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各

个地区间的人均寿命还是有差异,而且有的差异还很大。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地区间的这种差异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以2000年全国的各地区的人均寿命(每10年才统计一次)以及一些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均寿命 人均GDP 卫生机构数 单位面积污染比 教育支出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只采用其中的一些可能的因素来分析。(附录:表一)

建立该经济模型:u E P H G c Y +++++=4321ββββ ,其中Y 表示各地区的人均寿命数,G 表示各地区的人均GDP ,H 表示各地区的卫生机构数,P 表示各地区的单位环境污染指标(年环境污染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其中以气体污染为主,由于废水基本上都是排在江河中,就会加强下游的污染而减少上游的污染,因而不好统计),E 表示各地区的教育支出总额。

通过Eviews 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附录:表二),回归结果为:

^

Y =65.97646+4.982103G +7.02E-05H -2.99E-05P +5.41E-07OE

(58.36914) ( 3.002252) ( 0.995813) ( -0.676988) ( 0.753409)

2R =0.652727 2R =0.599300 F=12.21725

可以看出该模型的H 、P 、E 的系数不显著,需重新设置变量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由模型的相关系数表(附录:表三),可以看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P (环境污染)和G (人均GDP )存在高度相关,同时H (卫生机构数)和Y (人均寿命)的相关系数太低,应舍弃。

因此,我们只采用G 和E 两个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分析(附录:表四)

^

Y =66.92650+3.637526G +1.10E-06E (93.17361)(4.431903)(2.157719)

回归效果明显,故应采用此模型。即在我们所考虑的几个因素中,人均寿命主要受人均GDP (即生活水平)和教育支出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按理说,环境污染应当对人的寿命应当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在这里通过回归分析后却不行呢?前面得出P

和G 高度相关,因为生活水平高必然意味着经济的发达,而发达的经济也说明了各个产业的发达,这必然导致了环境的高污染。因此环境的污染是

受人们生活水平影响的,同时环境污染对人们带来的损害程度没有生活水平提高给人们带来的福利大,所以从总体上看,人均寿命还是主要受人均

GDP 的影响。

再来看看卫生机构为什么与人均寿命的相关程度不高。这主要是受人们传统观念和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收费相关。得了病,人们总是想的能拖

就拖,总认为一些小病自然而然就会好的,结果搞得小病成大病,到头来根本没法医治。加上现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收费标准太高,大多数人们都根

本看不起病,造成了即使拥有庞大的医疗卫生机构也不能满足人们。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教育支出,这里我们考虑的是总的教育支出而不是人均的教育支出。因为边际教育支出是递减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应当考

虑一个地区的总体教育情况,而不是每个人头上的个人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是怎样影响人均寿命?越高的教育支出意味着更高的教育水平,当人们

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后,对卫生保健的知识也越了解,更懂得如何去看病。其中更重要的是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水平,让人们更有去看病

的基础。

由以上可以看出,人们的预期寿命首先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要提高人们的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人们生活水平并

不是能在短暂时间就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的。而在当前经济水平下,我国的教育水平还有大力发展的空间,就联系到了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

所以,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表二:

C 65.97646 1.130331 58.36916 0.0000 G 4.982104 1.659454 3.002254 0.0059 H 7.02E-05 7.05E-05 0.995813 0.3285 P -2.99E-05 4.42E-05 -0.676988 0.5044 E

5.41E-07

7.19E-07

0.753409

0.4580

R-squared

0.652727 Mean dependent var 71.24387 Adjusted R-squared 0.599300 S.D. dependent var 3.191195 S.E. of regression 2.020053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90815 Sum squared resid 106.0960 Schwarz criterion 4.622103 Log likelihood -63.05763 F-statistic 12.21726 Durbin-Watson stat

1.285255 Prob(F-statistic)

0.000010

u E P H G c Y +++++=4321ββββ

表三:

Y G H P E Y 1.000000 0.758704 0.140864 0.550112 0.617159

G 0.758704 1.000000 -0.122734 0.825393 0.540721

H 0.140864 -0.122734 1.000000 -0.141990 0.466467

P 0.550112 0.825393 -0.141990 1.000000 0.291605

E 0.617159 0.540721 0.466467 0.291605 1.000000

表四:

