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

2010年12月1日至12月21日,在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组织安排下,我们17位中小学校长赴英学习培训。其间我们参加了6个专题培训,参观了伊顿公学等4所学校,访问了伊斯灵顿XX局,XX局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英期间,我们进行了团内的交流,大家坦诚发言、相互激发,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思想碰撞。我们积极转换角色,以学习者的姿态,了解“英式教育”;在切磋碰撞中,比较“中英教育”;以“拿来主义”的心态,思考“我们(自己)的教育”。

英国“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给了我很大的

触动,这与我国当前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次培训恰逢其时,帮助我们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认识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英教育法案:每个孩子都重要

2003年,英国颁布了《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的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内涵是:协调所有的服务部门,使得每个孩子都得到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确保青少年工作达到5大目标――保持健康、保证安全、愉快成长、有所贡献、保障经济。

在英国,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校,都使用“孩子”或者“同学”等称谓,而很少使用“学生”。在整个培训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最大程度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目标,激发每一个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成为英国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标。

追根溯源: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0年2月,一名8岁的非洲籍女孩在英国姑姑家受虐致死。该事件曝光后,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广泛而持续的讨论。英国政府对此反应迅速,2000年11月,就出台了《每个孩子都重要》法案,为8-10岁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儿童基金会倡议各部门合作联动,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并要求孩子了解和参与。

2003年9月,该法案的服务范围扩展到0-19岁的所有孩子。在这个法案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府在两端(更小和更大的孩子)同时扩展,规定所有孩子,不论是否具有英国国籍,都接受社会提供的教育,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

思想碰撞:中英教育比较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志着课程价值重心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课程内容转向课程实施中的人――尤其是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而必然引发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创新。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取决于教师如何以新角色去实施课程,如何将“以生为本”的课程设计转化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教

学行为。下面,我用比较的方式,简单地分析中英两国的教育的

理念、立法、督导、对象、方式和目标。

1.教育理念

英国,“每个孩子都重要”理念提出5个目标:保持健康、保证安全、愉快成长、有所贡献、保障经济。

中国,“以生为本”理念提出5条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说法不一,但教育追求异曲同工。

2.义务教育立法

英国,1870年通过法案,要求免费对儿童进行教育;1944年,义务教育年龄提高到15岁;2013年,提高到17岁;2015年,提高到18岁。

中国,1986年出台《义务教育法》,虽然只有18条,但标志着“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2006年,修订了新义务教育法,共63条。

3.教育督导

英国,1992年出台教育督导法案,原则是代表儿童做督导;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进步;收集证据时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方式是与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对话。

中国,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第15号令发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职能是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目标是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方式包括听课、查档案、座谈等。

我们基本同步对督导进行立法。英国督导定位在“质量”,中国督导定位在“依法”。法律是行为的底线,教育追求的应该是公平与质量兼得。

4.有教无类

我们考察了Samuel Rhodes Sen School 的特教中心,这里接收的是并非弱智但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这是一种介于智障残障与正常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教育,体现了英国的精细化教育。

特教中心有60多名中学生,30多名小学生。学校为每15名学生配备了一名教师和一名助教,详细跟踪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除了完成学科知识学习外,还要接受专业的身心健康和体验式教育。满足一定条件的孩子,要加入到正常学生中随班就读。

我们还参观了克兰德福社区学院。学校以积极的态度欢迎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就读,在按照国家教育大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多种语言课程,包括法、德、日、汉等语言。

如何看待我们的学生呢?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目标理想等都各不相同。如果只用考试成绩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那么可以断定,受到伤害的一定是大多数。学生“异质”是一种资源,只要引导得法,那就是学生彼此学习的自然素材,正如生物的多样性一样,物种越丰富,生态环境就越稳定。

5.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我们参观过的所有学校,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每个班的学生都不超过30人。班级内都安排1-2名助教,目的是使他们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

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有天赋的学生、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实行“走班制”,即能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到不同的教室上课。

