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自《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叶飞文博士)

当然要素投入是中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但是与此同时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地域的原因也是分不开。事实上’目前已有学者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空间关联性。Ying认为中国存在着“内核地区对外围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运用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了—年劳动力、资本、FDI等因素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影响。Burn et al.将中国划分成沿海与内陆地区,通过引入东、中、西三个虚拟变量考察沿海与内陆的相互影响,也发现了沿海对内陆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用Burn et al.的思路,Zhang&Felmingham建立了地区变动模型,直接将其他两大地区的GDP变动作为解释变量,考察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带间的空间溢出效应。Groenewold et al.则采用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模拟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相互影响,得出存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以及中部向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但不存在西部向东、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又将全国划分成东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六大经济区,并通过模型考察了各经济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结论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与西北地区对其他区域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东南与东北地区存在着很微弱的对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西南地区则不存在对外溢出效应。张晓旭和冯宗宪(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1978—20003年中国30个省市区人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人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中国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地区人均收人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潘文卿(进一步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中国各省市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研究结论是: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且这种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文献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摘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

当然,与此同时更加不可或缺的是人力资本的因素。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重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之一,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促进作

用。将人力资本置于与物质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观点假定生产在外生的技术进步条件下进行,因而仍然属于外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二,人力资本作用于生产技术上,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长使已有物质资本和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通过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学者王德文等在对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中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他们基于对各增长因素的分析包括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模型得到的GDP增长率为8.01%,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90%,与劳动力、TPF的贡献率相当。其中物质资本的贡献最大2.32%,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从不同侧面对增长的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是资本、劳动、技术进步、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因素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根据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有的经济学家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归因于中国的高储蓄率、高资本形成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日益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些学者更看重中国的教育事业、体制改革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还有的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学者,主要采用索洛—斯旺模型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建立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进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及全要素贡献率张军,。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框架的学者,认为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建立模型时,由于制度的不可度量性,一般都寻找代理变量,但代理变量的采用十分难。如干文博等用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分配格局、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因素对制度进行量化。还有人认为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于制度对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有重要影响如韩晶与朱洪泉,。经济结构的学者,主要是从要素结构及产出结构两方面来探讨结构变动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从供给结构上看,中国的供给或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增长效应,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为标准,认为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增长张旭华,。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是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原因。

巴威、严余龙等人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模型,测算了1980一2004年各

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资本投入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变迁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强,劳动投入的贡献则相对较弱。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以两要素生产函数为基础,引入了结构变量、人力资本和制度变量,具体形式为Y=(K,L,ST,HC,ZD)。用1980一2004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下列结论一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其中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9.2%,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劳动投入的影响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1%,拉动经济增长个0.5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集中现了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效率提高、制度变迁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7%,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6.8%,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2%,拉动经济增长个0.8百分点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1%,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其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4%,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接着他们采用滤波法、菲力普斯方程法以及生产函数法对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增长速度进行测算出2005一2020年这1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为7%一9%。(摘自《中国经济的增长要素分析与展望》谭顺富硕士)

在降到了诸多经济增长的因素之后,也不得不谈到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冲击从表面上看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各国的结构性失衡造成的,体现出了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也体现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结构失衡和内外部结构失衡的问题。内部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和分配结构失衡等等;内外部经济失衡具体表现在内外需结构不平衡、进出口结构不平衡等等。虽然我国在中央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危机的努力下,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引领世界经济进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这种复苏属于政策性刺激的复苏,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尚未实现向市场驱动的需求转换,并没有解决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存在的根本问题,一旦扩张性政策

退出,经济有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和反复。因此,要使中国经济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格局成为政策刺激性复苏转向内生性复苏,必须要解决是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和内外结构失衡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入手,通过对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前经济结构支持下的经济系统脆性,从而识别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为国家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制定供理论依据。

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国际经济依赖性强,

风险抵御性差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应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规划而设定。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必须加强继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建立起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模式,促进我国经济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具体内容涉及到居民消费率,第三产业比例,以及生态能源等经济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可持续平稳增长

