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四)险(峻)

(五)幽(静)

二、色彩美

三、动态美

四、朦胧美

第三节怎样观赏风景(2学时)

一、观赏方法

(一)动态观赏

(二)静态观赏

二、观赏的距离

三、观赏的角度

四、观赏的时间

考核要求:

识记:风景美的形态。

领会:观赏风景的方法和角度。

分析:风景美的特征。

综合应用:应用观赏风景美的方法、距离、角度如何来把握风景美的特征。

第二章中国园林与观赏

教学要点:

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2)造山挖池,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

(4)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

(5)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2、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4、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5、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

6、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三种桥的形式。

7、景观审美: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

教学时数:

本章为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园林艺术(2学时)

一、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三、中国园林分类

(一)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

(二)私家园林

第二节园林的要素及其审美特征(2学时)

一、园林中的山和水

(一)山(假山叠石)

1、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①做假为真②瘦、透、漏、皱③丑)

(二)水

二、园林的建筑

(一)桥

(二)亭

(三)廊

三、园林的花木

第三节园林景观审美(2学时)

一、景观线

二、观赏点

三、特写景

四、引景

五、点景

六、借景

七、藏景

考核要求:

识记: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

2、我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领会:1、景观审美的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

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3、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

分析:1、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2、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标准。

综合应用:中国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

第三章中国画与欣赏

教学要点:

1、中国画的形成、发展概况,各代著名画派、画家简介。

2、中国画的分类。

3、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形写神,得意忘形。格调: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气韵:六法与气韵;四品。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画概述(1学时)

一、春秋战国时代

二、汉代

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

四、隋唐时期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朝

九、近现代

第二节中国画的种类(2学时)

一、卷轴画

二、壁画

三、工艺绘画

第三节中国画的审美特征(2学时)

一、意境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二、格调

(一)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

(二)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

(三)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

(四)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

(五)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三、气韵

(一)六法与气韵

(二)四品

考核要求:

识记:1、中国画的分类。

2、各代著名画派、画家。

领会:中国画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分析:分析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的原因。

应用:举例说明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意境。

综合应用:从国画中总结出中国画的艺术规律。

第四章中国书法与欣赏

教学要点:

1、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简介。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书法家。

3、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线条的美;结体和布局的美;形与神的美;意境的美;情的美。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书法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

一、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

二、篆书

三、隶书

四、楷书、行书、草书

五、碑、帖

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

七、欧、张、颜、柳、释

八、蔡、苏、黄、米

九、元、明、清的书法艺术

第三节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学时)

一、线条的美

二、结构和布局的美

三、形与神的美

四、意境的美

五、情的美

考核要求:

识记:1、中国书法的书体种类特征及其代表书法家。

2、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

领会:1、书法在旅游中的地位。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

分析:分析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书法如何表现意境的美和情的美。

第五章中国古建筑与观赏

教学要点:

1、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三大石窟;中国四大佛山;著名陵墓;三大名桥;江南三大楼阁。

2、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3、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建筑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2学时)

一、古城建筑

二、宫廷建筑

三、陵园建筑

四、寺庙建筑

五、石窟建筑

六、佛塔建筑

七、桥梁建筑

第三节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2学时)

一、结构形式

二、群体组合

三、装饰色彩

四、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考核要求:

识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及其形式特征。

领会: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

分析: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古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及其审美价值。

第六章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

教学要点:

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其分布情况。

2、雕塑的特征。

3、雕塑的形式:圆雕和浮雕。按其社会功能,雕塑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雕塑、城市雕塑及环境雕塑。

4、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纪念性,象征性,装饰性,假定性、类型化,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审美特点:秦俑的写实风格;秦俑的形象塑造;秦俑的神态刻画。

6、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

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雕塑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雕塑的一般特征及形式(1?5学时)

一、雕塑的特征

二、雕塑的形式

(一)圆雕

(二)浮雕

(三)其他分法

第三节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1?5学时)

一、纪念性

二、象征性

三、装饰性

四、假定性

五、类型性

六、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第四节中国著名旅游区雕塑艺术赏析(2学时)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俑的写实风格

(二)秦俑的形象塑造

(三)秦俑的神态刻画

二、霍去病墓石刻

三、云冈石窟大佛

四、龙门石窟大佛

五、石浮雕“昭陵六骏”

六、乾陵石雕

七、敦煌彩塑

八、麦积山泥塑观音像、供养人像

九、晋祠彩塑侍女像

十、大足石刻

十一、华严寺彩塑菩萨像

十二、保圣寺泥塑罗汉像

考核要求:

识记:中国雕塑的形式特征和社会功能。

领会: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与旅游的关系。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雕塑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综合应用:具体说明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

第七章中国旅游纪念品

教学要点:

1、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及其代表产地、作品、特种工艺美术品(水晶和玉石器件、象牙雕刻、铜铸、景泰蓝器皿、高级的清器件、精致的刺绣、特制的陶瓷器);民间工艺美术美术品(如剪纸、泥塑、雨塑、风筝、花灯、竹编器件等)。

2、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3、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功能美和形式美;质美。

教学时数:

本章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旅游纪念品分类(0?5学时)

一、特种工艺美术品

二、民间工艺美术品

第二节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0?5学时)

一、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二、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第三节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1学时)

一、功能美和形式美

二、质美

考核要求:

识记: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

领会: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及其代表产地、作品、特种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品。分析:分析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及在旅游中的意义。

综合应用:说明旅游纪念品应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意义。

第二编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第八章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教学要点:

