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的作用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吴利玲

学号

指导教师贺晶

二○一五年四月

汉口学院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2)

2 税收的职能作用 (3)

2.1 税收的职能 (3)

2.2 税收的基本作用 (4)

3 浅析我国税收的作用 (5)

3.1 我国不同时期的税收作用 (5)

3.2 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税收作用 (5)

4 探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作用 (8)

4.1 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 (10)

4.2 税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 (10)

4.3 税收是矫正经济外部性的重要工具 (9)

4.4 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10)

5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内容摘要:税收作用是指税收职能在一定社会经济务件下的发挥,对社会经济税收作用生活产生的各种影响或者效果。是税收内在的职能和外在的表现,经常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和税收制度的约束。不一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反人们对税收作用的单方面认识,均会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使税收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税收制度职能作用

Abstract:Tax effect refers to the tax function in certain social and economic affai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play, on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 of tax revenue life influence or effect. Is the tax fun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formance, often by the

social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the tax system constraints. Not the same a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economic operation mode is not the same, to people of tax effect of the unilateral understanding will play a role for the impact of tax, tax differences in the breadth and depth.

Keywords:tax system function

1 引言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1.“赋税是政府机关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2.“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

按各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益划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分类。一般采用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类。

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总体上税收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

税法构成要素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因素。

2 税收的职能作用

2.1 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是税收职能本质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说,税收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基本职能:

2.1.1 组织财政收入

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原生的最基本职能。

2.1.2 调节社会经济

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2.1.3 监督经济活动

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令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税收的作用就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税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等。

2.2 税收的基本作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凭藉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税收具有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维护国家政权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2.1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其收入的稳定;二是税收的按年、按季、按月征收,均匀入库,有利于财力调度,满足日常财政支出;三是税收的源泉十分广泛,多税种、多税目、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税制度,能从多方面筹集财政收入。

2.2.2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改变社会财富分配状况,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从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2.3 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有赖于税收的存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同时,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而是凭藉政治权力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巩固国家政权的政治目的。

2.2.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任何国家对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税收管辖权,这是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建立和完善涉外税法,既维护国家的权益,又为鼓励外商投资,保护国外企业或个人在华合法经营,发展国家间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3 浅析我国税收的作用

3.1 我国不同时期的税收作用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税收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国家财政极为困难,再加上投机商人引发了物价波动的浪潮,为了克服财政困难,消灭预算赤字,平抑物价,政府统一全国税政,广泛开辟税源,充实和加强税务机构,到1951年,终于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赢余把国家财政置于稳固可靠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为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一时期的税收,在消灭预算赤字、平抑市场物价、恢复国民经济、争取整个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税收的作用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因此,这个时期的税收,根据“公私区别对待,繁简不同”的原则,在配合“三大改造”,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经济,有步骤、有条件、有区别地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批发商业中对私商征税,对国有商业不征税,帮助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迅速占领了商业批发市场;对当时新成立的手工业合作社给予不同程度的减税,并将所减税金转作合作社公共积累,从而使个体手工业迅速走上合作社道路;等等。

3.1.3 计划经济时期税收的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后的1957年至1978年的22年间,由于受高度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加以受“左”的思想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并且是不断遭受贬损的。但是,在中央领导和广大税务干部抵制下,税收在为国家集中大量财政资金,保证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中,仍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在与价格杠杆相互配合,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逐步摆脱了旧的传统体制观念,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条件起了重大的变化,税收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税收作用日益扩大。特别是1992年l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形势的新的重大变化,税收可以起的作用更为扩大。

3.2 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税收作用

在当前条件下,税收的作用主要有:

3.2.1 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收入逐年大幅度上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税收来源的广泛性。税收不仅可以对流转额征税,还可以对各种收益、资源、财产、行为征税;不仅可以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征税,还可以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征税;等等。税收保证财政收入来源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不能比拟的。

税收收入的及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因此税收就把财政收入建立在及时、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成为国家满足公共需要的主要财力保障。

3.2.2 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应,以税收配合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3.2.3 调节需求总量的作用

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运用税收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功能,自动调节总需求。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反之,亦然。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取消某些税收减免等,扩大征税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压缩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增加某些税收减免等,减少征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

3.2.4 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对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通过税收配合国家价格政策,运用高低不同的税率,调节产品之间的利润差别,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

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对生活必须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此外,通过税收调节,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流通交换结构等的合理化,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此做出总结归纳。

3.2.5 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公平收入分配。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鼓励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资源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2.6 保护国家权益的作用

税收是对外开放进程中保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税收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根据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各国进行税收谈判,签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产业,维护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利益。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某些出口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以限制国内紧缺资源的外流,保证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为扩大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鼓励国内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展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国人和外国企业来源于中国的收入和所得征收所得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3.2.7 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有:

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偷逃税款的现象,使国家财政收入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严肃税收法令和纳税纪律,才能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同时,将搜集到的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保证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通过税收监督,可以揭露、制止和查处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从而保证国家税法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