个别教育:英国的中小学通常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教学计划。整体计划规定了学生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个孩子制订个体教学计划。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应当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和未来目标是不同的,因此只有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比如,我们学校为了整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统一进行课程理解力、思维导图、课堂观察、信息技术等专题培训,引导教师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式改进教学。但对于成熟型教师,学校则允许他们发展个性化教育。只有教师能够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培养生动活泼的学生,只有提供精细和个性化的教育,学生才有可能享受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愉快成长。

借鉴感悟:“以生为本”不动摇

虽然中英两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

差异,然而学校都是培养人才的园地,英国教育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学校:重视团队文化建设

从课堂教学来说,倡导集体讲授和小组学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否对学习过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生之间是否有交流的机会?学生是否能对教师提出合理要求?

加强年级、班级、社团等“小群体”文化建设,倡导师生共同参与,加强平等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团队建设。

通过团队建设,学生既要学会读写算等技能,也要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等能力。这些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使每个学生逐渐社会化的成长过程。

2.教师:高期待,包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要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启发,少一点说教。

教师要坚决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看待,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努力都会获得成功。

英国要求学校尊重每个教师的人格,让每个教师体面、有尊严地工作。

3.学生:跑教室上课

跑教室上课,为跑班上课做前期准备。我校专业教室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已经实现完全在专业教室授课。在此基础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作为学科教学教室,也能让学生在专业文化氛围浓厚的教室学习,并不断建设和完善,使之成为某个学科的探究场所和小博物馆。

学校应该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要精确地认识每个学生,要精细地管理每个学生。我们既要有社会使命感,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为每个生命的成长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保障。

对比英国的“每个孩子都重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任重而道远。

英国文学概况

英国文学概况 英国文学正处于振奋人心的发展时期,活力四射、创新立意的作品充盈并丰润着英国文坛。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在全世界推广来自英国的极具创意的当代作品,并通过英国文化协会的全球网络,吸引国际文学读者。多年来,英国文化协会与世界各地的数百名作家携手,通过颇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共引导开展了350多个文学项目,建立了为数众多的网站。我们一直致力于将英国当代文的最新信息传达给中国大众。 说起英国文学,很多中国读者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托马斯?哈代、拜伦、雪莱这些传统文学大师的名字,而对英国当代文学却相对陌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今英国文学的活跃气氛大不如前,相反,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欣欣向荣,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类别,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当代英国小说 一般来说,我们把二战以后涌现出的作家作品归入英国当代小说的研究范畴。从二战至今,英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小说家。 第一代小说家,是在二战前就成名的文坛元老。代表作家及作品为格雷厄姆?格林(代表作《权力与荣耀》)和安东尼?鲍威尔(代表作《渔王》)。格林的作品充满异国情调,而鲍威尔的作品则体现出他对对国内社会生活的无限兴趣。

