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又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课外阅读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大的,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笔者调查、访谈了一些教师和众多学生,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并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中涉猎,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对策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但可惜,这把金钥匙却被许多教育工作者遗弃在角落里,其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的缘由

1、当前的教学环境。《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上数据,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好,还是新课程实验班级的使用教材,就教材本身来看,都是达到这个量。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长期以来,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只有个别教师比较注重,而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怕写作文,一遇上作文就愁眉不展,不爱写日记;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缺少对语言的鉴别能力。

由此可见,要改变我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是一条必经之路。切实了解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我们对此进行调查。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自编选项,如:你是否喜欢课外阅读、你喜欢那类课外书、你每周课外阅读大约多少时间、你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课外阅读、你是否想增加课外阅读类别、你是否想增加课外阅读量、你的课外阅读课本来源于何处、你课外阅读后有什么收获等。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的1 028名学生(该校现有37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1560余名,该学校属城乡结合、经济条件在全区属中等。)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28份,回收998份,回收率97.1%。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

表1:课外阅读价值情况表

分析:虽然大部分学生、老师、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相当有价值的。但不得不看到,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

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之门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2、学生课外自觉阅读的兴趣

表2: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情况表

分析: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如果让他们在电视与课外书籍之间选择,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3、适应学生读的好书并不多。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分析: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无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4、阅读习惯

①你一般每天阅读课外书多少时间?()

A、从来不看

B、10—20分钟

C、20—40分钟

D、40—60

②阅读课外书时,你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

③阅读课外书,你喜欢的方式是()

A、一目十行,看过算过

B、只了解一下情节

C、能摘录好词佳句

D、做读书笔记或批注

分析:从这部分的调查分析,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有52.4%的学生每天看书10至20分钟,10至20分钟里能看多少书,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期有5—10分钟,那么剩下的多少时间能集中精力看书,况且这10—2 0分钟也并不全是一次完成的,如果分成2次或更多次,这效果如何?据一些成功学校的做法,学生每天看书为40—60分钟为好,而我校这部分人才达6.4%。再从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学生的做法是“请教他人”占到了46%,因为这个方法最快捷,而查字典或思考只占26.4%,是三项中最少的。阅读课外书,学生喜欢的方式来看,有42%的学生“只是了解一下情节”,“一目十行,看过算过”的学生更是达到21.2%,只有4.4%的人会做读书笔记或批注,迫于作业的压力,31.6%的人会摘录好词佳句。由此可见,我校学生的大部分人看书时耐心较差,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5、家庭情况

①你要买课外书,父母会同意吗?()

A、不同意

B、同意,只要我提要求

C、要看书的类型,会选择地给我买

②父母平时在家看书吗?()

③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父()母()

分析: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我们这次调查中有意安排了三道题目。首先是家长是否支持孩子买课外书,只有12%的家长不同意,可以看出当代家长对孩子是舍得投入的。但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54.2%的家长是初中毕业,有25.4%的家长是小学毕业,高中也只占到11%,大专以上只有2.6%的比例,这部分家长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而社会、企业中只是凤毛粼角,父母的自身素质不高,平时工作又忙(本地区服装企业多,经常性加班加点),66%的家长是“有时看一会儿”,16.4%的家长从来不看。这样就难以产生家庭的文化熏陶,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我们把学生的不良行为归纳为: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也不难发现,学生产生这样的不良行为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兴趣、少于方法、没有习惯所造成的。解决好这些方面,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加强,以新的方式加以指导。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实施策略之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想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个很老的办法,但它同样适应新时期。我们已经调查了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有些学生自己家里的书不少,可是读过的并不是很多。“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可以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有的学生自己的书不读,可是对别人的书很感兴趣,总想借阅着来读。

2、保障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有保障。没有整块的时间,就用零散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挤时间读书。我校学生早晨到校时间较早,很多学生都在上课前一小时就到校了,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每天中午抽一定的时间(30分钟左右,在不影响课内作业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这些时间,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

3、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们要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为此建议语文教师每天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阅读。真正的语文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真正的语文高手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和领悟。

