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5.汉英句法对比

?句子的概念

?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

?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首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类型

?汉语句式:

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结构,可分为单句与复句。

?英语句式:

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与复杂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汉英句式异同

?汉英都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汉英陈述句基本相同,句尾都用降调。汉英疑问句都是用升调,句尾加问号,这是相同之处。

?汉语疑问句分特指问、反复问、是非问、选择问和反问五种,而英语只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问句四种。

?汉语的是非问句和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相当,但语序不同。汉语是非句是陈述句式,或在陈述句尾加“吗”、“吧”表示。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谓语动词“ to be”,“to have”和助动动词或情态动词都放在主语之前。如:Are you a teacher? 你是老师吗?

汉语的特指问句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相当,但词序却不尽相同。汉语特指问句的词序和陈述句相同,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则一定要把疑问词放在句首,其句式是“疑问词+ 一般疑问句”。如: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

汉语的选择问句和英语的选择问句相同,只是词序不同。汉语的选择问句仍然是陈述句的词序,英语则是一般疑问句的词序。如:你去看电影,还是去看戏?

Are you going to cinema or to theatre?

对于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翻译则要把握原文意思,用最恰当汉语形式来表达。如:He is your teacher, isn't he? 译文(1) 他是你老师吧?(表示猜测)

(2) 他是不是你老师?(表示怀疑)

(3) 他是你的老师,对吗?(表示没把握)

(4) 他是你的老师,不是吗?(表示肯定)

汉语的反复问句是用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的,英语中没有与它相当的形式。译成英语用一般疑问句即可。如:这本书是不是你的?Is this book yours?

汉语的反诘问句可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也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可以用英语的反意问句或一般问句来翻译。如:她不是没进城吗?She has not gone to town, has she? 你不能走快点吗?Can't you walk a little faster?

汉语的祈使句和英语的祈使句通常都没有主语,句子都用降调,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叹

号。如:把它给我。Give it to me. 不许动!Don't move!

汉英感叹句都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末用叹号,句子用降调。汉语感叹句在句末常用语气助词。如:多可笑啊!How funny it is! 真可惜!What a pity!

?英语的基本句型

英语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有七种基本句型:SV, SVO, SVC,SV A,SVIoDo,SVOC, SVOA,每一句式都少不了S与V,即使充当句子主语或谓词并无实际意义,也须加上这个词以满足语法形式的要求。如:

1、看样子要变天了。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

2、当时我在北京。I was in Beijing at the time.

3、——是谁呀?——是我。——Who is it? ——It…s me.

4、叶子黄了。The leaves turned brown.

5、不行!It won't do!

◆句法特征:意合与形合

1.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汉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只要求在语义上一致,不必在形式上呼应。英语的主谓语则严格要求在数、人称、动词的时态上一致。

?汉语一个句子可以有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在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连接;英语的句子则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整体。

在汉语中,衡量一串词语是否成立为句子,要看这串词语能否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思。相比而言,汉语句子标准较宽松,句号的位置也有弹性。

比较下例原言语及译文中的标点使用: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Amidst the feverish bustling, ther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 girl about eighteen or nineteen years old, dressed up just like the former. Her face was shaped like melon-seed. Her beauty was above the average woman-charming but not coquettish, and a clarity of complexion but not coldness.

语义型句子重内在的逻辑关系,语法型句子重外在的形式连接,因此英语连接词(connective word)的使用远远多于汉语。

语法型句子的英语必须含有具备一致关系(Concord:in grammar, concord between words happens when they match correctly, for example when a plural noun has a plural verb following it )的“主-谓”结构(S-V),具有的这种主谓结构的句子,才给人一种语法的完整感。否则,即便表达了明确的意思,也不能算作句子,不能加句点。

2. 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英语语法呈外显性。

?因含性特征体现在词性与词形无关,词语的语法功能不易辨别,时态、语态及语气往往包含在句子中,没有明显的符号标记。如:“ 我想借你的词典用一下。”语气非常委婉,含有“不知可不可以”的意思,翻译时不能简单处理为“ I want to use (or borrow) your dictionary.”, 译成“ I wonder if I can use your dictionary.”较好。又如:“你先告诉我你不去,我就不会在那里等你了。” 含虚拟语气及责备的口吻,但没有明确的标记说明,翻译时就得体会这一语用意义,用虚拟语气译出:“ If you had told me that you wouldn?t go, I wouldn?t have waited for you there.”

