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文翻译范本(基本无格式错误)

英文翻译范本(基本无格式错误)

英文翻译范本(基本无格式错误)
英文翻译范本(基本无格式错误)

英语专业文献翻译

题目: 基于交通服务感知质量的效用评价方法姓名: 丁贞钰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交通运输

班级: 101班

学号: 30210101

指导教师: 陈青春职称: 副教授

2013年11月2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基于交通服务感知质量的效用评价方法

Hideyuki Kita a Akira Kouchi b

a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Kobe, 1-1, Rokkodai-cho, Nada-ku, Kobe, 658-8501, Japan

b Infrastructural Planning Department, Chodai Co. Ltd., 2-20-6, Shin-machi, Nishi-ku, Osaka, 550-0013, Japan

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通过宏观交通状态数据评价微观驾驶环境的模型,并且展示一系列基于驾驶员视觉的交通服务质量估算方法的模型。该方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宏观数据评价行驶速度和时间间隔分配,第二部分评价作为行驶速度和时间间隔联合概率的基点效用。第三部分通过利用经验公式的基点概率分布估计基段效用。通过一个研究案列论证所提出的方法。

关键词:驾驶员感知;交通服务质量;基础效用评价;估计方法;交通调查数据;相关函数

1 引言

交通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利益。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驾驶员对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满意度。采取适当的基于驾驶员感知的方法来评价路用性能是必要的。弄清驾驶员服务质量感知结构对区分驾驶员感知服务质量也是必要的。

从驾驶员感知的角度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已经有了很大成就,研究人员对评价驾驶员感知结构的感知服务质量做了比以前更多的尝试,但是感知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依旧很少被人认识。基于驾驶员的感知结构的层次结构,包括基点服务质量、基段服务质量和基面服务质量。通过参考感知结构的服务质量,Kita(2000)提出了测量服务质量的方法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的基本思想是服务质量的最小单位是微观驾驶环境,比如在每个路段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相对速度和空间时间间隔。驾驶员对于特定路段的服务质量感知是这些基点服务质量的集合。然而关于感知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微观驾驶环境的数据却很难获得。另一方面,宏观交通状态变量,比如由微观交通状况变量集合的数据—速率,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车辆检测器。在给定宏观交通状况下,捕捉发生在什么样的微观环境和到什么程度是必要的。但是,没有研究与以上观点相关,直到本文作者对他的认识。

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通过宏观交通状况变量评价微观驾驶环境的方法,并提出一系列对宏观交通状态变量的基点服务质量的测量和对根据驾驶感知结构和服务质量层次结构基点服务质量的基段服务质量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上面的方法,获得有关驾驶员感知结构的宏观交通状况数据,评价基于驾驶员感知的基段服务质量。

本文组织如下。第2部分,概括评价服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第3部分,表述包括提出的方法论的一系列方法的概要和基本思想。第4部分,概述运用宏观交通状态变量估计微观驾驶环境的方法。第5部分,开发了一种联系基点感知服务质量和考虑认知倾向的基段感知服务质量的模型,并对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效用进行微观分析。第6部分,通过运用从车辆检测器上获得的实际交通状况数据检测本文所表述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第7部分,结论。

2 文献综述

已经做过很多关于驾驶员感知的服务质量评价工作。但由于篇幅有限,只把文献大纲列出如下。更多信息可以从Kita and Kouchi(2010)中获得。有一些研究阐述了交通服务质量应该基于驾驶员的微观驾驶环境的感知评价交通服务质量(Morrall and Werner (1990), Ishibashi et al. (2006))。有一些研究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展现与感知交通服务质

量的主观规定等级有相当高联系的交通状态变量。然而,驾驶员可能不一定只是基于只有一个交通条件变量评价服务质量,但可能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评价服务质量。有研究指出了驾驶员驾驶环境感知指标的多样性,虽然它们的研究内容不同。

上述研究提及的服务质量指标与舒适度、速度或安全性有关,但是舒适度、速度或安全性不是服务质量本身,而是它的决定因素。驾驶员的感知交通服务质量可以理解这些因素。在这些研究中,包含一些宏观交通状况指标,但是驾驶员不能识别宏观交通状况,只能识别他们周围视野内的驾驶环境,驾驶员可以通过这些驾驶环境感知基础服务质量。在这些研究中,没有提及宏观交通状况和微观驾驶环境的关系,也没有阐明宏观交通状况与驾驶员感知服务质量的关系。

根据2008年的NCHRP-616,对比迄今为止的方法,在HCM2010中城市道路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表达驾驶员感知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说明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尽管在NCHRP-616(2008)中考虑了像“每英里自动停车”这样评价一段路程情况的交通服务质量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驾驶一段路程的基段服务质量,也影响驾驶员行驶中的瞬时压力。这种行驶中给定时刻驾驶员感受到的压力可以被认为是基于驾驶员感知的基点服务质量。

在Kahneman et al.(1997)中,基于记忆和基于时刻的方法被提及作为联系在过去事件回顾性评价报告的经验效用和从当前主观经验的即时报告和包含在这个事件中衡量享乐和情感体验的“即时效用”方法。关于基于记忆的方法,接受过去事件的主观回顾性评价,整个事件的经验效用被定义为“记忆效用”。主观效用属于基于记忆的方法,并且在Kahneman et al.(1999)中揭示了“峰端规则”的存在,这个规则描述了人们记住事件的高峰和经验的结束。接着Kahneman的效用的概念,驾驶员的认知偏见影响他的主观评价,并且基段的服务质量不是基点服务质量的平均。由此推出,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需要阐述。如果揭示了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我们可以评价无论多长或几何形状道路的服务质量。

在2000年,Kita指出评价服务质量测试模型方法论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基于驾驶员感知的测试服务质量的方法论框架。至于基点评价,2000年Kita联系了行车压力和驾驶员周围的交通状况,提出了评价驾驶员面对的微观驾驶环境效用的模型。Kitajima and Kita在2003年运用在一段高速公路行驶的实验数据验证了他们提出的基于效用模型的性能。2005年Kita通过引入紧急减速时碰撞的可能性指数(PICUD)、追尾危险指数(Uno et al.2003)、代替了碰撞时间(TTC)等改进了模型。Kita and Kouchi在2010年揭示了顺序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早期感知影响一个事件服务质量的感知。他们提供了基于基点服务质量平均值和在一段路程中一系列基点服务质量的最坏高峰期的评价基段服务质量模型。