稳增长是保持住已然呈现的增长态势,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根据研究,在我国现有的增长模式下,要保持9%的增长,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资本形成率和投资率持续升高,使经济结构扭曲,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纲要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应该保持在

7%以上。

(2)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长成的需求的过程。从定义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协调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分析方法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国际比较法和影子价格方法。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般标志中,将经济效益较好放在重要的位置,即结构中各个部门的最终产品率较高,部门中间消耗系数降到最低标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根据影子价格分析方法,当各产品的边际产出相等时,就表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部门结构达到最佳组合。产业结构的协调化是指

产业结构要满足社会不断成长的需求要求。脱离了社会需求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假性的结构优化,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3)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使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国内生产结构优化时,将政策目标和理论目标结合起来,使目标的设定能够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体现了我国政策在节约资源和保护方面的决心。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设定过程中,要把资源节约做一项重要的指标,使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能够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相协高,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摘自《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刘刊博士)从宏观上来看,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因而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本策略应是:一方面适度增加教育、科研开发投资,并利用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来扩大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遵循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仍将物质资本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学选择资本策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首先,适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协调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比例,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由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长期过少,目前人力资本供不应求,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因而目前我国应适当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应着重从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研制、开发两方面予以考虑。(1)要增加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劳动力受教育的过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层次越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越大,而随着人力资本的量的积累将发生质的飞跃,人力资本质的提高是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对教育的投资要结合本国产业结构的现实及变换的要求来确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1985年为3.6%,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左右,韩

国在1980年就达到3.7%,1985年为4.5%,[1]可见我国的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因此增加教育投资势在必行。但教育经费的合理利用又是提高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我国文盲人数偏多,比例偏高,中等教育与产业结构及变换不一致,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且不合国情等问题,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应是:进一步

发展基础教育,重点发展中等教育,逐步地、温和地、有选择地发展高等教育,切忌照搬发达国家当今的资本战略,盲目发展高等教育。此外,教育的发展进程应当与产业结构的变换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的变换升级过程。人才的培养应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加快产业结构的变换率,推动经济的持久增长。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当前,我国应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性中等教育,增加高中学生的比重,同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学校所学的旧技能会迅速贬值,因而,还必须加强职业培训,以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正是“四小龙”成功的秘诀所在。当然,由于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因此目前我国还要适当发展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的投资应注意专业分布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避免学非所用,导致资源浪费。(2)要适度增加R&D的投资,这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内容。这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R&D的投资过少,影响了人力资本的质的提高,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多年来,发达国家R&D占GNP的比例一般都在2— 3%之间。美国为 2.8%,最近美国科技政策蓝皮书又确定要将这一比重增加到 3.0%日本为 3.l%;新兴工业化国家为l.6%;而我国1989年以来,一直徘徊于0.7%右,1993年又降至0.62%,1994年为0.5%左右。[2]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应逐步加大对R&D的投资,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变换的需要。在适当增加该项投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适应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及动态发展。其次,在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顾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猛增人力资本投资,锐减物质资本积累,否则,最终必然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工业化进程。(1)技术进步要以物质资本的积累为先决条件,没有一定量的物质资本的积累是不可能有人力资本的量的急剧膨胀和质的持续提高的。斯密认为,生产技术得以进步,必须先有充分的物质资本积累。[3]据计算,美国在1929— 1969年的国民收人增长率中,有一半以

