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复习

一、理解名词解释

通货: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包括个人、企业等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

货币:由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M1 狭义货币

准货币:主要包括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QM 广义货币

本位币(主币):指一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一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份,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直接融资: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即赤字方通过发行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方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方提供资金。

间接融资:是盈余方和赤字方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进行的资金融资活动。

名义利率:包括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保持不变时的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发生相应变化。

法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所规定的利率。该利率对所用的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例如,银行公会和银行协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规所确定的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的利率。

基准汇率:是本币与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本币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币兑换非主要货币的其他外币的汇率或套算出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

直接标价法:是按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币来表示的汇率,也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按一定数量的本币单位为基准,计算应付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应收标价法。

资本市场:以期限一年期一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也称长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以期限一年期一下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开放式基金:(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在外的资金份额数是可以变动的,投资者人可以依基金的净值情况随时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要求赎回基金份额。

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发行在外的份额数是固定的。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非特定多投资者发行证劵的一种方式。

私募发行:是指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证劵的一种方式。

同业拆借: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回购协议:证劵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劵的同时,与买入证劵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由证劵出售方按照约定的价格降其出售的证劵如数赎回。

国库券: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一下多国债,一般按照贴现的方式发行。由中央政府发行的一年期一下的债券。

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劵的场所

流通市场:参与人除了买卖双方外,还有中介人,中介人包括证劵经纪人,证劵商和第二经纪人。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者基础性工具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看涨期权:(买入期权)

看跌期权:(卖出期权)

欧式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只能在期权到期这一日行使其选择权利的期权。

美式期权:指期权购买者可以在到期日前任何一个营业日行使权力的期权。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契约规定偿还本息而是债权人收到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计算机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足额现金满足客户提现或贷款需求时所引起的风险。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项目。

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项目,包括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劵投资等业务。

中间业务:该业务活动不需要动用资金,与客户之间不发生借贷型的信用关系,而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信誉和优势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

表外业务:不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主要包括中间业务和创新的表外业务。

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制约等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子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的时间一国段银行体系相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流动性陷阱:当一定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证劵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的弹性变的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共给,都会被人们一货币的形式储存起来。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对客户以现金的方式存入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由发放贷款、办理贴现以及投资等业务派生出来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在贴现所作等政策性规定。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劵,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基础货币: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流通界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总和。

货币乘数:货币共给量和基础货币的倍数之间的关系。

存款乘数: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共给量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降到货币现象。

二、重点知识点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我国如何划分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有何特点?

各国政府划分货币层次都是以“流动性”为标准和依据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通货(定义,可以,流动性,M0,)、货币(定义,活期存款,流动性,M1,狭义货币)、准货币(定义,一般,亚货币/近似货币,广义货币,QM)

我国: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业的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证劵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

随着流动性的强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不同。流动性越强,货币的范围越小。

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产品越多的国家,货币层次也就越多。经济发达的国家的货币层次一般要多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

各个国家的货币层次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各自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名字和功能各不相同。即使流动性相同的货币层次所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货币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经济环境的改变,原有的货币层次已经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货币机构,需要对货币层次进行重新划分。金融产品创新越快,金融体系变化越大,对货币层次修订的必要性也就越大。

货币层次的划分和计量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货币的流通状况。金融创新越快,金融

产品层出不穷,这些金融工具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货币性,有的可以直接发挥货币的职能,有的需要一定的程序转化就可以作为支付的手段,货币界限的划分越来越困难,货币层次的划分和计量只是相对的精准。

2、什么是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货币制度是指针对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或国际协议的形式规定的制度,简称币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的特点: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是信用货币,主要是现金和银行的存款。

现实中的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放到经济中去的。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调节控制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什么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在进行买卖商品时,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形式的信用。

局限性:

在规模上、方向上、期限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也决定了其流通范围的局限性。商业信用在支付金额,支付期限,债务人信用等级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商业信用在作为支付凭证有较大限制。

4、什么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银行在其中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

银行信用提供的是货币形态的信用,在对象上无局限性。

银行信用贷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在期限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可长可短。