3 方法

3.1基于驾驶员感知的评价服务质量的方法论框架

Kita and Kouchi(2010)总结的服务质量感知结构如下:(1)驾驶员更可能评价服务质量通过综合素质几个影响因素,而不是一个交通状况变量。(2)驾驶员的感知服务质量是基于视野范围内交通状况的微观驾驶环境,而不是宏观交通状况。(3)驾驶员对于区段水平的交通服务质量的感知可能是对每一点的当地交通状况的服务质量联合感知。

图1所示,Kita and Kouchi(2010)展示了一个基于驾驶员感知所提出的评价服务质量的方法论概念性框架。首先,我们利用“即时效用模型”评价基点感知交通服务质量、基点效用。这个模型来源于没有考虑顺序效应的驾驶员周围微观环境。这个模型在下一章出现。之后,我们评价考虑顺序效应的关于驾驶员基点服务质量感知的基点感知

效用。基段效用的评价是通过集合这些点的基点感知效用。这表示驾驶员的基段服务质量感知。如果我们把宏观交通数据与一组在给定交通状况下发生的微观驾驶环境联系起来,那么可以通过获得的这个宏观交通数据评价基于驾驶员感知的基段服务质量。

图1基于驾驶员感知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概念框架

3.2本研究框架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图2展示了本研究的框架。第一部分是在给定宏观交通状况下,微观驾驶状况的评价。微观驾驶状况组成驾驶员面对的微观驾驶环境。研究中,我们关注微观驾驶状况数据中的“行车速度”和“时间间隔”,因此这两份数据被用在即时效用模型中。利用描述微观交通状况特点的理论模型评价来自宏观交通数据的微观交通状况。通过检验可能分布与实际频率分布的一致性对这些方法确认。

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微观驾驶环境的基点效用的评价。由于微观驾驶环境是由驾驶员自身车辆和相互作用的周围车辆的位置和车速组成,我们可以考虑微观驾驶环境作为这些微观交通状况联合概率分布。在本研究中,边缘变量时行车间距和行车速度,我们利用“耦合”来评价微观驾驶环境。耦合可以处理每个边缘分布不独立结构。基于理论模型的方法确认可以通过来自实际数据的基点效用频率分布和基于理论模型估计数据的基点效用分布的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第三部分是来自基点效用和集合模型分布的基段效用分布评价。研究中我们通过增加新的经验数据修改了Kita and Kouchi(2010)提出的聚集模型。为了估计一系列的基点效用,我们必须获得车辆轨迹的微观驾驶环境的数据,但是很难直接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估计在最简单情况下,只有一点的基点效用来评价基段效用分布,这种简单情况是指在特定路段各基点效用的分布是相同的。由于在稳定交通流中各基点效用之间的分布是一致的。通过微观分析测试分布。在确定了有效性之后,我们评价基段效用的分布,作为基于在确定的点和集合模型的基点效用分布的基段服务质量。

图2 研究框架 4 微观驾驶环境和基点效用分布评价

4.1 用于评价微观驾驶环境的模型

4.1.1 即时效用模型

Kita et al.(2005)和Kita and Kouchi (2010)提出了评价驾驶员感知的基点服务质量模型—即时效用模型。本研究借用了在Kita and Kouchi (2010)中的模型公式和参数。在给定的驾驶环境中,驾驶员选择最理想的操作,并试图通过使用这些操作改善驾驶环境。这意味着每个驾驶员,j ,选择可代替的驾驶操作,a i ,在这个事件中,t ,得到最大效用,U t

j ,

{}=max i

t

t

j ji a U U (1) 这里,U t

ji 是指在时间t 中驾驶员从四个可选的a i 中的效用,比如,匀速、加速、

减速和变道。研究假设最大效用与驾驶员的感知服务质量是相对应的。例如,当在拥堵的情况下,减速效用是四个备选中的最大值,选择减速。但是服务质量不好,因为由于理想速度与实际获得车速相差太大使得减速的效用水平低。四个备选方案中,驾驶员的效用假说如下:

=+t

t ji ji U V ε

(2) 选择概率P t

ji 通过Logit 模型获得,ε服从狄贝尔的独立同分布。每个操作的确定部

分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述。 01122=++t t t

t ji j j V L L v v λλμ-

匀速时 (3a ) ()0211=+t t t j j j V L v v v λμ-+? 加速时 (3b )

()0311=+t t t j j j V L v v v λμ--? 减速时 (3c ) 041122=++t nt nt

nt j j j V L L v v λλμυ-+ 变道时 (3d )

这里V t ji 是驾驶员j 在t 时刻的操作a i 做出的基点效用确定的;L t

1 是t 时刻最近的前

面车辆的PICUD 。L t

2 是t 时刻最近的后面车辆的PICUD 。L nt 1 是旁边车道前方最近车辆

的PICUD 。L nt

2 是旁边车道后方最近车辆的PICUD 。V 0 j 是驾驶员的理想速度。V t j 是t 时

刻驾驶员获得的速度,V nt j 是t 时刻旁边车道前方最近车辆的速度;

Δv 是速度改变量。λ1 ,λ2,μ,υ是参数。L t

2 ,L t 2 由驾驶员做出的选择确定,比如加速、减速、匀速、变道,以

上定义用于下列公式。

()()()()221102222022222t t j t t t j t t j t t t v v L s v t a a v v L s v t a a ????=+-?+??--????????=+-?+??--???????????