1、旅游审美需求及类型: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饮食审美型。

2、审美意识的构成要素: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的贯彻、审美情感。

3、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时代性、民族性、阶段性。

4、审美个性的产生、类型和意义。

5、审美心理要素:感知因素、想象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

6、掌握审美感受的层次分层,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教学时数:

本章为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美需求与审美动机(2学时)

一、旅游审美需求

二、旅游审美动机

(一)自然审美型

(二)艺术审美型

(三)社会审美型

(四)饮食审美型

第二节审美意识与审美个体(2学时)

一、审美意识

(一)构成要素

(二)基本特征

(三)活动过程

二、审美个性

(一)审美个性的产生

(二)审美个性的类型

(三)审美个性的意义

第三节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1学时)

一、感知因素

二、想象因素

三、情感因素

四、理解因素

第四节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1学时)

一、悦耳悦目

二、悦心悦意

三、悦志悦神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审美需求的类型。

2、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

3、审美意识的构成要素。

领会:1、旅游审美动机和产生审美个性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

2、审美个性的类型及审美个性的意义。。

分析:进行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综合应用:1、举例说明如何把握旅游者审美个性。

2、怎样理解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层次。

第九章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教学要点:

1、导游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三种不同角色:一种是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另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再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2、导游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时的集中表现:仪表美、风度美、心灵美。

3、导游作为审美信息的传递者时涉及的语言艺术和导游手法。口语导游的语言艺术化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风趣性、语言的情感性。比较通用的导游手法有:虚实相间、进入角色、制造悬念、点面结合、利用类比。

4、导游作为审美行为的协调者时的要求,一张一弛、有缓有急、快慢相宜、音调和谐、适时停顿。

5、如何提高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培养自我审美意识、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教学时数:

本章为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0?5学时)

一、关于仪表美

二、关于风度美

三、关于心灵美

第二节审美信息的传递者(1学时)

一、关于语言艺术

二、关于导游手法

(一)虚实相间

(二)进入角色

(三)制造悬念

(四)点面结合

(五)利用参数

第三节审美行为的协调者(1学时)

一、一张一弛

二、有缓有急

三、快慢相宜

四、音调和谐

五、适时停顿

第四节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0?5学时)

一、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二、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

三、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

四、掌握和应用旅游观赏原理

五、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考核要求:

识记:1、导游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时的集中表现的几个方面。

2、导游作为审美信息的传递者时涉及的语言艺术和导游手法。

领会:领会导游作为审美行为的协调者时的具体要求。

分析:分析导游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三种不同角色。

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导游工作者如何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如何来传递审美信息和协调审美行为?

第十章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教学要点:

1、游客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形象美的三要素:形体、服饰、发型。

2、对饭店微笑服务的审美感知:微笑——态度美的感性显现;微笑的情绪扩散效应;微笑的线条魅力。

3、前厅服务人员的服务艺术(门卫、行李员、接待员、结帐员)。

4、客房服务艺术要领:热情原则、礼貌原则、整洁原则、舒适原则、周到原则、安静原则、安全原则。

5、餐厅服务艺术主旨。

6、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普及美学知识,开展艺术教学、掌握语言艺术、组织姿态美训练、推广美容知识,提高管理美学水平。

教学时数:

本章为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1学时)

一、形象美的第一要素——形体

二、形象美的第二要素——服饰

三、形象美的第三要素——发型

第二节对饭店微笑服务的审美感知(0?5学时)

第三节对饭店服务艺术的审美评价(1学时)

一、前厅服务艺术概述

二、客房服务艺术要领

三、餐厅服务艺术主旨

第四节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0?5学时)

一、普及美学知识

二、开展艺术教育

三、掌握语言艺术

四、组织姿态美训练

五、推广美容知识

六、提高管理美学水平

考核要求:

识记:1、客房服务艺术要领。

2、游客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及形象美的三要素。

领会:微笑服务的审美意义和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

分析:分析饭店为什么要讲究服务艺术。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微笑服务的魅力何在?它与饭店的效益有何关系?

第三编旅游者与旅游饭店

第十一章旅游饭店与环境艺术

教学要点:

1、饭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利用自然环境;体现自然景观学特征;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交织;文脉、传统、饭店建筑的人文美;风土环境、地方特色、乡土美。

2、饭店选址、造型及装修的美学原则:真、善、美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一致;保护环境视觉形象;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创造“有素味的形式;时代感与民族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旅游饭店室内环境美、意境美、整体美、空间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绿化美、人文美。教学时数:

本章为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饭店建筑与环境(1学时)

一、利用自然环境的美

二、体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

三、注重地方特色、乡土美

第二节饭店建筑造型与装修美学(1学时)

一、真、善、美的统一

二、实用与审美的一致

三、保护环境视觉形象

四、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五、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六、时代感与民族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三节旅游饭店室内环境美(1学时)

一、意境美

二、整体美

三、空间造型美

四、色彩美

五、材质美

六、绿化美

七、人文美

考核要求:

识记:1、饭店选址、造型及装修的美学原则。

2、旅游饭店内部环境的美学特征。

领会:饭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及旅游饭店装修的美学特征。

分析: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饭店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审美关系。

第十二章饭店室内装饰陈设

教学要点:

1、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必须特别注意满足饭店室内的功能要求及适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装饰,以“少而精”、“画龙点精”为原则;合理选择装饰标准,反对滥用艺术手段,注意经济效益、方便管理;发扬民族特色,注意地方色彩与时代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室内装饰的分类:生活功能必须向实用器物设计和装修;用作观赏陈设中家具、地毯、窗帘、灯具、绿化与水平因素的审美作用。

