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

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

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
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

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

南召二中高二(2)班马存

辅导老师刘杰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制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诸因素的影响,丧葬礼仪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而民间丧葬风俗,变化较小,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民间丧葬风俗的传承与变革,与时代社会文化变迁转型的广度及深度之关联性不大,民间对官方所制定的新式丧礼遵行甚少,即使有所改革,旋即回复旧俗,仍然广泛地实行着传统丧俗。

南召县地处南阳盆地北部边缘,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境内聚居汉、回、满、蒙古等23民族的居民,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加之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现在南召汉族民间的丧礼更加趋于传统丧葬习俗。

南召汉族民间素行土葬,且崇尚厚葬之风,繁文缛节,十分复杂。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俗一般有如下程序:换衣,招魂,报丧,设灵,守灵,选墓、打墓,入殓,出殡,行葬,撒五谷种,圆坟,守孝,五七等。

换衣。经验证亡者真正气绝之后,由亡者亲人,一般是子女或直系亲属在年长者的指导下,拿出为亡者准备好的寿衣,为亡者换上。“赤裸裸的来,崭新新的走”是换衣的原则,亡者亡时身上穿的所有衣服都要换掉。换衣要及时,否则时间长了,亡者身体僵硬,寿衣穿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招魂。换完衣服之后,亡者门首竖柳枝白纸幡旗,子女家属成员围尸哭泣尽哀,但泪水不能落在亡者身上,否则将不吉利,影响亡者转世投生。然后进行招魂,以期亡者复活。因为传统丧葬文化认为,人死乃是魂魄离开了躯体,魂升到天上,魄进入地下,若招唤及时,仍能复归,故此仪式在古代叫做“复”。具体做法是由亡者亲属将亡者衣服或卧具扔到正房上面,一边扔一边哀嚎亡者的称谓,并于屋前树招魂幡,祝愿亡者的灵魂能够安息,不要成为游魂野鬼。

报丧。上面一系列工作完毕后,派人告诉亲友,俗称报丧。旧时通信条件有限,报丧者则由亡者亲人头裹白布,手上拿一条白布巾,前往亲戚家哭报丧事。亡者如是男人,则由亡者侄子到亲戚家报丧,亡者如系女性,必须由儿子或女儿给外婆家报丧。报丧者跪在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现在通信发达,一般由电话通知。前来奔丧的亲人如是女性,走到村头就要放声痛哭,表达悲痛之情,孝子孝女须跪在路口哭迎,哭述丧亲之悲痛。

设灵。民间传统认为,亡人在床为尸,亡人入棺为柩。设灵,就是为亡者整容、穿衣,然后移尸正堂中间,等待亲友吊祭。南召丧俗的灵床俗称灵箔,用高粱秆和白麻绳编织而成,放到铺板上,亡者头朝门口,脚朝屋内平躺在上面。亡者脸上要盖一张草纸,以免遗容难看,吓着生者。同时要在正堂挂上白布,设牌位,挂上死者的遗像,摆设香案,专门供拜祭者祭拜和哭诉。亡者的脚下面要放脚尾灯,意思就是照亮亡者通往阴间的道路,以免亡者迷失道路,方便亡者在阴府通行。灵床前边放一个旧的面盆或火盆,以便烧买路钱,纸钱要一张一张的慢慢烧,不停的烧,一直烧到出殡为止。传说亡者通往地府的途中有许多关卡,没有买路钱,道路是比较难行的,因此阳间的子孙怕亡灵在通往地府的途中受到为难,所以要尽量多的烧纸钱供他在地府使用。

守灵。守灵就是亡者子女亲属守在灵床两旁陪伴亡灵之意。南召传统守,男性灵者头戴白色孝布,跪在灵床两旁,女儿、儿媳等女性亲属则是头披白色孝布,遮蔽大半个脸。灵床

前须有人不停的烧买路钱。传统丧制一般要停灵三天或一周,之后移尸入棺。如条件不允许,停灵一天、半天即入殓、出殡者也不为丑。

选墓、打墓。设灵后,即有亡者家人请来风水先生为亡者选择墓址,即选择能对下辈有利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选定墓址,定好方向,做好标记后,则由事先选好的青壮劳力开始打造墓穴。南召办理丧事所请来帮忙的都必须给封子(也就是给一点赏钱),所借用的工具,也必须给主家封子,俗称利市(办事顺利的预兆)。

