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浙江省上虞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

浙江省上虞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

浙江省上虞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
浙江省上虞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

浙江省上虞市09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试卷

第1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为了让全世界关注水问题,联合国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 定为世界水日,而中国从 1994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22 至3月28 日定为“中国水周”。据此回答1—2题。

l.下列四湖泊周围地区,水源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目前,中国的660多座城市中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多座。下列关于我国城市缺水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污染严重 B.地下水超采 C.用水效率低 D.城市降水变少

3.高三文科班同学在6月22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右侧下列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23.5O N,105O E B.23.5O N.135O E C.23.5O S,105O E D.23.5O S.135O E

读①、②、③、④四种植物生长地1、7月平均气温分布

图,回答4—6题。

4.四种植物生长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四种植物若生长在同一山地,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排列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6.四种植物同时生长的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最接近

A.-4O C,17O C B.1 O C,16 O C

C.-5℃,20O C D.-9O C,16 O C

下图为某地岩层(沉积岩)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描述该地形成的过程,最合理的是

A.沉积—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断裂—沉积

B.沉积—断裂—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沉积—褶皱—断裂—抬升—沉积—下沉—侵蚀

D.沉积—褶皱—断裂一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既受到内力作用,也受到外力作用影响

B.③处也有可能出现变质岩

C.①处岩石质地坚硬,是修建地下隧道的良好地质构造

D.石油一般储存于②类的地质构造

读某地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9一10题。

9.造成甲.丁两地地貌差异的主要地质作用一般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10.图中一定有地下水出露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四种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11—13题。

11.仅从纬度考

虑,在非洲最不

可能看到的地

形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欧洲殖民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开发较晚,这与图中哪类地形地貌造成的阻隔有关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东部非洲湖泊众多与图中地形地貌关系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左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14-15题。

14.关于①②③④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气温、气压高于② B.④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

C.②处附近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D.③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15.右上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左上图④处最为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根据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回答16—17题。

16.下列“虚假城市化”状况最突出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大洋州 D.非洲

17.下列国家的城市化不属于“滞后城市化”的是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孟加拉国 D.阿根廷读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18--20题。

18.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A.出生率上升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21—23题。

2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

由大到小的排序一般而言是

A.abcd B.adbc

C.dbac D.dcba

22.有关四大区域之间或内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描述,不正

确的是

A.从a到b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从a到d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C区域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条件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C区域出现绿洲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23.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 D.d—煤、石油、水能读“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其中实

曲线为河流,B为特大城市。据此回答24-25题。24.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不可能是

A.煤炭、石油化工

B.水电、火电

C.天然气、钢铁

D.木材加工、太阳能工业

25.对该地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以燃煤为主,形成重酸雨区(pH<4.5) B.盆地地形,不易使SO2扩散

C.因工程建设不当,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D.终年多雾,易形成酸雾

读下面两幅中国民居图片,回答26—27 题

26.左上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而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27.右上图民居具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习惯,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春洼——地势低的地方可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往往水源足,牧草返青早

②夏岗——高山草原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

③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

④冬阳——气温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

A.①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世界某地区轮廓图,完成28— 30小题

28.图中a.b. c.d四处水域的洋流,全年上升流特征比较

明显的是

A.a B.b

C.c D.d

29.图中d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为

①d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

②d水域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的交流少

③d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大

④d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产生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全球变暖,暴雨增多,水土流失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回答31—30题

31.春季,甲区内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上容易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形成盐碱地

C.地面下沉 D.积水成涝

32.乙地形区的成因可能是

A.河口地带,流速急剧降低,泥沙堆积

B.地壳水平运动隆起而成

C.河流中上游地区,流水侵蚀,渐成缓斜状

D.河流自山区进入平原,流速急剧减慢,沙石大量堆积

33.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AB

B.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F

C.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华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单元为黄土高原

D.①在甘肃省境内,④在河北省境内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35.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口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城市化郊区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Ⅱ卷(综合题,共8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二:“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

古寺是。(填数码)(2分)

(2)在图中C处拟建一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3)乘帆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 (均直线航行)?(2分)理由是什么? (4分)

