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析地方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析地方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析地方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析地方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07-05-30

作者简介:金泽虎(1965-),男,安徽枞阳人,铜陵学院经济贸易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2007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财经类平台实验室建设与示范效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07jyxm438。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知识转换、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水平。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开始建立各种类型的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课程。但是,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细心研究和具体考察,作者认为一些地方高校的财经类实验室建设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在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人员配备上,还是模式选择、硬软件支持以及诸多技术问题领域,均称不上尽如人意。

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与社会环境存在脱节由于受传统的办学思路和模式的影响,财经类院校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上还远不如理科、工科类院校,一些院校只把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质性的行动;一些院校已经有所行动,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属物,甚至是可有可无。还有一些院校仅限于找一个场地、买几台机器设备,其实只是摆摆样子,只有一个空架子,并没有实际运作。

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学科形成了“

重理论,轻实践”和“

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脱节”教学现状。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是制约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最大障碍。反映在观念方面:一些高校认为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是可有可无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映在认识方面:对财经类专业实验室认识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观念上的障碍和认识上的发展局限,无疑影响着实验室的体制、机制、人员配备和投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扩大规模已成定局,“

精英教育”与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的特点是更多的为社会输送应用性、知识性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胜任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大众化教育”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就应该是为毕业生赢得“上岗证”,而能否让学生拿到“

上岗证”,实践教学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财经类院校,如何尽快摈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几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办学思路,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尽早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拿”来就能用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验室建设“计算机+应用软件”模式的衍生问题随着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快建设的步伐,提升办学层次,增设新的专业,扩大办学规模。使原有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已不能满足新教学形势的需求。而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又相当重视教学水平的评估,因此各高校为达到相应的标准又新建了一大批实验室。根据近几年对同类院校的考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发现在财经类高等院校中实验室建设中大多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形式建设,模式雷同现象十分突出。

在财经类院校中存在此类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财经类院校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相应实验大多是采取软件模拟的实验方式,它以验证性的实验居多,通常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如浙科财务软件、世格电子商务软件、国际贸易软件等,以数据流传送的形式验证各个过程的正确性。因此在财经类院校建立的“会计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财政税务实验室”等都是“计算机+应用软件”,只不过是应用软件的不同,它完全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实现。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各院系都是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各自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方案。在建设时较少考虑设备的利用率与共享性以及设备配置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关系的合理协调问题。如在硬件方面往往追求最新的高档配置(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并重复添置在学院其他实验室已有的数码照相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设备。在软件方面往往由于购置时信息的不畅通而导致不同的实验室购买

析地方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金泽虎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开始建立各种类型的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课程。但财经类实验室建设的各个环

节,无论是在重视程度、

精力投入、人员配备上,还是模式选择、硬软件支持以及诸多技术问题领域,均称不上尽如人意。由于面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刚性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这两大背景,我们的财经类实验室建设必须在总结其他地方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以较短的时间将可能出现的重复性错误压缩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建设问题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07)03-0108-02

教育研究

相同的实验软件,或者用户数仅能满足该实验室的现象。

三、实验人员激励问题

在财经类院校中大部份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实验系列,实验人员隶属于教辅系列。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实验人员的考核难以激发积极性,目前在改革中实验人员按岗位设级别,它与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不挂钩,使得在不同实验室中,有的实验员从早干到晚,经常加班加点,而有的实验员只需每天几小时,空余时间很多。实验人员没有参与实验指导也就没有课酬津贴。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室大都是刚新建的,实验员也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每个二级学院2-3人的实验人员队伍。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学科带头人,教师与实验人员关系的不密切性,所学专业与所在二级学院学科的不对应,都造成实验人员的科研开展困难重重,实验人员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创新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四、实验室建设中的各自为政与利用率问题

许多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建立各自的独立网络体系,缺乏将各实验室子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构建一个大的系统网络环境的考虑。它使得实验数据资源、实验教学素材和教案得不到充分共享。如学生低年级时在公共实验中心实验的数据由于是按班级设立账户,学生的实验数据常被删除。学生进入高年级由于各个实验室网络的不通,无法及时将实验数据从中心或其他实验室拷贝。学生的重要实验数据资源在各个实验室中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备份。相对于一些转专业的学生,因学号的改变想取得以前历史数据其难度更加大。

由于各系部的专业数量、各专业实验课程数量、班级数量及学生人数等要素的影响,使得各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高低差距相当大。有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日平均使用量不到2小时,全学年按标准统计利用率只有20-30%,而有的专业实验室则可达到150%多。利用率过高当然反映了实验室建设的滞后,但现在的重点问题是利用率过低,计算机与相关实验软件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长期利用率不高就意味淘汰,实属严重浪费。同时,各实验室负担不平衡也将导致利用率高的实验室计算机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

