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思面授班 高三生物 班 讲义 2014年 4高二第4讲

学×思面授班 高三生物 班 讲义 2014年 4高二第4讲

学×思面授班  高三生物 班 讲义  2014年 4高二第4讲
学×思面授班  高三生物 班 讲义  2014年 4高二第4讲

要求层次

具体要求

ⅠⅡ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其他植物激素

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植物的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和向水性等。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通常比较慢,只能通过慢速摄影技术来捕获。

一、植物向光性的探究

(一)探究历程

实验材料:胚芽鞘

年代

科学家

实验过程结论知识点睛

新课标剖析

第4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19世纪末达尔文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②胚芽鞘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

④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以下+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

端受单侧光刺

激后,就向下面

的伸长区传递

某种影响,造成

伸长区背光面

比向光面生长

快,使胚芽鞘出

现向光性弯曲。

1910年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

端产生的影响

可以透过琼脂

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胚芽鞘的

弯曲生长,是因

为尖端产生的

影响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匀造

成的。

1928年

温特

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温特认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1931年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二)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胚芽鞘的尖端(分生区)能产生生长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伸长区背光侧

的细胞比向光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1.胚芽鞘中与向光弯曲生长相关的部位

2.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

导致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的原

因是: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其产生的生长素

从向光一侧往背光一侧发生了横向运输。

3.生长抑制物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他们用向日葵、萝卜等作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材料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质却多于背光一侧。

目前,有关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还在继续。科学往往就在类似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发展。

4.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机理

①酸生长理论:可解释生长素所引起的快速反应。

生长素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质子泵活化,质子泵消耗ATP将细胞内的H+泵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中pH值下降。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断裂,某些多糖水解酶(如纤维素酶) 活化或增加细胞壁松驰。细胞壁松驰后,原生质层受到的压力减小,使细胞

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的增长。

②基因活化学说:可解释生长素诱导生长的长期效应。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但在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基因是处于抑制

状态的,生长素的作用就是解除这种抑制,使某些处于“休眠”状态的

基因活化,从而转录并翻译出新的蛋白质。

生长素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后,会诱导形成IP3(肌醇三磷酸),IP3打开细胞器膜上

的Ga2+通道,释放液泡、内质网等细胞器中的Ga2+,细胞质基质中的Ga2+水平增加,Ga2+进入液泡

置换出H+,刺激细胞膜上的A TP酶活性,使蛋白质磷酸化,活化的蛋白质因子与生长素结合形成复合

物,再移到细胞核作为转录因子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基因解阻遏,基因开始转录和翻译,合成新的mRNA

和蛋白质,为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合成提供原料,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一)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其他部位: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合成生长素,但数量很少。

(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1.极性运输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

生长素(IAA)主要是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的,合成

后即被运输到植株各部和根中。IAA的运输是单向的,只能从植

株顶端往下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现在已知,IAA分子是在薄壁

组织中顺序穿过一个个细胞而向植株下部运行的。由于各细胞的底

部细胞膜上有些携带IAA的载体蛋白质,顶端细胞膜上没有这种蛋白质分子,所以IAA只能从细胞底部由载体蛋白带出再进入下面的细胞中,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故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其运输速度比物理扩散约快10倍,缺氧会严重地阻碍生长素运输。

生长素的化学渗透极性运输假说如下:

细胞膜的质子泵消耗A TP将细胞内的H+泵到细胞壁中,所以细胞壁pH较低(pH=5)。生长素在酸性环境中羧基不易解离,主要呈非解离型(IAAH),较亲脂。IAAH被动地扩散透过细胞膜进入胞质溶胶;与此同时,阴离子型(IAA-)通过透性酶主动地与H+协同转运进入胞质溶胶。IAA就通过上述两种机理进入细胞质。