?英语的外显性特征体现在词语的词性可通过词形辨识,如,是名词词缀,是规则动词过去式标

记,是形容词词尾,是副词词缀;词性易辨别,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显而易见;英语的时态、语态及语气均有明确的符号标记表示,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形式也有固定的表示法。未按规则表示动词这类特征的方式不是语法错误就是另有含义。

翻译是一种双语相互转换的过程,以一种语言形式取代另一种语言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以不注意两种语言的形式特点,即“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翻译腔”,也就是用译语的文字套入原语的句式结构中,使译文生硬,晦涩,意义难懂。所以,无论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中,都必须照顾译语的习惯。

6.汉英篇章对比

?衔接性与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汉英篇章的信息结构、衔接手段与逻辑连贯方面有不同之处,翻译时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

什么是主位?许多语言学家都对此下过定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Halliday 1994/2000:38):“the Theme is the starting-point for the message; it is the ground from which the clause is taking off.”。Thompson(2000:119)也指出:“The theme is the first constituent of the clause.”。他们的意思都表明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句子的开端这样一个意思。

?韩理德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主位是信息启始点,是小句的开始点(Halliday, 1994:38)。同时,小句中的主位仅是小句的第一个构成成分,一般只含有已知信息;余下的便是述位,它往往是新信息,是交际的重心所在。

?主位---述位(theme - rheme) 结构就是句子的信息结构。

?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 )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 )语言。汉语在表达思想时往往突出主题而不在意主语;英语的主语却是一句之主,对句子结构甚至词语选择起统帅作用。

而汉语是话题突出(Topic-prominent)的语言,它的主语和谓语不一定具有英语中那种严格的形式关系。在汉语中不具备明确形式结构特征,只以意合形式组合在一起,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的小句大量存在。李运兴(2001:200)认为:汉语句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话题+评论”(Topic-comment)为铺排格局的语义结构……汉语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可以说汉语的重意的句法结构从本质上更趋同于“主位+述位”这一信息结构。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1986)一书中指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

汉语的连动句典型地反映出话题的后面一长串说明的特点(因为凡与话题有关的内容都可放

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这与英语句子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一致的结构大不相同。

?分析下列例句中的“话题-说明”部分是如何转化为英语的“主语-谓语”结构的:

1.有个叫毛满珠的哑巴姑娘,翻过几重山来找王斌,痛苦地做着各种手势,要求得到帮助。There was a dumb girl called Mao Manzhu, who travelled over ranges of mountains to come to Wang Bin. With various painful gestures, she begged for Wang's help.

2.他五岁时候,生了一场伤寒,变成了聋子。

He became deaf at five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

typhoid: a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is caused by dirty food or drink

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衔接是将语篇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和其他手段的统称。

1指称衔接

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代的对

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reference)关系。根据照应成分参照点的不同,照应可

以分为前指照应(anaphoric reference,也称回指照应)和后指照应(cataphoric reference,

也称下指照应)。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比英语低很多,常有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或零式前指。在进行汉英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英语的使用习惯,为译文增添相应的衔接方式,保持译文的通顺连贯。例如: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经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Φ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Φ又脏又破,Φ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Φ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孔乙己》)

Kong Yiji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who used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A big, pallid(苍白)man whose wrinkled face often bore scars, he had a large, unkempt(蓬乱的)and grizzled(灰色)beard. And 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 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破烂的). It had not by the look of i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ten years or more. He used so many archaisms(古词)in his speech that half of it was barely intelligible(可理解的).

