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轮复习:滑轮及其它简单机械

第一轮复习:滑轮及其它简单机械

第一轮复习:滑轮及其它简单机械
第一轮复习:滑轮及其它简单机械

九 年级下学期 物理 学科教学案系列 执笔人 罗红保时间 2016 年4月12日

〖第一轮复习〗 简单机械(2)滑轮及其它简单机械

〖课标要求〗 知道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与机械效率。(b) 〖考试说明〗 了解轮轴及斜面(a) 〖复习时间〗 1课时

一、自主学习,回顾及翻阅课本,构建知识体系。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问题一: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 、B 两图可知: 比较B 、C 、D 三图可知: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

4、小结: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F )

5.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倍) 6.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7.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

8、小结: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2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 物+G 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或V G )。即S=2h ,V F =2V G

例题1:如图3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 、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 ,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 的物体;而以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 的物体.

(二)滑轮组

1、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n 。

只忽略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 (G 物+G 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G (或V G )。即S

绳=nh 物 V 绳=nV 物

3、n 的判断:

l 1

l 2 F 2

F 1 F 1

l 1 F 2

l 2

s

0 1

N 1

0 你的归纳的方法是:

4、滑轮组的绕线:

按要求画出下列滑轮组的绕绳法。 你的归纳的方法是:

(三)其它简单机械:

1、轮轴: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装置叫做轮轴。半径大的轮叫轮,

半径小的轮叫轴。如:方向盘、扳手、螺丝刀等

特点: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却费了距离 2、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费距离。

当斜面高度h 一定时,斜面L 长越长,越省力;当斜面长L 相同时,斜面高度h 越小,越省力;当斜面长L 越长时,斜

面高度h 越小,越省力。即

H

L

G F 如:修坡路、引桥、盘山公路等 二、小组互学互查互帮,分级达标。

例题2:(2014·连云港)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的匀速拉动弹簧

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②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提升相同重力的

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 ≠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3:(2015南通)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序号 动滑轮重 G 动/N 钩码重力G /N 钩码上升高度h /m 绳的拉力F /N 绳端移动

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① 0.1 1 0.2 0.6 0.4 83.3% ② 0.1 2 0.2 1.1 0.4 ③ 0.2 2 0.2 1.2 0.4 83.3% F = 1 5 G

F = 1 2 G

F = 1 3 G

F = 1 4 G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N .

例题4:小强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

(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请帮助小强在右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当动滑轮重为N 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三、教师点拨,助力提高。

例题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向左水平拉动重为100N 的物体

A,所用拉力F 为10N (不计滑轮和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为_____N,乙的示数为____N

例题6: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吊篮与动滑轮总重为4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拉力大小是( ) A .218 N B .262.5N C .210 N D .27.5N

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 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 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 =10N/kg )

例题7(2014·长春)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动滑轮重G 动的关系:

(1)实验时,应___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 (3)分析图象中的A 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N 。(忽略绳重和摩擦) 例题7:小明利用斜面进行如下的实验。

(1)图中的数据是在测量斜面机械效率时得到的,由此可知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斜面的特点,小明接着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斜面倾斜角度越大,机械效率越_____,拉力越

_________。

②由表中第一行数据可知,此过程中铁块与

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物

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__________J 。 例题8: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

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实验 次数 物体 种类 物重 G /N 斜面高 h /cm 沿斜面的

拉力F /N 斜面长 s /cm

机械效率

η/% 1 木块 4 15 1.1 90 60.6

2 小车 4 15 90

编号

倾斜角度 铁块重/N 拉力/N 斜面高度/cm 斜面长度/cm 机械效率

1 较小 10 4.9 10

100

2 较大 10 6.7 30

100 45%

3 更大 10 8.3 50

100 60%

A F

乙 F

G

甲 F

G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1m 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少?