目前财经实验室规模普遍不大,部分院校一个专业至多有一个实验室。扩招后学生急剧增长,实验室数量明显不足,规模较小,导致部分实验课程难以走进实验室。另外,即使那些已经完成从无到有历程的财经类院校,不少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利用率也并不理想,部分实验课程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学生进入实验室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细致全面地实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整个实验教学的效果。

五、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真实性不足问题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相当复杂的。例如,国际贸易的出口业务,这项业务包括对客户的国别背景和信誉的了解;交易谈判环节的模拟;出口货源的准备;发货装运;保险;报关;制单结汇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争议及纠纷的处理等。显而易见,在实验室内无法模拟完成如此复杂的经济业务并做到真实或者是比较真实。由于模拟实验表现手段的限制,这种模式只适宜做静态的、方法唯一和结果唯一的确定性的、程序化的实验。而对于大量的需要考虑的内外各种因素,具有多种可能的状态和结果的业务则无法真实反映。这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模拟实验不真实的主要原因。

六、实验教学效果与实验指导规范程度较低

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现有的模拟实验类似“手工作坊”,都是凭借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优秀教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实验教学也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实验效果自然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由于大多数财经类院校的实验教学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都不是很高。还有大量的财经类院校根本就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只有负责开关门及设备管理的少数人员。即使有专职实验的老师也基本处于应付上课、无暇研究或思考如何提高实验课程质量的局面。实验教学基本处于低水平的教学运行状态。

七、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验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和特性,也必须进行规范。规范运行的前提就是完善相关的实验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大多数财经类院校的实验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空白点或不完善。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实验教学的效果。

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建立和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室的规定和制度,但由于财经类学科对“实验”的概念很陌生,许多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实验室主任和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财经类实验室及其实验的建设与管理经验,直接影响着实验室质量的提高。

八、受制于资源条件的限制,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功能单一

实验室作为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场所,除了应该具备多媒体、计算机、服务器等普通专业实验室都要配备的实验设备以外,还应具备合乎相应专业实践的基础条件,比如:金融证券实验室应有模拟证券交易所及证券营业厅,财务会计实验室应有会计相关的票据等。目前,地方高校财经专业实验室的专业信息资源、软件资源、实验项目资源、实验教材资源、专业队伍资源和技术资源还非常有限。实验室条件普遍较为简陋,场所面积不足,几台计算机就代替实验器材,网络有时不能通畅,更为严重的是实验软件跟不上。学生进入实验室难以达到实验目的和效果。

同时,各地方高校对实验室技术和管理力量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技术水平低,管理力量单薄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发展的诸多障碍之一。财经类学科实际上存在着对实验室功能定位的轻视和误解,大家往往强调其服务功能,而轻视其技术和管理功能。目前财经管理类实验室中,科学实验的功能很少,大多是教学型的实验室。例如,模拟的证券市场实验室、模拟的会计操作实验室、模拟的纳税大厅、模拟银行等,其实都只是模拟操作的范畴,还鲜有科学研究的财经管理类实验功能。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广泛存在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类实验室少,客观上来源于均衡产量低,而均衡产量低,是源于进行科学研究的财经管理类实验者需求或供给不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没有形成利用财经类实验室完成科学研究的大气候。(下转第117页)

许多地方学校大多已经建有一些财经管理实验室,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会计实验室、财税实验室等等,但是,在这些实验室里面,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些相互分离的专业训练,而且大多是一些“解题”式的机械性训练,可以说,除了金融实验室的证券模拟投资实验之外,其他实验室的实验的机械性成份是比较浓厚的。单一性、机械性的实验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存在真正动手能力上的欠缺,必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苛刻需求。

九、高素质专业指导教师配备不足

财经专业实验室对指导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要熟知相关专业实际操作流程,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目前许多高校的财经专业实验室指导教师多数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通常在上完理论课后,直接将学生带入实验室中进行相应指导。理论课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方面,在业务指导方面未必精通。实验室专职人员只负责实验室管理,这就导致实验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在具体的指导实验时,教师同时面对100多人的大班实验课时,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而实验室管理人员却又帮不上忙,于是出现学生实验变成上网或游戏的“放羊式管理”,极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财经科学信息瞬息万变,实验室指导教师要时刻关注经济动态,才能给学生带来最新的知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短缺压力越来越大,专业指导教师的配备脱节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的一大软肋。

总而言之,在当前各高校的财经类实验室建设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这些不足的根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并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纠偏和矫正,但由于面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刚性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这两大背景,我们的财经类实验室建设必须在总结其他地方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态度和较短的时间,将可能出现的重复性错误压缩到最低限度,使地方高校的财经类实验室建设能得到其恰如其分的定位,发挥其名副其实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章华.财经类高等院校实验室整合的探索[J].福建电脑,2006,(3):183-184.