汉语中存在着很多深层前指现象,这对译者正确理解原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当前指词在语篇中指代对象不明确,或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先行项时,往往涉及到前指词的释义问题。这时译者需要通过对语境的推理和分析确认第三人称代词或零式前指的指代对象,正确把握原文含义。恰当地运用逻辑分析法往往可以有效地避免模糊和歧义的产生,这也是解决深层前指释义问题的主要方法。例如:

(2)我何尝不也这样说。他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曹雪芹,《红楼梦》)

Just what I said. But Baoyu insisted that plate looked best with the fresh leeches.

在同一语境有很多参与者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歧义前指的现象。而汉语中频繁出现的零式前指又会使指代对象的确认更加复杂。这时,对语篇进行适当的逻辑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3)“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Φ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罗贯中,《三国演义》)

“I chose my lord unwisely,” Xu You mentioned. “I lowered myself to serve Yuan Shao. He ignored all my ideas, my plans. Now I left him and only hope that you will accept my service.”(Moss Roberts 译)

另外,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系统没有英语发达。现代汉语中,“他”的功能虽然出现了性、数、格的分化,但在很多情况下还担当着复数、所有格和两性共指代词的功能。译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如遇到类似情况,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出“他”的具体指代对象,确保译文正确。例如:

(4)对了!男人懒。他可以懒洋洋坐在旋椅上,五官四肢,连同他的脑筋(假如有),一概停止活动,像呆鸟一般。(梁实秋,《男人》)

Indeed, men are lazy. You will find them lolling in a revolving chair, dumb like a wooden chicken, their five sense organs, their four limbs as well as their brain (if any) all at a complete standstill(停止). (张培基译)

2结构衔接(structural cohesion)

指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可通过主位—述位结构或替代、省略、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格

实现。

3.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指篇章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的语义联系。

?这种衔接可归纳为词的反复(repetition)和搭配(collocation)两大类。

短文改错第二讲----五大中英语言差异性

短文改错第二讲五大中英语言差异性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一.词义重叠 也为赘述,是指在一些固定表达中或从上下文逻辑来看用了多余的词,从而使句子表达不合规范或造成逻辑上的重复。 1. Now I really enjoyed studying because I’m growing old and know what I want it.(07 陕西) 2. Both the diet and the exercise will help me to lose weight and feel more better.(05 广东) 3. I read your e-mail to my parents and showed them the photo you sent it to me.(06 江西) 4. Gradually, I became interested in biology and chose to learn biology when I entered into the college.(12重庆) 5. Here I am in the middle of a city, 350miles far away from our farmhouse. (13浙江) 过手训练 1. My house is about three kilometers far away from the National Stadium, also known as the “Bird’s Nest”, where the opening ceremony will be held. (08福建) 2. He wouldn’t go to see a play that no one liked it.(08陕西) 3. It is about 200 miles far away from London, and it has a very big schoolyard. (06陕西) 4. I’m sure you will find one you like it.(06陕西) 5. The book I’m reading of talks about afternoon tea in Britain. (13新课标II) 6. Third, we should find ways to reuse the water used in washing, especially bath water for which is quite a lot, and that will save much water. (12全国II) 7. He wrote an article, which said that all UFO reports could be explained for quite naturally by aircraft movements. (11辽宁) 二.介词的误用 主要指介词与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搭配和介词惯用词组等不正确。考查形式主要是介词的多余,缺失或错用。是短文改错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一种错误。这一部分需要平时多积累,弄清常用介词的固定搭配。 1. Two years before, I traveled to Brazil and I rented for a car. (12浙江) 2. Everyone stared me and I stood there with a red face.(07 辽宁) 3. After having a short rest there and sharing with the food we had brought, we started going down.(07 重庆) 4. We also had to do plenty of homework and hand it on time.(07 陕西)

