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1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板书: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师:读图2.4,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板书: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请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图片:图片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老师按顺序依次出示各大洲拼图,完成七大洲分布雏形。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

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

游戏:拼图游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各大洲名称的由来。然后参考课本地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了解各大洲英文写法。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四大洋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1、认识七大洲轮廓及位置的确定。 2、自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活动探索式教学 活动一:

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平分几次之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并提出问题:所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应叫什么?(水球),我们的先人为何叫地球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由于古人缺少对地球面貌的整体认识,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才称作“地球”,既然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也没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对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要有所把握,绝不能习惯成自然。 活动二: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按自转方向拨转地球仪,闭上眼睛,用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咱们看看每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小结并提出问题:

通过上图,我们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它 们是均匀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吗?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何不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5,在该图上随意找出几组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上述地理名称的概念应该是什么?除了这些名称以外,我们还经常听说大洲一词,它的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6及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 活动三: 1、出示各大洲轮廓图片,在黑板上挂出相应的世界海陆分布图。 2、请每小组同学选派代表逐一介绍其名称、由来,面积排序,并用磁钉钉在底图相应的位置上,同时说出相应位置的四大洋名称及面积排序。 通过观察地球仪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相连的大洲及其分界线(亚-非)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特征。 (2)在地图上能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和海峡。 (3)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以及分布特征。 (4)能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及发展提供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岛屿、海峡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卫星遥感图片、《东西两半球》图、海陆面积之比的饼状示意图、海峡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七大洲、四大洋的多媒体课件或把含有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模型图制作成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四大洋的材料和海峡的图片。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

从而形成能力,较好地达成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并穿插其他教学方式。 ◎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录像,由此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学习的氛围。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生协作知识探究教师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创设地球表面大小的形象情境。 用饼状图直观展示海陆面积比,请学生给地球取“别名”,引导学生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图》或《东西两半球》图,边问、边讲有关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指导学生用地理术语正确地表达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观察《东西两半球》图,估算海陆面积,比较海陆面积大小。 在图上寻找具体的大陆、岛屿、半岛的名称。 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分成四个小组探讨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第一组:用课外收集的图片资料交流、讨论、说明海洋的作用。 第二组:讨论关于海洋的概况。 第三组:利用地图说明四大洋的位置。 第四组:利用课外收集的关于海峡专题的资料交流。强调学生自身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的阅读地图能力,不仅使学生会看地图,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理解和分析地图,并运用地图说明问题,使学生理解地图的语言。 讲练结合,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通过找图、填图,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用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 学法指导师生互评引导学生对各组交流、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测试题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2单元:达标训练(海陆的变迁) 达标训练 基础·巩固·达标 1图2.3为四大洋面积对比饼状图,按照A、B、C、D的顺序,分别是 洋、洋、洋、洋。 图2.3 解析:四大洋的面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太平、大西、印度、北冰。 答案:太平大西北冰印度 2读图2.4,完成下列各题。 图2.4 (1)大洋:①,②,③。 (2)大洲:A ,B ,C ,D 。 解析:此题从南极洲上空观察,考查对海陆分布的掌握情况。本题可以从大洲的基本轮廓判断大洲的名称,也可以通过各大洲之间的相互位置来判断大洲的名称。而大洋则可以参考它们两侧的大洲来记忆。南美洲和非洲之间是大西洋;非洲和大洋洲之间是印度洋;面积最为辽阔的是太平洋。 南极洲像一只开屏的孔雀,飞向南美洲。 答案:(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3读图2.5,完成下列各题。

图2.5 (1)按照面积大小给各大洲序号排序:。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的大洲是和。 (3)赤道横穿中部的是,跨经度最广的是。 解析:此题考查对大洲轮廓的识记、面积大小的排序以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大洲独特的位置特征。按照序号排列,以上各洲分别是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南美洲。因为南极点位于南极洲,位置独特,所有经线汇聚于此,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1)④①⑤⑦⑥③② (2)⑤⑦(3)①⑥ 4把下列地理分界线与其相关的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 亚洲和非洲乌拉尔山脉 北美洲和南美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欧洲巴拿马运河 解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有些是自然的山脉、河流或海峡,如亚欧之间,亚洲和北美洲之间。也有些是人工的运河,如南北美洲、亚非之间。 答案: 综合·应用·创新 5没被赤道穿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解析:北冰洋因为地处北极地区,所以没有被赤道穿过。其他三个大洲都被赤道穿过,横跨南北半球。 答案:D 6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 赤道 ) 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而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 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2)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 ( 0°经线 )向西、向东递增到180°。(3)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 ”表示 ; 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 ( 大于20°W或大于160°E )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 小于20°W或小于160°E ) 3.纬线和纬度 (1)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 与地轴垂直而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 ( 0?纬线 ) 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3)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 ”表示 ; 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 ”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中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 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 ( 一天 )。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 ; 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 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比较法、抢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竞赛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地球仪人手一个 教师: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黑板、七大洲轮廓简图、四大洋注记图。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感性导入: 课件展示加加林、费俊龙聂海胜初登太空的电脑画面。(提问:画面中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让他如此惊讶?他为什么说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到底应叫水球还是应叫地球呢?) 活动:学生观看画面回答,他是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和中国的费俊龙聂海胜,加

