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开始时与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开豆腐作坊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后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非劳动收入,②④正确。

答案:B

2.某县风景区一位“农家乐”店主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农家乐月收入有万元左右,利润有四成多。”农家乐店主的收入属于( )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资本分配

解析:农家乐店主的收入是以个体经济和家庭劳动为基础,故选B项。

答案:B

3.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开展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形式的激励。这些分配方式属于( ) A.按劳分配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技术要素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配方式的理解。题干中奖励的对象包括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C符合题干要求,D仅能与技术入股相对应,不完全符合题干要求。A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B与个体经济相适应,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C

4.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我国公民存在多种类型收入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

C.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D.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公民收入坚持多种分配方式,是对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故选B项。

答案:B

5.社会公正与公平从经济上讲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正与公平。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③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④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平均主义意味着要取消任何差别,②中“平均分配”的说法错误。①③④正确。

答案:D

6.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在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有( )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拉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孔子的思想表达了公平分配的重要性。②与之不符。

答案:C

7.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解析:本题考查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过分压低劳动报酬,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我们在进行企业分配时,不应只重视效率,还应注重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A说法符合题意。B说法虽然提到“兼顾公平”,但材料更强调的是公平的重要性,因此B、C、D说法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8.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

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②要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C

9.下边漫画告诉我们的经济学道理是( )

A.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完善分配制度为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解析:漫画启示人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故选D。A说法片面,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作用;B与漫画所讽刺的喻义相反;漫画的喻义主要是分配不公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C说法与题意不符。

答案:D

10.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就是政府的良知。”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 )

①加大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③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企业工资的制定权在企业,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原创)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

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描述材料一表明的变化情况及反映出的经济问题。试预测图表中呈现出的2010年的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为保持基尼系数的正常值我们应采取的经济措施。

答案:(1)变化:从60年代到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逐渐趋大,个人收入分配由绝对平均主义,到相对合理,现在则出现了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

影响:不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①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②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③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12.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了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

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二2009年、2010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长速度

材料三

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1)此问需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答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第二,答效率与公平的对立。(2)此问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3)此问答题的角度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此问应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组织答案。

答案:(1)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二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扩大内需的措施包括:①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⑥协调区域发展。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高考真题练习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高考真题练习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江苏政治.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她们想要什么,她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2、(2009浙江文综.25)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13江苏政治.9)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4.(2013·安徽卷·3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 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 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④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3·浙江卷·25题)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2年12月,全国有6000多万件网购的快递包裹被送至各地,物流业80多万人为此忙碌着。由此可见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引导产业成长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创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为了发展生产力,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利用各自的人才、技术优势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这启示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要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②改革生产关系中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④坚持以科技提升和人才培养为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个人收入的分配检测题题(含答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检测题题(含答案)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 1.(2011?江苏单科)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 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 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2012?惠州统考)《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就要求( ) 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 公平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至2012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整整三周年,取得了显著成就。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 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 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①②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 解析:此题易误选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体现,而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 答案:D 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解析: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C项是正确的,而现在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有弊端,故其他三项都排除。 答案:C 3.2010年9月7日至9日,财政部代发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C 4.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山东省胶南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山东省德州市政府启动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开展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打造“中国太阳城”。两大措施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B.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C.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D.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2.近期,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是政府运用________手段调节经济,这种手段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________。() A.行政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 B.财政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C.经济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3.漫画《经营高手》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

①必须禁止各种形式的垄断经营 ②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4.2012年3月16日,公安部明确提出2012年将组织三大战役,进一步深化打击“瘦肉精”、“地沟油”犯罪,全面开展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打击制售假药犯罪破案会战。“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制售假药”等的存在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B.盲目性 C.滞后性D.竞争性 5.2011年11月4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康师傅将与百事中国组建“战略联盟”,康师傅控股以全资子公司康师傅饮品5%的直接权益,换购百事可乐中国非酒精饮料装瓶业务的全部权益。这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 A.计划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 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作者:

-----------------------日期:

四中高三年级周测《个人收入的分配》2011-8-1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④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混合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分配上要实行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原则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C.按劳分配的原则 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4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5.右边漫画启示我国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 A.理顺分配关系,规分配秩序 B.积累大于消费,努力扩大生产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差距。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是家庭财产性收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②会冲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③有利于人民生活快速达到小康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④ 9.某村农民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某把这20亩土地转包给了某,每年某都会从某处收取承包费。某用搞大棚蔬菜积累的资金购买了一辆客车跑长途运输,并雇了一个司机。致富以后某不忘乡亲,自己出资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关于材料中的各种收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承包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试题样题(带答案解析)