(4)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请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

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 (6分)

37.读南美洲轮廓图及其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引起乙图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因素。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4分)

(2)分析①地气候类型及特征。②地气候类型及成因 (6分)

(3)A为亚马孙河口地区,简述其未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8分)

38.读全球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⑤为地表径

流),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于。若图中数字对应水循环各

环节,则②表示;④表

示。(6分)

(2)比较英国和中国东南沿海②环节强弱

的时间差异以及产生原因。(8分)

39.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元/平方米),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 (用字母表示,下同)处,形成原因是。(6分)

(2)图中D、M、G、F四地按照地租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为。(2分)

(3)该城市区域地势状况为,判断理由

是。(4分)

40.浙江、江苏对外通商历史悠久。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

潮中,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东南亚、中东、东欧、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结合下面三图所示江苏省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读图乙与图丙,分析该省出口产品结构的主要特点。 (4分)

(2)该省农业发达,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试分析该省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件。(8分)

(3)该省的农副产品大量出口至日本,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8分)

地理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共80分)

36.(16分)(1)①(2分) (2)②(2分)

(3)从A到B快。(2分)因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4分)

(4)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6分)

37.(18分)

(1)地形(2分) 整体性(2分)

(2)见下表(6分)

①地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②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3)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入海泥沙较少;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流速较小,河口以上易于泥沙沉积;河流径流量巨大,不利河口地区泥沙堆积;河口地区潮汐现象显著,海水运动较为剧烈,不利泥沙堆积成三角洲等。(8分)

38.(14分)

(1)太阳辐射水汽输送下渗(6分)

(2)英国:冬季强于夏季。因为冬季海陆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大于夏季,中纬西风冬季强于夏季,水汽从海洋输送到大陆冬季多于夏季;我国:夏季强于冬季。因为夏季风为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海洋水汽多,冬季为西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输送量少。(8分)

39.(12分)

(1)A(2分)A处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4分)

(2)D>M>G>F(2分) (3)西北高,东南低(2分)因河流流向为西北一东南(2分)

40.(20分)

(1)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小、工业制成品比重大;出口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最大,其次是高

新技术产品。(4分)

(2)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多,灌溉便利等。(8分)

(3)原因:日本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江苏省农副产品质优价廉;江苏交通运输便利;农副产品保鲜、冷藏技术水平高等。(8分)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摸底测试 地理

天津一中高三年级2017---2018 摸底测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 (本部分共3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5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第1题。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读2015 年5月某日l2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第2小题。

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 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3‐‐4 小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 D.无法判断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5‐‐7 题。

5.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6.四条河流的河口地区,成为世界著名水稻种植区的是 A.甲 B.乙C.丙D.丁 7.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随着欧洲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欧洲工业由原的“香蕉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8‐‐9 题。

2018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含完整答案解析)

【浙江高考真题】浙江省2017 年 11 月普通高考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跟踪产品流向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 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 的是 A.云雾天数增多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降水天数减少 D.气温年较差增大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3.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4.按成因分类, 乙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5.“一路一带”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 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引进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7 年 9 月 29 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 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 土壤 C.水分 D. 热量 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 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 D. 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8.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 A.科学技术市场需求 B.市场需求自然条件 C.自然条件国家政策 D.国家政策科学技术 下图为我国2000 年至 2015 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2016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

2015-2016学年高三摸底测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请把 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8分。) 右图是亚丁湾及周边区域略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林带 2.乙处沿箭头方向航行的轮船将通过的海上通道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 3.甲地位于乙地 A,东北220公里处B。东北550公里处C.西北220公里处D.西北550公里处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4-7题。 4.“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经贸洽谈会于2015年5月24日-5月26日在马来西亚举行。吉隆坡有“世界锡都、胶都”之美誉,适合发展化学工业,当地化学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丰富B.土地价格低廉C.原材料充足D.技术水平高 5.“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机遇,实现国外种植反销国内模式。我国农业企业 采用右图中模式组织生产,是因为俄罗斯 A.劳动力价格低 B.土地成本低 C.热量条件好 D.科技水平高 6。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镇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资源丰富B.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发达 C.水陆交通运输较便利D.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7.与上海港相比,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更平坦B.经济腹地更宽广C.气候更优越D.人口规模更大 工业生产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同一工业区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读下图,回答8 -10题。 8.图中阴影区代表的工业区可能是 A.中国东北老工业区 B.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西部工业区 9.图示工业区工业劳动力、资金投入的特点表现为 A.劳动力多,资金少B.劳动力少,资金多 C.劳动力多,资金多D。劳动力少,资金少

