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重商主义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银,金银是货币财富的唯一形态。2、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在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3。只有在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财富。 4.强调国家的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托马斯曼出版《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或《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观点:1、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只有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出口多于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2、国防财政论。财政是战争的命脉。国家用重税富有而国民却变得贫困。

3、赋税论。①重税无害论。重税正当,有利于国家,税收增长同时,国家富有,劳动力价格也会增加。②保护关税。实

现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本国应该采取有力政策关税保护。③临时课征赋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课征赋税的时候必须取得全体人民的认可,调整贵族和平民的厉害关系。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自主义威廉配第《赋税论》:税收的最终源泉是劳动的收入。提出“公平、确实、便利、节省”的赋税原则。提出最好的课税方法是实行国内消费税和人头税。这两种税是全体国民都来赋税的有力手段。亚当斯密代表作、政府职能理论、赋税原则、税制设计理论代表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政府职能理论:政府的只能主要限于为私人部门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一保护社会,不受独立社会的侵犯,二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国家费用:国防费、司法费、公共机关费、维持君王尊严的

费用赋税原则论:平等、确定、便利和节约原则尽可能按照各自的能力比例,税收必须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时间和方法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尽可能的归国家所有,否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赋税来源:每年创造的新收入:工资、利润、地租关于预算的思想:主张严格控制政府支出的规模。反对财政赤字,力求预算平衡,奉行量入为出的主张。政府预算行为立足于节俭,以追求财政预算平衡来表明政府的责任感和高效率。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为筹措战争和其他的经费,通过采用征收一次总赋税还是发行政府公债,对居民的消费和资本的生成的影响是相等的。换言之,政府为其支出筹措资金而选择何种筹措方式是无关紧要的。尽管他认为征税和举债对经济的影响是相等的,但是在征税或者是举债以筹措政府经费的选择上,李嘉图明显倾向于征税而反对举债。重农主义学派魁奈《经济表》魁

奈“纯产品”理论认为交换是等价的,总是一定量价值的一种财富和相同价值量的另一种财富之间的交换。农业看作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纯产品实质上是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魁奈主张支队土地的收入征收单一税:1、不应该向工商业阶级征税2、国家不仅不宜对工商业课税,也不应该对土地的经营者即农业资本家征税,而且对于耕种者用于再生产的财富或预付也不能课税。3、魁奈不主张对从事农产品贸易和把农产品运往国外按好价出售的商人征税。魁奈反对征收财产税和向个人课征人头税和劳动所得税。评价:有着历史必然性,反映了那个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错误:土地单一税设想是建立在农业部门作为唯一生产部门并创造纯产品或剩余产品这一错误的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当年新创造国民收入在进入消费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社会各阶层

的收入;资产阶级关于赋税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纳税公平原则,但是单一税明显是相背离的。税收政策:倡导轻税政策,使国家富强课税就不应该加重。改革税收征管方式,废除包征制。李斯特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保护关税理论: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财富的生产力要比财富本身重要的多。为了培养德国的生产力必须采取保护关税政策。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德国处于农工业时期,工业体系比较幼小,必须采取关税保护制度。发展德国的民族工业,提高德国的工业生产力。瓦格纳赋税理论社会政策税收思想,税收体系和税收政策,税收原则,税收选择理论社会政策税收思想:利用国家手中的税收分配工具,不仅要满足国家支出的需要以实现其财政目的,而且还要矫正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等,以达到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目的。瓦格纳的赋税理

论是一种二元论。一方面,他认为赋税有获得财政收入的纯财政的目的,即获得国库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赋税还具有对所得和财产分配进行干预和调整的社会政策的目的。税收政策:税系可以划分为收益税系、所得税系和消费税系。土地和资本所带来的收入因为它们具有持续和永久的性质,税收负担能力强,因此应该多课税,那些仅能取得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最低生活费用的人,于他们缺乏税收负担能力应该对他们免税。通过两个税收体系从两方面调节社会分配不均。赋税原则:四端九项财政政策原则:课税充足性和课税可能性国民经济原则:正确税源的选择,税种的选择公正原则或公正赋税分配原则:课税的一般性,课税的均等性税务行政原则:课税的明确性,课税的便利性,最小课税费用。财源选择理论:当选择公债代替赋税时,区分为三种公债:一是来自国民经济中现实处于自资金状态的资本公债;二是来自外国国民

