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第25卷第4期2013年4月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Vol.25No.4 Apr.2013

收稿:2012年11月,收修改稿:2013年1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0649,30672103)资助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toyjm@https://www.sodocs.net/doc/148162284.html,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

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

欧阳健明?? 张广娜 王凤新 李君君

(暨南大学生物矿化与结石病防治研究所 广州510632)

摘 要 肾结石的主要组分是草酸钙(CaOxa )等晶体。目前肾结石只能在形成以后才能被诊断,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肾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的纳米微晶性质密切相关,如果能在结石形成之前或形成初期早期检测,则可以有效地预防肾结石发生发展。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从微晶尺寸、微晶的聚集程度、形貌、化学组分、Zeta 电位和稳定性等方面综述了肾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性质差异及其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讨论了CaOxa 结石患者在服用防石药物柠檬酸钾后尿微晶的性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尿液中的纳米微晶的聚集是导致微晶快速增大和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说明通过调控纳米微晶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可能抑制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关键词 生物矿化 草酸钙 纳米晶体 肾结石

中图分类号:O614.23+1;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4?0642?08

Nucleation ,Growth ,and Aggregation of Nanocrystallites in Urine of Calcium Oxalate Stone Patients as well as Kidney Stone Formation

Ouyang Jianming ?? Zhang Guangna Wang Fengxin Li Junjun

(Institute of Biomineralization and Lithiasis Research,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Abstract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kidney stones are inorganic crystals such as calcium oxalate (CaOxa).

At present kidney stones can be diagnosed only after formation,which brings great suffering to patients.The

formation of kidney stones related closely to the properties of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If kidney stone can be detected prior to its formation,it might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In this paper,an review is given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kidney stone and healthy controls,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mation of kidney stones.These differences comprise size and distribution,agglomeration,morph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Zeta potential and stability of the microcrystals.The changes in these properties in CaOxa ston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potassium citrate are discussed.It is concluded that agglomeration of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 is a key factor leading to rapid growth of the crystallites and formation of urinary stones.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tes,the formation and recurrence of

kidney stones are possibly inhibited.

Key words biomineralization;calcium oxalate;nanocrystallite;kidney stones

第4期欧阳健明等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643 ·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Differences of urine crystallites of kidney stone patients and controls

2.1 Size

2.2 Aggregation

2.3 Morphology

2.4 Chemical composition

2.5 Zeta potential

2.6 Stability

3 Agglomeration of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 promotes stone formation

4 Properties changes in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 in calcium oxalate ston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potassium citrate administration

5 Conclusions and outlook

1 引言

肾结石的主要组分是草酸钙(CaOxa)、磷酸铵镁和尿酸[1,2]。至今为止,80%以上的结石患者病因不清,对肾结石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3,4]。

肾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的微晶密切相关[5]。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首先是尿液中的尿石盐成核,然后这些晶核(一般<10nm)生长和(或)聚集到病理性尺寸范围(约几十微米),当这些微米级的晶体与受损伤的肾上皮细胞黏附后,进一步长大并最终形成结石(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但尿液中的纳米晶体是如何长大到微米级晶体、再形成毫米级结石的?健康对照者尿液与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晶体的数量和大小存在哪些区别?两类尿液中纳米晶体的生长、聚集动力学存在哪些差异?这些问题均不甚清楚。

早期关于尿微晶的报道只局限于微米级的尿晶体[6—14]。如有报道[7]表明,即使在健康人尿液中,尺寸大于5μm的微晶亦多达78000个/mL。实际上,不同学者对微米级尿晶体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有研究者认为,尿微晶能很好地反映肾结石的活跃程度,以尿微晶多少来预测是否患有肾结石的准确度比24h尿量、尿钙和尿草酸排泄量的预测准确度高[8]。Verdesca等[6]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尿微晶的出现频率,在9834个病例中只发现807例存在尿晶体,而这其中的793例都检测出了一些典型的尿晶体,如草酸钙(75.9%)、尿酸(25.9%)、尿

酸盐(7.9%),它们单独存在或混合存在,而磷酸氢

钙、尿酸铵、胱氨酸则非常罕见(0.1%—0.7%)。

另有研究者认为,尿微晶不能作为患有结石的

临床判断依据,因为结石患者和对照者的尿液中都

存在尿微晶[10—14]。Robert等[10]在尿石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全身麻醉下,直接收集了11位患者和11

位对照者的肾尿和膀胱尿,比较了两类尿微晶的尺

寸、每立方毫米的数量和聚集状态,发现其中的3例

患者和2例对照者的膀胱尿中,以及4例患者和3

例对照者的肾尿中均存在草酸钙尿晶体,仅有2例

患者的肾尿和膀胱尿中同时存在草酸钙尿晶体。该

结果表明,基于晨尿中的草酸钙尿晶体,特别是肾尿

和膀胱尿中的尿晶体差异给临床上评估成石风险和

尿石复发倾向带来很大的困难。Robert等[11]还研究了25例尿石复发患者和25例对照者晨尿中的草酸钙晶体,发现两类人的尿晶体与尿钙、草酸钙的离子积、钙离子与草酸离子的浓度比或枸橼酸与钙离子的浓度比均无明显的关联,从而认为,晨尿中出现草酸钙尿晶体亦不能作为尿石症复发的特征。Elliot等[12]采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了22例尿石症患者和27例对照者的尿晶体,发现对照者尿晶体的平均粒径为12.0±7.8μm,且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和二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COD)相比,COM晶体的尺寸显著小于COD(孕﹤0.01);尿石症患者的尿晶体与患病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无关;其中6位患者尿微晶的平均粒径不支持“尿石症患者排泄的尿晶体尺寸大于健康对照者”这一结论。Werness等[13]认为,仅仅基于尿微晶难以判断尿结石的形成。该课题组研究了162例对照者和4835例尿石症患者尿液中的尿晶体,虽然发现患者尿晶体的数量多于对照者,但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其尿晶体数量降至对照者水平。

尽管如上所述对尿液中的微米级晶体报道较

多[6—14],但由于大多数微米级尿微晶容易受食物代谢的影响,且尿微米晶体与尿液中组织碎片和凋亡的细胞也都属于同一个数量级,使其在临床上不被重视。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超声显像(B超)等方法

诊断肾结石的存在,但这些方法只能在结石长大到

几个毫米后才能检测出来,不能进行早期诊断,也不

能预测结石的发生和可能的复发。因此,如果能够

在结石即将发生前,通过对尿微晶性质和尿液性质

·644 ·

化 学 进 展

第25卷

的检测来快速、方便地诊断出结石是否将要发生,则可以有效地预防肾结石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2 肾结石患者与对照者尿微晶的差异

近几年,我们系统研究了300多例结石患者尿

液中1mm 以下微晶的性质[5,15—18],并与对照者进

行了比较,探讨了尿纳米微晶性质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发现两类尿液中的纳米微晶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2.1 尿微晶的尺寸分布图1为采用纳米粒度仪和激光散射光谱得到的

两类尿液中微晶的粒径分布统计图[5,15,18]。结石患者尿液中>500nm 的微晶数量明显多于对照者,而

<400nm 的微晶数量则明显少于对照者。图2为

采用激光散射光谱法检测的代表性肾结石患者和对照者尿液中微晶的粒径分布图,纵坐标为微粒的数量百分比

图1 肾结石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尿纳米晶体的平均粒度[5](其中结石患者351例;对照者322例)Fig.1 

Average size of urinary crystallites from 351cases

of lithogenic patients and 322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5].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Mann?Whitney U method (?:P <

0.05;#:P <0.05).

2.2 尿微晶的聚集程度

尿微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对照者尿纳米微晶分散性较好,聚集较少(图3c,3d);而肾结石患者尿微晶多有聚集

现象(图3a,3b)[6,17]。说明尿液中纳米微晶的聚集是肾结石患者尿液的一个重要特征。

2.3 尿微晶的形貌

从图3还可以看出,不但两类尿微晶存在尺寸

和聚集程度的差异,而且其形貌亦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照者的尿微晶多为球形或椭圆形(图3d),而肾结石患者的尿微晶棱角较为尖锐(图

3a,3b)。

图2 采用激光散射光谱法检测的2例肾结石患者(a,b)和2例对照者(c,d)尿微晶的粒径分布图(横坐标为动态粒径,纵坐标为微粒数量)

Fig.2 Size distribution of nanocrystallites in two lithogenic

patients (a,b)and two healthy persons (c,d)determined by laser scattering

spectrum.