二战后,两位元老先后逝世,第二代小说家挑起了文坛重任。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艾丽斯?默多克(代表作《黑王子》),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金斯利?艾米斯(代表作《幸运儿吉姆》),V.S.奈保尔(代表作《河湾》)等。其中既有讽刺社会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锐意创新的实验性作品。 第三代小说家则是更为活跃的群体。有的热衷于反映大学校园生活和学术界现状,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戴维?洛奇(代表作《小世界》),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代表作《向西行》);有的则热衷于女性题材,比如安吉拉?卡特(代表作《魔幻玩具铺》),A.S.拜雅特(代表作《隐之书》)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代表作《夏日鸟笼》)姐妹。 第四代英国小说家可以说是当今英国文坛的中流砥柱。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伊恩?麦克尤恩(代表作《赎罪》),马丁?艾米斯(代表作《时间箭》)和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代表作《杯酒留痕》)等等。这一代作家的作品有些充斥着各种匪夷所思的奇特构想,有些则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家庭琐事中凸现出社会历史的变迁。此外,第四代中也有一些“异族后裔”,独特的个人经历、外来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使他们的小说充满异国情调,显得与众不同,代表作家及作品有萨尔曼?拉什迪(代表作《午夜之子》)和石黑一雄(代表作《长日留痕》)。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对英国教育理念的认识 2010年12月1日至12月21日,在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组织安排下,我们17位中小学校长赴英学习培训。其间我们参加了6个专题培训,参观了伊顿公学等4所学校,访问了伊斯灵顿XX局,XX局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英期间,我们进行了团内的交流,大家坦诚发言、相互激发,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思想碰撞。我们积极转换角色,以学习者的姿态,了解“英式教育”;在切磋碰撞中,比较“中英教育”;以“拿来主义”的心态,思考“我们(自己)的教育”。 英国“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给了我很大的 触动,这与我国当前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次培训恰逢其时,帮助我们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认识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英教育法案:每个孩子都重要 2003年,英国颁布了《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的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内涵是:协调所有的服务部门,使得每个孩子都得到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确保青少年工作达到5大目标――保持健康、保证安全、愉快成长、有所贡献、保障经济。 在英国,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校,都使用“孩子”或者“同学”等称谓,而很少使用“学生”。在整个培训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最大程度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目标,激发每一个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成为英国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标。 追根溯源: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0年2月,一名8岁的非洲籍女孩在英国姑姑家受虐致死。该事件曝光后,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广泛而持续的讨论。英国政府对此反应迅速,2000年11月,就出台了《每个孩子都重要》法案,为8-10岁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儿童基金会倡议各部门合作联动,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并要求孩子了解和参与。 2003年9月,该法案的服务范围扩展到0-19岁的所有孩子。在这个法案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府在两端(更小和更大的孩子)同时扩展,规定所有孩子,不论是否具有英国国籍,都接受社会提供的教育,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 思想碰撞:中英教育比较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志着课程价值重心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课程内容转向课程实施中的人――尤其是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而必然引发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创新。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取决于教师如何以新角色去实施课程,如何将“以生为本”的课程设计转化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教 学行为。下面,我用比较的方式,简单地分析中英两国的教育的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威尔士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虽然都是要实行义务教育,但是,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教育体制与苏格兰的教育体制是不一样的。 2.小学教育(Preparatory/Primary education) 与中国一样,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小学学制为6年,但是儿童5岁(威尔士儿童4岁)就上学,在7岁时要参加关键阶段1(Key Stage 1)考试,11岁时参加关键阶段2(Key Stage 2)考试并完成小学教育。苏格兰小学学制为7年,12岁小学毕业。 很多海外(包括我国)学生在7岁时才接受小学教育,可以进入英国私立学校学习,通常是寄宿学校,这样的话,学生将在13岁小学毕业,以后各阶段教育完成年龄都要顺延两年。 3.中学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英国中学教育持续7年,分为两个阶段,16岁前阶段和16岁后阶段。16岁是指英国学生的教育年龄。 这个阶段的教育也可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的。把英国学生16岁以后阶段的2年A level教育称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是不妥的,其实,英国的2年A level教育毕业水平是高于中国的3年高中教育毕业水平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学的学制是三年的原因了。 英国学生在14岁之前要学习科目众多的中学教育课程,并在14岁时参加关键阶段3(Key Stage 3)的考试。学生从14岁开始,除了学习英语、数学以及科学类等核心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四到五门选修课程,两年后,也就是16岁时,参加关键阶段4(Key Stage 4)的考试,这就是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或者参加国际中级普通教育证书(IGCSE:International GCSE)考试,或者参加普通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Standard 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考试。 在16岁完成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后,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工作。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学习,学习有两个方向:学术方向以及职业方向。如果想将来攻读学位课程,也就是想进行学术方向的学习,通常还要学习两年,最后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GCE A level)考试或者国际中学文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考试,在18岁时完成中学教育。在苏格兰,16岁学生只需要学习一年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H-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Higher Grade)课程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被苏格兰大学录取,如果成绩不太理想或者想去苏格兰以外的大学上学,可以再学习一年,提高原来课程的成绩或者参加高级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Advanced Higher Grade)考试。