经济资本公债;三是来自国内资本的公债。满足一国临时财政需要的方法和课税相比,采取第一及第二类比采取赋税好,必须避免第三类方法,必须以课税取代之。发行公债比课税更不利于国民经济,在于国家负担经费,即全体的牺牲比对现代个别经济课税造成的分配不平等不公正更严重,同时,加重了工人阶级的痛苦。工摘得这种不利作用将在长期内危害国家财政。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开创了税收税收转嫁与归宿问题的局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济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赖于工业的一般发展,一类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极其经营管理的效率;就是说,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两类。”他还看到了教育的外在性,主张增加政府的教育投资。开创了税收转嫁与归宿问题的局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马歇尔提出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

款以外所遭受的其他经济损失。认为,税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作用是巨大的。当税收因素加入市场后,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将被破坏,即税收成为一把“利剪”,把生产者成本与消费者利益两者截然分开,它意味着对资源利用的低效化。2、关于税收公平A、承认市场分配的市场公平性能,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改善收入分配的微妙机制。B、市场分配不符合社会公平的标准,这就是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的失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C、批评英国的《济贫法》。主张政府采取平静而非暴力的方式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资本家的收入。D、提出以累进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主张对富人的财产和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以缓和收入不均3、地方税的征税范围、性质和设计等问题A、范围:“地方税征税范围的确定,要看居民是否流动,以及

这个税种是有偿还是无偿”——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435页。认为选择地方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范围,要以不导致工人的流动为优。B、性质:地方税最好是采取有偿性税种的形式,即大部分地方税应当用于直接增进当地居民和工人的福利上,而这些福利和便利除了当地政府提供外,是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更便宜地提供的。C、设计原则:偏重于全国性服务的税种,一般应采取无偿税形式,而偏重于地方性服务的税种,宜采用有偿税形式,以便根据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数量,给予他们以直接和特殊的利益。皮古《福利经济学》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主张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①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②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政府干预外部性的思想区分了正外在

性和负外在性。“此问题的本质是,个人A在对个人B提供某项支付代价的劳动的过程中,附带地亦对其他人提供劳务或损害,而不能从受益的一方取得支付,也不能对受害的一方施以补偿。”——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册,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71年版,第154页。显然,所谓的外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但该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承担相应的损失。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中的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偏离,仅靠市场机制本身难以消除这种偏离,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社会福利达不到极大值。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政府出面予以校正。主张国家采取适当调节措施,矫正资源配置的失调状态。通过征税和补贴引导私人的资源配置活动符合社会利益。税收公平认为社会经济福利总目标的评价标准是公平和效率准

则,因此,当政府进行课税时,也应以效率和公平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因此,庇古认为公平准则应当是税收课征的首要准则横向公平:是对经济情况相同的人应该课以相同的税收。如以所得为税基,则具有相同收入的人们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对经济情况不同的人课以不同的税收。如收入多的人,税负也相应较多;收入少的人,税负也应相应的较少。通过收入的再分配,最好能缩小贫富差距,从而达到收入均等化的目标。政府改善收入分配的措施:通过征收遗产税和收入累进税、对生活必需品给予补贴、举办服务大众的社会设施。他也看到了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提出政府的收入转移规模要适度、超过限度会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机制。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财税理论: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是指社会总需求,它总是不足的。投资乘

数理论:投资的增加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倍数依存关系。财政思想2、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在经济萧条期,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实行赤字预算,量出为入。公债是政府调节经济、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3、税收思想税收的作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提高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实现充分就业。改变税收体系。提高消费倾向的赋税政策是累进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及遗产税为中心的赋税体制。主张以累进的直接税为主体税制,对遗产课征重税,实行高额累进税率。实行财政关税。是保护关税的对称,指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萨缪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政府国家观是基于他所提出的混合经济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混合经济”的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干预和市场的作用交织在一起共同组织生产和消费的经济。首先,关于效率。认为市场失灵都会导致

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从而可以存在着政府治疗这些疾病的职能。市场失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税收。A、当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极端形态垄断时,垄断使价格高出效率水平,需求和生产结构受到扭曲以及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可以用来做不真实的广告宣传,甚至买通立法机构以寻求保护。这是不能容忍的,须政府来打破这种垄断。B、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和个人向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而又不向这些人支付应有的代价或收取应有的报酬。于我们的社会人口越来越稠密,于生产日益牵涉有毒物质的生产工艺,溢出效应已从微小的麻烦发展成为巨大的威胁,因此,政府转向对经济行为的调节,以此来控制于空气和水的污染、露天剥采、危险的废物、不安全的药物和食品以及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负的外部效果。而这一切有害的溢出效应都将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地消除。C公共商品,给竞争性和非排他