3、陈设室内工艺品的原则:重视室内整体装饰风格的和谐;少而精,宁缺勿滥;紧密结合饭店室内功能特点,精心配置工艺品;要符合构图章法;要注意视觉效果。

4、门后、入口大厅、过厅向装饰陈设方法。

5、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方法及客房、商场内装饰陈设方法。

教学时数:

本章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及分类(0?5学时)

第二节饭店室内装饰陈设主要因素及其审美作用(1学时)

一、家具

二、地毯

三、窗帘

四、灯具

五、绿化与水

六、工艺品

第三节装饰陈设的方法(0?5学时)

一、门厅、入口大厅、过厅的装饰陈设

二、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

三、客房的装饰陈设

四、商场的装饰陈设

考核要求:

识记: 1、饭店室内工艺品的布设原则。

2、饭店主要陈设物及的审美要求。

领会:室内装饰的分类及其审美作用。

应用: 1、门后、入口大厅、过厅向装饰陈设方法。

2、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方法。

3、客房、商场内装饰陈设方法。

综合应用:理解掌握饭店各个部位装饰布设的审美要求,并说明其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意义。

第十三章中国菜点之审美

教学要点:

1、菜点审美的意义、价值和地位。

2、中国菜点之类的构成要素:色、香、味、形、质、意。

3、中国菜点造型形式:随意式、整齐式、图案式、点缀服饰式;象形式。质的美感。

意的美感:意匠、意象、意趣、意境。

4、中国菜点命名方式:自然来历、工艺特名、乡土集锦、时令风俗、比附联想、夸

张比喻、谐音转借、依形取意、人事典故。

4、中国各类菜的美学特征:三类食品、四大菜系、五道程序。

教学时数:

本章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菜点审美的意义、价值和地位(0?5学时)

第二节中国菜点之美的构成要素(1学时)

一、色的美感

二、香的美感

三、味的美感

四、形的美感

五、质的美感

六、意的美感

第三节各种菜点的美学风格及其特色(0?5学时)

一、三类食品

二、四大菜系

三、五道程序

考核要求:

识记:1、中国菜点的构成要素及其美学特征。

2、四大菜系的美学特征。

领会:菜点审美的意义、价值和地位。

分析:中国菜点造型形式及中国菜点命名方式。

综合应用:中国菜点在世界烹饪中的地位及其中国各类菜的美学特征。

三、参考书目:

1、乔修业《旅游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黄艺农著,《旅游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杨滨章张杰李雷鹏主编,《旅游美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仇学琴主编,《现代旅游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庄志民,《旅游美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版。

7、顾仲义主编,《餐旅实用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朱希祥著,《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9、王文博主编,《现代应用美学入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版。

10、安旭编著,《旅游文物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黄山书社,1993年版。

12、王柯平,《旅游审美活动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3、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5、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版。

16、顾建华主编,《艺术鉴赏》,北京出版社,1993版。

17、余军等,《建筑艺术欣赏》,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蔡仪,《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0、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版。

21、徐书城著,《绘画美学》,东方出版社,1997版。

22、汪正章著,《建筑美学》,东方出版社,1997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创新方法的指导性意见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 ——西双版纳之美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行走西双版纳 很久以前,一位乐山好水的远足者有一天来到了滇南追寻传说中得云彩,他无意中走到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地方:那里不筑城郭,家家户户以竹楼为居,村村寨寨以花木为篱,青屏翠羽的孔雀结巢于人家树上,驯服如牛的大象再水里拖犁,并且每个村寨都种着许多菩提树,人们把它视为神树,虔诚供奉,不敢亵渎,而那就是西双版纳。她也是孔雀公主、大象、佛寺、热带雨林和美丽的姑娘所在的那个美丽地方。 最早对西双版纳和傣族人的认识是从电影《孔雀公主》里,那南国明丽的云天和旖旎的榆林原野,给我留下一个天真难圆的梦: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故事里那个迷人的秘境神湖,我也要隐身湖畔等待着聪明的孔雀公主飞临,也要去偷上一件神奇的孔雀衣。 清新之美 在版纳,当半梦半醒的一抹清晖透入眼帘,轻叩着沉眸告诉黎明来临时,那山菁田野的气味已悄然穿入帘内,沁神贯体,如坠林泉,仿佛吸进青山的精华灵魂,刹那间的劳顿便逐梦而释,拉开帘子,惺忪的眼里尽是飞驰着的绿。 当山雨骤降,雨滴在那数个山环中渐然稀落,清冽的雨水冲刷着泥土,宛然蒙蒙雨雾中得一座小寨。等到雨过晴初,版纳就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画卷,缓坡上重重碧玉般的梯田围拢着竹林掩映的小寨,浑身湿漉漉的水牛正独自踏着田埂小道慢悠悠地归圈,淡淡地炊烟从竹楼瓦隙间袅袅升起,消散于青绿色的雨雾之中;一道道绮丽的彩虹跨过村寨的上空,映得小寨田园也闪射出曼妙的虹光。 而在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版纳的小河就会把落日的金晖反射到村中,使版纳发出一种迷人的光彩。在那里,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座森林都有一个不可不去的理由,每一座山谷都会隐藏着一个绝佳的好去处。 民俗之美 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境内除了垦水田于河谷平坝的傣族居民外,还散居这人数较少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拉祜族以及汉、彝等近代迁来的外来民族,他们多数播种早稻,僻居山地。族人是很率性自由的,他们会同客人过多客套,但平时也是自顾自地生活、工作,不去打扰客人。客人在傣家家里住着也就把那里当做是自己家一样,住得舒舒服服,一点都没有到别人家做客的感觉。