图3 CaOxa 肾结石患者(a,b)和对照者(c,d)尿液中纳米微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5](标尺:500nm)Fig.3 

TEM images of urinary nanocrystallites in two

lithogenic patients (a,b)and two healthy persons (c,d)[5]

上述两类尿微晶在尺寸、聚集程度和形貌方面的差异归因于如下几个原因。

1)小尺寸微晶的比表面积较小,其所处能态较

高,而尺寸较大的微晶比表面积大,所处能态较低。由于体系中的固相有调节自身以获得最小表面自由能的趋势[19],因此,为了获得最小表面自由能,许多

小粒子易转化成大粒子而进入低能态。

第4期欧阳健明等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645 ·

2)根据尺寸?溶解度(Gibbs?Thomson)关系(式

1),体系中粒径不同的粒子,在体系中的溶解度会有所不同。当分散于溶液中的粒子尺寸较小时,溶液中该粒子的溶解度c (r )会远远超过其正常的平衡饱和度值,即溶解度会显著提高,特别是当溶液中粒子的粒径r <100nm 时,溶解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因此,当小尺寸的尿微晶在尿液中溶解导致尿液过饱和后,由于结石盐组分会沉积到尺寸较大的尿微晶表面上,使得尿液中结石盐的过饱和度减小,尿液又进一步溶解其余的小尺寸粒子;如此反复的溶解?沉积?再溶解?再沉积过程,致使尿液中小尺寸的尿微晶慢慢消失,而大尺寸的尿微晶则不断长大。

ln

c (r )

c

?

[

]

=2MγvRTρr =2γυvRTr (1)

式中c (r )为粒径为r 的粒子的溶解度,c ?为大粒子

(r →∞)的平衡饱和度,M 为溶液中固体的摩尔质

量,γ为界面张力,ν为难溶电解质中的离子摩尔数

(对于非电解质,v =1),R 为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ρ为固体的密度,υ(=M /ρ)为固体溶解物的摩尔体积。

3)尿石盐微晶的生长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

即:尿液中微晶的粒径r 随时间t 的变化方程式为:

d r d t =Dυ[c -c (r )]r =Dυr (c -c ?)-

2γυc ?

vRTr

[]

(2)

式中D 为扩散系数,c 为本体溶液中的平均浓度,其

余符号的物理意义见式(1)。因此,(c -c ?)总是正值。当d r /d t =0时,表明溶液中微晶的粒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此时,r 0=2γυc ?

vRT (c -c ?)

,即溶液中粒

径为r 0的微晶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微粒与本体溶液

处于平衡状态;当d r /d t <0时,微晶的粒径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此时,r 1<2γυc ?

vRT (c -c ?)

。这表明溶

液中粒径小于r 0的微晶随时间的延长其粒径逐渐减

小,即小尺寸的微粒逐渐溶解;反之,粒径大于r 0的微晶便会得到进一步长大。

从图1和图3可以看出,患者尿液中微晶的尺寸分布跨度大,从1.1—1000nm 不等,大粒子和小

粒子之间显著的比表面积差异和溶解度差异使得小尺寸微晶逐渐消失,而大尺寸微晶逐渐长大。相比之下,对照者尿微晶尺寸差异相对较小,大粒子和小粒子之间的比表面积和溶解度差异均比患者的小,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表面自由能差异较小,发

生聚集的驱动力也减小,使得对照者尿液体系较为稳定,因而微晶不容易长大。

4)两类尿液中抑制剂(包括尿大分子、小分子)

的浓度和种类存在差异。与肾结石患者相比,对照者尿液中含有种类较多、浓度较大或活性较强的抑制剂[20—23]。例如,对照者尿液中的葡胺聚糖

(GAGs)含量(8.80±1.92mg /L)高于肾结石患者(6.08±1.39mg /L);柠檬酸盐含量(264±144mg /

L)亦比肾结石患者的(202±142mg /L)高;特别是对照者尿液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 )含量(88.79±35.28μg /mL)明显高于结石患者(35.77±27.92μg /mL)。这些尿大分子与Ca 2+离子之间存在配位作用。例如,每微摩尔硫酸软骨素(GAGs 的

一种)二糖单位可以结合0.757μmol 游离Ca 2+;OPN 可以通过其羧基和磷酸基位点与晶体表面的Ca 2+相互作用;而肾钙素可以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中

的氧原子与Ca 2+以4∶1定量结合。

由于对照者尿液中的这些抑制剂浓度和活性均较高,因此,它们与尿液中Ca 2+和CaOxa 晶体表面上的Ca 2+的络合能力较强,使得CaOxa 晶体表面上的Ca 2+(尤其是在晶体周边的Ca 2+离子)不断被上述尿液中的大分子所溶解,溶解出的Ca 2+离子同时

也不断地沉积到CaOxa 晶面上,这种永不停止的溶解?沉积作用使得对照者尿液中的微晶慢慢消失,最终变为较圆钝的晶体(图3c,3d)。此外,这些阴离子抑制剂可以吸附在尿液中带正电荷晶体(如

COM)的表面,不但使得尿液中微晶表面的Zeta 电位变负(参见后面Zeta 电位讨论)、微晶间排斥力增大,而且可以封闭晶体表面的生长位点,从而抑制尿液中纳米级微晶的生长和聚集。

相比之下,结石患者尿液中因为缺少这些抑制剂或者其浓度较小、活性较低,因此,CaOxa 晶体的沉淀?溶解动态平衡要弱得多,故微晶的棱角很少被这些抑制剂所溶解,仍然较尖锐(图3a,3b),微晶间也更容易发生聚集。

上述结果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对照者不形成结石而患者可以形成结石:对于患者,随着每日Ca 2+和Oxa 2-等结石盐组分的摄入,结石盐(如

CaOxa 等)晶体会在尿液中不断长大,最后形成大体积的结石;而在对照者尿液中,Ca 2+和Oxa 2-等结石盐组分的摄入仅仅增加小尺寸尿微晶的数量,对尺寸的贡献不明显,由于大量小尺寸的结石盐微晶容易随尿液而排出体外,因而不易形成结石。

2.4 尿微晶的化学组分

·646 ·化 学 进 展第25卷

尿液中微晶的化学组分与结石的类型相关[24—26]。尿液中某些组分的晶体(如:胱氨酸、磷酸铵镁等)消失,则此类肾结石的成石活跃程度和复发倾向就减小。反之,如果尿液中这些尿晶体持续或重新出现,则可能预示该类结石存在成石危险。因此,通过检测尿微晶的组分,有可能为临床上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启示。

从图3可以看出,对照者尿微晶中出现较大比例的COD晶体,其形态特征主要为四方锥形(图3c 中箭头所示);而患者尿液中出现较大比例的COM 晶体,其形态有六边形(图3b中箭头所示)和聚集体(图3a)。

图4为尿石患者和对照者尿微晶的代表性XRD谱。在图4a中,d=0.593和0.292nm的两个强衍射峰分别归属于COM晶体的(101)和(202)晶面,d=0.442nm的弱峰归属于COD晶体的(211)晶面;而在图4b中,COD的衍射峰比COM的强得多,其中d=0.866、0.442、0.311和0.278nm分别归属于COD晶体的(110)、(211)、(400)和(411)晶面;d=1.98归属于COM晶体的(303)晶面。从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可以看出,对照者尿微晶中COD的含量显著高于肾结石患者。

由于尿液中COD微晶的比表面积比COM微晶的小,且COM表面带正电[27],因此,COM晶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力比COD的大。理论计算也表明[28],COM的确比COD对细胞膜有更强的亲合力。由此可见,COD晶体将比COM晶体更容易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生成更多的COD晶体比生成COM有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

2.5 Zeta电位

如上所述,由于对照组尿液中含有更多的抑制剂,因此其尿微晶的Zeta电位比肾结石患者的更负。例如,20例对照者尿微晶的Zeta电位中值为-10.3mV;而20例CaOxa结石患者Zeta电位的中值为-6.4mV(图5),20例尿酸结石患者的为-6.1 mV,20例磷酸铵镁结石患者的为-9.83mV。这表明,结石患者尿微晶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小于对照者,故其尿微晶比对照者更容易聚集。

2.6 稳定性

通过比较对照者和肾结石患者尿微晶的光强自相关曲线、多分散系数(PDI)和曲线衰减时间,可以比较两类尿液中纳米微晶的稳定性差异。光强自相关曲线是关于相关时间(T a)的指数衰减曲线。如果体系中微晶的粒径越小,其布朗运动较激烈,

散射

图4 结石患者(a)和健康对照者(b)尿微晶XRD谱Fig.4 XRD patterns of urinary crystallites from a patient with renal calculi(a)and a healthy subject(b).The crystal faces with asterisk represent COD,and those without asterisk represent

COM.

图5 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尿微晶的Zeta电位比较(各20例)

Fig.5 Comparison of Zeta potential of urine crystallites among CaOxa stones,uric acid(UA)stones,ammonium magnesium phosphate(AMP)stones and twenty healthy subjects.(n=20)

光的强度变化快,自相关曲线衰减越快,曲线越陡峭,相关时间T越短;反之,微晶粒径越大,自相关曲线衰减越慢,曲线越平缓,自相关时间就越长[29,30]。4位健康对照者和4位结石患者尿微晶的光强自相关函数曲线如图6所示。患者尿微晶的自相关曲线都是不平滑的衰减曲线(图6a),表明体系中纳米粒子的粒径在发生变化,尿液体系不稳定。而对照者尿样的自相关曲线均比患者的平滑得多(图6b),表明体系粒子粒径变化小,尿液体系比较稳定。

PDI是表征纳米微粒分散范围宽窄的参数,其值越小,表明待测尿样的分布范围越窄,粒子越均匀。结石患者尿微晶的PDI大都大于0.5,平均值为0.67±0.30,表明其微晶粒径不均匀,尿微晶容易发生聚集和聚沉现象;而对照者的PDI下降至0.46±0.33,说明其尿微晶分布范围较窄,微晶稳定

第4期欧阳健明等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647 ·

性较大。

衰减时间(T a )是指光强自相关曲线衰减到最低点时的时间。从图6可以看出,患者尿微晶的衰减时间在10—400ms 之间,显著大于对照者(2—8ms)。

图6 尿微晶的光强自相关函数曲线:(a)4位结石患者;(b)4位对照者(图中T a 为衰减时间)Fig.6 Intensity?autocorrelation curves

of

urinary

crystallites.(a)lithogenic urines;(b)in healthy urines.