性关于平等,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市场并不完美需要政府力量进行完善。最后,关于促进经济稳定。认为资本主义自产生起就一直受到通货膨胀和萧条的周期性困扰,有时会非常剧烈,甚至会发生社会动乱和战争,这就需要政府来增加经济稳定的宏观作用。赋税理论:1、税收具有强制性。是政府为了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而强制向私人部门征收。2、税收还具有再分配的经济性质1、依据对不同收入者的征税比例,税收划分为累进税和累退税。2、依据税收对人们的影响,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税收原则:在对传统的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征收相同的赋税,对于情况不同的人征收不同的赋税。税收原则的运用应该结合现实,综合分析运用。他认为在现代混合经济中政府应折衷地采纳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对经济的影响:生产要素、收入再分配、内在稳定

器稳定经济财政政策:1、赤字财政政策。继承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主张不仅在经济衰退时推行赤字财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推行赤字财政。

2、补偿政策。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干预政策,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应用,而且还可以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实现工具:公共投资、所得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公债理论:1、公债的作用。公债是国家贯彻执行补偿性财政政策以稳定经济的有力武器。2、公债的负担。认为应区分外债和内债的负担。弗里德曼《消费函数理论》、《资本主义和自》宏观财政理论财政政策无法消除失业,还会引起通货膨胀,“自然失业率”不可能被通货膨胀率所消灭。坚持经济自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最重要。结论: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

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除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即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目的在于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与市场上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减相适应,以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单一规则”货币政策,不仅排除利息率、准备金等货币因素影响,更排斥国家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调节和干预经济。赋税理论:税收在稳定经济方面的作用 2.税收稳定经济的作用要比政府支出强。于其思想基础是主张运用货币政策,尽

管承认税收具有稳定经济波动的作用,但并不主张运用它。反对用累进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累进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的实际收效不可能理想,甚至可能造成新的不均等。取消所得税的累进税率,1、过高的累进税率,并不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税收和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等。2、所得税改为按比例税率课征,是与扩大税基取消税收优惠同时进行的。3、实行比例税率不会减少税收收入,还会征收到较多的税款。取消进出口关税限制反对实行进出口关税保护政策,主张自贸易。负所得税制度“负所得税”的构想是基于对税收制度中促进所得税制完善的设想而提出来的,负所得税制度中的补贴是在纳税人不具有法定义务的情况下支付的,它是一种地道的直接支出形式。负所得税负所得税=政府规定的最低收入指标-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1、使公共基金集中用于穷人而不是无目标地分配资

金。2、使穷人具有自助的动力。3、支出较少,却可以帮助更多的穷人。4、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拉弗曲线是一条描述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结论:总是存在获得同样税收收入的两种税率。税率并不总是与税收收入成正比;要增加政府收入可以通过降低税率的办法,而不应采取提高税率的办法;存在一种能获得最大政府收入的税收结构。实际上是不能实现的。费尔德斯坦:存在财政赤字的条件下:通胀率与资本形成率之间呈正相关。减税不是唯一的经济政策;减税的重点是削减公司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税收对家庭行为的影响。捐赠和投资行为;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卢卡斯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价格、收入与公共政策》新制度学派科斯的两篇论文《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和实践》财

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财政运作一般是采取多级财政体制来进行的。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是国家统一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应该地方政府来提供。为了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降低人均成本,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佳社区规模的概念。拥挤成本会限制最佳社区规模的扩张。所以通过各财政单位之间有差别的多级体制来提供地方产品仍然比单一的中央补助金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于人口可以在辖区之间自流动,所以分配职能只能在中央一级来行使。除非人口流动受到非财政因素的制约,否则分配职能只能在中央政府集中履行。于地方财政单位在对付事业或者通货膨胀方面是无效率的,因为各个市场是相互关联的,这样就会产生渗漏现象。所以,稳定职能必须中央履行。

