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摘要】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外资企业进入重要产业,突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动因是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李克强总理在就任后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即明确表示:“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金融改革等杠杆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得改革的步伐在加大,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现状

(一)金融结构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和健全金融体系,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扩延,都表明了依靠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盘活金融市场,促进实体经济,而金融结构的改革是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结构改革的政策,首先在市场准入方面放宽了限制。放宽了消费金融公司出资人的条件、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的条件、期货公司准入门槛,减少了农村金融机构如证券投资

最新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机构下乡的主要目的资金短缺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控制的条件下动员农村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发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自1978年起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二是金融资金逐步有缺转余。但是,在农村经济固有特征的影响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也非常缓慢,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的了解制约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采取多种途径,多管齐下,从而达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金融;城乡发展;基本体制 自1979年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建设,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以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情况为依据,以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的基本体制为背景,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资金短缺情况下的储蓄动员机器 1996年以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1996年正处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金融安排通常偏向于城市,也就是重工业型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1978年以后。[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了起来,而此时也正是我国资金短缺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金融中介的

各种金融组织,不得不延续传统的储蓄动员功能。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该时期,我国的绝大多数资金都集中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下,不仅如此,这些资金也在逐步的转移到国有工业部门,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扮演起第二财政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储蓄,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资源。[2] 二、资金形势的方向性转变 金融机构下乡的主要目的资金短缺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控制的条件下动员农村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正因如此,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成为了城市向农村吸取资金的管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农村的存款余额相比,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相对较少,且有持续减少的趋势。不仅如此,自1995年开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了保留成本,提高自身效益,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在这一时期只有农村信用社还在苦苦支撑。此时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它的贷款额还是远远低于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数额。[3] 三、资金充足下的政策调整 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展资金非常充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在这一时期,资金空转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引发了一定的争议。虽然,该时期,我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陷入到流动性危机当中,但我国资金供求失衡现状却愈演愈烈。不仅如此,这一时期,我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过剩和农村流动性危机的现象并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精品】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演讲人:董艳玲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经济管理室主任 董艳玲:很高兴有集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深化我们体制改革这个话题。众所周知,2012年,中国GDP以7。4亿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GDP62万亿美元的11。9%.而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仅有2。3%,35年的发展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否继续下去,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而金融改革,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今天,我们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专题,具体讲三方面的内容: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小平同志曾有过这样的论述,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满盘皆活。 那金融到底有多重要?我们通过大国崛起的历程中,国际金融霸权的更替,可见一般。荷兰、英国、美国这三个国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国际金融霸权的更

替。16至17世纪的时候,荷兰是全球的金融中心,荷兰可以说是小国大业,它只有两个半北京城那么大。但是它当时的经历,经济非常的强大,被马克思称为海上第一强国。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就诞生在荷兰,所以它就成为16到17世纪的国际金融霸权。 18到19世纪的时候,英国在经济上成为强国.我们知道英国是世界上一个进行工业化的过程,随着它经济实力的增强,金融的力量称霸全球。列宁称英国是金融帝国。19世纪末到今天,美国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美联储是全球的央行,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里边. 所以从国际霸权的更替,可以看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除了这三个金融霸权之外,纵观全球,学者们对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必有一个一流的金融体系和它相适应.这个结论被著名的《货币金融学》教材,这个作者米什金梳理到这本教课书中,这个结论阐述之后,他又开辟了一个专栏,讨论中国的金融问题。说中国是金融发展重要性的反例吗?0432 因为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的GDP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的金融业,总的来说发展是滞后的。米什金的回答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主要是靠大量的物质投入,加上人口宏利。但是这两个因素正在衰竭,未来金融的力量将越来越重要。他以苏联为例,说苏联曾经在经济上很强大,但是为什么没有持续的发展成类似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就是因为苏联没有建立起一流的金融体系.