T a shows decay

time.

图7 尿液超声并放置不同时间后,肾结石患者尿微晶两种聚集类型的TEM 图.(a)没有放置的新鲜尿液;(b)放置1h,类型Ⅰ;(c)放置4h,类型Ⅱ

Fig.7 

Representative TEM images of aggregated

nanocrystallites in lithogenic urine after ultrasound treatment and then placement for different time.(a)0h,fresh urine;

(b)1h,Type Ⅰ;(c)4h,Type Ⅱ

3 尿液中纳米微晶的聚集促进肾结石的形成

尿微晶的聚集和生长是肾结石长大的两个主要因素。由于尿微晶生长速度较慢,难以在尿液流经肾小管的短时间内形成临床病理大小的粒子,因此,尿微晶聚集是肾结石长大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尿

微晶可以在数秒钟内快速聚集长大[23]。

图7为代表性CaOxa 结石患者尿微晶随时间变化的TEM 图像[17]。刚超声后的尿微晶聚集较少

(图7a)。放置1h 后(图7b),尿微晶出现明显的聚

集现象;这些聚集体由两个或多个小于100nm 的尿纳米微晶聚集(图7b 中A),或者尺寸较小的尿纳米微晶聚集到粒径较大的尿微晶表面(粒径300—

700nm)(图7b 中B,C),形成有界面且界面结合紧密的颗粒(类型Ⅰ)。

随着放置时间增加,微晶的聚集程度增加;放置4h 后(图7c),尿微晶聚集程度更加显著,形成粒径大于1μm 的聚集体(图7c)。这时的聚集体由多个

类型Ⅰ的聚集体再次聚合成不规则或圆形、结构较疏松的聚集体(粒径>1μm)(类型Ⅱ)。由此可

见,第Ⅱ类聚集类型能使尿微晶的粒径迅速增大。

4 服用柠檬酸钾前后草酸钙结石患者尿微

晶的性质变化

柠檬酸钾(K 3cit)是治疗和预防肾结石的主要

药物。长期服用K 3cit 的结石患者,新结石的发生率为未服用者的1/5[31]。然而,在服用K 3cit 后CaOxa 结石患者尿微晶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

变化与结石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报道甚少

图8 1例CaOxa 结石患者在服用K 3cit 前后尿微晶的

XRD 谱(a,b)、粒径分布(c,d)和光强自相关曲线(e,f).(a,c,e)服药前;(b,d,f)服药后.XRD 中符号:▲尿

酸;★COM;☆COD [32]

Fig.8 XRD patterns (a,b),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d )

and

intensity?autocorrelation

curves

(e,f )

of

nanocrystallites of CaOxa stone former.(a,c,e )before taking K 3cit;(b,d,f)after taking K 3cit [32]

研究[32]表明,在服用K 3cit 前,结石患者的尿微晶棱角尖锐,聚集明显(图3a,3b),主要为COM、尿酸等;而服用K 3cit 一周后(服用量2.538g /d),尿

·648 ·化 学 进 展第25卷

微晶出现如下变化:1)服药后尿微晶的种类减少。图8为1例代表性的CaOxa结石患者在服药前后尿微晶的XRD谱,可以看出,患者在服用K3cit一周后(图8b),其尿微晶的衍射峰数量显著减少,表明服

药后尿微晶的种类比服药前减少[33]。2)服药后尿微晶的质量减少。相比服药前的XRD谱,服药后尿微晶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其强度约为服药前的1/3。表明服药后尿液中微晶的质量比服药前显著减少,或微晶的结晶性减弱、颗粒尺寸减小[34]。3)微晶的平均粒径减小。服药前平均粒径为579nm (图8c),而服药后减小至374nm(图8d)。4)尿微晶聚集程度降低,微晶变得圆钝。5)部分尿微晶的表面出现凹陷,这是尿液中柠檬酸与Ca2+络合、溶解CaOxa微晶,从而抑制CaOxa结石形成的直接证据。6)Zeta电位由服药前的-(4.8±3.9)mV 降低到服药后的-(9.5±3.6)mV。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后,微晶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加,可以抑制微晶的聚集。7)尿微晶稳定性增加。服药后尿微晶的光强自相关曲线的基线比较平滑(图8f),PDI由服药前的0.740±0.158下降至服药后的0.605±0.126,说明体系中大颗粒微晶和微晶聚集体有所减少。

上述结果归因于服用K3cit后,尿pH增加,尿液中的柠檬酸盐、GAGs和Tamm?Horsfall蛋白(TH 蛋白)等浓度增加。如服用K3cit后,TH蛋白浓度从服药前的94.0mg/24h升高到199.3mg/24h,且尿液pH增加后可进一步增强TH蛋白的抑制活性[35]。这些排泄的柠檬酸盐、TH蛋白和GAGs不但可与Ca2+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降低尿液中CaOxa的过饱和度,而且可以封闭CaOxa晶体生长位点,改变CaOxa晶体表面电荷或晶体几何形态,从而抑制CaOxa晶体的成核、生长和聚集过程。此外,它们还与CaOxa微晶表面上的Ca2+存在较强的络合能力,使得CaOxa微晶表面上的Ca2+不断被cit3-所溶解,导致了部分尿微晶的表面出现凹陷。缘摇结语和展望

尿液中的纳米微晶性质能够反映肾结石的活跃程度。通过对尿液中纳米微晶性质的检测,有可能在结石即将发生前快速、方便地检测出来,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减少结石病人的痛苦。CaOxa肾结石患者尿液中的纳米微晶与健康对照者存在如下6个方面的差异:形貌、聚集程度、尺寸分布、化学组分、Zeta电位和微晶稳定性。结石患者的尿纳米微晶比对照者更容易聚集,而聚集是尿微晶粒径快速增大及粒度分布变宽的主要因素,也是肾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今后的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通过调控纳米微晶的性质,减少尿微晶的生长和聚集趋势,从而抑制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2)通过对大量尿液的检测,制作区分对照者和结石患者的半定量分析标准图,预测被检测者是否患有结石?患结石的程度?

3)结石类型的纳米技术诊断。根据其化学性质,结石可分为3类:酸性结石(如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碱性结石(如磷酸铵镁结石);中性结石(如草酸钙、磷酸三钙、磷酸八钙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结石,其物理性质(如硬度、形貌、溶解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物相组分、酸碱性)均不同,因此,它们对药物和体外震波碎石(ESWL)的反应程度也不同。而目前临床实践中常不注意区别结石的类型,对已形成的结石都是采用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药物不加区别地治疗,因而,导致疗效不一,治愈率有时偏低。如果能在治疗前判断出结石的类型,则可为临床医学上对症下药提供依据,并可针对性地预防尿石的复发。因此,研究不同类型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组分和性质差异,得到尿液中微晶性质、尿液性质与不同类型结石形成之间关系的统计结果,可为临床进行个性化治疗和预防尿石症复发提供启示。

4)研制基于纳米技术的肾结石诊断仪,不但可以预测肾结石形成和复发,而且存在极大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Lee T,Lin Y C.Cryst.Growth Des.,2011,11(7):2973—

2992

[2] An Z,Lee S,Oppenheimer H,Wesson J A,Ward M D.J.

Am.Chem.Soc.,2010,132(38):13188—13190

[3] Knauf F,Preisig P A.Kidney Int.,2011,80(4):327—329

[4] Peng H,Ouyang J M,Yao X Q,Yang R E.Int.J.Nanomed.,

2012,7(8):4727—4737

[5] He J Y,Deng S P,Ouyang J M.IEEE Trans.Nanobiosci.,

2010,9(2):156—163

[6] Verdesca S,Fogazzi G B,Garigali G,Messa P,Daudon M.

https://www.sodocs.net/doc/148162284.html,b.Med.,2011,49(3):515—520 [7] Robertson W G,Peacock M,Marshall R W,Marshall D H,

Nordin B E.New Engl.J.Med.,1976,294(5):249—252 [8] Daudon M,Hennequin C,Boujelben G,Lacour B,Jungers P.

第4期欧阳健明等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微晶的成核、生长、聚集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649 ·

Kidney Int.,2005,67:1934—1943

[9] Daudon M,Jungers P.Nephron Physiol.,2004,98:31—36

[10] Robert M,Boularan A M,Delbos O,Monnier L,Grasset D.

Eur.Urol.,1996,29(4):456—461

[11] Robert M,Boularan A M,Delbos O,Guiter J,Descomps B.

Urol.Int.,1998,60:41—46

[12] Elliot J S,Rabinowitz I N.J.Urol.,1980,123(3):324—327

[13] Werness P G,Bergert J H,Smith L H.J.Cryst Growth,1981,

53:166—181

[14] Herrmann U,Schwille P O.Urol.Res.,1992,20(2):157—

64

[15] Gui B S,Huang Z J,Xu X J,Li M R,He J Y,Ouyang J M.J.

