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5课时 简单的分数减法

第5课时 简单的分数减法

第5课时  简单的分数减法
第5课时  简单的分数减法

第5课时简单的分数减法

教学内容:P104例2,练一练,练习二十二4-7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数减法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练习

1 3 3 4

2 1

+ + +

8 8 10 10 5 5

指名三人板演,全班齐练于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选择一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口答。

十分之九里有几个九分之一;六分之五里有几个六分之一;

七个十分之一是多少;四个七分之一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能用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是多少个几分之一,求出得数是几分之几。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出分数减分数的结果。

二、新课

1、出示例2,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结合提问,并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提问:怎样求还剩多少米?

指名列出算式,试算结果。

集体评议。

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像样的分数减法叫做同分母分数减法。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请大家看书,说说和你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提问:计算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

3、小结: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合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每幅图的意思。

指名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四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

结合图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认为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5-7题。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 设计(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学习十几减9、8、7、6之后一课时,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 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 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自制数字卡片。教学 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教学 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 (一)开火车。 9+3= 15-8= 17-9= 13-7= 12-6= 4+7= 12-9= 11-8= 13-9= 14-9= 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 9+()=12 6+()=11 8+()=12

7+()=12 7+()=11 9+()=11 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同伴汇报,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练习引入,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尝试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 1.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汇报,个别提问计算时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 “破十法”:根据学生语言表征,教师可相应板书算式; “想加算减法”:学生说出会算加法算式的加数,利用减法的关系,得出结果; “熟练直接背出答案”:看到这个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就能直接说出差是多少; “一个一个数”:从总数里一个一个减,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算法,对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有相同点,在加法算式中会求一个加数,转化成减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数现在变成了减数,利用迁移、转 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现简捷。 (三)算式比较,引入课题 教师: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与之前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针对每列算式中减法的变 化,减数分别是是5、4、3、2,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引入课题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3--94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绿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学具:练习纸,绿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分数。 师:你能看图说出分数吗?你是怎么得到的? 2.填空 师:说得真好,我来考考大家。小组开火车。 63是( )个6 1。 84是( )个8 1。 73是( )个7 1。 同学们做的可真棒! 3.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分数加法的探索 ①出示例5, 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同学们爱吃吗? 生回答爱吃。 师:小明和小华也喜欢吃,看图说一说他们各吃了多少?生:小明吃了八分之五。小红吃了八分之二。 师:5 8 是什么意思? 2 8 呢? 生1: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 生2:小明吃了5个1 8 ,小红吃了2个 1 8 。 师: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回答,板书:5 8 + 2 8 师:你知道结果是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画图看看。 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拿出练习纸,一块巧克力 用红色表示小明吃掉的部分,用绿色表示小红吃掉的部分。 想一想,他们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展示作品。 师:他们一共吃掉了这块巧克力几分之几?(7 8 ) 你怎么得到的? 生:巧克力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加起来就是7份, 8份里涂了7份,就是7 8 。 师:除了涂一涂,你认为还可以怎么想呢?(教师引导到5个1 8 加……) 规范: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师:某某同学说的真是棒!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 指名两位同学说: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齐说: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

《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偃师市伊洛学校小学部 张红晓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执笔人张红晓 教学内容: 第93---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导学案,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设疑导学: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吃。这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大家高兴吗?(出示情境图)我想吃它的两份,谁知道老师吃了它的几

分之几?(指名回答)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如果该你吃了,你想吃几份呢?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咱俩谁吃得多? 刚刚发现孩子们不但爱吃,还爱学习,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小明和小红也很爱吃巧克力,咱们看,(出示例5的已知条件)他俩谁吃得多?(小明)你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教师相机梳理板书: (1)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多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谁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提问,教师板书算式) 板书:58 +28 = 58 -28 = 教师强调分数加减法算式书写格式:加号、减号和等号与分数的分数线对齐。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与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明确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 1、合作探究: 根据导学案(一)的内容提示,小组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展示交流: (1)定人汇报,师及时点拨: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图片。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课件出示)复习题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定学生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2.摆一摆。利用信息条件,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20以内退位减法 第4课时