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通过税收监督,积极配合公安、司法、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财经纪律,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

4 探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作用

税收,作为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具有财政和经济的基本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税收又体现出各种具体的、丰富多样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市场经济国家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将政府的干预限定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是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关键。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明确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对于政府较好地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1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

根据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公共产品和服务都只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因而属于准公共产品。从理论上而言,对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财政应全额负担,不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则应该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政府为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所需支付的成本可能有多种筹资渠道,税收则是为提供公共产品筹集资金的最稳定、最重要的方式。因此,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整个税制则是一套价格体系,也是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体系。

我国纳税人所实际享受到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十分有限。某些应当作为免费公共产品的尚未作为免费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某些公共产品的数量太少,无法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求,如城市道路交通;大部分免费公共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宏观税负水平的确定应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同时,应运用绩效预算、强化纳税人对税款使用的监督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更好地满足纳税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4.2税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

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此外,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理性的个人会选择增加支出,购买商品,而每个人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效果便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理性的个人会选择减少支出,却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使经济萧条维持乃至加剧。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需要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节政策,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税收对经济总量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依据凯恩斯的需求调节理论和供给学派的供给调节理论。

4.2.1对总需求的调节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定律,资本主义经济会长期处于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而引发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即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变动来控制总需求水平。财政支出是通过调节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而税收,则是通过降低所得税等办法,间接影响总需求。相反,当价格持续上升,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

4.2.2 对总供给的调节

70 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的局面。事实证明,通货膨胀与失业并非是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遭遇严峻挑战,供给学派则应运而生,该学派主张通过对总供给产生影响的劳动、投资等实施减税,刺激总供给的扩大,最著名的税收理论包括“相对价格”理论和“拉弗曲线”。罗伯茨的“相对价格”理论主要从税率、税收弹性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关系上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及其在调节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罗伯茨认为,税收影响消费的机会成本和闲暇的机会成本,即影响两者的相对价格,而相对价格的变动又影响供给方面的活动。供给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内涵主要包括 3 个方面:

一是在税收“禁区”里减税,可以刺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经济的总产出即总供给也随之增加,当税基扩大以后,即使在减税的情况下,政府的税收收入也有可能增加。

二是减税政策效应的大小与税率所处的区域以及税收弹性大小有关,故而减税主要应当削减边际税率。

三是供给学派所主张的减税是从刺激供给的角度入手的,通过增加生产者和个人的税后利润来改变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刺激,由于利益的驱动,使生产者、投资者和居民生产、投资、储蓄和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终促进供给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皈依"供给经济学",对这一学派的重要人物及其支持者委以经济要职,并以供给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制定了美国的"经济复兴计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里根经济学就是供给经济学的实践表现。

4.3 税收是矫正经济外部性的重要工具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该主体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不为此承担社会成本,此时,该主体为其活动所支付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尽管就某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言,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对整个社会也许微不足道,但所有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加起来,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使用税收手段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促使私人

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当,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4.3.1 对带来外部经济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

以环境保护为例,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但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不易确定,投资的期限也较长,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环保的投资和开发比较保守,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出面进行干预。环保产业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从当前环保产业的状况考虑,政府应全面加大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环保技术装备支持。

4.3.2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运用税收手段予以矫正

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特征,如一家化工厂向外排放污水,这种行为的成本是不易确定的,而且也不由化工厂自身来承担,这就导致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之间发生偏离,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在此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负外部性的存在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公共资源的破坏,而污染者或破坏者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将对环境的可持续性产生破坏性影响。市场经济中负外部性的存在,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以及其他税种中对环境污染行为征税既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出了现实要求。

4.4 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由市场所决定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是最效率的,但并不一定是社会最需要的,甚至可能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市场机制下,个人收入由其占有的生产要素以及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有诸多因素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包括:

1、能力上的不同,如不同的智商水平,是否具有企业家才能。

2、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的不同也会导致收入不同,但这种差异是自愿形成的。

3、风险意识的不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收入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也属自愿形成。

4、对特殊工作的补贴收入。

5、受教育、培训程度不同,即人力资本投入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

6、遗产的继承。

除上述因素外,在我国还存在大量由于体制转轨,经济不规范运行所形成的各种灰色甚至黑色收入,这些收入亦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保证经济有效率运行的前提。但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则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在经济方面,众多的贫困者会导致社会总消费的不足,市场难以发育,从而影响国家的整体消费水平,导致经济紧缩。在社会方面,贫富差距会导致人们心理上对分配制度的不满,甚至仇视富人,影响社会的稳定。政府可选择运用个人所得税、不动产税、遗产税、消费税、资本利得税等不同的税制结构对高收入者进行调节,适度降低基尼系数,以发挥税收在调节贫富差距,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依靠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包括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和单位以及自然人强制无偿征收,纳税人依法纳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的需要。税收体现了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税收是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适度的宏观税收水平,科学合理的税收结构和税收制度,规范的税收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合理的税制,统一的税法,公平的税负,对于理顺和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对于理顺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银梅我国当代税收的职能和作用-科技信息2009(23)