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他们惊讶于地球上会有那么多的水,在太空中会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这节课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洲和大洋。 (二)、探究新知: 课件: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演示:课件展示“世界海陆的分布图” 学生:观察地图,思考海陆面积哪个较大?比例大概是多少? 演示: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学生:观看地图准确回答“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教师强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活动:同桌之间就海陆分布比例进行问答练习,达到识记的目的。 演示:课件展示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讨论:分小组讨论,针对导入图中加加林的感想及海陆的分布比例,你对地球名称有什么看法?古人在给地球取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活动: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有的说叫“地球”,有的说叫“水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提问: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否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两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两个半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演示:课件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水陆半球图”。 学生:观察地图和地球仪,自由发言,描述出海陆分布特征。教师强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承转:对地球海陆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那么,人类是如何了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doc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

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以读图、训练为主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板书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30图 2.2,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

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分界线。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分界线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比较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地球?水球?”的小问题以及图片引出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一)海陆分布 1、出示地球立体图和平面图,让学生直观比较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大小, 点出71%和29%以及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这组数据,让学生快速记住。 2、依次出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图,让学生明确海陆分布的不均匀。 (1)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附近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附近却是一块陆地。 (2)东西半球比较,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3、出示相关的概念图,依次解释大陆、岛屿、群岛、半岛、海峡、洋和海的概 念,并利用世界地形图进行相关的举例,让学生有理解。 (二)七大洲 1、先介绍概念并知道有七大洲

2、出示基本轮廓图,让学生识记(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抓住主要的 特点),2分钟以后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名称。 3、出示立体图简单清晰的看七大洲的分布, 4、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识别七大洲。让学生根据图记忆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教给 学生记忆的方法:找参照物亚洲,亚洲的西边欧洲、西南面非洲、南面大洋洲、东北面北美洲)3分钟以后检测。 5、观察,并回答问题 (1)点出赤道,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学生分别观察北半球和南半球有哪几个大洲。注意赤道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岛屿,所以亚洲并不完全在北半球,大洋洲也并不完全在南半球 (2)点出160°E经线,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分别观察东西半球分布有哪几个大洲。注意亚洲在西半球的一小部分,还有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在西半球。 (3)将东西半球的图变化一下,让学生观察并填写大洲的名称。 (三)大洲分界线 1、出示世界地形图,和同学们一起找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 (先看大图找到这两个大洲,然后根据两大洲的基本轮廓找到交界部分,根据洲界的图例找到分界线的名称) 2、让学生根据我们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到世界地形图中去找其他大洲的分 界线: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填表 3、师生共同找对答案,学生在图中识记。 4、在整体图中检测,然后出示局部图让学生识别、记忆 5、出示亚欧非三洲的分界线图,检测学生识记的情况。 (四)四大洋 1、出示四大洋的分布图 2、学生识记四大洋和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教给学生识记的技巧,比如亚洲东临 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幅图,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的识记将图画在脑子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积极探究(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 1、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 【探究结论】 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

大洲和大洋课时教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三、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表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大洲、大洋的名称可通过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并记忆。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地球。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内容:称为地球的原因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我们通常叫地球习惯,但是就有人认为叫“水球”才合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颜色,思考并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教学内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面积比是7﹕3。指导学生看海陆面积比较图(饼状图)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指导学生据图总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教学活动:教学设疑——任意划分地球仪这两个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海陆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初一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练习题