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重点笔记

1---尼采: 当我们言及希腊人时,我们实际上就是不由自主地谈论现在与过去、 2---苏格拉底:为自己确立这样的一项使命: 克服诡辩派的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并建立一套以那种在客观上得到证明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实质性的伦理体系。 3---斯多葛派哲学的奠基人就是塞米特思想家芝诺,其将自然的概念至于其哲学体系的核心位置,即宇宙的实质就是理性,在她瞧来自然法就就是理性法。人作为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本质上就就是一种理性动物,在服从理性命令的过程中,人乃就是根据符合其自身本性的法则安排其生活。 4---西塞罗就是伟大的法学家与政治家。真正的法律乃就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并且就是不变的永恒的。真正的法律乃就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就是不变而永恒的。通过命令的方式,这一法律号召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它的禁令,它使人们不去做不正当的事情。它的命令与禁令一直影响着善良的人们,尽管对坏人无甚作用。 5----圣·托马斯·阿奎那就是中世纪经院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她的学说至今仍可以被誉为就是罗马天主教神学、哲学、伦理观的权威解释。她的思想体系就是基督教圣经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巧妙结合的表现。 6----格劳秀斯把自然法定义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它指示:任何与合乎理性的本性相一致的行为就有一种道德上的必要性;反之,就就是道德上罪恶的行为。” 7----现代伊始,古典自然法学遇到了另一种理论的挑战;从某些方面来瞧,这种理论也就是那些与促进形成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然法哲学相同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力量的一种产物。它就就是国家理由的理论,并在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尼古洛·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得到了最有影响的系统阐述。 8----作为莱布尼茨(Leibniz)哲学理论的追随者,沃尔夫教导说,人类最高的义务便就是力求完善。对她来说,与努力促进她人完善相结合的自我完善的这种道德义务,乃就是正义与自然法的基础。自然法要求人们去做那些既有助于完善自身又有助益于完善其状况的事情。 9----孟德斯鸠所设计的政府权力分立与相互制衡的方案早在英国不成文宪法中就已得到了实施与遵循。在英国的政府制度中,行政权与司法权实际上要低于立法权,因为立法权被认为就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我们不用隐喻的说法,那就就是说,被孟德斯鸠错误地安置在现在英国的那种制度,注定会在美国首次形成”。 10----洛克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美国政府制度中的连结点,主要就是司法审查原则 11----让·雅克·卢梭出生在瑞士日内瓦城。就她坚信存在个人的“自然权利”而言,她的思想可以被划入自然法的传统、但就是,她抛弃了古典自然法的传统,至少在她的学说中有一部分就是这样的。因为她并不就是在保护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中,而就是在主权性的集体“公意”的至高无上性中探寻社会的终极规范的。12-----伦理上的或道德上的自由,意味着人之意志的自主性与自决;只要我们能够遵守铭刻在所有人心中的道德律,那么我们在道德上就就是自由的。这一道德律要求我们根据某一被我们希望成为普通之法的准则而行事。康德把这种道德律称之为“绝对命令”。她则把法律上的自由定义为个人对她人专断意志与控制的独立。她把这种自由视为人根据人性而具有的惟一原初的、固有的权利。 13----黑格尔把国家定义为“伦理世界”与“伦理理想的现实”。这个定义表明,黑格尔与康的不同,因为她不仅把国家瞧做就是一个制定法律与执行法律的机构,还从国家这一术语的广义出发把它视为发展一个民族伦理生活的有机体。这种伦理生活表现在一个民族的习惯、习俗、共同信念、艺术、宗教与政治制度中。14-----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第二阶段的标志就是,增加对政府职能的限制,以增进个人自由。政府的活动领域被逐渐地限制在执行契约与对当事人双方提供保护的范围之内。斯宾塞反对各种形式的社会立法与集体管制,并且认为它们就是对自然选择之法则不正当的干涉,而在文明的最高阶段,自然选择之法则应当就是具有无限的权威。 15-----边沁认为,政府的职责就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就是判断就是非的标准”。 16------萨维尼在其名著《论立法与法理学在当代的使命》中,首次提出了她的法律观。法律绝不就是那种应当由立法者以专断刻意的方式制定的东西。 17---国际法就是实在道德,并非实在法。奥斯丁因此否认国际法的规则与原则具有法律的性质,这些规则与

西方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 绪论: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 一、经济学——术语的演变 1、经济学economics 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学又可称为经济科学(economic sciences)。 2、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的演变。 (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oikonomia,原意是家计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 1615年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为名称的第一本书,即法国重商主义者A.de蒙克莱田(约1575~1621)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到了重农主义和英国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再生产。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逐渐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其论述范围包含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大部分领域。 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3、经济学术语在东方的演变。 (1)“经济”的出现。 在中国古汉语中,早有“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日本的神田孝平(1830~1898)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經済。 (2)中国“经济学”的使用 到1903年后,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用“经济学”这个学名。 30~40年代,有的经济学家在编写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时,则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经济学界大多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而对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则使用“经济学”一词。 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二、经济学说史 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西方法律思想史讲义