5、简述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实际利率理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观点马: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家分割出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利率水平居定因素有两个:一是利息率决定于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时利息率的最高界限,至于最低界限,则取决于借贷方之间的竞争,但不可能为零,所以利息率的范围在零到平均利润

率之间变化,但不排除超过平均利润率的水平。二是利息取决于总利润在贷出资本家和借入资本家之间分配的比例。这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双方之间的竞争。当资金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下降。当然法律和习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古典实际利率理论注重的是非货币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影响。投资流量导致资金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流量导致的资金的供给时利率的增函数。利率取决于投资于储蓄的对比变化。I是投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是利率的减函数。S是储蓄曲线,向左上方倾斜表明是利率的增函数。两曲线相交的点表明储蓄和投资相等,所对应的利率水平为均衡利率。当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多时,储蓄曲线向右移,利率走低。当投资需求增多时,投资曲线向右移,利率走高。

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关注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当货币供给不变时,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持有的货币增多,货币需求增加。当流动性偏好减弱时,人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减少,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是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利率走低,货币供给减少,曲线左移,利率走高。流动性偏好曲线就是货币需求曲线,流动性偏好增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利率走高,流动性偏好减弱,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利率走低。流动性陷阱:当一定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多时候,人们会产生利率升高而证劵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的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都会被人们储蓄起来。这就是货币需求曲线的右边趋于平行的部分。该理论在短期更有说服力。

6、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三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安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尽量降低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客户的提现、转账支付和贷款需求的能力。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目的。

这三个原则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矛盾。流动性和安全性时相辅相成的。流动性高,安全行也就越强。盈利性与流动性、安全性存在冲突。安全性高流动性强资金的盈利性低,而高盈利活动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7、图示简要说明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的四边联动关系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供给决定需要多少货币实现价值,从而引出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重要依据。货币供给形成了社会总需求,是总需求的载体。总需求对总供给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8、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利率机制:在内生货币供给的条件下,若不考虑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利率升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增加,银行会减少超额准备金而扩大贷款规模,最后的结果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公众则因持有货币损失而减少货币需求,从而扩大货币乘除,增加货币供给。所以,一般来说,利率越高,社会货币供给越多。反之,则越少。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从货币需求方面来看,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都会增加其他金融资产的需求而减少货币的需求,反之,货币需求量就汇增加。利率与货币需求是反相变化。

中央银行干预和有效调控经济:中央银行对经济对干预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不可缺少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行为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政府赤字往往迫使政府向央行借贷,弥补赤字,而增加货币投放。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一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某些部门和产业会存在供给不足喝供给过剩并存的情况,造成货币供求的失衡。

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发生变动,国内价格变动,中央会改变基础货币的投放,改变货币供求关系。

经济主体行为的合理性

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

9、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是如何表达的?中央银行如何控制货币供给?

MS(货币供给量)=B(基础货币)m(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间接调节方式来控制基础货币。主要包括:公共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买卖外汇、债券回购、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中央银行调节存款机构的放款能力到大小。

10、掌握单利、复利、贴现、国库券收益率等的计算及运用;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期权的相关计算分析

I=P*r*n S=P(1+r*n) I=P[(1+r)^n-1] S=P(1+r)^n

PV=FV/1+r FV=PV(1+r)^t

国库劵的面值=购买价格(1+收益率*n/360天)

1.某人于2012年7月15日将5万元存入商业银行,选择了2年期的定期存款,将于2014年7月份到期。但在2013年7月15日由于急于购买汽车,需要资金,鉴于定期存款未到期支取将视同活期存款,损失很多利息收入,因此,决定不将存款取出,而是先向商业银行申请1年期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时归还。上述决定是否合理?试阐述你的理由。(2012年7月份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75%,2013年7月活期存款利率为0.35%,2013年7月份1年期贷款利率为6%)20分

2.某企业甲向银行申请一笔总额100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

到期还本付息,请分别按单利、复利计息,计算到期后企业甲应付多少利息?10 3、小张借给小王10万元,约定利率为月息2分,按月付息。请问小王每月要付多少利息?2年一共付了多少利息? 10分

4、假定甲支付500美元期权费向乙购买一张看涨期权合约。该合约允许甲在未来3个月内以每股50美元的价格买进100股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请回答如下问题:20分(1)3个月内,若股价跌到每股48美元,甲是否行使该期权?甲、乙盈亏如何?(2)3个月内,若股价涨到每股53美元,甲是否行使该期权?甲、乙盈亏如何?(3)3个月内,若股价涨到每股58美元,甲是否行使该期权?甲、乙盈亏如何?