Nanosci.Nanotechnol.,2010,10(8):5232—5241 [16] Deng F,Ouyang J M.Mat.Sci.Eng.C?Bio.S,2006,26(4):

688—691

[17] He J Y,Ouyang J M,Yang Y E.Mater.Sci.Eng.C?Bio S,

2010,30:878—885

[18] Li J J,Hou S H,Xia Z Y,Ouyang J M.Spectrosc.Spect.

Anal.,2011,31(8):2263—2267

[19] Mullin J W.Crystallization,3rd ed.London:Butterworth

Heinemann,2000.102—288

[20] Michelacci Y M,Glashan R Q,Schor N.Kidney Int.,1989,

36:1022—1028

[21] Schwille P O,Schmiedl A,Herrmann U,Fan J,Gottlieb D,

Manoharan M,Wipplinger J.Urol.Res.,1999,27:117—126 [22] Qiu S R,Wierzbicki A,Salter E A,Zepeda S,Orme C A,

Hoyer J R,Nancollas G H,Cody A M,de Yoreo J J.J.Am.

Chem.Soc.,2005,127:9036—9044[23] Saw N K,Rao P N,Kavanagh J P.Urol.Res.,2008,36:

11—15

[24] Baumann J M,Affolter B,Meyer R.Urol.Res.,2010,38

(1):21—27

[25] Vervaet B A,Verhulst A,Dauwe S E,de Broe M E,D′Haese P

C.Kidney Int.,2009,75(1):41—51

[26] Daudon M,Cohen?Solal F,Barbey F,Gagnadoux M,

Knebelmann B,Jungers P.Urol.Res.,2003,31:207—211 [27] Wesson A J,Worcester M E,Wiessner J H,Mandel N S.

Kidney Int.,1998,53:952—957

[28] Mandel N.J.Am.Soc.Nephrol.1994,5(Suppl.1):S37—

S45

[29] Murphy D L,Beretvas S N,Pituch K A.Structural Equation

Modeing: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11,18(3):430—448

[30] Frisken B.Appl.Opt.,2001,40(24):4087—4091

[31] Fuselier H A,Ward D M.Urology,1995,45:942—946

[32] 李君君(Li J J),侯善华(Hou S H),夏志月(Xia Z Y),欧

阳健明(Ouyang J M).无机化学学报(J.Inorg.Chem.),

2012,28(2):245—250

[33] 晋勇(Jin Y),孙小松(Sun X S),薛屺(Xue J).X?射线衍

射分析技术(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echniques).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ial Press),

2008.173—174,193

[34] Ding Y M,Xia Z Y,Zhang G N,Ouyang J M.Adv.Mater.

Res.,2012,554/556:47—50

[35] Duan C Y,Zhang G N,Ding Y M,Gui B S,Xue J F,Ouyang

J M.Int.J.Nanomed.,2013,8:909—918

草酸钙高的饮食宜忌

草酸钙高的饮食宜忌 人们的饮食品种是多样的,人体新陈代谢是复杂的,所以肾结石的成分也是多样的。常见结石按成分可分为五种:㈠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多见。㈡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㈢尿酸结石:占结石的6%,在酸性尿中形成,当尿PH值大于6.7时结石溶解,以男性多见。㈣磷酸镁胺结石:占结石的10%,在碱性尿中形成,尿PH值小于7.2时结石溶解,以女性多见。㈤胱氨酸结石:少见,约占结石的1-2%,在酸性尿中形成,尿PH值大于7.0时结石溶解。大量饮水对所有成分尿石都有防治作用。在炎热的夏天,每日尿量少于1200毫升时,尿石生长的危险性显著增大。如能使每日饮水量在2000-4000毫升,这样可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磁化水对防治草酸钙结石更有效,可将全日饮水量分别于晨起、餐间、睡前给予。清晨饮水量可达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500毫升,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大量饮水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液可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下面介绍几种肾结石的饮食疗法。⑴草酸钙结石:宜低钙及低草酸饮食。少食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肉类、动物内脏(如肝、心脏、肾、肠等) ,还有巧克力、浓茶、芝麻酱、蛋黄、香菇、菠菜、虾皮、萝卜、可可、芹菜、土豆等。近年来发现食物中纤维素可减少尿钙的形成,如麦麸食品中的麦麸面包、米糠也有同样作用,对复发性高钙尿结石有效,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使尿草酸增多,应增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物、干果、硬果等。⑵磷酸钙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其低钙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在低磷食物中,宜少食肉类、鱼类及骨头汤。 ⑶尿结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应在48-80克(0.8-1.0克/;公斤/日)之间。一般带叶的蔬菜每市斤约含10克蛋白质、瘦肉类每50克约含蛋白质10克、谷类每市斤含蛋白质35-60克。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常规治疗:每隔1-2日用一次清凉饮食(生水果、果汁及生菜),至少每周1次清凉饮食。少食或忌用肉类、动物内脏、肉汤、肉汁、沙丁鱼、蟹、菠菜、浓茶、咖啡,烈性的香料及调味品也宜少用。

有关蔬菜草酸和肾结石的几个误区

有关蔬菜草酸和肾结石的几个误区 2013-04-22 15:39 对于很多懂一点营养的中国人来说,草酸好像是个很可怕的东西。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小葱和豆腐不能一起吃,这些所谓的“食物相克”说法,源自对草酸和钙结合的恐惧。 草酸和钙结合,究竟有什么害处?在锅里结合,在碗里结合,或者在嘴里结合,其实是没什么害处的。因为结合了就是沉淀,沉淀是不会被身体吸收的,最多只是浪费一点钙而已。比较麻烦的是,草酸被人体吸收,然后在血液中遇到钙,形成溶解度很低的草酸钙,特别是在肾脏里,尿液浓缩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肾结石、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的麻烦。 肾结石是肾脏里的结石,和胆结石不是一种病。据医学统计,肾结石中的75%左右是草酸钙沉淀,也有磷酸盐和尿酸盐的沉淀;而胆结石是胆固醇类物质的沉淀,和草酸钙没有一丁点关系。有些胆结石病人因为害怕草酸而不敢吃蔬菜,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因为预防胆结石需要增加膳食纤维,蔬菜是必须多吃的。 不过,有关草酸钙和肾结石,大众还有很多常见的误区。(没耐心的请直接看结论部分) 第一个误区:所有绿叶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 很多人都相信绿叶菜的草酸含量最高,因为菠菜就是一个代表。一些患肾结石的人甚至每菜必焯,因为害怕草酸的缘故,那

么,是不是所有蔬菜都含有草酸?哪个比较多?我们先看看目前能够找到的测定数据。 草酸是蔬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不过含量差异很大,最多能够相差百倍。一般来说,藜科、伞形科和苋科的蔬菜,含草酸相对多一点。比如说,菠菜的草酸含量是0.97%,苋菜是1.09%,而在餐馆里用来装饰盘子的欧芹则高达1.70%。野菜大部分草酸含量较高,比如马齿苋,含量达1.31%(以上均为美国农业部测定数据)。所以,很多野菜要沸水焯过之后再挤去苦涩的水,才能够下口。 与此相比,十字花科甘蓝属的蔬菜,特别是质地脆嫩的常见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芥蓝、芥菜等,草酸含量都非常非常低,在0.1%以下。我们实验室最近用气相色谱法进行的测定也表明,芥蓝样品的草酸含量低于检测限。番茄、黄瓜、南瓜、土豆、甜豌豆等都是低草酸蔬菜。 还有很多蔬菜,比如萝卜、胡萝卜、甘薯、西洋菜、茄子、芹菜杆、韭菜、大蒜、西兰花等,草酸含量在0.2%-0.5%之间。 平日想鉴别哪一种蔬菜含草酸多,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细细品味是否有涩味就行了。鲜竹笋、苦瓜、茭白、番杏(有些店里叫野菠菜)中草酸含量高,这是它们有涩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鲜竹笋,如果只是简单炒一下,涩得几乎难以下口。最好还是焯煮之后再烹调,味道口感会好得多。 同时,草酸含量受品种间差异和栽培条件影响也比较大,因为草酸是蔬菜中的一种防御性物质,也就是与它们的“抵抗力”有