[2]刘红,张庆欣.创建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3,(4):99-100.

[3]蔡梦筠.改革财经类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环节[J].会计之友,2006,(2)A:91-92.

[4]沈跃.专业实验室与学科建设建设协调发展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81-82.

[5]农卓恩.关于财经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专学报,2004,(Z2):7-8.

[6]毛中明.加强财经类院校实验室建设,鼎力为教学科研服务[J].统计教育,2006,(1):32—34.

[7]仝其权等.超越传统管理模式创建服务创新型专业实验室思考[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4,(4):110-114.

[8]晏维龙.试论高等院校财经类实验室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4):28-31.

[9]潘泽谷.新建院校文经管类实验室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0):117-119.

学作品引入教材,虽然它们不是主流文学却也是一种文学现象,是年轻一代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作品不是经典,但和大家经典收在一起可以让学生甄别好坏,老师也可以顺势引导,达到人格美的培养。教材编写只有将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融会起来,民族才会有根,且能放眼未来持续发展。另外,学生一般会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作品感兴趣,教材编写最好具有开放性特点,如果有一本以正统文学为核心,同时又能兼顾其他专业名人(杨振宁、陈寅恪、齐白石)的为人治学的文章的教材,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既培养了语文素养又学会了为人治学的方法态度。这些名人大家的作品,也许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航标灯,引领着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认可性。大学语文学习缺失除了需要宏观上的教育政策调控,微观上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策略的调整,还需要学校文化氛围的滋养诱导,让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认可性,这也有利于大学语文的稳固和发展。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懂得教育的校长和广大教师,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资深教授长期地共同努力营造,这样才能养成风气。“五四”时期的北大等名校的学风和蔡元培、胡适等人的倡导和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的浸润相关。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落实到实处,让民族文化成为一种必需,大学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自觉。

语文是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一个民族要安身立命,母语是根本。所以,当前高等教育过度强化专业技能学习,淡化人文教育,对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国家加大对外汉语教学力度,扩大汉语的世界影响,派遣本科以上学生去国外教授汉语的同时,也要在国内加大语文教学的力度,否则真有忘本失根、舍本逐末的危险。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和财富有了体验、沟通、把握,由此而生热爱的人,才是有根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绝非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启正.文化复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N].中国证券报,2006-03-03.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76.

[3]朱绍禹.从语文科目标看语文科性质[J].语文学习,1997,(4).[4]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J].科学时报,2007-01-30.

[5]周应萍.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9).

(上接第109页)

!!!!!!!!!!!!!!!!!!!!!!!!!!!!!!!!!!!!!!!!!!!!!!!

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18153669.html, 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宋明侠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0期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任务。高校实验室作为理科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管理的优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目前许多高校实验教学一方面面临实验室空间不足、实验室条件简陋、仪 器设备陈旧、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员实验技能低下的困难;另一方面又由于实验室管理不科学造成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实验仪器和耗材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低效利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质量;实验室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实验室的具体管理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耗材管理。无论是实验教学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因此,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做好登记和保管工作。 学校根据学院的学生人数及所开设的实验课数量,每年拨给学院一定的实验耗材经费。授实验课的教师自己还有带本科毕业设计的任务,这些学生都在教学实验室做实验,秩序很乱,经常出现乱拿乱用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现象,玻璃器皿损坏率很高,药品浪费很大,学生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使实验员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时由于实验室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享,造成实验课所需要的实验药品即使用量很少,也得整瓶购买,剩余的由于超过保质期而浪费,致使每年实验耗材经费严重不足。 (二)实验仪器管理。管理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要做好实验仪器的合理购买、定期保养、外借登记、用后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1.重视仪器的购置而疏于管理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引进了更多先进复杂的仪器设备,对操作者和管理者以及技术维护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某些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把重点放在了仪器设备的选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教材却存在着教材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节、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脱轨两大弊端。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时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合理的教材编写团队,并坚持教材内容的六项选择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材,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是以教材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材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以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我国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意义 1.加强教材建设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客观上要求许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随之进行变化,高职教育体系也要不断进行调整与之相适应,这就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材的编写内容比较陈旧,知识体系不尽合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教材编写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2.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来做。 3.加强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既是联系教与学的主要媒介,也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职教育改革成果的凝结与体现。 二、高职院校现有教材的弊端