2017年度浙江地区地理高考(含完整编辑标准答案)

【浙江高考真题】浙江省2017年11月普通高考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跟踪产品流向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云雾天数增多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 降水天数减少 D. 气温年较差增大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3.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4.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5.“一路一带”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引进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 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 B. 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 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 D. 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8.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 A. 科学技术市场需求 B. 市场需求自然条件 C. 自然条件国家政策 D. 国家政策科学技术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最新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下图为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影响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人类活动 B. 海拔高度 C. 地势起伏 D. 坡面朝向 2. 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 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自然环境恶劣 B. 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C. 8m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D. 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说明影响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D。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不明显。

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最高,因此优势物种最不明显。故选B。 【3题详解】 人类干扰越大,物种越均匀。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高,说明人类干扰最大,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均匀度最低。故选D。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 升高,④增强 B. 升高,③增强 C. 降低,②增强 D. 降低,①增强 4.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3. D 4. B 【解析】 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套地理试卷文字清晰、图表清楚。重点考查了地形、气侯、农业、交通、旅游、环境问题等主干知识,知识覆盖了高二所学各单元内容。着重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能力立意非常明确。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如鸟巢功能的变化、华北平原50多年一遇的春旱。 二、试题得分统计分析: (一)选择题 1.得分统计 2.失误较多试题及原因分析 第1题,部分考生不知道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附近,错误认为在中俄交界附近。 第2题,部分考生错选D,在于对④②两地地方时差异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根据④②两地经度差异可以得出两地地方时相差约4个小时,冬至两地昼长约为6个小时,夏至日昼长约为18小时,冬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9点,日落地方时15点,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日落地方时为21点,则夏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3点),②地(地7点)处于上午。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则冬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9点),②地(地方时13点)处于下午,其他时候④地处于黎明时,②地可能处于正午,但绝不可能处于晚上。

第3题,部分考生错选A,其原因是对我国三个阶梯的划分记忆不清。 第5题,错选B、D较多,其原因在于考生对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理解不透。受地形、纬位置和盛行风向的影响,台湾岛屿太阳辐射空间分布规律是西部大于东部,在西部中是南部大于北部。 第7题,错得最多,大部分考生错选成D,其原因主要是对“变化幅度”的含义理解不清,变化幅度应该是变化量和原基数之比。 第8题,错选B或C较多,其原因主要是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记忆不清。能大量种植水稻小麦薯类玉米高粱豆类等农作物的省区是黑龙江。 第11题,错选A或C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 36.(20分) 考查意图: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重视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比较法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影响气温各地的因素及其影响,影响降水量各地差异的因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6分 ②地年均温较①地低(1分),因为②地地势比①地高(2分)。③地年降水量小于①地(1分),因为③地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分)。 (2) 6分 ④地地处我国西南,既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 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 (包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干流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西坡,向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 333千米,只有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内;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80%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水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 (1)科罗拉多河中下游的支流多为季节河,一般断流多发生在季节,分析原因。(2)科罗拉多河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请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纵横交织的沟渠是该地区重要的人文特征。下图1为河套地区区域图和河、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影响,河套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图2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 (1)比较图中农业区内东部、西部城市分布特征的异同点。 (2)简析河、渠在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3)土地盐渍化是河套平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判断该区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图1为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图,图2为我国大庆市和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简称克市)气温曲线图。