肾结石的防治教学文案

治疗药物 你是否也有肾结石的问题?该如何预防呢?最要紧的是多喝水,并且定期追踪.举例来说,最常见的草酸钙结石,草酸和钙结合后在尿液中沉淀下来就形成结石,这时最简单的化解方法就是拿柠檬酸来和草酸竞争,活性大的柠檬酸先和钙结合后就不会形成沉淀,接着再以镁或钾来和钙竞争,镁或钾和草酸结合也不会沉淀或结晶。换句话说,药物中只要增加体内尿液中柠檬酸和镁、钾这些成分,就可以用来预防肾结石产生。 而维生素B6是最经济的一种药物,它可以促使柠檬酸在尿液中与钙结合,减少草酸钙结晶的机会,可以用来预防草酸钙结石。氧化镁本来是消化药、软便剂,也可用来预防草酸钙结石。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镁本身也是发炎结石的成分,因此有发炎的尿液就不大适合使用。 另外一种药物成份是柠檬酸钾,它是目前最常用预防结石的药物,从过去的研究,发现尿中的酸碱值和柠檬酸值与尿路结石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在酸性尿液中(pH值小于5.5),尿酸的溶解度极低,容易造成尿酸结石:相反的,在碱性尿液中(pH值大于7),则磷酸钙或磷酸表镁结石极易形成。这可从19─63%的尿路结石病人,其尿中柠檬酸低于正常值,被视为形成尿石的原因之一得到证实。由于柠檬酸钾可提供大量的柠檬酸和提升尿中的pH值,所以对于尿酸结石,低柠檬酸钙结石症和肾小管中毒症引起的钙结石症有非常突出治疗效果。 柠檬酸钾不只有上述功能,它还会造成尿中的钾离子升高和氨离子的降低。这是由于柠檬酸钾不但补充了柠檬酸,而且也补充了钾的缘故。但因为钾在体内的代谢很快,血中钾含量并无变化,所以对身体影响不大。后者则反映出柠檬酸钾确实碱化了尿液而使酸性的氨离子降了下来。 而从每日总尿量、草酸、磷酸盐、钠、镁、硫酸盐和尿酸等方面的观察发现,也并不受服用柠檬酸钾影响。通常有尿酸结石的病人,通常其尿中pH值都小于5.5,在用了柠檬酸钾以后,平均ph值可上升,且近九成的病人不再复发。至于低柠檬酸结石症适合以柠檬酸钾治疗,所有病人都会减少尿石形成,完全不复发的病高达九成五。对于肾小管酸血症并尿石症的病人,几乎所有病人都减少尿石形成,有近六成的病患有缓解症状的效果。 除了柠檬酸钾之外,预防尿路结石的药物还有降尿酸药Allopurinol,不但可治疗尿路结石也可预防高尿酸钙结石。对于有纯尿酸结石或高尿酸

草酸钙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草酸钙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结石的形成要经历尿液过饱和、成核、晶体生长和聚集等一系列过程。 首先,尿液中草酸钙的浓度要达到过饱和状态。打个比方,这就像海边晒盐一样,海水中的盐要沉淀出来必须先日晒,随着海水的蒸发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和海水晒盐稍有不同的是,尿液中草酸钙过饱和不一定能导致结晶或者沉淀。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存在许多其他成分,这些成分的存在使尿液能够溶解更多的草酸钙。事实上,只有高于草酸钙溶解度7-10倍时,过饱和尿液才会有沉淀析出。所以说,多饮水,降低尿饱和度,是有效预防结石的措施。结石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应该使排尿量超过2升。由于天热或者运动导致出汗过多,要相应增加饮水量。但是,如果草酸钙的数量继续增加,或者尿液中促进草酸钙溶解的其他成分减少,那么草酸钙就开始形成晶核。尿液中的细胞碎块、脱落的上皮细胞、纤维碎片和其他大分子物质都可以充当成晶核的核心。这些细小的结晶形成后,如果5-7分钟内不能附着在肾小管管壁,就会被排出肾小管进入肾盏和肾盂。一般说来,肾小管内新形成的结晶要经过1.5-25个小时的生长后,直径才能达到大约三根头发丝的大小,造成集合小管堵塞。因此,较小的结晶体通常是可以随着尿液流动而排出体外的。但是,如果结晶体在肾小管内停留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生长以及反复与其他微晶一起发生聚集,就会形成较大的结晶乃至结石。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肾小管上皮病变和肾脏细胞对草酸和钙的转运出现紊乱时,都会诱导晶体沉淀的产生,并附着在尿路中聚集生长最后形成结石。所以,微小晶体在尿路中的滞留是长大成石的重要因素。理论上,干扰晶体的生长和聚集的过程应该是预防草酸钙结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图1总结了结石形成的简要过程。

肾结石治疗综述详解

肾结石的治疗综述 关键词:肾结石;治疗;进展 尿石症(Urolithiasis)是泌尿系结石的简称,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疾病,可分为肾和输尿管的上尿路结石及膀胱和尿道的下尿路结石,临床上尤以肾结石(Renalcalculi)最为多见。 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突发的腰腹绞痛、血尿、肾区叩击痛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化验检查,多数患者可获得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肾结石的主要方法,目前包括:(1)KUB(是诊断肾结石必要的检查方法,关于结石体积、数目和形状的记述应以KUB为准);(2)IVU(不但是确诊肾结石的方法,而且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3)CT(能分辨出0.5mm的微小结石,并且能够显示任何成分的结石,包括X线透光结石,但CT检查费用昂贵,一般不用作肾结石的首选影像学检查);(4)B超(是肾结石的筛选和随诊检查手段,但其客观性不如X线检查,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盏造影依然是诊断肾结石的“金标准”,超声检查可作必要的补充,两者结合,可了解结石的大小、数目、部位、形态、有无梗阻,肾功能状态及肾实质厚度等情况。 肾结石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清除结石,解除疼痛,保护肾功能,而且应尽可能找到并解除病因,防止结石复发。但现临床上往往只关注去除结石,而且施行的方法多独立,手段较单一,治疗的效果也就不尽人意。必须同样关注结石病因的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结石复发。因此,重视肾结石的综合性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前泌尿系结石治疗的前沿研究包括三个方面:(1)针对结石病因的治疗;(2)针对结石存在的治疗;(3)既针对结石病因,又针对结石存在的治疗。前者的发展依赖于对结石成因的西医认识,包括药物的开发及应用;中者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提供先进的设备,增强碎石、排石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后者则依托于祖国传统中医的智慧和经验,从源头上杜绝结石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从整体上补益患者五脏六腑及阴阳气血的亏虚,从根本上延缓结石的形成,最终减缓患者的病痛。 1针对结石病因的治疗 多是基于结石成分分析,针对结石病因的预防性治疗(Pre-ventivetreatment),旨在控制结石复发;少部分是直接溶石治疗等。 1.1水化疗法 大量饮水一直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各种成分肾结石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并建议饮用纯净水或磁化水。其作用是缩短游离晶体颗粒在尿路中的平均滞留时间,促进较小结石自行排出;降低成石物质的尿饱和度以阻止结石继续生长;减少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目前公认,多饮水,每日尿量应保持在3000mL以上,多运动,多做跳跃运动,弯腰时叩击肾区,均有助于预防肾结石复发,如能持之以恒可使结石复发率大约降低60%。研究发现,水质硬度与结石形成相关,水质硬度反映了水中钙和镁的含量,饮水内钙镁比率与结石形成风险相关

草酸钙结石怎么溶解【健康小知识】

草酸钙结石怎么溶解 文章导读 说起草酸钙结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也是肾结石的一种,患者比例中男性要 远远大于女性,大家都知道导致肾结石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饮食不当和不规律的生活环境, 某些元素过多导致草酸在体内大量积存,草酸钙结石带给患者的痛苦是巨大的,下面就给 大家介绍一下草酸钙结石怎么溶解。 一: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方面适宜低钙及低钙草酸饮食。少食乳制品、豆制品、肉类、动物肝脏(心、肝、肾、肠等),还有巧克力、浓茶、蛋黄、菠菜、萝卜、芹菜、虾皮等。近年来发现食 物中的纤维素可减少尿钙的形成。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尤其是饮食上的钙 二:多喝水少吃草酸盐含量多的食物 多喝水少吃草酸盐含量多的食物可以使尿液得到稀释,降低钙离子和草酸根的浓度, 对预防草酸钙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高糖食品的摄入会使肾结石的患病几率增加,草酸 盐含量高的食物有番茄、菠菜、草莓、巧克力等,过高的草酸盐摄入也是导致肾结石病发 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大豆制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较高,容易和体内的钙质结合。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解决草酸钙如何化掉重要的治疗方法。一些中草药除有溶解结石的作用外,还可以松散,裂解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如金钱草煎剂可使尿液酸化,钙质与草酸盐明 显减少,并能促进肾结石的溶解和排出,是防治泌尿系结石的要药。青皮、陈皮、滑石有 一定的溶石作用,还有瞿麦、川牛膝、水葱、川芎、大黄、芒硝、石韦、车前子、茯苓、 泽泻、木通等均可促进结石的排出。此外,鸡内金、玉米须、郁金、生地、冬葵子、王不 留行、虎杖、黄芪、乌梅等药,亦有一定的碎石、溶石、排石的作用。 溶炻因子的问世让广大泌尿结石的患者免除了手术取石的痛苦和体外碎石的危险,从 根本上治愈泌尿系结石,开辟了中药溶石、排石的新途径。溶炻因子以金钱草、王不留行、海金沙等十余种中草药制成,能刺激患者体内的溶石机制,使患者体内产生枸橼酸、镁离子、葡胺聚糖、焦磷酸等。 以上就是针对草酸钙结石怎么溶解做出的介绍了,你了解了吗?