2018年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总结

2018年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总结 区纪委,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认真落实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一方面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力推进系统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从严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出丑。党委成员和整个班子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系统上下未出现****现象,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正向更加积极的方向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 一、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知,廉洁自律是挺直腰杆抓别人的资本。只有本色做人,廉洁谋身,才能获得不令而从的人格效应;只有勤政,廉政才能更加让人心悦诚服。一年来,我时刻心系交通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履职勤政,不敢稍有懈怠,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从政行为,带头执行廉政从政“八项要求”。具体做到:一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指示、决策和

决议,讲团结、干实事、谋发展,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二遵守民主集中制。凡属重要工作、大额资金使用、基建项目安排等全局性的问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规定程序,坚持集体研究和决策,不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三依法行使权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建设物质、设备、材料采购等市场经济活动;自觉实行接洽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登记制度,不单独处理施工企业的施工变更、工程结算、资金拨付等事项,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四廉洁奉公。带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职责,不接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在“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拨付中,我始终坚持统一补助标准,一视同仁,不搞私下交易,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有效;对施工企业的馈赠,我坚决做到严词拒绝;今年,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同事们纷纷要求送礼恭贺,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得“限定范围,不搞全面开花,限定标准、每人不过10xxxx”,同时在宴请同事之后,我又按10xxxx的标准进行了回礼,不想更不愿借机敛财。近几年来,我时刻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不敢稍忘近几年来交通系统发生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前车之鉴。五管好身边的人。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职务的影响办私事、谋私利。六艰苦奋斗,牢记“两个务必”。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资金十分匮乏,本着厉行节约、开源节流

地方高校的应用性教材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的应用性教材建设思考 【摘要】地方高校的应用性教育战略方针,是我国教育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前提下,为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实现地方高校教育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繁荣区域社会文化而制定的的宏观规划。在该思想的引领下,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广大地方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实用性课程打造、应用性教材建设的方案和策略。鉴于此,笔者选择从四川文理学院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导演基础》课程打造出发,探讨其应用性教材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四川文理学院;应用性教材;导演基础 一、论题的缘起:始于实践教学与应用教育的思考 近五年来在从事《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在面对新形势下教育部指导理念、区域社会文化传播环境及学校教育规划方针等宏观层面的要求之时,地方高校的实践课程及应用性教材的建设还存在较明显的滞后性。总的来讲,其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实用性教学需求”、“影视创作指导”、“学生自主研习”、“课程综合打造”、“专业规划建设”、“学科体系完善”、“教师团队建设”、“教

师修养提升”、“教学科研同步推进”、“知识体系建构”等若干方面。为了解决或避免这些问题,撰写一部全新的《导演基础》教材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将从应用型教育、专业学科发展、社会需要等三个层面,以及之前提到的若干问题对教材编纂的思考展开论述。 二、探讨的视角:基于社会亟需与学科建设的剖析 首先、从应用型教育的层面讲,撰写一部实用的《导演基础》教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践行我校主导的育人思路,进行影视片综合创作教学培训的最高效选择。 当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根本旨归,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影视语言原理、驾驭影视媒介技术设备、使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团队开展协同策划、创意设计与综合创作。而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就是,通过类似于《导演基础》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来实现。同时使《导演基础》课程能发挥最高效率、实现最高回报的基础就在有一部全面讲解媒介原理、完整论述应用理论、细致引介技艺手法、详实阐述综合创作、注重指导实践训练、反映现实需要与时代前瞻性问题的实用教材,然而这样的教材至今还没有得到完善。 其次、从专业学科发展的层面讲,撰写一部涵盖“导演基础理论”、“影视应用原理”、“导演实用技艺训练”、“导演综合创作指导”等内容的《导演基础》教程,将为广