四、独立练习,熟练掌握

1、(2014·泰州)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N ,绳重及摩擦不计.用

它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F 是( ) A .50N B .60N C .70N D .120N 2、(2014·河南)把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挂在图6所示的滑轮组下而,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A .A 上升

B .A 下降

C .A 、B 均静止

D .无法判断

3、(2015郴州)1.如图所示,用不变的拉力F 匀速拉动重为G 的物体A ,使物体A 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s ,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

A .Fs

B .Gs

C .2Fs

D .(G+F )s

4、(2015恩施)利用等重滑轮,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提升同一重物,升高相等高

度。若绳重和摩擦不计,下列分析中正确是 A .乙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较大 B .乙绳自由端作用力更小

C .两种方式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D .增大提升高度效率都会变大

5、(2015武汉)2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 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A 点的拉力为F A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A .A

F f

2 B .F f

3 C .F F A 2 D .

F G 2 6、(2014湖北孝感)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将重为

105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s 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3m 。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 与绳自由端移动 距离s 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7、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3 5

2 15 2

6

5

15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2)第1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3)请将表格空格处的数据补充完整。

(4)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 ,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____________。

8、上右图是小明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8N 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斜面的拉力为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F

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若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9、图甲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这种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竖直或水平输送。 (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塔式起重机的起重量随起吊幅度而变化,起吊幅度越大,起重量。

(2)某塔式起重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竖直起吊物料的。已知起吊重为3×104N 的物料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 ,物料匀速上升的速度为1.5m/s 。试求:

①电动机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水平拉力F ; ②这次起吊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 1∶G 2为( ) A 、1∶2 ; B 、1∶1 ; C 、2∶1 ; D 、3∶1.

小花同学利用滑轮组提升一重300N 重物,所用拉力为150N ,当绳端在2s 内移动了6m 重物上升了2m ,则动滑轮重多少N ?请你帮小花在图上完成绕绳方法(要写出计算过程)

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18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

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 略摩擦及绳重)

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

(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 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说明理由。

2014·南京)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 内将重为540N 的重物匀速提升3m ,所用拉力为200N .则他所

做的有用功是 ▲ J .额外功是 ▲ J ,拉力的功率是 ▲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 (2014?湖北襄阳)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1)表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栏目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 (2)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 (3)请帮助小明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4)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4、(1)匀速(2)低(3)3N

(2015攀枝花)3.如图所示,物体A 重

5N ,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绳子和滑轮连接重为4N 的物体B ,此时物体A 恰能向右匀速运动。若在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使物体A 沿桌面水平向左匀速运动,则所加拉力大小为___N (不计绳子和滑轮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2015龙东地区)4.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将重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B .动滑轮的重是10N

C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80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015三明)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为G 1、G 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 1>G 2,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 1、W 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η1<η2

D .W 1=W 2、η1>η2

(2015兰州)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 的物体在4s 内匀速提升了2m ,若每个滑轮重4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端的拉力F 为270N

B .拉力F 的功率为270W

C .额外功为160J

D .有用功为1080J

(2015眉山)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2m ,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试验 次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的高度h /cm 测力计的示数F /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 F

G 1 G 2

F 1

F 2

A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大小为300N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C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

D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功率为150W

(2015长春)8.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 .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

C .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机械效率

2015南京)9.如图所示,用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匀速起吊6000N 的物体,物体上升5m 所用的时间为1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有用功是______J ,总功是_______J ,拉力F 的功率是______W .

(2015扬州)10.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 为500N ,货物在50s 内匀速上升5m 。在此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速度是___m/s ;所做的有用功是___J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

(2015南充)11.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 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 ,高0.3m ,

F

G

F

G

F

拉力做功为2.16J ,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 .

(2015广安)12.如图所示,起重机将6×103N 的货物匀速提升10m ,再水平移动10m 后静止,起重机在整个过程中对货物做功为_____J ;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80%,则起重机做的额外功为_____J .

(2015自贡)13.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 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如果人的体重为550N ,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___N .