实施策略之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不厌其烦地做。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1、巧借连环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来引导,而“连环画”则是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于是,教师应把学生和图书馆(室)的所有连环画都集中了起来,分层次、分类型介绍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榜样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我们都知道这句名言。青少年喜欢模仿,而且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强,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挖掘本校、本班学生与书的感人的故事,取得的成绩,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习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的趋向,从而敲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门。

3、开展活动。①朗读比赛、故事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②习作、出墙报。这种习作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如《我喜欢的一本书》等;一种是介绍一本书的部分内容,如《介绍〈西游记〉》等。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出墙报,交流阅读成果。③开展读报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因为报刊等于百科全书,各种知识无所不包,人们从报

刊上得到的知识,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二是因为报刊主要反映当前的情报和信息,能让读者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因此,我们应使读报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幻灯,收听广播,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等。

实施策略三:授予方法,使学生会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导’”,并且“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得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然后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去指导课外的阅读实践。

1、思读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的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2、精读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可让学生透过老班长的动作、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了解他的内心,体会课文的中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后,便要求他们自读课文书中的文章,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泛谈法。对所读的文章不可能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掠视全文,了解内容大略,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往往是用在独立阅读课文中。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可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快速地浏览全篇课文,并引导思考:楚王用了哪些手段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呢?当然,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除此之外,还有跳读、美读、研究读等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学生会课外读书。

实施策略四:推荐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可以把书直接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书介绍给学生,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很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

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小学生阅读。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5、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比如结合记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结合《七根火柴》、《东方之珠》等课文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

实施策略五:培养习惯,使学生久读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真正成为他们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

4、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要注意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睡觉、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3、阎国利、吕勇:《阅读策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4、目黑考二:《不要强迫孩子读书》,《小学教师论文》,教学科学出版社,2 000年版。

克鲁普斯卡娅:《布置家庭作业的方法》,《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12期6、张庆、徐善俊:《于永正的教学思想和艺术》,《名师精品录》,1998年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总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总结篇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隆德一小赵花 摘要:本调查主要以《语文新程标准》为依据,旨在了解小学生 的课外阅读兴趣﹑目的、内容、方式、习惯,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现状以及课外阅读中的困难,并试图对这些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在实践上为开展和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一些有关的材料和依据,提出相应的建议。本调查的重点是总结隆德一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难点是问卷的编制。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在新理念“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营造书香校园”的指导下,各校都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内与课外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但是,当前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调查研究在广度、深度上还不够。为了准确地把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此次调查。本调查主要以《语文新程标准》为依据,旨在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目的、内容、方式、习惯,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现状以及课外阅读中

的困难,并试图对这些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在实践上为开展和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一些有关的材料和依据,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隆德一小共有小学生3000多人,不可能进行全员调查。为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实际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回收有效问卷4078份,并对200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表1:调查样本构成情况表 二、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调查法为辅的方式,问卷自行编制。老师的调查问卷由 18个选择题和3道开放性问题组成,学生的调查问卷有28个问题都是以选择形式出现的,内容主要涉及多方面: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学生阅读遇到的困难;阅读书籍类别、教师、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与指导情况;教师和家长自身日常的阅读情况;列举的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和建议。 我们向调查对象集体发出调查问卷,中高年级同学自己填写,低年级同学在家长配合下填写。调查表都不计名填写,要求如实、严肃、认真地填写。 调查材料的处理:由于调查的年级之间,学段之间学生人数不均,因此统计图表中大都以各项占年级人数的百分比作为统一数值,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三、调查内容 1、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案实施方研策略究》课题指课村《农小学生外阅读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现状以及问题。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是指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国外对于课外阅读一直是很重视的。如美国多利斯.布朗研究发现,早期给孩子读书,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和参与,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及心理的健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认为:课外阅读为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能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重视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实验。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入当代,对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也有增无减。如万云英在其《注意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中指出,小学各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与其平时课外阅读书籍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舒华的“课外大量阅读对儿童伴随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伍腾提出的为享受乐趣而读书的理论等。新课改以来,许多儿童文学理论家也