关于英美文学

关于英美文学 关于英美文学的 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

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多歌颂平民文化,褒扬以追求民主自由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精神。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文学著作时期,如托马斯潘恩写于1774年的《美国的非洲奴隶》;浪漫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在库珀的《皮袜子故事集》中,在描写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的过程中,表现了正直、勇敢的美国早期移民开疆拓土传播美国文明的艰辛历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出发,以同情的笔墨描写出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愤怒地谴责了奴隶主残暴虐待黑人的恶行,无情地鞭挞了美国早期的奴隶及种族歧视制度。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描写劳动妇女进入大城市和上层社会后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广泛而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编号:01015065, 01015096 (翻译方向); 02015055,02015106 (教育方向) 2.层次与学制:本科, 四年制 3.总学时:68 4.学期与周学时:第五,六学期;周学时: 2 5.学分:2 6.执笔人:夏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翻译,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 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旨在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掌握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帮助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能力: ①对于英国文学史有整体性的把握; ②掌握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独立完成千字左右的文学作品评析的英文论文; ④掌握文学概念和相关文学流派的专业知识。 2.质量标准:在第五学期完成英国文学史中从中古时期到启蒙时期的文学流派及相关作家,完成两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第六学期完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整体把握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脉络,完成三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同时检验学生是否了解、认识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够用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 第一章序言 (2 学时) 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二章中古世纪时期(2学时) 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其形式和主要代表作品 第三章杰弗里?乔叟 (2学时)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留学有很多优势。一.时间短:硕士一年,本科两到三年。二是水准高。三是可打工:法定每小时最低工资合计人民币70元以上。四是可移民:毕业后可无条件在英国工作生活两年,如果申请到正式的工资许可,则可移民。五是公费医疗:无需购买医疗保险,享受与英国公民同等的免费医疗待遇。近年来,到英国去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是很快的,2005年英国大学正式注册的留学生人数是5万多人,现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在留学人员的层次方面,差距也逐渐加大。在回国服务的意识方面,留学生有很强的回国就业和创业的意识。而且留学生的年龄是逐年降低的。英国的教育体系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 一、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5至11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十二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12或13岁时读中学。大部分小学都是男女同校的。私立小学通常被称为预备学校,为7至13岁的学生作好准备,通过考试入读私立中学。虽然英国的私立小学(Prep school)大多接受海外学生,但来英国留小学的为数实在不多。 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到中五共五年的时间。英国中学的类型包括私立寄宿中学、私立走读中学、公立中学、公立延续教育学院。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学生的任务基本上是准备GCSE的考试,GCSE是一个普通中学教育证书, 是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生们可以选择最多至十个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证书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由于英国的公立中学不能招收16岁以下的学生,因此国际学生一般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其中以寄宿中学为佳。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16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二、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 继小学(Primary)中学(Secondary)教育之后的“第三级教 育”(Tertiary)。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是中国的高中学生留学英国的关键阶段。分为两种体系:学业路线(Academic Route)和职业路线(Vocational Route)。学业路线着重于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职业路线则培养在各种行业中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2018-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 乔叟是诗人、哲学家、炼金术士、天文学家,被称为英国文学之父,是中世纪公认为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乔叟的作品特点 杰弗里乔叟是一位将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幻想主义风格完美结合的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为英国的文学史打开了新的一条文明道路,他是英国乃及全世界公认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最了不起的英国籍本土诗人。 关于乔叟的作品在现今世界还有不少人对它进行拜读研究。乔叟的作品在早期的时候充满着意大利和法国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因为热爱读书的乔叟,在他开始代表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出使欧洲大陆各国的时候,乔叟的作品风格接触到了更多不一样的新鲜血液。在当时没有方便的交通以及印刷术的普及。在乔叟出使不同的国家的时候,会大量找寻当地的文学作品进行品读。走过越来越多的国家,让他慢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开始知道了不一样的文学作品。一直到他品读到薄伽丘和皮特拉克的作品。乔叟初次接触到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让他对这种艺术风格痴迷。 乔叟是个非常善于模仿的人,他的作品一直在模仿他认为好的作品进行再次创作而进行的。当乔叟发现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的时候,他将这种风格直接运用到了他后来的作品之中。乔叟的作品在后期就是混合了现实主义的刻画以及加上浪漫主义的幽默用词进行整合的产物。也正是这种不同于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让乔叟的作品别具一格。形成了他浓重的个人风格。 乔叟的历史贡献 杰弗里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最为伟大的文学家,他开启了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道路。乔叟的历史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作为英国的诗歌之父,一生遗留下不少的优秀作品。 《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和《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都是他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一些是杰弗里乔叟的早期作品,比如《公爵夫人之书》。这本书是杰弗里乔叟第一本创作的书籍,从这本书中