西方法律思想史笔记 ——王亚军主讲 第一讲、绪言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相关概念的诠释: (1)何谓西方? “西方”至少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地理上的,主要指欧美国家和地区;二是政治上的,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区分地域与文化;三是文化上的,即指具有共同的文化源流的欧美地区。 西方法律思想本身属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主要是在文化层面的含义上使用。它主要是与两个基本的文化渊源分不开的:一是古希腊文化,奠定了西方政治、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基督教文化,代表着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与精神意识。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就把世界文化主要确定为三大类型: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 (2)什么是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笼统地说,即有关法律的观念和学说。法律文化可以拆解为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法律制度;二是法律技术;三是法律思想。在这三个组成部分当中,法律思想居于中心地位,“因为任何社会的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的。正因为如此,法律观念的变更往往能引起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法律制度的实现程序和效益。” 2、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对于西方法律思想史人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界定: (1)地域,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法律思想; (2)时代,主要是古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社会、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思想以及各种派别,当代的法律思想与法律观念一般放在“当代法律思想或法律观念”中进行阐述; (3)内容,主要是研究剥削阶级社会的法律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法律学说与法律观念另行撰述。从具体内容上而言,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源流主要循着三种基本思路发展,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也可以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侧重点:

西方法律思想史

【法律abc】外国法律思想史(history of legal think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2008年04月26日星期六 15:08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作为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史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法学。它既包括法律理论,又包括法律制度史的内容,一般涵盖法律文化的内容。所谓外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主要研究除我国以外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代表人物的法律理论、法律学说、法律思想以及他们的法律观点。外国法律思想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它主要是指西方法律思想史。它包括的时空颇广,内容甚丰。研究的范围包括自古至今的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不同的法律思想。 在西方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涌现出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学家。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体现本人和本阶级意志的世界名著。他们的理论和学说是人类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思想理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有些理论观点主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法律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列宁说:“法律是一种政治措施,是一种政策”(《列宁全集》第23卷.第40一41页)。因此也可以说,法律理论与国家理沦是统一的整体:这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他指出:“政治学研究政体也研究法律”(见该书第445页)。孙中山先生也指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所谓政就是众人之事,所谓治就是管理。”就其实质来说,他讲的政治就包含政治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所以,研究法律理论必须与研究政治理论结合起来。这既可以解释政治法律理论的阶级本质,又可以解释政治法律理论的实际效用,从而看出该理论的科学性。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和发展阶段 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从公元前8世纪至今2800年的西方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政治法律理论既包括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理论,也包括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主张。而主要是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政治法律学说和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当然,也不排除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分五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著名的法学家梭伦就进行过法律改革。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哲学家从研究自然科学转而大力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国家和法律问题。希腊有3位著名的思想家对政治理论和法律理论做出过重要贡

西方财税思想史 复习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复习整理 配第思想 代表作《赋税论》 1、最早提出税收的最终来源是劳动的收入。“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2、第一次提出了“公平、确实、便利、节约”的资产阶级赋税原则。 斯密思想 代表作1759年《道德情操论》、1776年《国富论》 1、政府职能——最小化的政府职能观:“廉价政府”、“夜警政府” (1)为私人部门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2)尽可能地保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使之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司法) (3)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2、国家经费支出 国家经费属于非生产性,但经济上的无用性不能否认其政治上的有用性。与国家职能相对应,国家经费开支只限于国防费开支、司法费开支、公共事业费开支以及维持国家元首的威信所需的费用开支。 3、财政收入 由受益者负担的收入、国营企业收入及国有财产收入、赋税收入、公债收入 4、赋税原则 (1)平等原则(能力说、收入说) (2)确定原则。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方法,完纳数额必须确定。 (3)便利原则。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 (4)最小费用原则(节约原则)。人民缴纳的税额必须尽可能多的归入国库,以免造成浪费或弊端。 5、赋税设计:利润税、工资税和地租税三大税系。 不主张向利润课税、不主张向资本的利息课税、不主张向劳动工资课税,地租为最合适的课税对象。 6、公债论:公债有害论,反对发行公债。 李嘉图思想 代表作: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 政府为筹措战争或其他经费,通过采用征收一次总赋税还是发行政府公债,对经济的影响是相等的,即从最终效应来看,政府为其支出筹措资金而选择何种筹措方式是无关紧要的。 魁奈的财税思想 代表作《经济表》 1、纯公共品理论: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该理论将重商主义者所崇尚的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经济表:第一次明确系统地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实行土地单一税制: (1)单一的土地税制是最简单、最合理、对国家最有利、对纳税者负担最轻的课税形式。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精选

