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训练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训练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训练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训练试题

下学期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训练试题

1.如图,在△ABC 中,∠ACB =90°,D 、E 分别是BC 、BA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至F ,使AF =AE .(1)证明:四边形ACEF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CEF 是菱形,求∠B 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是CD 中点,连接OE.过点C 作CF ∥BD 交线段O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DF.求证: (1)△ODE ≌△FCE;(2)四边形ODFC 是菱形.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2)0x x p ---=.

(1)求证:无论p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1x ,2x ,且满足22

12

123x x x x +=,求实数p 的值.

4.如图,高高的路灯挂在学校操场旁边上方.王刚同学拿起一根2 m 长的竹竿去

测量路灯的高度,他走到路灯旁的一个地方点A 竖起竹竿(AE),这时他量了一下竹竿的影长AC 正好是1 m ,他沿着影子的方向走,向远处走出两个竹竿的长度(即4 m )到点B ,他又竖起竹竿(BF 表示),这时竹竿的影长BD 正好是一根竹竿的长度(即2 m ),此时,王刚同学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噢,原来路灯有10 m 高

呀.”你觉得王刚同学的判断对吗?若对,请给出解答,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5.如图,已知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直线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四象限的交点为.

(1)求直线的表达式;

(2)动点在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与线段之差达到最大时,求点的坐标.

6.如图,一次函数y

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

m

x

(m≠0,x<0)的图

象交于点A(-3,1)和点C,与y轴交于点B,△AOB的面积是6;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当x<0时,比较y

1与y

2

的大小.

7.如图,一次函数y

1=kx+b(k≠0)和反比例函数y

2

m

x

(m≠0)的图象交

点A(-1,6),B(a,-2)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

1>y

2

时x的取值范围.

8.如图,已知直线y=1

2

x与双曲线y=

k

x

(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

标为4.

(1)求k的值及B点的坐标;

(2)若双曲线y=k

x

(k>0)上一点C的横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

9.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B是CD的中点,连接OE 过点C作CF∥BD交线段O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F.

(1)求证:CF=OD

(2)求证:四边形OCFD是菱形.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垂直平分AC交BC于E,交AD于F.

(1)求证:四边形AECF 菱形.

(2)若AC CD ⊥.6AB =,10BC =,求四边形AECF 的面积.

11.如图,一次函数y =kx+b 与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交于点A(1,4),B(4,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点P 是x 轴上的一动点,试确定点P 并求出它的坐标,使PA+PB 最小.

12.如图,四边形 中, ∥ ,∠ , , , ,动点 从点 出发以 的速度沿 的方向运动,动点 从点 出发以 的速度沿 方向运动, , 两点同时出发,当 到达点 时停止运动,点 也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 .

(1)求线段 的长;

(2) 为何值时,线段 将四边形 的面积分为 两部分? 13.如图,AB ⊥BC ,DC ⊥BC ,E 是BC 上一点,使得AE ⊥DE ;

D

A B

C

E

F

(1)求证:△ABE∽△ECD;

(2)若AB=4,AE=BC=5,求CD的长;

(3)当△AED∽△ECD时,请写出线段AD、AB、CD之间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ADB,BC,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求证:

(1)△ACE∽△BDE;

(2) BE.DC=AB.DE

15.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

x

(k为常数,且k≠0)的

图象交于A(1,a),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及△PAB 的面积.

16.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B,BC上(AE

(1)求证:OM=ON;

(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OM的中点,求MN的长.

17.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m

x

与y=

n

x

(x>0,0

的图象上,对角线BD∥y轴,且BD⊥AC于点P.已知点B的横坐标为4.

(1)当m=4,n=20时.

①若点P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

②若点P是BD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四边形ABCD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此时m,n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18.已知函数与函数交于点、两点(点在第一象限),

(1)求,,的值;

(2)函数

与 轴交于点 ,求 的面积.

19.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x 轴所在的直线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α

度角后的图形.若它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三象限的点B 、D ,已知点(,0)A m -、 (,0)C m .

(1)直接判断并填写:不论α取何值,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一定是__________.