浅淡基层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日常管理

浅淡基层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日常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尤其一些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而对于质量安全方面,只有通过检验检测,才能得知产品是否合格,是否违规。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介绍了改进当前当前问题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基层实验室存在问题日常管理 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一个县级检测机构水平的基本标志,实验室的建设是检测中心的基本支柱,也是搞好基层质检的基本条件。实验室通过检验检测,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以报告形式公正客观的反映出来,从而使企业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 一、技术力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实验室技术力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当前实验室存在实验人员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高学历、实际能力、专业对口的中青年科技人员等问题,某些县级检测机构多年缺乏在岗的中级技术职称实验技术人才,还有些检测机构检验人员不具备检验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例如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室工作人员,往往由于基层人员不足,一个检验人员承担起多项检测任务,人员更新不能到位,很多基层没有补充实验队伍的新生力量,导致实验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技术人才,这造成了长期技术队伍力量薄弱的状况。基层实验室应多途径积极引进实验技术人才,并针对性地对实验室的各类人员,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法律法规和评审准则宣贯培训,促进人员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理解,着重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另外,在有经验的实验室人员指导下自学、短期培训、进修等,带着问题、工作任务派送到兄弟单位学习,并与他们不定期的进行比对试验,互相提高技术水平,并鼓励其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实验室出具数据的公正、科学和准确。 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工作开展不利 大型仪器价格昂贵,技术精密,操作难度较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可现实中往往存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培训时,基层检测人员没能亲自去上机操作实践,回到工作岗位后,大多都不能独立实践操作,归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不会正确使用,时间久了,大型仪器设备成了摆设;有些实验室现有仪器配置可满足检测要求,但对其管理不够规范,致使大型仪器也无法发挥作用。如某些基层检测中心人员参加省局统一组织的培训后,现场听教师讲课记笔记,由于在现场没能到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很多细小的环节注意不到,回到工作岗位后,对照着笔记从新开始摸索,以至于出现原始数据记录不完整,操作方法不规范,错误百出,出现检测结果偏差是常有的事。各基层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下) 2012年7月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校硬件资源好坏的集中体现.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不仅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还能在实验室中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创新.可以说,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体现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高等教育而言显得尤为重要.1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内涵 高校实验是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为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服务.因此,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复杂的管理体制不仅会导致操作难度加大,而且还会造成实际管理过程中成本的增加.总体而言,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包含两大方面: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工作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验能力培养目标、实验教材和教学大纲、实验进程、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实验室工作管理主要包含: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 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验室经费投资、实验用房与实验设备的供应、 维修、调度等工作.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而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对人力、物力、 财力的管理,保证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顺利进行,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验教学管理制约并指明了实验室工作管理的方 向,而实验室工作管理又保障实验教学管理的顺利开展.2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实验室管理薄弱,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2.1 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 当前高校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机械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实验内容的编排过多依赖于课堂所授教学内容,且多为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内容与实际工作有较大差别,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譬如,在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时,某些教师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通过率,对考试过程中不涉及的章节——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使用就不再讲解,完全忽略了Word的重要性,致使很多学生到毕业时连基本的格式都不会设置,更不要说制作精美的个人简历了. 笔者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发现: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的安排过于程式化,主要用来强调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偏重于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实验课上,主讲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而真正考察学生能力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的实验相对很少,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透彻理解,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 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233030) 摘 要:实验教学资源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创新人才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分析了高 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实验内容、经费及管理人员配备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227-03 227--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在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教材内容陈旧单一、实践教材严重不足、教材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教材编写者对企业缺少了解与沟通、缺乏对系列课程教材的编写规划、同类教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等。 高职教材建设的策略有:高职教材建设要力求立体化和实用性,切实解决教材不对口的问题;注重系列化和多样化,切实解决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问题;努力研发实践教材,解决实践教材严重不足的问题;教材建设要力求规范化。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问题;策略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1-0089-02 教材是学校教学内容的载体,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报刊杂志、实物、模型、补充读物、影视片、多媒体课件等。高职教材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的最主要的媒体。随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职教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还应是一整套应用性很强的“软件包”。它既应包括关于理论知识的陈述性资料,也应包括关于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等内容的指导性软件,还应包括向学生提供的学习与训练指南;它可以是文字性的书本,也可以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制作的多种新型教学媒体(包括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电子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已出版了一批高职教材。但从整体上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极其匮乏,不少院校仍然在借用本科或中专教材,教材建设仍落后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的高职教材,其来源一是借用本科院校的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二是应用中专教材或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四是由教师自编。这些教材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基础理论,轻视应用技能,还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教育理念,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据上海市教委调查,当前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奇缺,专门的与高职教育对口的教材不到20%。 2.教材内容陈旧、单一

2017年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2017年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镇党委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履行党委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全镇整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确保“两个责任”在博望落到实处。 一是抓主体,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工作大局中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制定下发具体工作方案,与各村、镇直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细化到人,分解到岗,落实到位。通过强化镇、村两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增强担当意识和在党、护党意识。 二是抓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充分运用各种载体,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全面提高对“两个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邀请县纪委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

