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长沙小学冉俊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小说以曲折离奇的故事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百年历史,通过对马贡多小镇人世沧桑的精心刻画,间接鞭挞了拉美右派军人集团和独裁政权的暴政,有力地抨击了侵略者政治上奴役、经济上剥削拉美各国的新殖民主义政;揭露了封建迷信、社会偏见和保守思想;并同时刻画了一系列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在深沉无尽的孤独中透露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奥古斯丁曾经说:“人的创造,都是来自一种爱的源泉。”而女人们习惯于在爱情那里寻找心灵的安宁和生命自由体现的感觉,强烈地渴望理解,寻找心灵的依靠。然而,布恩地亚家族中的女性却给人另一种感受。她们在与世隔绝、愚昧落后又闭塞冰冷的土地上播下了一颗颗孤独的种子,又在一群好功尚武、放纵情欲、耽于幻想的男人们无休止地破坏与重建中维护支撑整个世界。她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绝望、冷漠和孤独啃噬着每一个心灵。在黑暗的磨砺下,她们失去了辨别爱以及爱的能力。这群没有能力相爱的生命,个个抱着自己的孤独死也不肯松手,在毫无希望毫无意义的生命轮回中走向家族衰败的终点。

一、乌苏拉·伊瓜朗

在马尔克斯笔下,女性的地位和价值都是很高的。女人不仅是大写特写的“人”,而且是丰富的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甚至还可以从中看到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女性在家族中占有很高的,几乎成了“理性”、“主见”的代名词。这在乌苏拉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奥利夫·施奈纳曾自豪而又悲愤地说:“在我们的体内孕育着民族,民族诞生于我们也成长于我们……男人所承受不了的、无休止的操劳是我们的,没有哪项工作太紧张、哪项工作太辛苦而将我们排除在外。”这几句话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乌苏拉的形象。在作品中,马尔克斯多次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她的特征,并在他神话般的颂扬之笔下,乌苏拉以一个强健、完美、极富韧性的生命形象出现,她的身上承载着一种即为罕见,极易为人间所遗弃的清醒、健全的求生心智。

(一)文明之根

人在时间和历史的转轮下,必须妥切运用现在的时光,把握现世的生命,才有意义。乌苏拉身携活入现实的实在力度,完全有别于另一位先知型智者墨尔基阿德斯。墨尔基阿德斯是神秘的人类预言家,是科学世界的真正使者。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仅仅拜倒在发明创造、科学实验的麾下,并没真正进入技术世界的空间,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方向。然而,小说以老霍塞的发疯,不仅暗示了文明之父本身的迷狂,更启示着技术文明征途的令人堪忧。在这里,不妨说,父性是易入歧途的科技文明、社会体制的象征,而母性意味着文明体制中不可或缺、深藏于现实的理智、清醒之根。母性鲜活自然,难容自欺的现实经验联结着历史与文明的本源与良知,她们往往本能地抗拒着生存的迷误与变异。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尔克斯才说“妇女能支撑整个世界,使它免破坏”。在纷乱、茫然的马贡多人事中,乌苏拉是唯一始终有意愿也一定有力量去看清生存真相,留存人性美好,纠正现实迷雾的清醒者。即使是在死亡降临的那一刻,乌苏拉不顾历史对自己的无情遗忘,而以她不死的心愿,滔滔的叮嘱企望影响现代马贡多那几乎令人看不到希望的末日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乌苏拉是不肯退弃的文明衍生之根,她惊人的、悲戚的生命韧度启示着文明悲剧中终得存留的希望与未来。

(二)母性之爱

乌苏拉的形象惊人地体现着风雨中大地容纳苦难,含藏万物,载育灵杰的生存之力。面

对生活人事,乌苏拉无论多么失望乃至绝望,从未失去过一种宏大至宇宙般的关爱、悲悯之情。在此,一种达及生命根本的爱心构成了乌苏拉世界的核心。

对丈夫,她以妻子的身份在爱,没有任何丈夫做得到;对孩子,她以母亲的身份在爱,没有任何父亲办得到。她诅咒女儿们执迷的爱情,却又能深悟阿玛兰塔是世上最温柔的女人,雷蓓卡则是家族中唯一具有无限勇气的人。她为儿子奥雷良诺几乎丢了性命,但是她仍能体悟:这位英雄之子原是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更富意味的是她并没有就此顺理成章的否定儿子的生命价值。乌苏拉的爱及同情遍及家族中所有的人而不问其是否有值得看护的一般性价值。她就像一个冥冥中的天灵,没有舍弃任何一个落入苦难人间的子民,正如她以根植于现实的清醒,以日常实在的生存意识抵制过父性世界的盲目与狂想一般,乌苏拉同时以一种敬畏生命本体的人本姿态穿透了周围幸与不幸的一切世事,以人间圣母般的怜悯心性关爱、体悟着不论优劣好坏的一切生灵。乌苏拉形象富含着悲悯生命本体的深沉使命。