上来源于物质资本的贡献,但在物质资本存量增大的基础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1948— 1953年和1964— 1969年较高增长率中,物质资本的贡献仅为1个百分点的四分之一左右。[4]表1的数据表明,“四小龙”的赶超式发展也是以物质资本为基础的。(2)对于当今试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而言,物质资本的积累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大、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不矛盾,这已为“四小龙”的成功实践所证实。对发达国家而言,属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在中国转为物质资本投资领域。因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通过本国人力资本的量的积累及质的提高来实现的,它们创造的是世界上没有的先进技术。中国则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设备的引进实际上是物质资本投资的范畴,而且,中国在应用、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知识的“外溢效应”加大人力资本的积累,达到间接投资人力资本之目的。(3)现阶段过多、过快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将造成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我国产业结构不相称,导致效率损失。以教育为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人力资本教育层面的投资结构不合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将会出现结构性失业,人力资本外流将不可避免。而人力资本的外流将使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进一步膨胀,资本规模递增效益更为明显,这不但会吸引发达国家已输出的资本回流,而且将吸引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出,从而引起国际资本倒流,中国吸引外资将更加困难,物质资本短缺现象将更为严重,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率也无法在本国实现。为此,中国可以引进与本国产业发展相关的外国人力资本,这样既可节约资金,又可利用知识外溢效应,间接增加我国人力资本的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外国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高收入示范效应还将带动本国人力资本民间投资的增长,从而增大我国自身人力资本的存量,最终达到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流入并有效防止人力资本外流的目的。(摘自《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本策略选择》李杰)。

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中国已步入结构稳增长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当坚定不移执行,同时也不应忽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经验,在新经济时期,迈出稳定而坚实的一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宏观专题)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 郭金兴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至于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试图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对二百年前欧洲奇迹的回应。中国经济奇迹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决定中国奇迹发生的主要因素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经济增长、历史大分流、中国奇迹、可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球瞩目,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方式,使之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日益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问题更多的成为世界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经济转轨国家,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广泛的借鉴,并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事实,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的不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常常存在着很多争论,并在争论中取得了一些共识,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经济增长,试图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实际上应当视为19世纪中西方历史大分流中出现的“欧洲奇迹”的回应;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奇迹的解释,从经济发展战略、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第三部分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奇迹是否能够继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但是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比例决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比例,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同的含义。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摘要:文章拟以新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作出诠释。通过分析得出有三大有利因素支撑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一是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孕育着新的增长潜力;三是“巨国经济”优势的显现带来强有力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 关键词:要素禀赋; 发展阶段性; “巨国经济” 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红利”以及我国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制度红利”。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债务风险阴霾重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乘势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据世行估计,过去30年,“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不利的“外围”地位。 “人口红利”的优势日趋减弱。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中,因没有科技、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只能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利用充裕便宜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参与全球分工链条,实行比较优势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产业国际转移高潮,我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低端制造业,每年多至20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被整合到这一体系中,使得中国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以远高于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长。以出口为例,从1998年至今的年均增速达到23%,几乎每3年就翻一番。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处于不利地位,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若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导致一个经济体在低端产业上实现专业化,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带来暂时繁荣的同时又损害了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毋庸质疑,过去30多年我国比较优势战略是成功的,但在取得经济剩余的同时,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局面。 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大幅提升。我国制定颁发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现期。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首先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结构的特点,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要或可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并明确确保良好前景实现的前提和条件,以规避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 (一)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同力大大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中国的GDP达到136515亿元,1978-2004年GDP增长了9.29倍,年均增速达到9.38%。2001-2004年,GDP年均增长8.65%,增速高于“九五”期间年均8.3%的水平,且经济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7位,人均GDP 已超过1100美元,自2000年起已进入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见表1)。 表1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 注:其中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2004年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汁公报》,其中进出口数据均按2003年的平均汇价8.2770折合成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摘要(2005)》。 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既有利于认识过去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能为分析未来中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框架。表2给出了按照索洛“增长的核算”分析方法测算得出的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果。 表2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注:(1)GDP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1978年价格的GDP数据。(2)1997年以前的资本的数据来自翟凡(1998),1997年以后的数据为作者更新的数据,即上一年的资本存量减去折旧加上上一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等于本年的资本存量。(3)劳动力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人数。(4)TFP根据索洛的增长核算的公式,TFP=GDP的增长率-α×资本的增长率-(1-α)×劳动力的增长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在此我们选用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6。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2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量是资本的快速积累。1978-2003年资本平均增长速度为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3.2%,导致GDP 年均增长近6个百分点。而且还可以看出各个时期资本的增长速度都较快,始终是经济增长的最大的贡献者。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渐减弱的,90年代以后,劳动力的增速明显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下降到10%以下。TFP的增长成为继资本之后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虽然部分时期较低,但整体来看TP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基本接近30%。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的说来30 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 年年中以来扩大 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 年之久。2004 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 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 世纪90 年代的财政政策。 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之和2008 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与展望课件

