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夏远芬 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夏远芬 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夏远芬   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夏远芬   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夏远芬

【摘要】随着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的推行,如何让中职幼师生主动学习幼儿教育学,高效学习幼儿教育学已成为幼教课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中职三年级幼师生对《幼儿教育学》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学习兴趣、最喜欢的学科及该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幼师生普遍存在预习不足、学习效率低、学习被动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将导学案引入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职幼师生;幼儿教育学;学习情况;导学案

随着国家“一村一幼”政策的推行及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的实施,幼儿教育开始备受关注,中职幼儿教育也在这一改革中崭露头角。那么,幼儿教育学作为中职幼师生的专业课程,其学习情况如何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中职三年级幼师生普遍缺乏课前预习习惯,缺少科学的预习方法,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更多的是等待,而不会主动学习,也缺乏复习策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须对中职幼师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一、调查目的

为了有效推动《导学案在中师公共课程中的应用》课题的深入开展,了解中职幼师生对幼儿教育学课程的兴趣、态度、学习方法等情况,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现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日后教学、研究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某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达到100%。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课前预习情况

在调查的幼师生中,只有42.6%的幼师生有预习习惯,有预习习惯的学生中,64.7%的人会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解答途径各不相同,其中36.7%的学生会通过问同学寻找答案,33%的人会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30%的人会将问题搁置,不去解决,等待教师上课时解决。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中职幼师生缺少预习方法,除了看课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预习;

2.基于学科特点的原因,课本自身枯燥无味,幼师生对课本缺少直接兴趣;

3.受惰性影响,再加上如果教师不布置书面的预习任务和作业,更不愿意预习。

(二)课堂学习情况

1.注意力集中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幼师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存在差异,他们对一堂课教师讲多久自己学习效果最好,存在不同的看法,具体差异如下:

10-20分钟20-30分钟30分钟以上

(表一:幼师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百分比图)

根据心理学注意稳定性的年龄特征,幼师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应该在30分钟左右,这正如调查所示,66.67%的幼师生都认为教师讲20-30分钟自己的学习效果最好,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尊重注意稳定性规律,缩短讲授时间,还课堂于学生。

2.课堂参与程度

在调查的学生中,三年级幼师生的课堂参与性较高,51.9%的学生能在课堂回答问题,无人从不回答问题。

3.记笔记及其方式

96.2%的学生会在课堂记笔记,其中24.5%的学生是照抄老师板书,16.9%的学生能按照自己理解记录板书,54.7%的学生是记重要的知识要点,如下图:

照抄板书理解记录只记知识要点其他

(表二:学生记笔记方式百分比图)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幼儿教育学笔记较多,课堂上,学生既想保持笔记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又想全身心听老师上课,一心不能二用,这样往往疲于应付,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笔者认为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学生对课本不熟悉,不提前预习,不能将教师讲授内容和书本内容相联系,所以不知该将笔记记于什么地方,只能盲目记录,于是降低了记录速度和学习效率;

2.幼师生缺少记笔记策略,识记速度较慢,不知该记录哪些内容,于是要么照抄笔记,要么按自己理解记录,要么在书上勾划或记录知识要点,从而忽略了核心内容;

(三)课后巩固情况

1.完成作业情况

当堂新课结束后,77.8%的幼师生会及时完成作业,22.2%不会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各有不同,12%的学生选择先看书后做作业,6%的学生先

做作业后看书,19%的学生选择照抄同学作业,63%的学生选择边做边看书。

2.复习情况

对于课程的复习,53.7%的人会复习,在复习时间的安排上,11.9%的学生会当天复习,23.8%的学生会在一周内安排复习,64.2%的学生只会在考试前安排复习,如下图:

当天复习一周内复习考试前复习

(表三:复习时间安排百分比图)

在复习方法的选择上,63.4%的学生按照老师的笔记复习,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看书复习、做题复习等方式。

通过访谈和教育实践,笔者发现当前中职幼师生存在明显的惰性情绪和行为,他们需要外界督促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表现在完成作业和复习时间安排上,幼师生中当天复习的比例仅占11.9%,等到考试前再复习的比例高达64.2%。而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幼师生的复习安排极大的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了学习成效。