泌尿系结石的药物治疗

尿酸结石的药物治疗 尿酸结石在尿路结石中所占的比例,国外报告为10-15%,国内报告为14-24%。发病率仅次于草酸钙结石。多年来,对尿酸结石的药物治疗已日趋完善,大多数尿酸结石可以采用溶石治疗。现已证实,高尿酸尿、尿量不足和持久性酸性尿是促发尿酸结石形成的因素,而逆转上述三个因素是防治尿酸结石的基础。 一、饮食控制 为降低尿尿酸,应采取低嘌呤饮食即严格限制鲜肉、鱼、禽类及肝肾胰等动物内脏的摄入,白菜、胡桃和栗子也应减少。禁饮烈性酒,因其可加重高尿酸血。增加尿量可以降低尿中尿酸的浓度,减少尿酸沉淀,促进小结石排出,也有利于感染尿的引流。每日尿量要求2—3升。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减少尿酸过度生成,提高尿pH而增加尿酸的溶解度。 (一)别嘌呤醇控制高尿酸尿及可能存在的高尿酸血症。正常血尿酸应少于6.5mg%,24 小时尿尿酸应少于750mg。防治时首先应采用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饮食。如饮食控制的效果欠佳,则需采用别嘌呤醇治疗。 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阻断次黄嘌呤向黄嘌呤及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过程。和尿酸相比,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尿中的溶解度较高,罕见产生结石,但黄嘌呤大量排泄时亦可形成黄嘌呤结石。别嘌呤醇的另一作用方式是抑制核苷酸合成,最终导致尿酸生成减少。口服别嘌呤醇后迅速吸收,2/3在肝脏经黄嘌呤氧合酶代谢为羟基嘌呤,后者经肾脏排泄。半衰期为2—3小时,在肾功减退的病人亦很有效。别嘌呤醇剂量应根据血清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而决定。一般为300mg/d。因为多数尿酸结石病人限制饮食后,尿尿酸恢复正常,故不必常规应用别嘌呤醇。别嘌呤醇只用于严重高尿酸尿和或伴有高尿酸血症的病人。 别嘌呤醇的常见副作用为皮疹伴寒战发烧,还可诱发急性痛风等。因为别嘌呤醇可能有致畸作用,故禁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二)碱化尿液药物碱化尿液是溶解和预防尿酸结石的关键。尿酸是一种弱有机酸,pKa 为5.5。在溶液中尿酸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相对不溶的游离尿酸和相对溶解的尿酸盐离子。尿pH决定着这两种形式的比例。pH升高,尿酸则转变为易溶于水的尿酸盐离子。例如,尿酸的溶解度随尿pH升高而增大。尿pH5.0时,尿酸溶解度为60mg/L;pH6.0时则为200mg/L;pH7.0时为1580mg/L。由此可见,尿液碱化时,不易溶解的尿酸转化为易溶解的尿酸阴离子。当尿pH接近7.0时,不仅可溶解尿酸结石,而且可防止结石复发。但铵的尿酸盐例外,其性质与感染性结石相似。 尿液碱化溶石的方法包括口服、静脉和局部灌注法三种。 1.口服药溶石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病人完全可以在门诊治疗。门诊病人应学会自己测

肾结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结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在这一过程中,尿晶体物质过饱和状态的形成和尿中结晶形成抑制物含量减少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①过饱和状态的形成见于尿量过少,尿中某些物质的绝对排泄量过多,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和磷酸盐等;尿pH变化:尿pH下降(<5.5)时,尿酸溶解度下降;尿pH升高时,磷酸钙、磷酸氨镁和尿酸钠溶解度下降;尿pH变化对草酸钙饱和度影响不大。有时过饱和状态是短暂的,可由短时间内尿量减少或餐后某些物质尿排量一过性增多所致,故测定24h尿量及某些物质尿排量不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短暂的过饱和状态。②尿中结晶形成的抑制物减少正常尿液中含有某些物质能抑制结晶的形成和生长,如焦磷酸盐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黏蛋白和枸橼酸则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尿中这类物质减少时就会形成结石。③成核作用同质成核指一种晶体的结晶形成。以草酸钙为例,当出现过饱和状态时这两种离子形成结晶,离子浓度越高,结晶越多越大。较小结晶体外表的离子不断脱落,研究提示只有当含100个以上离子的结晶才有足够的亲和力使结晶体外表离子不脱落,结晶得以不断增长。此时所需离子浓度低于结晶刚形成时。异质成核指如两种结晶体形状相似,则一种结晶能作为核心促进另一种结晶在其表面聚集。如尿酸钠结晶能促进草酸钙结晶形成和增长。尿中结晶形成后如停留在局部增长则有利于发展为结石。很多结晶和小结石可被尿液冲流而排出体外。当某些因素如局部狭窄、梗阻等导致尿流被阻断或缓慢时,有利于结石形成。 1.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 (1)尿液晶体物质排泄量增高 ①高钙尿:正常人每天摄入25mmol钙和100mmol钠时,每天尿钙排量 <7.5mmol(或0.1mmol/kg);每天摄入10mmol时,尿钙排量<5mmol。持续高钙尿是肾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独立异常因素,所引起的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纠正高钙尿能有效防止肾结石复发。因此高钙尿在肾结石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A.吸收性高钙尿:最常见,见于20%~40%的肾结石患者。其病因多为一些肠道疾病(如空肠)引起肠道钙吸收增多,血钙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由于血钙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钙增多,PTH减少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造成尿钙增多,使血钙恢复正常。钙摄入增多,VitD中毒和结节病引起的VitD 增多,也可导致吸收性高钙尿。此类患者由于代偿性钙排泄增多,血钙浓度常在正常范围。 B.肾性高钙尿:系特发性高钙尿的一种,约占肾结石患者的1%~3%。由于肾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功能异常,导致重吸收钙减少。此类患者常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分泌增多;而1,25(OH)2VitD3合成也增多,从而骨钙动员和肠钙吸收均增加,患者血钙常可正常。

肾结石饮食注意事项大全

肾结石饮食注意事项 肾结石患者不可吃的食物有哪些?可吃的食物又有哪些?治疗之后是否有复发的可能性? 肾脏结石有好几种,其中常见肾结石大部份以钙盐的成分为主,此症复发的机率很高,所以常常治疗痊愈后,会再发病回诊。为减少复发的机率,因此饮食的控制格外重要。在饮食上的照顾需注意以下几点: 1.增加钙的摄取量: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结石里都是钙盐反而要多吃钙?因为根据研究显示,足够的钙质会和草酸结合,而由粪便排出,因而减少钙质被肠道吸收,当然就会减少结石产生的机会。因此多喝牛奶并不会因此增加结石,反而有助于减少结石的机率。 2.减少草酸的摄取:菠菜、茶叶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要减少食用。 3.减少钠摄取:饮食要清淡,罐头和加工食品尽量减少食用。多吃含钾的食物,如香蕉等食物。 4.减少肉类的摄取: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可降低形成结石的机会。 5.多喝水多运动:多喝水可使尿中的盐类代谢加快,所以每天至少喝3000c.c 的水。多运动可减少骨钙流失,进而减少结石的产生。 肾结石临床表现 肾结石的临床表现,随病因、结石大小,形状、部位、活动度、局部损害程度及有无梗阻或感染等而异。本症男性较女性多3-9倍。典型症状为疼痛及血尿。疼痛常位于肋脊角、腰部或上腹部,可向下腹、腹股沟、大腿内侧、阴囊、睾丸、阴唇放射,多为间歇性纯痛。常因劳动、运动、舟车颠簸而发作或加重,也呈绞痛发作。疼痛发作时常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偶而血尿为无痛性。有梗阻时可致肾积水。并发感染时有尿路感染表现。由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等

引起的肾结石的患者,同时还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肾结石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和泌尿系统放射检查而确定诊断。 (二)辨证分型 1.下焦湿热,蕴积成石型腰腹绞痛,痛连小腹或向阴部放射;尿频、尿痛、尿急、尿涩而余沥不尽,尿中带血,有的尿中杂有砂石;舌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2.结石久停,气滞血淤型腰酸痛而胀,小腹胀满隐痛;尿涩痛、滴沥不尽,血尿或见血块;舌质暗红或有淤点...... 结石病人的食物疗法(家庭治疗措施) ●多喝水 不论你的结石属于哪一类,最重要的预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摄取量。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合适的饮水量是达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够。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烈日下工作,你需要喝2加仑的水。 ●补充纤维素 加食米糠,可以防止结石发生。 ●控制钙的摄取量 结石中有兜%是由钙或含钙的产品形成的。如果你上一回的结石,主要是钙的成分,则你得注意钙质的摄取。如果你正服用营养补充晶,首先需要请教医师是否必要。其次是检查每天高钙食物的摄取量,包括牛奶、干酪、奶油及其他乳制品。牛奶及抗酸剂可能产生肾结石。 ●检查你的胃药 某些常见的制酸剂含高量的钙。假使你患钙结石,同时你也正在服用制酸剂,则应查此药的成分说明,以确定是否含高钙。若含高钙,应改用别的药。 ●勿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

