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邻的埃及、叙利亚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下面是我...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邻的埃及、叙利亚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对于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来说是十分巨

大的,通过这场战争,以色列得到了用以抗衡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军事优势,但同时也造成了其他多方面、复杂的遗留问题,至今影响着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稳定。

战前,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共同签署了针对以色列的《共同防御协定》,因此以色列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装备上,都无法和这三个国家的联盟军队相抗衡。而以色列通过战争,在6天时间内击败了这三个国家的军队,夺取了约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其扭转了劣势,改变了他在国际上的地位。

但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影响对地区稳定方面也是巨大的,这场战争并没有带来和平,相反使得整个中东地区陷入了越发难以收拾的局面。由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民失业,极其被以色列赶出国土的,超过100万的巴勒斯

坦流民,都无法得到安置,而由于在战争中以色列掠夺的大量土地,同样也成为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的几个国家的重要政治问题。在以色列和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之间的冲突直到今天仍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第三次中东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这些军事冲突中,已经有超过数万人丧命,在根据专家估计,在往后的四十年时间里,冲突还将持续。同时,地区极端势力也在不停的冲突中崛起,成为了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次中东战争简介

要对第三次中东战争简介,必须从1967年6月5日清晨说起。这一天,以色列的空军袭击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的25个军事基地,对阿拉伯国家的空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事实上,为了应对战争,以色列早已摸清了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分布情况,因此这次空袭是有针对性的。

在空袭之后,以色列的军队就开始向埃及的西奈半岛推进,他们兵分三路,在那里遭到了埃及军队的顽强抵抗。但由于以色列的空军早已歼灭了埃及的空中力量,因此埃及军队在得不到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十余万部队被全歼。仅仅三天时间,以色列军队就宣告占领了西奈半岛。

在进攻埃及的同时,以色列也对约旦发动了攻击,在攻击中,他们很快夺取了耶路撒冷的东部地区和约旦河西岸。

此时,联合国方面要求以色列停火。以色列表面上答应了停火要求,但在6月9日,又突然向叙利亚发动了进攻。到第二天,以色列军队已经夺取了兰戈高地和几条通往大马士革的道路,切断了通往阿拉伯国家的输油

管道。

直到此时,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三个国家,在同时被以色列击败,因此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叙利亚率先和以色列签订的停火协议。

此时苏联方面要求美国尽快敦促以色列停火,但美国在以色列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并不希望就此停火。迫于无奈,苏联方面只好要求埃及率先停火,埃及总统纳赛尔见大局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接收了苏联的建议。而美国同时也要求以色列在12日停火。这场战争前后仅持续了六天,所以又被成为"六日战争"。因其发生在1967年6月,故又被称为"六月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印度的关系

第三次中东战争主要发生在以色列和约旦、埃及、叙利亚等国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因此,实际上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印度的关系并不大。但是,这场战争也多少牵涉到一些印度元素在其中。

首先,在当时的联合国军队中,有部分印度军队。而以色列方面则认为,印度在政治上有倾向于埃及的嫌疑。后来当战争爆发时,时任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的吴丹在埃及封闭了蒂郎海峡和驱逐联合国维和部队后,要求将联合国军队向以色列方面移动时,遭到了以色列的拒绝。因为以色列方面认为,此举有可能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遭到破坏以及军事机密被泄露。

然而实际上,以色列单方面的想法是错误的。印度在政治立场,应当属于中立。因为当时在埃及总统下令封锁蒂郎海峡时,曾对埃及提出异议,因为根据国际法规定,船只在取得本国国家的同意时,有权"无害通过"。所谓的无害通过,即指船只在不损害沿海国家的权力和秩序下,可以不间

断地快速通过。而埃及方面的封锁命令,实质上是有违国际法的规定的。从这个方面来看,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印度的关系是停留在政治中立态度上的,但不久印度又提出了一个说法,即所谓的有害还是无害,当由沿海国家进行判定。这实际上,印度在政治上,确实有委婉地倾向于埃及的嫌疑。因为其间接地认可了埃及对港口封锁的合法性,以及对以色列制裁的可行性。