匀速时 (4a )

()()()22

110 2.752.7522t t j t

t t j v v L s v t a a ??+??=+-+?+??--???? 加速时 (4b ) ()()()22110 4.154.1522t t j t t t j v v L s v t a a ??-??=+--?+??--???? 减速时 (4c ) ()()()()221102222022222nt t j

nt nt t j t nt j nt nt nt v v L s v t a a v v L s v t a a ????=+-?+??--????????=+-?+??--??????????? 变道时 (4d ) 这里V t

j 是t 时刻驾驶员获得的速度,V t 1 是t 时刻前方最近车辆的速度;V t 2 是 t 时

刻后方最近车辆的速度;V nt

1是t 时刻旁道前方最近车辆的速度;V nt 2是t 时刻旁道后方最

近车辆的速度;S t

0 是t 时刻同车道车辆的相对距离;S nt 0 是旁道的相对距离;Δt 是响应时

间,a 代表减速度。

Kita and Kouchi (2010)通过运用在高速公路上收集到的关于微观驾驶环境和驾驶操作的数据分析了(3a )-(3d )的参数。由于篇幅有限,本研究只展示了这个试验收集的数据总括。关于驾驶环境数据,安装了电流耦合装置摄像头,并从视频数据中测量数据。关于基点服务质量的驾驶员主观评价,设置了基于初步研究的每30秒时间间隔,驾驶员评价区段服务质量为5秒。驾驶员说出不满的水平评价段使用了一个11级分数。基点评价的样本大小为206,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确定模型参数,结果如表1所示,这个参数标定是相当好的。

表1 即时效用模型参数估计值

*显著水平5% **显著水平1% ρ=0.35

L 1 L 2 μ υ 评价值

0.0110037 0.02211891 -0.0881876 -3.5800911 t 值 2.981**

6.659** -2.360* -5.212**

4.1.2 车速和时间间隔的分布模型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在不间断的速度数据流按照正态分布或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本研究中,我们假设速度数据两个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比如期望值μ和标准差δ。

至于时间间隔分布模型,之前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大量的模型。需要估计前后方车辆的车速和时间间隔的联合分布函数,所以研究模型不应太复杂。本研究选择最适合的模型是简单统计分布模型,像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Erlang 分布模型。

4.2 微观驾驶环境评价

如上述3.2节提及的,我们可以考虑微观驾驶环境作为那些微观交通状况的联合概率分布。这里我们借用“耦合”处理每个边缘分布的不独立结构。边缘分布函数是F v 1 ,……,F h 2 ,联合分布函数是F (v 1,……,h 2)。边缘函数与联合分布函数关系式如下。

()()()()()()()102111021210212,,,,,,,,v v v h h F v v v h h C F v F v F v F h F h -= (5) 当F (?)连续是C 是确定的,C 定义为标准联合边缘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

011221111111234512345,,,,,,,,v v h v h C x x x x x F F x F x F x F x F x -----= (6) 采用数值分析时,遵循每个函数分布和不独立结构的随机变量可以通过替换成每个边缘分布函数的反函数耦合产生的联合随机变量的[0,1]分布获得。有很多依照在边缘分布函数中的不独立结构耦合。有Gaussian 联合,t 联合,Clayton 联合和Gumbel 联合,通过检查他们的有效性,从4个中选择最合适的耦合。

4.3 基点效用分布评价

通过驾驶员在行车实验中驾驶操作选择的数据,保持匀速的比例大80%。由此可见,一开始,驾驶员选择匀速行驶,当行驶中他想改善驾驶环境,会暂时的选择像加速、减速、变道等驾驶操作。基点效用应该是4种驾驶操作中的最大值,但是仅仅由匀速效用代表基点服务质量只能是近似的基点服务质量。可以通过车速和时间间隔确定模型的输入数据—PICUD ,但是我们不能够从车辆检测器上获得空间时间间隔的数据。假设前方车辆通过点后保持匀速来感知交通状况,而空间时间间隔通过乘以前方车速的时间间隔减去车长得到。基于平均数据,假设车长为4.5m 。我们可以证实用实际车长和平均车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运用确定PICUD 随机变量表述基点效用的分析如下。 ()()()()102121021211101111020,,,,,,,,,,,,d U v v v h h g v v v h h L v v h L v v h v v λλμ--==++- (7)

推导累积分布函数是通过变换变量h 2为u 。

()()102121

1,,,,10211021,,,u U v v v h h g F u f v v v h g dv dv dv dh du u -∞

--∞-∞?=??? (8)

基点效用概率分布函数如下。

()()102121

1

,,,,10211021,,,U v v v h h g f u f v v v h g dv dv dv dh u -∞∞--∞

-∞?=??? (9) 虽然可以推导理论性的概率分布函数,因为基点效用函数是非线性的,计算太复杂。通过Monte Carlo 方法派生推导出即时效用分布。 5 基段效用评价

5.1 聚合模型

Kita and Kouchi (2010)提出了一个以联系基点和基段感知服务质量的聚合模型。在这项研究中加入样本数据可以精炼一个聚合模型。

在2007年行车试验中收集到的18个样本数据加入到2006年的25个。75%以上的样本基段评价要少于基点评价的平均值。至少基段服务质量,驾驶员可以固定他们的基段评价为平均值,依据最差情况的程度调整评价。最差情况程度可以表示为平均误差。

根据认知心理学,记忆中最印象深刻的时刻会影响一件事的评价。假设最好和最差基点评价的中间值为平均情况。聚合模型的修正和提出如下所示。

参数显著水平为1%。

12mid diff saction point point

V V V ??=+ (10) 这里,V section 指基段评价,V mid

point 指最好和最差基点评价的中间值,V diff point 指V mid point 与最差

基点评价之间的误差。

表2 参数估计值

参数

估计值(t 值) φ1

0.994(10.756) φ2

0.370(2.343) R 2 0.98

5.2 基段效用分布评价

为了评价基段效用作为基段感知服务质量,需要区段中基点效用数据。如果交通流是稳定状态,基点效用的随机变量时独立同分布(IDD ),这意味着基段效用分布可以通过点的基点效用分布评价。为了阐明每个基点效用分布的关系,用VISSIM 进行模拟分析。当累积交通流量不随时间改变时,我们把它作为交通流的稳定状态。模拟网络长度为5km ,四车道,设置每500m 点收集数据。理想速度分布在70-100km/h 之间,样本数量为176veh/5min 。因此,基点效用分布的随机变量是独立同分布的,在车辆轨迹上的基点效用分布有5%的显著水平。根据Kita and Kouchi (2010)的结果,运用经验公式将效用转换为从-10到0的11级。

图3 基点效用分布 这表明在稳态交通流中,我们把基点效用分布认为是独立的,什么样程度的交通流作为稳态特征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只要是展示通过基点效用评价基段效用的步骤。方程式(11)是方程式(10)重新安排的基段效用分布表达如下。

0.6820.312w b section point point

V V V =+ (11) ()()()()()()()!,,0,0,!!!,p b q r V point w b w b section X X point X point point point w V point n n w b w b section X point X point point point

n P V f x f V f V p q r n q r if V V p q r P V f V f V if V V ??????=??++=>>≠??????????===?∑????? (12)