草酸钙结石

饮食疗法 草酸钙结石:宜低钙及低草酸饮食。少食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肉类、动物内脏(如肝、心脏、肾、肠等),还有巧克力、浓茶、芝麻酱、蛋黄、香菇、菠菜、虾皮、萝卜、可可、芹菜、土豆等。近年来发现食物中纤维素可减少尿钙的形成,如麦麸食品中的麦麸面包、米糠也有同样作用,对复发性高钙尿结石有效,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使尿草酸增多,应增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物、干果、硬果等。(一)多饮白开水多饮水使尿液得到稀释,钙离子和草酸根的浓度就会降低,形成不了草酸钙结石。研究表明,增加50%的尿量,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一般治疗:多饮水、限制嘌呤类食物及减少钠摄入是预防结石形成的有效措施。患者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使每日尿量维持在2~3L。含嘌呤类多的食物如鱼、肉、家禽及动物内脏等应适当限制或减少摄人量。有学者发现尿酸钠在尿中的饱和度随着尿中钠的增加而升高,故高尿酸尿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应适当限制或减少钠的摄人 (二)合理补钙,尤其饮食上补钙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补钙。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钙之缘片加入了维生素D,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第一是补充钙能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形成肾结石的几率。 第二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呈碱性时,抑制结石形成。缺钙时血液偏酸性,合理补钙,血液偏碱,这样反而有利于抑制结石形成。(三)限量摄入糖类美国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因此,要注意少吃甜食。 (四)少吃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含草酸盐高的食物有番茄、菠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等,过高的草酸盐摄入也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少吃豆制品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都高,能同肾脏中的钙融合,形成结石。(六)睡前慎喝牛奶睡眠不好的人,睡前喝杯牛奶有助于睡眠。但在睡眠后,尿量减少、浓缩,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加。而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多,容易形成结石。因此肾结石患者,睡前就不应喝含钙高的牛奶。(七)勿过量服用鱼肝油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促进肠膜对钙磷吸收的功能,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 (八)多食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碱化尿液、降低尿尿酸和尿钙治疗。 (1)碱化尿液:高尿酸尿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尿on低,易致尿酸结晶。碱化尿液能使尿酸溶解度增加。通常口服枸橼酸钾,常用量每日6—8g,分3次口服。 (2)别嘌呤醇:通过适当限制或减少富含嘌呤类食物的摄人,尿尿酸排泄量仍高的患者可用别嘌呤醇,该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干扰嘌呤代谢,减少尿酸形成,降低血和尿尿酸含量,常用量为lOOmg,1日3次。 (3)降尿钙药物:对同时有高尿酸尿和高钙尿的含钙肾结石患者,还应给予降低尿钙的药物,通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50rag,1日2次。 (1)枸橼酸盐枸橼酸盐是尿中自然存在的结石形成的重要抑制剂,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草酸钙的结晶作用,有60%的草酸钙结石病人尿枸橼酸盐排出减少。枸橼酸盐对草酸钙结晶的生长有微弱的直接抑制效应,与泌尿道内的大分子物质共同作用来降低草酸钙的

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研究中的化学基础

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研究中的化学基础 欧阳健明1,2 郑辉1 (1暨南大学生物矿化与结石病防治研究所 广州 510632;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摘 要 尿酸结石是指尿酸及其盐在泌尿系统的异常矿化和积聚。本文从尿酸结石研究中涉及的化学问题入手,讨论了pH、过饱和度、尿大分子抑制剂和基因突变等方面对尿酸结石形成的分子机理,从抑制尿酸 结石成核、生长和聚集的角度,讨论了尿酸结石的化学模型和动物实验模型。 关键词 尿酸 泌尿系结石 生物矿化 Chemical B asis in I nvestigation of U ric Acid Stones in U rinary System Ouyang Jianming1,2,Zheng Hui1 (1Institute of Biomineralization and Lithiasis Research,Jinan University,G uangzhou510632;  2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 Abstract Uric acid stone is referred as the abnormal biomineraliz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uric acid and urates.In this paper,the chemical problems and m olecular mechanisms in the formation of uric acid stone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s of pH,supersaturation,urinary macrom olecule inhibitors and gene mutation etc.The chemical m odels and animal experiment m odels of uric acid stones were als o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s of nucleation,growth and aggregation of uric acid crystals. K ey w ords Uric acid,Urinary stone,Biomineralization 泌尿系结石是生物体内病理矿化的产物,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尿酸结石常见于肾和输尿管,其发病率随国家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占泌尿系结石的5%~40%[1],如美国的尿酸结石占5%~10%[2],国内为14%~24%[3],仅次于草酸钙结石。笔者最近的研究表明[4,5],广东省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尿酸结石的比例为30%,与20年前相比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人体中尿酸的来源有三种:饮食、人体自身合成和组织分解。饮食来源主要是由人体摄入的肉类、鱼类、禽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分解而来,虽然受个体影响差异较大,但这类来源的尿酸百分比不大。人体合成的尿酸主要在肝细胞中进行,其反应步骤复杂,包括次黄嘌呤核苷酸(I MP)的生成以及腺嘌呤核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G MP)的合成。组织分解的尿酸来源于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嘌呤核苷酸,经由I MP分解为尿酸。 尿酸结石复发率高,其反复发作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来自医学、化学和生物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尿酸结石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从化学的角度综述了尿酸结石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1 尿酸结石的理化性质 尿酸即2,6,8-三氧嘌呤,易异构为其三羟基化合物(图1),因此,呈弱酸性。纯尿酸结石难溶于水,易溶于碱。当尿液中的尿酸超过其饱和度(416μm olΠL)时,即沉积而成结石[6,7]。 欧阳健明 男,42岁,教授,主要从事生物矿化和纳米技术研究。E-mail:toyjm@https://www.sodocs.net/doc/148162284.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1024)、广东省科技攻关(2005B30701003)和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2005-07-11收稿,2005-12-17接受

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建立的初步探索

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建立的初步探索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成石效果好的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法增加小鼠尿草酸和/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酸钙增加尿钙排出量,比较小鼠24小时尿草酸(O x)、尿钙(C a2+)、过氧化氢H2O2、乳酸脱氢酶(L D H)、丙二醛(M D A)含量,观察肾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 CD68蛋自在肾脏中的表达位置并用灰度值法计算其表达水平,评价小鼠草酸钙肾结石造模效果。结果单独诱导高草酸尿或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指标增高和 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但未见结晶,同时介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 损伤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且有较多结晶。结论单独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 尿不足以使小鼠肾内生成结晶,同时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成石效果好,巨噬细 胞可能在肾结晶形成和/或清除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草酸钙肾结石动物模型小鼠 【中图分类号】R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 0078-02 泌尿系结石草酸钙大鼠动物模型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草酸钙结石居多。因此实验动物草酸钙结石模型是肾结石基础与临床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国 内主要通过乙二醇饮水法介导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1]。用小鼠诱导草酸钙肾结 石模型比较少见。目前认为,小鼠较之于大鼠肾结石形成有较高的耐受性,草酸 钙晶体形成几天后即被清除[2]。因此建立一个成石效果好,且简便,经济的小鼠 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并研究小鼠肾内一些结石相关的指标变化及结晶清除机制,对 研究肾结石的形成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 1.1 试剂与仪器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 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C D68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即用型S A B C免 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 A B显色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二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2550 型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病理图像分析仪(德国莱卡公司),离子色谱仪(德国D I O N E X公司); 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LAMB DA BIO 20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美 国PE公司);7170A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 J A l203型电子天平(上海 天平仪器厂)。 1.2 动物昆明小白鼠40只,雄性,体重18~23 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动物饲养1周后,选体重20-25 g 昆明小白鼠随机分 为4组,每组10只,正常颗粒饲料喂养。造模A组:1%乙二醇饮水;造模B组:1%乙二醇+10%葡萄糖酸钙, ip 2mL/kg.d;造模C组:10%葡萄糖酸钙,ip 2mL/kg.d 造模D组:正常饮水。各组小鼠均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造模共8周。 2.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实验结束前用代谢笼收集并测24 h尿量以及用于检 测尿草酸(离子色谱法)、尿钙(自动生化分析)、过氧化氢、乳酸脱氢酶、丙 二醇的浓度。脱颈椎处死小鼠,切取小鼠的双肾,观察其外观改变,右肾置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常规HE石蜡切片和Von Kossa染色及免疫组化,左肾精 密称重后计算各组大鼠的左肾/体重比值。 2.3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X±S 表示,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

肾结石的溶石疗法

肾结石的溶石疗法 一、概况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重要肾脏疾病。在美国、英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域发病较高。国内以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山东、陕西、四川、贵州等省发病较高。肾结石属于上尿路结石(即肾和输尿管结石),多见于20-40岁发病,男女发病数之比≈4.5:1。下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结石)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其中1-10岁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数之比≈237:1。肾结石的成因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1)尿盐的过饱和状态;(2)抑制晶体沉积的物质降低,如焦磷酸盐,二磷酸盐,粘多糖,小多肽,枸椽酸,镁和某些氨基酸等降低。结石一当形成,就逐渐增大,造成尿路损伤和梗阻,表现为镜下或肉眼血尿,肾绞痛,肾积水, 并发感染,肾实质和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引起尿毒症而死亡。90%的肾结石含钙质,大多由两种以上的晶体组成。其中有一种为主体。按结石的主体成份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与碳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和胱胺酸结石等五类。过去采用开放手术取石不仅受手术创伤之苦和近远期并发症时 有发生,而且术后复发率高,男性约为80%,女性约为80%,复发周期约为9.5年。故大多数病员难以接受。当今肾结石的治疗约有90%病例采用非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溶石疗法是医患双方乐于首选的疗法。凡结石直径小于8-10mm,无严重