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深刻影响

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深刻影响 姓名:胡蕾 学号: 201163503136 班级:数 113 二〇一二年六月

战争影响 第1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联盟的失败而告终。此后,阿以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成为长期动荡不安的根源。 “分治”的政策和大国的插手干预是爆发阿以战争的直接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反对英国的“委任”统治日益发展,美国为加紧向中东地区渗透,以取代英、法在中东地区的统治地位,不断施加压力和影响,置英国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迫使英国不得不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终于接受加拿大、捷克等国提出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提案,按照民族分别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通过了决议。美国和前苏联都宣布支持这一“分治”决议。随后,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美苏又率先宣布承认以色列。就在以色列国成立的当天夜间,便爆发了阿拉伯联盟国家军队对以色列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1次中东战争。从此,以阿拉伯联盟国家为一方,以以色列为另一方的阿以矛盾对立,每酿成一次大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都是因“分治”问题的矛盾激化与美苏等国插手干预和利用密切相关。这一地区的矛盾斗争日益成

为美苏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受其制约和影响。这就充分说明,推行巴勒斯坦“分治”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与干预,是导致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根源,而由“分治”引起的民族、领土和宗教等的矛盾对立,是酿成战火连绵的直接动因。 以色列战略指导得当,作战方法灵活战争初期,以色列受到阿拉伯联盟军队的突然攻击,丧城失地,处于被动地位。但它积极利用第1次为期4周的停火时机,进行兵员动员,扩充军队,调整军队领导体制,向美国等国采购武器装备,改善军队装备水平,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政治外交上积极开展活动,取得美国等大国的支持,并注意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分歧与矛盾,变被动为主动。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以色列率先发起反攻。以后每次停火之后,都是以色列首先发动攻势。以军在转入反攻的几次作战中,能够灵活运用战法,选择主要突击方向,以快速机动的速决战,各个击败阿拉伯军队。例如,1948年10月16日,当以军在曼希方向进攻受挫后,立即改变主攻3-向,向胡莱卡特方向进攻取得成功。在这次进攻作战中,以空军拥有的100架飞机,150名飞行员,出动了近240架次,对阿拉伯联盟军队投下151吨炸弹,获得预期的效果。而对阿里什机场的袭击,致埃军空军无法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其地面部队作战。由于以军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初期的不利态势,夺取战略主动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经过这场战争,以色列根据自己地小人寡,和作战对象众多等实际情况,使其军队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国防体制、动员和预备役制度