第4课时十几减8、7练习 课题十几减8、7练习 学习目标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计算“十几减8、7”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感、运算能力) 2.在观察、操作中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的多 样化,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加减法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环节教学 设计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设计修 改 备注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评价 设计 任务1:回顾梳理上节 课学习的十几 减8.7的知识 点。 任务2: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整理知识 点。(画图或 填表的方式) 力争做出有自 己特色的整理 单在课上交 流。 独立思考,能完整梳理一 种方法 完整梳理两种方法,书写 工整, 完整梳理十几减8.7的 多种计算方法,书写工 整,图文结合,简洁、清 晰。语言表达有理有据让 其他学生理解 课前布 置学习 任务并 提出评 价标准 过程 实施 设计 (预 设) 活动一:展示交流自己的整理单。 1.老师提出交流任务及评价标准 师:课前,让同学们回顾梳理了上节课学习的 十几减8.7的知识点,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评价标准:知识点梳理系统完整,能 体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语言表达 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图文结合。自己对着评价标 准看看你能得几颗星。 2.班内汇报展示评价。 (1)汇报“十几减8.7”知识体系。 ①教师提出评价标准 师: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汇报整理单。 这里老师提出要求:希望汇报同学对知识归纳

总结,系统层次的汇报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评价工作。 ②学生汇报,生生评价 预设 生1: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是十几减8.7,我们 学会了“平十法”,“平十法”就是用连减的方式 计算。 生2:计算十几减8.7的方法还有“直接数”“想加算减”“平十法”“破十法”,我觉得“破 十法”最好用,运用“破十法”要先减后加。 【教师导语】: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 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数学礼物,你们想要么?(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7”的减法,这节课先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减法习题,看看谁做得 又对又快,还会说计算方法给同桌听。 出示:14-8= 15-7= 13-7= 16-8=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汇报:学生交流方法,并相互补充。 方法一(破十法),把14分成10和4,10-8=2 2+4=6 方法二(想加算减法),8+(6)=14 14-8=6 方法三(连减法),把8分成4和4,14-4=10 10-4=6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同 桌听一听。 学生交流后,教师媒体出示加深印象:例如上节课 我们学习的15-8

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 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 5654+=5 10564=+=2 注意:因为5 10 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最后得数是2. 例题二 104 1059105109= -=-5 2= 注意:因为10 4 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 是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5 2 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 (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我们必须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

715 - 215 712 - 112 1 - 916 911 - 711 38 + 38 16 + 16 314 +314 34 + 34 二、连线 19 + 4 9 2 7377+ 145 +1 5 1 8 987+ 47 + 67 137 115 11141+ 18 +78 29 11 9 3 92+ 2411 +511 5 9 2121+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47 +37 = 714 (2)6 - 57 - 37 =577 -57 -3 7 =527 -3 7 =51 7 四、应用题 (1)一根铁丝长7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3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 (2)3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12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4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内容是学习十几减9、8、7、6之后一课时,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自制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孕伏探究的基础 (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 (一)开火车。 9+3= 15-8= 17-9= 13-7= 12-6= 4+7= 12-9= 11-8= 13-9= 14-9= 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 9+()=12 6+()=11 8+()=12 7+()=12 7+()=11 9+()=11 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二、练习引入,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尝试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

最新版三年级上数学 第四单元教案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验算,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算:(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列竖式板演,同时其他同学接龙报口算)谈话:一起来口算,先看一遍,把答案放在心里,算好了点个头告诉老师。 (接龙报口算) 评价:同学们口算算得真不错,我们再看看某某同学的笔算算得怎么

样。 2.笔算:35-23 35-27 提问:某某同学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吗?(板演、同学说过程)提问: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揭题:今天我们就在两位数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减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学校的图书馆里的书可多啦,瞧(出示图书馆场景)图书管理员汇报了今天的借书情况。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提问:求还剩多少本?你会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3.师:(指着算式)原有的本数减去借出的本数,就应该等于剩下的本数?那应该怎样计算呢? 你可以直接算一算,也可以在纸上写写,还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帮忙。(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国产电视的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_小数除法_的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教材分析 金福园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内容简析 1、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部分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部分是积、商取近似值;第四部分是循环小数;第五部分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等情境,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此规律的得出是借助实际情境得到的。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又是除数为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为小数的除法都要转

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学习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学习求积、商的近似值。货币最小的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就可以了,由此引入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通过“谁爬得快”的情境,计算蜘蛛和蜗牛平均每分爬多少米。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会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介绍循环小数。通过“电视广告”的情境,学习小数连除、乘除混合、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建议: 五、各小节知识及练习解读: 1、精打细算(小数除法(一)) 教材创设了“精打细算”,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自然引入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出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先帮助看懂图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求出11.5÷5和12.9÷6的得数。学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想出很多方法,通过交流和比较,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通过交流和比较,让学生体会整数除法知识迁移认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练习解读: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并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及说算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会进行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减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下面问题。 (1) 94里面有( )个91 85里面有( )个8 1 (2)55里面有( )个 51 5个5 1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41 1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91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53 92 4 4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课件展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老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 81,小明吃了两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2,小丽吃了一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 1……”。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利用圆形代替西瓜画面示意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1)、提问:小丽吃一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 81 小明吃2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8 2 两次合并起来,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算式:82+81=8 3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2个81加1个81是3个81,3个81就是8 3。 (4)、组织学生观察归纳。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探究同例2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看图列式 (1)展示长方形示意图。 请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小数除法(第一课时)