C 66.92650 0.718299 93.17361 0.0000

G 3.637526 0.820759 4.431903 0.0001

E 1.10E-06 5.08E-07 2.157719 0.0397

R-squared 0.636134 Mean dependent var 71.24387

Adjusted R-squared 0.610144 S.D. dependent var 3.191195

S.E. of regression 1.992532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08456

Sum squared resid 111.1652 Schwarz criterion 4.447228

Log likelihood -63.78106 F-statistic 24.47575

Durbin-Watson stat 1.186653 Prob(F-statistic) 0.000001

数据来源:

人均寿命:《中国统计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20&word=select%20from%20A%20where%20资源=中国统计年鉴%20AND%20((正文=预期寿命%20OR%20总题名=预期寿命))

GDP: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gdp&filename=20051014223 1

年底总人口: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rk&filename=200510132570卫生机构数: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jy&filename=200510251883教育支出:《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14&word=select%20from%20A%20where%20资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AND%20((正文=教育%20OR%20总题名=教育)%20AND%20(正文=支出%20OR%20总题名=支出)) 污染数据:《中国环境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0&word=select%20from%20N%20where%20资源=中国环境年鉴%20AND%20((正文=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OR%20总题名=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四平市区基于人口因素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基于人口因素的四平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已不言而喻。同时,市场营销学也强调“市场= 人口+ 购买力+ 购买欲望”,把人口因素作为市场细分的一个变量。因此,本文试图探究人口因素(包括城镇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非农业人口数量、城市化等)对四平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 一、四平市的人口现状 1、四平市市区户口数和人口数情况 四平市市区人口接近60万人,说明四平市为典型的中等规模城市,城市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四平市平均每户个人口的家庭结构,反映在购房需求上主要以中小户型(即小于等于90平方米)的户型结构为主。 注:资料来源于四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表1 四平市市区户口数和人口数情况 2、四平市市区人口年龄结构 四平市市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4%, 说明四平市区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另外,25岁到34岁适婚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25岁-45岁的主要购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2%。 户数 人口数 平均家庭户规模(人/ 户) 合计 家庭户 集体户 合计 家庭户 集体户 铁西区 100861 95633 5228 278741 255816 22925 铁东区 122876 121718 1158 334884 326243 8641 总计 223737 217351 6386 613625 582059 31566