(四)学习兴趣

在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有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两者均占13.9%,而数学12.3%,语文和舞蹈各占9%。其中,51.8%的幼师生对幼儿教育学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主要是因为意识到了幼儿教育学的重要性,为了获得教师资格证和顺利通过教师公招考试,而11.1%的学生对该课程完全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该学科枯燥乏味。

(表四:中师生喜欢的学科)

(五)教学方法

在对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发现,66.7%的教师使用了讲授法,40.7%的教师使用了讨论法,22.2%的教师使用过发现法,另外还有指导练习法、观察法等方法,但比例较小。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三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讲授法过于枯燥,尤其是像幼儿教育学这样的理论学科,并且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双向交流,易形成单向灌输,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

四、教育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笔者发现,在中师幼儿教育学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年级幼师生缺乏预习习惯,缺乏科学高效的预习方法,多采用通读课文预习,在预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对课程内容存在疑问,会提出问题,但对于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合理解决的人较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对该学科没有兴趣;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课前预习阶段

1.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前布置课程预习作业,将课程内容融入在难易搭配的练习题中,将学生异质分组,进行集体学习,为避免小组成员偷懒情况的产生,可以实行“捆绑

式监督学习”,将全体小组成员的学习状况、参与情况列入到期末评定当中,以小组参与情况进行成员评比,从而提高参与积极性。

2.采用小组讨论提问方式。

幼师生在预习过程中,较少注意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忽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提问,通过小组预习,由小组成员共同提问,共同探讨解决,或者采用成员间互问互答的方式,从而提高预习效果。

(二)课堂学习阶段

对于幼师生课堂学习情况,尤其是记笔记情况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此问题:

1.教师精简笔记内容。教师给学生呈现学科核心知识点,从而精简课堂笔记。

2.学生要逐步掌握记笔记策略,学会快速记笔记。

3.提前预习,增加对课堂内容的熟练程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会出现盲目的记笔记,成为记笔记的工具的现象了。

4.教师精讲,缩短课堂教学时间,还课堂于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高效的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性、探索性和师生互动的发挥。

(三)课后巩固阶段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但是中师生在学习后,能够当天复习的只有11.9%,大部分学生是在临考前复习,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负担,也不利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鉴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充分遵循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进行当天复习。

2.小组讨论复习。课后通过小组一起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及时的复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复习兴趣,也有利于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同时起到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作用。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导学案教学引入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究讨论制定的,以新课程标

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针对中职三年级幼师生在幼儿教育学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利用导学案可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自学中发现、思考、获知。利用编制好的学案,确定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学生不预习、不会预习的问题。

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缩短教师讲授时间,一方面符合注意稳定性规律,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拓展、课后复习是落实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通过课堂扩展、变化复习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技能。

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导学案引入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红梅,学案导学法助推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

[2] 须丽丹.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 考试(理论实践) 2014年08期

[3] 鄂秦泰. 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6)

[4] 周龙军. 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28)

[5] 官波.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6

2017年新课标心得体会

2017年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是2017年新课标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2017年新课标心得体会一开学后,学校组织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又一次学习,感觉受益匪浅,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新的课程教材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 仅仅依据某一种教学方法编写的教材是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的。现在几乎从每一套通过审查的教材中都可发现视听法、交际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提示法等提倡的方法的应用,可谓兼收并蓄,并集各家所长。例如,从课堂教学的技术层面来说,新的课程标准所建议的课堂活动类型有:①调查和采访活动,包括专题采访,民意调查,做出决定或选择并解释原因等;②探究活动,即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用数字说明具体的事情,比如模拟购物、模拟储蓄等活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③合作学习活动,即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

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小组活动中,应,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发挥每个的学生的特长。 二、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 和探究等方式,发展思维能力和生活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三、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

《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容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在师生关系中蕴含着教学价值观。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学价值观在发生着变化,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应当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的氛围。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扬。 2.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

最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

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 我国初中数学教材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同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只是奠基性的,它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标,至于每个年级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没有做具体规定。与过去《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表现形式方面有显有隐。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代数方面,“统计与概率”一章,华东师大版本数学教材从7年级就开始介绍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会有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