这里,V section 指基段评价,V w point 代表区段中最差基点效用,V point 代表区段中最好基点

效用,P (V section )代表基段效用概率,f X (?)代表基点效用的概率密度函数,n 为评价点数量。基段效用的概率分布函数表明当评价点增加时基段效用变得更糟。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评价点增加时最差效用更差而最好效用更好。正如方程式(11)所示,最好基点效用比最差的更影响基段效用。

6 结果

6.1 数据

通过运用安装在城际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检测器获得的实际脉冲数据验证提出的方法论的有效性。表3是数据概要。关于数据的时间间隔,越长的时间间隔,越多的交通概率 概率 概率 2km 点 车辆轨迹

基点效用 5km 点

基点效用 基点效用

变差

流受波动影响。另一方面,决定基点效用的微观驾驶状况评价需要很多数据设备,是因为这是一个5维多变量联合分布。本研究在交通流不饱和的稳定状态下选用55分钟的数据。

表3 数据概要

项目

说明 评价点

城际高速(四车道) 交通流

1172veh/55min (乘用车1117辆,重型车55辆) 车速

平均速度84.1km/h ,标准差8.0km/h 数据 通过时间(h,min,s ),车型,车长(m ),占用车道,车速(0.1km/h ),时间间隔(0.1s )

6.2 微观驾驶环境分布

6.2.1 车速和时间间隔分布

假设车速服从正态分布。从聚合脉冲数据中得到,速度期望值μ为84.09,标准差δ为7.98。

(

)2184.09exp 2v v f v σ??-??=-??? ???????

(13) 图4展示了脉冲数据得出的基于数据理论模型和实际速度频率分布的概率分布的重叠。根据卡方检测的结果,基于理论模型的速度概率分布可以代表显著水平为1%的实际频率分布。将实际时间间隔频率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以及Erlang 分布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最符合实际频率分布。因此,时间间隔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从数据中得模型参数λ为0.89,ζ是0.52。

()

21ln 0.89exp 2h h f h σ??-??=-??? ???????

(14) 图5展示了脉冲数据得出的基于数据理论模型和实际时间间隔频率分布的概率分布的重叠。根据卡方检测的结果,基于理论模型的车距概率分布可以代表显著水平为1%的实际频率分布。

图4 车速分布 图5 时间间隔分布 6.2.2 基点效用分布

利用耦合评价微观驾驶环境。通过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评价像Gaussian 联合,t 联合,Clayton 联合和Gumbel 联合等4种耦合的模型参数,根据AIC 选择t 分布,边缘函数和联合分布函数的关系由t 分布表述以下。

()()()()()()()1111110212,10212,,,,,,,,;n C v v v h h t t v t v t v t h t h ωωωωωω-----=∑ (15)

这里,v 1, v 0, v 2,h 1,h 2 是随机变量,c 是t 分布,t n,w (;∑)是相关矩阵∑的5维分布函数,t -1ω(·)是自由度为ω的t 分布的反函数。

速度(km/h ) 观察值 估计值

观察值

估计值

时间间隔(s )

概率 概率

表4 t 分布参数估计值

10212v 1

1 0.779 0.646 0.214 0.18

2 v 0

0.779 1 0.780 0.159 0.217 v 2

0.646 0.780 1 0.075 0.170 h 1

0.214 0.159 0.075 1 0.066 h 2 0.182 0.217 0.170 0.066 1

利用t 分布,微观驾驶环境生成了1000种式样。基点评价分布源自这些生成的微观驾驶环境数据和即时效用模型。理想速度也是即时效用模型中的一个独立变量,但是很难获得并估计数据。本研究假设理想速度为100km/h ,相同的速度限制,与样本中95%的速度相当。图6展示了从脉冲数据中得到的基于理论模型和实际基点效用频率分布的概率分布的重叠。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基于理论模型的车距概率分布可以代表显著水平为5%的实际频率分布。

6.2.3 基段效用分布

假设交通流是稳态的,假设所有基点效用分布的随机变量独立同分布。源自基点效用估计分布和方程(12)的基段效用分布如图7所示。假设估计点数为2。基段效用分布被切换比基点效用更糟糕,这是由于人类记忆主观评价的认知偏见。

图6 基点效用分布 图7 效用 7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宏观交通状态数据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感知结构的评价驾驶员感知交通服务质量的方法。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方法来考虑驾驶员的感知结构。

第一个是通过宏观交通状态数据估计微观驾驶环境,估计如车速和时间间隔的微观交通状况数据的概率分布,然后利用t 分布估计作为宏观交通状况数据的联合分布的微观驾驶环境。自从将微观驾驶环境作为感知服务质量的确定性因素,得出结论,明确宏观交通状况与微观驾驶环境的关系将引起对于宏观交通状况与驾驶员感知服务质量关系方面的热议。

第二个是通过基点效用分布评价基段效用分布。感知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很少别人认识。虽然本文对的数据分析非常有限,但本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机会以促进关于当评价区段长度不同时的基段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的讨论。

Kitajima and Kita (2003)提出基段服务质量评价时顺序效应的存在的观点,并且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考虑结合认知偏见的顺序效应影响,评价基段服务质量。先前的研究提出的模型并没有将驾驶员的认知偏见考虑进去。

由于本研究为了展示一系列方法,仅假设了简单的情况,因此留了很多疑虑。假设交通流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我们必须确定我们是否可以在交通流不稳定的情况下评价微观驾驶环境和基点效用。由于不稳定交通流中交通状况随时间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考虑时间变化的交通状况来评价不稳定状态下的服务质量。研究表明,在不稳定状况下评价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设置时间间隔和如何聚合每个时间间隔的服务质量。本研究提出存在感知服务质量中的认知偏见,而认知偏见的关键是人的记忆。在对基于感知结构的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中,对人的记忆的讨论是必要的。

基点效用 基段效用

概率 观察值

估计值 变差

概率

参考文献:

Choocharukul, K., Sinha, K.C., Mannering, F.L., 2004. User perceptions and engineering definitions of highway level of service: an exploratory statistical comparis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38 (9–10), 677–689.

De Arzoza, R.E., McLeod, D.S., 1993. Methodology to assess level of service on US-1 in the Florida key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398, 1–6.

Flannery, A., Jovanis, P., 2001. Driver’s perception to the quality-of-service of road traffic. In: Proc. of the TRB Conference on Advanced Highway Capacity Modeling Techniqu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Truckee, CA.