2. 高萍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作用浅析-2007

3. 寿程耀税收的本质-投资与合作2011(1)

4. 胡谷乔.敖萍发挥税收作用全面建设小康-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4)

5. 丁晓兰.张纯强化税收职能与优化税收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致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贺晶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意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税收分析是税收理论和税收工作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效能工具。税收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税收与经济的适应度,通过税收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及时发现日常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对反映和检验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反馈和监督税收法律政策执行情况、保障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目前,税收分析总体上看还处于初级阶段,效果还不太理想,和新时期税收与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目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县级局存在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参与分析不够的现象,税收分析仅限于由计会岗位人员独立完成撰写任务。 (一)税收管理人员参与税收分析的意识不够造成分析依据不充分。税收管理员工作在税收征管的最前沿,能够充分掌握所管辖的各行业、各部门的税源变化,但往往税收管理员或是没有深入实际调查,或是懒与动笔,或是敷衍应付,不能够为计会部门提供详尽的分析、预测的可靠依据,而计会岗位人员对税源管理又不熟悉,与实际业务联系很少,造成税收分析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现状。 (二)税收分析中“就数字论数字”现象不能揭示内在规律。有些税收分析通常是大量的数据堆砌,却缺乏产生这些数字的充分理由。这样的税收分析不能揭示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及问题,不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弱化了税收的预测、指导作用。 (三)税收分析“八股文”定式的存在影响税收分析的质量。现阶段的税收分析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存在公式化模式分析的误区,束缚了税收分析人员的创新意识,使税收分析不够深入、角度不新、内容没有深度、千篇一律,不能够准确分析出增、减收入的深层次的原因,不能充分反映某一时期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税收分析中“以偏概全”影响分析质量。以个别、典型实例为根据来说明税收问题的整体状况。比如:典型的情况是在说明本地税源不足时,只举出某重点税源企业,今年税源比上年减收多少,就得出结论“本地税源严重萎缩,难以完成本年的收入任务”。等到年底超额完成收入任务时,转而又列举其他企业增收原因来说明“经济税源的发展是今年税收收入超收的根本原因”。这种只顾眼前,以偏概全,而导致前后逻辑混乱。 (五)税收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税收分析要求分析人员不仅要精通计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很强的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水平,还要对事物有一定的敏感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而我们的计划分析人员在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所欠缺。

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识记: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 2、理解:举例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适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板书设计: (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 1、税收的基本特征见图表 (2)不同制度下税收的不同点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我国税收的2、我国税收的性质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性质和作用(3)社会主义税收是“用之于民”的 (4)“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这部分社会产品 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 人民的利益服务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我国税收的作用(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导语—学生自学—讲解重点、难点—归纳小结—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叫税收? 2、税收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税收,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税收的性质是不是都一样呢?我们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课:(看书自学,思考题投影打出) ①各国税收有哪些共同点? 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③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教学要点: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怀集一中曾晓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理解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以及税收的三大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税收和利润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我国税收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意识 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分析法,讲解法 导入新课:列举有关南昆铁路,京九铁路,三峡工程等事例,提问学生:“修建这些工程的钱从哪里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财政拨款 教师提问“财政收入主要又从哪里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税收――我们知道财政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那么税收又有什么重要作用呢?我国税收是什么性质的税收呢?这些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税收的性质(板书) 要求学生阅读有关课文,点出国家的性质决定税收的性质,虽然不同国家的性质不一样,既然都是税收,他们也是许多相同的特征,要求学生阅读完第一自然段,并归纳: (1)税收的共同特征:(板书) 1.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3.税收具有共同的特征. 4.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5.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6.税款都是取之于民

过渡:(这些特征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就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特征) (2)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板书) 投影显示材料一:1999年1-11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收1225亿元。在已实现的9172亿元税收中,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完成4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增收315亿元。 这些税收都是来源于人民,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是,国家并未将这些税收用于自己的利益而是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投影二 1999年,国家财政支出540个亿用于提高居民收入,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了30%;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费得到了增加,全国受益人口达8400万,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比1998年增长9.3%,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可增长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税收在逐年增长,其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看出社会主义税收体现的分配关系而不是剥削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国家政治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得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1)。从税收的来源看……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从税收的使用来看…… 二.我国税收的作用(板书)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板书) 提问:为什么是基本形式? 教师归纳:第一税收是国家实现其基本职能的基本形式,这是税收的基本作用。凭什么呢?政治权力 第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5%,是基本形式 第三税收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尽快实现,因为他凭借政治权力,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受企业状况好坏影响。 要求学生思考课本上的想一想,进行课堂讨论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的作用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吴利玲 学号 指导教师贺晶 二○一五年四月

