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复习材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复习材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复习材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复习材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我能填空:

1、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见书P19资料库)。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

(×)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注:导线接触不良(断路)或接成短路,灯泡就不会亮。]

三、我能选择: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A)发生。

A 纸屑会被吸起 B纸屑会被移走 C纸屑会飞起来

2、会产生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C)。

A、 1.5V

B、36V

C、220V

3、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B)。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4、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B)。

A、检测一次

B、检测二次

C、检测三次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A)。

A、1.5V

B、3V

C、4.5V

6、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C)。

A、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

7、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C)。

A 橡皮

B 塑料尺

C 铅笔芯

8、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B)。

A、橡皮

B、湿抹布

C、纸片

9、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B)。

A断路B短路C通路

10、下列材料能用来制作小开关的是(A)。

A、塑料和铁片

B、塑料和竹片

C、铁片和铝片

11、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C)。

A、有了电池

B、有了导线

C、有电流通过灯泡

12、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比把这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 B )。

A、较亮

B、较暗

C、一样

13、要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C)。

A、电源和动力

B、电源与电路

C、电路与用电器

14、下列电器中使用直流电的是(B)。

A、电视机

B、手电筒

C、日光灯

15、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能亮的是(B)。

四、我能回答:(共15分)

1、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

答:湿手不能接触电器,也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在插、拔电器插头时,要握住绝缘体部分。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答: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了;电池盒坏了;导线折了。

3.怎样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答:先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然后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灯泡是否发光,再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的各个部分,观察灯泡是否发光,直到检测出故障为止。

4.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

答:先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然后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灯泡是否发光,再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之后再重复检测一次。

5.两节电池串联和并联各有什么特点?

答:两节电池串联,电量增加一倍,是3V; 两节电池并联,电量不变,是1.5V。

6.把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各有什么特点?

答:把小灯泡串联起来,每个小灯泡亮度要暗一些;把小灯泡并联起来,每个小灯泡亮度不变。

7、什么是电池短路?短路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答: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通电时,为什么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答: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电路检测器本身没有问题,然后再去检测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五、我能填:

1、写出小灯泡的基本构造:

( 玻璃泡 )

( 灯丝 )

( 金属架 )

(连接点)

2、填表

①铁②干木材③食盐溶液④炭棒⑤陶瓷⑥人体⑦玻璃⑧潮湿的木头

⑨干布⑩塑料尺

导体①③④⑥⑧

绝缘体②⑤⑦⑨⑩

3、空气、塑料、人体、油、陶瓷、玻璃、大地、橡胶、盐水、水银哪些是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人体,大地,盐水,水银;绝缘体:空气,塑料,油,陶瓷,玻璃,橡胶。

注: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限度后,因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就能导电;玻璃是特殊材料,温度越高,电阻就越小,所以加热玻璃到达一定温度后,玻璃也能导电(烧红的玻璃);

人体电阻很大,但也是导体,到接触面湿润,电阻相对较小,反之。

六、我能探究:(共9分)

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

亮原因检测方法解决方法

灯泡坏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法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灯泡两个连接

点看是否变亮,确定是不是灯泡的

故障。

灯座松了,没连上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法重新连接灯座电池没电了替换法

把电池换到无故障的电路里,看是

不是电池的原因

八、实验题

1、写出以下的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路图电路图

2.有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把你的设计画出来。(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起来,并使第一张图中的灯泡比第二张图中的灯泡亮。)

答案:

3、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哪组接线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你认为有几种可能就画几种可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1、一株完整的油菜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2、油菜花的花瓣有4瓣,花瓣是黄色的。

3、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4、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如:丝瓜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5、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

6、雄蕊由花丝、花药两部分构成,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构成。

7、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种子。种子能发育出新的植物体。

8、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受精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散播到远处的;苍耳的种子是靠动物散播到远处的。

10、蚕豆是双子叶植物,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11、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胚根发育成了根。

12、春天是繁殖的季节,动物们也在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13、鱼、青蛙、鸟、蝴蝶、蛇、乌龟等动物都是靠卵繁殖后代。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14、卵孵出小鸡的时间大约需要3个星期;青蛙卵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在几个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