在《百年孤独》中,乌苏拉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耽于一己孤独而始终力救众生之难的形象。在她的形象中寄寓着一种希望“生命尽管孤寂,时光历史尽管有时给人一种无聊的重复感,但是只要人与人之间还能相爱,世界就有希望。”乌苏拉所展示的关爱心性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敬畏生命本身的大爱,是一切爱的源流,是“仁之端也”。

不管乌苏拉对这个家爱有多深沉,不管她对子女的爱有多深沉,不管她怎样殚精竭虑地维系和拯救这个家,但家族还是无可挽回地衰亡了。事实证明,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民族的落后,必然是漫长艰苦的,单靠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这一切都决定了她们最终走不出孤独的必然性。

二、阿玛兰塔和雷蓓卡

“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于他们不懂得爱情。在这部小说里,人们会看到,那个长着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是作者对布恩地亚家族孤独原因的解释。作品中,不成功的爱情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这个家族,并且成为一种祸害的根源,它使布恩地亚家族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孤独和缺爱的状态中,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说的那样。

爱情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必然要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物质条件在各自内心萌生的一种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强烈感情。爱情在布恩地亚家族成了一个雾障,并且蕴含着毁灭。布氏家族的人都没有找到那条经由爱情抵达幸福的通道。在她们孤独和妄想中千方百计地寻找出路,结果却在近亲、乱伦和淫荡的渠道里晕头转向,看不到爱情的开头意味着错失幸福的结尾。

布氏家族的第一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乌苏拉·伊瓜朗是表兄妹关系,作品中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她们是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并且,他们的婚姻在受到乌苏拉母亲的关于会生猪尾巴婴儿的不祥警告后一直被恐惧缠绕,这种近亲婚姻的开局似乎为后来的一切不幸埋下了伏笔。意大利青年皮埃特罗·克雷斯庇到来后,第一阵爱情的瘟疫把雷蓓卡和阿玛兰塔带入一种痴癫的病态。

爱的另一面是恨,爱的另一面是嫉妒。如果一个女人深陷在嫉妒之中,那一切爱的美都消失了,在她手中只剩下毒药而已,她将毒害自己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阿玛兰塔和雷蓓卡原是好姐妹,不幸同时爱上了皮埃特罗。雷蓓卡爱情上的胜利引起了她的嫉妒和仇恨,于是她想尽一切恶劣的手段企图阻止雷蓓卡的婚礼。“激情是有强度的,青春是无经验的。具有强度的激情最具可能的维度是渴望绝对,当青春的无经验性与激情的绝对性结合时,她导致的可能之一便是‘恶’。”因此,虽然深爱皮埃特罗和马尔克斯上校,阿玛兰塔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他们的求婚,把他们推向死亡的边缘。

阿玛兰塔歇斯底里的行为体现着一种“吞没焦虑”。对阿玛兰塔来说,被人爱比被人恨更可

怕,因为被爱就意味着被淹没,被吞噬,因为被他人爱相当于置身由于强制性的承诺之下。阿玛兰塔手上缠着黑色绷带,到死也缠着,也许是为了埋藏或祭奠一份永远也不可忘怀的纯贞,也许是作为一种保护,害怕自己再次被伤害。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一次又一次地让不可战胜的怯弱击败她强烈的爱情。她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埋藏,虽然爱着却让自己孤独起来,让别人绝望。她不给自己和深爱的男人留下任何余地,而自己也在这样一种害怕被吞没的病态恐惧中走向绝望和孤独。正如乌苏拉所言,“所有这一切都是她那强烈的爱情和不可战胜的怯弱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最后却是那种荒谬的恐惧占了上风。”

正是这种怯弱的恐惧心理是她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感情,生活的痛楚吞噬着她的心,表面上她异常平静,实际上她的心灵碰撞时相当激烈的。纵观阿玛兰塔的一生,可以看到,在她身上,孤独与激情是同时诞生的。她的爱就像一团红色火焰,最炽热,也最疯狂,但却始终被压抑着,不能尽情地燃烧。对阿玛兰塔而言,生命因对爱的恐惧而封闭、孤独、窒息。想爱而不能,偏执、嫉妒的个性导致了她感情上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却是由激情构成的。

雷蓓卡可以说是作为阿玛兰塔性格的对立面出现的。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性格和无比勇气的女人,天生具有叛逆的性格和弃而不舍的雄心。她所渴望的事情,总是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去争取去捍卫,任何人也冲不破她的精神防线。乌苏拉也认识到只有雷蓓卡是唯一具有无穷勇气的人。她可以为了爱情而退化去吃泥土。她在大胆爱过之后最终被雄性之美蒙蔽了眼睛,健壮如牛的哥哥成了她眼里爱情的实物。阿卡迪奥暴毙后,雷蓓卡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从此与世隔绝,独自啃噬自己的孤独。