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新高考已经启动,2018年我省也要执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登封市来讲是打教育翻身仗好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提前布局,提前发力,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才能在新高考中占据有利地位。人

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研究开题报告《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的开题报告 北票市娄家店乡初级中学课题组 2012-11-26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新课程核心理念: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与学校教育相伴生,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教育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它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随处可见对这种师生关系即新的学生观的要求的体现。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们反对权威主义和体罚,崇尚自由精神,提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中世纪教育禁欲主义、权威主义、强制纪律棍棒体罚等陋习,人文主义教育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蒙田开展了“没有惩罚,没有眼泪”的教育实验,他认为对那些鞭打儿童的教师,自己就应该被鞭打。维多利诺则指出,应该跟随儿童的天

然本性前进;拉伯雷认为,教学方法要使整个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与其说是一个学生在学习,毋宁说是一个国家在消遣。”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勾画出了师生问题以人为本的,尊重人格伦理关系。 2、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针对60年代科技至上教育的精神弊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及感受性的训练。提倡创建了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他们提出了“四个R的教育”,采用背对法、沟通、拟情等教学策略。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和知情意整合发展。 3、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最著名的代表罗杰斯认为;构成道德教育的条件是感情和态度,是教师的真诚、坦率与学生的和谐一致,提出用真诚、接受和移情性理论来构建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师生关系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它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教育内部的深层次问题。对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功能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教师的角色定位,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民主。这种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研究视角的多学科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突破单一的教育学领域,将师生关系放到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阐释学甚至文化生态学的视域中去考察,对师生关系的解释更加丰富、深刻。其次,从静态描述走向动态过程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研究者更倾向于用具有动态性质的“师生互动”、“师生交往”来代替静态描述的“师生关系”,并努力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师生关系模式。第三,师生关系研究的人本主义价值趋向。这体现在文献中,研究者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我们的课题研究从“人的高层次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重构一种多

新课标基本理念

新课标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 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顶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 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6.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8.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 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 活动过程。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 和改进教师教学。学习评价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12.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 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 13.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分享发现和成果。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 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实验的各省(市、区)的高考方案相 继出台,有的已经付诸实施。其中,广东省在2009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2010年高考调整方案,江苏省2009年高考方案也将进行局部调整。 综观已经出台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等省 (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不难看出,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力求积极、稳 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这些方案既有共同点,又各具地域特色。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共同点之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07年宁夏、山东,2009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 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 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07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 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要实现学生这一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可缺的。 当代儿童知识面广,个性更突出,我们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做一名民主型的教师,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并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体会到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宽容学生。 宽容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苛,过于统一,要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尤其当前独生子女多,他们既早熟、又依赖,他们自尊、好强、知识面广,个性强。对于儿童的个性特点,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社会化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儿童的品德,只能把儿童已有的个性当作教育培养的出发点。只有宽容,才能有教育(而不是指责、训斥、惩罚),才能有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 我班一位叫李×的男孩,一天上午与同学吵架后,下午就带了一把刀藏在书包里,我知道后,先请小吉到办公室,倒杯水给他喝,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道理,他还是不拿出来,最后我想了想,先宽容他,告诉他你把刀拿出来并且以

后不再这样,你就与平常一样,什么事都没有。上了一节课后,他乖乖地交出了刀子。第二天我把刀子还给他母亲时告诉她不要打孩子,他还不懂事,宽容他,他会变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听说他打人了。在这件事中,我先给自己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给学生以自由思想的契机,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上届我教了一位叫杜×的同学,在小学低年级学习与表现都不错,到了四年级,由于向社会学了一些这个年龄段所不该学的东西,如抽烟、打游戏机、打群架等。每次犯错误,少不了家校联系,我经常以大姐姐的身份同他交谈、与他交朋友,到他家家访,同他家长配合,让他认识了错误,鼓励他重新做起,给他补些基础知识,使他觉得学校没有抛弃他,老师宽容了他,最终同所有同学一样迈进了中学。 有人曾说,人生最难得遇到的是一个好的小学老师。是呀,学生们在教室里学过的东西也许会全忘却,而老师的教育会在他们的心里永远留下痕迹,甚至生根发芽。从某种意义说,由于儿童年纪小,阅历浅,奖惩的教育效果一般都较为明显。儿童是出现过失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不同,儿童出现过失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时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 宽容是种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就是循循善绣,小心翼翼地