15、鸡蛋由壳、蛋白、蛋黄、气室组成,鸡蛋的气室在鸡蛋的大头。

16、许多动物分成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7、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18、人工种子便于贮藏和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

1、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3、二月兰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4、尽管种子的构造不同,但都有共同点,即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

植物。(√)

5、南瓜花是两性花。(×)

6、雄蕊的花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 )。

A 南瓜花

B 油菜花

C 桃花

D 凤仙花

2、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C)。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 轻,带翅或绒毛

C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 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3、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的构造的是( C )

A种皮 B胚根 C胚茎 D胚芽

4、油菜花有( D )个花瓣。

A 1

B 2

C 3

D 4

5、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A)。

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A)

A、雄花

B、雌花

C、两性花

四、连线题

凤仙花

蒲公英水流传播

苍耳弹射传播

莲蓬风力传播

西瓜动物传播

五、填图题

1、标出一株油菜花的各部分名称。

2、标出种子的各部分名称。

果实

根胚根

胚芽

子叶

3、标出下图的各部分名称。

4、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

5、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 鸡蛋内部结构

蛋黄胚

蛋壳蛋黄

蛋白

气室

花丝 花药

子房

花柱

柱头

萼片

雄蕊

雌蕊

花瓣

六、实验题

种子的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1、请你提出一个假设。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围绕这一假设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

实验名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器材:黄豆、水、毛巾、钢盆

实验步骤:1、把水放进钢盆里;2、把黄豆放在盛满水的钢盆里;3、用毛巾盖住钢盆;4、把钢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条件:①胚是活的,而且结构完整。②种子没有处于休眠期。

(2)外界条件:①一定的水分。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七、问答题:

1、植物有哪些传播花粉的方式?油菜花是怎样传粉的?(P28)

答: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有靠风来传粉的花叫风媒花;还有以水为媒介进行传粉的花叫水媒花等。油菜花是虫媒花。

2、种子萌发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呢?

答: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裂,长出胚根,长出胚芽。

3、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P36)

答:需要合适的温度(35℃-40.5℃)和湿度。

4、什么叫卵生?什么叫卵生动物?(P36)

答: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5、什么叫胎生?什么叫胎生动物?(P38)

答: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6.鸡蛋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有什么作用?

答:鸡蛋由5部分组成,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小鸡。壳具有保护鸡蛋的作用。蛋白:给胚养分、水分,还具有保护作用。蛋黄:给胚养分,具有保护作用。气室:供胚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D)的支持。

A、热量

B、养分

C、养料

D、营养

2、(B )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矿物质

3、脂肪的辨别方法:用棉花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含有(D )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

4、淀粉的辨别方法:在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C )。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发现有变(C)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粉色

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C)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 C),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C )。

A、细菌

B、病菌

C、微生物

D、腐殖质

6、( B )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A)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C)则主要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

A、双糖

B、单糖

C、多糖

D、白糖

二、多项选择题。

1、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ABCDEF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E、矿物质

F、水

2、(AC)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AC)。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蛋白质

3、(AD)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A、维生素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4、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以下几点:(ABC)

A、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B、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

C、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D、使用直接闻的方式,但不要多闻

5、储存一条鱼的方法:(ABCD )

A、放进冰箱冷冻

B、晒成鱼干

C、用盐腌制成咸鱼

D、做成罐头

6、糖其实是一大类物质,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蔗糖等食用糖,而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通过含有能量的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分为(ABD)三大类。

A、单糖

B、双糖

C、砂糖

D、多糖

三、填空题。

1、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 ),(营养 )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3、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4、了解食品,从(包装)上可获取不少信息。

5、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6、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微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营养)和适宜的(环境)。

7、在(适宜)的环境里,微生物能很快地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四、判断题。

1、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 )

2、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不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3、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4、烧熟后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没有益处。(×)

5、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不容易被消化。(×)

6、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7、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8、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9、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动物、植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

10、1000多年前,医学家孙思邈就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和干眼病,并记录在《千金方》中。(√ )

五、简答题

1、你的膳食营养原则是什么?