雷蓓卡的一生就如苍茫大海中的一片枯叶,伴随着风浪孤苦无依地飘零。她花了大量的时间才融入布恩地亚家族里。在她的心里深藏的是无尽的痛苦与愤怒,她那饱尝苦难与凌辱的心灵,深沉而悲苦。她在身上披上蔑视一切的厚厚的盔甲,拒绝一切现世的东西,这是对苦难的一种沉默与尊重,是对一切表现出已经受过了,已经看透了,已经没什么了不起的基本态度。

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人生的态度是复杂的。一个人没有得到别人的爱,便会缺乏热情。阿玛兰塔和雷蓓卡,不管对爱情是怯弱惧怕,还是勇敢大胆,却终究在爱情里铸就自己的孤独。

三、雷梅苔丝

布恩地亚家族中有三个人名叫雷梅苔丝:奥雷良诺上校的妻子雷梅苔丝·莫科特、俏姑娘雷梅苔丝和雷纳塔·雷梅苔丝。这三个女性,尤其是俏姑娘雷梅苔丝使得这个名字在布恩地亚家族中显得格外耀眼和独特,是这个孤独的、沉闷的家族中一缕明媚的阳光。

雷梅苔丝·莫科特来自一个致力于稳定公共秩序和家庭道德观念,坚决维护基督信仰的保守家庭。在这种家教下成长的雷梅苔丝,成了他们的代言人。嫁给奥雷良诺后,就像一个家庭的天使,把活泼健康的气氛带进了充满怨恨、孤独的家里,希望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和睦的家庭。

雷梅苔丝·莫科特极有教养,是一个温顺天真的少女。她是奥雷良诺的妻子,生活的伴侣,却并不是他心灵的同路人。虽然他们婚姻生活和谐有序,但她并不能洞察奥雷良诺不受束缚的高傲而孤独的灵魂。奥雷良诺是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他不爱任何人,雷梅苔丝也不例外。而刚到青春期就出嫁,天真得不谙世事的雷梅苔丝,也不会懂得如何去爱。这对看似幸福的夫妻,并没有爱存在,只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相敬如宾的两个人。

雷梅苔丝·莫科特似乎是马尔克斯理想中的形象,是建立和睦家庭的希望,可是她的早逝却暗示了她不可能挽救整个家族。通过雷梅苔丝这位代表秩序和宗教道德的家庭天使形象的衬托,突出地肯定了独自思考和决定自己命运的孤独天性。可见,孤独不仅是团结的反义词,还有坚守个体人格和民族品格独立的意义,是作家眷恋和赞赏的一种民族品质。

雷梅苔丝·莫科特没有成为作家心目中真正的天使,作家把这个形象赋予了另一个人,她就是俏姑娘雷梅苔丝,赋予她更深沉的真善美和纯洁的意义,通过她嘲讽和批判了孤独。

在西班牙语中,“俏姑娘”这个词就是“美”的意思。美是不可侵犯的,所以凡是对雷梅苔丝的美无礼和向她求爱的男子都受到了命运的惩罚。因此,她无辜地被马贡多人猜测“具有死神的威力”。纯真的雷梅苔丝因生性疏懒、耽于沉思,显得笨拙不可教而被家里人视为白痴,只有奥雷良诺上校一个人认识到她“好像有股洞察一切的光亮使她能看到一切事物形壳之外的本质。”他常说,俏姑娘雷梅苔丝是她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尽管如此,她还是被人们抛弃在一边任她忍受命运的拨弄。“于是,俏姑娘雷梅苔丝虽然背上没有十字架,却开始在孤独的荒漠里游荡了。”真与美的雷梅苔丝在马贡多没有了立锥之地,像她这样的人是无法生存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的,所以雷梅苔丝只能在闪光的威风中随床单自由的向天空飞升。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自中世纪以来,正是由于疯癫、痴呆活精神错乱等迷糊不清的存在,西方的理性才达到了一定深度。因此可以说,疯癫是隐藏在理性话语背后的对现实世界的另一种思考,往往还是批判性思考。在马贡多这个西方理性都不能理解的魔幻之地,俏姑娘雷梅苔丝不同寻常的似傻如痴的举止就更加意义非凡。作家早就说过,俏姑娘雷梅苔丝并不是属于这一世界的人。她是真正的天使,注定与这个充满欲望的、肮脏、污浊的世界格格不入。雷梅苔丝是一种美的象征,一种无法图解的符号,一种遥遥不可企及的存在,她的美是凄清的高处不胜寒的神圣的孤独。她的升天,一方面彻底否定马贡多这个孤独的世界,另一方面,在这个命中注定要被飓风刮走的孤独世家里,她因为升天而全身而退,是唯一一个没有死去,也没有被最后毁灭的人。