对儿童文学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做了大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儿童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的确不少,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收效还不太令人满意。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教师还比较少。另外,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在理论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未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因此,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必将有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2、目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是我校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 我校学生95%以上来自农村,2009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较之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足,理解偏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形成正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知识分享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语文考试试卷中,阅读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因此,掌握阅读答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本人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在小学语文考试阅读题中,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题型: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生本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必要,而且还有深远的意义。为了使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正确有效的指导,特制定如下课外阅读指导意见,供老师参考实施。 一、制定目标 1.低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逐步学会独立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能力;养成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2.中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初步的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能评析文章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中受到教育;背诵一定量的格言警句、歇后语、古诗及文章片段;有摘录、品味好词佳句的能力和习惯;能阅读理解简单的说明书及各种应用文;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儿童读物的能力和简单的圈点批画的阅读习惯。 3.高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名家名篇(或片断〕;有摘录好词佳句及文章精华的能力,并学习分类;能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学习制作阅读卡片;能按兴趣后某种要求剪报。 二、推荐书目 1.科技知识类:提供有关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等科学常识性文章,适合儿童特点的科幻小故事,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等。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 (注音本)、《告诉我为什么》(低年级版)、《动脑筋爷爷》、《大自然中的老师》(彩图注音本) 、《少年百科知识问答》、《小实验小制作》、《四季星座》、《学做多面手》、《飞向太空》、《奇趣博物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小学生漫游祖国》、《打开智慧之门的的金钥匙》、《中国科学小品文》、《学会在21世纪生存丛书》、《上下五千年》、《家用电器大观》 2.文学作品类:选择儿童喜爱的儿歌、谜语、古诗、寓言、童话、小说、剧本、相声小段、小品脚本等,供学生阅读。选择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品味、赏析、学习。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组员:高萌耿倩瑞迪指导老师:任艳萍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发展心理、学生阅读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的比例、各种媒体(电视机、网络等)和学生阅读的关系、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文化层次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的阅读习惯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2.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开阔视野、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 4.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有效的指导,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供有力利的条件。 二、调查容 1、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2、小学生的阅读对象。 3、小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 4、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 5、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的关系。 6、家庭环境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学生调查表共有17道选择题,每题有2-5个供选答案;家长问卷表共有9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双峰县青树坪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每年级中各一个班 调查人数分布如下: 年级人数 二 69 五 74 六 65

合计208人 五、调查步骤 2012年9月16日—9月18日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012年10月20日—10月25日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2012年11月27日—12月15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分析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一)关于阅读兴趣 问卷1: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 问卷2:你觉得课外阅读有什么意义?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孩子周末阅读课外书的人数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有47.2%的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并认为课外阅读对他们有着很大的用处与帮助,但也要看到还有3.4%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课外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的,专心的进行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逐步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二)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量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组执笔:刘清霞 自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以来,一学期已经过去了。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研究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总结如下: 一、调查询问,发现问题 开学初(2010年3月份),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了问卷调查,下发问卷270份,其中一年级48份,由课题组杨学琴老师负责,二年级52份,由课题组范秀红老师负责,三年级110份,由课题组刘清霞、田莉梅老师负责,六年级60份,由课题组田红梅老师负责收回50张。共收回270份。我们对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分年段制定出本学期的阅读指导计划。 二、让家长、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010年三月中旬,我们课题组由负责人刘清霞召集课题组成员召开本学期第二次课题研究会议,讨论本学期各成员所带年级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落实课题研究的内容,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落实好,家长的支持、配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议讨论决定,各课题组成员要在三月份抓紧做好两件事,一是尽快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讲解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让家长认识到,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既是为了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也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与书为伍,与书同行,做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二三年级向家长提出倡议,在家中开展“亲子阅读”,以家长的阅读行为影响孩子,最终使孩子爱上读书。二是利用校本课在学生中大力宣传,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制定措施,积极实施 通过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的书目种类少、数量少,因此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创设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创设读书氛围,建设书香班级。 本学期,我们举行了“读书伴我成长”班级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学生们纷纷畅谈了读书的乐趣与收获,号召大家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感受书籍的魅力。学生搜集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组织学生出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办以“我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手抄报。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 2、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本学期,在学校规定的借书日,让许多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而没有书看的学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而帮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还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一至两本书,聚少成多,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并选择几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同学之间互相换书看,这样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面大大增加了,同时也没有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并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经典名著阅读、教材拓展性阅读、科普等其他方面的阅读的书目,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国际大奖小说等。 2、选用方法。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梅堰实验小学高佩玲 内容提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作好恰当的指导,本文从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综合运用课外阅读三方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以期达到改变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再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上,仍存在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恰当的指导。有的教师仅仅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到底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学生一片茫然,有的老师虽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但多流于形式。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许多家长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时间,对学生课外阅读不支持。课堂上,大量的辅助教材、练习题,排山倒海般,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此时的读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应付差事,更别说什么方法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素养、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趣。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有着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现状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其现状令人担忧,调查表明: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到底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通过阅读会有什么收获,学生一无所知。阅读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甚至不健康的书籍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学生能如数家珍地道出一大串电影明星的名字,清楚地知道有关这些明星的奇闻轶事,可对莎士比亚,雨果却一无所知,另一方面,课堂上的大量辅助教材使学生把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佳篇看成是一种机械式的作业,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