10000 200003000040000 5000060000700000--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岁及以上 系列1 注:资料来源于四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图1 四平市市区人口年龄构成图 3、四平市市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数量情况 四平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0%,主要集中在平西乡、山门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城东乡等乡镇。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是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消费主体,活跃的租赁市场又进一步刺激了购房需求的扩大。由于城市完备的功能对于农业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将会是四平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常住人口 合计 农业户口人口数 非农业户口人数 非农业户口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铁西区 278287 24505 253782 % 铁东区 333316 95874 237442 % 总计 611603 120379 491224 % 注:资料来源于四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表2 四平市市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数量表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亚洲各国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对这些国家人均寿命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个因素与人均寿命有很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人均寿命人均GDP 成人识字率疫苗接种率 Abstract: The thesis mainly use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per capita GDP, literary rate of grown-ups and vaccine coverage rate on average lifespan in Asia. The results reveals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three factors and average lifespan. Keywords: average lifespan per capita GDP literary rate of grown-ups vaccine coverage rate 0.引言 随着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进行,统计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并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统计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可以推动科研的发展,提高生产力;统计学与人文学科结合是人文科学发展的必然,只有结合统计学,结论才更有说服力,才能避免主观臆断的危险。否则,就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大家各执己见,这样以来打的只是口水仗,问题却丝毫不能解决。是统计学的介入结束了英美国学者争论不休的一首作者不详的诗是否为莎士比亚所作的问题,随后统计学在确定一些美国匿名作品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统计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可以发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帮助国家或者团体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问题。本文的话题与每个生命个体息息相关,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依赖统计知识,依赖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中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寿命,那寿命的长短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想得出合理的解释还要依靠统计数据,我们要让数据来说话,这样结论才更有说服力。一些学者就可能影响平均寿命的三个因素: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在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展开调查调查。笔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平均寿命的确与上述因素有关(具体数据见附表)。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亚洲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的相关性。具体问题包括: 1)人均GDP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2)成人识字率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3)疫苗接种率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1.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中国大陆、菲律宾、朝鲜、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巴基斯坦、老挝、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在内的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寿命、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的关系。 1.3研究工具与研究程序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 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曲线图、活动、案例等材料。 2.各种图片、资料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讨论、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进一步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补充“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实例,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 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 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为 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 思考回答问题。 图片导 入使学生感 受到当今人 口问题的严 峻形势。 板书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探究活动 自学讨 论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 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口的数量变 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通过读“图1.2 10万年以 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 题。 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 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 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 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 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 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 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 匀的。)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 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 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 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 如何从类似 人口增长曲 线图中获取 有价值的信 息,并分析 影响人口增 长产生时间 差异的原因 (通过展示 不同时期人 们生产、生 活的图片来 得出原因)。 归纳资料 提取信 息展示课件材料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 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 的关系。 完成课本P3“活动”题,注意人口的增长 除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什么有 关。 学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反 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 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 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 通过课本第 三页“活 动”,学生 可得出人口 的自然增长 不仅与人口 自然增长率 有关,而且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演着双重角色。作为生产者,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为消费者,人口处于消费主体地位,体现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承载者。经济社会的许多问题以人口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前提,一国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特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问题,也是面对严峻现实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做好人口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规模的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因为经济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推动的,同时人口规模的大小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承载水平。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进力”和“发明拉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减小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小,适度增加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

3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玩转地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图10(左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 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根据资料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来分析: A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而高温潮湿地区与寒冷干旱区人口就较少。 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一、水路交通便利;二、用水方便;三、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 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 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旁大多也是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就较少。 如果是现在新形成的人口密集区,应该还要去考虑生态环境。 B社会经济因素 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 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 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 即时巩固 2.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的 原因是什么?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

影响橡胶疲劳寿命的因素 一环境条件 环境影响在疲劳过程中特别是在长寿命的橡胶材料中起着关键作用。橡胶应力-应变关系和疲劳老化性能发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温度以及橡胶成分周围化学反应物的存在和浓度 A温度 升高的温度对橡胶形核寿命和疲劳裂纹增长速率产生有害的影响,这种有害影响在无定形橡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对于纯的丁苯橡胶处于可控测试中,随着温度从0°到100°,疲劳寿命化降低10000倍,而对于纯的天然胶而言,在相同条件下,疲劳寿命降低4倍。填料的加入可能降低对温度的依赖性。在疲劳裂纹增长测试中类似的影响可能被观察到。 上述温度的影响与由于老化或进一步教交联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无关。温度对这些化学过程的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够在升温或长时间内导致附加分解。温度实际对长期行为地影响程度取决于配方设计;固化剂,抗氧化剂等这些因素以后讨论。 B臭氧 在一个长期的疲劳测试中,有臭氧存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大裂纹的增长速率和缩短寿命。由于应力集中,弹性体网链在裂纹尖端很容易与臭氧反应,臭氧与主要聚合物分子链的碳-碳双键发生反应引起断链。 当瞬间的能量释放速率超过一个小的起点,就会发生由于臭氧袭击而引起的裂纹增长,这个起点由Gz表示,Gz通常比机械疲劳起点T更小,Gz的值恨得程度上取决于配方设计,特别是抗氧化剂和抗臭氧剂存在。对于没有加入任何这些物质的橡胶来说,Gz = 0.1J/m2,当有抗臭氧剂存在时,Gz会增大10倍或更多,相比较而言,机械疲劳起点大约为T = 50 J/m2,臭氧看起来不影响机械疲劳起点的值,其他化学物质能够以一种类似臭氧的方式侵袭橡胶。Gent和Mrath 研究了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温度对臭氧增长速的影响。两个物理量被发现可以控制列为裂纹增长率da/dt,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裂纹增长速率是与v温度成比例的,而与臭氧无关。在足够高的温度下(Q-Tg >100°),裂纹增长速率完全依赖于臭氧浓度而与温度无关。总的裂纹增长速率由下列方程式近似的给出