(2015咸宁)1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 ,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 重为760N ,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将物体M 以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 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的重、摩擦力大小.求:

8000

600040002000

(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2015陕西)15.如图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货物移动的距离S 与时间t 的关

s h

F

系如图乙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N ,此斜面的长为5m ,高为1m ,这箱货物重为1500N .

(1)0~5s 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_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 . (2)5-30s 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015北京)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 .在匀速竖直提升A 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 为400N ,物体A 上升的速度v A 为0.1m/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

(1)拉力F 做功的功率P ; (2)物体A 所受的重力G A ;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动.

(2015遂宁)17.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 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N 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 被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m 。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3)一个重500N 的同学利用该滑轮组,想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 ,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实现? 6、用滑轮匀速提升360 N 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卷扬机

F

A

甲乙

S /m

t /s

F

如图a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b)将质量为1.2×103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3m,拉力F的大小为8000N, 则拉力F做的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图a

图b

如图16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

(1)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论,补画该清论组完整的绕线;

(2)当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多少?

(3)当物重为90N时,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匀速上升?

(4)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

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

重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

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

图7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该船将沉没于水下深处的一只密封货箱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为5 0 m3,质量是200t。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货箱完全出水后,又在20s匀速吊起1 m,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105 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拉力的输出功率是多少?起吊装置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货箱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出水的过程中是被匀速提升的,请分析在此过程中,货箱所受浮力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g 取10N/kg,不考虑风浪、水流等的影响。)

(完整版)《简单机械》复习课教案设计

《简单机械》复习教学设计 康城学校谈丽丽 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学完杠杆和滑轮的新课后,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原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1、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透;2、做图不够仔细,力的方向容易判断错误,学生对动力和阻力对杠杆所起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一知识点理解不够;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对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方法掌握不熟练;4、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是难点。,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完成有关的判断和计算;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学会找出动力、阻力以及力臂。通过对“错题”的判别,学会画力臂和力。 2、通过观察和交流,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质疑能力。 2、感受生活中杠杆有广泛的应用,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力和力臂,动滑轮的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杠杆和滑轮”的复习,知识点包括:杠杆、杠杆的五个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类型和应用,以及两种滑轮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存在的错误,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错题”的判别、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呈现,理清学生的思路。指出解题过程的注意点,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高学生读题、解题能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 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

第2节滑轮 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了解其他简单机械如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组、斜面和轮轴的实际使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教学难点】了解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扳手、水龙头、长木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还使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可以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并研究它的特点和组装方式,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简单机械. 生:扳手、水龙头等.

教师提示: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简单机械,比如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到山顶便是利用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而汽车使用方向盘改变方向、开门时使用门把手将门打开便是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滑轮组、斜面、轮轴这三种简单机械吧.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滑轮组 师我们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那能否把二者的优点都利用起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机械呢? 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将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师像这样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 组,当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 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其关系. 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并在黑板上画出甲、乙两组不同 的滑轮组,并演示组装,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甲、乙两 个滑轮组将同一个钩码提起来.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说说甲、乙两个滑轮组中动滑轮的绕线方法有何不同. 师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承担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师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甲有2段,乙有3段.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初中物理】 简单机械练习题 人教版(word)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人教版(word)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50N;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G+G动)/3=(300N+60N)/3=120N,故A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 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η=W有/W 总=W 有 /W 有 +W 额 =Gh/Gh+G 轮 h=G/G+G 轮 =300N/300N+60N=83.3%,故C正确;乙方式中 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0.01m/s×3=0.03m/s,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P=F2 v绳=120N×0.03m/s=3.6W,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动滑轮重0.5N,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4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 B.拉力F的大小为4N C.拉力F的功率为0.4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作业设计

第2节滑轮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 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B. 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 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1000J D. 拉力的功率为200W 2.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则() A. 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 C.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40N D. 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 3. 如图所示物体A 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动滑轮的拉力为F,在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做的功为400 J B. 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720 J C. 拉力F的功率为20W D. 拉力F的大小为90N 4. 小林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一次用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η1,第二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2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η2;第三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恒定的阻力是10N,此时机械效率是η3。(不计绳和轮之间的摩擦)则()