在布氏家族,俏姑娘雷梅苔丝不时以惊人的巧妙手段嘲弄着众人,她的魅力也正来自于她对孤独做出的不动声色的嘲弄和批判。她飞去的世界,就是作家理想中的拉丁美洲,希望拉丁美洲团结起来共同建立的美好的世界。

雷纳塔·雷梅苔丝更是一个为爱而孤独的人。她将她的纯洁热情倾注于爱情之上,在她眼里,爱就是爱,没有血统观念,没有门第观念,爱是纯粹的。她不顾一切的爱,本是自然纯真的天性的流露,是人之真情。但是,布恩地亚家族是一个不懂得爱情的家族,她的母亲菲南达对真爱更是严加防范,对真情残酷地扼杀。梅梅的爱被阻隔,自己被送到修道院,被活活逼近“孤独”之中。于是,一个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纯真可爱的少女就这样被逼到死的深渊。

四、孤独的终结——爱和团结

马尔克斯没有给马贡多留下一点希望,必须走向死亡才能接受全新的生活,必须投向烈火才能成为新生的凤凰。当我们在《百年孤独》被飓风吹走,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次生存机会的结局中,读出马贡多孤独的绝望之外,也从中读出作者砸碎一切专制、暴政的愿望。小说中作为顶梁柱支撑着布恩地亚家族的乌苏拉,在年老体衰的最后几年里,在无法穿透的老年的孤寂中,回顾了马贡多自创建以来的历史,敏锐地洞察力“使她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过去由于忙乱而看不到的真相”,“年老的理智使她明白了,孩子在母亲腹中的哭叫声……是没有爱的能力的最明显信号。”作者通过乌苏拉之口,一语道破了布恩地亚家族之所以孤独的原因,也指出了孤独迷宫的出口及孤独的终结,那就是爱。因为爱,真正的爱,正是生命快乐或作为完全快乐的生命——是完满的生命与充分的满足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

某种意义上说,爱是人类全部生命的基础和本质。如果说人在世界上感到自己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片断,应当依靠其他的生命才能确立自己,那么,在包容整个世界的统一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本质的人,就意识到,没有爱就没有生命,他愈是克制自己的封闭性,愈是在他人中确立自己,他就愈能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真正本质。人的个性从外部看似乎是自我封闭的,与他人分离的,从内部看,在自己的内心深层,则是与他人相通的,是与他人在原初的统一中融为一体的。只有到达对他人生命的深切的关爱、敏锐的理解,具有广及世界的爱,才能彻底的自我深化,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爱是宇宙生命和全人类的本原。

马尔克斯说:“孤独是爱情和同情的附加记号”,“孤独的反义是团结”。团结,意味着沟通与交流、理解与信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同情与悲悯,也就是爱。在小说中,布恩地亚家族

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拉丁美洲人民百年来生活与精神孤独及其在孤独中的沉沦与挣扎、失败与抗争,揭示了孤独的真正谜底——爱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人生悲剧,向世人发出打破孤独、回归人性的呼吁。作者强调的是只有团结在一起,互相有爱,才能真正摆脱孤独,才会有真正的进步。在这里,马尔克斯不仅指明了孤独是造成拉丁美洲愚昧落后的原因,而且揭示了隐藏在冷漠无奈的态度背后被压抑的热情,那是蕴藏在拉丁美洲人民孤独中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在力量一旦爆发必将震惊整个世界。

五、结语

没有能力相爱的生命,便会使人益形孤立、寂寞。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正是源于这里的人从未懂得爱,也从未得到爱。不管是像乌苏拉一样遍及众人的大爱;或阿玛兰塔、雷蓓卡的只关乎一己的情爱;还是俏姑娘雷梅苔丝犹如天使般一层不染的圣爱,在布氏家族,都埋葬在孤独之中。布氏家族的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世界里,都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藩篱,没有心灵的契合与交流,这注定要陷于孤独之中。因为有爱的时候,才有交流,才能摆脱孤独,这正是布氏家族所没有的。

布恩地亚家族的女性是不幸的,她们的悲剧在于她们身居于原始落后又灾难深重的马贡多镇——“与其说马贡多是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是某种精神状态。”拉丁美洲如果一味地闭塞和混乱下去,是不是也会遭到与布恩地亚家族一样的命运?人心的绝望、对传统价值感到幻灭,是现代文明危机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和疏远,使人在人群中感到极度的孤独。“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马尔克斯创作这部作品,就是让生活在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看清他们孤独的根源,团结起来,拾起那被遗忘的爱,勇于付出爱和关切,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百年孤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2] 张国培.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 陈建华.外国文学经典—文选与解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 罗滨.思想大师的爱情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

[5] 王素华等主编.爱情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6] 李玉瑶.在凄美中凋零的花史[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

[7] 崔书颖.在无爱中播种,在无望中求生[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3(1).