汉口学院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2) 2 税收的职能作用 (3) 2.1 税收的职能 (3) 2.2 税收的基本作用 (4) 3 浅析我国税收的作用 (5) 3.1 我国不同时期的税收作用 (5) 3.2 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税收作用 (5) 4 探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作用 (8) 4.1 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 (10) 4.2 税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 (10) 4.3 税收是矫正经济外部性的重要工具 (9) 4.4 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10) 5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中国税收的负担情况

中国税收的负担情况 我国税种的简介 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税种由37个缩减到目前的22个,具体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关税、船舶吨税。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筵席税已经停征,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因此,目前税务部门征收的税种只有18个。

2011年全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发布日期】:2012年01月20日 2011年,税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改进纳税服务,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5729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86524亿元,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其中,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82122亿元,比2010年增收15260亿元,增长22.8%,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3607亿元,比2010年增收3079亿元,增长29.2%。税收收入增长随经济发展逐季趋缓。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9205亿元,比2010年增加1876亿元,增长25.6%。此外,地方税务机关还组织征收社保基金、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其他收入15652亿元,增收4395亿元,增长39%。 在税种方面,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3.6%、15.1%、22.6%,企业所得税增长34.7%。在区域分布上,东、中、西三个区域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1.7%、27.9%和28.5%。(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税收收入统计数据) 2011年中国税收情况日期:2012-2-16 2011年被认为是减税力度颇大和宏观经济“软着陆”的一年,但个税改革后2011年的个税收入增速却比201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后,2011年其收入增速比2010年高0.9个百分点。昨日,财政部发布税收收入增长结构性分析,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同比增长22.6%,去年出台的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减税措施,并没有让这些税种的收入增速降低。 多种减税税种收入大增 尽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此前的2000元提高至3500元,但去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依然达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而在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4837.17亿元,同比增长22.5%。比较显示,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2011年税收收入增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2.7个百分点。 和个人所得税情况类似,去年我国还提高了增值税起征点,以减少个体工商户纳税负担,但和2010年相比,增值税收入增速同样不降反增。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而在2010年增值税的收入为21091.95亿元,同比仅增长14.1%。 此外,去年我国还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但企业所得税收入依然一路走高。数据显示,2011年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而在2010年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2842.79亿元,同比仅增长11.3%。 财政部归因经济增长快 “去年税收总体平稳增长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上涨、企业效益较好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对税收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财政部解释,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带动了国内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和进口环节税收等各主体税种收入的增长,此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也都导致税收收入大幅增加。 “减税涉及的领域较小,涉及的税额和税基同样比较小,这是导致减税效应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 刘元春介绍,从增值税来看,尽管去年增值税起征点有所提高,但提高起征点影响的仅是少部分个体工商户,相对增值税的纳税群体而言,个体工商户仅是少部分纳税者,由此,起征

税收的意义与作用

税收的意义与作用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指出: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 “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

用。 对税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 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征税的。 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 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4、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二、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国家可以通过设置税种、调整税目和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收等方式,有效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依赖于税收的存在。 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税收是国家经济交往中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在国际交往中,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的税收管辖权,这是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 扩展资料:

浅谈税收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浅谈税收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131501510001 税务柏莉 摘要: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学中以帕累托效率作为衡量标准,现实中,资源配置后很难达到帕累托效率,但可能达到卡尔多效率。税收调整资源配置,使一部分人受损,另一部分人受益,因此“卡尔多效率”为政府运用税收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税收的构成要素角度,实现对资源配置调整。 关键词:资源优化配置帕累托效率卡尔多效率 一、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即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生产过程中,包含的四个生产要素分别为生产资料要素(资本和物质资源)、劳动力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资源配置就是产品生产者对上述四个要素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资源都是有限的,处于稀缺状态,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全部资源配置到最符合社会需要的各个部门当中去。优化配置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指配置过程获得最佳效率,也就是在既定的资源状况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配置尽可能高水平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何衡量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现代经济学多以帕累托效率作为衡量标准。所谓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种资源的调整可以不使其境况变坏而使他人境况变好。根据帕累托效率的一般表述,效率具体又可分为生产效率、交换效率、生产和交换结合效率。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经济处于完全竞争,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影响,其中尚包含一些隐性的前提假设,如没有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因素,也包括没有来自制度或政策方面的扭曲因素,条件非常苛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市场机制的功能在于在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作用下,市场上各类商品价格会随着供求状况而高低变化,市场价格的高低又反映着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引导着资源从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节约和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以适应社会需要。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没有任何外部干扰因素,市场机制会自发引导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税收应当保持“中性”,不应干扰市场机制的运行,以避免市场价格信号失真,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此时,不存在税收调整资源配置问题。之前也提到,完全竞争的条件太苛刻,只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模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和诸多外部干扰因素,资源无法自发达到优化配置。政府需要借助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矫正市场缺陷,调整资源配置。 只要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就存在重新配置资源的问题。