Hall, F.L., Wakefield, S., AI-Kaisy, A., 2001. Freeway quality of service: what really matters to drivers and passenger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776, 17–23.

Hostovsky, C., Wakefield, S., Hall, F.L., 2004. Freeway users’ perceptions of qua lity of serv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883, 150–157.

Ishibashi, T., Kouchi, A., Sakai, T., 2006.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drivers’ satisfaction with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rvice levels of expressways. In: Proc. of 5th Int. Symp. on Highway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Yokohama.

Kahneman, D., 1999. Objective happiness. In: Kahneman, D., Diener, E. and Schwarz, N. (Ed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Russel Sage Foundation, New York, pp.

3–25.

Kahneman, D., Wakker, P.P., Sarin, R., 1997. Back to Bentham? 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d utilit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XIII, 375–405.

Kita, H., 2000. Level-of-Service Measure of Road Traffic Based on the Driver’s Percep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ircular E-10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pp. 53–62.

Kita, H., 2001. A Method for Selecting Level-of Service Measure Based on the Driver’s Percep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id-Summer Meeting, Highway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TRB, Truckee, CA.

Kita, H., Tanimoto, K., Shiotani, N., 2000. An analysis of ETC and lane change assistance: level of service evaluation based on driver’s perception. In: Proc. of the 2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JSTE (in Japanese).

Kita, H., Kotsubo, H., Tanimoto, K., 2005. A structure of driver’s perception to the quality of traffic services. In: Proc.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vol. 32. JSCE (in Japanese).

Kita, H., Kouchi, 2010. Quantifying Perceived Quality of Traffic Service and its aggregation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Kitajima, M., Kita, H., 2003. A mode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driver’s perception to the quality of traffic services. In: Proc. of the 55th Annual Meeting, JSCE Chugoku Branch (in Japanese). National Cop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Report 616, 2008. Multimodal Level of Service Analysis for Urban Stree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C

Morrall, J.F., Werner, A., 1990. Measuring level of service of two-lane highways by overtaking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287, 62–69.

Uno, N., Iida, Y., Yasuhara, S., Suganuma, M., 2003. Objective analysis of traffic conflict and modeling of vehicular speed adjustment at weaving sectio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Review 20 (4), 989–996 (in Japanese).

Washburn, S.S., Ramlackhan, K., McLeod, D.S., 2004. Quality-of-service perceptions by rural freeway traveler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883, 132–139.

2.英文翻译格式和要求

英文 小四号字,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不能定义文档网格。约3千英文单词。 MCU Description SCM is also known as micro-controller (Microcontroller Unit), commonly used letters of the acronym MCU MCU that it was first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Only a single chip by the CPU chip developed from a dedicated processor. The first design is by a large number of peripherals and CPU on a chip in the computer system, smaller, mor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a complex and demanding on the volume control device which. INTEL's Z80 is the first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idea processor, the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ntroller and dedicated processors have parted ways. 一、SCM history SCM was bor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70, experienced SCM, MCU, SoC three stages. SCM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tage, mainly seeking the best of the best single form of embedded systems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model" success, laying the SCM and general computer completely different path of development. In the open road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systems, Intel Corporation contributed. MCU the micro-controller (Micro Controller Unit) stag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xpanding to meet the embedded applications, the targe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the various peripheral circuits and interface circuits, highlight the object of intelligent control.It involves the areas associated with the object system, 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f MCU's responsibility inevitably falls on electrical, electronics manufacturer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ntel faded MCU development has its obj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CU, the most famous manufacturers as the number of Philips Corporation. Philips company in embedded applications, its great advantage, the MCS-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controller. Therefore,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systems, do not forget Intel and Philips in History. 二、Embedded Systems Embedded system microcontroller is a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path, the MCU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is seeking applications to maximize the solution on the chip;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dedicated single chip SoC trend of the natural form. As the microelectronics, IC design, EDA tool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MCU SoC design have great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controller chip microcomputer can be, extended to the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三、MCU applications SCM now permeate all areas of our lives, which is almost difficult to find traces of the field without SCM. Missile navigation equipment, aircraft, all types of instrument control,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dustrial automation, real-time process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extensive use of various smart IC card, civilian luxury car security system, video recorder, camera, fully 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control, and program-controlled toys, electronic pet, etc., which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microcontroller. Not to mention the area of robot control,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medical equipment was. Therefore, the MCU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学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英文翻译模板

学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英文翻译模板 附录: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让我们把本科毕业证书翻译成英文的,怎么翻译啊~所以请大家帮帮忙吧~谁能给我提供一个毕业证书的英文模版啊~本科毕业证书的啊~越快越好,如果老师满意,多少钱我都不在乎~包括专升本证书,能有工商管理硕士的最好!学士学位证书英语翻译与毕业证英文翻译模板,为爱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英文毕业证翻译样本。首先请看《办理中英文成绩单、英文毕业证学位证书的须知》。涉及中文或英文成绩单翻译,含英文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证明。学生学位证书英文翻译模板BACHELOR’S DEGREE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s. Wang Danli, born in October 1977, has studied in the Department of Law, xxx University with a specialty of Law from September 1996 to June 2000. Upon completing and passing all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the 4-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 she is granted gradu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ademic degree ac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foresaid student is awarded the Bachelor’s Degree in Law. xxx Chairman of Degree Appraising Committee of xx University June 30, 2000 Certificate No.: 103354003888 本科毕业证书翻译模板DIPLOMA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s. Wang Lan, born on February 29, 1980, has studied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xxxUniversity with a specialty of English from September 1997 to June 2000. Upon completing and passing all the required