胞质溶胶的pH较高(pH=7),IAAH解离为IAA-,因此胞质溶胶中的大部分生长素呈阴离子型(IAA-),IAA-比IAAH较难透过细胞膜。细胞基部的质膜上有专一的生长素输出载体,它们集中在细胞基部,能从细胞内单向输出IAA-。当IAA-进入细胞壁空间时,立即被质子化为IAAH。

IAAH又顺着浓度梯度由细胞壁扩散进入其下部相邻细胞内。

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成熟叶子合成的生长素可能就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的被动运输。这已经能够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即在叶面施加外源性的生长素,在根的基部能够检测得到;在根部施用外源性的生长素,在叶子上也能够检测得到。

2.横向运输

(1)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原因

(2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感光部位,如胚芽鞘尖端。

①向光性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5.6,距离高考30天) 1.(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 (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其 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免疫,其中细 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的结构基础是 。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HBV )是一种DNA 病毒,它能侵入人体 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 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 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 是 。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 管A 端与B 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 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1)高尔基体(2)非特异性 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 细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 (4)自身免疫 效应T 细胞 (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 方案: Ⅰ 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 或b 表示) 是 。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哥哥 妹妹 本人 枯否氏细胞吞噬作用示意图 A 肝脏细胞 B 血流方向血管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1分) (1分) (1分)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华版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 念 ..................................................................... .. (1) (一)课程性 质 ..................................................................... .. (1) (二)基本理 念 .....................................................................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 ..................................................................... . (2) (一)学科核心素 养 ..................................................................... . (2) (二)课程目 标 ..................................................................... (3)

三、课程结 构 ..................................................................... (3) (一)设计依 据 ..................................................................... (3) (二)结 构 ..................................................................... . (4) (三)学分与选 课 ..................................................................... .. (4) 四、课程内 容 ..................................................................... (4) (一)必修课 程 ..................................................................... . (4) 模块 1 分子与细 胞 ..................................................................... .. (4)

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P4)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6) (1)理论意义: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奥秘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教育心理学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学实践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四、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P14) (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 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性。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的搜集研究对 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 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 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 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五、什么时候成为独立学科 1903年 第二章学生心理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P3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P34)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平衡化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8) 在他看来,心理发展是人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高考遗传真题汇总精编版

高考遗传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在白色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其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的结果,为了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验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2.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4.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5.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7.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键词是: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 (二)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 除绪论部分外,内容主要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知识掌握心理学; 3.技能形成心理学; 4.品德心理学; 5.教学心理 二、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在盛行唯智主义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初尝人生经验,感受发现的喜悦,回味奋斗的乐趣,体味创业的艰辛,领悟朋友的情谊,重温父母的恩情,理解老师的胸怀。 三、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习 ?教学是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心理学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指导方法。 ?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实例1: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1)尝试法 ?(2)有次序地计数 ?(3)知识建构法 ? 四、学习动机含义、结构与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选考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选考考纲)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 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4.综合运用能力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巾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品质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考核,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生物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l、2、3三个模块和选修l、3两个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分为必考题和加试题。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一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捕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能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进行解释、判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观察、检测、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c一应用:能在新情境巾使用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总结、推广;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实验思路,合理评价有关观点、实验方案和结果。

当代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

1.当代教育学的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学习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2.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 答: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围绕学习过程的内容有: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个体差异与教育和学习动机,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以及各类学习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等。教学心理的发展要晚于学习心理。 3.比较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同化和顺应不断平衡的过程,个体在不平衡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样,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维果斯基认为发展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际交往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既不在主张毫无根据的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维果茨基发展理论对几教育的影响: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建构主义者们不再局限于仅仅强调教学的结果和处外部变量,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部变量,如一些变量性和过程性变量。在维果茨基思想的启发下,教育研究者对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 ○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 ○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按照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内的并且难度适当的学习材料。而最近发展区是个动态的区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反馈。 ○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4.简要的叙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何影响? 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有 (1)感觉通道 ○1视觉型学习者。 ○2听觉型学习者。

高三生物复习经验交流(完整资料)