新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五)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伊宁市第四中学邢小兵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 一年的课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 的新高考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 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 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 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 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 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 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 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 新题也在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 这种特点下,我们原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 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 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 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 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

最新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3.简述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并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 (2)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理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应该抱着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和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 4.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 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四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2.简述综合课程的特征。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其缺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3.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的方法有哪些?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概念。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这一界定明确了学习策略四个方面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

《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在师生关系中蕴含着教学价值观。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学价值观在发生着变化,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

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

浅谈在中考复习中如何适应新课标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要求

浅谈在中考复习中如何适应新课标对学生 能力水平的要求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故近年我市中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通过对物理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这两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把这两个方面重新界定为两个新的维度,即物理学科知识的维度,这个维度基本是以物理学科的知识素材为依据的,另一个维度为能力维度,即在物理学科中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也可以是物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由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将初中物理学科的能力层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问题解决等四个层次,明确初中物理能力结构与水平层次的要求,了解不同的能力结构与水平层次所对应的知识要素,有利于我们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下面我通过四个能力结构与水平层次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浅谈一下在中考复习中如何准确把握知识要素,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一、与记忆能力层次相关的知识要素在中考题中的体现 例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要素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点再现和回忆。 例2 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是()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 此题考查的知识要素是: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能从这些电子设备中识别和辨认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设备。 记忆能力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培养记忆能力的常用方法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适当复习,强化记忆;利用联想,提高记忆;浓缩知识,择要记忆;不断运用,巩固记忆等。在中考的复习中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记忆方法,就一定能战胜遗忘。 二、与理解能力层次相关的知识要素在中考题中的体现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1、每位老师写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时间2013.1 ) 2、看完下面的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写心得体会 下面是两篇学习内容 以上的过完2013年10月8日交到教务处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时间定于2013年.1月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

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前瞻性。②全面性。③层次性。 ④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摘要】新课程理念是“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人格关系,是相互信赖、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师生之间共生共创共乐的关系。在当今教育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师生之间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 【关键词】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相互协作和共生共创共乐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强调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的民主关系,以新型的“互尊互爱”取代传统的“尊师爱生”。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师生平等双向交往的校园人际关系,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合作协调、平等互助、关系宽松。语文教学要达到教文育人完成其基础工具性的任务,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改变主从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教学,我觉得师生关系有如下特点: 一、民主平等的人格关系 民主与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素,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结果。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权利”,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个体的,学生同样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民主的教育是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为民主的教育能够使孩子成为具有民主观念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最高的标准不是当好“相马”的伯乐,而是要当好“养马”的伯乐。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是“养好马”的前提,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成为真正的心灵朋友,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是通过与教师对话,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断内化的过程。所以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比如,对话教学,它是一种各种价值相等、意义相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所以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这种“对话式”的学习理念,在课堂上营造民主气氛,教学

面对新课程 应对新高考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 我们围绕“新课程下的高考有哪些变化?如何实施高考复习?”等问题来研究新课程,研究新高考,提出复习新策略。 一、新课标下新高考的认识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我们认为要树立“既要平稳过渡,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一指导思想,在继承原有“强化主干知识”等高考优点的同时,摒弃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虚拟的、不真实的试题结构,重点体现在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应用。重视各学科新增内容和与旧教材相比弱化的内容,如旧教材有的而现在新课标没有的内容不要再深入研究,原来没有而现在有的内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仔细阅读教材,将各种版本教材做“减法”,提纲挈领,抓住精要内容传授。 二、明确目标,调整策略 目标是方向,是指南,策略是手段,是路径,只有目标明确,策略得当,才能实现高考的终南捷径。 1、目标明确,任务细化。 为了让目标成为复习质量的保证,教师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达成目标的意识。在高三启动仪式上学校首先下达了高2013级高考总体目标任务,年级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文科和理科的目标,下达文考考生和艺术考生的人数,并将总目标分解到各班级,班级逐一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心中有学生,行动有方向。让教师有强烈地实现目标的计划安排和细致地落实计划的措施。 1、捕捉信息,调整策略 新课程的第一年高考,考试的各种信息收集尤其重要,及时捕作高考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改变战术,少走弯路,从而有效提高高考复习效率。为此,学校在经费上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对外交流。现已先后派出部分高三教师参加了《重庆市教科院组织的高三复习报告会》,实地考察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抓高三的具体做法,总结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学校按过去惯例拨出专用经费聘请教科院的教研员和直属学校的名师定期亲临我校指导高三复习工作,传递高考信息。 2、借用考题,找准差距