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班级 姓名 _____ 【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重要图表等的解读,掌握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学会对人口变化相关知识点的迁移。 【重点难点】 1.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特点及转变影响因素。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学法指导】 重视概念理解。弄懂概念内涵,准确理解把握概念;人口的增长模式要采用比较法,会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把握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夯实基础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因素: 、 。自然增长率= 。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 (1)时间变化特点: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 不同, 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2)地区分布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 的水平,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 ,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 的措施,使人口增长趋于 。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 、 、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 、 。 3、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特征 原始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特征)。 传统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型)人口增长_________。 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三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_。 4、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1)过程:原始型 。 (2)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 和 等 (3)人口增长模式的区域差异:①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 和 差异的扩大 ②表现:以 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经进入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 。③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④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 。原因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材第5页、第6页“活动”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0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分析

类型10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思维建模 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亚洲东部、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自然环境 地形 平原地区人口分布集中,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分布稀少(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 气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水人口分布往往与水源分布相一致 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矿产矿产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社会经济从城市的带动作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的迁移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实例】影响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较稠密,西北部人口较稀疏。其原因是:该线东南部大部分为沿海、沿河、沿湖地区,平原面积较广阔,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城镇密集,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入;该线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荒漠面积较大,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典题示范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0-1),回答问题。 图10-1

B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各是什么? 解题分析 (1)自然原因:该线西北地区主要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分析。青藏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这些自然条件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社会经济原因: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原因应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落后。这些都影响了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答题要领(1)自然原因必须体现地形、气候等角度 (2)社会经济原因必须体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角度 [答案]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规范演练 1.图10-2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问题。 图10-2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需要永恒关注的问题。读美国本土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0-3)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区域图(图10-4),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必修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3.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 (3)空间差异 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否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暂不考虑人口机械增长)? 答案不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时,如果仍是正值,则人口总数仍在增长。如果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则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如上图):a出生率;b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原始型) 高高低 B(传统型) 高低高 C(现代型) 低低低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 差异具体表现 时间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 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空间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答案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虽然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讲解)

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讲解) 考纲解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知识清单 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________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________,利用________及________、智力和________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那么的________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_______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___ _____。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乐观者: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悲观者: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________; 中间者: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________左右。 2.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人口的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________,保障健康的_________,同时又不妨碍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的人口数量。 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制定人口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的意义:世界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整个世界;各国、各地区。 参考答案 1.持续供养时期内本地资源其他资源技术物质生活水平 资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100亿 2.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未来人口生活质量最适宜战略政策 要点精析 要点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因素影响相关性资源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环境 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度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负相关 【典型例题】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人的寿命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的寿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性别 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男女平均寿命统计,历来女性长于男性。而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别更为明显。 2.先天因素 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配成23对,其中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为XY型配对,女性为XX型配对,X染色体粗大,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Y染色体弱小,所含遗传成分很少。如果妇女的某一个X染色体中有一个致命的成为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第二个x染色体可提供一个修复这种状况的基因;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一旦有一个致命的基因,没有改正的机会,容易潜伏遗传性疾病。也有的专家指出,妇女有两套免疫系统,一个是保护妇女本身,一个是保护胎儿。而男性则没有后者,因而,其免疫力不如妇女强。 3.后天因素 男性一般能量消耗比女性大(基础代谢男性比女性人5%-7%,能量消耗男性比女性大30%-40%),以及男性一般从事的工种较复杂、艰巨,因战争和各种意外事故而死亡也较多,精神与身体过度损伤较女性多等,也对两性寿命差别起一定作用。 4.优生 据统计,近亲婚姻的遗传性疾病比非近亲婚姻的高出十倍以上。长寿者很少是近亲婚姻产生的,因近亲婚姻容易使下一代得遗传性疾病,而遗

