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

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本文的词语。

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

逐句、逐段讲解。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1 作者简介。

2 “说”的特点。

3 正音、诵读。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四、朗读课文。

叫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 弄懂词句。

2 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 段意概括。

逐段讲解课文

第1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

提问二: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是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这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

提问二: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讲解: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

第3段

一、全班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这段写什么?

讲解: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第1—3段。

2 整理这三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3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 第4、5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 衬托、对比写法。

3 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

二、词句。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①之乎?则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戚”:悲哀。“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

“涕”:眼泪。“君”:敬称。

“将”:打算。“生”:使动用法,使……活。

①“之”:代自己,我。“斯”:这。②③“之”:的。

“未若”:不如。“甚”:厉害。“向”:旧时,往昔。“为”:做,干。“病”:苦。

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

三、内容。

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本段主要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结尾这段写什么?

讲解:结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五、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

已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入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

观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六、虚词总结

之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

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①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七、布置作业

1 熟读全文,背诵“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 作课后练习。

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视其缶(f%u)曩(n3ng)殚(d4n)其地之出

B.弛(ch0)然顿踣(b$)生日蹙(c))

C.啮(li8)人挛腕(lu2n w3n)瘘(l $u)

D.隳(hu0)突恂(x*n)恂而起而骇(h4 i)者

2.加粗字注音不全对的一项

[ ]

A.腊(x9)之以为饵熙熙而乐(l8)以俟(s@)夫

B.当(d4ng)其租入谨食(s@)之死者相藉(ji 8)

C.几(j9)死者数(sh))矣退而甘食(sh@)其士之有

D.更(g5ng)苦役然得(d6)而腊之号(h2 o)呼而转徙

3.“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

B.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

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

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

4.《捕蛇者说》选自_______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______ _时写的。

5.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中唐朝有________,宋朝有________。

6.从全文看,蒋氏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________的罪恶现实,并卒章显志,以________点明主旨。

7.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________这句话中看出来。

阅读完成8~26题。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解释加粗部分字词。

①貌若甚戚者()若毒之乎(

②安敢毒耶()孰知赋敛之毒()

③哀而生之乎()叫嚣乎东西(

④则已后矣()可以已大

风()

⑤呼嘘毒疠()号呼而转

徙()

⑥触草木,尽死()以尽吾齿()

⑦谨食之()退而甘

食其土之有()

⑧君将哀而生之乎()乡邻之生日蹙()

9.指出加粗词用法。

①哀而生之乎()殚其地之出(

②向吾不为斯役()其印为子群从所得

()

③汪然出涕曰()然得而腊之以

为饵()

④吾父死于是()于是宾客无不

变色离席()

10.写出加粗词古今义。

①今虽死于此②吾尝疑于是

古:古:

今:今:

11.指出加粗词在文中词性的变化。

①乡邻之生日蹙()②竭其庐之入(

③殚其地之出()④退而甘食其土

之有()

⑤岁赋其二()⑥腊之以

为饵()

12.写出下列“而”字用法。

①黑质而白章()②然得而腊之以

为饵()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④吾恂恂而起()

⑤而吾蛇尚存()⑥而吾以捕蛇独

存()

⑦人不知而不愠()⑧面山而居()

13.写出下列“于”字的意义或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③余将告于莅事者()④吾祖死于是()

14.写出“以”字的意义。

①可以已大风()②今以蒋氏观之()

③以捕蛇独存()④以啮人无御之者()

⑤太医以王命聚之()⑥以尽吾齿()

15.写出“其”字意义和用法。

①当其租入()②视其缶(

③今其室()④其真不知马也()

⑤专其利()⑥竭其庐之入()

16.写出“焉”字意义和用法。

①时而献焉()②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争奔走焉()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7.译句。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苛政猛于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段中蒋氏大戚,是因________________,闻赋而“大戚”,_ _______可知矣。

19.选段①中有一句话是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一个中心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突出“复吾赋不幸之甚”,选段①运用对比。先用假设句__ ______领出这一层,然后用乡村________与________对比;接着用____ ____又领出一层,用乡邻________与吾________对比。通过一“昔”一“今”的乡邻遭遇的不幸与蒋氏的难言之隐的“乐”对照,自然用____ ____回答上文的________。

21.选文①中说“非死则徙尔”。这里“死”和“徙”都是什么原

因?________ 。选段中________一句与课文二段中“专其利”相照应。

22.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矣”,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表面上是庆幸,却蕴含着凄苦之情,乡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谓百无聊赖,然而蒋氏自陈心曲的一大段话是一种________的情调,惟其不伤,____ ____。