20XX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发言。 樊纲:谢谢,我没有讲160年我回到30年,而且刚才张院长说了,一定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30年的分析。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想也向大家报告一个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用20XX年的数据对中国过去,比30年长,过去50年,主要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一个标准的计量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释为什么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因素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起作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再往前看一看,第一是往前看一看,哪些因素还在,哪些因素不在,我们今后20、30年会怎么样,同时提出任务,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进一步的改革,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我们最近做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还要落实,还得继续做,但是基本的 一些数据已经出来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确实不仅仅是属于要素投入的结果,很多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我们没有效率改进,中国人就是投入,就是劳动力便宜,就是靠着资本积累等等,在我们的分析当中,我们过去平均每年9到10的增长速度当中,确实当然要素投入还是主要的部分,79年到88年占6.7%,在全部的增长速度当中。89到98占5.16%,99到05占5.36%,还是主要的部分占60%左右的增长,但是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看这张图的最后一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说不是劳动生产率,而且我们要素里面用的是人力资本,教育的因素已经含在里面了,扣除了这些投入的因素之后,纯粹可以认为是效率改进,生产率改进造成的增长,90年代大概有4.4%左右,到了99年以后,仍然有3.7.左右,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贡献,相当大的贡献,我们有效率改进的部分。世界上陆陆续续最近两年有一些新的研究,确实得出的结果也是跟我们这个结果相兼容的,比如说美国布鲁金斯基金会去年有一个研究,关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比较的不是整个GDP的增长,比较的是制造业的增长结论是过去20年,中国全要素的生产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6%,这和我们这个研究基本上也兼容,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的改进,我们就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当然这是一个模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是分成两张图来显示,第一行就是刚才的最后一行,这里面就是,下面有各种因素,当然我们还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有的是不显著,有的是不明显,我们就去掉了,这里面表现的只是相对比较明显和比较显著的一些因素,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数据,很多方面的问题,有的东西 你没法找到数据,你就没法做下去。

中国经济增长的_尾效_分析_薛俊波

第30卷第9期财经研究Vol.30No.9 2004年9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ep.2004 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 薛俊波1,王 铮1,朱建武3,吴 兵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 教育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62;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根据Romer(2001)的假说,由于资源与土地的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最终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存在由于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要素消耗导致的“增长尾效”。文章以此分析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尾效”,大约为每年1.75个百分点,同时计算了由于“增长尾效”的存在,如果继续推行过去几年的生产要素投入政策,沿着平衡增长路径,要想在2020年实现人均G 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率至少要达到0.6%。文章的分析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平衡增长路径;增长尾效;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2;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4)09-0005-10 一、引 言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经济增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如Lucas(1988)所说,一旦人们开始考虑(经济增长)问题,他将很难再思考其他的事情。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和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要素,而其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Ay res和Kneese(1996)指出,应该关注经济增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认为只考虑局部均衡的方法将导致严重的错误。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的限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源的限制。由于资源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资源限 收稿日期:2004-06-18 作者简介:薛俊波(1977-),男,山东日照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博士; 王 铮(1954-),男,云南陆良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朱建武(1975-),男,山东诸诚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吴 兵(1979-),男,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教育部开放实验室。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姓名:胡旭学号:20126701 班级:国贸五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具体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字】资本,劳动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既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我们这里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2.研究方法 2.1数据 表1.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2模型建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中国经济增长除了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影响外,还可能受其他一些变量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它统一归并到随机变Ui中,根据Y与X1、X2的表1.1数据,作Y于X1、X2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采用的模型如下:Y= ?0+?1X1+?2x2+Ui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