高中历史 第18、19课 “冷战”中的“热战”与中东战争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二、教材分析 《“冷战”中的“热战”》与《中东战争》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的第18课与第19课。二战结束后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统计表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8课共有二个子目,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第19课共有三个子目,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历次中东战争、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必修I《世界多极化趋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等,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等,学生对朝鲜半岛形势、中东问题,这些新闻热点有一定了解,对于越南战争的认知有些是通过影片了解的,对于不学习地理学科的同学来说,从地理位置、战略地位认识战争的起因有一定的困难,中东问题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族、民族纷争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学科素养:经过一年半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学科素养都有一定的积淀,本节课通过朝鲜半岛地图、中东战争示意图、漫画、文献材料解读、史学观点的辨析及视频等,相信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学习兴趣:2018、2019世界十大热点新闻相关视频节选、珍贵的历史照片、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墓志铭、漫画、名人名言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到和平虽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和平的进程仍然艰难曲折并存在反复,进一步认识和平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时政新闻、世界地图,关注地区热点频发地的位置;利用教材和资料,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阅读教材按时间顺序自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进程大事年表,结合相关史学著作、名人观点、视频、文学作品等分析三次战争影响。 3.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的关系,分析“冷战”与“热战”这一对看似矛盾的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4.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介绍中东和平的重大事件和遭遇的挫折,认识到和平虽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和平的进程仍然艰难曲折并存在反复。 5.局部战争造成了巨大人员物质损失,交战国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军备上,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萨达特、拉宾被刺,给中东和平带来一些影响,然而世界走向和平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五、重难点分析 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结合本校学情及高考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影响;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和平进程的艰难性。 2.“冷战”与“热战”的关系;中东局部战争和当时世界大势之间的关系,中东问题的原因。 六、设计思路 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结合学情,结合高考的高频考点,我们把本单元四课时按教材时间顺序合并为两课时,完成课标要求。本单元也可以从西方国家与亚非拉国家之间发生过的战争入手,把第18课“冷战”中的“热战”与21课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进行合并,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入手,把19课中东战争与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进行合并,但考虑到学生学情,兼顾教材时序,所以选择本课的整合方式。 本课以大连海湾高级中学的“一三六模式”为载体,“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为指导,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为手段,借助教材、课前案、课堂案、相关影视资料,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设置、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反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围绕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0世纪上半期相继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平的时间非常短暂,以至于有人把两次世界大战合称为“30年战争”。在两极对峙、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不断,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和平的直接威胁。今天,这些地方有的仍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也是全球24小时热门新闻的火山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短视频,关注视频中的重大事件。 视频中的重大事件有半岛问题、中东问题,如果重回20世纪50至70年代,我想还会有一个地方进

中东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中东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这项决议案对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阿以战争。“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中国与西方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中国的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中东问题

中东的焦点有哪些? 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由于世界若干大国在这个矛盾中展开了争夺,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尖锐,并具有全局性。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北与黎巴嫩接壤,东与叙利亚、约旦为邻,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相连。南端的一角临红海的亚喀巴湾。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耶路撒冷是三大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犹太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基督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伊斯兰教徒则认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宵"(遨游七重天,见过先知和天堂)。耶路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长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尽管已逐步分别与当地各民族同化,但仍然忍受不了各国地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歧视和残酷迫害,特别是犹太劳动人民在政治上遭受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此外,不少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兴办企业,逐渐在世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同当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矛盾。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掀起了排犹活动,甚至残酷杀戮犹太人。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十九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十九世纪末,英国正加强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极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保证通往印度等东方殖民地的航道。英国这时特别觊觎巴勒斯坦,一方面使自己的势力伸向中东腹地,另一方面用它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屏障。犹太复国主义要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英帝国主义也要前去控制巴勒斯坦,于是它们就开始勾结起来。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的背景。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首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大英帝国对此积极予以支持。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表示了英国政府的赞成态度,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两次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把巴勒斯坦作为委任统治地,大批犹太人因英国的支持,从世界各国迁来定居,人数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英、犹默契地夺取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把许多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在阿、犹两个民族之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民强烈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它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不断进行抗英斗争,迫使英国重新考虑它的政策,以确保中东不致落入英国的敌手德国手中。在二战前夕,英国开始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和"购买"土地,犹太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英、犹之间从此发生龃龉甚至摩擦。犹太人因此开始寻求美国的支持。 二战后,阿拉伯各国纷纷独立,因此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扩张。美国选中了犹太复国主义这一工具,犹太复国主义也要靠美籍犹太资本家和美国政府作为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靠山。于是美国更大规模地挑起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并对它们分而治之。在美国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甲,阿拉伯国:土地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 乙,犹太国:土地为14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另外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实质,是分裂巴勒斯坦,并使犹太复国主义的统治取得合法地位。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但"分治决议"拟议中的"阿拉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2)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

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回答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 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