香港与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税负比较

香港与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税负比较 一、?税率和扣除额 香港以应纳所得额为计税依据,薪俸采用15%的标准或2%- 17%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和都采用15%的标准税率计税。纳税人可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但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薪俸税,不得超过以扣除费用前的总所得乘以标准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香港没有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是规定了免税条件和免税额。 香港现行的薪俸免税免税额、扣除额及税率如下文表一及表二所列。表一:免税额和扣除额

注:2015/2016年度税率。 表二:香港薪俸税累进税率 或以标准税率15%计算,以较低者为准。 中国大陆实行收入扣除基本费用后的余额累积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范围包括工资以及薪资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以及经营所得、企业以

及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以及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以及股息所得、财产承租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它所得等所有收入。其中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为3% – 45%,起征点为3,500元,月收入超过3,500元开始征税, 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中国大陆工资薪金所得税率如下文表三所列。 表三:中国大陆薪金税率 除了上文提到的每个月人民币3,500元的免税额外,中国大陆针对个人供养父母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免税扣除,也没有例如香港税制所提供的居所贷款利息及个人进修等扣除项目。 从上表可见,香港“”与内地个人所得税比较,免税额项目较多,金额也较高,但没有内地个人所得税规定的起征点。以四级超额累进税

率计算出的应交税额没有超过应税所得15%的,按照累进税率计算的结果交税;如果计算出的应交税额超过应税所得15%的,按照应税所得15%交税。 二、实例 香港居民 陈先生是香港居民,已婚并育有一子。其子今年15岁。陈先生之父母今年都已满60周岁,其父母与陈先生同住,由其供养。同时,陈先生及其他配偶还负责供养其配偶年满60周岁之父母。陈先生全年收入是港币96万元。陈先生于相关纳税年度支付进修费用5万元,另外支付住所房贷利息8万元。 陈先生在香港应交所得税为:

浅析当代中国税收

浅析当代中国税收 作者:伍梁京 引言: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手段,税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维持在百分之90以上,但是基于中国特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作为财产的再次分配呈现出诸多不公平的现象,凸显政府企业个人的三方博弈,在此浅析一下中国当代各大税种的现状和问题。一:增值税理应取消 增值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增值税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增值税起源于法国,当时法国财政收入流转税依赖营业税不仅课税面狭窄而且存在重复增税的问题,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财政收入并且偷漏税严重,因此在税改的基础上引入了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本质上属于财产税间接税,转嫁性强,征收与否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争议课题。我国从1979年在部分城市试点增值税,93年实行增值税全面改革,采纳消费性增值税,由于增值税是对产品增值额增税,消费性增值税允许扣除生产资料和用于成产经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也就是说这类增值税课税对象不包括生产资料部分,仅限于当期生产销售的所有消费品。谈到上述两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成为第一大税种,比例维持在60%上下,作为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增值税在分税制改革实行共享税,中央享受75%,地方享受25%】,但是随着入世以来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增加,况且除了税收以外,国家财政收入的其他来源,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因此,对于转嫁税本应作为附加调节税却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本身的不合理性再加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更添加了不光色彩,严重损伤了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以及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散,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局面下不得不提出取消增值税的这个构想,再次我从几个方面论证我的大胆构想。第一,增值税真正的缴纳者?众所周知,增值税是基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纳税人主要是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企业,企业是纳税人,由于普遍我们消费者的税收意识不强,我们总以为增值税是企业缴纳的,跟我们消费者无关,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前文所述,增值税具有转嫁性,也就是企业将税负以成本的方式转嫁给我们消费者,我们是真正的纳税人,换句话说是一个终端产品的增值的一部分收益归企业,另一部分税收在分配的形式归国家,承担税负的就是我们消费者,前文所述我们采纳的是消费性增值税,对于企业经营的生产性资料是允许抵扣的,所以企业几乎没有增值税的负担。增值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是我们个人税负的最大负担,而非个人所得税,下文我将探讨个税的问题。第二,发票真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吗?我想一个小学生都知道买东西索取发票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开发票就会导致商家或者企业偷逃税款,可索取发票了真的可以维护我们