入殓。入殓是指把亡者遗体装入棺材。首先将灵床移至房屋的一侧,将棺材抬入正堂,稳放在两条条凳上,由一老者用筛子端少许木柴灰在棺材内筛三下,然后铺上草纸,再铺上褥子,在褥子下藏硬币若干,再将亡者遗体装棺(装棺时孝子们要守在棺旁大哭,做最后的告别),由亡者子女、儿媳背身摸硬币,每个子女摸出一枚即可,摸出越多,表明此人与亡者越亲近。此时把用草纸包好的柏树枝拿来,放入遗体和棺材的空隙处,一则预示亡者万古长青,再则防止出殡时遗体在棺材内来回移动,影响抬棺。之后方可放随葬品(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常用之物),以表示对死者的关心,但忌放针、锥等金属(钱币除外)物品,否则将影响亡者转世投生。放完随葬品,所有亲人围棺与亡者见最后一面,然后盖棺,钉棺,随着木匠师傅“噹噹”的锤声,入殓工作完全结束,下边就要出殡了。

出殡。出殡也就是将灵柩送至墓地。出殡时还没有依照各人身份披麻戴孝的孝子和亲人必须披戴好。先由青壮劳力把灵柩从堂屋抬出来,孝子和亡者亲人帮扶着灵柩出门,长子(有的地方是长女婿)头顶老盆(小瓦盆)在灵柩前引路,等灵柩出了大门,放在空地的条凳上,顶老盆者跪在灵前,亲人在灵柩前烧一次纸,此时由主事人安排送殡人员的行走次序和送殡途中的细节,一切安排结束,主事人大喊“上路啦”,送殡队伍开始行动,一般拿花圈的走在最前面,背着幡在亲人的挽扶之下的长子紧跟其后,接着是八人抬着的灵柩,后边是手持挨杖儿(哭丧棒)的孝子女和亲人。送殡队伍每过一次桥,每过一次墓地,都要放一次鞭炮,每走一段距离都要停下来休息一阵,亲人烧次纸钱,主事人放挂鞭炮,然后继续前行,直到墓地。

行葬。灵柩送到墓地,停放在先前已打好的墓穴旁,等时辰已到,青壮劳力用绳子将灵柩系入墓穴,按事先定好的方向放好,经风水先生下盘子断定方向无误,就开始封土堆坟。一般当天坟头不堆埋完整,等第三天上午再由孝子亲人亲自将坟头堆大修圆,即俗称的三天圆坟。封土堆坟之后,主事人在坟头上种上大葱,寓意下代人聪明。亲人在坟前摆好祭墓石,在祭墓石上摆好供品,上香,烧纸,送殡人员依次在坟前行三拜九叩大礼,以表示对亡者的尊敬。

撒五谷种。行葬工作完成后,男女子孙要回家时,先从青龙边往白虎边绕一圈,然后请人撒五谷种,其口诀是:奉请九天玄女赐五谷!子孙得寿,得福,得禄。一把五谷散大地,代代子孙发大财。一把五谷散高高,房房子孙福寿全。亡者子女拉着衣襟接五谷种,接到的收好,不要往后看,直接回家,放入粮仓,将带来好运。

葬后的前三天傍晚,孝子要到亡者坟前烧火,南召民间称“怕火”,就是怕亡者新入土孤单或受别鬼欺负,亲人点火与亡魂作伴之意。子女为亡者戴孝到五七(三十五天),代替旧时的守孝。亡者下葬三十五天叫五七,五七时要将直系亲人请回家,再到亡者坟前祭拜一次,以表哀悼、思念之情,俗称做五七。做五七后,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礼仪全部完毕,家人开始正常生活。

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虽繁杂、古老,但无不蕴含对亡者的深深哀悼之情,散发着古朴、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礼仪也许会随之变化,但我深信这其中蕴含的对亲人亡失的哀悼和思念之情是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只会更加深沉、厚重。

教师点评:

马存同学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对生活的观察认真、细致,对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习俗研究得深入、全面、仔细。该同学用质朴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现在南召汉族民间丧葬的流程,真实、全面、精细。此文闪烁着耀眼的文学风采,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真是一篇传承民间文化的佳作。

