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帽子和鸟窝》名师教案

《帽子和鸟窝》名师教案

《帽子和鸟窝》名师教案
《帽子和鸟窝》名师教案

《帽子和鸟窝》名师教案

深度解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了“丢帽子——找帽子——送帽子”的过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让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二是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叙述的是孩子和松鼠、鸟儿之间发生的事,虽然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但是易于理解。对于小动物,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因此他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文章,更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保护它们,这就为体会翔翔送帽子的做法做好了思想基础。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可爱吗,为什么?然后抓住翔翔和小伙伴说的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孩子们对鸟儿的爱,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嚷、绸、缠”等7个生字,会写“帽、坡、耍”等13个生字,掌握“帽子、山坡、篮子”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难点

重点:理解翔翔和小伙伴为什么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

突破方法:理解这一问题,要紧紧抓住“找帽子”和“送帽子”这对矛盾冲突,在充分理解“爱帽子”的表现后,提出“这么爱自己的帽子,为什么还要送帽子给鸟儿”这一问题,从而感受到孩子们的爱心。

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批注的方法,在重点处做出自己的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而感悟孩子们的做法。

突破方法:采取以读代讲法,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谈话法、质疑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悟孩子们的爱心。

以“自学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的学习形式,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理清课文层次,体会孩子们的做法。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收集益鸟的相关资料。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吋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理解课题

1、板画引导:教师板画“帽子”和“鸟窝”,提问:看到这两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或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帽子和鸟窝,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课题中的两个重点词语,“帽子”和“鸟窝”入手,通过板画,了解事物的形象,并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

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容易读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字音:注意读准“绸、缠”这两个翘舌音的字。

句子: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去了。(要注意断句,读好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课文讲的是翔翔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玩耍,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结果帽子被松鼠带到了高高的松树上。隔天,他们发现鸟儿要在帽子里做窝,就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的事。

3、理清层次。

(1)引导: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件事的?

(2)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概述并归纳。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丢帽子——找帽子——送帽子

(4)要求学生按照“丢帽子——找帽子——送帽子”的顺序试着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5)反馈,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丢帽子。

第二部分(第三至五自然段),找帽子。

第三部分(第六至十自然段):送帽子。

(6)引导:读了课文,你认为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可爱吗,为什么?

(7)指名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利用“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可爱吗,为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三、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认读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全班齐读。

(2)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绸、缠、耍”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奈”读nài,不要读成nà。

2、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痛痛快快:本文指玩得尽兴。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本文指孩子们眼看着帽子却拿不到手的着急、无奈。

七嘴八舌:指说话的人多,你一句,我一句。本文指孩子们对小鸟飞进帽子的议论。

3、借助田字格,练习写字。

(1)要求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结构给字分类。

左右基本相等的字:帽、朝。

左窄右宽的字:坡、慌、腰、何、约。

上下相等的字:耍、蛋。

上小下大的字:奈、吊、竿、篮。

(2)想一想,哪些字的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教师重点指导“帽、慌、耍”的写法。

“帽”右半部分上面是“冃”,下面是“目”。“慌”右半部分“亡”的竖折上不要加一点。注意“耍”和“要”应区别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互相提醒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写字经验,为进一步放手自学做好准备。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翔翔丢了帽子,心情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找帽子的,结果怎样?我们下节课再来具体学习。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cǎo mào shān pō nài hé yuē dìng niǎo d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篮()要()慌()

蓝()耍()谎()

答案:一、草帽山坡奈何约定鸟蛋

二、篮子不要慌张

蓝色玩耍说谎

第二课吋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表现孩子们心情变好的重点句及其爱护小动物的心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环保意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拿着一顶帽子,引导:这顶帽子不但是崭新的,而且能帮助翔翔遮风挡雨,他是多么喜欢这顶帽子啊,可是有一天,翔翔却不要它了,这是为什

么呢?让我们走进《帽子和鸟窝》去寻找答案。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爱帽子”却“送帽子”这一矛盾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感受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体会表达

1、引导:翔翔在丢帽子、找帽子和送帽子的过程中,各是怎样表现的?让我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寻找答案,并用横线画出来,再想一想这样的表现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可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句子旁。

2、全班交流第一部分,谈谈翔翔在丢帽子时的表现。

出示句子:突然,翔翔一摸脑袋,惊叫起来:“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1)抓住“惊叫”,体会翔翔当时的心情。

①什么是“惊叫”?翔翔为什么惊叫?

②从翔翔的惊叫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惊叫”可以看出这顶帽子对翔翔来说非常重要,他非常喜欢这顶帽子,失去帽子后他非常着急。

(2)朗读指导:用高而稍快的语调读出翔翔着急的心情,读出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

(3)想一想,这时翔翔还会说些什么。(学生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惊叫”的理解,体会帽子对翔翔的重要性,与后文的“送帽子”形成矛盾,让学生在此矛盾中感受“送帽子”精神的可贵。

3、学生自读,小组交流第二部分,谈谈孩子们在找帽子时的表现。

(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①孩子们找帽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②翔翔的帽子在哪里?

③孩子们找到帽子后是怎样做的?

(2)出示句子: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①结合句子说说“无可奈何”的意思。

明确:帽子被松鼠带到了树上,树很高,孩子们够不到,没有办法。

②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用“挠挠脑袋”“无可奈何”这些生动、准确的词语,表现了孩子们没办法的样子及心理,可以看出翔翔很想拿回帽子的着急心情。

③引导学生表演读这一句,读出孩子们着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4、全班交流第三部分,谈谈翔翔在送帽子时的表现。

(1)出示句子: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当时的心情。

(3)小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更爱的是小鸟,他们懂得保护鸟类。)(4)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小鸟没了窝,没有地方住了。)

(5)你们喜欢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学生自由交流)

(6)引导:大家说得很好,让我们来写写环保小标语,让身边的人都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吧!

学生讨论后自己书写,并念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以帽子为中心,通过“丢帽子、找帽子、送帽子”这三件事展开教学活动;通过理解孩子们爱帽子,却送帽子这一矛盾人手,感受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孩子们当天不仅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挑回帽子。眼看就要挑着了,可在他们看到鸟要用帽子做窝时,他们放弃了。是啊,在帽子做的鸟窝里孵出可爱的小鸟,是一件多么快乐而有趣的事啊!让我们向翔翔他们学习,也做一个懂得爱护鸟类、保护动物的环保小卫士。

板书设计

2 帽子和鸟窝

丢帽子→找帽子→追帽子→挑帽子→送帽子做鸟窝

(着急)(焦急)(无奈)(庆幸)(欣慰)

天真可爱

爱鸟护鸟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读一读,将画“”部分换成成语,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班会课上,老师让我们提建议,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来。()

2、面对倔强的弟弟,妈妈一点办法也没有地摇了摇头。()

二、把下列字句补充完整。

1、一群小男孩在草地上耍闹着。

2、孩子们下山去了。答案:一、1、七嘴八舌2、无可奈何

二、1、痛痛快快地2、一窝蜂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