【2018-2019】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和稳定的长期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建设全 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具有统领各项工作的 地位。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实现国家进行筹集政府收入、调控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监督经济运行等重要职能作用。建 国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 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我国跨入21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的新阶段,从部门工作服务于国家宏观意志,具 体政策服从于社会实践需要的们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较大的缺位和不足, 特别是宏观税负水平有待调整完善改革。一、宏观税负总水平偏低,影响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社会消费行为、gnp增 长的波动都有直接关系,政府利用开征、减免或者停征某种税种,提高或者降 低有关税目的税率与起征点,以及税前扣除与事后退税等限制或鼓励手段,调 节投资规模、消费基金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刺激有效需求,同时抑制或刺激总供给的变化,并对经济结构产生协调作用。税收作为经 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与价格变量调控相配合,可以达到生产与消费总量与消费 结构的均衡;适量、合理的税收可以协调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可达到各生 产部门劳动者利益的动态均衡,收到社会公平的调控效应。我国宏观税负长期 处于低水平徘徊,减弱了国家筹集收入的力度,影响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投入和宏观调控。表现有三:1、我国税收收入上个世纪下半叶缓慢 增长,21世纪开始大幅度快速增长。我国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企业利润增加 和税务征管工作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950年一1980年的3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 增长为61亿元,从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2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522 亿元,在跨入21世纪到XX年的五年间呈现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态势,比上年增 长数额越来越大,如XX年为2350亿元,XX年为2500亿元,XX年为1831亿元,XX年为3465亿元,XX年为5256亿元。全国税收总规模达到25718亿元。展望未来,我国税收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是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反映, 我国经济增长在2020年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7%-8%左右的速度,为税收增 长打下了基础。二是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实际征收率只达到潜在税收能力的 70%-80%,国内有的专家认为1998年只达到50%-60%,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整体征收率在70%左右,还有的认为在80%左右。税 收上的跑、冒、滴、漏等空间很大,如果将实际征收率提高20个或30个百分点,我国税收收入即可增加1万亿元或1. 5万亿元。2、目前税收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力度还不充足,致使国家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发行 债务。其情况,一是以税收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多数年份徘徊在 93左右,如1992-XX年分别为94. 66, 97. 84, 96. 43, 93. 29, ( 1996年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过高

* 前段时间,福布斯公布了中国的宏观税负排名世界第二。对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否,我们先不做讨论,但这次的数据无疑也给中国人民提了醒。中国真实的税负水平到底有多高?从下面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0028.43亿元,同比增长了29.6%。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同比增收13681亿元。有研究显示,从1994-2009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从16%提高至30%,税收收入连年超过GDP增长,更大于居民收入增幅,使得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 以去年为例,去年全国完成税收73202亿元,而去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是83080亿元。上述收入并不包括高达2.9万亿的土地收入以及至少还有不低于5万亿的各级政府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如果将政府的各项收入相加无疑超过了15万亿。而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97983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宏观税负超过了30%,远远高出此前国税总局公布的20%左右的名义水平。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则似乎佐证了“中国宏观税负确实不低”。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 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确实增长过快,减税势在必行。从上半年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税负呈现上升局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呈现的减税趋势背道而驰。上半年,我国GDP增幅为9.6%,但税收收入增幅达到31.2%,其中个税收入增幅达到35%,税收收入增幅是GDP 增幅的3.25倍。根据各地年初制定的居民收入不低于GDP增幅的目标,居民收入增幅最多在10%,远低于税收增幅。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税负,都呈下降趋势,就连债务缠身的美国,也通过减税让利刺激经济。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长却相对缓慢,远远达不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同时,我国近些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GDP增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远高于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与GDP增速,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个佐证。当然看一个国家税负水平高不高,除了看相关统计数据之外,民众的切身感受实际上更有发言权。当前我国税负水平已经一定程度上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则是大多数民众的共同感受。以民众购买小汽车来说,除了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之外,消费者还需缴纳10%购置税,另外还要缴纳消费税,按年度交纳车船税。而在小汽车使用环节,除汽油价格中已经含有燃油税之外,车主还需另外缴纳各种过桥过路费。据媒体报道,目前各种税费占了购车总费用的40%,一辆车从出厂、购买、保有到使用环节,缴纳的税种和税金总额在全世界数一数二。民众在购买商品房等大宗商品过程中,对交易税费过高同样也有切身感受。在当前房价畸高上涨情形下,过高的商品房交易税费无疑起到了进一步加重民众购房负担的作用。财政部2010年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6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工薪阶层。反观新加坡,同期,占人口总数20%的新加坡富人,贡献了93%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说,由于税收公平性被破坏,本应负担重税的中国富人却没有足额负担,而让工薪阶层负担,中国个税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资税。中小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普遍反映税费负担较重。今年7月份,全国税收收入继续高奏凯歌,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速均超过30%。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速分别只有13.2%和20.4%。显然,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

第三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习题

第三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 1、税收的职能的概念。 2、税收的收入职能、调节职能、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的具体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的作用。 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牢记税收职能、税收作用的概念;理解税收的收入职能、调节职能、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的内涵和具体内容;重点掌握税收作用和税收职能的区别;了解税收的调节职能的具体作用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是税收首要的、基本的职能。 A、经济职能 B、财政职能 C、分配职能 D、调节职能 2、把个人的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以便在未来得到满足的活动是() A、税收 B、投资 C、储蓄 D、消费 3、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但是市场调节有一定盲目性,需要国家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A、宏观调控 B、税收作用 C、价格杠杆 D、行政法规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B 2.C 3.A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职能的特征在于它的() A、内在性 B、外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E、决定性 2、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 A、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B、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C、适用比例的固定性 D、决定财政收入的强制性 E、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3、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A、税收对经济政策的调节 B、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 C、税收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调节 D、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E、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4、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国家() A、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大财政支出 C、减税 D.、增加消费E、使企业增加投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用表现在() A.、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B、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C、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形成