新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中国历年GDP增长趋势分析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增加值。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相关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活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当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GDP增长速度不能太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大起大落”的要害就是“大起”。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过急、过快的“大起”,也会很快产生“四高”问题,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胀,很快造成对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均衡关系的破坏,由此而导致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大落”。因此,反对GDP崇拜、反对盲目追求和攀比GDP,是正确的。 一、在1820-1952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由于技术落后、内乱和外国列强入侵,人均GDP反而从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从1/3下降到1/20。 二、中国在1952-1978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GDP增长了3倍;不过人均收入只增长了80%,年增长率只有2.3%,慢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屡屡发生的政治运动和种种体制缺陷导致了生产率下降。 三、1978年以来的30年改革时期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从5%增长到15%,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接近3%,人均收入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在改革期间的经济表现相当卓越。在此期间农业改革先行,保持了国家完整统一,海外华人的投资,起点低的后发优势,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防止了俄罗斯那样的恶性通胀,没有像俄罗斯那样通过大规模廉价出售国有资产、创造超级富豪的方法来推进私有化,而是让非国有企业发展来自然取代国有企业,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1)1979-1982年,由于中国工业刚处与起步阶段政府没有对逐渐恢复的国有企业和经济连进行任何征税收,而是让经济继续发展让人民休养生息,培养民力。此期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9.96%,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73%,CPI 平均值3.8%。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仅远低于GDP增长,也低于CPI增长,(2)1983-1985年,中国经济已初具规模,当时财政开始从活力恢复的国民经济中抽钱,为了来应对当时政府启动城市改革所需资金,并且开始发展中国其他产业并进行一些尖端的科学创新。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9.31%,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8.32%,CPI平均值4.87%。国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大致保持相当。 (3)1986-1988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8.62%,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56%,CPI平均值10.60%。又回到了1978-1982年的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增长,甚至没有跑过物价水平,为实质负增长。藏富于民,彻底使人民生收入有大幅度的改观。 (4)1988、1989两年,连续两年出现严重通胀,1989年GDP实际上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亦然。 (5)1990-1992,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6.49%,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9 .35%,CPI平均值3.47%。经济增长从89年的衰退中走出,开始加快;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同步上升,但增长幅度仍大幅低于GDP增长。 (6)1993-1995年,连续3年,借1992年1月邓/小平借邓小平南巡国经济迅速升温。出现连续3年的2位百分数的CPI上涨,CPI上涨年平均值高达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约束条件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率先复苏?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是靠美国带动还是中印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带动?这是每个从宏观层面研究经济政策问题的学者必须首先思考的两个问题。 相对份额决定影响力的大小。从这一点说,美欧日这三个主要经济体因为其份额占全球gdp总量50%以上如果在2009年仍深陷于明显衰退或停滞,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大局面就难以出现,这也直接框定了中印等仍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贡献度。因此我们只能从“有限度的积极贡献”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表现及效果问题。而“中国经济能否率先复苏?”这个问题若能够成立,其前提又是在全球化已深入发展的现阶段,中国经济能否通过充分的内循环创造足以抵消外需萎缩消极影响的内部需求。 同传统封闭体系下经济运行的特点具有明显差异之处在于,参与了全球化过程已达30年的中国事实上已不存在任何生产要素供给约束,尽管中国在石油、天然气、大宗原材料、稀有金属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短缺,但靠国际市场购买可以解决全部要素供给问题。而且,中国对这些资源的购买需求已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贡献性因素。生产能力是供给约束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在过去30年高速增长中已成了无可争议的制造业大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形势下,目前中国真正恼人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不足而是如何利用和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因此,从上面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应对危机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扩大内需。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扩大内需都取决于两点:一是实体经济在假设封闭循环状态下能否产生充分的真实需求;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能否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各类微观主体拥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真实需求方面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从全国情况看,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早期发展阶段,无论在基础设施、住房汽车医疗、各类基本消费和耐用品需求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实质需求缺口,这是许多人口数量不多且经济发达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永远无法拥有的真实需求优势。从有效需求角度考察,中国应对危机的比较优势则更加突出:(1)城乡居民高储蓄率。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之谜”中有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是30年gdp年均增速为9.6%,但30年中绝大多数年份城乡居民储蓄增速都超过了16%。城乡居民手里有钱,说明中国经济的细胞――家庭部门能为银行部门自动注入流动性。(2)强势政府。中国的政府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扮演改革和发展主导者的角色。特别是中央政府,不仅具有领导权威而且还拥有丰厚的可支配财力,如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每年都保持高增长率的财政收入。