好的策略-助你追梦的脚步更快、更稳-二中一轮复习经验总结 今天,抱着交流的目的来介绍我校生物复习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基本上都占在80%左右,考纲以外和课本以外的内容很少。重点考查双基,尤其是能力方面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 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存在以下四种现象: 现象一:课本内容记不清,课外内容注意听 现象二:口头提问象真会,考试做答却不对 现象三:复习就是做资料,教材考纲全丢掉 现象四:主干知识没过关,偏难险怪用力专 我们的学生,总体情况是尖子生少,总等水平的偏多,而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直接决定着后续复习的效果,继往开来,扎扎实实抓好该一轮复习是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基础,提高生物学高考成绩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既要传承一些经典的举措,也要与时俱进和创新,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在高三一轮生物学复习中的几点做法。 1、多角度研究高考,并注重实效 注重研究的实效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教师首先须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同时与考试说明、教材一起综合分析,清楚高考复习内容和范围,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以及难度和深度。 通过高考等各类大型考试评分标准来指导学生答题学生的规范答题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评分标准是高考阅卷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大致看出对学生答题的要求。注重对历年来的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研究,细心揣摩、分析,总结出答题的规范、注意点,以便在平时的复习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减少答题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 2、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 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使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使高三生物学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尝试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理念下的“多步情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复习。例如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第一步预习交流,预习题目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加以强调,花很少的时间将该节知识梳理了一遍,高效快速;第二步质疑辩论,对学生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如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能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进行课堂辩论,期间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第三步延伸讨论,选择本节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设置问题梯度,该过程原料是什么,在发生着什么,说明了遗传物质的特点是什么,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最后总结归纳、自主提问,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反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此教学模式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现象,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堂课,发出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评价、纠正和总结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预想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高校组)复习资料--超详细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高校组)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 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高三生物最新信息卷(三)