(以下内容均由网上摘录整理)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是( )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2.认为“国家是最高的社团,以善业为目的”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伊壁鸠鲁 3.西方法学最早产生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意大利 D.法国 4.西塞罗主张建立( ) A.君主政体 B.贵族政体 C.共和政体 D.民主政体 5.提出“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的法学家是( ) A.乌尔比安 B.盖尤斯 C.保罗 D.帕比尼安 6.奥古斯丁的著作是( ) A.《上帝之城》 B.《神学大全》 C.《神学政治论》 D.《论君主政治》 7.马基雅弗利主张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 ) A.君主国 B.共和国 C.联邦国 D.邦联国 8.布丹认为国家最高权力是( ) A.社会授予的权力 B.人民授予的权力 C.国家授予的权力 D.非授予的权力 9.格老秀斯的社会契约论主张( ) A.主权在民 B.主权在君 C.主权由贵族掌握 D.主权由少数人掌握 10.霍布斯认为主权者也要受到一定限制,他必须服从( ) A.人的法律 B.他自己制定的法律 C.神法和自然法 D.社会的习惯 11.西方政法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人是( ) A.洛克 B.卢梭 C.潘恩 D.布丹 12.19世纪上半叶,倡议制定统一的德国民法典的学者是( ) A.萨维尼 B.胡果 C.蒂保 D.耶林 13.提出“法的体系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的思想家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卢梭 D.费希特 14.提出“人民有责任去忍受最高权力的任何滥用”的思想家是( ) A.卢梭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15.奥斯丁法学的理论基础是功利主义和( ) A.实证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然主义 D.批判主义 16.提出“法律应该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幸福”的思想家是( ) A.约翰·密尔 B.詹姆斯·密尔 C.奥斯丁 D.边沁 17.《自然法典》的作者是( ) A.霍尔巴赫 B.爱尔维修 C.摩莱里 D.马布利 18.提出“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的思想家是( ) A.密尔 B.边沁 C.卢梭 D.洛克 19.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强调从研究“书本上的法律”转向于研究( )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2018清华大学民商法专业考研经验

2017年清华民商法考研经验 17年初试第一400分(政治75、英语83、法学综合112、商法学130)。复试第一437分(笔试面试具体分数未公布)。简单谈下自己的备考经验,给大家做一个参考,但是方法还是要找适合自己的,祝大家考研顺利。 主要分五个部分:时间规划、参考书目、各科经验、复试、其他。 一、时间规划 (一)四月中旬至五月初:搜集信息,购买资料,制定计划。定下学校之后就在考研帮、学校BBS上找相关的信息——往年录取情况、经验贴。然后联系往年考上的师兄师姐请教初试经验、确认参考书目。书到了之后就根据书的厚度、初试所占比重、自己阅读情况大致制定了考研的复习计划。讲到计划忍不住提两句,千万别把自己的计划定的太死、太精确,你没办法永远保持相同的状态一直到考研之前,乱七八糟的事情和情绪上的起伏都会影响到复习,我自己定的计划弹性就比较大。(事后也确实证明了,期末考试,六月份去安徽比赛等等基本没有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 (二)五月初至六月中旬:英语单词和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本人大学英语6级只考了490分,高中还是理科生,这个阶段基本上在补这两块儿的短板。 (三)六月中旬至七月初:期末考试。 (四)七月初至九月底:精读专业课,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因为越到后期笔记越重要。

(五)十月初至十二月中旬:背诵笔记,英语精做真题,政治练选择题,背诵大题。 (六)十二月中旬至考前:调整心态,规律作息,适应考试节奏。 二、参考书目 (一)商法学 1、施天涛《商法学》(精读) 2、施天涛《公司法学》(精读) 3、朱慈蕴《公司法原论》(精读) 4、汤欣《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法治》(精读) 5、王宝树《商法总论》 6、李建伟《公司法学》 7、赵旭东《商法学》 8、邓峰《普通公司法》 9、朱慈蕴《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中的公司制度演进》 (二)法学综合 民法部分 1、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民法总论》、《债法》、《物权法》(精读) 2、朱庆育《民法总论》(精读) 3、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精读) 4、韩世远《民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精读) 5、崔建远《物权法》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与方法