浅谈如何发挥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的税收在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国家税收更能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国力强大,税收政策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与完善的税收制度 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如果不能科学管理,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其次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在税制建设上税制应该统一,公平,简化,扩大税基,合理制定税率,征纳成本低。 1、税收的宏观调控要求及时、足额、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掌握必要的财力、物力,在我国当前突出的表现应该是提高整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调节供求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矫正收入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包括缩小地区间差距。 2、改革流转税,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流转税制,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整个工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税率统一,同时开征消费税和资源税,并实行差别较大的税率,体现税收对特种消费品高额收益和自然资源级差收益的调节。利用各种产品的供求弹性不同,影响税负转嫁的程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者消费者的抉择。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税利分流,取消国有大中型企业调节税,取消企业税后征集“两金”,取消奖金税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条件。 3、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公司制是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种主要企业组织形式。税收作为对微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果进行课征的一种分配活动,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产权制度的不断创新,其有关政策和制度也必须作进一步完善,以更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税负。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均采用统一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取消单独对外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平衡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企业所得税前的扣除项目应当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设计,不合理的税前扣除规定应当修改。原则上,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都应当允许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对于工资和坏账核销等对金

2019年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和稳定的长期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具有统领各项工作的地位。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实现国家进行筹集政府收入、调控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监督经济运行等重要职能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我国跨入21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的新阶段,从部门工作服务于国家宏观意志,具体政策服从于社会实践需要的们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较大的缺位和不足,特别是宏观税负水平有待调整完善改革。 一、宏观税负总水平偏低,影响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 税收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社会消费行为、GNP增长的波动都有直接关系,政府利用开征、减免或者停征某种税种,提高或者降低有关税目的税率与起征点,以及税前扣除与事后退税等限制或鼓励手段,调节投资规模、消费基金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刺激有效需求,同时抑制或刺激总供给的变化,并对经济结构产生协调作用。税收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与价格变量调控相配合,可以达到生产与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均衡;适量、合理的税收

可以协调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可达到各生产部门劳动者利益的动态均衡,收到社会公平的调控效应。我国宏观税负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减弱了国家筹集收入的力度,影响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投入和宏观调控。表现有三: 1、我国税收收入上个世纪下半叶缓慢增长,21世纪开始大幅度快速增长。我国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企业利润增加和税务征管工作等因素综合作用下,20**年一20**年的**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61亿元,从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522亿元,在跨入21世纪到20**年的五年间呈现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态势,比上年增长数额越来越大,如20**年为2350亿元,20**年为2500亿元,20**年为1831亿元,20**年为3465亿元,20**年年为5256亿元。全国税收总规模达到25718亿元。展望未来,我国税收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是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在20**年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7%-8%左右的速度,为税收增长打下了基础。二是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实际征收率只达到潜在税收能力的70%-80%,国内有的专家认为20**年只达到50%-60%,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整体征收率在70%左右,还有的认为在80%左右。税收上的跑、冒、滴、漏等空间很大,如果将实际征收率提高20个或30个百分点,我国税收收入即可增加1万亿元或1. 5万亿元。 2、目前税收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力度还不充足,致使国家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其情况,一是以税收收入占

税收作文范文

税收作文范文 我是“税海”一滴水 ——读《小学生税收知识读本》有感 站在丹江大坝,看到碧波荡漾的江水、热闹的加坝施工场面,站在武当金顶,眺望典雅陡峻的72峰、信步于净乐宫榔柱之间,仰视着真武大帝的威仪安详;坐着汽车穿越宽阔的丹江二桥、行走与乡村平坦的水泥路上,看山看水看祖国的美丽和富强??也使我思考着一个问题:所有这些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五一长假里,我阅读了浪河地税分局蒋叔叔送给我的《小学生税收知识读本》一书,增长了许多有关税收的知识。我曾经看过一个广告语:“税收多一分,国家壮一分。”当时很疑惑,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国家的税收是用于发展经济、建设祖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税收“取之于民”是指国家的税收是我国广大公民创造的社会财富;而“用之于民”是指税收最后是用于全体人民的。我们丹江一段段通村公路、一座座连接江南江北的大桥、一座记录历史的净乐宫,都是政府拨款建造的;而美丽动人的武当山有今天这样的面貌,也是税款“帮忙”恢复的??如果祖国是一个大海,那我们就是海里的一片岛屿、一滴小小的海水、一只小小的海鸟。大海没有岛屿、没有每一滴水的注入,就不叫海。相反,海的博大也为岛屿、海水、海鸟提供了安定、成长的胸怀。岛屿、海水和海鸟与大海,就如我们个人与祖国,我们离不开祖国,祖国也需要我们。税收就是我们和祖国之间的桥梁,没有了税收,祖国就不会强大,不会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像现在