答: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4、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能量;5、最近口腔溃疡,需要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6、喝一些水。

2、在选购食品时,你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

答: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QS质量认证标志、生产厂家、贮藏条件等。

3、食物的储存方法有很多种,你能至少写出四种储存一条鱼的方法吗?

答:冷冻法、暴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低温灭菌法、做成罐头。

4、小明昨天买了一包奶油饼干,其生产日期是2005年5月5日,保质期五个月,保存条件为25摄氏度以下的干燥处,他吃了两块,就顺手放到了窗台上,过了两个星期,他准备把剩下的饼干吃完,请问饼干还能吃吗?为什么?

答:不能吃。因为奶油饼干的保存条件是在密封的条件下保存在25摄氏度以下的干燥处,而他已经将密封包装打开,并且将其放在了窗台上,经过白天高温,夜晚潮湿的环境后,已经为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食物已经变质,不能再食用。

5、一个同学早餐吃了三只肉包、一杯牛奶、两只鸡蛋、两根香肠,这位同学的早餐是否合理,应怎样调整?

答:不合理。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太多了。应增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如:两只肉包、一杯牛奶、一只鸡蛋、一碟香肠炒瓜片、一个苹果。

6、请你为家里设计一份四菜一汤的营养晚餐。

菜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1.我所知道的常见岩石有(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和(砾岩)等。2.花岗岩主要由(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组成,它们的硬度从硬到软依次为(石英)、(长石)、(云母)。

3.在石灰岩上滴稀盐酸,发现石灰岩上(冒气泡)。

4.岩石颗粒大小分为(大颗粒)、(中等颗粒)和(微细颗粒)三类,岩石颗粒结构分为(紧密)和(松散)两种。

5.我们学过可以根据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描述矿物。

6.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简单工具判断岩石的软硬。7.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二、判断

1.岩石严严实实地形成了地球坚硬的外壳。(√)

2.对岩石观察可以眼看、手摸、鼻闻、嘴尝。(×)

3.各种岩石和矿物的软硬是不同的,但再硬也硬不过钢。(×)

4.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5.矿物表面的颜色比条痕更能反映矿物本来的颜色。(×)

6.有金属光泽的矿物就是金属矿物。(×)

7.比较两种未知矿物硬度的简便方法是互相刻划。(√)

8.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

9.矿产资源是无限的,因此开采不受限制。(×)

10.稀盐酸滴在任何岩石上都有反应。(×)

11、花岗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12、砖块也是一种岩石。(×)

三、选择

1.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有近(B)种,我国已发现的各种矿产有(C)种。

A 3000

B 4000

C 171

D 170

2.下列物质反光最强的是(B)

A 蜡烛

B 玻璃

C 丝绸

3.化石形成于下列哪种岩石中(B)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4.像许多沙子黏合在一起的岩石是(A)

A 砂岩

B 砾岩

C 页岩

5.具有铁黑色外表,触摸有滑腻感,染手染纸,这种矿物是(B)。

A 滑石

B 石墨

C 石膏

6.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B )A、较软B、较硬C、硬

7.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B)。

A、化石

B、浮石

C、页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9.遇盐酸冒泡的有(A)。

A、石灰岩和大理岩

B、花岗岩和板岩

C、大理岩和花岗岩

10.(C)可以切割用。

A、花岗岩

B、石墨

C、金刚石

四、连线题

1、矿物的形状

辉锑矿透明六角柱

水晶(石英)立方体

石盐平行四边形六面体

方解石针柱状

2、矿物的特征

花岗岩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砾岩易分离成层,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石灰岩有美丽花纹,遇盐酸冒泡

页岩花斑状

板岩混凝土状

大理岩薄层状,有化石

五、说明题

1、利用简单工具可以把岩石的硬度分为四个等级:软、较软、较硬、硬,写一写利用简单工具怎样区分。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2、描述方解石:

触觉:光滑颜色:主要为无色或白色透明度: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条痕:白色或灰色光泽:玻璃光泽硬度:中等柔软,用硬币能划伤