这表明:对债务总额仅占gdp20%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来说,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可操作空间十分巨大。(3)世界上最庞大、最稳健、最“听话”的银行体系。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始终把银行业的改革当成金融体系调整的重中之重,通过注资、不良资产剥离、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等一系列有力度的举措,率先完成了对工中建交四大行的突破性改革,为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消除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随着中国农业银行改革的推进、邮储银行挂牌、政策银行转型以及全国农信社系统整体多年盈利,在美欧日银行大多陷入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体系在资产、资本甚至是盈利方面,突然间成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强健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在中国的特殊经济政治体制下,从国有、国有控股银行到股份制、农信系统和城商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银行行为、高管任命乃至于公司治理等方面均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力。以上三点都是中国能够在中短期快速形成有效需求的有利条件。艾伦?格林斯潘在他的新书《动荡年代》中略带沮丧地说道:“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gdp年增长率达到3%就是这些国家的能力上限了,无论我们怎样运用智慧和政策都无力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4 - 2015 学年第1学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摘要:本文从经济和人文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有:第一,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第三,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建设以极大消耗资源和破环环境为代价;第四,改革开放,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大量外资;第五,中国人有这传统的勤劳优秀品质,也有封建社会的那种忍性,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的反抗和冒险精神。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教育。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政策;人文原因;能源消耗;教育 1 中国经济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甚至有几年超过了10%。很多国内外人士都对此感到吃惊。从1979 至2010 年[1],中国GDP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 ,人均GDP 由改革开放前不到300 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500 美元左右,一跃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13 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不但摆脱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且在持续30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近百分之十的年均增长速率,这一巨大变化被国内外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奇迹”或“中国经济增长之谜”。2014年[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8.8%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力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2006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5%左右,与改革开放26年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接近。因此,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6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 首先,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增长4.3%左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达到7.6%。国际金融市场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跨国直接投资还将继续回升,有利于我国保持对外贸易的继续增长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发展对华关系、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动权。当然,世界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石油价格继续高位徘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但总的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其次,近年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改革和结构升级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自主投资能力提升、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 再次,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有较大扩张空间。当然,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贸易顺差过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影响显现。

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高储蓄与高投资 储蓄和投资是紧密相关的,较高的储蓄能够带来较高的投资,而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在过去30年常保持着高储蓄率和高资本形成率。图1 显示了中国1978-2014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的贡献和拉动情况。可以看出,投资对GDP 的贡献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在2002年以后,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的拉动最低在3%以上,对GDP 的贡献最低在30%以上,峰值更达到2009年的87%。 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的贡献和拉动 贡献(%)拉动(%)(右)0 -70 -30 5090 0-3 35 7 91114-12 78-1282-1286-1290-1294-1298-1202-1206-1210-12 图1 1978-2014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的贡献和拉动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宏观数据专题报表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劳动水平紧密相连,并且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等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人力资本对经济活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评价体系包含了人的受教育程度、技能培训、身心健康等。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素质都有大幅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文盲率为15.9%,人均预期寿命为68.55岁;2010年文盲率降为 4.1%,预期寿命达74.83岁。观察其他数据(如受教育比例等),可以得知,中国的人力资本得到显著的提高。 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很大相关性。随着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也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这一因素,而在经济发展初期起重要作用的劳动力数量,其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