传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有很大影响。人类现已证实的遗传性疾病有3000多种,人类疾病中约有1/4~1/3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科学调查还发现,长寿者中约2/3属第一、二胎生,即生于父母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而且晚婚、少育长寿者的生活能力较强,高血压病患病率也较低。 5.心理状态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他的健康和寿命有明显影响。我们常见到有的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后,心理压力很大,精神萎靡不振,病情很快恶化,以至加速死亡。而有的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不气馁、不麻痹,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就相对稳定。老年人如常有衰老感、孤独感和忧郁心理,会使之情绪低沉,意志减退,体力减弱,加重原有疾病和易得新的疾病。相反心理上如能保持“青春”,则可使之情绪稳定,精神振作,抗病能力增强,充满生命活力,可以延缓或推迟生理上的老化,有益于健康长寿。 6.性格修养 长寿的人多心胸宽阔,性格开朗,不务名利,道德观念很强。据调查统计,我国长寿老人21%43%性格开朗、乐观,远离毒气或放射源。 饮用被细菌污染的水可得痢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老年人饮用的水,一般以煮沸为宜,浑浊度不超过每升5毫克。水中不含任何肉眼可见的杂质,无异臭异味。 7.阳光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策略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曲线图、活动、案例等材料。 2.各种图片、资料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讨论、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进一步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补充“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实例,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人口环境调查分析

人口环境调查分析 一、人口环境描述 人口环境是指影响营销过程及其营销效率的外部因素之一。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企业或组织在营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外部影响因素是人口环境。特定市场的人口规模和增长率,年龄分布和种族组合,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家庭类型,区域特征和迁移活动都将影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特征和趋势。 人口结构包括许多因素,例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教育结构,家庭结构,收入结构,职业结构,性别结构,阶级结构和种族结构。其中,人口年龄结构是最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 人口可分为六个年龄组: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25至40岁的年轻人,40至65岁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市场中,每个年龄段的人数是不同的,所需的产品也不同。营销人员必须确定可能成为目标市场的年龄段的人群。例如:有收入和购买力的学生;单身贵族没有孩子的双工家庭;有子女的双工家庭;低收入城市雇员;有钱的老人。这些人更喜欢固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媒体和零售商店,这使营销人员可以进一步改进他们的产品。 人口的不同教育水平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广告必须突出公司的形象而不是产品;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广告媒体将更多地接触文字和互联网。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市场的最基本的消费单位。从日用品,日用品到耐用消费品,绝大多数商品由家庭购买和消费。潜在客户是开发人员的另一重要资产。如何寻找和挖掘潜在客户是开发客户的重要手段,也是房地产项目早期客户研究的重要目的。 二、客户细分群体描述 房地产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许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项目潜在客户的分析不应以个人为项目客户,而应以家庭为单位,并通过分析家庭背景和购房特征来识别潜在客户。综合运用各种指标,房地产项目客户可分为以下八类: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汇总

统计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班级:2013级统计学班 姓名:刘胜男 学号:201302070113 指导老师:张帅 二○一五年六月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不同地区之间平均期望寿命最大可差10岁。文章从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医疗条件三方面选取了十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人均寿命的显著性因素。文章得出结论,消费水平和教育水平以及饮食习惯对人均寿命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人均寿命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人均GDP教育水平 一、引言 人均寿命主要用平均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衡量。人均预期寿命是指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一些国际对比指标比如人口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的基础。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目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健康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人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疗技术和条件的空前完善和提高,使得人们的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40多岁增加到近年来的70多岁。中国的人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但新阶段的人均寿命水平在全球仅排第80位。由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东西部人均寿命相差15岁。由此可见,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个任务在现阶段还很艰巨。因此,充分了解中国人均寿命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并且可为制定提高人均寿命的措施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民生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地理位置等。我国现在对人均寿命的研究并不多。乔轶娟(2009)以全国31个地区数据为基础,选取了经济,卫生,教育等十多个因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GDP和出生率这两个因素最显著。郝勇(2003)通过对影响上海人均寿命与综合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研究了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其中作者引入了人居用水量这一因素,并得到显著性结果。徐鑫(2011)引入层次分析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1