感染和肾功能损害者均适宜此疗法。二、西医肾结石溶石疗法西医溶石疗法是根据结石的不同成份,采用以下方案溶石。 1.草酸钙结石:最常见,约占71-84%,呈球形或桑椹形,深褐色,质坚硬。X线显影清晰(阳性结石)。口服氯化铵0.8/次,3次/日,或酸性磷酸钠0.8/次,3次/日,使尿液酸化。同时服维生素B8 0.1/次,3次/日和氧化镁0.1/次,3次/日。有助于溶石和预防复发。 2.磷酸钙与碳酸钙结石:约占11%,呈现灰白色颗粒状。多与草酸钙或磷酸铵镁混合成鹿角形结石。在碱性尿液中增长迅速。与尿路感染或梗阻有关。治疗时要控制肾盂感染,口服氯化铵或酸性磷酸钠使尿液酸化, 同时服氢氧化铝乳剂20ml/次,3次/日,有助于溶石和预防复发。 3.磷酸铵镁结石:约占10%,灰白色颗粒,在碱性尿中增长迅速,X线显影清晰,层状纹较明显,常由分解尿素的细菌如变形杆菌,某些大肠杆菌等引起肾盂感染,尿液碱化,使磷酸铵镁等晶体沉淀成石。治疗宜口服氯化铵或酸性磷酸钠酸化尿液。同时服乙酰异羟肟酸有助于溶石和预防复发。4.尿酸结石:约占5-10%,多由纯尿酸组成,X线显影淡。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黄或黄褐色,质坚硬。切面呈现放射状排列,在酸性尿中易发生。治疗宜口服柠檬酸钠3.0/次,3-4次/日,或碳酸氢钠1.0/次,3次/日,使尿液偏碱,同时口服别嘌呤醇0.1/次,2-3次/日,有助于溶石和预防复发。 5.胱胺酸结石:约占1%,淡黄色,质柔软。X线不显影(阴性结石),在酸性尿

肾结石防治宝典A

肾结石防治宝典 本缉肾结石防治共分五大部分: 一.有效防治肾结石的6种食物; 二.肾结石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三.草药预防与治疗; 四.保健锻炼; 五.其他内容. 一. 有效防治肾结石的6种食物 1. 多饮白开水. 增加50%的尿量可以使尿石症发病率下降86%,应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3000毫升,而且要均匀地饮水,尤其是餐后3小时是排泄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因此,多饮水是最简便有效的防石方法。 如每天能增加50%的尿量,就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清晨起来一杯水、晚上睡前一杯水、日间也要均匀地多喝水。若天热出汗多时,还要适当再增加喝白开水的量,普通人要使排尿量保持在一日(24小时)内有2000毫升左右,肾结石患者最好使每日(24小时)的排尿量保持在3000毫升左右 2. 多吃黑木耳化解 黑木耳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具有溶解与烊化作用。 为防止和治疗各种异物造成的胃肠不适或病症,不妨常吃些黑木耳,尤其是从事理发、开矿、粉尘、锯木、修理、护路等作业的人员更应经常吃些黑木耳。 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所含的发酵和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与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并协同这些

分泌物催化结石,滑润管道,使结石排出。 同时,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对于初发结石,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疼痛、恶呕等症状可在2-4天内缓解,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对于较大较坚固的结石,其效果较差,但如长期食用黑木耳,亦可使有些人的结石逐渐变小变碎,排出体外。常吃黑木耳,还能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 3.生核桃可以阻止结石生成 患者每天坚持吃四五颗生核桃。已经有医疗实践验证,核桃仁中的成分能酸化尿液以调节酸碱值,使磷酸镁胺结石、草酸钙结石之类在酸性环境中无以生存。也有文献认为,核桃肉中含有丙酮酸,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结合,阻止结石形成。 4.喝柠檬汁防治肾结石 作为生活中的美容水果,柠檬受到越来越多时尚女性的关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被誉为“柠檬酸仓库”。最主要的营养成分除了糖类以外,还有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烟酸等。其实,柠檬本身是一种营养和药用价值都极高的水果。 常喝含柠檬汁的饮料还能预防肾结石。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对100多个病例的研究发现,平时经常饮用柠檬水或在水中加入柠檬,都会有利于在尿液中产生柠檬酸盐,该化学物质能预防尿中的矿物质在肾内形成结晶体,也就是肾结石。此外,当人体内结石达到一定程度,结石通过窄小的尿道时就会发生疼痛,喝柠檬水还能缓解排尿时的疼痛。 北大医院营养部主任营养医师孙孟里表示,可以选择干柠檬片,每次泡两三片代茶饮,或者将柠檬切成薄薄的片泡在水中。浸泡时最好选用温开水,这样可更多地保存柠檬中的营养物质。也可以在喝红茶、饮料时放入柠檬片。孙孟里最后强调,由于柠檬ph值低达2.5,因此,胃酸过多者、胃溃疡者,及患有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最好不要

结石成分分析及现状

结石成分化学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 目的:果:发现尿石症男性多于女性(2.4:1),上尿路多于下尿路(12:1)。尿石成分多为混合结石,鲜有单一成分,其中,尿酸、磷酸钙、草酸钙及磷酸镁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84.2%、78.9%及73.7%。结论:尿石症成分以尿酸、磷酸镁铵、草酸钙及磷酸钙为主,少有单一成分结石;发病可能与该地区人们饮食习惯及过去尿路感染治疗不正规有关,这对尿石症的治疗及预防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尿路结石; 化学分析; 成分 尿石症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病因很复杂,有多种学说解释其发生机制[1 ],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对尿路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尿石成因以及治疗预防结石提供重要的线索及依据。尿路结石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的及化学的方法,,运用简易化学分析法进行结石分析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本地区收集来的54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 1. 1 标本来源系本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自行排石,体外碎石或手术而获得的尿路结石。 1. 2 试剂盒试剂盒由广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泌尿外科结石成分分析实验室提供。 2方法 2. 1 取出结石标本,用蒸馏水洗净结石表面的污物后置于干燥箱50C以下2-4小时或置于室温中待自然干燥后备用。实现量度结石的大小、重量,观察结石的颜色、外形和性质并记录,然后将结石用研钵磨成粉末,取适量(1-2mg)于白色磁板各凹形孔内及2支试管,按操作方法加入各种试剂。根据颜色变化及反应判断结果。 2. 2 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按分析步骤进行。按结果判定表判定为单一结石或复杂结石。 3 结果 3.1 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结石的部位540例中男性381例(70.6%),女性159例(29.4%),男女比例为2.4:1。其中90%为28—55岁。上尿路结石519例(96%),下尿路结石21例(4%)。 3.2 结石重量及外观送检结石重量集中在5—50g,,平均16.3g,。结石色泽为灰白,多以磷酸钙为主,体积大;草酸钙结石为主则多为褐色及深褐色,质硬;磷酸镁铵结石呈污灰色,质松软;单纯尿酸结石少见,但结石中尿酸检出率高。 3.3 结石的化学成份540例尿石化学成份定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540例尿石化学成份定性分析结果 尿石化学成份 结石部位总计肾输尿管膀胱例数% 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257 60 6 323 59.8 草酸钙+磷酸钙+尿酸66 37 0 103 19 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14 5 0 19 3.5 尿酸+磷酸镁铵12 25 9 46 8.5 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 5 5 0 10 1.9 胱氨酸0 0 6 6 1.1 其他11 22 0 33 6.1

草酸钙

草酸钙 草酸钙 草酸钙(calcium oxalate),CaC2O4。分子量128.10 。密度2.20。草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不溶于水、醋酸,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灼烧时转变成碳酸钙或氧化钙。草酸钙结构式由钙盐水溶液与草酸作用制得。用于陶瓷上釉、制草酸等,呈弱酸性。目录1化学性质2结石介绍3产品应用4安全术语5风险术语1化学性质中文别名乙二酸钙;乙二酸钙盐(1:1);乙二酸钙盐英文名称calcium oxalate英文别名Calcium oxalate; UNII-2612HC57YE; Calcium oxalate (1:1); Ethanedioic acid, calcium salt (1:1); Oxalic acid, calcium salt (1:1); calcium ethanedioate[1]化学式CaC2O4分子量128.10CAS号563-72-4EINECS号209-260-1[2]性质密度2.20。物化性质:草酸钙分子结构草酸钙(又名乙二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呈弱酸性,是最简单的二元酸,不溶于水、醋酸,溶于浓盐酸或浓硝酸。灼烧时转变成碳酸钙或氧化钙。有毒性。用于陶瓷上釉、制草酸等。其晶体是含有二分子结晶水的无色柱状晶体,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钾盐或钙盐的形式存在。秋海棠、芭蕉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晶体受热至100℃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草酸。无水草酸的熔点为189.5℃,能溶于水

或乙醇,不溶于乙醚。实验室可以利用草酸受热分解来制取一氧化碳气体。[1]2结石介绍草酸钙结石是五种肾结石里最为常见的一种,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男性为多。肾结石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a. 其中,草酸积存过多是最大原因。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b. 原因之二是糖分增高。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们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c. 原因之三是蛋白质过量。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 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