蓟县民间的丧葬习俗

蓟县民间的丧葬习俗 王旭建搜集整理 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繁琐,讲究封建礼仪。新中国成立以后,蓟县各级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农村建立公墓,以减少占用耕地。1969年建火化场, 1975年以后,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蓟县的丧葬习俗也随之变化。六七十年代,破旧立新,大部分习俗或取消或淡化或由新的习俗取代。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逐渐恢复了一些习俗,并且融入了现代内容。这些习俗的发展变化,在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送终,长辈在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长辈在临咽气时,晚辈能守在身边,也叫“得济”。 更衣,死者在咽气之前弥留之际,家人为其脱下旧衣,更换寿衣。寿衣有的在死者生前就准备好了,或自己做或子女做或找人做。也可到寿衣店购买。用白线扎腿,白线的根数与死者年龄相等。后来演变为用麻批儿扎脚。大概有多挽留死者之意。 打狗棒,用秫秸棍等材料做成。共5根,供桌上的碗里插3根,死者衣袖各放1根。 支客,也称“大了”、“支宾”,是操办丧事的总指挥。在举办丧事期间统领派找落(读lao去声)忙人,分配活计,招待客人,主持丧礼,支配喜钱,安排酒席、临时采买等多项工作,总支客下面还要有小支客,小支客形同小组长,是伙夫、端菜、洗碗、倒酒、打杂等项活计的小头头,小支客直接向总支客负责。现在基本上各村都有专职支客,也有村干部兼任的。支客男人居多,但也有女支客负责接待女客人的。 会计,也有称“先生”的,一般由2—3人组成。设帐桌、账本。负责整个丧事过程中的钱物收支、记账、书写挽联、供条等。由死者子女提供钱款。丧事结束后,公布账目,当面向东家交代清楚钱物,如子女多的还要负责分配钱物和分担债务等。丧事过程中,所有开支都从会计处领取。会计必须做到账目清楚,收支平衡。 落忙人,一些村民得知死人后,主动前来帮忙操持丧事,有时由总支客找来,称之“落忙人”,一般都是自愿,并且不要报酬。 报丧,也称“送信儿”、“送话儿”。人咽气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顺序为先通知死者娘家人,然后通知其他亲友。随着通讯的发展,现在也有改用电话通知的。送话人到死者亲友家,一定讲清楚死者咽气时间、火化时间、出殡时间等。 灵床,也称“床排子”,用门板或床板,搭在两条长凳上。人死后,全家痛哭,将尸体停放在灵床上,灵床前设供桌香案,摆供品,点长明灯(在碗中放豆油,灯捻,点燃,直到死者被抬走前不能熄灭)。孝女烧纸七刀半(1刀纸100张)。 烧导头车,在门外烧纸车、纸马,谓之“烧导头车”。 送纸儿,孝子手捧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到村头小武庙祭祀鬼神,其他亲人随孝子后面痛哭,谓之“送纸儿”,也称“报庙”。后来没有了小武庙,就在村头用4块坯或砖搭建而成。孝子捧的香逐渐取消了,酒也用水代替了,同时烧完纸,用水浇灭,防止火灾。导头纸连送3遍,也有送7遍的。每次吃饭前送1次纸,直到送行之前。 吊纸儿(即吊唁),人死后,乡亲邻里人买些“烧纸”前去吊唁,并宽慰家属,吊纸儿者多为女性。一般都不在死者家中吃饭,随来随走。由死者儿媳行礼、陪祭。现在逐渐用花圈取代了烧纸。 命纸,用纸剪成,挂在死者家门口。一般由扯孝人剪或在寿衣店购买。命纸的数目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条。 讣告,旧时称“批榜”、“殃榜”。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父亡,讣告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通渭县城及周边乡镇 调查对象:通渭县传统风俗、历史发展以及文化状况 调查方法:查阅书籍,走访询问,游览古迹等 调查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通渭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文化状况,探究通渭风土人情的开发价值,以增加群众收入,特在假期对通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现将本次调查做如下汇报。 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位于定西市东部,地处华家岭山脉东侧、渭河支流——牛谷河中上游,北纬3455′-3529′,东经10447′-10538′之间,东西长约78千米,南北宽约64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东南面和南面分别以秦安县、甘谷县接壤,西南面和南面分别与陇西县、武山县毗邻,西北面和北面以及东北面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县、静宁县相连。县人民政府驻平襄镇,西北距定西市区75千米,西距省会兰州180千米。通渭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通渭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和“中国红豆草之乡”闻名遐迩,是一块亟待开发建设的热土。 悠久的历史文化通渭地处渭河北岸支流牛谷河中上游,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境内有较多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和青铜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址。夏、商、西周时期,今通渭地位为羌戎所居。春秋战国时期,为襄戎居地。战国后期,秦国向西扩张势力,相继攻伐渭水中上游地区各部族,设置郡县,实行有效管理。公元前272年,秦在陇右地区设置陇西郡(治今临洮),通渭地属陇西郡辖,战国秦长城横贯通渭全境。在汉代,通渭处于丝绸之路长安至金城关的中心地带。公元前114年,西汉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在今通渭地置平襄县,为天水郡附廓首县,郡县同治平襄城(今通渭城区),长达188年。东汉以后,县名多次变更,行政归属不定。唐朝后期,县域被吐蕃占据,原县置废没。1068年,宋将杨文广在县域西擦珠谷(今石川乡古城沟)筑一大堡,以作屯防,朝廷赐名“通渭堡”。1072年通渭堡升为通渭寨,1106年通渭寨又升为通渭县,是通渭县名之始。1270年,县治移至平襄故址,属陕西行省巩昌路辖。至此,通渭县名、县治延续至今。