[8] 朱亚梅.对孤独的眷恋与批判—析《百年孤独》中两个雷梅苔丝形象。

论文摘要、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

论文摘要

摘要: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旷世奇作《百年孤独》中,“孤独”不仅表现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文化状况,还暗含着作者对这种状况的嘲讽和批判,蕴含着马尔克斯对民族品格独立精神的眷恋。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作品中几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索造成她们悲剧和孤独的根源,也说明作者深藏在其中对孤独的批判。

关键词:《百年孤独》;女性形象;孤独;爱的缺失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黎远光

性别

年龄

66

职称

高级讲师

毕业学校

西南师范学校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工作单位

开县电大

参加工

作时间

1967年7月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教师签名

答辩记录

姓名冉俊学号081320131 论文题目《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之我见

主答辩问题

学生回答情况1.

2.

3.

4.

参答辩教师问题学生回答情况1.

2.

答辩委员情况

姓名

职称

单位

答辩主持人

证书号码

1

2

3

答辩小组评审结果评语

答辩成绩

综合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日期

答辩组成员签名

区县电大复审意见市电大终审意见

签章:

日期:

签章:

日期: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五国风”中有关妇女爱情与婚姻的诗篇不仅占有大量的篇幅,而且独具特色。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诗经》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来讴歌和赞美女性忠贞的爱情;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对人们爱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意义

Image of women in the "Book of Songs Abstract 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realist poetry collection, which reflects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 middle of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15 MAK poems about women, love and marriage is not only occupy a lot of space, but also unique. Which shape the image of women as well as writing styl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to start to analyze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on the paper to eulogize and praise the devoted love of wome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iling political, economic, ethical, moral people love life the impact. Keywords:Book of Songs Image of women Significance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拜伦式的英雄 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多余人 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美术教案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第1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 兴趣点: (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 (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 小锦囊: 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 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神话故事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诗经》当中的妇女形象分析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诗经》当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姓名:马伟 学校: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1541001204170 指导教师:雷强 定稿日期:2016年9月