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 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 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把握文明冲突背景下,各种复杂因素对地区和平的影响 难点:中东问题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的 矛盾;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中东战争”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东战争”是指 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中东 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 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 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是如何由来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纷争的由来 (一)历史因素(多种文明、名族矛盾)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西亚的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古代希伯莱人(即犹太人)曾于公元前1025 年在此建立国家,但不久被灭。后来,犹太人陆续迁离,该地区长期为阿拉伯 人的居住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一次大战期间,英国为了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企图依靠犹太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因而积极支持犹太 复国主义运动;战后,美国为了插手该地区,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这样,犹 太人从世界各地陆续大量迁往巴勒斯坦,原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则被大批赶 出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由此激化。(二)地理因素(战略地位、石油资源) 【学习探究】中东指的是哪儿 ?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是欧 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 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 松木坪中学杨会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东的概念,知道中东地区在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掌握二战以后到70年代间中东地区四次战争的概况以及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通过对联合国“分治”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数据分析,对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等历史信息的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课前收集四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课上以战地记者身份作报道,培养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通过“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学习习惯。 3.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通过拉宾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后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动荡不安的历史特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三、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地图:世界地图、西亚北非地行政区图和地形图、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第一次中东战争地图、第三次中东战争地图;图片:哈马斯制造的爆炸事件现场、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等历史人物、耶路撒冷圣殿山;表格:四次中东战争简表;网站:怀念拉宾向往和平网站,南方网;歌曲:《和平之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引出时事话题:哈马斯制造爆炸性事件,展示一组相关图片; 2.学生畅谈看完图片后的心里感受; 3.提出问题:哈马斯为什么这么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和他们同归于尽?(二)学习新知识 第一个问题:战火频仍的中东 1.明确中东概念,并在地图上把它找出来; 2.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中东的相关信息:石油储量、“新月沃地”、亚非文明古国、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人等; 3.运用地图,联系历史知识,介绍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1)复习阿拉伯人在中东建国、发展概况,计算时间; (2)介绍犹太人在中东建国及其被迫流散的概况; (3)阅读课文了解犹太人重返家园的情况(提醒注意时间和支持者);(4)复习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命运,介绍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的概况; (5)阅读课文,了解二战后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并指导阅读地图,分析历史数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阿拉伯国和以色列国的领土面积; 过渡: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以色列国建立后,阿拉伯人对它发起进攻,中东战争爆发。 4.学习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 (1)小组代表分别就四次战争情况作报道; (2)出示《四次中东战争简表》,归纳四次中东战争的总体情况:交战双方、结果、时间、战争发动者; 过渡:短短25年的时间,阿以之间你来我往,进行了四次的大厮杀,他们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回顾中东战争的起因,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实质是领土争端; 2.对比一战后英国对中东地区分而治之和二战后联合国对中东地区分而治之,两种相同措施所带来的不同反应,引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核心是民族宗教矛盾; 3.引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根源是历史问题; 4.介绍中东地区现实利益冲突的表现; (1)领土之争; (2)“圣城”之争:旧城中心的圣殿山山上是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山腰哭墙是以色列人的国魂所在,谁也不能放弃; (3)水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闹水荒,水资源的争夺和冲突。正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说的:“如果我们在解决中东所有问题时不能使水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那么,这一地区就将爆发危机。” 5.小结过渡:正是历史问题的存在、现实利益的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中东地区的问题难于解决。而使这一地区的问题复杂化的,除了阿以双方自身的矛盾外,还有来自外部的因素; 6.引导归纳一战后介入中东地区的西方列强,分析西方列强介入的原因:丰富的石油资源、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7.总结:历史的、现实的、内部的、外部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中东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长期以来战火频仍、动荡不安; 8.过渡:战争解决问题了吗?长年战争又带了什么问题?所以,经历了四次中东战争后,到了20世纪70年代,首先是埃及总统萨达特提出和平对话主张,从而开启了中东和平之门。 第三个问题:艰难的中东和平之路 1.借助图片介绍:中东和平的奠基人埃及总统萨达特,于20世纪70年代冒着巨大风险访问以色列,促成埃及与以色列的和谈,开启中东和平之门,他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 2.识图:阿拉法特,阅读他70年代在联合国一次讲演的结束语:“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分析它的含义; 3.介绍:经过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到了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了转机,读图:巴以双方领导人会晤、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沙龙——以色列的铁血恺撒(整理精校版)