金融专业论文分析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 题目:我国国有银行上市问题分析 入学年月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 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动因 (2) 1.1外在动因 (2) 1.1.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 1.1.2.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外在要求 (3) 1.1.3.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 1.2.内在动因 (4) 1.2.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4) 1.2.2.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4) 1.2.3.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需要 (4) 2.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模式选择 (6) 2.1国有商业银行的两种上市模式 (6) 2.1.1.“分拆上市,反向收购”模式 (6) 2.1.2.“整体上市,分步实施”模式 (7) 2.2.“整体上市,分步实施”模式的实施步骤 (7) 2.2.1.按国有独资公司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更新 .. 7 2.2.2.将国有银行改造成银行集团公司 (7) 2.2. 3.寻找股东伙伴,解决国有银行集团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 .. 8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面临两大基础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 3.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面临两大基础性问题 (8) 3.2两个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对国有商业银行成功上市的重要性 (8) 3.2.1.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在制度层面上的关键 因素 (8) 3.2.2.不良资产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在经营层面上的关键因素 (9) 3.3.解决两大基础性问题的根本思路 (9) 3.3.1.对国有商业银行现有资产进行全面评估,由政府以特殊国债形式 收购不良资产 (9) 3.3.2.构筑全新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10) 4.结语 (11) 5.参考文献 (11) 6.致谢 (12)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浅谈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什么缘故讲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定要求? 第一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一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逝,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打算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体现在金融体制上,确实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与行政治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打算决策的一部分,国家的打算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

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阻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阻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打算经济的三大治理体制,即打算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打算体制和财政体制,打算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紧通过经济打算来进行,信贷打算只是打算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以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打算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差不多运作方法和货币差不多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

[体制,趋势,我国]探析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趋势

摘要:在近20年改革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终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就是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在改革过程中,中央银行监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以及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迅速。党中央与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系列化的政策与方针,逐渐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制度,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改变农村的新面貌。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概念,就具体要求而言,与农村建设存在很大区别,主要与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有关,但是以首要性而言,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较为明显,因此需重视新农村建设,以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增加资金成本的投入,以有利于农业振兴、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金融市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具备可持续、广覆盖、多层次等的特点,完善金融体系,促使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逐渐覆盖农村,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发展,为三农提供良好的服务。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与数量,推动农村的金融机构发生变革。农村金融严重影响农村建设,特别是农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支持方面。2015年底,我国的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377家,包括1311家开业与66家筹建,共覆盖31个省,1232个县,覆盖率为65.9%;村镇银行资产在10015亿元左右,负债额为8701亿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资金额和农民需求存在较大出入,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为农村业务提供的资金额骤减。虽然,金融机构近些年对农村的投入在不断的加大,但是,由于其信贷的占比不高,直接导致了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不足。有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入了很多的资金,但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资金用在了三农的建设。还有一小部分的银行存在着对农业资金只存不贷的问题,使大量的农业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应用,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 2.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调控相对较为落后,且没有制约,从宏观入手,农村的金融体制属于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的二次结构的一种体现,这就导致信贷资源配置问题的出现。 3.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并没有构建起金融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因为农村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企业与农户的诚信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的主体行为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导致了农村地区恶意逃避债务的现象频繁发生。由于,农村的法制不健全,金融机构资产得不到十分有效的保障,这样就降低了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所有农村的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施的解决策略 1.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需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以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需求。农业银行在发展过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炳友 时间:2010-06-26 [摘要]本文从阐述美国背景出发,全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储蓄率长期过低而造成的资源严重不足。进而根据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现状,结合美国的次贷危机,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提出了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为拓宽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提供。 [关键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体制;改革 美国次贷危机无疑为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教训,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次贷危机对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源于它的次级按揭住房贷款。2001-2004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格林斯潘主政的美联储多次调低利率,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美国政府还利用减税政策,鼓励居民购房,并以建筑业来拉动整个经济的成长,从而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大涨。在这种情况下,放贷机构借此大力扩张住房贷款,产生了很多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即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留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而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并不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证明的情况下购房。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