2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但蒋氏一岁中犯死者二,哪有什么“甘”?不受悍吏逼租之苦,算是苦中有“甘”,这种________(用《石壤吏》中句子回答)的感情,包含着巨大的隐痛。

24.从修辞角度分析例句,再从选文中摘录一句。

例:①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5.读段②时,要读出________,速度要________。

26.“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结构中有何作用?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作用?________。

27.本文思路:①________→②募蛇→③________ →④捕蛇者→⑤________→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文章以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达到了写作目的。

28.本文行文曲折顿挫,处处出人意料。它们依次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⑤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结论→引孔子的话设疑“吾尝疑乎是”→接着写“犹信”。

29.如蒋氏同意了作者“更役”、“复赋”的劝告,对本文的主题表达有何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提供意思从学过课文中找出八个带“然”的形容语。

例: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坐落在泉边(翼然临于泉上)

①眼泪汪汪的。()

②放心地躺下(睡着)。()

③被吓得哭天叫地的。()

④醉醺醺的倒在众宾当中。()

⑤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⑥房屋整齐美观。()

⑦眼前一片凄凉景象。()

⑧七嘴八舌表示赞成。()

应用创新

3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乙)当时赋敛烦苛,民不聊生。子厚感怆于中,因藉捕蛇之言立论,以规讽当世。又,按此篇亦是空中结撰,不必有捕蛇之人,不必有捕蛇之事,妙在将赋敛之毒于蛇处,俱借蒋氏之口中说出,作者只加“孰知”二字,全不费力。

(甲:式,同轼,用作动词,扶着车轼。一,副词,实在,的确。重ch$ng,重叠,多数。舅,丈夫的父亲,公公。小子,老师称学生。

乙:怆chu4ng悲伤。以规讽,怆于中,内心深处。)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A.使子路问之()B.小子识之()

C.然()D.何为不去()

E.哭于墓者而哀()F.今吾子又死焉()

G.民不聊生()H.因藉捕蛇之言立论()

②说明下面句中“也”表示的语气。

A.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

B.何不去也?()

C.苛政猛于虎也!()

③甲文中的“夫子”、“小子”、“子”各依次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柳文、甲文与乙文有什么区别?(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说明)

柳文、甲文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乙文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柳文与甲文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写出两条即可)

A.柳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则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柳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文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柳文和甲文都有“苛政猛于虎”,但作用不同,在柳文中是用做立论的________,而在甲文中作用是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1.C 2.C 3.C 4.柳河东集永州 5.韩愈,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6.苛政猛于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①好像;你②怨恨,毒害③语助词,吗;在;介词④已经;止,治愈⑤呼吸;呼叫⑥全部;过完⑦喂养;吃食⑧使……活下去;生活 9.①代词,指我;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做,干,动词;被,介词③……的样子,词尾;然而④在这件事;表承接的连词

10①虽古:即使今:虽然②尝古:曾经今:品尝

11.①一天天,名词作状语②动词作名词,收入的粮食等③动词作名词,生产的粮食④动词作名词,种的粮食等⑤名词作动词,征收⑥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

12.①并连,不译②顺连,不译③并且,递连④修饰连词⑤假设连词⑥然而,转连⑦却,转连⑧表修饰连词 13.①比,比较介词②到,介词③向,介词④在,介词 14.①用②凭

③因④如果⑤用⑥来,用来 15.①他,指捕蛇者②代词,那③代词,那④难道,大概⑤代词,这种⑥代词,他们 16.①代蛇②啊,语助词③代捕蛇之事④代写的这篇文章 17.①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②(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忧(乡间)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啊。③哪里像我的乡邻天天有这样冒着死亡威胁的事!④苛酷的统治比还要凶啊!⑤谁知道搜括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⑥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18.作者要告诉地方官,更换蒋氏的差使,恢复他的赋税;赋敛之毒。 19.则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0.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十室九空,吾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又安敢毒邪?若毒之乎 21.赋税的苛酷,而吾以捕蛇独存 22.哀而不伤;反而使人愈觉得悲痛。 23.存者且偷生2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5.一种悲的感情,读出沉重感,慢。26.结住往事,由此转入议论;作为立论的根据 27.①产蛇③捕蛇⑤捕蛇者说蛇 28.①异蛇之毒人避之尚且不及→但永州之人争奔走焉→②蒋氏专其利三世→却祖、父辈死于是③余将告莅事者为蒋氏更役复赋,蒋氏应感谢→蒋氏却大戚④捕蛇危险,蒋氏则以为熙熙而乐→结论是“安敢毒邪”。 29.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结论难以立脚 30.①汪然出涕②弛然而卧③哗然而骇④颓然乎其间⑤怡然自乐⑥屋舍俨然