旅游美学作业

一、找错误(本人的能力有限,如有不对,望老师莫笑,请谅解。) 1、书面上旅游美学的拼音拼写错误,应该是“Lü” 2、第一章-第11页【“新航路的开辟”中的“地理大发现”即使人类生存的和生活地域空间的开发】中,本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不应该加引号。 3、第一章-第12页【于元光关于旅游概念的界说具有一定代表性。】中,本人认为,应该把句号换成逗号,前后意思连贯。 4、第一章-第12页【欣赏景物形、声、色等形式美,……作主体情感的对象化表现】本人觉得这句话表达不清,“”作主体情感的对象化表现,是欣赏?还是形式美? 5、第14页【从白居易“……”的对西湖春色美景赞美】本人觉得可以把“的”换成“中” 二、景观对联 1、武夷山石湖涧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2、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 3、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4、浙江普陀山 兰若即清,竹林亦静 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5、江西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6、南昌百花洲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7、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 宫繁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 茫烟水,缥渺江波 8、广州白云山 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白云 9、广州云泉山馆 见山风山水乐水 似隐非隐仙非仙 10、肇庆鼎湖山半山亭 客游图画里到此处才进一步 僧语水去间愿诸君勿废半途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答案.docx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风景美的形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口然类、人丄美。 2、风景美屈于形式类的范畴,是引起旅游的匸要因素。自然风景中美的形式主要有:形象芙、色彩矣、动态美、朦胧美等。 3、黑格尔说:“美是_形彖的显现。” 4、风景形彖美的特征I?分丰富,主要表现为:JL、卫_、』_、乩、血。 5、雄伟是一种壮美、壮观、崇髙的现象。 6、雄伟、壮观的自然风景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的特征是:赞叹、底惊、 崇敬、愉悦- 7、秀美的主要特征是一柔和、秀丽、优美。 8、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会给旅游者带來欢乐、幸祸与赏心悦I丨 的美感。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所赞美的是自然风景的色彩美。 10、观赏风景的方法工要有动态观赏、静态观赏两种。 11、中国园林Z美是一人自然Z芙的概括和我国锦绣山河的浓缩。 12、中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称为 _。 13、中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是时期是一唐代,高峰时期是一明代。 14、中国园林可分为两类:</皇豪园林、私家园林;? 15、皇家园林的特点是_规模宏大、豪华富贵、显示威严的皇权的至高无上。 16、清代皇家园林岡明园的建成标,忐着我国古典园林艺术C经发展到了?个新的 高峰。 17、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_ 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 18、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小中见人________________ 。 19、假山创始于奉汉,兴盛于丙宋,帮于明涓。| | 20、计成在《园冶》-书中指出,假山叠石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存真为假 、 作假为真「 21、假山叠石的主要审美功能是_____________ 、増添园林野趣的|'|然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假山替石的美学指导思想是:瘦、做假为真、透、漏、皱 、 71 。 23、古人把园林中的水比作园林的_____________ 。 24、 ______ fl _____ 、_、阁、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_______ 、厅廊、 蝇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25、桥在园林中的美学功能主要是_________ 、点缀风呆___________ 、_ig 加园林的怙:趣和总境羌___________________ 。 26、亭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是左右游人,奴役风月,即可以起到 、

浅谈自然景观美学的产生----十里河滩

浅谈自然景观美学的产生 ------十里河滩要建立今天的美学体系,需要:一是,确定美学的基本问题;二是,确定美学的基本词汇;三是,以一种历史性,全球性和宇宙性的眼光来看待美学的基本词汇;四是,对自己要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不用“上帝式”的语言来讲述美学,而是用具体时空的受时代局限的人的话语来讲述美学。既有总结意识,又有时代意识和开放意识,美学不是美本身,如果美是一轮皓月,那么美学只是指向一轮皓月的一个手势。 ----------张法《美学导论》陈昌茂老师所说:“美是创生出来的,旅游美就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旅游美学就是研究旅游美的创生、展开形态、物化、符号化等一系列过程的应用学科。以旅游美的创生展开为基础,探讨游客如何更好的创生旅游美---旅游活动的展开以及质料的准备---何种优质质料在创生旅游美中能发挥更优势的作用。简单一句话: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正是历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生物学的对象就是生物,地质学的对象就是地质那样。(美更复杂的地方在于它不是质料本身,而是主体通过质料创生出来的形象,不能把质料作为对象本身。) 旅游美的美感经验。这是讨论旅游美美感的发生机制及其途径的问题。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着眼,主要有五个节点:愿游的神话诗性:行游的抒情诗性;居游的畅爽诗性;憩游的狂欢诗性;忆游的梦幻诗