高一经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 单元 姓名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1.2009年某钢笔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90 元,2010 年生产该钢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90 元 B.45 元 C.60 元 D.135 元 2.小刘在书店看中了一套高一课外辅导书,定价56元。对书的定价反映的经济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在空调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众多厂家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时,海尔空调却令人称奇地在“高价位”上高奏销售凯歌。海尔的经验是:依靠科技,让科技跑在市场前面;不算价格账,专打“质量战”;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可见 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②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重要 ③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④服务消费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右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一般出现在 时期。 A.供过于求 B.供求平衡 C.通货紧缩 D.通货膨胀 2010 年 5 月 2 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此次上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制人民币流动过快,对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此回答6-7题。 5.下列现象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①物价不断上涨 ②国家发行的纸币过多 ③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支票 B.汇票 C.信用卡 D.存折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 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需求有弹性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 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 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 原因。 5.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 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 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 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章节测试试题: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开始时与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开豆腐作坊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后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非劳动收入,②④正确。 答案:B 2.某县风景区一位“农家乐”店主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农家乐月收入有万元左右,利润有四成多。”农家乐店主的收入属于( )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资本分配 解析:农家乐店主的收入是以个体经济和家庭劳动为基础,故选B项。 答案:B 3.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开展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形式的激励。这些分配方式属于( ) A.按劳分配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技术要素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配方式的理解。题干中奖励的对象包括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C符合题干要求,D仅能与技术入股相对应,不完全符合题干要求。A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B与个体经济相适应,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C 4.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我国公民存在多种类型收入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 C.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综合练习 试题1

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综合练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判断题(8分)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所以价值不变,价格也不变() 3、等价交换要求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价格与价值必须相等。()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没有必要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5、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供不应求,可见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6、市场上,同一种东西多了就便宜,少了就贵,这说明商品的价值受供求的影响() 7、A与B互为替代品,A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人们对B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8、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二、单项选择题(44分) 1、其它因素不考虑的情况下,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在市场竞争中的状况() A、处于不利地位 B、必然赚钱 C、必然亏本 D、处于有利地位 3、人们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B、是指等价的次数要远远多于不等价的次数 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是指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在趋势上相符 D、是指价格水平要处于价值之上 4、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改变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C、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D、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的 5、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成熟,但在价格上早熟品种的荔枝比迟熟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x

.精品文档 .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 第三单元第7 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72 分) 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①②④B.①④ .②③④ D .①② 解析:此题易误选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体现,而是我们国家 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 答案: D 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 .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解析: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项是正确的, 而现在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 有弊端,故其他三项都排除。 答案: 3.2010年9 月7 日至9 日,财政部代发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 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 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 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 4.60 多年,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 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2011年江苏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姓名班级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工作,从分配方式上看,小张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5.家在农村的姑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6.李某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6000元,,李某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7.某“9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8.小王在某外资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上看,小王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9.下列对我国收入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10.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 ①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②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④消除收入差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我们应该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经济生活 艺术生资料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一分配制度 【必背】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 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必背】②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意】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考点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

湛江四中高三年级周测《个人收入的分配》2011-8-1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8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④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混合 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分配上要实行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原则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C.按劳分配的原则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4 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 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5.右边漫画启示我国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积累大于消费,努力扩大生产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差距。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 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 济发展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是家 庭财产性收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精典)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一.整体结构 1.一条主线:国民收入的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分配的两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分配环节(财政、税收) 3.整体把握: 一个制度---分配制度, 一个关系---效率与公平; 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三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四种财政收入,四种违反税法行为; 五种财政支出; 六个基本概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公平、财政和税收。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重点思考 1、识记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意义? 3、重点理清各种分配方式的分配范围(重难点,理解,区别) 二、基础知识点理解 (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原因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

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突出强调: 按劳分配的对象: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的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的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判断: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1 企工人的收入( );②国企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 )。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相互区别) 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效率)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 突出强调: 1、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 2、现阶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尚不能实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20=50) 1. 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 A.减少% B.增加% C.减少% D.增加% 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元,到5月9日跌至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4.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5.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中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右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课标要求: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明确考点: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三、学习目标: 识记: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 公平的表现及意义、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理解: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⑵区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 ⑶全面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四、重点与难点: 我国的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意义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五、考情分析 近三年高考本课考查的重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命题主要以时政、社会热点或选取、创设具体事例为背景,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来考查。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这一考点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也是2014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在复习 时应联系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实际,结合党和政府有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论述,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复习方法:教材梳理+考点解析+典例分析+练习巩固 七、课时安排:2课时,专题训练2课时 八、体系构建

九、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配制度 (一)知识梳理 1.生产决定分配 ⑴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⑵客观必然性: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决定分配;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⑴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⑵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⑶按劳分配的原因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⑷意义: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内涵: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含答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前预习案 [展示考点]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一.填空: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是什么:。(2)为什么: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然实行的分配制度。 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是什么(内容和基本要求):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如公有制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要素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 ②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A: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B: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C: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