英语强化翻译 汉化版

Due to …no cure no pay? basis, salvors traditionally looked for incidents with high chance of success in saving ships and cargoes on board, igno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于“无效果,无报酬”的惯例,传统上救助方着重于事故中如何以高成功率救援船舶和货物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alvage 1989 changes the scene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Article 14: 在1989版国际救助公约中,以第14条条款的规定改变了这种现象: 1. If the salvor has carried out salvage operations in respect of a vessel which by itself or its cargo threatene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as failed to earn a reward under Article 13 at least equivalent to a special compensation assess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article, he shall be entitled to special compensation from the owner of that vessel equivalent to his expenses as herein defined. 1,如果救助方考虑到所救船舶或货物对环境已有污染的危险而开始了打捞救助作业,同时依据本公约不能获得基于第13条款的最低特别补偿款,救助方可以从船东处获得他所花费相当的特别补偿款。 2. If, in the circumstances set out in paragraph 1, the salvor by his salvage operations has prevented or mimimized damage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special compensation payable by the owner to the salvor under paragraph 1 may be increased up to a maximum of 30 per cent of the expenses incurred by the salvor. 2,在这种情况下,如按照第1项设定的情形,救助方因其救助行为已达到预防或使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成果,船东依第1项所给付给救助方的特别补偿款可以在救助方最大花费的基础上增加30%。 3. Salvor?s expenses for th e purpose of paragraphs 1 and 2 means the out-of-pocket expenses reasonably incurred by the salvor in the salvage operation and a fair rate for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actually and reasonably used in the salvage operatio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ri teria set out in Article 13, paragraph 1(h), (i), and (j).? 3,第1,2项中所说的救助方花费是指救助方用于救助行为中关于救助设备,救助人员的额外,合理,公平费率的预算之外的支出,结合考虑第13条款中第1(h),(i),(j)项的规定。 4. The total special compensation under this article shall be paid only if and to the extent that such compensation is greater than any reward recoverable by the salvor under article 13. 4,只有在基于第13款情况下,补偿款远多于救助方能获得的救助报酬,全部的特别补偿款才应该支付。 5. If the salvor has been negligent and has thereby failed to prevent or minimiz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e may be deprived of the whole or part of any special compensation due under this article. 5,如果是由于救助方疏忽而至其没能防止污染或使污染最小化,救助方可以被剥夺获取全部或部分基于公约的特别补偿款。

(CET6)翻译终极预测[绝密版]

2016年六月英语六级(CET6)翻译终极预测[绝密版] 汉语热 翻译原文: 汉语热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的现象。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在迅速增长。据统计,全世界已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一项调查显示,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是去中国旅游、从事贸易活动、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汉语热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 重点词汇: 普及 popularize 汉语热 Chinese language craze/fever;Mandarin craze 越来越多 a growing number of;more and more 据统计 according to statistics/figures 开设汉语课程 offer courses on Chinese language/Mandarin 显示 indicate/show 从事 engage in / deal with 贸易活动 trade activity 背后的原因 underlying reason;reason behind 国际地位 international status 传达 convey / deliver 参考译文: Chinese language craz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start to learn Chinese. The number of Chinese learners increases rapidly in many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ore than 3000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09 countries are offering courses on Chinese language. A survey indicates that they learn Chinese for the main purpose of travelling in China, engaging in trade activities and knowing China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is craze li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hich enhances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a. This global Chinese language craze conveys a message tha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eager to know the Chinese culture.

英文翻译格式要求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本)091 姓名:张少强 学号: 2009322110 外文出处:English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附件:1、外文原文;2、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指导教师评语: 签字: 年月日 金属热处理 普遍接受的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热处理定义是“在某种程度上加热和冷却金属或金属合金,以获得特定的条件和属性。”加热的唯一目的是进行热加工,锻造操作是被排除在这个定义之外的。热处理有时候也用产品表示,同样玻璃和塑料也被排除在这个定义之外。 变换曲线 热处理的基础是在一个单一的图表上绘制的包含三个所有的等温转变曲线或TTT曲线。因为曲线的形状,他们有时候也称为c曲线或s曲线。 TTT曲线绘制,特定的钢在给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间隔内记录以检查的组织结构转换的

数量。众所周知共析钢(T80)在超过723℃形成的是奥氏体,在此温度下形成的是珠光体。为了形成珠光体碳原子应该分散形成渗碳体。扩散是一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不同的样本内在任何的温度下数量都在发生变化。这些点被绘制在以时间和温度为轴的坐标内。通过这些点共析钢的变换曲线如图1所示。曲线的左极端代表在任何给定的温度下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同样的右极端代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这两个曲线之间转换的点代表部分转换。水平线条s M和f M发代表开始和完成的马氏体转变。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 在某些情况下,热处理在技术和使用程序上是分开的。而在其他情况下,,描述或简单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相同的技术常常可以获得不同的目标。例如,应力消除和回火需要相同的设备和利用相同时间和温度循环。然而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图8.1 T80钢在等温间隔下的热处理图 以下对热处理的描述主要是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安排的。正火指加热铁合金到高于它转变温度上的一个合适温度(通常是50°F到100°F或28℃到56℃)。接下来是在精致空气至少是在低于其转变温度范围下冷却。由此产生的结构和性能和通过完全退火是一样的。对大多数铁合金来说正火和退火是不一样的。 正火通常被用作调节处理,尤其是没有经过高温锻造或其他热加工的精炼粒钢。正火的成功通常由另一个热处理来完成如奥氏体化的淬火、退火或回火。 退火是一个通用术语,它表示一个热处理,包括加热和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后以一个合适的冷却速度冷却。它主要用来软化金属材料,但它同时也会产生其他属性或期望的微观结构。

矿大英语翻译终结版解答

汉译英 一、P91 ~当今社会,选择的观念无孔不入,种种选择会导致人们越发感到焦虑不安和力不从心。总有人向我们灌输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身材,甚至可以选择子女的未来。我们因为这种无所不能的虚假承诺而洋洋得意,同时却忘记了自己做出的选择往往并不理智——要么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要么受到自己内心无意识动机的影响。 The ideology of choice is all-pervasive in today's society, and has contributed to growing feelings of anxiety and inadequacy among consumers. We’re told that we can choose the type of life we live, the type of body we have, even the way our kids will turn out. But while we bask in the false promise of mastery, we forget that the choices we make are often irrational –either linked to socially acceptable, or our own unconscious motives. 二、(P102:4)鉴于甲方拥有合同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所涉及的技术信息,包括设计、技术、工艺、配方、技能和其他资料的专有权:鉴于乙方以生产、使用和销售合同产品的目的,希望获得使用上述协助的许可证权利;鉴于乙方希望使用甲方所有的下属商标:双方兹就下列内容达成一致: Whereas Party A possesses proprietary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signs, techniques, process,formulas, skills and other data useful in the contract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Whereas Party B desires to acquire the right and licence to use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ical assista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nufacturing, using and selling such products; and Whereas Party B desires to use the following trademarks owned by Party A. Now Therefore, the partie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汉译英格式规范