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我发现学生对福尔摩斯特别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文章。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三、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如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套这样的房子,它可以飞、可以潜水、还能冲出宇宙,寻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学说:“我想让每户人家都装上一扇智能门锁。把家庭每个成员的相貌、声音、指纹等信息输入电脑,它就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来,只要主人触摸门锁,它便自动打开,对其他人则不理不睬。”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 玉碗中心校周高林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通过对以上各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一一攻破,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一、调查动因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源于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

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但可惜,这把金钥匙却被许多教育工作者遗弃在角落里,其现实实在令人担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学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臵,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和“心理图式”,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具备了一定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 万字的阅读量,背诵优秀诗文160 篇,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有 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可见,课文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又发现小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 阅读量不达标,有许 多学生不能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 2 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 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3 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只看些订阅的报刊,作文书,对于经典名著的领悟,望而却 步,也很难坚持写读书笔记。鉴于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 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研究这一课题。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 的兴趣。2 纠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误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过程。 3 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

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4 全校开展读书活动。5 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6 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始终保持强烈的读 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 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教师自己对阅读充 满着欲望,必会潜移默化使得孩子也热爱课外阅读推荐一些适合儿 童阅读的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种多样的 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真切地 感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一旦他们把阅读不再动作沉重的负担,他 们就会热爱语文,从而形成语文学 习的良好循环。(1)创建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尊重学生 的个性差异,展示学生的个性风采。我们要为学生搭建 个平台,多渠道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打造书香学生,书香班 级,书香校园,并营造书香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其中,这非 常重要。通过立体式的互动交流,营造家长,孩子,教师全 员参与的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自觉阅读兴趣,唤醒家 长的亲子共读意识,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2)各年级语文实验教师互相合作,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 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进行共享,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 带博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3)课题组教师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 技巧(摘编) 一、怎样理解文中的词语: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 1、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抓住词语中一两个关键的的难字,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查处它们的意思,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显而易见了。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因而理解时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才能准确理解。 3、用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比较分析。 4、探求词的本义或来源,弄清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二、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1、词语理解法:抓住句子中的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先理解难字难词。疑难词语理解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弄明白了。 2、联系全文的方法:联系文章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理解文中重点句。 3、用心琢磨、品出深义:遇到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等,要用心体会,既要弄清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些修辞方法,还要揣摩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和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三、怎样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抓住关联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从内容上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比如总说与分说的关系、承上启下的关系、前后照应关系。 3、从表达形式上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式相同的句子是并列关系,也有少数呈递进关系。