沙龙——以色列的铁血恺撒 素材汇编 0111 2221 多面沙龙 有人称他“战鹰”,有人称他“屠夫” 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埃尔·沙龙的医生2日说,沙龙的病情持续恶化,生命垂危。沙龙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有人称他是“战鹰”、“以色列之王”,也有人称他为“屠夫”、“推土机”。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保护神;在反对者眼中,他是屠杀阿拉伯人的元凶。如今,他的生命指针可能要停止了。 【年少生猛】拿着大棒看果园 沙龙1928年2月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的一个犹太农民家庭,沙龙家原姓施恩内曼,后来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沙龙山谷为姓氏。沙龙的父母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22年,他们从前苏联移民到以色列。他的父亲脾气暴躁,非常专制,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他在沙龙6岁时就交给他一根大棒去看管自家的果园。胖墩墩的沙龙经常抡着一根大棒虎虎生风,谁敢来侵犯,他就毫不留情地揍谁一顿。当地的阿拉伯少年都对他十分发怵,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棒小子”。 1942年,年仅14岁的沙龙加入了犹太青年准军事组织“加德纳”。在特拉维夫高中求学期间,沙龙主修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等科目,就在这一时期,他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1947年,沙龙成为“哈加纳”组织的教导员,负责犹太定居点和集体农庄的安全保卫工作。 【屡立战功】从“排长”到司令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不到24小时,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国发动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开战之初,沙龙即被提升为以色列国防军“亚历山德罗尼旅”的排级。在战争中,沙龙显示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伞兵部队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米拉通道,为以军最终占领西奈半岛立下了汗马功

我们这一代东京人:日本经济起飞的略影(转自新井一二三作品)

我们这一代东京人:日本经济起飞的略影(转自新井一二三 作品) 本文作者新井一二三 我们这一代东京人是新井的个人历史,记述了日本经济起飞中的个人历史,其中 涉及的发展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不无启示。 我是一九六二年在东京出生的,户口簿上写的出生地址是涩谷区红十字会产院,算是东 京较好的医院之一。比我大两岁多的哥哥也在同一个地方出生。听说,奶奶当时对儿媳 的决定颇有意见,毕竟她把自己的九个孩子都在家里生下的,何必花好多钱到医院生小 孩?说家里,其实十整天都有很多人来来去去的寿司店后面。母亲属于战后受民主教育 长大的一代,绝不肯服从婆婆的命令。多年以后,她还对我诉苦道:“刚怀孕的时候, 你奶奶叫助产士诊察过我。就是跟铺子只隔一张纸门的地

方,又没办法锁住,随时会有 人拉开门进来的。当时,店里雇佣好几个伙计、徒弟,全是年轻小伙子。我怎么受得了 他们好奇的眼光。” 看统计,一九五五年在日本呱呱坠地的孩子当中,在产院出生的只有百分之十八,到了 一九六五竟增加到百分之八十四:分歧点是六〇年,此后在产院出生的婴儿永远超过一 半(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出现一些人批判产院分娩造成母子之间的心理鸿沟,主张恢复 家庭分娩)。那一年谢国权医生(台南诗人竹轩谢溪秋三男)写的《性生活之智慧》问 世,用照片介绍做爱姿势的书轰动全日本,成了总发行量达三百万万本的超级畅销书。 当时,他就在红十字会医院当产科主任,我是由他接生的,可见母亲多么会赶时髦!奶 奶一个人无法挡住时代潮流的势头,最后非让步不可了。但是,婆媳关系日趋激化。我 懂事的时候,父母早已从寿司店搬出来,在新宿区神田川边只有一间房的木造平屋,独 立经营小家庭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