⑦满目萧然⑧杂然相许 31.①A.派 B.记住 C.是这样 D.为什么;离开 E.并且 F.于之,在虎上 G依赖 H.凭(或凭借)

②A.句中语气停顿 B.疑问语气 C.感叹语气③孔子子路等学生

那位妇女④通过对事件和人物的对话,揭露苛政的罪恶。作者评论柳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交代写作《捕蛇者说》一文时沉重悲愤的心情,阐释写作目的是为规劝当世,减轻赋敛。以及巧借捕蛇人之口,说出赋敛之毒,主旨更易于让读者接受。⑤A.以捕蛇与交赋税的遭遇来对比,突出赋敛之毒。以死于猛虎与交税赋之遭遇对比,突出赋敛之毒。 B.柳文不仅有同情和揭露,还有解除人民痛苦的愿望,即希望当权者得到他所写的文章,从而解决问题。只有同情揭露⑥依据概括全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捕蛇者说练习及答案

《捕蛇者说》练习 一、阅读《捕蛇者说》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回答下没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然得而腊.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焉() (3)苛政猛于.虎也()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⑴去死肌,杀三虫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⑶西蜀之去南海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 ⑵⑶ B ⑴⑵ C ⑶⑷ D ⑵⑷ 4、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 文: 二.阅读《捕蛇者说》第四节,完成下面题目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君将哀而生之乎?译 文: 3.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 答: 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3课

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复习检测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礁石(qiáo jiāo)气概(ɡài kài) 饲养(sìsí)瞌睡(k?kē) 甘蔗(zh?zha)竹篾(miamì) 中弹(zh?nɡzhōnɡ)混合(hún hùn) 镌刻(juān jùn)剥落(bōbāo)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寇()简()畔()哀() 冠()筒()衅()衰() 四、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漫不精心()血迹班班() 英武毫迈()天色苍芒()浴血博杀() 五、汉字开花(加偏旁组字组词)。 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_________ ()遭不幸:_________

恍然大():_________ ()毙荒野:_________ 体力不():_________ ()不成声:_________ 七、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3.生活悠闲自在。() 4.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八、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捕蛇者说》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常常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12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但是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但是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下面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氏大戚 B.殚其地之出 亲戚畔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吾恂恂而起 D.向吾不为斯役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者也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又安敢毒耶?

13.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受做了对照,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行对照,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行对照,从而深入揭露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2分) 14.文段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1.D(评分:3分) 12.(1)谨慎地豢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尤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每小题1分) 13.非死则徒尔旦旦有是(评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14.对劳动人民悲惨遭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但愿统治者能关切百姓疾苦。(评分:3分)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 1原文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1],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3],去死肌,杀三虫[4]。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5],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6]。”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8],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9];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而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10],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11],

视其缶[12],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13]。”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4]。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2注释 [1]啮(niè聂):咬。 [2]腊(xī西):干肉。这里作动词,有“风干”之意。[3]大风:麻疯病。挛踠(luánwǎn峦宛):一种手脚拳曲不能伸直的病。瘘:颈部肿烂流脓。疠:恶疮。[4]三虫:古时道家迷信的说法,认为人的脑、胸、腹三部分有“三尸虫”,此虫作崇,有关部分即得病。 [5]太医:唐代设太医署,有令二人,其下医师为皇室治病。 [6]数(shuò朔):多次。 [7]莅(lì利)事者:管这事的官吏。 [8]向:从前。这里有假使的意思。 [9]顿:劳累。踣(bó薄):倒毙。 [10]隳(huī 灰)突:骚扰。