A. η2>η1>η3 B. η1<η2=η3 C. η1=η2=η3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拉细绳的力F大小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上升的距离也相等,绳重及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甲的有用功为W甲,机械效率为η甲,拉力的功率为P甲;乙的有用功为W乙,机械效率为η乙,拉力的功率为P乙。比较甲、乙两个装置可知() A. P甲>P乙 B. P甲F乙 C. η甲<η乙 D. η甲=η乙 7.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 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 C. 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D. 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1.8J 8. 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简单机械 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杠杆和滑轮的工作原理; 2、能够分析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对力的改变方式,分析滑轮组的受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和滑轮现象。 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 1、什么是力? 我们将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二力平衡。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我们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3、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场力”。其中重是重力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受到的力;弹是弹力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通常包括地面的支持力、水的压力和绳索的拉力等,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的;场力一般指电场力和磁场力。 【教法】引导学生回顾。 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杠杆) 【知识梳理】 1、概念:如下图所示,各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都是绕这某一点固定转动的,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为达到目的而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 F表示。 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 F表示。 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 L表示。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 L表示。 2 【教法】 通过展示图片和举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使杠杆。 【例题精讲】 例1.一根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这根棒就叫做杠杆。杠杆的支点是指,作用在杠杆上,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从到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教法】:逐步帮主学生疏导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杠杆概念。 【解析】:根据杠杆的概念知道杠杆是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由杠杆的五要素可知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使杠杆转动的力是杠杆的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杠杆的阻力,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答案】:硬;绕固定点旋转;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阻碍;支点;动力作用线;垂直。 【课堂练习】 1.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教法】: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进行认真的梳理和解剖。 【解析】:因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支点到延着力的方向的最短距离,就是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认识简单机械》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认识简单机械》教案——杠杆 杜桥实验中学:胡仙萍 一、教材分析 《认识简单机械》这一节内容选自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五册第三章,本节主要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基本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在杠杆一节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杠杆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简单机械,所以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杠杆的本质,从而建立杠杆模型。另外解决杠杆问题,认清杠杆的力臂往往是今后解题的关键,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在力臂概念的教学上,老师简单的给予一个定义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的。所以一定要创设情景,引起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然后巧用演示实验,使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归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使学生既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知识,又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领略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杠杆模型的建立。 2、能够正确作出力臂的示意图。 五、教学难点 1、正确找出杠杆的支点 2、力臂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讲述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简单机械专项练习综合经典.docx

简单机械专项练习综合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 的物体缓缓上升,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从摩擦 角度考虑,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加,滑轮与绳子间摩擦会一定程度增大;同时,物重增 大,有用功逐渐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在增大,所以机械效率逐渐增大,但由于摩擦 也在增大,故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 G 的关系并不成正比,且机械效率逐渐趋近于 100%,故 B 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B .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 4s 内将重为 1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若动滑轮重 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 F 为 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 200N 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 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 1 ( G+G 动) = 1 ×( 140N+10N ) =50N ,故 A 错误;33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 2m=6m ,故 B 错误;C.拉力做功:W 总 =Fs=50N ×6m=300J , 有用功: W 有用 =Gh=140N ×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有用×100%= 280J× 100% ≈93.3%,故 C 正确。W总300J D.提升 200N 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 W有用Gh = G ==可知滑轮组机W总Gh G动 h G G动 械效率变大,故 D 错误。 3.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有用功一定是150J B.总功一定是250J C.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 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 绳重和摩擦,额外功 W 额 =G 轮 h,据此求动滑轮重;