汉英语言对比 重点知识

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可以用于什么方面? 摹声格与Onomatopoeia的差异(汉语的摹声格与Onomatopoeia的区别) 1.以语音的形式对自然界发出的声音进行直接的摹拟就是汉语的摹声格与英语 的Onomatopoeia。2.汉语的摹声格使用迭音词或迭音结构,大多表达为四种模式:AA,ABB,AABB,ABAB.英语的Onomatopoeia没有这种叠音形式,英语的拟声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词,这与汉语正好相反。3.差异:1、不同语言的民族各自固有的语音系统影响或限制。2、在摹拟相同的自然声响时,摹拟的角度不同。 3、“摹拟”过程中,加上自己民族的主观色彩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发挥,极力拓展,以便使各自的语言更为形象,生动,逼真的结果。 双声,叠韵与Alliteration, Assonance的辨别 汉英隐喻的共性、个性分析-来源(汉英隐喻共性和个性产生的原则) 1.汉英隐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人类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以已知经验去认知未知的自然现象。对未知事物的理解也总是建立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未知事物”究竟是什么,只有在同已知事物的对比中找出相似点,才能弄清。这便是隐喻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了一个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逐渐模式化,最后形成了隐喻这一人类的思维方式。 2.地域民族不同,社会文化,政治宗教,风土人情的差异以及时代进程的快慢会使人类获取的直接经验有所不同,因而人们对一事物与它事物间的联想就不同。汉英隐喻个性产生。 隐喻: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概念和理论。汉英隐喻都是一种比喻方式,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用它事物来阐明所要描绘的事物。

英汉语言对比练习

Chapter 1 Ⅰ. Answer Questions Direction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English briefly, with examples if necessary. 1. What are synthetic languages(综合语)? How are they characterized? 2. What are analytical languages(分析语)? How are they characterized? 3. How man formal changes are possible to English words? Is there any formal change(形态变化)in Chinese language? 4. Why English language is more flexible is word order(语序)? Why is it not so in Chinese? 5. What is the usual word order in English sentences? Which are the nine types of inversion in English sentences? 6. What are the E—C differences in formal words(形式词)? 7. How many kinds of formal words (形式词)are there in English language? 8. How is English phonological system(语音系统) formed? How is Chinese one? 9. Does Chinese phonological and characteristic system have any advantage in literary forms? 10. Why Chinese is called Tone Language(声调语言)? Ⅱ. Fill in the Blanks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best answer you have found in the textbook. 11.综合语的特征是,分析语的特征是。 12. 英语有变化,词序比汉语,但相对。 13. 英语属于语言。 14. 、和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 15. 形态变化就是词的变化,包括形态和形态。 16. 现代英语的变化主要包括、、、、、、、等变化。 17. 汉语的数量助词有,动态助词有、和等。 18. 汉语结构助词、、类似于应用英语形态变化,但缺乏普遍性。 19. 英汉语在主谓宾的排列上都是顺序。 20. 汉语的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英语的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 21.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词,没有从句,名词之前定语的长度。 22. 汉语的事件顺序和逻辑顺序是按照、、的顺序。 23.英语的虚词包括、、、、。 24.汉语的虚词包括、和。 25. 英语的语音系统由、、和组成。 26. 汉语的语音系统由、和组成 Ⅲ.Translation between E/C Language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Chinese/English sentences into their target langu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omission strategy. Try to make your translation brief. 27.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what is right is right, what is wrong is wrong, no matter he is a Chinese or foreigner, dead or alive). 28. 她有野心,她姐姐野心更大,想成为一个大明星。 29. 在当今中国,人人都在练功夫,功夫课也成为中国中部地区一些中学的必修课。 30.上学的,上学了;下海的,下海了。(some went to college, and the other got into business) 31. 这是一部美国的热门影片。 32. 周恩来举止优雅,待人体贴。 33. 如蒙早日寄来样品和报价,我方将不胜感激。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词的意义方面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能够转换,是由人类思维的共性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组织方式也不同。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也是如此。如英语中的goose有"愚蠢"的内涵意义,但汉语中的"鹅"却没有这种不好的内涵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义,英汉词语的词义对应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A.完全对应。这类英汉词语多为专有名词、术语或普通名 词,其数量极为有限。 如;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 … 补充: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美国)中央情报局 smog 烟雾 carob 角豆树 cardia 贲门carbinol 甲醇 zoology 动物学 holoscope 全息照相机 B. 部分对应。有许多英汉语词语在词义上只是部分对应。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抽象与具体之分、一般与个别

