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试论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四个_性_

试论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四个_性_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四个“性”

三星中学潘卉

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学习方法犹如学习上的“点金术”。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终身受用;不讲究学习方法,犹如盲人骑马、瞎子摸象,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一事无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早在1919年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可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得,成为学生的主人,是这些教育先知们的一贯主张。很可惜,虽然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我们的教学仍在“教”,而不在“学”。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徐匡迪教授,曾在“上海教育名师讲坛”上做报告——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师,都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显然,当今的教改形势仍然要求我们这些在一线辛勤工作的物理教师们要转移教学重心,要重点研究“学”。把“教书”、“教学生”转变为“教学生学”,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感觉到要学生学会学习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要有针对性

“中学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放占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加强他们的课外小实验、小制

作、小创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经验与感情投入。使他们在尝试中不断取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学习物理的不竭动力。所以我认为,对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培养,应在协助学生获得物理感性经验,在增强对物理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首先针对初中学生的做事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要提高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能力。记得以前的外语课本中讲到过一个故事:一位大学教授为了纠正学生观察实验不仔细的坏毛病,有一天教授在自己和每位学生面前放了一杯溶液,首先他用中指蘸了一下液体,放到嘴里尝了一下,说没有味道,然后让每位学生都试试,结果学生发现液体味道非常苦。学生们都很纳闷为什么教授会说没味道。原来教授用中指蘸了液体但放到嘴里的指头却是没蘸液体的食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我们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做许多演示实验来配合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决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演示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往往不知怎样观察,观察的关键在哪里,如何把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规律联系起来。由于演示实验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反复演示,所以指导学生及时准确地仔细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每个演示实验都有观察的关键和要点,这也是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绝好机会,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和掌握仔细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

在学习热对流一节中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张很轻很薄的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再拿一根针顶在纸片的折痕交叉点处。将右手手掌顺势放在纸片侧边,发现纸片转动了并且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接着,将左手手掌顺势放在纸片侧边,发现纸片也转动了,但却是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最后,将手平放在纸片上方和手握拳放在侧边,发现纸片都不转动了。此外告诉同学们手心的温度比手指温度高。在这个实验中,老师要提醒同学们观察时应注意三点:1、纸片的转动方向;2、在纸片侧边,握拳和摊开手掌的不同现象;3、手掌放在纸片侧边与上方时,纸片转动的情况。通过这三点的指导,学生就会发现只有将手掌放于纸片侧边,它才会转动,然后结合教师的提示“手掌与掌心的温度不同”分析出由于空气流动进而带动了纸片的旋转,此时学生才豁然开朗,并轻松的掌握了气体流动的特点。然后请同学讨论纸片为什么旋转方向不同,如此又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对刚才所学知识点进行了应用和巩固。

其次,针对初中生的好奇好动特点,在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将它们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动手。初中阶段,实验分析归纳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现代教学中有很多当堂实验,这些实验往往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怎样使小灯泡发光的这个简单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显得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有的同学甚至向其他同学炫耀。这个实验虽简单,但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但在一些课堂上,也看到以下一些现象,如有的学生只观察不动手;有的学生操作不到位,实验无结果,草草收场了;有的学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自己随便做,甚至损坏了实验器材。教师辛苦准备的实验,就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显然,在每次实验前,教师的指点很重要。一般有以下几点:1、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2、说明本次实验的步骤;3、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4、强调每位学生都要动手操作。若不做相应指点,学生就掌握不了做好实验的方法。

最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小制作,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感情投入,保持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能制作的课外小实验很多,如用水制作凸透镜——将水倒入碗中,放入冰箱冷冻后即可;又如牛奶瓶吞蛋,材料很简单,只需准备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牛奶瓶。先将牛奶瓶放在060—070的热水中(如热水瓶中的水),注意不要使水进入牛奶瓶中。时间3—5分钟。取出已温热的牛奶瓶,将去壳的熟鸡蛋放置瓶口上。放置时,熟鸡蛋的大头朝下,过不多一会儿,我们能看到鸡蛋被拉长,并慢慢地的被牛奶瓶吞入的有趣现象。

二、传授物理学习法的潜移默化性

“学习方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式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与途径。”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潜移默化般地传递学习方法是效果很好的一种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由于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知道了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的具体方法。

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接着设问:‘体积不同的铁块(或铝块),它们的

质量是否相同?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质量不仅跟体积有关,而且还跟物质的种类有关。这时教师要依据物理研究方法与思维方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并精心讲解,‘对铁块(或铝块)而言,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之比有什么特

点?铁和铝的m

V

的值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现象,

逐步认识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这样安排,就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学习“密度”概念的同时,学到了科学思维方法对形成概念的作用,在学习“密度”本质特征的同时,学到了典型的物理分析方法。

在初三学习电阻时,刚开始同学们还知道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

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当我们学完欧姆定律后,学生只记住了一个公式

U

R

I

=。因

而在遇到类似“当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时,通过的电流为0.1安培,若电压增大为6伏时,导体电阻为几欧姆”这类题目时,总是出错。实际在教学中讲电阻时,应将之与密度、比热容进行类比,让学生掌握电阻与其两端电压大小及通过的电

流大小无关,但可以通过

U

R

I

=来计算电阻这一特点。

三、突现物理学习方法的特色性

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生的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式、途径、措施、策略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

目前运用最普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但是对物理来说,它又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如物理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虽然每个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有特色的学习方法。但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尽量突出学习物理方法的特色性。让学生掌握学会运用这些特色的学习方法,并且创造出更多的独特方法。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对纯物理性的问题解答没有任何问题。但往往遇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开放式物理问题不知所措。

例如,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里程约为320千米,汽油价5元/升。如果汽车从上海以9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使到南京,所需油费约为多少元。该汽车技

术指标如下:最大输出功率125kw/5500rpm,最大扭矩:235Nm/2000~4500rpm,0~100km/h加速时间11.8s,最高车速210km/h,90km/h的百公里耗油6.5L。很多同学在解答此题时,对该汽车技术指标的内容是一带而过或是大概看看。此题的关键是最后一项指标,结合日常积累的感性经验体会出这一指标的含义,这样才能顺利解答出该题。这反映出将大脑中的各种影像模型、图片等形象信息及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也正是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殊性。

物理学中有的问题若只从物理角度来思考,可能很烦琐,但换个角度着手会很简单,像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有这样一个竞赛题:一个物体在前4秒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后5秒以1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运动的路程。(题目给出了时间与速度的函数图像。)解决该问题的物理知识在高中才能学到,初中是无法用物理知识求出的。但是用数学知识就显得十分简单,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实际上就等于速度与时间所围成的图形面积大小。

四、物理学习方法的反复性

从学生平常学习中会发现学过的知识过不久就遗忘了。如,我经常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数据后跟上单位,否则数据就没有意义。但一段时间后有的同学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又忘了带单位。学习方法和知识点一样,不经常使用也会被遗忘。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经常温故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常用的学习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是初中许多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但不少学生经常忘记这种研究方法。因而在每次遇到相关的实验时,都应提一下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记住了。所以说学习方法一旦经老师传授给学生后,一定要经常重复,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物理学习方法的几点看法。如若能做到,相信就会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