性。 旅游美的旅游批评。旅游活动尽管成了全球化、大众化的活动,但对于这种活动的批评还未形成理论。以“旅游美为基点,建立”旅游活动“的描述模式,从而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旅游活动,达到一定的活动标准,从而提高旅游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以”旅游美“为基点,对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描述和评价,建立描述的概念和评价的体系,为避免现实中的”破坏性建设”提供依据。 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 美是虚体现象学用意向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美不在我,也不在物,虽然它离不开物和我,它是意向性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物,它不属于本体论存在范畴,也不属于认识论范畴,它属于存在论和价值论范畴。换言之,美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这一结论与分析哲学的结论及其相似,用它们的话语方式来表述:美是形容词而非名词,破除了美是一种实体的传统观念。张法直接说,美是虚体又在实体之中。 把美看做一种价值属性是现象学美学家们的共识。运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和本质直观理论来区分事实和价值、客体和现象、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区别。现象学美学认为美是人生的一种价值,审美价值是一种关系属性、意义属性。以盖格对审美价值的研究最为详实。盖格认为,美学关注的既不是物理世界也不是心里世界,它关注的是价值世界,这一价值世界与人的存在意义密切相关:”任何哲学和科学学科都不能比美学更加使我们更加靠近人的存在与本质。”美与审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龙健 一门学问想要诞生和确立,它必然有能够支撑自己存在的理论或实践的基础。美学的产生,其历史是何其之长,影响何其之深远。随着美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学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众多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之中,如今的美学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了一个学期对美学的学习,我对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所谓美学,其实就是部门美学,纵观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各部门美学的发展,美学普遍存在于各部门之中。旅游美学也只是美学的部门学科之一。 那么,美学是怎么样作用于旅游活动的呢?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到“旅游”是一种以“体”为手段的感官活动,是一种以游览对象为载体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其次,美学是一门感性之学,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感觉体验。所以,用美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探讨旅游活动的美学价值,便是美学应有之意了。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主观存在的,它是由主体与客体的活动创生的。朱光潜先生说过,美不是地上的麦穗,只要我们勤奋,我们弯腰就可以把它拾起。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主观性太强,仿佛是你像创造就能创造,还有就是“造”需要一定的模板,比如造纸之类的那么随意。所以,陈昌茂老师认为,用“创生”一词比较贴切,于是,他大胆地

提出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这一概念。 我国古代“有旅游美,但没有旅游美学”。“旅游美学”以“旅游审美”的方式存在,在世界各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学中形成了美学学科。但是在我国,旅游美的出现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美,是以旅游审美的形式表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之中,比如“游记文学”,其主要表现的是“山水游审美”。游记文学诞生于魏晋时期,到唐代走向成熟,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游记文学的定型。明朝的游记文学达到了繁荣的景象,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中的最高成就。从众多的游记文学中我们不难看出,旅游美产生的前提必须是有相应的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美感体验。 研究旅游美,我们的方法是运用审美现象学的理论,它是理解美的一个基础。当一个人面对某一对象时,产生了审美现象,这种现实现象在他以后面对同一对象时由重复发生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一对象指认为美的对象,认为美是这一对象的固有性质。这种美的指认和对象的被命名,就是美感的客观化和符号化。然而,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的一种美感,因此它也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比如游客到了黄果树瀑布,他面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实体对象,就会产生审美现象,那么以后当他再次到达黄果树或在图片是看到它是,他就会认为或向别人指出黄果树是如何的美。 说了半天,可以看出旅游美及美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美的发生更多在于“旅游动机”的非功利性和旅游景观对主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课程作业一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1、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旅游审美对象 B 、旅游资源程序C、旅游审美心理D、旅游审美关系 2、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B、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体势劲媚B、自由奔放C、沉着苍劲 D 、刚健有力 18、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 A 、线条美 B 、结、布局体美C、意境美D、形、神美 19、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内的“四绝”是指() A 、雕像、壁画 B 、松、柏C、书法、建筑D、经书 20、我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 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 D、木结构 21、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22、旅游审美需求的特点是() A 、具有对象性 B 、具有动力性C、保持平衡性D、具有递进性 23、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有() A 、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 24、艺术化的导游手法是() A、虚实相间 B 、进入角色C、制造悬念D、点面结合 25、导游过程的艺术化表现为() A、一张一弛 B 、有缓有急C、快慢相宜D、音调和谐、适时停顿

旅游美学学习心得

旅游美学学习感想 班级:12旅本1班姓名:赖嫦熙学号:124150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投入了旅游的大潮中。很显然,旅游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认识旅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在那如何认识旅游呢?在这学期我接触了旅游美学这门课程,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形式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同时比照西方国家的审美文化,可以让内容变得更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梁金兰老师讲解时,运用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引出主题,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会加入一些视频片段辅助理解。上课时与我们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多。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很好,可以学到知识也不会感到太枯燥。 通过这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其实旅游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的审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我们参观的一条河还是一座房子,它都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只有真正了解旅游审美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领略旅游景观的美。比如说我们去参观苏州园林,如果你不懂它的园林构造以及布局思想,那么在你的眼中它就跟一般的园林无异,不过就是有很多的石头,还有很多的树以及水池、走廊等等。但是如果你有去了解它,了解过它的历史,那么你如果回头再来欣赏的话,那么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了。通过对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我已基本了解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这为我以后能更好的参与旅游,发现旅游景观之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旅游美学的学习心得。 在旅游美学中,涵盖了大约十章的内容,分别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与观赏原理、旅游服务者的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雕塑景观的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饮食文化的审美鉴赏。我认为在里面的各方面知识中,旅游审美心理这块内容是最重要的。旅游审美心理是指

旅游美学

27128旅游美学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美学与旅游美学 一、考核内容 1、美学的概述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3、旅游美学的思想溯源 二、考核要求 1、美学的概述 识记:(1)美的特征 (2)自然美的特征 (3)美感 (4)美感的特征 (5)审美标准 (6)审美差异性和共同性 领会:(1)美的本质 (2)美的形态 了解:(1)美的欣赏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 领会:(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旅游美学思想的溯源 识记:(1)审美移情说的要点 (2)内幕仿说和移情说的异同 领会:(1)审美距离说 了解:(1)内幕仿说 第二章旅游美学的历史积淀 一、考核内容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2、比德的审美观 3、畅神的审美观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二、考核要求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领会:(1)原始巫术对审美意识初步形成的中介作用 了解:(1)山川崇拜 (2)对自然的喜爱