《捕蛇者说》《礼记·檀弓》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捕蛇者说(节选)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坨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扶着车轼。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 B.以尽吾齿(牙齿) C.又安敢毒耶(怨恨) D.何为不去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今以蒋氏观之 C.谨食之 D.使子路问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B.【乙】文“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直接原因是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于虎”的苛政。 C.【甲】文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D.【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口人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在于“苛政猛于虎也”。 13向子翻译(6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小子识之,苛政猛子虎也 答案: 10.B(齿:年龄) 11.A(A悍吏之来吾乡,“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B今以蒋氏观之,“之”:代词,代上文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也”这句话;C谨食之,“之”:代词,它,代蛇;D使子路问之,“之”:代妇人。) 12. B(因为妇人的舅、夫、子都被老虎吃了) 13.(1)(3分)(假使)从前我不做(干)这个差事,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向”“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捕蛇者说》练习题以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叫嚣()2.隳突()3.日蹙()4.谨食之()5.腊( )之以饵( )6.募有能捕之者()7.貌若甚戚者()8.熙熙而乐()9.孰知赋敛之毒()10.以俟夫观人风者()11.呼嘘毒疠()12.号呼而转徙()13.吾恂恂而起()14.视其缶()15.则弛然而卧()16.悍吏之来吾乡()17.鸡狗不得宁焉()18.哗然而骇者()19.当其租入()20.吾嗣为之十二年()2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2.几死者数矣()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3.谨食之()4.吾嗣为之十二年()5.募有能捕之者()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7.以俟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9.黑质而白章()10.曩与吾祖居者()11.积于今六十岁矣()12.殚其地之出()13.则弛然而卧()14.犯寒暑() 三.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1.【已】①可以已大风()②则久已病矣()③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若】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②更若役()③貌若甚戚者()④若毒之乎() 3.【食】①谨食之()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4.【焉】①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今其室十无二三焉。()③时而献焉()5.【以】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而吾以捕蛇独存()③以尽吾齿。()④以啮人() 6.【乎】①若毒之乎()②叫嚣乎东西() 7.【居】①居十日()②曩与吾祖居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毒】①若毒之乎()②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9. 【赋】①岁赋其二()②复若赋() 10.【而】①黑质而白章()②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恂恂而起()④时而献焉() 11.【之】①悍吏之来吾乡()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⑤君将哀而生之乎()⑥太医以王命聚之()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⑧若毒之乎() 12.【是】①吾祖死于是()②吾尝疑乎是()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13.【于】①余将告于莅事者()②积于今六十岁矣()③吾祖死于是()④苛政猛于虎() 14.【生】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15.【夫】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②夫大国难测也()③荷担者三夫()16.【其】①当其租入()②专其利三世矣()③视其缶()17.【自】①自吾氏三世居是乡()②自三峡七百里中()③一板已自布字()④其印自落() 18.【为】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故为之说()19.【疠】①可以……瘘疠()②呼嘘毒疠() 20.【入】①当其租入()②竭其庐之入() 21.【岁】①岁赋其二()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捕蛇者说》)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C.①叫嚣呼东西②从流飘落,任意东西 D.①谨食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饥渴而顿踣②潭西南而望 B.①时而献焉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C.①吾尝疑乎是②苍颜鹤发,颓然乎其间者 D.①故为之说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我们现在对税收与作者对“赋”的认识有何不同?(2分)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参考答案 ⑻A ⑼D ⑽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我)小心地喂养那些毒蛇,到了手册献蛇的时间我就把蛇献上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京剧趣谈 马鞭 (1)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chí)骋(chěng)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gān)尬(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介绍了京剧中马鞭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和它的独特魅力。 (2)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介绍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3)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 ,那饭碗 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亮相

(1)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jiá)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介绍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介绍京剧中静态的亮相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3)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介绍京剧中动态亮相的特点以及它的艺术魅力。 本文作者徐城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作者简介 徐城北,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京剧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四大国粹:武术、医学、书法、京剧。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