西方法律思想史讲义 王海山主讲 第一讲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与方法 主要介绍这样几个问题:一、什么是西方法律思想史?着重解读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概念;二、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三、如何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四、本学期的授课内容;五、重要参考书目。 一、什么是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历史的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要准确理解这一点。需要理解西方、法律、思想、史以及其组合概念。下拟分述之。 1.什么是西方? 西方首先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其次是政治地理概念。回顾西方地理范围的变迁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上述历史和政治地理范围内的西方不同时期的法为对象的哲学思考。可见,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空间要素限定,关键是界定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西方地理范围。只要是该范围内的法律思想都属于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2.什么是法律? 这首先要从法律渊源意义上来考察。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学术法等等。 其次,西方人对法的理解,一开始就不同于我们对法作刑的理解。具体言之,西方人的法除了法的一般含义,还具有一些特殊含义:正义、规律、权力;二元对立的法律观等等。 3.什么是思想? 思想是对存在的反映。但思想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那么,我们研究的思想是谁的思想?从什么地方获得思想?尤其是从什么地方获得古人的思想呢?主要来源是着作和传说。 法律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包含两个互相依赖的方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一方面,思想作为一种意识,指的是超越现实实践层面的精神上的观念力量,是对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正如许多思想家们所认为的,观念的创造导致现实的变化,观念的力量要超出于物质的力量,观念的力量可以成为比物质的力量具有更决定意义的变化的动力。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的那样,法国大革命就是由启蒙运动的观念而引发的。路易十六在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着作后,叹息道:“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法国历史学家饶勒斯在分析大革命的原因时也说:“社会革命将并不仅仅依靠事物的力量来实现,它要依靠意识和意志的活力。”马克思也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也可以看作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意义,追踪事物的原因。就思想史研究本身来说,它还包含着另一层意义,即探寻“价值”。探讨世界的真理、价值和意义。而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更有意义。如果说对原因的探讨是追溯过去的话,那么,这种对“价值”的探讨则将引领人们走向未来。每一个理性的存在物,应该说都是有思想的。但是,思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重商主义(基本观点) 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银,金银是货币财富的唯一形态。 2、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在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3。只有在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财富。 4.强调国家的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托马斯曼出版《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或《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观点:1、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只有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出口多于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2、国防财政论。财政是战争的命脉。国家用重税富有而国民却变得贫困。 3、赋税论。①重税无害论。重税正当,有利于国家,税收增长同时,国家富有,劳动力价格也会增加。②保护关税。实现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本国应该采取有力政策关税保护。③临时课征赋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课征赋税的时候必须取得全体人民的认可,调整贵族和平民的厉害关系。 古典经济学派 经济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自由主义 威廉配第(重大观点、代表作) 《赋税论》:税收的最终源泉是劳动的收入。

提出“公平、确实、便利、节省”的赋税原则。提出最好的课税方法是实行国内消费税和人头税。这两种税是全体国民都来赋税的有力手段。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代表作、政府职能理论、赋税原则、税制设计理论 代表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政府职能理论:政府的只能主要限于为私人部门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一保护社会,不受独立社会的侵犯,二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 国家费用:国防费、司法费、公共机关费、维持君王尊严的费用 赋税原则论:平等、确定、便利和节约原则 尽可能按照各自的能力比例,税收必须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时间和方法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尽可能的归国家所有,否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赋税来源:每年创造的新收入:工资、利润、地租 关于预算的思想:主张严格控制政府支出的规模。反对财政赤字,力求预算平衡,奉行量入为出的主张。政府预算行为立足于节俭,以追求财政预算平衡来表明政府的责任感和高效率。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为筹措战争和其他的经费,通过采用征收一次总赋税还是发行政府公债,对居民的消费和资本的生成的影响是相等的。换言之,政府为其支出筹措资金而选择何种筹措方式是无关紧要的。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分类:默认栏目 纵览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可分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反映约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是(C ) A.《自由主义》 B.《反对自由主义》 C.《论自由》 D.《论言论自由》 2.阿奎那认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A ) A.永恒法 B.自然法 C.神法 D.人法 3.《神学大全》的作者是(A ) A.阿奎那 B.奥古斯丁 C.马基雅弗利 D.格雷戈里 4.庞德将法律发展史的最初阶段定为(D ) A.严格法阶段 B.法律社会化阶段 C.衡平法和自然法阶段 D.原始法阶段 5.罗马法律思想渊源于(A ) A.古希腊 B.罗马本土 C.意大利 D.法国 6.把立法权比作"国家心脏"的人是(C )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狄德罗 7.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是(B ) A.斯宾诺莎 B.奥斯丁 C.凯尔森 D.富勒 8.提出"各民族全部权利的最终目的是永久和平"的思想家是(C ) A.庞德 B.路德 C.康德 D.达维德 9.《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A ) A.孟德斯鸠 B.卢梭 C.罗伯斯比尔 D.马布利 10.《道德的形而上学》的作者是(C ) A.黑格尔 B.费希特 C.康德 D.边沁 11最早提出"君主势力、贵族势力和民主势力互相牵制与制衡"的思想家是(C )