悬挂廉政图片和格言警句,编发廉政提醒短信,把廉政教育延伸拓展到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抓作风,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宣传贯彻活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规范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抓好镇村干部作风建设,在镇机关和镇直部门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重用作风正、工作实、成效好的优秀干部,淘汰处理那些服务意识差、工作不扎实,群众不认可的庸、懒、散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抓监督,严肃党风党纪。进一步强化镇纪委的监督责任,发挥好镇纪委的监督作用,全力支持镇纪委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源头防腐,釜底抽薪。通过查处贪污腐败、坑农害农、损害群众利益等重点案件,加强对镇、村集体资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探析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探析 摘要:本文就尝试从高校教材的规划、出版、征订、选用、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能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高校教材建设供应体系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教育教材改革 在各种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的教学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教材的供应流程和方式来看,传统教材供应方式和流程存在弊端,难以适应教材出版趋势和教育发展现状。 ①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培养人才规格层次的教学计划变更,使得合适的教材出版和供应明显滞后。 ②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其它教学管理制度的一并实施,使教学计划不再成为预定教材科目、数量的可靠依据。 ③高校招生办法的改革使教材供应内容、数量不确定性增加。出现了部分教材积压,部分教材供应不足,加剧了教材供应的不确定性。 ④学生自由购买教材的意愿和要求使教材供应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导致教材征订难度增加,出版社教材出版无所适从。 (2)从教材出版的方向来看,基础类课程教材重复出版现象严重、管理混乱,而特色教材(小学科)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①出版单位经营模式影响特色教材的出版,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单位削弱了对特色教材的支持力度。发行量、定价、利润总额等因素,无疑是一个特色教材难以逾越的障碍。 ②目前特色(小学科)教材的出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资助出版。一方面由学校出面组织设立出版基金以全额或部分额度给予资助;另一种方式是作者自费出版。其中,部分教师自筹资金兼顾评职称等自费出版的特色教材,由于受出版经费的制约,及作者水平、经验等不同,同时也缺乏学科专家必要的把关,故此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特色(小学科)教材的出版形象。 (3)从教材编写流程来看,部分高校片面追求自编率,一味低端重复建设,难以保证教材质量。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专业的进一步调整,各高校自编专业教材的数量迅速增加。一些高校为了评比和评定,片面追求本校教材自编率,一味追求数量,轻视质量,导致内容大同小异。其结果是各院校之间互相排斥,形成单位或地方保护主义,助长了相互抄袭的不良风气,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有发生,精品教材缺乏,教材的生命力短暂。 同时,由于人力和财力有限,部分教材一旦写完不再修订或修订的幅度、程度都很有限,教材内容与教学发展不同步。高校的自我封闭、内部循环现象,也加剧了高校教材片面追求自编率现象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对生发展与能力提升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化学品,其中包括了一些危险的化学品,如易爆炸、腐蚀性、毒害等化学品都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对于设施、人体以及环境都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为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能够促使其得以发展的实验室,还需要做好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学生因此而受到伤害,从而才能最大化发挥出实验室的价值。 标签: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办法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实践、创新和综合素质能力兼备,实验教学恰恰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场所是实验室,因此开展安全建设、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的保障。然则,实验室的管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安全管理值得我们思考。 1 实验室化学危险性分类 1.1 爆炸类 这一类型的化学品是实验室化学品之一,如三硝基苯酚、硝酸铵等就是高校实验室中常见的爆炸类化学品。 1.2 气体 在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之中,气体类危险性化学品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种:首先,易燃气体,像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等;其次,非易燃无毒气体,像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等;最后,毒性气体,像是光气、二氧化硫等。 1.3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属于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中的常见类型,一般情况下这一类主要包含了易燃液体以及液态退敏爆炸品这两种,像是丁烷、乙醚、甲苯、乙醇、丁醇等等。 1.4 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同样也是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中的常见化学品,像是赤磷、铝粉、硫磺、黄磷、金属硫化物、锌粉等等。

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策略探析

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策略探析 [摘要]文章从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的服务目标、开发理念、建设策略、管理策略和研究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提出其教材建设应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这一本质特征,并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的开放性教材开发模式,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深入研究,提高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层次高移、类型多样和职业化程度加深的趋势,很多地方性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和发展契机。但同时,具有应用性本科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却远滞后于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如何在教材开发和管理方面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成为国内不少地方高校开展教材建设与改革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教材建设应加强对其独特特征和建设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教材应服务于一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应用主导下学科、技术与职业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紧密结合 教材建设实质上是教材开发人员或管理人员通过教材开发或管理,将教材功能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谐的过程。因此,探讨地方高校的教材建设问题,首先应明确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发与之匹配的教材。 随着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类型多样和职业化程度加深,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日益明晰。按其培养人才毕业后可能的从业关系,可分为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等多种①。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一些重点工程院校承担。地方高校则主要承担后几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任务,为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运用某一领域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效解决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实验室存在的弊端及建议