之分。如: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Sister 姐、妹 Morning 早晨、上午 补充:uncle(广义)-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狭义) milk 奶(抽象);人奶,牛奶,羊奶(具体);film 胶卷(一般),影片(个别)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却是不对应的,如:vinegar: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醋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C. 不对应。由于文化差异,英语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尚无确切的对应词来表达。它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词语,翻译时多用加注或释义。如: hippie 嬉皮士 breaker 跳布瑞克舞者,跳霹雳舞者rigjacker 劫持近海油井设备的人;eggathon 吃煮硬了的鸡蛋的竞赛 congressperson 美国国会(尤其是众议员院)议员(男议员或女议员) D. 交叉对应。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其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语 对应。如下面各例中的light 一词就是这样: light music 轻音乐(light=intended chiefly to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77423276.html,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作者:周振峰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我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论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性质范围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1](P4)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 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 某些历史演变”[2]。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的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在揭示其异同及其产生原因时,也会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历史演变。 根据索绪尔对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区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可分为两大类: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包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部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段 落、语篇和语法等的对比研究;宏观的研究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外部因素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研究。 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异同 重点、难点:英汉句法的异同 方法: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 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从语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包含四大类:(1)物体词(objects),表示发出动作的人和物;(2)活动词(events),表示动作过程或事物的状态;(3)抽象词(abstracts),表示事物活动及其他抽象概念的特性、数量和程度;(4)关系词(relations),表示其他三类中词与词间的关系。 1999年毕业的大学生 the class of 1999 一块肥肉 a piece of fat meat 汉语: 猫头鹰和狗 “燕”、“玛”、“松”、“梅”、“雪”、“月” 在…肯定?与…否定?的表述方式上 英国人是针对对方提问的“事实”是否肯定来回答的。中国人则是根据自己是否同意对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的。 You don't like it,do yon?你不喜欢,是吗? No,I don't like it.是的,我不喜欢。 Yes,I like it very much.不,我很喜欢。 “You haven't finished your home work,have you? The student shook his head and said,“No, I have not.” 你还没有完成作业吧,是吗? 学生点点头说,“是的,还没有。” 因为中西方习惯的不同,有时对同一概念英语用肯定的说法,汉语用否定的说法,有时则相反。 请勿受潮Keep dry 油漆未干Wet paint! 反饥饿游行hunger march 反恐怖活动的战争terror war

第二章 英汉对比

课序:No.3 2学时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相似点和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策略,为后面的翻译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是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技巧。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巧妙地应对英汉差异,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ⅠWarming-up activities Discussion: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Ⅱ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从词类划分来看,英语和汉语都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中的名词、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的语法功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2.从句子要素来看,英语和汉语都有主语、谓语、宾(表)语、定语、状语。特别是主语和谓语,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句子组合框架,它们的基本句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在应用文体以及科技文章中,英汉句子结构基本对应的情况比较常见。[例1] We received, on Nov.11,2005, with thanks, your Check No.006869 for RMB 36,000, in payment of our commission. The amount has been placed to your credit. [译文] 我方已于2005年11月11日收到贵方第006869号支票一张,金额计 人民币36,000 元,用以支付我方佣金。该笔款项已入帐,谢谢。 [分析] 上述译文从结构到语序都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个别措辞需遵从 商业信函习惯译法。如:“我方”“贵方”。 [例2] The statement declar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must be changed 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widen.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brought on by airplanes, 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王家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2013年秋季学期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王家年 2013年秋季学期 课程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主讲教师(Chief Course Instructor) 王家年(PhD, Professor) ?教学目的(Objectives) 学习者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①了解和掌握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修辞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③能应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以主题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Thematic Approach)、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 Learning Method)为主,辅以以知识信息传递为目的、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的讲授法(Expository Method)。 ?考核方式(Evaluation Modes) ①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②期末考试在“课程论文”和“综合试卷”中任选一种。 ?开课学期与学时(Semester & Periods) 第七学期(the Seventh Semester),32学时(32 credit hours)。 ?教材及参考书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教材: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参考书目: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论汉英语言的显性特征对比以及翻译转换