通渭县马营至陇西县云田公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实施性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实施性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1、编制依据 1.1.1.1 通渭县马营至陇西县云田公路工程路基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1.1.1.2 交通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1.1.1.3 本公司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在甘肃省及国内多年施工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1.1.2、工程概况 1.1. 2.1、概述: 本项目是定西市以陇西为中心一小时经济圈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渭、陇西两县的县乡主骨架公路,也是定西市公路网络主干道的重要连接线。通渭县马营至陇西县云田公路工程起点位于天巉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油坊川互通立交马营收费站出口中,途经油坊川、黑燕山、回岔、李家窑坡、新庄,陇西县深沟、权家湾、焦家湾,终点至云田镇,与定陇公路K58+040处相接,,主线全长44.322km,其中通渭县境内26.963km(K0+000~K25+800),陇西县境内17.359km(K25+820~K43+123)。榜罗支线主要控制点为:起点位于主线K16+500处、高庙山、双峰,榜罗镇长征纪念馆,终点至榜罗镇街道终点,路线全长25.888km。 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主线采用设计速度60km,具体布置为:行车道(2×3. 5)m+硬路肩(2×0.75)m +土路肩(2×0.75)m =10m,行车道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榜罗支线采用设计速度40km,具体布置为:行车道(2×3. 5)m +天然砂砾路肩(2×0.75)m =8.5m,行车道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 本合同段全长22KM,起迄桩号K0+000-K22+OOO。 1.1. 2.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有: 挖除旧路面:83154m2 路基挖方: m3; 路基填方: m3; 软土地基处理:150837m3;

中国丧葬的民俗

丧葬的民俗 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 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它与农 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 真族等少数民族。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中国的丧葬民俗 一、汉族的丧葬民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2014年甘肃通渭县事业单位报名信息

2014甘肃通渭县事业单位招聘167人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 组织报名 1.报名时间:2014年11月17日至11月21日,共5天时间。 2.报名地点:县城南园训练馆。 3.报名办法:采取由毕业生本人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 4.所需证件: (1)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应往届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持本人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无具体就业单位)或择业通知书、户口迁移证(或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报名;报考教育教学单位的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还须持《教师资格证》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合格证。 (2)符合加分条件的人员还须出具县级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和本人有效证件。 (3)近期正面免冠同底二吋彩照3张。 5.报名费:每人150元。 招聘条件 1.具有本县常住户口,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县外生源已在我县登记结婚一年以上,其户籍迁入我县的,凭本人结婚证、户口簿、择业通知书(或无就业单位的报到证)等有效证件,允许参加我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

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9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普通全日制硕士以上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4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4.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知识、任职资格和其它条件。 招聘对象 1.2002年至2014年毕业,到我县登记注册后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2.持中专《择业通知书》或《报到证》到我县登记注册,通过成人高考、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国民教育序列(不含党校函授学历)大专以上学历未就业的毕业生。 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定于2014年12月下旬,考试地点设在通渭县城(具体考点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其他事宜 1.学历、专业等条件符合兼报市直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具体详询市直相关单位。 2.通过成人高考、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须同时提交中专、专科毕业证书和在学信网查询打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结果》(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经工作人员查验核实后方可报名。 3.有关考试内容,成绩计算及加分项条件,初选、体检、公示、审批、聘用等办法程序及具体岗位招聘条件、指标等详情,请直接登录定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及通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查询。