2、比德的审美观 识记:(1)比德审美观的概念 领会:(1)“比德”的审美价值 了解:(1)比德审美观的产生 3、畅神的审美观 识记:(1)畅神说的概念 领会:(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2)玄游、仙游、释游 了解:(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领会:(1)科学考察旅游 了解:(1)文人漫游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领会:(1)和谐美 了解:(1)活力美 第三章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 一、考核内容 1、欣赏空间的构成 2、动观与静观 3、欣赏路线的构成 二、考核要求 1、欣赏空间的构成 识记:(1)心理距离 领会:(1)观赏的位置 (2)观赏的时间 了解:(1)观赏的空间距离 2、动观与静观 识记:(1)动态观赏的定义 (2)静态观赏的定义 领会:(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关系 4、欣赏线路的构成 领会:(1)园林景观欣赏线路 (2)自然景观欣赏线路 了解:(1)直线景观欣赏线路 第四章自然景观的审美 一、考核内容 1、自然景观的构成 2、自然景观的欣赏 3、中西自然景观美学比较 二、考核要求 1、自然景观的构成 识记:(1)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

浅谈我对旅游美的理解

浅谈我对旅游美的理解 伟大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海德格尔也说过“美存在,但不可言说”。美,它确实存在,可它也就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除了用心去体会,还真的难以用语言来把它描述清楚。好吧!既然美难以说清楚,道明白,我就不多说了,维特根斯坦也说了:“能说清楚的事情就说清楚,不能说清楚的事情就保持沉默”。言归正传,今天就谈谈我对旅游美的理解,关于美,人们都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关于旅游美,我想更多的人会更陌生这个词。不怕人笑话,旅游美这三个字,我也是本学期才接触到的,而有幸的是我遇到了“旅游美”这个词的创建人,也就是本学期给我们上《旅游美学》的陈冒茂老师。他初步运用了“现象学”方法,对旅游美进行了研究,我们才有幸在他的带领下接触到“旅游美”。在此,我就简单给大家谈谈我对旅游美的理解。 前面我提到过,美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而旅游美,也只有在旅游活动中才能创生出来。为什么说它要在旅游活动中才能创生出来呢?这是因为旅游美需要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碰撞,才能产生美。通俗地比喻:就像两个从未谋面的男女,在特定的地点偶然相遇而一见钟情,而这一见钟情时对方不知彼此家庭,工作,不知道一切,但他们却相互吸引了!初见,毫无功利之心,只尊重彼此内心在那一刻的召唤,无关金钱,地位,权势,车子,房子……美,在这一刻也就随之便产生。旅游美恰是这样,一个人只有身心合一,非功利性地想出去游玩的时候,他的心灵与他所向住的目的地想遇见时,美其实就产

生了。简单地说,美就是情与景相遇——meeting时产生的。旅游美其实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带有随意性,业余性,娱乐性。它是一种幸福感,会让人心灵上恬静,精神上愉悦,身体上放松。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说旅游美即就是主体与客体相遇,内心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瞬间经验状态——美感经验。根据它产生的时间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五种美感经验,即旅游活动展开来的五个节点:愿游——行游——居游——憩游——忆游。 旅游美本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即美感,而美感的发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而美感经验又是怎么回事呢?美感经验就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活动的唯一标志”。而旅游活动的五个节点恰好能产生这五种美感经验。下面,我具体谈谈这五种美感经验。 第一种美感经验,即旅游愿游的神话诗性,也就是旅游活动中的第一个节点,愿游。所谓愿游,就是旅游者本初的想法,开始最“真实的念头”,即旅游动机形成的过程,而这个旅游活动动机的产生往住是因为某个“神话”。一个人会产生去某个地方旅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听见朋友聊天时炫耀说哪里哪里如何的美丽?看见书上说哪里哪里的风景怎么样?气候怎么样?看见电视广告宣传哪里风景怎么的迷人,你就会想,真有那么好吗?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听见一首歌比如《我想去桂林》,你便有想去桂林看看等。自己就会有想去的冲动,而这些所见所闻就会潜意识的让你产生想去旅游的动机。这些“通过一连串的初想,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或加工过的自然形式

旅游美学图片欣赏

《旅游美学》作业 学院: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

某校区景点评价 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过程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带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欣赏旅游美学的美可以从吃、住、行、游、娱、购方面去评价;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去鉴赏;可以从艺术的、复古的角度去欣赏;可以从动静、远近结合欣赏;还可以从形象方面(包括雄、险、奇、秀、幽、奥、旷、野的美)去欣赏等欣赏方式,线就以屏风校区的四个景点来进行分析评价。 南校区湖中亭 这是某校南校区的湖,湖面四周以碎石砌筑,各种高大乔木、灌木、绿篱环绕四周,休息凉亭位于湖中心,回廊弯曲来回,恰是一种古典美的美态印在人们的心中,这是我们只看画的静态欣赏;然而当你置身亭中,你会听到虫鸣鸟叫声,喷泉移动四射的水落接触声,还可以观察在阳光照射下树影忽长忽短景象,这是以动制静的观赏;从艺术角度观赏,是一幅水体结合图,至胜至美。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幅完美结合图,阳光照射,树木映衬,亭置湖中,喷泉四射,虫鸣鸟叫,水声朗朗,置于其中可以忘记繁杂琐事、忘却喧嚣,整一画面美不胜收,搭配得当,配合得体,只管尽情欣赏。