论汉英语言的显性特征对比以及翻译转换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摘要:汉语具有直观的平面性,但汉语句式趋于整齐匀称,表达色彩鲜明,词汇具有丰富联想性,所以又具有油画的特征。英语具有直观的立体性,但英语重于逻辑,表现力不强,又具有素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汉英的翻译主要是显性上从平面向立体转换,从素描向油画转换。因为英汉的第二种转换从属于第一种转换,所以文章最后着重论述从平面到立体转换的策略。这也对翻译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关键词:立体性;平面性;翻译转换 1. 引言 对于英汉直译而言,学者对句式语篇直译的论述着墨不多,但对于句式甚至部分语篇进行直译实在是行不通。首先是在理论上行不通。英汉属于不同语系,差别太大。就是同一语系的英法语间,也不可能做到句式的绝对意义上的直译。这在实践上更是行不通。没有人会在句式翻译上亦步亦趋,都会有程度上的变通。词汇和简单表达直译的确能增加异国情调,也能为大家所认同,但对比较繁杂的句子进行直译,轻则“当当有声,的的不休”,十足的翻译腔调,重则不知所云。 翻译在于把握源语的意境意旨,运用译入语的句式另起炉灶,并在译入语中找到最佳顺应,努力去恢复意境意旨,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深层次意义对等和认知性对等,在这基础上构建、再现其神韵。一味直译,只怕会引起水土不服,因其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期待,读都难以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去体味神韵了。奈达认为,翻译的焦点要放到译入语读者对译作的反应上去。按这指导思想,句式的完全直译是不好的。

优秀的译者在于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的各自特征,运用娴熟的手法,出神入化地转换。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英汉的特征对比的原因。 2. 汉英的显性特征对比 汉语的显性特征 近年来关于英汉对比的论文很多,英汉之间的对比性特征越来越被人们所识别。对于汉语,学者常指出它是词汇、分句、句子并存,只有一个维度。如这句:“杭州境内西湖如明镜,千山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贾文波,2001:77)。这里名词并存,句式整齐,句与句之间是显性平等的,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万顷碧波,层层推进”。这两者之间好像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矛盾:一个是从显性的角度说的,而另一个是从意义的角度说的而已。代写本科毕业论文汉语是直接投射的语言,单音孤立。汉语与汉字的这种特征使汉文具备一种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音节匀称、整齐简洁、结构灵活的审美特征(孙迎春,2004:173)。正由于这一特点,汉语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地增减,有利于整齐划一。特别是为了能跟四字格的成语配合在一起形成对偶排比句子群等,前呼后应,可以是舒缓优雅的行云,又可以是一泻千里的江水,文采华丽,音韵和美,视觉效果也美。 另外,汉语的词句是充满诗意的,比如说“白色”,不只说“白”,还要带上具有这种特征的典型的物名称“雪”;提到“钟声”,多会跟“悠扬”连在一起。所以,汉语词汇形象鲜明,联想丰富。比如:“In the park, there areflowers, fragrance and music.”汉语不会这样翻译的:“公园里有草、香味和音乐”,而是会增加些成分使之有节奏感,且充满神韵,如这样的翻译:“公园里,百花烂漫,幽香浮动,乐音悠扬。”