(1)相对于铁路运输,石油、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采用多条管道的主要原因。 (2)比较大庆市和克市两市之间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张家口曾是京城与西北地区交通往来的驿站。1909年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张家口崇礼区将承办北京冬奥会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2018年阿里云计算张北数据中心工程正式封顶,可为200万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数据中心大量计算机组运行耗能高。 材料三: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略图。 (1)简述古代张家口聚落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简析京张高铁建成后,张家口“冰雪游”人数上升的原因。 (3)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说出张北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5.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示意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08

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精神,高二年级期末地理考试范围为高考文综所涉及到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及选修一内容。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如第一组题目(1、2题)考查的是地图及“三要素”的基本概念;第二组题目(3、4题)考查等高线的基础知识;第三组题目(5、6题)通过判断某地的位置和两地相对方位考查经纬网基本知识;第四组(7题)考查在经纬网图上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第五组题目(10、11题)考查世界各大陆的面积、平均海拔高度、濒临大洋;综合题32题(1)考海域和河流的名称等。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数值;7~9题的经纬度、运河和等高线等;20、21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要判读出该题并没有强调一定是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等不确定性因素;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34题第(1)小题中的“欧洲西部”、“运河及自然河流组成的河网”就蕴含了经济、气候、地形、河网四通八达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1、2题,地图的“三要素”可以说人人会说,但是否能把地图“三要素”知识与台州市地图和卫星照片结合起来;12、13题,要求学生把有关气温、降水等有关地理要素在地球表面分布规矩掌握了,才能判读出图中三条曲线,而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又需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31题,考查“水能知识”、“筑港条件”及“经济部门”,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32题,有关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及衰落(锈带)形成的原因分析,教材上对这个区域的这部分知识讲述甚少,但对德国鲁尔区的工业区位因素在湘教版必修Ⅲ中有重点讲述,需要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与考试题目有机结合;33题(2)(3)题,考查的区域是非常陌生的地方,需要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评价工厂区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知识与题目有机结合。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32(2),就是要求根据图中“气压、风速、降水量曲线”说出甲地“气压低;风速(或力)大(或狂风);阴(或阴云密布)、降水量大(或暴雨)”这些天气特点。33(3)

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摸底测试文综地理试卷真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摸底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 1 050米 B . 985米 C . 915米 D . 790米 (2)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2. 下图为春节在M地旅游的中国游客拍摄的海边日出照片。读图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 . 东南 B . 东北 C . 西南 D . 正东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 . 18时10分 B . 7时20分 C . 16时40分 D . 5时50分 3.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 纬度 B . 大气环流 C . 地形 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 . 地面蒸发 B . 水汽输送 C . 大气降水 D . 地面径流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辐射更强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3)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 A .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 .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C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5.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10万头海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图1是东西半球略图。读图完成1-4题。 1.甲地位于 A.南美洲 B.大洋洲 C.太平洋 D.大西洋 2.乙地的经度是 A.70°E B. 110°E C. 70°W D. 110°W 3.丙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 B.西北 C.正东 D.正北 4.甲、乙、丙、丁四地,有一地与其它三地距离相等,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城市不同社区发展程度或功能差异,能够反映在社区人口迁移的结构上, 图2为某校学生对南昌某社区在某年的分年龄的人口移出、 移入数量的统计图, 读图回答5-8题。 5.因迁移造成人口变动最少的人群是 A.少年儿童 B.青年学生 C.中年劳动力 D.老年退休人员 6.从社区分年龄人口的移出、 移入状况看, 该社区最有可能是南昌的 A .艾溪湖住在区 B .小蓝工业园区 C .九龙湖行政区 D .中山路商业区 7.人口迁移对该区产生的影响是 图1 图2

A .人口密度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C.出生率下降 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8.该社区近期将增加的就业岗位最可能是 A .建筑工人 B .技术工人 C .幼儿园老师 D .老年人护理 图3是某月局地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9-12题。 9.图示时间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甲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乙地附近的洋流流向和性质表现为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12.图示时间甲地比乙地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月降水量更多 D.月平均气温更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4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6题。 图3 30 气压带 风带 海岸线 海洋 陆地 甲 丙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4分)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4分)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3、4题.

3.(4分)如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4.(4分)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 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5、6题 5.(4分)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6.(4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如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4分)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8.(4分)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在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如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9、10题.