小数除法(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P. 15 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第1—3 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15 页的3 筒奶粉图和一道乘法应用题:⑴一筒 奶粉 500克,3 筒奶粉多少克?(生列式计算) 师板书:500× 3=1500(克)

2.引导学生改编成两道出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师板书:1500÷ 3=500(克)

3.引导学生把第二、三个算式以第一个算式比较,弄清已知未知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回答问题:(1)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揭示课题:我们已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小数除法的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先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知探究 1.教学小数除法的意义。 ⑴ 让学生将题中奶粉的克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小数并写 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5 ×3=1.5(千克) 1.5 ÷3=0.5(千克) 1.5 ÷ 3=0.5(筒) ⑵ 思考并回答。 ①如果改用千克作单位,每道算式的含义变了没有? ②它们 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小数除法的意义是怎样的?(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⑶ P.15 页的“做一做”。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简单的 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3--94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用分数加减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盒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又移动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蓝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学具:练习纸,蓝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分数。 师:你能看图说出分数吗?你是怎么得到的? ()()

2.填空 师:说得真好,我来考考大家。小组开火车。 3个是() 是()个 是4个() 1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3.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贴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分数加法的探索 出示例5,列出算式 师:图画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齐读。 生:小明吃了八分之五。小红吃了八分之二。 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生2:小明吃了5个,小红吃了2个。 师: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回答,板书:+ 师:你知道结果是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画图看看。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拿出练习纸,一块巧克力 用蓝色表示小明吃掉的部分,用红色表示小红吃掉的部分。 想一想,他们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展示作品。 师:他们一共吃掉了这块巧克力几分之几?() 你怎么得到的? 生1:每一份都是,小明吃了5个,小红吃了2个,加起来就是7个,也就是。

五年级数学上册3 小数除法练习课(第3~4课时)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神兽山市国中镇代古小学* 教师:虎之名* 班级:白虎陆班*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30~31“练习七”第2、5、6、7、8、9、10、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 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谁来说一说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指名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大家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 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训练作为练习课的热身,同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巩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为接下来“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做好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七”第2题。 (1)学生分四个小组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师:谁来说一说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注意哪些地方? 【学情预设】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然后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也扩大到相同的倍数,如果遇到被除数位数不够,要添0再除。 2.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七”第6题。 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大家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吗? 学生自主解答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可以用“面积÷宽=长”的数量关系来解答:68.4÷7.2=9.5(m)。 3.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7题。 (1)师:观察每列的被除数、除数、商,并和第一列比较,有什么变化? (2)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填空。 (3)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商不变的规律”,为熟练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4.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8题。 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大家能根据这些信息求出问题吗? (1)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2)集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告诉的信息有总收入455元,每平方米草皮的售价为6.5元,要求出售了多少平方米的草皮。可以用“总价÷单价=数量”这个关系式来求,即:455÷6.5=70(平方米)。 三、指导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七”第5题。 (1)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获知题目中的已知信息。 【学情预设】一个“苹果冠军”的质量是1.67kg,而一个普通苹果的质量是0.25kg。 (2)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情预设】“苹果冠军”和普通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冠军”比普通苹果重几千克? 师:同学们提的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设】“苹果冠军”的质量是普通苹果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集体订正。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教学提示】 学生上台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教学提示】 教科书P30“练习七”第5题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不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教师让学生再提一个数学问题,转到小数除法上面来。在计算“1.67÷0.25=6.68”这道算式时,一般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使学生养成良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除法 第四课时教案 北京版

教案小数除法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规训练 出示应用题:五年级一班有42名学生,在一次救灾活动中共捐款384元。 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并说一说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42名学生一共捐了384元。可以求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这个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很有爱心。)下面请想一想,应怎样列式解答呢? 用384除以42,用总元数384元除以总人数42人就等于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教师板书后:同意吗? 请同学们自己列竖式计算。 二、第一次试算。 师:遇到什么困难啦?(除不尽)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取近似数。 师:好主意!可是,怎么取呢? 生:保留两位小数。 师:你是从哪儿获得的这个信息? 生:我看到了问题中的“元”字。以前,在求小数乘法的近似数时,求多少元就是保留两位小数的。生: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分”,所以用“元”作单位通常只要保留两位小数。 三、第二次试算。 师生共同板演竖式计算。 当商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4”时——