(2)①当点B 为(,1)p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试求p 和m 的值. ②观察猜想:对①中的m 值,直接写出能使四边形ABCD 为矩形的点B 坐标. (3)试探究四边形ABCD 能不能是菱形?若能,直接写出B 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口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CFC (1)求证:BE =DG

(2)若∠B =60°当AB 与B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 ABFC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21.已知AC ,EC 分别为四边形ABCD 和EFCG 的对角线,点E 在△ABC 内,∠CAE+∠CBE =90°.

(1)如图1,当四边形ABCD和EFCG均为正方形时,连接BF

①求证:△CAEC∽△CBF;

②若BE=1,AE=2,求CE的长;

(2)如图2,当四边形ABCD和EFCG均为矩形,且AB

BC

=

EF

FC

=k时,若BE=1,AE

=2,CE=3,求K的值.

(3)如图3,当四边形ABCD和EFCG均为菱形,且∠DAB=∠GEF=45°时,设BE =m,AE=n,CE=p,试探究m,n,p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22.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C⊥BD于点E,AB=AC=BD,点M为BC中点,N 为线段AM上的点,且MB=MN.

(1)求证:BN平分∠ABE;

(2)若BD=1,连接DN,当四边形DNBC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线段BC的长;

(3)如图②,若点F为AB的中点,连接FN,FM,求证:△MFN∽△BDC.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的坐标为,点在轴的负半轴上,点,分别在边,上,且,,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的交点为.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在直线上,且使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求点的坐标.

24.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它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D,BC于点E,F,G,连接ED,DG.

(1)请判断四边形EBG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C=30°,∠C=45°,ED=点P是BD上的一个动点,求PG+PC 的最小值.

25.如图, 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D=6,若OA,OB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且OA>OB.

(1)由已知,AB=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2)若点E为x轴上的点,且S

△AOE =

16

3

.

①E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②证明:△AOE∽△DAO;

(3)若点M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A,C,F,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F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 b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第一章证明(二)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上)数学知识点答案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2014年(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 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最新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鹏翔教图3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 师 大 版 九 年 级 数 学 知 识 点 汇 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面积:S平行四边形=底ⅹ高 二、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面积:S菱形=底ⅹ高;S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面积:S矩形=底ⅹ高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 2. 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平行四边形 菱形 ?

性质: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 ,它的周长等于 ,面积等于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 ,则它的面积是 。 二、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周长为8cm ,∠BAD=1200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 A B C D O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 (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2)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3)定理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4)定理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 (5)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注意: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二、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边) (2)菱形的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菱形四条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边) (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定理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内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角线) (4)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矩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第一章证明(二)(课时安排) 1.你能证明它们吗?3课时 2.直角三角形2课时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课时 4.角平分线1课时 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2.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能运用综合法证明问题. 2.难点:探究问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3.关键:结合实际事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寻找证明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给出公理和定理: 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延伸. 二、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 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 D,∠B=∠ 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B+∠C=180°, ∠D+∠E+∠F=180°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又∵∠A=∠D,∠B=∠E(已知) ∴∠C=∠F 又∵BC=EF(已知) ∴△ABC≌△DEF(ASA)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1、基础作业:P5页习题1.11、2。 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证明的基本思路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证明的实际意义以及必要性,形成探究意识。 2.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培养逆向思维。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掌握证明的常见方法以及书写推理过程。 2.难点:寻找证明的思路,选择证明的方法。 B C F E

数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9课时) 目标: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证明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课时),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课时),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2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共9课时。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定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与菱形的所有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定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定理: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定理: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定理: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1课时) 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概念,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实数根是否相等;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课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共11课时。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2 0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把20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2ax ,bx ,c 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遇到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情况,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b x a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 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用△表示。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_________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性质: 2.如图,菱形花坛ABCD勺边长为20cm, / 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 ,面积等 于_______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_______________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条对角线长是24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 。 、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周长为8cm, / BAD=120°对角线AC, BD交于点0,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C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 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 件得到的。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一般,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在面临毕业、中考的条件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制定了一下计划,以配合学校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及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投影与视图》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并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探索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从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适时地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相似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鹏翔教图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