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溶液胶体

浊液

悬浊液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1 nm 1~100 nm >100 nm >100 nm 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Fe(OH)3胶体泥水、石灰乳牛奶、油漆

1.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

(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

(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

__________。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

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

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2CO3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

碱:NaOH、NH3·H2O等盐:NaCl、CaCO3等P2O5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

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CCl4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

(1)定义: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

(2)书写步骤:以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

①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BaCl2===BaSO4↓+CuCl2。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Cu2++SO2-4+Ba2++2Cl-===BaSO4↓+Cu2++2Cl-。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SO2-4+Ba2+===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

①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表示为:Ag++Cl-===AgCl↓。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和可溶性强碱生成水和可溶性盐的反应。

2.书写关键——“拆”(不能拆)

??

?

??单质、气体、氧化物

难溶物质:AgCl、BaSO4、CaCO3、BaCO3等

难电离物质:H2O、H2CO3、CH3COOH、

NH3·H2O等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1)生成沉淀。(2)产生气体。(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和水)。

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CO2-3+2H+===CO2↑+H2O Ba2++OH-+H++SO2-4===BaSO4↓+H2O

C .氢氧化铜加到稀盐酸中:

D .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u(OH)2+2H +

===Cu 2+

+2H 2O H +

+OH -

===H 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2-

3+2H +

===CO 2↑+H 2O

B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 2-

4===BaSO 4↓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 +

===Ag +Cu 2+

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 +3Cu 2+

===2Fe 3+

+3Cu

3.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KHCO 3+HCl===KCl +CO 2↑+H 2O

B .AgNO 3+NaCl===AgCl ↓+NaNO 3

C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D .2HCl +Na 2SO 4===2NaCl +H 2SO 4

离子共存的判断

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质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难溶性盐:Ca 2+

与CO 2-

3,Ba 2+

与SO 2-

4、

CO 2-

3,Ag +

与Cl -

、CO 2-

3。

(2)生成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 +

与CO 2-

3,HCO -

3、SO 2

3 HSO -

3。

(3)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

与OH -

、CH 3COO -

;OH -

与NH +

4、HCO -3

(4)溶液无色透明,不存在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Cu 2+

(蓝色)、Fe 3+

(黄

色)、Fe 2+

(浅绿色)、MnO -

4(紫红色)。

(5)其他隐含条件,如强酸性液中不存在与H +

反应的离子,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

与OH -

反应的离子。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 .Mg 2+

、Na +

、SO 2-

4、Cl

B .K +、Na +、HCO -3、NO -

3 C .OH -

、HCO -

3、Ca 2+

、Na

D .Cu 2+

、NH +

4、NO -

3、Cl -

2.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K +

、MnO -

4、Na +

、Cl -

B .K +

、Na +

、NO -

3、CO 2-

3

C .Na +

、H +

、NO -

3、SO 2-

4

D .Fe 3+、Na +、Cl -、SO 2-

4

氧化还原反应

1.只要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还原剂与反应产物的关系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H 4HCO 3=====△ NH 3↑+CO 2↑+H 2O

B .Na 2O +H 2O===2NaOH

C .Na 2CO 3+H 2SO 4===Na 2SO 4+CO 2↑+H 2O

D .2H 2O=====电解 2H 2↑+O 2↑

2.下列转化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H+―→H2B.MnO-4―→Mn2+

C.CO2―→CO2-3D.S2-―→SO2-4

3.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H2 + O2==2H2O (2)4P + 5O2==2P2O5

(3)2KCLO3==2KCL + 3O2(4)2HgO==2Hg + O2

[基础回顾]

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是()

A 2Na OH +H2SO4 =Na 2SO4+2 H2O

B Ba(OH)2 +2H Cl = BaCl2 +2 H2O

C K OH +H Cl = K Cl + H2O

D Cu(OH)2 +2H NO3 = Cu(NO3)2 +2 H2O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 +6 H+=2 Fe3++3 H2↑

B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 CO3-+H+=CO2↑+H2O

C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 SO4+2OH-=SO42—+Cu(OH)2↓

D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Ag Cl↓+NO3-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Ca2+、Cl—、CO3—

B Na+、Mg2+、SO42—、OH-

C K+、Na+、OH-、Cl—

D Cu2+、Ba2+、Cl—、SO42—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uO +H2=Cu +H2O

B CO2+Ca(OH)2=Ca CO3↓+H2O

C Fe2O3 +3 CO = 2Fe +3 CO2

D 2 Na + Cl2 =2 Na Cl

7.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浓硫酸的体积增大

B 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级别A级(基础) 1~71314 B级(能力) 8~1215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 2.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做饭用的不锈钢锅C.餐饮用的可口可乐D.消毒用的碘酒 3.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B)与混合物(A)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B)与氧化物(A)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及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5.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熟石膏、醋酸钠D.磷酸、乙醇钠、苛性钾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可逆反应D.置换反应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2.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Cl-→Cl2B.FeCl2→FeCl3 C.C→CO2D.KMnO4→MnO2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 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Cl-,所以NH4Cl不是盐 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 4 5.下列反应中,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a2+=BaSO4↓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 2 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7.下列自然、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动物呼吸B.植物光合作用