自行车上简单机械教学设计完整版

自行车上简单机械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自行车上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张建基 2008年11月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自行车上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国家是个自行车大国,让学生研究所熟悉的自行车这个综合运用简单机械的交通工具,将前几课所学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本课题中每个学生将分析自行车上的链条和齿轮两个机械结构,然后再寻找自行车上更多的简单机械,最后集中探讨本单元所认识过的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它们的作用,从而形成对简单机械的总体认识。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本单元的前七课中已经知道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了解到这些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认识到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对本单元的机械与工具的动手操作较感兴趣,因此本课设计让学生自己试着从自行车身上寻找简单机械,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自由组合小组的合作探究,有利于优势互补,通过学习评价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欲望。 设计思想:农村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而高年级学生又常使用到自行车,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把自行车推入课堂,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结合自己的骑车经验来探索本节课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并迸发立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行车运用了链条和齿轮、轮轴、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经典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将重为G1、G2的货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 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同一滑轮组提起重物不同时,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有用功不同,根据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否变化; (2)滑轮组所做的总功为克服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比较两者所做总功之间的关系; (3)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比较两者的大小,再根据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比较两者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4)根据W=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详解】 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时,额外功不变,但有用功不同,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不同,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故A错误; BC.若G1=G2,且货物被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G物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因甲滑轮组只有1个动滑轮(即动滑轮重更小),所以由W总=(G物+G动)h可知,甲滑轮组做的总功 小于乙滑轮组做的总功,由 W W η=有 总 可知,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故B正确,C错误; D.两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根据W=G动h可知,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滑轮组机械效率(非常好哦)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问题的讨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此类问题涉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在解题时感到困惑。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就以下四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首先要明确的几个物理概念 (1)有用功是由使用机械的目的所决定的。当用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物体时,滑轮组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若使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滑轮组对物体水平方向的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2)额外功是由机械克服本身的自重,相互接触物件间的摩擦阻力及绳重所做的功,而其中由于摩擦阻力及绳重所做的功是不易直接求出的,只能间接计算。 (3)总功是指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一般情况下使用滑轮组做功时,动力作用于绳子自由端,但也偶有例外,因此找准动力很重要。 (4)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之间有一定的几何关系。一般情况下为:或s=nh(其中:s是指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L是指动滑轮或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n 是动力拉动滑轮绳子的股数,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 (5)由功的原理:“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而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就包含了有用功和额外功。即:。 (6)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只能小于或等于1,并且无单位 二、当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忽略对动滑轮的重力做功 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总功为,有用功为,若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应有:,这时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 例1. 如图1所示,用一滑轮组拉着重为的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汽车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此时要在绳端加以F=1000N的水平拉力,试求: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②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2m/s,1min内拉力F做了多少J的功?(滑轮和绳的自重不计,绳足够长)。

简单机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简单机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简单机械》 作者姓名张友全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 音乐美术外语物理 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八年级(下) 所需时间课内探究3课时,课外探究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简单机械》这一主题单元,是力学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力和功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一方面,要从力的角度认识简单机械;另一方面,还要从功的角度认识简单机械。关于平衡状态,初中物理仅仅涉及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课标对杠杆平衡有新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平衡条件。其中既有实验探究的要求,又有知识方面的要求,而且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是必做实验。 本单元专题一杠杆,专题二滑轮,专题三通过活动探究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应用,专题四是机械效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应能够正确、合理的实用杠杆、滑轮,以达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目的;能从生活和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杠杆、滑轮,以达到省力或方便的目的。专题三的课外探究活动设计,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对各种简单机械形成感性认识,再进一步了解如何进行应用,最后在分析其优缺点,让学生可以较全面的把握简单机械相关知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3.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4.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5.会安装滑轮组,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6.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通过实验了解机械效率高低与物重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如何合理选用简单机械。 3.通过将常见的工具抽象成平直杠杆,感受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4.能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5. 经历学习过程,进一步锻炼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所以点C为支点; 当物体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答案为 C. 2.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B. 3.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16.7% B.20% C.83.3% D.100%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提升重物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 ∴拉力移动的距离s=2h, η=====≈83.3%. 4.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A.120N B.80N C.60N