汉译英翻译格式规范 I 格式规范 1. 正文标题、机构名称、图表格名称和表头中所有单词(除虚词外)的首字母均大 写;但标题为句子的情况除外; 2. 译文中出现的标准、规范名称,单独出现时每个单词首字母均应大写并斜体,不 加引号;在表格中出现时不用斜体; 3. 摄氏度符号统一从“符号”“Times new roman”中找到“°”(位于最右一列)插 入,然后在后面加上大写“C”,即“°C”; 4. 排比和并列的内容,标点应统一。一般做法是中间采用“;”,最后一个采用“.”, 最后一个与倒数第二个之间用“; and”; 5. 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应是:110-220 kV,而不是110 kV~220 kV;注意:数字和 连字符之间没有空格,数字和单位之间有空格数字与单位之间要加一个空格,但“°C”、“°F”和“%”除外; 6. 在英文中,百分号应采用英文半角“%”,而不可采用中文全角“%”; 7. 公式中的符号从“插入公式”中选择; 8. 文本框中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9. 1号机组和2号机组、一期和二期的表示方法:Unit 1 & 2;Phase I & II; 10. 第x条(款、项)和第y条(款、项)的表示方法:Article x and Article y,即表 示条(款、项)的词不能省略; 11. 文件中出现公式时,公式后说明性文字的“其中”、“式中”统一译为“Where:”, 注意其后加冒号;对公式中的字母和符号进行解释时,采用“-”,其前后均不空格,“-”后的首字母为小写;公式后的说明要用分号,最后采用句号。例如: Where: F sc-short circuit current force (lb/ft); V-velocity; P-gas density. 12. 冒号后首字母小写; 13. 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两边均有空格; 14. 表格的标题和标题栏字体加粗; 15. 注意上下标与原文一致; 16. 直径符号φ的输入方法:插入,符号,字体选择Symbol,然后选择输入φ,并采用 斜体;

英文翻译范本(基本无格式错误)

英语专业文献翻译 题目: 基于交通服务感知质量的效用评价方法姓名: 丁贞钰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交通运输 班级: 101班 学号: 30210101 指导教师: 陈青春职称: 副教授 2013年11月2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基于交通服务感知质量的效用评价方法 Hideyuki Kita a Akira Kouchi b a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Kobe, 1-1, Rokkodai-cho, Nada-ku, Kobe, 658-8501, Japan b Infrastructural Planning Department, Chodai Co. Ltd., 2-20-6, Shin-machi, Nishi-ku, Osaka, 550-0013, Japan 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通过宏观交通状态数据评价微观驾驶环境的模型,并且展示一系列基于驾驶员视觉的交通服务质量估算方法的模型。该方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宏观数据评价行驶速度和时间间隔分配,第二部分评价作为行驶速度和时间间隔联合概率的基点效用。第三部分通过利用经验公式的基点概率分布估计基段效用。通过一个研究案列论证所提出的方法。 关键词:驾驶员感知;交通服务质量;基础效用评价;估计方法;交通调查数据;相关函数 1 引言 交通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利益。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驾驶员对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满意度。采取适当的基于驾驶员感知的方法来评价路用性能是必要的。弄清驾驶员服务质量感知结构对区分驾驶员感知服务质量也是必要的。 从驾驶员感知的角度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已经有了很大成就,研究人员对评价驾驶员感知结构的感知服务质量做了比以前更多的尝试,但是感知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依旧很少被人认识。基于驾驶员的感知结构的层次结构,包括基点服务质量、基段服务质量和基面服务质量。通过参考感知结构的服务质量,Kita(2000)提出了测量服务质量的方法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的基本思想是服务质量的最小单位是微观驾驶环境,比如在每个路段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相对速度和空间时间间隔。驾驶员对于特定路段的服务质量感知是这些基点服务质量的集合。然而关于感知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微观驾驶环境的数据却很难获得。另一方面,宏观交通状态变量,比如由微观交通状况变量集合的数据—速率,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车辆检测器。在给定宏观交通状况下,捕捉发生在什么样的微观环境和到什么程度是必要的。但是,没有研究与以上观点相关,直到本文作者对他的认识。 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通过宏观交通状况变量评价微观驾驶环境的方法,并提出一系列对宏观交通状态变量的基点服务质量的测量和对根据驾驶感知结构和服务质量层次结构基点服务质量的基段服务质量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上面的方法,获得有关驾驶员感知结构的宏观交通状况数据,评价基于驾驶员感知的基段服务质量。 本文组织如下。第2部分,概括评价服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第3部分,表述包括提出的方法论的一系列方法的概要和基本思想。第4部分,概述运用宏观交通状态变量估计微观驾驶环境的方法。第5部分,开发了一种联系基点感知服务质量和考虑认知倾向的基段感知服务质量的模型,并对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效用进行微观分析。第6部分,通过运用从车辆检测器上获得的实际交通状况数据检测本文所表述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第7部分,结论。 2 文献综述 已经做过很多关于驾驶员感知的服务质量评价工作。但由于篇幅有限,只把文献大纲列出如下。更多信息可以从Kita and Kouchi(2010)中获得。有一些研究阐述了交通服务质量应该基于驾驶员的微观驾驶环境的感知评价交通服务质量(Morrall and Werner (1990), Ishibashi et al. (2006))。有一些研究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展现与感知交通服务质

翻译作业格式模板

翻译练习一(英译汉)小组讨论情况记录 小组成员:赵一,钱二,孙三,李四 本次讨论记录、执笔人:赵一 1.本次翻译文本的目标读者是? 2.本次翻译任务需要达成的目的是? 3.请用注释的形式写出“翻译根据”。翻译根据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翻译目的 对翻译方法(策略)的选择;术语的出处或论证过程;译文选词、造句、结构、篇章等方面的考虑; 原文:在国内众多的历史课本或辅导爱国读本中,讲到北宋的社会经济,往往说这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商标。这枚传说中的白兔商标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间一个白兔图,寓“玉兔捣药”之意. 译文:In various Chinese history textbooks and patriotic readings[i], one thing is always cover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i]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he emergence[iii] of China’s first trademark, which is now kept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iv]. This legendary trademark was designed with a white rabbit image in the middle, implying the message of the Jade Rabbit pounding medicine[v] [i]辅导爱国读本 第一步,理解中文。 所谓“辅导爱国读本”一般指供学生课下阅读的旨在培养爱国情操的材料(当然也可以面向社会读者),内容可以涵盖从古至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情况:讲成就可以培养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等;也可以讲失败、讲教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建设祖国。…这些在中国都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文中要讲的是北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商标,这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算是“成就”,同时此商标设计上又体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玉兔捣药),因此自然会被写入爱国读本让大家了解。 第二步,理解基础上做出一个译文。