这样幸福。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利益密不可分。“大河涨水小河满”,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个人的幸福。有一次,我在向爸爸讨教其他的税收知识的时候,忽然间,一个问题闯入了我的脑海:我是不是小纳税人呢?我把我这个想法提出来,爸爸深思片刻,说:“虽然你还是一个未成年人,照理说还不算是纳税人,但如果从某种角度来考虑,你已经在缴税了。”听到这儿,我兴奋地说:“爸爸,爸爸,你快说说看啊!”爸爸笑眯眯地说:“你不是刚有1500元的压岁钱存入了银行吗?”“对啊,怎么了?”“只要把钱存入银行就会有利息,有利息,不就要交利息税了吗?”我的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爸爸说:“呵呵,那我们就来算算看,你应该交多少税。”1500×1.98%(年息)=29.7(元),2907×20%=5.94(元)。哈哈,原来我也能缴入国库5.94元。虽说这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国家的国库就是这样一分一角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积累起来的。不是吗?我现在还只有13岁,就能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我也是纳税人,我也是税海里的一滴海水,我现在好好学习本领,会在将来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向祖国缴纳更多的税。 我帮爸爸去纳税 三年前,我的爸爸妈妈经过各种努力,终于在慈溪市桥头镇五丰村开起一家超市。在超市开业之前,我的爸爸就已经办好了各种所需的证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浅谈税法作用的法理(一)

浅谈税法作用的法理(一) 摘要:从法理角度对税法作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是社会进化到以人为本阶段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本文试从探讨法律一般意义的作用出发,对税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展开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税法作用开拓思路。 关键词:税法法理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税法作用是税收理论与实践中一个极具重要意义的课题,历代经济学家,特别是财政、税务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该课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颇有裨益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对国家财政收入的保证;对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等。但对此若做进一步的思考,不难发现这众多的讨论多是从“税”的角度展开的,其结论也多反映为对经济理论的贡献。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就会看到,对税法作用的研究还可以从法理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思考,沿着这个思路将会使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理论研究天地。为从法理角度展开对税法作用的探讨,先对“法”的一般意义上的作用表述做一扼要了解,并进而延伸至税法作用的法理思考。 一、税法的规范作用 税法作为国家庞大的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对特定范畴—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性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对特定的当事人—纳税人和国家税务机关及各相关机构;对其特定的行为—税款的缴纳与征收,及相关的管理活动;所作出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第一,对相关主体税收征纳行为的规范指引。 税法的指引作用是对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款征缴行为提供决策的相关信息,以使当事人明确其在税收征缴活动中的权力与义务。税法的这种指引作用对税收征纳的双方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特点,即对税务机关的指引更多的体现为“个别指引”;对纳税人的指引则体现为“共同的规范指引”。所谓“个别指引”,即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对具体的人和事的指引。当某项法律或某项法律条款涉及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的时候,法律的指引就表现为“个别指引”。个别指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常是直接针对一些特定的、易控的机构。个别指引通常也需要很高的信息成本。从税法规范对税务机关的指引作用看,由于税务机关的特定身份,它是一个有内部约束力的有机整体,它的行为不是某一个自然人的任意行为,行为主体的外延也十分清晰。因此,税法中的各种针对税务机关的条款的指向就十分明确,发挥着个别指引的作用。所谓“共同的规范指引”是通过抽象的规则对同类的人和事的指引。由于一项法律规则可以对无数人、无数事件提供信息指导,这就大大节省了信息成本,提高了指引效率。税法中所有针对纳税人的规则都将发挥共同规范指引的作用。税法所涵盖的纳税人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在各税种税法纳税人的界定时又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相应的课税对象,情况十分复杂。因而相关税法只能体现为共同的规范指引。税法的共同规范指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可预测性的优势,在建立和维护税收征管秩序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第二,对相关主体“自身”与“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与评价作用。 从法律的一般意义上讲,其预测作用就是指人们可以依据法律预先估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从而对如何行为作出安排;其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具体到税法,可以看到,它不仅具有一般法律意义上的预测与评价功能,而且由于税法本身的特性,表现出其预测与评价的特定内容。 首先看税法的预测作用,税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税收征纳的过程中给相关主体的行为提供一种大致确定的预期。这种预期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纳税主体进行经济核算必不可少的参照系,或者说,有了税法的明确规定,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之前,便可大致计算出其经营的后果,测算出可能的利润空间。纳税主体依据税法对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更多地体现为将自身纳税义务与他人纳税义务的比较,从而决定对税法的遵从程度。一般讲,税法制定得越公平,每一纳税主体对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结果就越具有积极意义;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