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 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课标解析】 课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解析: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预习:提前发导学案 附:导学案

【课标解析】 课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解析: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主干知识点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60亿人口日(了解) 2、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 (1)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指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项指标共同决定的。

论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论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人类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构成社会。人口是促进与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但当人口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会对经济、资源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关键词]:人口因素作用影响 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活动一代代地持续着,周而复始地生产出人类自己,因此产生了人口因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构成一定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发展速度等等。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制约和影响的重要作用。 一、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构成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既要进行生产劳动,又要战胜自然的侵袭。但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和自卫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在一定数量人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才能与自然抗争,也才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二、人口因素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应是同社会的生产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适应的人口数量。其次,人口素质越高就越能适应生

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人口的质量和构成,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相适应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不相适应时,就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例如,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物质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如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增长快,能够为物质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就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人口数量少、密度小、增长慢,劳动力不足,就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在物质生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是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的情况下,就对人口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对人口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速度适当,人口素质较高,就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密度过大、增长过快,就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三、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 (二)人口增加与消费品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地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 (三)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矛盾十分尖锐。我国科技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青壮年文盲较多,适龄学生升学率较低,生产过程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无一不与人口过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四)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 (1)作用及意义: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__________。 (2)影响因素:资源、______________以及人口的生活和__________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判断 1.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______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_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______的人口数量。 2.当前社会的人口问题 (1)主要表现:人口__________、人口________等。 (2)影响:引发严重的______问题和环境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____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_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______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⑴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电池过充电产生气体,环境温度过低,则会使电池充电不足,这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25℃左右, UPS浮充电压值也是按此温度来设定的。实际应用时,蓄电池一般在5℃~35℃范围内进行充电,低于5℃或高于35℃都会大大降低电池的容量、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⑵放电深度对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也非常大。电池放电深度越深,其循环使用次数就越少,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深度放电。虽然UPS都有电池低电位保护功能,一般单节电池放电至10.5V左右时,UPS就会自动关机。但是,如果UPS 处于轻载放电或空载放电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 ⑶电池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会因自放电而失去部分容量。因此,在安装后投入使用前,应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判断电池的剩余容量,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对备用搁置的蓄电池,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可以通过测量电池开路电压来判断电池的好坏。以12V电池为例,若开路电压高于12.5V,则表示电池储能还有80%以上,若开路电压低于12.5V,则应该立刻进行补充充电。若开路电压低于12V,则表示电池存储电能不到20%,电池不堪使用。 ⑷电池充放电电流一般以C来表示,C的实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例如,100AH的电池,C=100A。松下铅酸免维护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为0.1C左右,充电电流不能大于0.3C。充电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放电电流一般要求在0.05C~3C之间,UPS在正常使用中都能满足此要求,但也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电池短路等。 ⑸充电电压。由于UPS电池属于备用工作方式,市电正常情况下处于充电状态,只有停电时才会放电。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UPS的充电器一般采用恒压限流的方式控制,电池充满后即转为浮充状态,每节浮充电压设置为13.6V 左右。如果充电电压过高就会使电池过充电,反之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充电电压异常可能是由电池配置错误引起,或因充电器故障造成。因此,在安装电池时,一定要注意电池的规格和数量的正确性,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电池不要混用。外加充电器不要使用劣质充电器,而且安装时要考虑散热问题。目前,为进一步提高电池寿命,先进的UPS都采用一种ABM(Advanced Battery Management)三阶段智能化电池管理方案,即充电分成初始化充电、浮充电和休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流均衡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90%;第二阶段是浮充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100%,然后停止充电;第三阶段是自然放电,在这个阶段里,电池利用自身的漏电流放电,一直到规定的电压下限,然后再重复上述的三个阶段。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前那种充满电后,仍使电池处于一天24h的浮充状态,因此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⑹免维护电池由于采用吸收式电解液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任何气体,但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电池过充电,就会产生气体,此时电池内压就会增大,将电池上的压力阀顶开,严重的会使电池爆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