第三章翻译中的语言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in

第三章翻译中的语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1.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1.1语义的差异:英汉词语意义并不是总是一致的,它们的对应程度有三: 1.1.1完全对应: 1.1.1.1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aluminum铝;physics物理学;pneumonia肺炎;ew York纽约; the Himalayas喜马拉雅山European Union 欧盟negotiating table 谈判桌trading partners 贸易伙伴 1..1.1.2产生活常见事物的名称 1.1.2部分或大部分对应 cat:She is a cat.=she is callous and cruel; 1.1.3完全或大部分不对应 commuter (people who live in the suburb but go to work downtown ) pandemonium=“地狱”(造词) 1.1.4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 touch :to touch sb to the heart触动心旋 hair touched with grey有点花白头发 to touch glass碰杯 to touch one’s lips to the child’s forehead轻吻小孩的前额 to touch the highest point in one’s career达到事业的顶峰 1)It’s too noisy; turn that things off and do your homework.关掉那玩意(收音机),做作业! 2)I’ll pack my things for the trip tomorrow.我明天打点行装。 3)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啊! 4)The large mammalian brain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thing, for its size, known to us. 大型哺乳动物的大脑,就其体积而言,是我们所知晓的最复杂的机体。 1.1.5 Collocation: the collocation of the English words is very active. as proud as a peacock非常骄傲的/Hitler was once as proud as a peacock曾是个不可一世的家伙/ as cheerful as a lark非常高兴的,兴高采烈的/ as clear as day一清二楚/ as quiet as a mouse非常安静的,一声不响的/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 in a breeze轻松地/ with flying colors 出色地;成功地/ behind the scenes在幕后/ at a gallop飞快地;急速地;用最快速度 1.2 1.2.1动词时态的体现:1)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刚刚来过,她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诉我了。 2) A good book may be among the best of friends. It is the same today that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3)”What was I talking of?” said he, beginning again when they were all in the street.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等大伙来到街上,她又说了起来了。 4) Britain ‘s railway system is being improved.正日益完善。 5)English prose is elaborate rather than simple. It was not always so.如今的英国散文华美而欠简朴,以往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1.2.2量词的增补表达法: 1) To the east a faint pink is spreading.一抹浅红正向东方扩展。 2)Before I arrived in sight of it, all that remained of day was a beamless, amber light along the west; but I could see every pebble on the path, and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 潘文国 提要 本文总结了上个世纪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历史。百年汉英对比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77年以前,主要是由一些语言学家个人为了探讨汉语的特点而进行的研究; 1977年以后,是为了建立汉英对比语言学而进行的大规模的研究。作者收集了90多本专著、1300多篇论文,以从中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和预测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史 一 对比与对比史的研究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 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引自王力,1983:40) 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 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吕叔湘,1942:7) 语言研究中的比较,可以是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开展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所谓对比研究,是其中的一种,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比较研究,描述它们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以促进人们对所对比语言的研究,并为语际翻译、语言教学和双语词典的编纂等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语言学中的这种比较研究,称作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C A),也称作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 tics),已成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与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思想: 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详尽地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Humboldt,1836:21;中文译文见洪堡特, 1997:16)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在欧洲与美国可说有两个源头。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末尾曾指出: 比较语法和历史语法生气勃勃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请允许我在结束60

英汉对比 第二章习题+答案

Chapter 2 Ⅰ. Answer Questions Direction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English briefly, with examples if necessary. 1.Why English is called compact(聚集)language while Chinese diffuse(流散) one? This is because English language has rigid rules on sentence structure centered on subject-predicate;English sentences are developed from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s. Chinese has no rigid rules on sentence structure. Thus, the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in Chinese is varied, complicated and flexible. 2.What is the basic structure in English sentence? The simplest English sentence consists of only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based on which many components are attached or derived. And the verb is the core, the number of nouns attachable to the verb is called the verb’s valence. As Chinese language focuses on internal theme instead of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Chinese sentences can hardly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verb variation like English sentences are. 3.How many basic sentence types are there in English language? SV, SVP, SVO, SVOO, SVOC 4.In which way English sentences can be enlarged? a)to add modifiers, mainly attributive and adverbial; b)to extend the elements in the basic sentence 5.In which means can the compactness of English sentence be guaranteed? a) various devices to connect the sentences; b) concord between components or words in terms of person, number, gender and meaning, which includes: grammatical concord; notional concord; principle of proximity 6.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predicates? It can be verbs, nouns, or adjectives; it can be one verb or more than one verbs or nor verbs; it can be one word or word phrases. verbs:吃饭好 words referring to time, location, conditions:只有下定决心才行 preposition:由你负责此事 phrases:我疯了怎么可能?我就这样怎么了? 7.What are the regular types of Chinese sentence? Topic sentences;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relative sentences; contracted /condensed/ abbreviated sentence; exclamative sentence; existential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_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