2020下半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购买了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的医生,可能会在给病人看病时花费较少的时间,这种现象属于()。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风险厌恶 D、适应性预期 【答案】A 【解析】道德风险又称为败德行为,是指在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常见于保险市场。题干所述属于道德风险。故选A。 2、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答案】D 【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故选D。 3、人们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 A、生活资料 B、劳动力 C、生产力 D、劳动资料 【答案】D 【解析】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劳动对象;而劳动资料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故选D。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5、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6、“要”字句是公文常用的一种特定格式,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下列对“要”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商量 B、语气委婉 C、常用于上行文中 D、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原则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知识。“要”字句,可以表达项受文者提出要求,表示应当怎样去做,语势坚定有力,论断性强,令人不容置疑,故本题选择D。 7、因特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下列关于因特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因特网又被我们称为“新媒体” B、网络时代又被人们简称为“e时代” C、主页是一个网站上容纳信息最多的页 D、上网的网址应在浏览器的链接栏输入 【答案】B 【解析】A项,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因此因特网与新媒体并不是同一概念,该项描述错误。B项,“e时代”最初指电子(electronic)时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e时代已经泛指整个网络时代,因此该项描述正确,当选。 C项,主页只是一个网站的起点站或者主目录,容纳的信息不一定最多,因此该项描述错误。 D项,上网的网址应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而非链接栏,因此该项描述错误。

北方农村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1)准备“后事”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4)着孝孝布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

谓之“拦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5)送汤当地叫“泼汤”。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举行“报庙”、“指路”仪式,到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送汤时必须痛哭,哭的越痛越显孝道;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不孝。每次送汤,除丧家男女跪拜致哀外,吊客也要行跪礼吊祭,丧家儿女们陪祭。(6)报丧此地叫“对信”。出殡前一日早,主事人把应前来参加吊丧亲戚的名单,分路排好,由数人分头通知各地亲戚,对信的人手持白布条,向每一亲戚说明死者姓名、接待吊客的时间,出殡的日期。亲戚按通知前往吊丧,俗称“吊纸”. (7)请灵与送灵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晚应对先死者举行请灵仪式。事先写好所请灵魂的牌位,再写一张请灵文,孝子们到巷口或郊外,主事人念完请灵文,焚烧了,行礼毕返家。即将死者之灵请回家。先死者便与后死者在家共席享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殡日早天明时,再将先逝者的灵魂送走,曰“送灵”。因为后死者随之也要归茔。(8)辞灵殡日午后,将死者灵魂自家中送走的一道仪式。由丧家孝男孝女同吊客一同进行。(9)送盘缠这是活人为死人即将归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送上吃、穿、花、用等物。

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答案】A 【解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工作态度 B、学生意见 C、工作成绩 D、业务水平 【答案】B 【解析】根据《教师法》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故选B。 3、王老师上课时从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此种做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反馈调节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最优化原则 【答案】B 【解析】反馈调节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故选B。

4、()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 B、教师公正 C、教师义务 D、教师荣誉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故选B。 5、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答案】D 【解析】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故选D。 6、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答案】C 【解析】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的设计形式,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的呈现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故选C。 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答案】B 【解析】在传统教育结构的组成中,自下而上的由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 丧葬,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它是举行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等相关事宜的仪式。是人类特有的感情。丧葬以祭祀、缅怀等感情为基础,民间丧葬形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各地兴起、承续、发展、积累而成的丧葬文化和习俗。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有关,目的是前传后教而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对死者毫无感情,就不可能产生丧葬。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殡葬制度的改革,长期形成的丧葬形式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容。 各民族,各教派,各地区办理丧葬的习俗不一,大体有以下共同形式: 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世、"过身"、走了等。入殓,俗说"入棺"、"收殓"。安葬,俗说"过山"、"出葬"。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先生") 选找"风水宝地" 。请阴阳先/道士念经做法事等,择"吉日、吉时"安葬。 入殓:事前孝子孝(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

头火"。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祭奠后,儿及儿媳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出殡时,孝子孝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孝后,孝子才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出殡的当天晚上请道士念经一至七天,超度亡灵,俗说"做归山灯"。第二天,孝女、孝妇等穿孝服,首次上坟,俗说"拦山神"、"扌罗两朝"。 办丧事:对亲要派专人报丧。亲朋好友要先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丧饭两餐(正餐),一荤一素,入殓时食素,俗说"归棺饭"、"斋饭";出殡时食荤,俗说"出葬饭"。 旧时安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说"守孝"。