4.分析该期权甲乙双方的盈亏平衡点

5、某人9个月后需100万元人民币。该投资者预计人民币会升值。为规避风险,以1000美元买入一份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9个月后到期的人民币看涨期权(买权),执行汇率为1美元兑6.6元人民币。 10分

问(1)如合约到期时,即期汇率为1美元兑6.65元人民币,请计算该投资者这笔期权合约交易的盈亏先回答需不需要执行

(2)如合约到期时,即期汇率为1美元兑6.5元人民币,请计算该投资者这笔期权合约交易的盈亏

6、某客户向银行存入200万元,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率为 6%,

提现率为6%,经过银行体系的循环存款和贷款业务活动,计算并回答如下问题:20分

(1)写出存款乘数公式并计算总存款/原始存款=D/P=k=1/R+C+E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提现率)

(2)整个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额多少?D0r+D0(1-r)r+D0(1-r)^2r.......=D0 (3)整个银行体系可以增加发放多少贷款?D0(1-r)+D0(1-r)^2......=D0(1-r)/r

(4)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变动多少?支票存款增加额D0+D0(1-r)+D0(1-r)^2......=D01/r

7、在一国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5万亿元,流通于银行体系之

外的现金总额为3万亿元,该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40万亿元,试计算该国的广义货币乘数、各类存款总额以及现金提取率.10分

(提示:M2=流通中的现金+各类存款总额)

广义货币乘数m=Ms/B=(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通货存款比率+1)/(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

现金提取率=流通中的现金/总存款

11、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微观经济的影响

有外国学者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调高了利率目标区间,这并不令人感到惊奇。但也有外国学者认为,货币政策未来可能变得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但直到新任总统和新一届国会执行财政刺激计划前,这不会发生。中国学者多数认为,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产生大的影响。因为,1,我国时一个大型经济体,经济主要靠内需。2,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加息预期,因此美元指数上升会比较缓和,美股也会有一段平静期。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点1,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资金外流,现汇升值,人民币贬值,外债较高的部门,利润受到影响。2,资本外流,外汇的需求增加,人民币需求减少,导致国内利率上升,这将不利于负债率高的部门。美债会升值。中国持有近两万亿美元的资产,美元升值对中国来说当然会带来美国资产的升值。3,抬高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国内市场对此类商品的抢购,可能会进一步波及到物价的总水平。4,美联储加息时本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加,净出口上升,促进宏观经济的增

长。5,货币贬值则会增加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上面来追求利润进而股价上涨。

12.理解股票与债券、优先股与普通股、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股票与债券:

持有者的权利不同:普通股有一定的经营决策权,而债券没有

期限不同:股票无期限,债券有一定的期限

收益的稳定性不同:普通股红利收入不固定,债券有固定的收益

分配和清偿的顺序不同:股息不属于费用,属于净收益中的一部分,在税后利润中支付。债息作为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扣除,在税前支付。

优先股与普通股:

期权与期货:

权利义务的对称性不同:期货交易中,双方具有合约规定的对等的权利与义务;期权交易中,买方有以合约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的期货合约的权利,而卖方只有被动履约义务,没有任何的权利。

标准化程度不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不一定是标准化的。在美国,场外交易的期权合约时非标准化的,而场内交易的现货期权交易合约是标准化的。

盈亏的风险不同:期货交易中,伴随着期货价格的变化,买卖双方都面面临着无限的盈与亏;期权交易中,买方潜在的利益是不确定的,但亏损是有限的,最大风险是确定的,相反,卖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潜在的亏损时不确定的。

保证金的不同: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缴纳交易保证金,但双方买卖都不需要想对方支付费用。期权交易中买方支付权利金,但不支付保证金,卖方收到权利金但要缴纳保证金。

13、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理解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及汇率的风险

利率:9个

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投资(与利率正相关)和储蓄(与利率负相关)、货币的供求关