提问:还要继续除下去吗? 生:需要继续除。因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要按千分位上的数确定“入”或“舍”。 师生一起除出商的千分位上的“2”。 师:还要继续除下去吗? 生2:不需要了。有了千分位上的“2”就能确定选择“舍”了。 师指出:我与大家的看法不同,其实当商到小数点后第二位“4”时,也可以不要继续除下去。大家这时只要看一看除法竖式的余数是12,它小于除数42的一半,所以商的千分位上的数肯定小于5,不必继续除就知道千分位上的数一定舍去。 四、开放式小结。 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你能帮助定个课题吗? 师板书课题后,师:在经历了两次计算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 1.爸爸要将13.5千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保鲜盒中,每盒最多装 2.5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个保鲜盒?(根据实际问题,采用进一法) 2.学生校服每套平均用布1.6米,68米可以做多少套? 3.计算下面各题 250÷23 2.04÷2.9 六、作业:P27页T2、3、4 七、板书 商的近似值 计算钱数时,保留到百分位。 取商的近似值时,近似到哪一位,就要看他的下一位。根据四舍五入取值。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6课时 循环小数

第6课时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34例7、例8,完成教科书P34“做一做”第1、2题和P36“练习八”第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意义,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经历循环小数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 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学情预设】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也会讲,有的说这个故事总是重复。 师:这个故事讲得完吗?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有的说总是出现相同的话,有的说重复出现,有的说不断出现,等等。 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 【学情预设】春、夏、秋、冬更替出现,星期一到星期天总是不断重复出现,等等。 师: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和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2.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3例7。【教学提示】 讲完故事后要让学生举一举生活中出现“循环”现象的例子。

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理解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

2.导入新课。 同学们真棒,昨天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计算。 2.学生认真倾听,明确本 节课的学习任务。 倍(2)68 25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 算) 10÷0.04= 2.4÷0.48= ※5.76÷1.8= ※8.7÷0.03= 答案:250 5 3.2 290 3.先计算,再观察被除数、除 数和商的大小变化。 我发现:在小数除法中,当除 数大于1时,得到的商比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得到 的商比被除数()。(被除数不 等于0) 答案:48 24 16 小大 5.妈妈买苹果花了34.56元 钱,每千克苹果9.6元,妈妈买了 二、自由交流,合作探究。(17 分钟) 1.观察思考。 (出示教材第29页例5) 12.6÷0.28 (1)讨论:这道题中被除数 和除数各有几位小数? (2)怎样才能把除数变成整 数? (3)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 的小数位数不相同的问题? 2.组织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尝试计算并讲解计算 过程。 4.引导学生完善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逐步用规范的 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3)填写教材第29页除数 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中的空 白。 (4)教师小结。 1.观察算式,小组中讨论 教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明确: 被除数有一位小数,除数有两 位小数;把除数变成整数,所 得除数扩大100倍,即小数点 向右移动两位;把除数变成整 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 点也要相应地向右移动几位, 位数不够时,少几位就补几个 “0”。 3.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自 己的计算过程:把除数0.28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成28, 要想使商不变,先在被除数的 末尾补一个0,再扩大到原来 的100倍变成1260,然后再计 算。 4.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然后填写教材中除数是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中的空 白,完成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第4课时 十几减7、6退位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年级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十几减7、6退位减法课时—总课时14——4 学习目标1、学生会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理解破十法 课前预习教材第14页例3 课型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 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13+7 12-8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自学 1、出示“鱼缸内金鱼的画面。”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并描述这一情景。 2、你能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吗? 3、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在小组内讨论,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讲(教师精讲点拔 1、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2、“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点) 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 面提高兴趣。 3、转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 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 提高练习速度。 5、练(以固学案出示, 完成做一做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3题。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 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结)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 13 - 7 = 6(条) 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13 - 6 = 7(条) 课后反思: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操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 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数形结合 1.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强化新知、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第3课时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26~27练习六第4、6、9、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现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演示讲解;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口算。 1.6÷4= 0.49÷7= 3.8÷19= 9.6÷6= 5.1÷17= 3.5÷5= 14.4÷12= 7.6÷19= 教师出示算式,让学生口算回答。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50.7÷5= 0.91÷65= 18÷48=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1)组织学生算一算,改一改。 (2)让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并指出题目中竖式计算错误的原因。 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可能会指出:第一个式子的商遗漏了小数点,第二个式子商的小数点后面少了一个0。 2.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9题。 提问: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比1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