浅谈实验室存在的弊端及建议 王明亮,李钊《实用医技杂志》 [摘要]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目前我院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介绍了改进当前问题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功能 科研是高校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一个高校科研水平的基本标志。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科技方面的基本支柱,也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应积极探索实验室管理体制、物资设备及实验经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及其他管理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效益,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下面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谈点体会。 1 当前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我院科研支撑条件建设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工作在软硬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实验室仍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继续沿袭老的实验室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全院科技需求。笔者认为制约实验室发挥科技活动功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存在着浪费学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实验室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仪器设备低水平重复。由于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缺乏全院统一规划建设,各学科之间缺乏联合,因此导致了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分散,影响了全院整体优势的发挥。不少学科在开展科技活动中往往力不从心,苦于自身人才、技术力量单薄,苦于研究方向不够明确、缺乏统一而长期的发展规划,从而失去了学科建设的动力。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包括科技人才与实验技术人才),既造成了仪器设备低水平重复又造成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全院科研工作高效率运转。 1.2 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工作开展不利大型仪器价格昂贵,技术精密,操作难度较高,应该实行专管共用,这样可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广泛的科技实验研究所需要,但各自为政,小而全的意识却导致了专管共用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即使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工作,也常常是有始而无终,因为手续环节复杂,最终有名无实。 1.3 缺乏竞争及激励机制由于科室管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各自为政,各个科室之间没有横向的比较与竞争,不利于充分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验室人员基本上每学期周而复始、机械性重复以往的工作,形成思维定势,不思进取,不利于在技能的掌

【知识学习】基层人民法院加强法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

基层人民法院加强法官党风廉政建设工 作报告 目前,基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建设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审判工作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确保司法廉洁。我院坚持“防线前移,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思路,领导垂范,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文化熏陶,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 全面发展,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自1999年以来,连续10年无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发生,开创了法院廉政建设新局面。 一、领导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标杆作用 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上林县法院党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到法院工作的重要日程,强化院庭领导的管理职能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三到位”。 该院党组在廉政建设工作中带头廉洁自律,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为全院干警做出了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全面加强

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初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要点与全院队伍建设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经常性研究党风廉政工作措施,注重树立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和地位,增强监督的效果,在全院形成支持监督、接受监督、服从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领导责任到位 党组书记与副院长、副院长与分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工作分解到每一位分管领导,落实到庭、科、室、队的每一位法官。强调负直接领导责任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自觉承担起领导和组织的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审判工作,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到岗、到位。三是督促检查到位。党组坚持对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单独部署,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听取中层干部就个人工作述廉、就部门工作述职。定期不定期的对各部门纪律作风进行抽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通报处理。同时,大力支持纪检监察工作,确保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全面履行职责。配备了一名党组成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给予纪检监察部门人力、物力方面的工作支持。 三、加强教育筑牢反腐拒变的坚实防线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基础。该院紧密结合自身实