系、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国民收入(LM:r与y正相关;IS:r与y负相关)、宏观经济周期(危机阶段:资金需求增加,接待资金供不应求,利率升高;萧条阶段:前景缺乏信心资金需求下降,大量游资,利率不断走低;复苏阶段:信心恢复,资金、借贷资金增加,利率走高;繁荣阶段;生产发展,新企业成立,借贷资金需求增加,紧缩货币政策印制货币供给,利率走高)、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与违约概率成正比,与损失挽回比率成负相关。流动性风险:同方向变化。税率风险:成正比。购买力与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上升。汇率风险与利差:汇率风险越大,利差越大。)利率的期限结构、(短期利率低,收益率曲线更倾向于向上倾斜;短期收益率高,收益率曲线可能向下倾斜。)、利率管制

汇率:7个

外汇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变化(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将贬值)两个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两国物价总水平)汇兑心理学说、利率平价理论(高利率,资本流入,外汇增多,外汇贬值,本币升值,现汇上升(间接标价法),远期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货币分析法(外国与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率、国民收入变动率、利率水平)资产组合分析法;兑换成本说(出口兑换成本、进口兑换成本)

影响:5个

汇率与进出口:本币贬值,促进出口,印制进口

汇率与物价: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上看,本币汇率贬值,会引起国内物价上升,严重有可能与促进出口的作用相抵消。

汇率与资本流动:本币贬值,持有该币的金融资产的意愿降低,并将其转成外汇,资本外流,外汇需求上升,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

汇率与金融资产的选择:本币升值,持有本币资产

汇率预期变化

风险:3个

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风险、外债风险

14、了解货币市场的主要种类及其相关内容

同业拆借市场:期限、拆借的主体只限于金融机构、信用拆借、功能、同业拆借率,影响机制(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的供给)

回购协议市场:逆回购协议、主要参与者(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金融性企业)、期限、利率(流动性和期限、低)、完全担保、回购价格=出售价格+约定利息、回购利率(按照利息公式计算,按天)

国库劵市场:高安全行和流动性、政府财政部门发行目的(融通短期资金,弥补赤字财政;调解经济)、收益率(按照利息加本金公式)、美式和荷兰式招标和现金管理劵、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和证劵公司)、参与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国外投资者;央行不能直接参与)商业银行目的投资组合管理

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中央银行票据市场)、无担保、期限、投资人(广泛)、商业票据市场发行方式(贴现)分为直接募集和交易商募集、贷款承诺(信用额度;向票据的发行人提供)、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机制、票据贴现市场的贴现利息对计算和转贴现以及再贴现、中央银行票据(央行向商行;是对国库劵的补充)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流通转让、存单不记名)、主要筹资着(存款类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众多、期限、浮动(长期)与固定利率(信用、期限、供求量、高于国库券,利差=风险溢价)

15、了解不同角度划分信用的种类、利率的种类、金融市场种类、汇率种类、股票的种类、金融衍生工具种类

信用种类划分6个

按债权债务形成方式不同:直接和间接

按信用活动涉及的地理区域不同:国内和国际

按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不同:债权和股权

按期限不同:短期、中期和长期

按融资活动中参与的主体不同: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其他:民间信用、高利贷信用、合作信用

利率种类的划分6个

按时间,年月日利率

按照决定方式,公定,官定,市场利率

按照借贷期限内是否浮动,固定,浮动

按是否考虑币值的变化,名义与实际

按利率的地位,基准利率,一般利率

按信用活动的期限长短,长与短

按给定的不同期限,即期和远期

金融市场的种类4个

按交易工具的不同期限,货币和资本

按不同的交易标的物,5个票据,证劵,衍生工具,外汇,黄金

按交割期限,现货、期货

按地域,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

汇率的种类8个

按指定方法的不同:基准汇率和套算汇率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买入和卖出

按买卖外汇交割的期限不同:即期和远期

按汇兑的方式不同:电信,票汇,信汇

按汇率制度可,固定和浮动

按是否考虑一种货币所在的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物价差异的因素:名义与实际按货币当局对汇率进行管理的角度:官定,市场