国际关系历年真题2003--2009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3年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当代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1、麦克马洪线 2、彭定康 3、中国对美复交三原则 4、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 5、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6、前门驱狼,后门拒虎 7、李登辉访美事件 8、上海合作组织 9、《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10、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 1、简述新中国处理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2、简述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的学说 3、简述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思想 三、论述题 1、如何评价60年代的中苏论战? 2、如何看待美国在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后又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 3、如何看待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反恐和反霸问题? 4、如何认识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 一、名词解释 巴格达条约组织新东方政策综合国力莫斯科条约“多米诺骨牌”理论古巴导弹危机第四点计划三权分立肯尼迪回合十月革命 二、简答题 1、简评“北约东扩”。 2、简析“一超多强”。 3、简析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方面失利的原因。

4、简论“新思维”。 三、分析题 1、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做出强烈反应? 2、评述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扩大历程。 3、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4、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的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 1、中美复关三原则 2、中苏关系正常化三大障碍 3、“再论无产阶级专政” 4、洛美协定 5、葛罗米柯 6、布热津斯基 7、麦克马洪线 8、彭定康 9、新东方政策 10、哈尔斯坦主义 11、三环外交 12、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 1、中法建交的原因 2、日本民主化改革的内容 3、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观 4、凯南的遏制理论 5、两个中间地带学说 三、论述题 1、中国地缘战略环境 2、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3、评价60年代中苏论战 4、如何看待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反恐与反霸问题 5、如何看待美国在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后又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 6、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口试题目 1、翻译联合国决议

中东战争

第19课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一种说法):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课程标准: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导言:中东战争是二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个地区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战火频繁,40年来共爆发5次较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加剧、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尖锐化的表现。 中东地区的纷争有何而来?巴勒斯坦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如何?一、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犹太人在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犹太教),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又建立了马卡比王国,100年后,被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勒斯坦(伊斯兰教)。 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一战前后,兴起“犹太复国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 1947年,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不顾阿拉伯人的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但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耶路撒冷(三教圣地)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圣城,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的“国际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以色列以战争形式占新城,夺旧城,于1980年宣布为永久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也宣布该城为首都。 你如何认识“犹太复国运动”? 1.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2.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3.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中东——巴勒斯坦的地理概念 2、犹太人建国:1948年以色列,(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一八一号决议 3、阿拉伯人建国:1988年,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加沙地区

九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3.5

九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2012年3月5日) 1、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案复杂。这一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巴拿马 C、阿富汗 D、中东地区 2、右图名为“历史性的握手”,它给长期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请你判断握手的双方代表的国家是() A、埃及以色列 B、巴勒斯坦以色列 C、伊拉克以色列 D、埃及伊拉克 3、李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法国进行了长期斗争④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在筹备“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历史小报编辑中,需要搜集的资料不应包括() A、义和团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非洲独立年 5、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造成这一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 B、联合国的“分治”会议 C、宗教信仰不同 D、“蒙巴顿方案” 6、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幅图片,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A、经济全球化 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亚非拉的奋起 7、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分治遗留下了许多问题,造成印、巴间的严重对立。炮制印巴分治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8、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非洲这片土地上,1990年的非洲大陆就曾经被世界所关注。因为这一年() A、非洲独立运动在北非展开 B、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中东战争局势分析