A.西塞罗 B.塞涅卡 C.波里比阿 D.乌尔比安 12.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创始人是(B ) A.庞德 B.狄骥 C.弗兰克 D.霍姆斯 13.凯尔森对正义的态度是(B ) A.深信不疑 B.深表怀疑 C.从未涉及 D.不置可否 14.提出"法律乃是人类理性的法则或内在的公正(即正义)"的思想家是(C ) A.马基雅弗利 B.马西利 C.阿奎那 D.布丹 15."公意"理论的倡导者是(A ) A.卢梭 B.伏尔泰 C.狄德罗 D.爱尔维修 16.《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除了汉密尔顿、麦迪逊以外,还有(C ) A.潘恩 B.杰弗逊 C.杰伊 D.华盛顿 17.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D ) A.和平状态 B.美好状态 C.灾难状态 D.战争状态 18.明确提出"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思想家是(C ) A.洛克 B.卢梭 C.孟德斯鸠 D.霍布斯 19.耶林的法学是(A ) A.目的法学 B.历史法学 C.概念法学 D.功利主义法学 20.洛克认为战争状态是自然状态中的一种(C ) A.正常状态 B.确定状态 C.反常状态 D.法定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奥斯丁的法学著作有(AC )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整理 重商主义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银,金银是货币财富的唯一形态。2、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在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3。只有在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财富。 4.强调国家的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托马斯曼出版《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或《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观点:1、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只有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出口多于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2、国防财政论。财政是战争的命脉。国家用重税富有而国民却变得贫困。 3、赋税论。①重税无害论。重税正当,有利于国家,税收增长同时,国家富有,劳动力价格也会增加。②保护关税。实

现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本国应该采取有力政策关税保护。③临时课征赋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课征赋税的时候必须取得全体人民的认可,调整贵族和平民的厉害关系。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自主义威廉配第《赋税论》:税收的最终源泉是劳动的收入。提出“公平、确实、便利、节省”的赋税原则。提出最好的课税方法是实行国内消费税和人头税。这两种税是全体国民都来赋税的有力手段。亚当斯密代表作、政府职能理论、赋税原则、税制设计理论代表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政府职能理论:政府的只能主要限于为私人部门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一保护社会,不受独立社会的侵犯,二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国家费用:国防费、司法费、公共机关费、维持君王尊严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 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西方法律思想史著作精选选

智者学派 1柏拉图《泰阿泰德》 2高尔吉亚《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3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4柏拉图《普罗塔戈拉篇》 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 1伊壁鸠鲁《论自然》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1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雅典政治》 波利比的政治法律思想 1波利比《罗马史》 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1西赛罗《论共和国》《论义务》《论法律》《论演说家》《命题》《论善和恶的界限》《论安慰》《论友谊》《斯多格派之反论》《学园派哲学》 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 1盖尤斯《法学阶梯》《法学总论》 2乌尔比安《罗马法学注释》《学说汇编》 3查士丁尼《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政治法律思想 1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宗教主义》 奥古斯丁,阿奎那,马西利的法律思想 1奥古斯丁《教育手册》《论三位一体》《论自由意志》《忏悔录》《上帝之城》《论真宗教》2阿奎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君主政治论》《反异教徒大全》《神学大全》 3马西利《和平的保卫者》《帝国的变迁》 马基雅维里和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 1马基雅维里《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佛罗伦萨史》 2让.布丹《简明历史认识方法》《主权论》《国家六论》 格老修斯和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 1胡果.格老修斯《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

2斯宾诺莎《略论神、人和人的幸福》《知性改进论》《伦理学》 《笛卡儿哲学的原理》《神学政治论》《政治论》 英国霍布斯和洛克的法律思想 1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论公民》《论物体》《论人性》 2约翰.洛克《人类理解力论》《政府论》 美国杰克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的法律思想 1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杰斐逊文选》 2潘恩《常识》《人权论》《理性时代》 3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法国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法律思想 1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2卢梭《政治经济学》《论教育》《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 1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法的形而上学-权利的科学》《永久和平论》 2哥特利勃.费希特《天启学说批判》《伦理学体系》《搞德意志民族书》《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3.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 英国边沁、奥斯丁和梅因的法律思想 1边沁《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法律概要》 2奥斯丁《法理学范围之确立》《法理学讲义》 3梅因《古代法》《古代法制史》《古代法律与习惯》 德国萨维尼、斯塔姆勒和拉德布鲁赫的法律思想 1弗里德里希.卡尔.萨维尼《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中世纪罗马法历史》《当代罗马体系》 2鲁道夫.斯塔姆勒《以唯物史观论经济和法》《正当法的理论》《法学理论》《法哲学》3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法学导论》《法哲学纲要》《法律上的人》《法哲学》 新自然法学 1马里旦《人权和自然法》《人和国家》 2富勒《法理学》《法律的道德性》《法的虚构》 3罗尔斯《正义论》 4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力》《法律的帝国》《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认真对待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