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多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引起人们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爆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次贷危机涉及面广、原因复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成因: 1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储蓄率长期过低而造成的金融资源严重不足。美国人喜欢消费而不喜欢储蓄,这是世界公认的。美国人往往是拿着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消费需求;消费过多而储蓄过少,必然形成贷款消费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在透支购买力(包括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表明政府也处于透支状态)。由于大家都在贷款消费,负债消费,因此,还贷就成了伴随许多人一生的头等大事。而整个社会信用链条,整个金融支付链条能否顺畅运转,也往往取决于贷款能否及时充分收回。这次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贷款人无法偿还到期的贷款,导致次贷抵押贷款公司破产进而引起整个金融市场支付链条断裂,造成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而,次贷危机实质就是由于储蓄不足、消费透支引发的金融危机。 2 次贷危机另一重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过度证券化而导致的信用秩序混乱。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就是美国经济的证券化。作为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等,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隐患。同时,他们把手中超过6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 3 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变动对次贷市场的巨大影响。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含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着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房屋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触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4 过度的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风险,孕育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虽然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

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效率。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级财务管理张宇刘金剑2009级会计文建 【内容摘要】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为重要,它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持农村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试阐述相应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信用担保体系信用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资金的媒介、融通和连接投资储蓄的桥梁,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组织和调节农村领域的货币流通,而且在宏观上可以作为国家调控农业经济的一个杠杆,促进农业的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尚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对此,构建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农村金融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首先,农村金融需求具有散、大、频的特点。所谓“散”就是指农村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客户广泛地分散在面积广阔的乡村,每个客户一次需求的金融支持量较小。所谓“大”是指由于我国农民众多,需要金融支持的客户数量大,致使需要给予其支持的资金总量也相对较大。而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拥有的资金总量远远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所谓“频”就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种和收的问题、养殖和销售的问题、买和卖的问题。因此,一个农村客户一年之中可能出现贷款和还款都很频繁的情况。 其次,农村金融工作具有繁、难、低的特点。所谓“繁”就是面对众多小的贷款和还款客户,农村金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所谓“难”就是众多农村小客户文化水平较低,对我国金融法规和贷款还款的工作程序的并不够了解,农村金融工作者在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时要花费很多时间给客户做宣传、讲解,从而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农村贷款客户居住分散,农村金融工作者难以弄清贷款客户的诚信资料和财务能力。所谓“低”就是每笔贷款金额较小,贷款成本高、效益低,从而整个农村金融的盈利率低,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水平长期较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导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不完备,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突出,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农民贷款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仍然存在。 于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对于加快农村金融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文化·财金视点 2008年1月 92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露露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摘 要:目前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中,资金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许多农户因缺少资金 , 家庭经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 高利贷普及。因此 , 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当前农村金融问题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 , 以及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8)01—0092—02 一、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金融改革进度慢 与城市相比,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起步较晚, 且步伐较小,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基本还处于机构设置不灵活、业务单一、管理粗放、风险突出等问题的金融改革初级阶段, 其改革进度远远滞后于城市金融, 与城市金融体系很难接轨。 (二)农村金融资金投入不足 2007年末, 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613%, 全国为 69102%, 比全国低12172个百分点;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172%, 全国为15166%, 相差519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农村金融的资金投入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目前农村的资金需要量则远高于其投入量, 说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并不能充分服务于农村经济。 (三)网点覆盖面小 , 业务发展单一 2007年末, 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15万个, 平均每万人1134个; 而农村银行网点仅为217万个, 平均每万人0136个。在覆盖范围如此狭小的情况下, 我国农村金融在业务上还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 “老三样 ”服务, 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业务品种缺乏, 服务方式单一, 结算手段落后, 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风险程度高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2007年末,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613%, 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贷款率5411%, 农村信用社目前按照四级分类统计不良贷款率为1619%, 整体比城市金融机构高20多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 基本都是负数;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严重; 农村金融机构案件数量普遍偏高, 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就占整个银行业的一半以上。 (五)工作人员素质低 , 管理水平不够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文化程度低, 高素质人才匮乏, 年轻员工占比低, 年龄趋于老化, 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问题日渐突出。其中, 抽样调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本科学历占比不到 1%,平均年龄接近 40岁。在管理上, 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薄弱, 经营机制不灵活, IT 覆盖率较低, 辖内尚未联网, 并且农村信用社至今还在实行贷款 4级分类。 (六)经营环境差 在竞争环境方面, 农村金融一般是低水平竞争,且恶性 竞争比较严重; 在信用环境方面, 农村尚未建立征信体系, 逃废债现象严重, 执法环境差, 信用环境建设落后; 在监管环境方面, 农村金融主要按照行政区划设置, 行政干预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二、农村金融改革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上,几乎所有取得农村金融改革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改革之前制定了农村金融法,并在改革中不断调整法律使之与农村金融相适应。《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法》1966年立法,经过1976年、1982年、1999年三次修改。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依据该法案于1966年11月1日在原合作社银行基础上建立。该法为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长期稳定发展点定了良好的基础。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与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非常相似,也是经过了改革才发展起来的,这对于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印度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经营管理的依据是1981年制定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发掌银行法》。法律对农村发展银行的外部制度安排和内部经营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是农村政策性经营重要的制度保障。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菲律宾等开展农业保险较早的国家,都以专门的法律对其地位和运作规则进行了特别规定。 市场与法律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均衡,要市场化程度越高与之相对称的法律体系就应越健全。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离开法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设一个有效的、安全的、结构合理的、稳步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进行改革都必须坚持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在总体思路上要从机构观转化成市场功能观。要坚决纠正那种把着眼点放在一个农村金融机构或者几个农村金融机构的狭隘观点,还要坚决纠正一阵风似的应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的改革而否定以前改革成果的做法,防止走回头路。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运作机制、功能作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因势利导建立农村金融市场长效机制。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的定位十分重要,恰如其分的政府定位关系到农村金融改革的成败。政府多走一步或者是少走一步都会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雷区。必须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定位。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定位不准,越权或者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都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范文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为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将五大理念贯穿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塑造金融开放发展新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审慎管理框架,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平衡、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 (一)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进一步深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