1948年到1982年间中东战争局势分析 1948年到1982年间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既是民族历史遗留问题的集中大爆发,又充分体现了美苏两个大国控制下的世界局势的复杂性。五次中东战争中,美国为首的西方和苏联的力量均有明显的加入,如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这彻底改变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局面乃至至今的中东局势。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袭击埃及海、空军基地,明目张胆地挑起战局。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参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而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更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为何两大政治军事力量会在中东发生冲突?首先,地处亚非欧三周交界的中东是世界战略要地,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很宝贵的。二战结束后,美苏的矛盾愈演愈烈,虽然在中东地区没有直接绝对的利益相关,但是对于这块国家发展的宝地,双方都不肯轻易让给对方。 五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并未向前线派兵,但利用侦察卫星给以色列方面提供前线情报,并向以出口F-4战机和F-5战机,这两型三代战机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而阿拉伯国家则得到来自苏联的大量米格战机的出口。所以五次中东战争不可避免的带有两大国博弈的色彩和实质。 另一方面,战局初期美国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日后局势恶化的重要因素。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的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的议案,使以色列国防军(IDF)得以建立,并在此后的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这也是中东战争旷日持久,双方都不愿意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争端的重要原因——双方都觉得自己有个几斤几两,谁还愿意“妥协”呢。但对于美国来说,或许这才是有利于自身的最好抉择,在重洋之外的另一个半球带一个小弟有什么害处呢?而且这个小弟还是个有志气有潜力的小弟。 而我认为,五次中东战争中美苏的影响和控制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因素。中东问题由来的重要原因是犹太人企图收回失去的故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没有美苏两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中东战争依然会爆发。从这点看,当年解决中东问题的途径不会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谈判,更不可能是战争,而应该是政治谈判框架下的民族和解和政治和解。 民族历史遗留问题一天没有解决,或许真正的中东战争就一天还在继续。中东和平,还有很长路要走。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第19课 中东战争知识点练习第五十八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第19课 中东战争知识点练习第五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起代号“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定点清除”了哈马斯二号人物、“卡桑旅”领导人贾巴里,对哈马斯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空中打击,并威胁发动地面攻击。加沙武装人员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予以还击。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爆发了近年来最为激烈的交火。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 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D、巴以问题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因素有( )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 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国的干预 B、民族矛盾尖锐 C、宗教矛盾复杂 D、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地图展示了当今世界某一热点地区,之所以动荡不安,因素有( )①战略位置②历史遗留问题③宗教问题④大国介入问题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阿以冲突的焦点是巴勒斯坦问题,此地在历史上曾是世界上影响巨大的三个宗教的圣地。以下教派选项中不包括在这三个教派中的是( )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阿以之间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直到今天巴以冲突仍时有发生,中东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二战后中东地区的特点是( )

中东战争的根本原因

中东战争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部分基督教的国家仍没有平安呢?原因是上帝的真道至今人们还没有完全走正确。所以二千年来基督教内部战争不断,其战争的性质就是为基督的真道而战争。现今的大国崛起前的战争,都充分体现了上帝站在走在较正道上的子民一边,并常常将祝福藏在患难中,使上帝的子民在苦难中认识上帝并全身心依靠上帝,同时也使所有的人都看到走了弯路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 上帝就籍着不计其数的战争及各类患难中让他的子民回头跟随他并读懂他,这一切上帝都是为了救他所拣选的民,使他所拣选的民早日离开罪孽而成为圣洁的人而得救。如:英法的百年大战,上帝就籍着十七岁的农村女孩贞德带少数的法军来战胜多数的英军,使百年都输掉战争的法军看到上帝奇妙的大能,也知道光靠人自我努力,就是有三倍英军力量的克勒西战役就告诉法国民众,输掉战争的原因是人们离弃上帝拜偶像。当然,当时的法军不是拜别的异教偶像而是拜基督、圣母、十二门徒的塑像,还念珠。这与《圣经》经义大相径庭,上帝为了拯救子民,就籍着战争将走在正路上的子民分离出来并拯救祝福他们。欧美的大多数国家就战争中投靠上帝并力求走在正道上而得上帝赐福的。 至于那些至今还走在迷途中的欧美等的少数一些国家,至

目前止仍旧在弯路中。中东地区比较突出。就美国的独立战争,林肯的解放黑奴战争,以色列的复国等都能强悍地证明,走在上帝旨意里的上帝子民是必胜的。 上帝有奇迹的作为,通过人想不到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将他的民众救出罪孽火坑,使世界上的人们都认识他,并知道他是唯一的真神和他爱世人的真道,使人类重新回到天父上帝的怀抱里得平安幸福。愿我们的国人也认识创造天地万物的独一的真神---上帝及为人类洗罪的耶稣基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