捕蛇者说练习及答案

二十三、捕蛇者说 一、文学常识 1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形式上为叙议结合,以议为主。我们学过有《爱莲说》、《马说》。有以小见大的特征。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后被贬柳州,世亦称柳柳州。 二、重点字音字形 啮人()为饵()挛()嗣()几()死者数()矣大戚()蹙()殚()转徙()顿踣()相藉()曩()叫嚣() 隳突()恂恂()视其缶()谨食之()熙熙()孰知()又安敢毒邪()赋敛()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一词多义 其1、当其租入:他们的2、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3、视其缶:那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的 若1、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像2、貌若甚戚者:好像 3、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4、若毒之乎:你 5、望洋向若:海神名 6、以为莫已若:比得上 已1、可以已大风:治愈2、则久已病原矣:已经 病1、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2、君之病在肌肤:疾病 赋1、岁赋其二:征收2、复若赋:赋税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毒1、又安敢毒耶:怨恨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得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得到 是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这2、岂是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指冒死亡的危险 3、吾尝疑乎是:指孔子说的这句话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 5、是可谓善学者矣:判断动词 食1、谨食之:通假“饲”,喂养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3、身上衣裳口中食:粮食、食物 生1、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2、君将哀而生之乎:使。。。。。。生存 焉1、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于此,从这是2、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件事 3、虽鸡狗不得宁焉:语气词,不译 4、今其室十无四五焉:语气词,不译 5、且焉置土石:哪里 而1、黑质而白章:表并列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表顺接 3、而吾以捕蛇独存:表转折 4、吾恂恂而起:表修饰 甚1、貌若甚戚者:十分,很2、吾赋不幸之甚矣:厉害 疠1、瘘疠:恶2、呼嘘毒疠:瘟疫 而1、时而献焉:表修饰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表顺承 3、余闻而愈悲:表顺承 4、君将哀而生之乎:表顺承 5、而乡邻之生日蹙:连词,不译 6、号呼而转徙,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表修饰 7、饥渴而顿踣:表修饰8、哗然而骇者:表修饰 9、而吾蛇尚存:表顺承10、则弛然而卧:表修饰 岁1、岁赋其二:每年2、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年 悲1、余悲之:同情2、余闻而愈悲:悲伤、、 以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用来2、太医以王命聚之:用

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导读:【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

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涕: (2)竭其庐之入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4、【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乡邻蒋氏

语文版语文九上第23课《捕蛇者说》word练习题

23 捕蛇者说 1. .写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被贬的罪人,心情自然十分郁闷,但他仍关心社会问题,关注民生疾苦,并以著文方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 2.文言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可以 ..已大风(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许可) ④往往 ..而死者相藉也(古义:处处;今义:经常) ⑤余悲.之(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⑥则久已病.矣(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 ⑦虽.鸡狗不得宁焉(古义:即便;今义:连词,虽然) ⑧吾祖死于是 ..(古义:在这上;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2)一词多义 【赋】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赋税) ②岁赋.其二(征收,敛取) 【若】 ①若.毒之乎(你)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好像) 【毒】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 ②又安敢毒.邪(怨恨) 【而】 ①黑质而.白章(连词,表并列)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连词,表转折) 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连词,表顺承) ④则弛然而.卧(连词,表修饰) 【已】 ①可以已.大风(治愈)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 【岁】 ①岁.赋其二(每年) ②积于今六十岁.矣(年) 【观】 ①今以蒋氏观.之(看)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得】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捉来)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了解,知道) 【于】 ①余将告于.莅事者(向) ②积于.今六十岁矣(到) ③吾祖死于.是(在) ④苛政猛于.虎(比) (3)词类活用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干肉,名词活用作动词,晾成干肉)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主题解说 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4.重点突破 “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表达了蒋氏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蒋氏明白作者的好意,但他确信作者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地方上的情形,所以用揣测的语气问作者:“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接着就用十分坚决的陈述语气和极为沉痛的语调自述:“我干这个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假如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这是蒋氏几十年痛苦遭遇的高度概括,是全篇答话的纲。这段话表达了蒋氏“哀而不伤”的思想感情。 5.难点攻克 文末的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提示: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并用跌宕的笔法,由表“疑”而后表“信”,为文章蓄势。再用“呜呼”领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文章主旨。最后语势再趋平缓,以寄希望于“观人风者”收住全文,交待写作意图。这个结句虽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同情的思想感情。本段的写作目的是点明文章中心,说明写作目的。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啮.人( ) 腊.之( ) 挛.踠( ) 莅.事( ) 隳.突( ) 日cù( ) 转xǐ( ) 顿bó( ) 相藉.( ) 赋敛.(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可以已.大风( ) (2)当.其租入( ) (3)几死者数.矣( ) (4)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 (5)余将吿于莅.事者( )

捕蛇者说_阅读附答案(2013云南昆明中考试题)

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2013云南昆明中考试题)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常常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12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但是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但是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震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