某校十教学楼楼中景 (图一)(图二) 楼中绿化是现代建筑常考虑的美中点化,也是一种美的建筑学欣赏,当老师或我们学生对着黑板、课本一节课下来,不免有些疲劳,但看到此景会给人眼前一亮,疲劳也会因此消除,心情舒畅。看图一,是从室内看进去,静静的,好似一幅水写素描画镶贴挂其中,有树、有假山、有景观石、有花等相互映衬;近观(图二)一幅不规则的图形,以池、池中景为亮点,池中有假山(假山上还有树,有水流动)、有树、有水、有凌乱放置的景观石、有盆景、喷泉等,池的周围有石凳供人休息观赏、鹅卵石镶贴四周平面、盆景置于其上,还有一些绿化植物于周边。这种是静或动的的景物图,是建筑中的亮点,也是一种美的鉴赏。

旅游美学第一章旅游与美

第一章旅游与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理解游客的审美需求,掌握旅游的审美特征,并能应用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要素。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旅游与美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游客的审美需求,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要素以及旅游审美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 游客的审美需求。 [教学难点]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游客审美需求和审美满意度调研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与审美 一、美与审美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 美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审美欲求结合是引起旅游的最根本的原因。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篆刻、音乐、歌舞、服饰、陈设、烹饪、民情、风俗等于一炉,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接待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游客越来越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舒适的享受,旅游经营者则把传播美和创造美轮美奂的旅游大环境当作提供旅游服务的高文化境界来追求。 【趣味小测试】 请学生在朋友圈中随机提问10位好友,调研他们的旅游动机和曾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问一问他们印象中最美好的一次旅游经历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 二、旅游审美需求 1.游客对美的认识

(1)什么是美?——美的定义与特征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并以适宜于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想一想】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对此,你怎样理解? (2)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 美与真、善的联系在于:美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合目的性是“善”,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共用价值。真和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 美与真的区别在于:真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真不等于美,却是美的基础。 美与善的区别在于:善也不是美,而是美的灵魂。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而美与功利间接联系,功利潜伏在形象中;善不强调形式,而美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示为生动的形象。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观赏对象,能唤起情感喜悦。 (3)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美的期待与感知——游客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作为人们对获得美感的一种愿望,始终贯穿交织在各层次需求之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程是愉悦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是赏心悦目的,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 游客的审美动机即审美行为的驱动力因人而异,从旅游者偏爱和选择的角度分析,旅游审美动机一般分为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旅游地的社会制度、结构、人情、伦理、道德、民风与生活方式等)和饮食审美型。 2.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旅游者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其中涉及主要的四种心理为:知觉、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心理活动功能,在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互动关系中引发出不同程度的审美愉悦或审美快感。 审美知觉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要点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专著“美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1858年出版的《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美的科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西方美学根据研究对象与方法分类: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 美的本质论:客观论、主观论、关系论、实践论。 实践论内容:1、美与人的本质力量;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3、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 审美观照:对于客体对象通过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领悟和理解的感受方式。 旅游活动是一种直接审美感知活动。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应用性美学。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旅游美学现实意义:旅游美学为旅游经济服务,又是旅游经济的先导;旅游美学开发美、创造美的作用;旅游美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中国古代传统审美思想:1、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儒家“中庸”之道;2、道家“自然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老庄“道法自然;3、禅宗“空灵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佛教“般若性空”;4、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总体精神:“天人合一” 旅游审美需求:是指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旅游审美动机:泛指决定旅游审美行为的审美趋向,或指旅游审美需求过渡到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中介。 审美动机多重性表现: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饮食审美型。 审美意识构成要素: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审美情感 审美意识基本特征: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审美感受的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风景美形态:自然美与人工美。 风景美的特征有: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动态之美、朦胧之美 举例概括中国风景形态美特征:典型的自然景观形态美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如: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漓江之秀美,黄山之奇,大漠之苍凉。 水的四季特征:春绿、夏碧、秋青、东黑 怎样观赏风景:通过方法、角度、时间、距离。 观赏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 “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是通过距离观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通过时间观赏。 中西方园林特色差异: 西方——风格是以法国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强调人工美,几何美; 中国——表现为不对称,以曲线为引导线,艺术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强调自然美。 中国园林的特点——“五要”、“五避”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畜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旅游美学习题及辅导答

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一 一、填空(20分) 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 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 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 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 8、园林的“毛发”是指() A 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 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D木结构 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 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 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 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 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 四、名词解释(4题10分)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案例)

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 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 引言 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自然美。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2艺术美。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此外,外来的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中华艺术,也遍布桂林各个景区,如阳朔西街。 1。3社会美。社会美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蕴含在锦绣山河之中,只有领悟人类改造自然的美,人们对自然风景美的理解才会深刻。如龙胜的梯田。 二、桂林景区的美学现状 2。1景区一三山景区(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象鼻山公园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11。88万平方米,是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以其“象山水月”的奇观荣膺桂林城徽之誉。“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是象鼻山的真实写照。象山之巅,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既拥自然造诣又不失人文风采。 从象鼻山公园沿着绿树成荫的滨江达到北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伏波山公园。公园由多级山地庭院组成,其主体是伏波山,有还珠洞、千佛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