《诗经》当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马伟 2016年9月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五国风”中有关妇女爱情与婚姻的诗篇不仅占有大量的篇幅,而且独具特色。其中塑造的妇女形象以及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诗经》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入手,通过对文中塑造的妇女形象进行分析来讴歌和赞美妇女忠贞的爱情;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对人们爱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妇女形象意义 论《诗经》当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一.诗经当中的爱情诗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三百零五首中明显的就有七十二首之多”(张西堂《诗经六论》)而《国风》中的十五首诗歌就有四分之一是关于爱情的。正是通过这些爱情诗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妇女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等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刻画。有的清新自然,有的柔然绵长,有的激荡肺腑不同的妇女形象在诗歌中呈现出来或大胆无畏,或谨小慎微,或哀怨绵长。他们为情而动为情而生,久积在心头的情思如黄河奔流一发而不可收拾。展现出当时社会妇女对于爱情的观点和看法,折射出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和爱情观。二.诗经当中的妇女形象 (一)婚前妇女形象 1.渴望爱情,主动追求。妇女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追求与呼唤向我们展示 了那个时代爱情的习俗。如少女大胆追求爱情,渴望与自己意中人结成连娌,非常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在《召南?摽有梅》中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一位少女面对黄熟又日益变得稀少的梅子,敏锐地感到了韶华的流逝,人生短暂,希望有人向自己求爱的强烈心情,于是少女便即情即景地唱了起来:“摽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发表时间:2009-07-28T17:04:14.50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田雪青 [导读]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同封建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田雪青 摘要: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同封建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结果是悲惨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关键词:鲁迅;妇女形象;文化 作者简介:田雪青,任教于河北省昌黎县茹荷镇初级中学。 一、前言 鲁迅写了许多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二、鲁迅作品中妇女形象的分析 与鲁迅的思想行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同样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是一个悲苦的守节妇女。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惟一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社会的冷漠使她连小宝的性命也没有保住。小宝死后,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她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在她面前,那无尽无休的明天将意味着什么呢?在她周围除了想趁机揩油的人以外,她得不到一点同情,那人情的淡薄,真令人不寒而栗。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本文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地卖给山坳中的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使她极端痛苦,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宥。捐门槛赎罪后,四婶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给予她精神上的最后致命一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 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沦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长期以来,由于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因此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打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诘头,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母性光辉 (1)“绿化树”—马樱花 在章永璘到农场后的第一天正式劳作时,马樱花与他第一次见面,当时谢队长让章永麟跟着她们这群妇女刨粪,这当中包括了马樱花,她一句关切的话语“别累着”使章永璘无比感动,在章永璘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人关怀,被人爱护的。同时她作为一个没有丈夫又有着孩子的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章永璘,她没有一丝顾虑,将钥匙给了他,让他去她家拿镐头。可见她对章永璘是一见钟情。对生活,她从不马虎,在当时那样的特殊时期,家家户户都是将稗子弄成稀饭,而她那双巧手却将稗子米弄成了干焖饭。“稗”是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是稻田的害草。但在那个特殊时期,稻子颗粒无收,人们为了生计也是挖空了心思呢。她对章永璘既温柔又怜悯。更难得可贵的是对章永璘那纯真的慷慨。她专门跑去章永璘的“家”,明知故问地打听说,你们谁是唱诗歌的“右派”,其实只是想把他“骗”去家里,给他吃一顿好的。对章永璘来说,白面馍馍在那样的时候实在是太贵重了,以至于章永璘几番推让。虽然她很喜欢笑,时不时就会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当章永璘看见那个白面馍馍的指纹印留下一颗清亮的泪水时,她不笑了,而是叹气地说了句,唉,遭罪哩。此时她对章永璘,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她稚气未脱。在她与尔舍玩闹时,那爽朗的声音,快活的曲调,诙谐的歌词,搂着尔舍在像在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天真的神态,土房子充斥着她跟孩子叽叽喳喳的笑声。她宽容大度。当章永璘向马樱花问起海喜喜时,她讲到一半便不说了,只是一个劲地说海喜喜是个没起色的货,这也是她经常骂海喜喜的一句话。她其实一早就知道海喜喜某天偷看她沐浴,这事关系到她自身的名誉,但同时也关系到海喜喜的名誉。她不仅没有当时对海喜喜破口大骂,而是装聋作哑,但是她心知肚明并且照常跟海喜喜来往,还让尔舍跟他一起玩闹,但是她对海喜喜的态度跟章永璘是截然不同的。她对章永璘崇高的爱,就像一个哺乳自己孩子的伟大母亲。她用她的聪明才智换取的食物喂饱了章永璘,那食物注入了仁爱,注入了精神力量。她一心只想章永璘好好念书。[1] 在圣经里,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在张贤亮的小说里,女人是男人的脊梁骨。[2]马樱花的不断施舍,使他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恢复了往日的青春活力和尊严。马樱花这位自由的女性,在他急需温饱的时候,给他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支撑起他那沉重的灵魂。马樱花的一句“你还是好好读书吧”,不仅扑灭了他心中的肉欲,使他的灵魂爆发了一场震撼,而且重新点燃了他追求真理、学习知识的火焰。 (1)黄香久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是个美丽丰满的女子,因为男女关系问题被送去劳动改造。青春大胆的她因为在芦苇塘里洗澡遇到了男主人公章永璘。他们对视了一会,章永璘就跑开了,再次相见已是八年后了,她已三十一岁,他三十九岁。这一次见面,他们结合了。在婚后的生活中,她开始悉心照料她。她从来不吃油,只在给章永璘调油的匙子上舔一下。这种粗俗的动作表现了她对章永璘的疼爱和关怀。她是必须把她的爱情完完全全表现出来的,让你明白无误知道她付出了多少,知道她爱情的重量与程度的女人。她就是这样痴情地爱着章永璘,自己从来舍不得在饭菜上滴一滴油,舍不得吃半片肉,噙在黄香久眼中的泪水不