四、怎样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分总关系:前面段落总起,后面段落分说的关系;或前面段落分说,后面段落总结的关系。 2、照应关系:前面段落说道某一内容,后面段落又以重复再现的方法表达这一内容;或前面交代因,后面交代果;前面设概念,后面释概念。 3、并列关系:从并列的几个方面描述或阐述某一内容的几个段落,一般也称它们为排比段。 4、承上启下的关系:即承接上面的短落内容,又引出下面的段落内容,一般我们称它为过渡段,它与前面段落之间就是承上启下的衔接关系。 五、怎样划分段落: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 3、按空间地点的变化分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 5、按总分关系分。 六、怎样划分层次: 1、首先要弄清这一段落文章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要善于抓住每个段落的结构特点: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说明关系、时间推移、空间方位变换。 七、怎样概括段落层次的大意: 1、摘录引用法:就是摘用文段中重点的词语或重点句子。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为孩子开启了太久过去、现在、未来奥秘的大门;阅读引发高雅的谈话,并能培养高尚情感及思维的深度;阅读能使孩子们关注生活,重视生命意义……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阅读尝试。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好的书籍对学生会受益匪浅,有的坏书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选择书籍非常重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重点向学生推荐这类的书籍,如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等。 三、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谈几种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或篇章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一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阅读。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而是快速浏览。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2013年5月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大多是郊区农村家庭,占学校人数的60%,前不久,我对所在学校五、六年级两个班6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令人遗憾——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处被人遗忘的角落,处在令人尴尬的境地。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练兵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技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故而,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掉以轻心,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有的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语文教材缺乏阅读指导以及学生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的错位等外在和内在原因也是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连。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王垸小学托补兴趣班阅读备课

课件出示内容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我们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我们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我们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等到自己说话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我们的语文实际能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让我们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我们个性的表现。而我们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我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我们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我们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我们的主体意识,发展我们的主体能力,塑造我们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阅读方法 1、精读法亦称细读法、研读法。是指以正常的或极慢的阅读速度深入钻研全书的内容, 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详细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清晰地勾划出全书的结构或情节.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目标沉重的学校教育与浮躁的教师心态;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功能异化的社会引导。为此,引领学生课外阅读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精心选择,推荐好书:加强指导,学会读书;拓宽渠道,让学生在书海遨游,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对策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人提出了“为生活和命运而读”的口号,有调查指出:人的综合素质的70%来自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是怎样的呢?据笔者对某校六年级一个班的调查显示,全班90%的同学从未到过市图书馆借书,许多同学甚至从未借过学校图书室的书。另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活中没有读过课外书的学生占14.5%,多数学生只偶尔看一点,占71.2%,经常看的只占14.3%。少年儿童置身于浩瀚的书海中,却难以开卷,更谈何有益。 2.原因分析。小学生为什么不愿课外阅读呢? 2.1目标沉重的学校教育与浮躁的教师心态。尽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地重视了人自身的发展,但是学校教育依然不能达到使儿童在身心上完全自由发展的程度。学校教育中过分功利化的现象虽屡遭鞭挞,却仍然比比皆是。学校和教师口里喊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眼里却只盯着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数,甚至不惜竭泽而渔。 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指导阅读“最主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学生,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是,许多教师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产生了浮躁而功利的心态,再加上应试的压力和繁杂的事务,早就没有了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气了,读书、做学问缺乏动力与激情,教学视野封闭、狭窄。 2.2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多数家长对子女的爱经常表现为对孩子未来命运的关心。家长所感受到的生存压力越大,对孩子的前途就越关心,就越会强制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充分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一个成人的要求,而全然不顾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甚至不得不牺牲孩子当下的幸福。 2.3功能异化的社会引导。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的时代,因特网、电子书刊等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书与电视、电影和网络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饱受压力的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和“超级女声”,而远离了白雪公主和海的女儿。而眼下的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无不出现浮躁、浅薄的趋势,逐步失去凝重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变成了消遣和享受。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2、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优秀的课外书籍更是学生精神世界,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 3、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 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缺乏读书兴趣。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看电视、玩电脑还是看书的兴趣性选择上,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前者。可见,电视、音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会营造不良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的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很多学生去看书,只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教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大多选择的是作文选或是作文辅导用书,这些功利性阅读的形式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