英国文学重点

第一讲英国文学概论 教学要求:认识学习《英国文学》的意义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国文学》的主要流派 教学内容:从总体上介绍学习英国文学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这门课程的性质 1.为什么要学习英国文学 2.学习英国文学的意义 3.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到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英国文学 4.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本章习题要点: 1. 你对英国文学的了解有多少? 2.文学和文化/历史/社会的关系 第二讲中古时期英国文学 教学要求:了解早期英国文学,尤其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史诗、传奇、民谣 二《贝尔武夫》选读 第三讲乔叟时代 教学要求:了解乔叟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英雄双韵体、五步抑扬格等英语诗歌知识 二《坎特伯雷故事集》选读 本章习题要点:英语诗歌的格律和韵脚。 为何乔叟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 第四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教学要求: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的主要特征和代表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 一文艺复兴运动 二人文主义思潮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 四威廉·莎士比亚 1. 莎士比亚生平及戏剧创作生涯 2. 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意义及艺术成就 3.《哈姆雷特》片断赏析 4.《第18首、第29首十四行诗》赏析 本章习题要点: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 第五讲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一) 教学要求:了解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的文学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根;约翰·邓恩 一培根的哲学思想及《论学习》赏析 二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及《临别词:莫悲伤》赏析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 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 第四阶段为大学教育。一般从18岁开始,读本科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可取得学士学位。硕士通常为1年-2年,博士为3年-5年; 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五(Form 5)共五年的时间。 普通中学教育(GCSE) 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GCSE的评分方法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Grade A 进入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较佳成绩 (The higher grades needed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Grade B Grade C Grade D 达到平均水平,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成绩 (Regarded as average grades-a good base from which to grow) Grade E Grade F 成绩较低,总算有用。 (The lower, bu still useful, grades of achievement) Grade G Ungraded 没有评分(Unfortunately, no score) 以上就是英国优越教育专家对英国最新教育体系的相关介绍。

西方教育理念

“西方教育理念”屡次被误读网传哈佛校训不实 2014年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改年”。刚刚开年,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端出“教改大餐”。 在被公开报道的改革举措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变革,也有具体的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比如旨在均衡教育资源、治理择校难题的北京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大幕开启,东城区率先公布的改革方案被评价为“要逆天”;期末考试,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小学低年级告别了传统试卷,代之以游戏;浙江今年将有11所高中推行“无班级管理”,试行“走班教学”。 和以往一样,在这些教改行动中不乏“他山之石”,像浙江的“走班教学”,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讳言其中有欧美高中教育的影子。 一直以来,西方教育都是我们对中国教育进行批判的依据,是教育改革的模板。这无可厚非,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必然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实践。但这种学习和借鉴首先要建立在全面真实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择善而从、择时而动,否则,南橘就可能变成北枳。 但遗憾的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发现,我们对国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误读。误读倒也罢了,更可怕的是,有时候误读会误导我们的行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这一说法最近广为流传,甚至连某权威大报的官方微博都对此进行了推送,社会舆论更是以此为据,对中国学前教育展开了又一轮批评和抨击。如今,在德国生活多年的人士经过严谨的调查考证,证明“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完全是不求甚解导致的误读。 这种误读误解国外教育的事例着实不少。被当作励志名言被广泛传播的哈佛校训已经被证实是子虚乌有。被很多家长奉为教子指南的畅销书、号称最早于19世纪在德国出版、后人从哈佛大学的藏书馆里发掘出来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经媒体调查后发现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伪书。本人不幸还跟风买了这本书,后来一位在德国生活的同学告诉我,她在德国查