通渭县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写

通渭县xx制造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考模板

通渭县xx制造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自汉元 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历史。通渭县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县政府驻平襄镇,2017 年末常住人口40.79万人。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拥有草畜、 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通渭县是“中国 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 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 被国家列入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被列为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通渭县完成生产总值40.72亿元、同比增长4.1%,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6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7元、增长8.8%。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8029.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13.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35%;流动资金1015.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65%。 达产年营业收入8499.00万元,总成本费用6555.63万元,税金及附 加126.64万元,利润总额1943.37万元,利税总额2338.06万元,税后净 利润1457.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80.5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20%,投资利税率29.12%,投资回报率18.15%,全部投资回收期7.01年,提供就业职位136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 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 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 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 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 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初中物理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九年级(上)12月月考物理试及答案解析.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电压是电路中__________的原因,提供电压的装置是__________. 试题2: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时,应将电压表____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要使电压表的“+”接线柱靠近__________,“﹣”接线柱靠近__________. 试题3: 将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先用__________量程试触,若电压表示数小于__________时,再改用电压表的__________量程.测电压时,如果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__________. 试题4: 如图是一双量程的电压表的刻度盘.当使用较小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__V;当使用较大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__V. 试题5: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V,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V. 评卷人得分

试题6: 下图中,灯泡L1与L2是__________联,A2表测__________电流,电压表测__________电压. 试题7: 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必须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不同的电阻线来做实验. 试题8: 3. 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1.5A”,其中10Ω表示_________,1.5A表示 ________. 试题9: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V,电压表V2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V,小灯泡L1上的电压U1=__________V. 试题10: 如图所示,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并联电路,此电路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发生短路的可能.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 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 人都有一死。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

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为的是好看。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

叫“到头鸡”。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 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其次要挂岁数纸。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风俗是要多几张,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实行的是土葬。由于受到儒家传统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其仪式相当繁琐。因贫富不一,故其形式各不相同。现将旧社会汉族的丧葬风俗叙述如下,供历史研究者之参考。 一、倒头 过去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老人生前即把寿衣寿木等准备齐全。待老人病危时,给他穿上寿衣,抬在灵床上,停在正房中间。灵床上铺一绣莲花图案的黄色被子,身上盖一床绣有八仙图案的被单。条件差的贫穷人家也要铺一床黄色褥子,盖一床兰色被单。病人倒头(咽气)后,谓之“寿终”(男人死亡谓之“寿终正寝”)。 如果儿孙们守在床前,就算得了儿孙们的“济”,否则就空养儿孙一场。儿孙们也认为没有尽到养老送终的责任。 老人咽气后,要将一枚拴有红线的制钱(富有之家则用珍珠或金玉等物)放入死者口内,谓之“噙口钱”。再将一面镜子面朝里放在死者胸前。灵床前摆设供桌,上摆糕点、供果、长明灯、打狗饼子、打狗棒,小碗一个内放小米当香炉。然后,焚香烧纸,全家举哀恸哭。这时来帮忙的亲友将准备好的冥马(俗称倒头马)拿到大门外焚化(如死者是女性则焚烧冥轿,又叫倒头轿)。然后由死者的儿孙们哭着到土地庙前烧纸“报庙”。这一仪式要从老人亡故到“送三”前共进行七次。 通过上述烧倒头马、报庙等活动,附近的邻居亲友及本家闻知其家有人亡故(当地称“过去了”),即可登门吊祭,谓之“热吊”。此时吊祭只表示亲近,不送祭礼。 老人亡故后要“封门”。如果是祖父或父亲亡故者,要“封全门”——把门心、门框、门楣上的巾对联处全巾上白纸。如祖母或母亲死亡而祖父或父亲都健在,则门楣上不能贴白纸。这是按照封封建礼教的传说,男人为“天”,而门楣代表“天”,故男性长辈健在者不能“封全门”。 丧主办理丧事要邀请有经验、懂礼仪的人来主持丧事的各项事务,俗称“总管”或“总理”。总理要按照丧主的意见及其家庭情况来筹措丧事的规模大小。一般都要办好下列各项事务:(一)、报丧,写一报丧单,写明某街某处某某先生或太太于某年某月某日逝世,定于某月某日送三候吊等字样,后面写明被通知亲友的姓名、住址,派人逐家告知,也有的人家不写报丧单,只派人到亲友家口头告知。 (二)安排人分管账屋(收祭礼、写谢帖)、支屋(负责一应物品的购置和发放)、监厨(负责膳房的一切事务)、男、女迎送(招待前来吊祭的亲友)等职务。 (三)设膳房、备酒席,招待前来吊祭者。 (四)预定送三及发引时所需之各种纸扎用品。 (五)搭设灵棚、经棚、待客棚等席棚。 (六)有条件的要邀请和尚或道士前来诵经、送三、放焰口。 老人亡故后,孝子、孝眷等都要穿孝服。孝服式样有严格的区别。孝子穿白孝袍,全白鞋,