必修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 (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 3-不可拆、HSO 4-要拆开。 3、H + + OH -= H 2O 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 2+(蓝色)、Fe 3+(棕黄色)、Fe 2+(浅绿色)、MnO 4-(紫 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 -、CO 32-、HCO 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 +、NH 4+、Al 3+、Fe 3+、Mg 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2)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C+2CuO △2Cu+CO 2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 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 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目录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复习思路 一、考纲要求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第二节离子反应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考纵览

高考命题探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探究:物质的分类主要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考查角度是对概念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侧重胶体性 质与应用的考查。形式探究:(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分 散系的知识考查频率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个别选项中。 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探究: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的判断、离子是否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判断两种题型考查。综合分析每年的高考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主要涉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拆分问题、是否遵循守恒问题、是否注意用量等三个方面知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出现在第Ⅱ卷中,根据题目要求填空;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水解反应、是否能发生络合反应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离子检验与推断与离子共存有密切联系,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较强。形式探究:(1)离子共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的热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是必考点。(3)离子的推断与检验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甚 至有实验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探究:本节考查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三是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形式探究:通过分析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在理综的考试中一般很少以完整的题目单独出现,往往与其他知识点融合,分散到不同题目中进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多在选择题的某一选项中出现。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得失电子守恒思想为基础的“新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在填空题中多有出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重点。高考常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融合在一起考查,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往往用到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这 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全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100n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index_clip_iage002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100n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index_clip_iage004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点击图片可在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 一、课程标准(复制本学科本课课程标准要求): 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目标分解 1. 根据本学期学时长和化学必修内容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分做调整:本学期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最后一章(正好是必修一三四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内容,基本学期完成必修阶段的主体部分。 2. 根据学生目前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为初高中衔接顺利过渡,将教材教学顺序作适当调整:先学第二章,然后学第一章的物质的量,而第一章实验内容分散到第三和第四章学习,这样既很好地进行初高中衔接过渡,又能温故知新,开启新内容的学习,降低了初高中转换的台阶,让学生迅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3. 用两节课完成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反应的归纳梳理,并进一步从分类角度深入认识物质类别与性质关系,从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温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特点和方法,然后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三、问题设计 1. 列举初中所学化学物质,并对其进行分类,从分类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再应用于解决新问题。 2. 对混合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是什么,胶体的特征有哪些?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 4. 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四、评估方式(主要呈现课堂例题和课后精选习题、以及其他) 第一和二课时 【例题1】用线将物质与其所属类别连起来。 NaNO3钠盐 Na2SO4钾盐 K2SO4硫酸盐 KNO3硝酸盐 【例题2】观察下列反应方程式,分析氧化物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 (1)CO2 +2NaOH = Na2CO3 + H2O (2)SiO2 +2NaOH = Na2SiO3 + H2O (3)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4)CuO + H2SO4 = CuSO4 + H2O (5)Al2O3+3H2SO4 = Al2(SO4)3+3H2O (6)Al2O3+2NaOH = 2NaAlO2+H2O 【例题3】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下列几组物质进行分类。 (1)H2SO4、HNO3、HCl、H2CO3 (2)Fe2O3、CO2、CO、CuO (3)Cu(OH)2、Ba(OH)2、NaOH (4)Na2CO3、BaCO3、NaHSO4、NaHCO3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 瓶”,用富勒烯(C 60 )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瓶”、双氧水、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B.石墨和C 60 互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 60 是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杨万里《戏笔》中写到“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 铜,Cu 2(OH) 2 CO 3 属于碱式盐 C.《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食物腐败、钟乳石的形成、植物光合作用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3.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CO+CuO Cu+CO 2 B.2Al+Fe 2O 3 Al 2 O 3 +2Fe C.2O 3 3O 2 D.Cl 2+2FeCl 2 2FeCl 3 5.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可 B.滴入1 mol氯化铁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有6.02×1023个分散质微粒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所以冰水混合物也不是电解质 C.通入CO 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D.Cu2+的氧化性比H+强,所以向CuCl 2 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铁屑时,可能没有气泡冒出 7.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将17 g甲和15 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2 g D.若甲为酒精,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 O42- BaSO 4↓+H 2 O