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用镊子夹物品 B .用汽水扳子开瓶盖 C .用手推车推货物 D .用羊角锤起钉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用镊子夹物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 、汽水扳子开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 、用手推车推货物,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 、用羊角锤起钉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如图是抽水马桶水箱进水自动控制的结构原理图,AOB 为一可绕固定点O 转动的轻质杠杆,已知:1:2OA OB =,A 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 端施加3.5N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 衡.(33 2.710/kg m ρ=?铝,10/g N kg =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3110m -? B .该铝球的体积为33310m -? C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20N D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40N 【答案】C 【解析】

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A 端的拉力,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A 端的拉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球的体积,球的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得到空心部分的体积. 【详解】 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3333 2.71102.710/m kg V m kg m ρ -= = =??实,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 A × OA=F B ×OB ,2 3.571 A B OB F F N N OA ==?=, 铝球受到的浮力: 2.710/720F G F mg F kg N kg N N =-=-=?-=浮, 铝球排开水的体积:33 3320210110/10/F N V m g kg m N kg ρ-= ==???浮排水, 铝球的体积:3 3 3 3 22210410V V m m --==??=?球排,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4 3 3 3 3 3 410110310V V V m m m ---=-=?-?=?空球实. 【点睛】 本题考查杠杆和浮力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3.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 = W 2 η1 = η2 B .W 1 = W 2 η1 < η2 C .W 1 < W 2 η1 > η2 D .W 1 > W 2 η1 < η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100%W W 有总 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 械效率的大小.

《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背景与教学任务分析 《简单机械》复习就是初三第一轮复习中力学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内容。本章内容复习利用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杠杆、滑轮,第二课时为机械效率。本节为第一课时,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在情景中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分类应用及杠杆平衡条件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 1、针对典型的作图,回顾杠杆五要素及分清省力与费力的道理 2、利用典型例题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各种杠杆与滑轮的认识,体验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及应用 2.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作图四、学习资料与器材准备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您有什么办法能轻易的搬动重500N 的物体?【方法一:杠杆】1)什么就是杠杆 瞧图,说定义2)杠杆五要素 学生瞧图,回忆杠杆五要素例1、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例2、如图,l2就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 3)杠杆的平衡条件 A 、请您算一算:当F 1多大时才能撬起重为500牛的大石头?已知L1=1m,L2=0、2m B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4)杠杆的分类 O F 1 F 2 A B

种类条件好处代价实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老虎钳、扳 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费力镊子、吃饭筷子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相等力和距离两者都 不省也都不费 天平 注意: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就是没有的! 【方法二滑轮】 1)定滑轮与动滑轮各自的特点 A.动画展示 B.问题:用这两种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与滑 轮重) C.学生回忆,说出定滑轮与动滑轮各自特点 2)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 画图,指出定滑轮就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就是一个省力杠杆 3)滑轮组 A、用这些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与滑轮重为20牛) B、若物体移动1米,则绳子自由端分别移动多少米? C、滑轮组的公式:F=G/n s=nh 4)滑轮组的绕制 A、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类: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逆着拉力方向由外向里的绕线方法 B、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可确定类:奇动偶定由里向外 C: 最省力:从动滑轮开始; 个数不同:从个数少的开始 【方法三斜面】 1)斜面的省力原理:FL=Gh 2)生活中的斜面 六、练习 【A组: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就是:( )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在实验前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 (2)如图2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 处挂同样的钩码_________个. (3)如图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就

第6讲:《简单机械——滑轮和滑轮组》(教师版)

知识讲解 第 6 讲简单机械——滑轮及滑轮组 一、 滑轮 1. 滑轮:周边有凹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1) 定滑轮:中心轴(整个轮)不随物体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如图① (2) 动滑轮:中心轴随物体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如图② ① ② 2.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性质 (1) 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①实质:定滑轮的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是一个等臂杠杆。 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③定滑轮中的力的关系:(不计轮轴间摩擦)F=G ④定滑轮中的路程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重物移动的距离(速度) (2) 探究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①实质:动滑轮的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 臂是滑轮的半径 ,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一半的杠杆。 ②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 ③动滑轮中力的关系:(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 (G 物+G 动)