定西市概况

1 社会概况和能源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定西市概况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3能源和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1.4交通运输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5工业经济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1.5.1工业经济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5.2未来几年的良好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1.5.3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1.5.4工业经济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1.6电力系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7能源与环境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7.1能源生产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7.2能源消费现状及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1.7.3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通渭县岷县渭源县嶂县

民间葬礼习俗

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有的在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在病人的房间门后扎一把刀,还在罩顶上摃一个箩子,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要在院坝边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还要放火炮恭送“无常”。有的还要请僧道“开路”、“开咽喉”。开路即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还有的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民间在办理丧事时,通常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生前报病 生前报病又叫送活信。在自己的祖辈、父辈等病危期间,晚辈要亲自前往自己的亲戚家(一般指长辈)报病。即报生病时间和患病情况,曾经过哪些医院、医生诊断治疗。并说明因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很差,现已病危。 (二)、死者入殓 1. 烧落气纸 人死后孝氏或帮工即时在院坝边烧落气纸钱,放落气炮。

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汉族习俗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导语: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殓,就是给尸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 生活常识分享

殡葬习俗指南

殡葬习俗指南 殡葬俗指白事,在民间因地域和民族各有其独特的风俗。所谓殡葬,"殡"是祭奠或悼念死者,即丧礼;"葬"则是安葬遗体的行为。殡葬一方面是在安置死者,另一方面又是在安排招待那些前来治丧、吊丧的人群。丧葬习俗是处理死者遗体及相关的悼念方式,是构成了人生仪礼的最后一环。死亡意味着人生旅程的终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有开始与结束。人有生死,就有生死的文化。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由于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对死人的崇拜,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发展到对死人的畏惧,沿着这条线发展到“厚葬薄养”的传统习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唯心主义“占上风的一个习俗文化领域。迷信的、封建的殡葬活动,在民间仍然流行并严重地存在。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当亲人临终时,亲属要给他穿好衣服,带上渡河线、买路线,如同给出远门的亲人整理行装一样。安葬之后,每逢节日、诞辰,亲属要上坟扫墓,焚纸送物,不仅带有点心、水果,还有巧克力、啤酒,甚至还要为死人点燃一支香烟,如此体贴周到的服务,孝子与亲友间的人情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是社会是社会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是生者

为死者而建立、形成、发展起来的习俗和文化,也是社会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反映并长期受制于社会传统。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走向文明,为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出现了殡葬服饰文化、公墓文化、殡仪馆建筑文化、殡葬设备和技术等等,内容非常丰富,这些新的学科分支形成殡葬文化学的学科群。 原始人对"弃尸"已经"看不下去",心中不忍。于是产生了殡葬。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到文明社会,丧礼发展起来,后来变得越来越繁琐。比如,一位老人忙了一辈子,死后若不给一个"象样的"丧礼,不受到"郑重"的对待,人们总会觉得对不起死者,会认为后人"不孝"、死者一辈子"不值"等。即使是现代,如果丧事太草率,人们仍会觉得人生不完整。同时,重要人物的丧礼要格外的隆重,如为帝王筑陵墓。如果将大人物的丧事办得和小人物无差别,人们也会觉得太不应该。殡葬活动是生者筹办的、办给生者看的。告诉别人这样不会有始无终。心理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就象吃饭、睡觉一类物质需求一样。只要不妨碍社会,就应当予以满足, 全部殡葬活动都是按照生者的生活模式而设计的,如生者的房屋称"阳宅",墓地则称"阴宅"。生者爱受人尊敬,因而人们也就百般地"尊敬"死者,给他们瞌头、上香。生者要吃饭,因而也就给死者上祭品等。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无论信奉宗教还是无神论者,即使是不信邪的人,也都是喜欢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