浅谈旅游文学的美学价值doc

浅谈旅游文学的旅游美学价值 摘要:旅游和文学相结合,就形成了旅游文学。优秀旅游文学高远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现使许多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知名度倍增,同时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本文主要讲的是旅游文学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作用。主要包括旅游文学导致旅游资源的产生,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内涵以及旅游资源的旅游审美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学旅游美学价值旅游资源 前言 文学自诞生起,就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旅游最让人贴近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旅游也能激发人们的情怀,抒发感情。秀旅游文学高远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是许多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知名度倍增。“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屏山水以传。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这句话身份形象的道出了旅游和文学的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关系。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过程中人们审美活动的新型学科。而旅游文学对旅游资源的作用,尤其是审美方面的作用,使得旅游文学与旅游美学紧密相连,其旅游美学价值日以彰显。 一、文学艺术导致旅游资源的产生 天下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它们一起特有的魅力令游客沉醉倾倒,尤其是那些天生丽质的景区,更是人们钟情的首选。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另一些资源,似乎先天条件不是太好,却能借助某一旅游文学作品二增加了美学价值,名声在外,车各位著名的旅游景点。甚至是旅游热点。 因文学艺术而产生的旅游资源按其生产方式课分为三类: (一)附会型

附会型指原有的一些条件并不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但旅游文学作品使它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从而一起了人们的注意,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晋代文学大师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描绘的美好世界,一直为人们所向往。过去一般认为原型在湖南桃园县,该地的桃花山和桃山源从唐代就开始营建景观,于是率先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在“桃花源”,尽显文章所绘之景。对《桃花源记》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诠释,理所当然成为当地一处理想的旅游胜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声大震,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想看一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景色。苏东坡当年贬居黄州,常在黄州的赤壁游憩,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黄州赤壁由此闻名遐迩。被人称为“湖北赤壁之冠”。清人王旭有诗云“不是当年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原来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那里,可见苏轼的作品影响之大。无论是桃花源还是古赤壁,都因一篇名作而成为旅游资源。桃花源是秀丽之美,古赤壁是历史的雄浑之美。大大提升了它们的旅游美学价值。 (二)确定型 确定型某些旅游文学作品所述故事发生地或者原型已成定论,这类吸引物引起确定性只有一处。如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本来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素材之一,而《西游记》的创作成功又给花果山增添了新的光彩。《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确有其事,西厢遗址就在山西永济县普救寺里。普救寺也因此成为一处重要旅游景观。再如苏州的虎丘,是埋葬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地方,因一篇《虎丘记》而更加有名。花果山、西厢遗址和虎丘都具有唯一性。此处花果山是自然和英雄之美,西厢遗址是人性和爱情之美,虎丘是历史的厚重之美。 (三)人造型 人造型是指本来并不存在,按照文学作品描述而建造出来的景观并不少。此类多为人文景观,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以毁景观的重建,如武汉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建造的。杭州雷峰塔也建在原址处,以正式对游客开放。另一类是根据文学作品首次建造。如河南开封宋城系根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浅谈旅游审美自然美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美学专题 题目:浅谈旅游美学和自然美 系(院)旅游外语学院 专业班级 12旅管(3)班 学号 1225050328 学生姓名周烨雯 2013年 6 月 20 日

目录 引言 (1) 一、审美的含义,意义和特点 (2) (一)审美的含义 (3) (二)旅游审美的现实意义 (3) (三) 旅游审美的特点 (4) 1、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性 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 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二、自然美的含义和具体类型 (4) (一)自然美的含义 (5) (二)自然美的具体类型 (5) 1、形态美 2、色彩美 3、声音美 4、嗅觉美 5、动态美 6、结构美 7、质感美 8、综合美 三、旅游审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6) (一)做好观赏前的准备 (6) (二)把握好观赏时机 (7) (三)选择好观赏位置 (7) (四)安排好观赏节奏 (8) (五)留意特殊的观赏姿态 (9)

浅谈旅游审美与自然美 引言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所谓的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因此,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在此先对审美的内涵作简要阐述。 一、审美的含义,意义和特点 (一)、审美的含义 审美是指人(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审美客体)的观照、感悟、享受和再造,是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构成的一种关系。 在审美关系构成体系中,必须包括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动机和审美场。首先,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要素。审美客体即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审美主体即具有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两者缺一不可,但两者的关系并非同等重要,其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而言不是对象。”这就是说,对于无审美素质的人,即使是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也不能与其形成审美关系,发生审美现象。其次,审美动机是构成审美关系的现实条件,只有当审美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审美需求,对审美客体产生审美注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态度时,才能形成现实的审美关系。再次,要构成良好的现实审美关系,还需要有审美场,即良好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氛围,这一要素对审美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审美属意识范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步伐和审美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征。中华民族在自身特定的文化系统中,孕育了耐人寻味的儒家、道家与禅宗审美风范。按照现今的理解,儒家主要倡导“中和为美”,道家崇尚“自然为美”,而禅宗则追求“空灵之美”,这在宏观上便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三部曲”,另外,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总体精神,主要融贯于“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之中,所有这些或多或少地积淀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乃至整个旅游的全过程。 (二)、旅游审美的现实意义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人们的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向往异地闻名遐迩的高山大川或者阳光灿烂的海滨,有的向往他乡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或者异彩纷呈的风情习俗,但不管·人们的旅游动机如何,在一切旅游活动中都无不包含着对美的追求。人们通过旅游活动,在变换地域、开阔视野、观察接触和认识环境中寻求娱乐和消遣,增知益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获得美的享受,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