革,加强资本约束,完善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促增长、调结构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继续巩固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成果,优化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改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制衡机制。推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权的中资金融机构快速稳健成长。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合作性金融健康发展,形成广覆盖、可持续、补充性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增强国有金融资产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二)发挥金融创新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加大金融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构建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创新间接融资服务科技创新方式,银行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贷联动。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 (三)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 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和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pdf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必须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落后与混乱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金融体系是为实现这一战略服务的,由于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资本极为稀缺,因此,如果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本价格就会非常高昂。而重工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这样,在市场机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会落空。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只好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以便降低资本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分配稀缺的资本。这种计划体制可以保证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工业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但是却牺牲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稀缺的资本没有配制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了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经济的控制逐渐放松。即遵循所谓"放权让利式"改革。随着资源配置、的计划控制减弱,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由非政府部门掌握的剩余也多了起来,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自主权扩大,因此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国家为了重建金融体系,开始改变资本分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先后重建了四家专业银行,90年代初又恢复了证券市场,外汇管理也逐渐放宽。人民币大幅贬值。但是,在国有企业完全市场化以前,金融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幅大升。国有企业因为有政策性负担,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完全市场化必然使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力负担资本成本而无法生存。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国家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四大专业银行80%以上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其它融资渠道如有企业无缘。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是中国量。但是,非国有经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杨本很高。甚至不可能,极大地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除了银行以外,国家也陆续开始恢复或新建成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市场,这些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政策性负担,国家也仍然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负一定责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不能在产品市场上开展公平的竞争。这在金融市场上则表现为金融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健全的法制,金融市场十分混乱,非市场因素太多,不能有效动作,没有起到为技术创新呼经济增长积累、配置资历本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如前所述,技术变迁对维持长期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变迁又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正是经济发展对资本积累和配置的需要才产生了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为经济发展高效率地筹集和分配资本。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金融市场发展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另一类是间接融资,两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直接融资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