翻译时间格式新要求(必看)

一,翻译时间 1,试译文件需在发布任务的2天之内上传,我们将根据提交上来的试译文件选出中标作品,并发站内信通知,注意查收。为方便联系,可以在提交试译文件时留下联系方式(QQ,邮箱,最好是手机) 2,提交作品到指定的邮箱,不能按时交任务的话,要及时通知我。 5,如果稿件由于质量问题被退回,要求从退回日期算起一天之内发回。 二,翻译格式要求 1.应为纯文本格式,编码UTF-8, 统一使用Editplus 3。见附件 介于Editplus界面,左右宽度很大,总的拉动下面那个Bar,可以调整。找到左上Document,点击下拉出现菜单,选择Word-wrap Options...再选择enable word-wrap,然后下面那个format 选80,应该就可以了。 2.格式采用一段英文一段中文的方式(不是一句一句对应,而是一段一段),英 文下面跟中文,可以按照自然段的格式,不要把英文删掉。 使用中文标点,包括逗号(,),句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都用专门的全角中文标点,而不要使用英文标点。 3. <>表示一条评论的开始,要求一条一条翻译。不要搞混。<>中的内容保留, 不要做任何变动。 4,翻译文本应为纯文本格式,在保存翻译文件的时候点下拉框选编码UTF-8,不要更改原文件名。 三,翻译内容注意事项 1.TripAdvisor 一定要翻译成“到到网”,这个是网站的中文名字。 2.题目括号<>里面的酒店名不需要翻译,正文中的地名,酒店名尽量要翻译(可 在到到网和携程网上找),正文中的人名不需要翻译。 3.Review 里会有一些带感情色彩的话,特别是褒义的,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 这种感情给表现出来,语气也可以强烈些。比如说,“Amazing Value”有些人把它翻成“物有所值”,但也有些人把它翻成“物超所值”,肯定是后者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强烈,也更贴切。

中英文对照版合同翻译样本

1.Sales Agreement The agreement, (is) made in Beijing this eighth day of August 1993 by ABC Trading Co., Ltd., a Chinese Corporation having its registered office at Beijing, the People’ Repubic of China (hereinafter called “Seller”) and International Tradi ng Co., Ltd., a New York Corporation having its registered office at New York, N.Y., U.S.A. (hereinafter called “Buyer”). 2.WITNESSETH WHEREAS, Seller is engaged in dealing of (product) and desires to sell (product)to Buyer, and WHEREAS, Buyer desires to purchase(product) from Sellers, Now, THEREFORE, it is agreed as follows: 3.Export Contract This Contract is entered into this 5th day of August 1993 between ABC and Trading Co., Ltd. (hereinafter called “Seller”) who agrees to sell, and XYZ Trading Co., Ltd. (hereinafter called “Buyer”) who agrees to buy the following goods on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 4.Non-Governmental Trading Agreement No. __This Agreement was made on the_day of_19_, BETWEEN _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eller) as the one Side and _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Buyer) as the one other Side. WHEREAS, the Seller has agreed to sell and the buyer has agreed to buy _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oods ) the quantity, specification, and price of which are provided in Schedule A. IT IS HEREBY AGREED AS FOLLOWS: 5.Contract For Joint-Operation Enterprise __ COMPANY LTD., a company duly organized under the Law of __ and having its registered office at (hereinafter called “Party A”) AND __ COMPANY LTD., a company duly organized under the Law of __ and having its registered office at (hereinafter called “Party B”) Party A and Party B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arties”) agree to jointly form a Co-operation Venture Compan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V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Joint Ventures Using Chines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Joint Ventures Using Chines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nd other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6.MODEL CONTRACT Contract No. Date: Seller: Signed at: Address: Cable Address: Buyer: Address: Cable Address: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have agreed to conclude the following trans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https://www.sodocs.net/doc/1712785519.html, of Commodity: 2.Specifications: 3.Quantity: 4.Unit Price: 5.Total Price: U.S.$: 6.Packing: 7.Time of Shipment: days after receipt of L/C. 8.Loading Port & Destination Port: From via to . 9.Insurance:

外文文献翻译封面格式及要求(模版)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院 年级专业: 2009 级XXXXXXXXXXX 姓 名:学 号:附 件: 备注:(注意:备注页这一整页的内容都不需要打印,看懂了即可)

1.从所引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近的外文文献中选择一篇或一部分进行翻译(不少于3000实词); 2.外文文献翻译的装订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外文文献;第二部分为该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两部分之间用分页符隔开。也就是说,第一外文文献部分结束后,使用分页符,另起一页开始翻译。 3.格式方面,外文文献的格式,除了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 之外,其他所有都跟中文论文的格式一样。中文翻译的格式,跟中文论文的格式一样。 (注意:备注页这一整页的内容都不需要打印,看懂了即可,定稿后,请删除本页.) 范文如下:注意,下面内容每一部份均已用分页符分开了,如果用本模板,请将每一模块单独删除,直接套用到每一模板里面,不要将全部内容一次性删除. 【Abstract】This paper ha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outside Marco-environment of herbal tea beverage industry and major competitors of brands inside the herbal tea market. Based on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this paper takes WONG LO KAT and JIA DUO BAO herbal tea as an example, and researches the strategy on brand positioning and relevant marketing mix of it.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prevention sense of WONG LO KAT herbal tea, it was positioned the beverage that can prevent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n body, a new category divided from the beverage market. the process of brand positioning of it in Consumers brain was finished. Based on this positioning strategy, WONG LO KAT reasonably organized and arranged its product strategy, price strategy, distribution strategy and promotion strategy, which not only served for and further consolidated the position of preventing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n body, but also elevated the value of brand. The JDB and WONG LO KAT market competition brings us enlightenment. Referenc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the JDB and lessons from the failure of the WONG LO KAT.,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Brand positioning; Marketing mix; Positioning Strategy; enlightenment, lessons;ABC (本页为英文文献摘要,关键词两项一起单独一页,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