形状: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滴稀盐酸检验:冒气泡

六、问答题

1、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答:它们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开采以后就不能再生了。

2、对于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答:对于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我们应:

(1)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2)减少开采;

(3)分类回收岩石和矿物类制成物品。

七、实践题:

1、岩石和矿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用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请你

2、根据我们掌握的观察研究岩石的一般方法,在表格中的括号中写出岩石的特征。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板桥小学《科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连线 填表1;岩石和矿物在有很多应用,请你写出应用的例子。 岩石或矿物的名称岩石或矿物的应用 石英钟表和计算机中 花岗岩雕塑 石墨制作铅笔芯 铁矿石提炼铁 钨矿制作灯泡中的钨丝 雄黄医药 盐调味品 2;人们常用的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 储存方法举例 腌制法腌制咸鱼;腌制咸菜 冷冻法冷冻水产品;制作冰糕 暴晒法晒鱼干 真空包装法制作罐头 高温灭菌法制作牛奶 填图 1;写出下图这朵花各部分的名称。 2;在下面地球构造简图中填出地球各部分的名称。

3;根据左边的图在右边的框中画出简单电路图。 4;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如下。 哪组接线1-2 1-3 1-4 2-3 2-4 3-4 通路是是是 断路是是是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5;有一节电池;两只小电珠和一些导线,你能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把你的设计画下来。 简答 1;观察腐败的食物时要注意什么? 答: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腐败的物品;观察完要用肥皂洗手;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2;食品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 答: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等。 3;如何根据保质期长短选择所需的食物? 答:如果是短期内能食用完的,一般应考虑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果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食用的,则可以选用保质期长的食品。 4;大理岩和石灰岩滴稀盐酸后有何变化? 答:大理岩和石灰岩滴上冷的稀盐酸后会冒气泡,这是其中的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石灰岩冒气泡的情况比大理岩猛烈。 5;云母;长石和石英有何区别? 答: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具玻璃光泽或脂肪光泽;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 6;为什么条痕比颜色更固定? 答:由于条痕可以消除杂质和其他的(如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薄膜对光的折射;散射等)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所以矿物条痕的颜色更加固定;可靠。比如赤铁矿的颜色有铁黑色和红褐色等,但条痕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是( ) 。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 ( ) 。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 ) 。 5、人们常常根据的( )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6、 (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如北风是由( )向( )吹来的风。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 ) 、( )和( ) 。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中雨或(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2、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6、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8、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9、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10、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里的溶解。() 三、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27℃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 3、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 A.含在嘴里不动 B.用舍翻动搅拌 C.把糖块咬碎 D.咬碎并搅拌4、.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5、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D.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 6、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味精 B.酱油 C.酒精 D.食用油 7、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 B.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8、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9、下列几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 A.食盐、菜油 B.氧气、酱油 C.冰糖、面粉 10、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吹灭 B.直接盖上灯帽 C.先盖灭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上 11、酒精灯的()温度最高。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12、“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A.不是一回事B.是一回事 四、实验题(15分) 1、拉开装可乐的易拉罐的拉环,会发现冒出许多气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5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 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1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1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5、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检查法;替换法。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水、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17、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8、不要用湿抹布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材料。 19、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精点归纳