高中高二地理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高二地理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编辑推荐]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中国()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中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一、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比较表。读表回答1~2题。 地区铁路水路公路 ① ② ③ ④ 1.③地区是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游

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 解析:③地区的铁路和水路运输所占比重都较小,而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公路所占比重最大,这最可能是我国地势起伏较大的西南地区。 答案: c 2.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 B.煤炭 c.粮食D.铁矿 解析:①地区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所占比重较小,这最可能是我国北方的黄河中游地区,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故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煤炭。 答案: B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下图铁路定线是线路起止点和必须经过的城市A、B、c。完成3~4题。

3.综合考虑城市位置、工程量、资源分布、工农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下列选线最合理的是 →B→→D→B→H→c →G→B→I→→B→H→c 4.图中铁路修通以后,城市区域地位提升最慢的是 解析:第3题,A→B→c选线经过不良地质地段、多次跨越大河、还要穿过山峰工程量大;B→H→c比B→I→c 路程要长且要跨越河流。第4题,铁路修通后,A和c成为铁路枢纽,E成为水陆交通交汇点,B是铁路线经过的一个城镇,交通枢纽发展要快。 答案: 川藏铁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王利娟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5~6题利用图表分析其数据等;7、8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根据题意计算该地日出时间;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中的材料就蕴含了卤虫的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7、8题,结合题意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9、10题,要求学生把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有粮食商品率掌握了,才能判读出表中的各个区域;27题,考查俄罗斯沼泽及其河流含沙量等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1题,就是要求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说出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些气候成因。28题(4)“根据图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降水曲线进行定性描述。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选择题答题情况(每小题2分)

根据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共45分,共30题,每题1.5分,每题只选一个最适宜的选项) 右图为某天气系统从近地面到高空的气流示意图。回答~题。 1.该天气系统发育强盛之时被称为 台风副高 热带气旋风暴潮 2.受该系统影响,某地吹东北风时,看图分析,该系统中心在 当地的 东部南部西部北部 3.在我国南部沿海,台风的风场中,破坏力最大的风是 偏东风偏南风偏西风偏北风,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点.点.点.点 5.该日悉尼和广州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地层剖面,其中坡面主要是基岩,其它地段为各种沉积 物。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补给水源最快的途径是 .坡面.洪积扇.河谷.湖盆 7.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远大于毫米.约为毫米 .约为毫米.远小于毫米 8.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坡面.洪积扇河谷.湖盆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本省市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9~10题. 9.城乡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10.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出生率.人口迁移.人口死亡率.人口密度 11.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2020年浙江高考地理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第5题。 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6、7题。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

(完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5年下期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北杨寨中学李刚 本次试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60分。总体上看题不是很难,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参考人数154人,及格人数43人,优秀人数10人,均分55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10分。相差82分,低分学生居多。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单选题基本上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的东西,学生做不上来,就是落实不到位。比如第4小题: 生活在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种是黑色人种,学生以为是白色人种。 第15小题:跨经度最多的是什么洋?(北冰洋)一些学生选错“太平洋”。 第二大题综合题失分较多。 第1题,得高线图,虽然平时强调的多,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做不到。第2题判断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按理说应该很简单,但是还是有些同学做不到。第3题看地图,很多学生不会做。第4题“西半球”比较简单,其中“在哪可看到北极星”,有同学做不到,失分较多。 失分原因: 一、考前复习重点的偏差。我老认为经纬网一章才是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所以考前侧重于本节的复习,忽视了期中考试以后内容的巩固。而此次考试经纬网只出了一个选择题,即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几乎等于没有考。而重点则在期中考试以后的内容,世界气候。世界发展差异。国际合作。世界居民这三章内容。这是本次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对地图还是不熟悉。不会看图。析图,还是局限于死记硬背。 今后措施:

一、着重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从图中分析数据,加强记忆,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二、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要抓住概念,世界之最,方法,总结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在作业本上做一遍,加强记忆。 三、关注文中的“小字部分”。这几年地理考试的“小字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增多。平时我总认为小字部分不考,实际上不是这样。小字内容还是重点考查对象。 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兴趣教学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