高的研究方针,从课堂生命的生长性、情感性、个体性、灵活性、求美性、求趣性、艺术性等特征出发,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命化课堂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特色。生命化课堂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教师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提升了教师自身职业的生命价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的生命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顺利实现师生互动双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及新课标,探究新课程的特征。 (二)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及学习内容,设计具体准确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三维学习目标; (三)当代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四)构建生命课堂的策略研究 1. 生命课堂的特征研究, 2. 生命课堂的多元化研究, 3.构建阳光的物理生命课堂模式。 (五)课堂生命的健康评估及保健方案 1.学生学习评估, 2.教师主导评估,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 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农村>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快乐物理”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1、创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勇于质疑、提问,从而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监督下逐渐的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

为,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当然也难指望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也无法使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社会经济以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教育的方式和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转变观念,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改为传授学习方法和知识并重,既重视知识培养又重视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引和强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她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她就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她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从现代学习方式的方面来讲,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一、厨房里面的物态变化知识 题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 A.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而油的沸点要远高于100℃。 题2: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 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第一次省燃料 答案:C。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急火”只能使水的汽化加快,不能使鸡蛋吸热加快。 题3:夏天,厨房里的自来水管壁上常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液化形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大,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要自来水加压,管内外压强差大,因此有少量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答案:B。因为夏天气温较高,空气中充满了高温的水蒸气,当遇到天气略有变化时,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自来水管壁就发生了液化,出现水珠。 题4:在家里用水壶烧开水时,当看到从壶嘴冒“白气”时,我们就知道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现象。 答案:先汽化后液化。烧开水时,壶中的水沸腾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从壶嘴喷出,在壶嘴的上方遇到冷的空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题5: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但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答案:D。因为水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锅内的水达到沸点时,碗内的水也可以达到沸点,但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碗内的水无法从锅内的水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题6: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要带走部分热量,放入锅里时又要从锅里的水中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停止沸腾。前者总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者则从根本上入手。 二、厨房里面的热运动知识 题1:在炒辣椒时,厨房里的人总是炒的眼泪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大总结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大总结 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 在平坦的马路上,谁都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一个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也没有想过人是靠什么走路的。听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觉得好笑。人只要有气力,抬腿,迈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吗?而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请你试一个动作:挺直身体,背贴着墙站在地上。把一只脚抬起来,向前迈步,只要身体不离开墙壁,这只脚是跨不出去的。如果抬起来的脚向前迈出去一步,那末,回头一望,身体已经离开墙壁。这说明,身体向前移动了。人身体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这种力推着人前进的。如果这种外力比较小,走路就会遇到困难,比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们就不敢迈大步,而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双脚。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7、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8、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9、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