G ④动滑轮中的路程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2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速度) 二、 滑轮组 1. 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的一种装置,成为滑轮组。 2. 滑轮组的作用: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的力的方向。 3. 自由端:针对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而言,未以任何方式与滑轮连接并且可以移动的一端。 4. 滑轮组中的路程关系: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是动滑轮移动距离(速度)的 N 倍。(N 为与动滑 轮连接的绳子段数) 5. 滑轮组中力的关系: 物体与动滑轮的重力共有 n 股绳子承担,则 1 ( 物 n + G 动) (不计摩擦) F = 1 G 2 (不计轮重及摩擦) F = 1 G (不计轮重及摩擦) 3 F =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新人教版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时间 标题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中心发言人成员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在新教材的“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等力学重要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新教材将相关知识整合为本章,这样的编排顺序,使学生在学习完了简单机械后紧接着就进一步认识机械效率,更利于机械效率和简单机械知识的有效衔接,可以避免在后续机械效率的学习时要先对前面所学的简单机械知识做必要的回顾,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课时浪费。同时学生在学习了力、功和能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容易认识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并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具体途径和实际意义。 本章第一节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第二节滑轮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第三节机械效率是对前面滑轮知识的综合、扩展和运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力学知识,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杠杠、滑轮,以达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目的;能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杠杠、滑轮,以达到省力和方便的目的。1、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来看,初二学生的几何作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应用到物理学上还有一段距离;其次要作好图,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力的三要素”作图及“物体受力分析”有较好的掌握。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综合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很难从日常工具中抽象出杠杆模型,更难画出一些变形的杠杆的示意图。学生对支点理解具有局限性,不少学生误以为支点是固定不动的一点,遇到运动的物体如动滑轮这一特殊杠杆时,如何确定支点就难了,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以为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有的同学在具体画力臂时,常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错误地当成力臂,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往往很难全面照应,要正确地作好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分析与综合,抽象

简单机械知识点(大全)经典

简单机械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2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拉力F做的功为2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D.拉力F的功率是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物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因此,当物体提升1m时,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故A错误; B、拉力为120N,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则拉力做功为: ,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拉力F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效率和功率就显得简单了。 2.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 B、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

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 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详解】 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正确; B.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B错误; C.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 = W2η1 = η2B.W1 = W2η1< η2 C.W1 < W2η1> η2D.W1 > W2η1< η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滑轮滑轮组练习题

九年级其他简单机械练习题 5分钟训练 1.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可以改变________的作用方向;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省力________,多费________的距离,不能改变________的作用方向。 2.滑轮组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选填“能”或“不能”);若滑轮组由n段绳子吊着物体,则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重的________。 3.如图13-5-1所示,标出了轮半径和轴半径,物体的质量都相同,则最大拉力是________。 图13-5-1 10分钟训练 1.希望中学要安装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 A.杠杆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斜面 2.如图13-5-2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图13-5-2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3.要用30 N的力刚好提起重40 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 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 滑轮组 4.如图13-5-3所示,G=200 N,滑轮重G′=40 N,要使 物体能匀速上升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 的摩擦)() 图13-5-3 A.F=440 N,并向上移动4 m B.F=140 N,并向上移动4 m C.F=440 N,并向上移动1 m D.F=480 N,并向上移动1 m 5.如图13-5-4,滑轮A上挂一重10 N的物体B,C为固定点(地面),当 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A的速度为重物B上升时 速度的________,力F应为_______N(滑轮A和绳重及摩擦均不计)。图13-5-4 6.如图13-5-5所示,若拉力F=900 N,物体A重1 500 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 3 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___N,物体A移动_________m。 图13-5-5 快乐时光 30分钟训练 1.如图13-5-6所示,简单机械均不计摩擦,图B中R=2r,其中最省力的是() 图13-5-6 2.如图13-5-7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图13-5-7 A.G1 B.G2 C.G3 D.G4 3.如图13-5-8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 图 13-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