.精品文档. 初一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练习题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北美洲D、南极洲 2. 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D、北冰洋 3. 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4. 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A.岛屿 B.海峡 .半岛D.大洋 5. 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6. 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精品文档.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七大洲中,面 积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洲,面积最小 的是______ 洲。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世界四大洋 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面积最小的是_____ 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世界七大洲中, 非洲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球,南美洲位 于_____ 半球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和它附近的 岛屿合起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陆地共可划分为洲。 5.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 6.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作________ ;而把面积较小 的陆地叫作______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_________ 。 第2课时一、选择题 1. 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 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A、亚洲; B、非洲;、南美洲;D、南极洲。 3. 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周围直接濒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P2—P6)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 2.农业生产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要因地适宜。 由此中国形成了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主食以大米为主. 3.荷兰位于欧洲,濒临北海,国土1/4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人筑坝围堤,利用风车做动力不断扩大领土,这一过程称为:围海造陆。 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当地气候炎热而干燥(气温、降水),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且宽大,因为:①防风沙②反射阳光透气好。 5.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P7—P14) 1.现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两大类。。 2、地图三要素是:一、方向;二、比例尺;三、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定向: ①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用字母“N”表示。 ③既不是经纬网地图也不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实际定向:晴天白天看太阳,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晚上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无论晴雨白天黑夜指南针都可定向,指向南北。 5.学校南边的胜利大街走向为:东西走向;学校东边的仓程路走向为:南北走向;流经渭南东部的沋河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渭南地势南高北低;流经渭南北部渭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渭南的地势西高东低。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7.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图幅大小的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列尺约小,表示的氛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一、课标 (一)课标内容: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分布 教学难点:七大洲的轮廓与分布 三、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90%学生能够掌握 2、海陆分布特点:80%学生能够掌握 3、七大洲的位置与轮廓:7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七大洲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记住七大洲的轮廓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你知道吗?1961年4月,前苏联加加林少校,第一次登上了太空。同年5月美国人登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登上了太空! 播放杨利伟发回的视频。

厚德博学 历城·郭店·地理 展示航空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抛出问题:为什么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多是蓝色的? 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分布的? 【讲授新课】 活动一:抛球找比例,观球找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实验——观察探究——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1、小组内抛地球仪,观察手心接触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并记录下来(10次) 2、观察东西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观察南北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将观察结果填入学案) 3、观察南北两极,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反馈:

八组 九组 十组 十一组 十二组 出示下图 概括的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活动策略:通过小组抛球活动记录次数,阅读数据说出地球的海陆比例 活动策略;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地球仪及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小组展示后进行小结: 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大洲和大洋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洋、海河海峡。 3.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置、轮廓、面积大小和分布特点。 4.运用读图能够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特点及各大洲间的分界线。 二、过程与方法 讲解过程中展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热情,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情感;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议,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和看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洋、海和海峡。及各大洲的分界线。 难点: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及各大洲的半球位置和分界线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指图等方法达到认识四大洋和七大洲的目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吗? 学生:加加林 教师:那么他回头看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子? 学生:蔚蓝色美丽的星球。

教师:我们知道蓝色表示海洋,那么我们地球上是否只有海洋呢? 学生:不是,还有陆地。 教师:对,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板书: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 教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是海洋的面积大还是陆地的面积大? 学生:海洋 教师:经过精确的测量我们得出世界海陆面积比例是陆地占29%,海洋占71%。概括的来讲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教师:展示“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提问: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学生: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教师补充:虽然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北球,但是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教师:展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提问:就东西半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学生: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教师总结归纳:就半球而言,北半球、东半球陆地较多,而南半球、西半球海洋较多。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展示图“水半球和陆半球”)如图所示,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而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只占48%,依然小于海洋的面积。 过渡:在地球上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图“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那么我们就把面积较大的陆块称为大陆;一面与大陆相连,其余深入海洋或湖泊的陆地称为半岛;四周都是海洋的小面积陆块称为岛屿;两个以上的岛屿聚集在一起称为群岛;大陆与其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靠近陆地的水域称为海;与海相连且面积较大的水域称为洋;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在讲解的过程中速度稍慢,并在图上指出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我们了解了大洲和大洋的相关概念后,我们来看看全球共分几个大洲几个大洋? 板书:

新整理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教案通常是在课前就要准备好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海峡。 2.能够准确在地图上填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说出七大洲的轮廓、面积顺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七大洲的分布图,提高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的分析,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征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难点】 七大洲空间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陆地与海洋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七大洲四大洋。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概念 教师PPT展示书本32页图2.5,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在图中找出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生总结】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北美洲的格林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峡是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 2.七大洲 (1)教师PPT展示图2.6《大洲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并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 ②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 【师生总结】 ①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按面积大小顺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