关于《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f4440873.html, 关于《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献综述 作者:嘎松曲珍 来源:《商情》2014年第48期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着笔最甚。《诗经》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诗经》中女性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是个大概有100首,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其中与婚恋、爱情有关的诗里面女性形象是最多的。我们可以说《诗经》是我国最早对女性关注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既有哀婉悲戚的女性形象、有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也有彷徨犹豫的女性形象、更有情深似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活泼顽皮,有的温柔娴静,有的执着勇敢,有的却痴情懦弱。《诗经》的作者们成功的塑造了丰富、鲜活的众多女性形象。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诗经》中女性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女性形象 (1)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整体分析。在《论<诗经>的女性形象》一文中,李娟主要将女性大致分为爱情中的女性、婚姻中的女性两种,然后再将这两种细化研究。在《谈<诗经>中妇女形象的丰富多样性》一文中,周崇启将妇女分为贤妻良母的思妇形象、黑白相糅的弃妇形象、拥有男子一样心胸却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陶琳在《<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认为,《诗经》中女性具备热爱生命、珍惜青春,对婚姻、爱情积极进取,敢爱敢恨的个性人格和鲜明感情;她们身上有深明大义、心灵手巧的道德品格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彭燕在《<诗经>女性研究》中首先将女性分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女性、宗教祭祀中的女性、婚恋中的女性;然后探讨了女性社会角色及意义。郝雪霞在《<诗经>中女性形象分析》中将女性分为天真烂漫、大胆坦率的少女和矜持深沉、羞怯痴情的恋女等未婚女子;还有怨妇、弃妇、思妇、贤妇、劳妇、淫妇、哲妇等已婚女子。 (2)对《诗经》某一类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其中,集中讨论了婚恋诗及“国风”中的女性形象。关于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郑群在《<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一文中指出女性形象的异化体现在:变“恋女”为“淫女”,对女性形象进行封建道学气的诋毁;由“女”到“臣”,对女性形象的随意性比附。石俊霞《谈<诗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复习过程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李尔王》作于十七世纪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但当时封建势力尚未清除,萌芽的资本主义已经显露出罪恶的端倪。封建社会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冲击,各种私欲开始膨胀,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现象。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对人和人性问题有着异常的关注和敏感。莎士比亚痛感于社会的黑暗与混沌,人与人之间的凶残和冷酷,传统价值和美好信念的颠覆,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 《李尔王》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而完成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揭露封建王权的腐朽和人伦社会的黑暗,并且在戏剧中将其放大和突出,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形成了更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更加生动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李尔王》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国王李尔和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一、被自私和虚荣淹没的李尔王 李尔王的一出场就是给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相信了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却对正直纯洁、不愿阿谀奉承的小女儿考迪利娅大发雷霆,没有分给她一寸土地和嫁妆,就把她远嫁到了法兰西。然而,后来李尔王的命运却是急转直下,与曾经的尊贵奢华竟是天壤之别。他失去土地后,被两个女儿轮番的羞辱虐待,最后被赶出去,流落荒郊野外,没有栖身之所。然而,最终一直深爱着他,为他发兵夺回王权的却是当初

那个被他抛弃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最后,考狄利娅被杀害了,李尔怀抱着女儿,深深的忏悔,并跟随心爱的女儿悲痛的死去了。 结局是那样的令人悲伤和惋惜,而这个自食苦果的结局完全是拜李尔自己所赐,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人人阿谀奉承,致使他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他从不考虑女儿们真正的想法,只是自私的要求所谓的“孝顺”,来满足自己那可笑又可悲的虚荣心。而正是他这次荒唐的选择也就注定了结局的悲剧,可以说,李尔王就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两个女儿的背叛完全颠覆了他一直信奉的传统伦理观念,大臣们的背叛也让他对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精神信仰瞬时毁灭,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仿佛是命运顷刻之间倒转了过来,他在暴风雨肆虐的荒原上陷入了疯狂,他想质问命运的残忍,想救赎自己是罪恶,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权利,更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所以,他要以生命的终结,来结束这场悲剧。 二、不能改变命运的天使考狄利娅 小女儿考狄利娅的出场也是在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她没有像姐姐们那样的甜言蜜语,以至于自己最后一无所有,还被父亲抛弃,远嫁到法兰西。而深爱她的丈夫、法兰西的国王却可以发现这个女孩如天使般纯洁美好,对于考狄利娅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确实有如此的天壤之别,这也就在两个国王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两个人也对她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来,父亲被两个姐姐赶出来,流落荒野,她却不计前嫌出兵帮助父亲,最终被姐姐们处死,父亲也跟随她悲痛而死。这个结局也可以看作是对李尔对当初所犯罪恶的一种惩罚和忏悔,但是对于考狄利娅来说,她是那样的无辜,那样的令人心疼和惋惜,为了捍卫对父亲的爱和忠诚,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作为一个天使的无私和伟大。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鲁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女性形象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很有代表性。《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对鲁迅评价时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小说,着重于反映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具有悲剧的美学意义。在他的小说中,涉及女性的篇章不算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人文学院11级汉语班姜孟克 2011071084 摘要:“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就像张爱玲作品中的那些女人,在笑吟吟的光鲜外表下,内里却是苦涩的挣扎。她以其对女性形象独特的理解突破了新感觉派专注于现代都市的声色感觉描写和性心理发掘的局限,在衰落的封建文化背景下,将笔触伸入到市民现实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深处,透过对都市市民阶层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的服饰描写,揭示了为文明所遮蔽的“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暴露出都市女性的灰暗与软弱,基调阴郁而苍凉,颇有深度。 关键词:女性爱情婚姻苍凉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①而她自己却懂的是女人,讲的是女人,她笔下的女人永远是真实又虚幻、残缺又迷人的,正如周芬玲所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具有…花旦?的原型,美丽、俏皮、浑身都是戏。”②这类女性形象在《传奇》中表现得尤为典型。下文中,我选取了1947年《传奇(增订本)》收录的中短篇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并结合《流言》散文集中个别文章进行分析,希望能获得一些对张爱玲爱情、婚姻、以及女性的了解,寻找她的作品为何长盛不衰的原因。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为几位张爱玲笔下著名的女性:《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袁芝寿、《心经》中的许太太、《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和孟烟鹂、《等》中的奚太太和童太太。为了条理、逻辑性,我想采取分类的方式对以上人物进行分析。我设定的第一种分类标准是这些女性陷入悲剧或者半悲剧命运的原因。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她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物欲、第二类是因为情欲、第三类则是无辜受牵连。第一类为了物欲,非常明显是葛薇龙和曹七巧。葛薇龙,只身处于异乡、禁不住姑母奢靡生活的诱惑、屈服于她明知道是“鬼气森森”③的世界,用自己的身体来为丈夫赚取玩资,直到看到集市上的妓女,联想到自己与她们其实并无什么区别,才瞬间感受到自己已然被抛弃的实质。她的纯真与坚持在灼灼燃烧的杜鹃丛中燃尽,只有放纵物欲以填①张爱玲《有女同车》,《流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87页②周芬玲:《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5第220页③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214页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古代传说、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古代传说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着名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小锦囊: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 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