浅谈英国文化

浅谈英国文化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大不列颠群岛上,东濒北海,西临大西洋。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于英国的主要部分在大不列颠岛,所以“大不列颠”除了主岛的地理名称外,有时在英文中有代指英国。 英国还有一个别称,即绰号,叫“约翰牛”。其来历是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曾出版一本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的书,其中刻画的主人翁约翰·布尔是位性情急躁、举止滑稽的矮胖绅士。此后漫画家又把这一形象画成一个头戴小圆帽,身穿骑马衣,足登长筒靴的矮胖绅士。由于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备受国人青睐,因而很快传播开来,并演变成了英国或英国人的别称。 首都伦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文化悠久的古老名城。伦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位于伦敦中心的西敏寺区,权贵象征处处可见,聚集了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人们视西敏寺区为英国的神经中枢。伦敦还是英国的商业、金融中心。其中威名遐迩的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据统计,这里的居民不到一万,可每天到这里上班的人多达四十万。就是这弹丸之地,可以说却对英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伦敦还是英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博物馆、美术馆、科学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数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除伦敦外,重要城市还有全国第二大商港的利物浦、造船业中心格拉斯哥、重工业中心伯明翰等等。

英国官方和通用语均为英语,英语是英国人民对世界闻名的一个最大贡献。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不但是英语民族或国家的约2亿人口的母语,而且作为一种非常灵活的工具,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流的文学表达工具,无与伦比的文学艺术家语言,更是商业和现代技术乃至多边外交的语言。 英国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当时,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号称“日不落帝国”。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我们都知道英国是一个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民主、政党轮流执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国王拥有最高权力,但却没有实权。英国最高立法机构是议会,又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英国管理国事的最高行政机构——政府,实行内阁制。而“政府”和“内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国政党主要有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 英国有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首都伦敦是举世闻名的戏剧、音乐和舞蹈中心,而遍布英国的城镇和乡村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吸引着大批观众。曼彻斯特、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已经成为了新兴的艺术中心。英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而不断提高英国的文化艺术水平更得到了英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普遍支持。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在提供艺术经费的同时,鼓励工商企业赞助文化

英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

英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 在比较教育学的课堂中,对于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我首先接触了美国与英国,而且英美的高等教育都有着世界闻名的学术声誉与地位。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既有其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英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多相同点,因为他们有着同样起源,并且英国大学本身也是美国大学的设计雏形。哈佛大学最初命名为剑桥学院也见一斑。所以从现代美国大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英国古典大学的影子。英美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美国哈佛培养出了6位美国总统,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英国首相都是牛津的毕业生。 很值得中国借鉴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通识教育。英国剑桥的物理化学系,没有本系的学生,是给全校学生上课的。全校只分两种学生,文科和理科。毕业时只获得两种学位:文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因为它采取通识教育的体制。MIT一年级的学生不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分工学院、理学院、建筑学院、管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个学院,课程随意选修。二年级的学生才选择进入哪一个学院,才有自己的major(主修)。如果还拿不定主意,可以拖到三年级开始再确定。经过充分考虑和适应后,再确定所学专业。在此以前是通识教育。在哈佛,很少有人在四年级以前开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哈佛1945年提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体制。这一点美国做的是最好的。 另外,英美高等教育都着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有着创造精神与实践精神,在入学的时候不完全依靠考试,还是要求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 当然,英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上也有很多不同点。从宏观管理体制上来说,英国大学由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而美国的公立大学由各州政府负责,私立大学自主自治管理;从学制上来说,英国实行学期制,缺乏弹性不能转学与转专业,而美国实行学分制,转学与转专业普遍与灵活,学校间学分互换;从校内管理模式上来看,英国实行学院制,各学院自治,独立与大学,学院权力大于大学,而美国实行院系制,系是美国大学最基本的学术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学术权力中心;从教育理念上来说,英国的通识教育差一点,更多的实行专识教育、学术金本位,而美国的则是普遍的通识教育;从培养目标上来看,英国培养的是学术人才,而美国培养的是领导者、开拓者与实干家;从培养方式来看,英国接近于我国,实行授课型教育,而美国实行自由选课、参与科研、研讨式教学;从专业角度来说,英国在高中阶段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专业指向性强,而美国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大学前两年为通识教育修习各领域课程,后两年修习专业主修课程。文理学院不分专业,以培养精神领袖为目标学习; 综上,英国教育体制比美国的教育体制更为严谨与保守。英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学术氛围浓厚,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领导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据统计,美国大学学生在本科期间平均每个转专业2-3次,更形象的反映出美国的教育体制特点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英国高等教育与大学显然在美国的竞争中,差距越拉越大。仿效与趋同是各个领域竞争的普遍现象,在高等教育与大学的发展与竞争中同样存在。目前可以看到,英国大学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在基本本国大学的特点基础上,都更加注意融合美国大学特征。如从2009年9月份全面实行的学分制改革、大学毕业成绩分级制度改革等,英国将大学毕业生的成绩分为一等、二等一级、二等二级和三等成绩。传统的成绩分级制度在英国沿用了200年,大学生毕业时只知道自己总体的成绩评级,校方不会告知学生在每一个科目的具体表现。新方案提出,英国大学应为每个毕业生提供一份更详细的学业成绩报告,其中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义务工作经历、撰写报告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学生参加大学社团的表现,例如在校园电台的工作,也将列入毕业成绩报告。这些方案多少都能看到美国大学的影子。而中国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也是在向美国的通识教育所靠拢。 我国公立的大学都是统一的,水平较齐,要求较高,其实我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公立私立大学并存的体质,这样可以激发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竞争中促进彼此的进步,更能使大学走近公民。其次,我国高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与西方教育体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课程设置;班级制度;作业与评价形式;中英对比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在中国,初中生所学的全是必修科目。主要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 根据以上比较,笔者认为英国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优点: 1.学生就必修课以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他们开发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教长远的规划。