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建设探究

2012年第10期总第220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经贸教育】 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 本土化教材建设探究 李 舟 (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 要]西方经济学在经管类专业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地方高校应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内容编写、案例精选、立体展现和写作风格转变等方面推进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建设, 以强化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升地方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词]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147-02作者简介:李舟(1979-),女,贵州赫章人,广西工学院财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08A018。 一、引言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教材在高校教学中具有明确教学内容、引导教学方向、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必须研究新趋势、探寻新思路、凸显新特色,以推动地方高校的教材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本土化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演绎。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用以解释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各类经济现象。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然而,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土壤上成长起来的, 是西方经济学者对本土经济问题的不断思考、研究和总结,并最终形成的理论流派。因此,任课教师希望通过讲授 “原汁原味”的西方经济学,从而体现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 就会导致其在教学中忽略与我国经济实践结合,出现理论教学脱离实践分析的情况,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学非所用”的错觉,影响学生对经济学核心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由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同于西 方国家,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经济学教学必须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体、洋为用”为原则,既能解释市场经济的通性问题,又要探究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性问题,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语言来诠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将之融入教科书和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经济学“为我所用”的教学目的,即经济学的教学本土化。 作为高校教学水平和教改成果的重要载体,西方经济学教材必须从内容编排、文字撰写、案例筛选和教学资源充实上力争突出本土化教学原则,坚持教材建设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致,编写出适合地方院校本科教学需要的本土化教材,以提高学生理解及运用经济学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学素养,使教材建设成为体现地方院校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特色之选。 三、地方高校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本土化的几点建 议 (一)组织资深教师,编写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本土化教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出版的冠以“西方经济学”名称的教材已多达数百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版引进教材或翻译教材, 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这类教材知识量大、内容系统、更新较快,但由于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理论和案例与中国实际存在差距、价格较高等原因,并不适应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另一类是国内高校的自编教材, 7 4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建设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实验室建设为例,对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实验是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好高校实验室是办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条件,实验室建设的好坏,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实践性教学管理体制,建好实验室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对手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硬件措施,同时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验室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没有符合要求的硬件设施,实验室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实验室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地方高校表现突出。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大面积扩招,给实验室建设增加了新的难度。近些年来,一些硬件设备速度很快。虽然,国家和学校领导都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相比而言,实验室硬件设施还显得比较“薄弱”,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在理论教学时讲的是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而实验教学时接触到的却是一些过时的、陈旧的设备和手段。这就势必影响学生实验的效果。 2.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利用程度不高。实验室建好后,管理工作也相当重要。现在一些实验室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些实验室由于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档案记录材料,导致学生进行实验时缺乏计划,实验室安排也会显得比较混乱。 同时,由于目前存在的一些条块分割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许多实验室只对自己院系的学生开放,不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导致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闲时实验室空无一人,忙时(特别是毕业实习阶段)许多学生又没有地方进行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体现在实验室人才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另外,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装备的使用频率较高,管理力度跟不上,必然导致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不符合标准,容易出现仪器和设备损坏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解决,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1高职院校实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实验室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验室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取决于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随着我国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各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各高职院校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而高职院校竞争的核心是有关人才的竞争。因此,各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任用都愈发重视。现阶段,有关实验室的管理人才主要以年轻人员为主,虽然具有较大朝气,但存在整体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工作态度容易出现不端正的现状,这些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状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2仪器设备使用不合理 从我国目前的高职实验室使用情况来看,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率很高。通过对目前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很多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并不合理,容易出现仪器损坏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使用者的管理力度不够所导致的。对于实验室来说,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本身都是比较容易损坏的,所以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全面的知识讲解,然后才能够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实验,但是由于学校中的实验管理人员较少,而且实验管理人员对于实验仪器的管理力度较低,导致很多仪器和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容易出现很多相应的仪器损坏问题。 2解决对策分析 2.1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廉 政 制 度 防 范 资料汇总 **镇支部委员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市区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村“两委”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 一、村“两委”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好市区镇纪委提出的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四、认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及时查办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主动纠治不正之风。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权力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泉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定化、制度化,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六、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问题,对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实施方案 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在广大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我村结合实际,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村是城乡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推动廉政文件进农村,有利于加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增强群众组织凝聚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广大居民、村民的反腐倡廉意识,打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群众基础;有利于群众参加,扩大监督,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巩固和加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完善村民自治,

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发展迅速,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检验设备,增加了检验项目,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即手工操作由自动化仪器替代后,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也由技术人员个人水平转换为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1]。为了保证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美国国会于1967年通过了一项专门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法律,即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ct 1967,简称CLIA67)。在实行此法案20年后,美国国会1988年又通过了对CLIA67的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88,简称CLIA88)[2],并于1992年正式实施。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制订了标准,即ISO/FDIS 15189《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该标准从组织与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人员、设施与环境、设备、质量和技术记录、报告、外部支持和供应品、申诉等方面提出了21项具体要求[3]。目前国际上对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标准与法规主要为ISO/FDIS 15189和CLIA88。笔者认为,ISO/FDIS15189主要强调实验室内部质量体系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实验室认可制度是一种自愿行为;而CLIA88着眼于政府对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外部监控,是政府对实验室强制执行的最低要求。两者存在互补性,它们对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减少差错率,进而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患者健康,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检验医学近年来虽然在技术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临床实验室管理系统理论的研究。十余年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积极推动实验室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和室内质量控制、规范临床检验操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检验报告的正确与否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多种因素相关,如何使相关因素都得到控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而保证检验质量,是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2.缺乏对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强制性法规。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具有量值的特殊文字资料,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国际计量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均出台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规定和要求。但由于临床检验自身的特点,相当数量的临床检验项目不能完全套用计量法的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又没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实验室检验的质量,这就使一些报告单在无仪器校准、室内质控等质量保证措施的情况下发出,甚至出现个别医疗机构为贪图赢利,故意将阴性结果作成阳性结果的事件。因此,制定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强制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3.缺乏对临床实验室质量工作的足够重视和正确导向。目前仍有不少医院的领导对临床检验工作的性质不够了解,存在只要有人、有仪器、有试剂就可以对临床出具检验报告的错误认识,因而忽视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另外,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多强调检验报告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发出,因此临床实验室往往都在"快"字上做文章,追求单位时间内仪器处理标本的速度,仪器也越来越贵,而对发出报告所必需的质量保证基本措施如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却强调不够,出现导向上的偏差。 4.对检验医学新技术引人无控制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单克隆抗体、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检验方法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相继投入临床应用,在检验医学领域呈现出一片日新月异的景象。但是也有一些新技术、新项目在尚未成熟或者临床意义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应用于临床,如"一滴血可检测任何疾病",容易误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卫生部应尽快建立并落实检验医学技术准入制度,推动医学技术评估和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呢?笔者认为,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