新课程改革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新课程改革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学生卷) 请认真如实填写下面内容,不需要写姓名。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班级__ ___ 调查时间: 1.你觉得学校里的生活如何?() A 很有劲 B 比较有劲 C 没劲 D 说不清 2.你认为老师应该是(可多选)() A知识的传授者B学生集团的领导者C家长的代理人D模仿的榜样E朋友和知己 3.学校里是否有老师对同学体罚或变相体罚(如罚站、罚抄书、罚写字等)现 象?() A 没有 B 很普遍 C 少数 D 极少 4.你有被老师惩罚过吗() A有B没有 如有,老师是以何种方式惩罚的()(可多选) A罚加功课B 罚扣成绩C当众点名斥责D变相体罚E其他 5.你或你的同学被惩罚后() A觉得没面子,以后与老师对着干B受到教育 C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一撅不振D无所谓 6.其他同学受到老师批评时,你怎么想?() A 特想帮助他 B 如果和我要好,我就帮他 C 和我无关 D 特高兴 7.老师对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吗?() A对优生好于差生B对差生好于优生 C对好生差生一样好D对好生差生一样不关心 8.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 A经常谈心,是你人际关系指导者B最关心成绩,偶尔关心一下生活和想法 C只关心成绩,其他不管D根本不关心你 9.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你首先会找() A父母B老师C 同学 D 朋友 E 其他 10.你给老师取绰号吗() A取,但无恶意B取,且较难听C不取 11.如果你对老师的做法有看法,你会() A直接对老师说B给老师传纸条或以其他方式告之C决不会说出来 12.你或你的同学在课堂上或平时,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老师不一致时,你觉 得老师的态度怎样?() A 高兴 B 不太高兴 C 把学生的看法压下去 D 无所谓 13.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是() A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B我尊重他,他不尊重我 C我表面上尊重他,其实一点也不尊重D谈不上有什么尊重不尊重的 14.你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教师方面B学生方面C环境方面 15.你认为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如何() A起主导作用B有点作用,但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

2020年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对素质的要求的教育论文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对素质的要求的教育论文 在新课标的新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强化自身专业素质,适应新课标教材的需要,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贯彻教育科研政策,走以研促教之路,以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育观念 新课标的实施,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的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将直接关系到现代素质教育的成败。 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但就目前来讲能真正意识到自身的观念必需要 __更新的教师还不多。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全面推进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关键中的关键。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只为提高升学率服务的教育观,要努力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唯一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好坏的质量观,要树立以学生的思生理心理、想品德、科学文化等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和优化,个性特长能够充分发展为标准评价的质量观。教育教学的结果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能一致,普通能力与创造能力并重,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统一,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能够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进入新世纪,进入知识大爆炸的经济社会,知识的更新,信息 的传递将迅猛发展。当今的学生是在电视陪伴着长大的一代,电脑网络的出现更使学生的视野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从学科角度看,在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综合的趋势。例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将推出,新实验教材也将要使用。新课标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关联,形成了开放而具有创新活动的课程构架。如果教师不会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方法就难免会误人子弟。 所以,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较厚实的语文素养还应该有较宽广的 艺术、史地等人文知识的基础,甚至理科与之有关交叉的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学养,提高学科的综合素质,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新课标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及其基本任务。要求把握母语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点,提倡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教师重“教”轻“学”,着重灌输知识而看轻学生的获取。课堂的灌输充其量只是完成知识的传递任务,如果教师只关注给学生传递信息,却从不关注让学生怎样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被教师忽视,那又怎样能够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