生物(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一般比较微小,通常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B.一般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物质进出细胞速率与其体积大小呈负相关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代谢 2.下图为植物根尖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1、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录时,图示I、Ⅱ片段需要解旋 B.a基因变为A基因,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末端存在终止密码子 D.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3.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1种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 B.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 C.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D.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生的热量减少 4.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 B.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C.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 D.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 5.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研究人员连续6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 B.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 C.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37吨以内 D.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进行捕捞 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B.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不患遗传病 C.双亲遗传物质均正常,后代也可能患遗传病 D.子代的致病基因均由父母双方共同提供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 29.(9分)研究者为了研究外加葡萄糖对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响,分别在甲组(暗条件,加足量葡萄糖)、乙组(光照条件,加足量葡萄糖)和丙组(光照条件,不加萄糖)三种条件下培养小球藻,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请写出直接影响小球藻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三种大量元素___________。(除C、H、H元素外) (2)分析图1可知,添加葡萄糖对小球藻细胞的_________含量有显著影响。 (3)图2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加足量補萄糖培养条件下小球藻生长最快,主要原因是 。 (4)缺少钾盐,植物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受阻,光合速率下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 。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 第一次接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当时市面上有关教育的心理学教材有很多,比如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最后,权衡再三,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主编为陈琦和刘儒德。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自从1997年第一版问世之后,于2007年再版,此次修订对教材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文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该书属于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并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在全书后面还罗列了参考文献。文字上力求文字简练,概念明确,举例精当,引文翔实,新增许多图片、图解和表格。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材料,可作为各种教育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还可用作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参考用书。时隔一年之后再看此书,其主要知识点依然历历在目,深感此书体系之科学、逻辑之严谨,语言之简练,内容之翔实。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学生与教师心理,着重介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体差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成长与倦怠;第三部分是一般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心理导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动机,这部分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第四部分是分类学习心理,涵盖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策略与品德的形成;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有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定。最后是参考文献与英文文献。从总体上看,本书的逻辑体系十分明晰,最开始介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定义以及发展历史,让初学者了解有关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知识点,很容易上手,并将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简洁的语言中突出了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紧接着,就“学”与“教”展开了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以及教师心理的研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实际上都是介绍学习心理,只不过第三部分是从总体上对学习心理这一教育心理学从始至终的研究重点作详细介绍,包括学习的有关知识,三大理论流派的大概发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30天)5.6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距离高考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1 。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其消化病原微生物(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免疫,其中细 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的结构基础是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枯否氏细胞吞噬作用示意图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能侵入人体。染率高达60%的肝细胞并在。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肝细胞内增殖血管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血流方向 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A B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肝脏细胞是。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管A端与B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1)高尔基体(2)非特异性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1分)(1分)(1分) 翻译转录翻译转录蛋白质蛋白质RNA RNA DNA DNA 复制复制 (4)自身免疫效应T细胞(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Ⅰ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 是。 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 外外祖祖父母哥妹本祖祖父母亲亲哥妹人母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单选题.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 单选题(一)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o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注意过程 正确答案:D知识点:心理学的对象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徳 B.詹姆士 C.冯特 D.马斯洛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3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A. 1789 B. 1879 C. 1897 D. 1978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4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结构 B.无意识 C.行为 D.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A知识点:理论流派 5强调应该把人的心理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主张“整体大于部分Z和”的流派是()o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D知识点:理论流派 6以下哪位心理学家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A.皮亚杰 B.奈塞尔 C.布鲁纳 D.奥苏泊尔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7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白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8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流派是()0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9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来表示的心理学流派是()0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A知识点:理论流派 10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的流派是()。 A.认知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11研究人与机器的关系,目的在于达成人机合一理想状态的学科是()。 A.管理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正确答案:B知识点:分支学科 12冋答心理与行为“是什么”的心理学研究任务是()。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正确答案:A知识点:心理学的任务 13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耍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o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A、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 B、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 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①合成多肽链时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但不需要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 ②⑤合成多肽链时需要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这其中有催化多肽链合成 的酶,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②错误;⑤正确; ③要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③ 正确; ④要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需要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为模板,④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正确;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感受器,B正确;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D错误。

当代教育心理学

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

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质性方法强调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做法、看法和体验,强调事件的整体性和情境性,强调随着资料的积累动态地主事研究问题和资料收集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质性研究并不是理论思辨、个人见解或经验总结,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都坚守实证主义的立场,都强调以“事实资料”为基础。 5、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答: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体现出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行动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环节:(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

【2019年整理】高三生物复习资料

高三生物必修1考前阅读指导 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3)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内容:(重在理解)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 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895年德国的魏尔肖修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4、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O>C>H>N>P>S 【O元素最多(65%)】 干重百分比:C>O>N>H>P、S 【C元素最多(48.4%)】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流程见世纪金榜P11,应用如P12例3) 糖类的检测:还原糖:试剂斐林试剂现象砖红色沉淀 淀粉:试剂碘液现象蓝色 脂肪的检测: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现象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检测:试剂:双缩脲试剂现象紫色 6、氨基酸的通式: 结构特点: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 个碳原子上。 7、多肽链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催化、运输、调节、免疫功能 8、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所用的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DNA被甲级绿染成绿色,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盐酸的作用:(1)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2)使染色体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调节染色剂pH 蒸馏水的作用:(1)配制染色剂(2)冲洗盐酸,防止盐酸影响染色 用酒精灯将载玻片烘干的目的: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在死亡时,溶酶体 的水解酶,会破坏细胞内的结构,包括DNA和RNA等。 该实验的基本步骤是: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低后高) 9、参与遗传物质组成的糖:五碳糖(包括核糖和脱氧核糖) 植物细胞中嘴重要的二糖:蔗糖、麦芽糖 多糖: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乳糖(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多糖:糖原,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糖类的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10、脂肪的作用:主要的储能物质;对于高等动物和人还有保温、减少器官的摩擦、缓冲外 界压力,以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 体内还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