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二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l2(SO4)3 =2Al3+ + 3SO42- B.AlCl3 = Al3+ Cl3- D. M g(N O3)2 = Mg+2 +2NO3- D.KMnO4 =K+ +Mn7+ +4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 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 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 3.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FeS +2HCl = FeCl2 + H2S↑ B. Fe +H2SO4 = FeSO4 +H2↑ C. FeO + 2HCl =FeCl2 +H2O D. Fe2O3 +3CO = 2Fe +3CO2 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32- + 2H+ = H2O +CO2↑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 +6H+ = 2Fe3+ +3H2↑ 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 + 2H+ = H2O +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 OH- =H2O 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是() 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 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气、液、固态),有9种组合方式的 6.下列各组,可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是() A.Na2CO3、Na2SO4、K2CO3、K2SO4 B.石灰石、氯化钙、纯碱、氯化钠 C.干冰、一氧化碳、石墨、金刚石 D.氢气、盐酸、苛性碱、小苏打 7.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分散系,需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的是() A. 溶液和浊液 B. 胶体与胶体 C. 溶液与胶体 D. 溶液与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编准备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

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 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 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四离子反应学业水平过关

专题四离子反应 学业水不平过关(四)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深圳学考模拟)下列物质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HClO溶液B.KClO3溶液 C.HCl水溶液D.KCl固体 解析:HClO溶液、KClO3溶液无氯离子,KCl固体有Cl-但不能自由移动。 答案:C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气B.二氧化碳 C.氯化钠D.蔗糖 解析: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C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CO2自身电离出来的,故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C 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碳酸钠B.蔗糖 C.氢氧化钠D.硫酸 解析: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大多数都是非电解质,如CO2、NH3、蔗糖、酒精;酸、水都是共价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水中可以电离,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B 4.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D.熔融氢氧化钾 解析:氯化镁晶体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不导电,A项排除;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B 项氯化钠溶液排除;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无论气态、液态和固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没有导电性,C排除。 答案:D 5.NaCl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其本质原因是( ) A.电解质 B.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C.存在电子 D.存在离子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物质导电性最差的是()。 A.稀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铁丝D.固体食盐2.(2016 北京市东城区期末考)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金属铜B.碳酸钠晶体C.硝酸钠溶液D.熔融氯化钠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4.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B.Cu(OH)2与稀HNO3反应 C.KOH与稀H2SO4反应D.NaOH与醋酸溶液反应 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OH-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6.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HCl—→SO3—→石墨—→液氧 B.NaCl—→乙醇—→铁—→空气 C.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 D.KCl—→NaNO3—→氯气—→石灰水 7.(2016 甘肃省榜罗中学期末考)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氯化钠液与硝酸钾液B.硫酸与烧碱液 C.铜绿与盐酸D.硫酸铜液与铁钉 8.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下列叙述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导电能力肯定最强B.当沉淀为最大值时,导电性最弱C.先变强,后变弱D.逐渐变弱 9.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 ...的是()。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2.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Cl-→Cl2B.FeCl2→FeCl3 C.C→CO2D.KMnO4→MnO2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 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Cl-,所以NH4Cl不是盐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 4 5.下列反应中,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a2+=BaSO4↓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 2 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7.下列自然、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动物呼吸B.植物光合作用 C.金属生锈D.石膏点制豆腐 8.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的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2- 4B.Cu2+和Cl C.K+和SO2- 4 D.Ag+和NO- 3 9.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微粒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10.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 nm之间 D.该分散系很稳定 11.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最大的是()。 A.自来水B.0.5 mol/L盐酸 C.0.5 mol/L H2SO4 D.0.5 mol/L NaNO3 12.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B.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D.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13.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A.CO2- 3、Cl-B.NO- 3 、Cl- C.NO- 3、SO2- 4 D.OH-、NO- 3 1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答案】 B 【点拨】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A错。由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构成的物质也是混合物,如O2和O3,C错。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有些含氧的物质,如H2SO4不是氧化物,D错。 2.(2009-2010豫南七校期末)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 【答案】 D 3.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答案】 A 【点拨】B中的Na2CO3虽俗名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盐。C中的NH3·H2O 为碱。D中的Mn2O7为酸性氧化物,而Al2O3为两性氧化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 A 【点拨】B项:CaO+H2O===Ca(OH)2,属化学变化;C项:O3为单质;D项:CuSO4·5H2O 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 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 B.有丁达尔效应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答案】 C 【点拨】此题虽然属基础题,但涉及的知识较多,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而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故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 6.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答案】 D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SO2-4+Ba2+===BaSO4↓来表示的是() A.BaCO3+H2SO4===BaSO4↓+H2O+CO2↑ B.BaCl2+Na2CO3===BaCO3↓+2NaCl C.Ba(OH)2+CuSO4===Cu(OH)2↓+BaSO4↓ D.BaCl2+Na2SO4===BaSO4↓+2NaCl 【答案】 D 【点拨】A中BaCO3难溶,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B中无硫酸盐;C中Cu2+和OH-也参加离子反应,故选D。 8.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Cl-、Fe3+、NO-3、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