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论文题目: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学号: 1012514 姓名:顾梦迪 年级: 2010级 专业:艺术设计系 学院:文学院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25日

摘要:《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哀婉悲戚,或大胆热情,或懦弱痴情,各种女性角色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同时,《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也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本文以对《诗经》中不同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究《诗经》中女性形象所昭示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社会意义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诗经》305 篇诗歌中,涉及女性的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诗经》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多是一人一事的片段式,没有外貌的工笔描写,却大都具有非常清晰的性格轮廓,并且以各自不同的风貌、品质、情操,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存留于历史人物画廊中。 一、恋爱中的大胆、真率形象 “关关雌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诗经》中不少描写男女之间恋情的诗篇,开篇第一首《周南·关雌》,便是一篇恋爱诗。在《诗经》的那个时代尚有较为宽松的环境,女性的恋爱多是以自由恋爱为主,女子敢于大胆的追求幸福的爱情。那个时代的择偶标准是德貌并重,比如《静女》篇,《蒹葭》篇,都是写的是内外兼具美好的女子。像那些只有美貌却没有德行的女子并不是他们所歌颂的对象。从《诗经》中描写男女间的恋爱生活来看,绝大部分诗篇里是女性处于较主动的位置,她们较之于男性更热烈而大胆。《王风·大车》则表现了女子在面对爱情时的大胆执着:她在始终得不到情人回应的情况下,一心想和情人私奔;她在与情人离别之时,在情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缺乏勇气的情况下,虽对情人也有埋怨,但从未放弃和情人私奔的打算。 《诗经》中这种处处可见的“大胆率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域文化。《诗经》产生于我国的北方,其地多高原和平原,黄土覆盖,气候恶劣,居住环境并不理想。在黄河流域的这块土地上,人们多是为了生存而与恶劣的环境进行艰苦的斗争,所以往往形成的是激烈的、直接的,甚至是泼辣的民族性格。 二、生活中的勤劳、朴实形象 《诗经》所选择的人物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妇女和贵族妇女,而且这些女性大都是真实的存在。《诗经》中关于女性采集的诗篇很多,如《周南·关雌》“参差蒋菜,左右流之。”“参差蒋菜,左右采之”;《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磋我怀人,置彼周行。”《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即可能是一位纺织者,因此“氓”借“抱布”“贸丝”以“谋我”。《诗经》中的女性多是因为其能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能够生育而被赞美,比如《周南·蟲斯》就是借蟲斯来赞美生育的能力。 任何一种社会形象和社会角色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现实和具体的社会环境所赋予和规定的,女性作为一群具有特定意义的社会形象,其社会角色当然也是由社会现实和其所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所确定和赋予的。但具体到《诗经》这样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来说,其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角色的规定却是由《诗经》作者、编纂者及注释者共同完成的。《诗经》记载的是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商周时期,由于劳动力的不发达,生存环境的艰苦,女子常常要担当起劳动和组织劳动的重任,所以健硕有力的女子,就成为人们心仪的对象。而且为了对抗恶劣的环境,先民的种族繁衍的愿望也是相当的强烈。这种高大健壮的女子符合这种审美,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生殖力的崇拜。 三、逆境中的哀婉悲戚而又坚强的形象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国风中的弃妇诗共有三篇:《卫风·氓》《北风·谷风》《召南·江有汜》。这三首由血写成的诗,字字是泪。它们分别代表决绝醒悟型、谴责控诉型、痴情如故型三类不同的弃妇形象。古代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氓》中,氓既无“良媒”,又不是奉父母之命。相恋中的女主人公,又哭又笑,为情所困。登上倒塌的墙,因见

外国文学人物形象

1、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2、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3、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4、于连人物形象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