第一章《电》归纳总结 第1课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填空题 1、物体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3、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4、电路是指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电源)和(电路)。 6、在干燥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时,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这其实是(静电)现象。 二、判断题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会将其吸起来,这是因为静电的作用。(√) 3、梳头时,头发会吸附在梳子上,这说明梳子有磁性。(×) 4、静电很微弱,人体感觉不到。(×) 5、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电性。(√) 6、冬天脱衣服的时候发出的“啪啪”声是静电现象。(√) 三、选择题 1将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会看到两个气球(A)。A相互排斥 B 相互吸引C不动 2、将塑料圆珠笔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慢慢接近小纸屑,会看到(A)。A纸屑被吸起来B纸屑没有变化 3、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B) A人对电不敏感B物体同时具有正、负两种电荷,且数量相等,相互抵消C因为这个物体所带的电不够强 4、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 A用电器B电源C电路 5、在简单电路中,(B)是必须的。A灯泡(用电器)、开关、电源B电源、导线、灯泡(用电器)C电源、开关、导线 四、简答题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2、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每个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多,物体带上静电。 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 一、填空题 1、电池是一种便捷式(电源)。 2、用导线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连接起来的这种状态,称之为(短路)。 3、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二、判断题 1、家中的电是220V交流电,很危险,我们一般不用它来做实验。(√) 2、在短路情况下,不仅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电池也有可能被损坏。(√) 3、短路和断路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况。(×) 4、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5、电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变热。(√) 三、选择题 1、电灯使用是(A),手电筒使用的是(B)。A交流电B直流电 2、电从电池的(A)流出,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到(B)流回,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A正极B负极 3、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B)。A电路断路B电路短路C电路中接很多用电器 第3课时简单电路 一、判断题 1、电是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在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3、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二、为连接电路进行排序。 1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3 2、把小灯光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2 3、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第4课时电路出故障了 一、判断题 1、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可以去检测家中的电器电路。(×) 2、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会亮;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会亮。(√) 3、将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这就组成了“电路检测器”。(√) 4、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

科教版本小学科学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试卷习题包括答案三套.doc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三套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大家准备了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三套,希望对大 家有所协助!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一 四年级科学(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填空题: (25%)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2、像铜丝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 的物体称为。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 用方法连接的。 4、一朵油菜花由、、和组成。(原创)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等。 6、青蛙、鸡、猫和兔这四种动物,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有。(改编) 7、米饭主要含有,猪肉主要含有和。(原创) 8、我们能够从鱼肝油和黄绿色蔬菜中获取来预防干眼病。(原创) 9、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改编) 10、地质学家根据,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 岩属于。(改编) 二、判断题: (20%)

1、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 2、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是220v,干电池一般是 1.5v ,电动车的电是12v。(原创)()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能够在大树下避雨。(改编)() 4、苍耳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原创)() 5、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原创)() 6、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我们所吃的米饭主要含有糖类。(原创)() 9、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10、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它们是取之不尽的。(改编) () 三、选择题: (20%) 1、下列物体中不能够用来接通电路的是()。(改编) A、钥匙 B 、塑料尺 C、铅笔芯 2、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原创)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 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 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两节 1.5v 的干电池串联,三个小灯泡并联,那么流过每个小灯泡 的电流是()。(原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教版).doc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声音/溶解/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彖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彖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彖、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 是观察记录天气现彖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

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彖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彖,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佩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彖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彖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彖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最新科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是(雨量器)。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气体)。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天气日历)。 5、人们常常根据的(阴。 6、(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中雨或(雪)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每小题2分) 1、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V ) 2、风向通常米用八个方位来记录。(V )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X)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X )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V) 6、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X 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V 8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X 9、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V 10、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里的溶解。(V ) 三、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 1”表示(B 2、27C读作(C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 3、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D A. 含在嘴里不动B .用舍翻动搅拌C .把糖块咬碎D .咬碎并搅拌 4、.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使杯底的盐溶解( B )。 A. 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5、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 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 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D. 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电 第一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的: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二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 第三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的听力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单元天气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8月总课时10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学习目标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学习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习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 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集体备课 导学过程合作探究: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小组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3. 汇报点评。 (1)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小组互评、教师点拨: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2)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教师板书)

导学过程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溶解了吗? 3、汇报点评: 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5、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 6、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7、汇报点评。 巩固练习: 1、像()的现象叫溶解。 2、过滤时要做到()。 拓展延伸: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留心观察生活中水还能溶解哪些物质,作好记录在小组 中交流。 板书设计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在水中的现象不见了容易溶解食盐在水中的现象看得见不容易溶解过滤沙子、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及食盐溶液、 注意事项 观察现象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8月总课时11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学习目标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3、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 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的交流电,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 触电危险。干电池里 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 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 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 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 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 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4.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酒泉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