2.学生参加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班级制度 英国中学也实行班级授课,但他们的班很小,一般每个班20~30个人。他们的一个班的同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上课。每天早上班上的同学集中,班主任点一下名,布置一下相关事宜,然后就到自己所选的课程的教室与来自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国应该可以说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少则50~60人,多可达80~90人,一个教室除了基本的教学用具和学生就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在分班的时候,很多学校采取的是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分成快、慢班。 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这种班级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1.小班上课让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感觉,有利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2.不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维。 3.根据每门课程的学习水平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来上课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各科水平的教学。 三、作业和考试形式 英国中学生的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

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几种观念

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几种观念 大多数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1.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2.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3.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s://www.sodocs.net/doc/149788363.html,,请保留此信息。)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谈学好《英美文学选读》的看法

谈学好《英美文学选读》的看法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最高形式,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英美文学选读》无疑要有点文化方面的知识。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英语国家概况》、《欧洲文化入门》以及《英美文学选读》都属于知识类型的课程,而且相互关联。一谈到这些课程,许多考生会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心态”。不过我们应调整一下心态,以好奇的眼光、强烈的求知欲来培养自己在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的兴趣。以《欧洲文化入门》为背景、《英语国家概况》为前提,在《英美文学选读》的知识长河边漫步。 其间,你会见到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尔武夫,英国的荷马。再往前走,你又遇到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忧郁型的王子哈姆雷特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再更上前一步你又碰见英帝国的缔造者鲁宾逊·克鲁索、历险英雄格列佛、还有弃儿汤姆·琼斯、雾都孤儿奥立弗·特维斯特,被社会摧残惨死的苔丝等。美国有沉睡2O年的瑞普·凡·温克尔,有小伙子布朗,还有凶猛的白鲸和嘉莉妹妹等。此时你会觉得自己面前有一群鲜活的人物,视野开阔了,浓厚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有了兴趣还不够,还得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体谈谈本人在学好《英美文学选读》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大纲,总体把握。 正如我们所知,本教程由英国部分和美国部分组成共八章。英国文学部分由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新古典时期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和现代文学组成。美国文学部分由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文学组成。在学每章时,应结合大纲的考核要求,对本章内容作总体归纳,有一个总体印象,并列出本章重点。如每章有:本时期时间界定,文学形式,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及其文学特色等。 二.针对考点,重点搜索。 鉴于本教程的知识结构,并结合历年考试题型,本书重要知识点包含:各时期的时间界定、代表作家与作品、作品主题、寓意等。现将第一、二章重要知识点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其他各章请大家按同样的方式整理。 英国文学部分 I、古代文学: 1.时间界定:Old English literature extends from about 450 to 1066. 2.古代文学中诗歌分类:宗教诗和世俗诗:

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程玉柱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 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程玉柱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文中简要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管理体制、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特 点。结合教学实际,从办学定位、品牌建设、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4-0116-02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11-12 程玉柱(1980-),男,安徽安庆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方向: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研究。一、引言 2011年9月底,笔者受学校派遣赴英国知山大学访问学习三个月,期间走访了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及剑桥大学等高校,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管理体制、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及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做了一些比较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拿什么吸引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二、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英国不仅拥有牛津、剑桥等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还有一批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富于创新、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新兴学府。英国的高等教育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宗旨,密切跟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促教学、严格管理保质量、以国际标准为尺度、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办学体系。 1、办学定位 英国高校的战略定位和办学使命因层次和类型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剑桥大学定位于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教育、学习和研究,为社会做出贡献。尽管各高校对办学定位的陈述各异,但每所高校都力争根据其教学科研水平及其面向社会的辐射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导向标准。 2、管理体制 英国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体系一般分为高校、学部和系三个层次,所建立的管理架构形成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均衡和制约的状态。学校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运行并享有高度自治权,政府对于大学内部事务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 3、教育理念 英国高校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主要任 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 英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因此,一道问题经常没有唯一答案。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生经常以自由组合或指定的方式组成小组,开展讨论、活动和学习。 4、教学实践 英国高等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经常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与实际相结合。 英国高校对学生成绩考核一般采取过程考核与期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或实验情况以及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50%左右。 5、教学质量保障 英国设立了一个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对每所注册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证书质量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经过这样一个管理和认证体系的运作,英国每一所大学颁发的文凭都得到了国际公认,而且大学之间的文凭也可以互相认可。 三、几点思考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就笔者走访的一些高职院校来看,课堂出勤率并不高,或者即使人在课堂,也经常有睡觉或者玩手机、玩游戏的。下课则三五成群泡网吧、逛商场,更有甚者通宵玩游戏。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即使就业也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被迫频繁跳槽。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从中学迈进大学后,突然多了很多课余时间,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也不会转变学习方法,只习惯于中学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等发现跟不上课程教学节奏的时候,已是无所适从,只能破罐子破摔,转而寄托于网络游戏、社团活动等。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还不知道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4期2012年12月 Vol.19No.4 Dec .2012

英国教育制度简介

英国教育制度简介 英国教育一直吸引很多的海外留学生,英国的历史文化深厚、学术氛围严谨,这些优点都成为留学生向往英国教育的理由。为了能够接受到正规的英国教育,首先应该对英国教育制度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为英国留学选择适合的学校,更好的为英国留学做好准备。 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的教育制度与英国教育制度略有不同。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学生完成普通中等教育后,经过2年 A-Level(中学高级水平课程)学习和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本科学制为3年,授予学士学位;在苏格兰地区,学生完成普通中等教育后,经过1年学习,获得苏格兰高级课程证书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本科学制为4年,授予学士学位。但在所有地区的英国教育中,英国的硕士学制通常都为1年,博士学制为3年。 英国教育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层级按地区分为两个体系。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学历体系第6级为普通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7级为硕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8级为博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 而在英国教育体系里,尤其是苏格兰学分和学历体系第9级为普通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10级为荣誉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11和12级分别为硕士和博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 英国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依据皇家特许或法规设立并自主办学。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位授予权,须经皇家特许、议会法案或者枢密院予以批准。目前,已有150余所院校获准授予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位。 大致了解英国教育制度后,选学校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些。英国政府对此也出版了官方认可的大学名单,在英国拥有的150多所大学中,选择接受英国教育的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