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代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 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宛。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涕:(2)竭其庐之入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 2、选出以下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劣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4、【甲】文第①段采取对照手法,反应了百姓的痛苦糊口。请依据提醒,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请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乡邻蒋氏 不是死亡就是展转迁移————A B ————可以放心地睡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尴尬.(gà)仆.(pú)人舔.(tiǎn)筷子 B.驰骋.(chěng)金玉奴.(nú)戛.然而止(jiá) C.装饰.(sì)玉镯.(zhuó)气概.(gài) 二、先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约定俗()无()无尽不可开()戛然而() 1.马上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爸爸擦地板,我整理书架,大家都忙得 _________。 2.小时候,妈妈每天都给我讲故事,我总觉得她的肚子里有_____ _ 的故事。 3.在我的家乡,中秋节一定要放孔明灯,这是千百年来_________的。 4.奶奶正在跳广场舞,可是音乐______ ,原来是扩音器坏了。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越发 ..能显示必胜的信心。(用加点的..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 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_________。 (1)在画横线处补全内容。 (2)这种动态的亮相是京剧中的____________成分,它的存在,是为 了 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马鞭是戏曲舞台上的___________,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用马鞭 代替马,一是因为_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表演方式给演员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为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精髓,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学校开展了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 1.【戏曲我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戏曲种类?请各列举一个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谱我会认】请你查资料,说明下面的京剧脸谱所表示的意义,并为小明选择脸谱。 A.红脸:代表忠勇。 B.黑脸:________________ C.绿脸:代表草莽英雄。 D.白脸:________________ E.金脸、银脸:代表神妖。 小明将在会演中表演京剧《闹天宫》,他扮演的是孙悟空,你认为他

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

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捕蛇者说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 ⑥舆:抬。⑦衣:包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涕: (2)竭其庐之入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

2016捕蛇者说文言文试题汇编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捕蛇者说》 昆山二模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聿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君将哀而生.之乎B.竭.其庐之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7.“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和“吾尝疑乎是”两句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请作具体说明。(2分) 8.文中作者借蒋氏之口极力铺陈其乡邻祖孙三代的生存状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9.蒋氏说“其余,则熙熙而乐”,但是作者听了蒋氏的陈述后却“愈悲”,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10.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余闻而愈悲”,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题。 楚有善相①人者,所言无遗策②,闻于国中。庄王召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相人之友者也。观布衣者,其友皆孝悌③笃④谨,畏令如此者,家必日盛,而身日安,此所谓吉人者也;观事君者,其友皆诚信有行,好善如此者,措事日益,官职日进,此所谓吉臣者也;人主⑤朝臣多贤,左右多忠,主有失败,皆交争正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名声日显,此所谓吉主者也。臣非能相人也,观友者也。”王曰:“善!”

绝对原创.中招真题(正式)04~09年中考试题汇编《捕蛇者说》

2004~2009年中考试题汇编《捕蛇者说》 一.2004年浙江省上虞市 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后,请回答1—4题。(9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 (1)然得而腊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苛政猛于虎也()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2分) 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⑴去死肌,杀三虫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⑶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 ⑵⑶ B ⑴⑵ C ⑶⑷ D⑵⑷ 4、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 答案:1、(1)腊:把肉晾干(2)俟:等待,含有“希望”之意(3)于:比 2、赋敛之毒甚是蛇 3、D 4、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二.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 (三) (9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16.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 18.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3分)

《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4分)岁赋其二()若毒之乎()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小题3】根据例句的修辞,再从选文中摘录一句。(1分)例:①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小题4】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3分)【小题5】你是如何理解评价“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的?(4分)答案【小题1】①征收②怨恨③悲伤④于此,从这里【小题1】(1)如果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2)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呢!【小题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小题1】鸡犬不宁”可见悍吏来乡索租的骇人气势,而“鸡犬相闻”则体现桃花源的宁静美好。【小题1】(1)交代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2) 表达了对广大人民悲惨生活的关切和同情;(3)作者希望改变现实,他把变革这一黑暗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身上,幻想最高统治者能体察民情,从而能革除弊端,这是思想局限性的表现。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四个词语,有实词有虚词,考查面较广,但都是文下注解里的重点字。尤其是“焉”,是极需注意的重点虚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1)句中的关键词有“向”“病”等,“向”是通假字,“病”在句中应译为“困苦”。都是重点的词语。(2)句中的关键词语“是”等。把词语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的修辞为对偶,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即可。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触风雨,犯寒暑”“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辞的理解能力。点评:首先要知道常见的修辞及其特征,再根据具体题目判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各自的特征,如比喻的构成,不管是明喻、借喻还是暗喻都有本体和喻体,明喻还有比喻词.排比则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词语或句子构成的等。对偶则要字数相同,结构相对,词性一致。【小题1】试题分析:知道两句的意思,区别自然就知道了。前句写“鸡狗不得宁”是因为受到来乡索租的悍吏的骚扰,百姓不得安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