按外汇银行的营业时间:开盘和收盘

股票的种类:普通股和优先股

金融衍生工具:4个

按衍生工具的法律形式,契约型,证劵型

按合约基础工具,商品类,金融类,其他

按风险收益的对称性:风险-收益对称性,风险-收益不对称性

按是否赋予持有人选择权,期货型和期权型

16、了解国际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业务活动的宗旨、对象、特点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共同协商研讨货币问题,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和平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汇率未定,有条件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管制,协助会员国客服国际收支困难。

对象只限于成员国财政金融当局,不与任何私营企业进行业务往来

特点:贷款用途,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经常项目的国际支付。短期贷款,1-5年。利率累进递增收取。额度有限制,与借款国的份额大小成正比。贷款类型,普通,出口波动补偿,缓冲库存,中期,补充,信托基金

2,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IBRD,资金来源,认缴份额,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以固定的利率借入,发行债券,债权转移(商业银行)。用途较广泛,工业,农业,能源,运输,教育等。贷款期限,20年,5年宽限期。利率优惠。

对象可以是成员国政府,国有企业,私人企业(政府担保)。

技术援助,协调关系

国际金融公司IFC,向经济不发达到会员国的私有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资金来源,认缴股本,借入资本和营业收入。资金运用,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

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投资,减少贫困,改善人们生活。

国际开发协会IDA

比较贫困多发展中国家,条件宽,长期贷款,50年,宽限期10,不收息,只交手续费

向最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促进他们经济的发展

官方和公私营企业,较贫穷大成员国政府

用途多用于农业和乡村的发展项目,交通运输,能源等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公司ICSID 仲裁机构

通过调节和仲裁的方式,在国家和投资者之间培育出相互信任的氛围,促进国外投资不断增加。

多边投资公约谈判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通过向私人投资者提供包括征收风险,货币转移限制,违约,战争和内乱在内的政治风险担保,向成员国提供投资,促进服务,加强吸引外资,促使国外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3,国际清算银行

处理一战后德国赔款支付,解决协约国之间债务。国际清算,各国中央银行的存款,代理买卖黄金,外汇,有价证劵。办理国库劵,其他债券的贴现,在贴现。协调成员国央行的关系。央行的央行

17、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表内业务: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劵投资),负债业务(被动负债存款,主动负债金融工具,其他负债借入款和临时占用资金),银行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有关系金融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18、理解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偏好货币的流动性:交易,预防,与收入成正比投资,最具创新保存财富,货币和证劵,货币资产收益为0,,当债劵的价格的损失超过利息,收益为负,持有货币优于证劵

现行的利率水平高于正常值,预期下降

费德里曼消费者选择理论

收入或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货币需求同永恒财富成正比;非人力财富在总收入的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报酬率大于等于0

持有货币带来的效用

实际货币需求(有恒收入,非人力财富的比,货币报酬率,预期固定收益率,非固定收益

率,物价变动率,流动性效用)

计划经济:商品流通

现阶段:收入-总产出、物价水平(交易性货币需求正富有弹性,资产(价值下降)性货币需求不敏感反)

我国总的来说,货币需求量增加

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

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信用制度健全)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进程和服务质量的优劣(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19.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中央银行的职能

单一中央银行制: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权利集中,职能完善,统一调控,协调能力强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级:金融决策机构。地方级:接受监督和指导较独立大实事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跨国中央银行制:(全部或部分行使中央职能)

复合中央银行制:(兼行)

准中央银行制:授权或设立,部分行使

职能:发行的银行(兼行货币流通秩序和币值稳定)独占货币发行权——最先,区别根本标志。

银行的银行:金融体系的核心,提供服务,监督管理

(充当最后的贷款人: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的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业务、监督管理:银行的银行的职能延伸和政府的银行的基本职能)

政府的银行:由政府授权,管理实施监督管理,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事务为政府提供服务具体如下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发行债券、向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管理经营国际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20.理解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

发达的信用制度,一家贷款增加,另一家存款增加

法定存款准备率(与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是呈反方向变动的)提现率(同上)超额准备金率(同上)

21、理解中央银行如何收放基础货币?

国际资产业务:央行用基础货币买入或卖出外汇和黄金

对政府的债权: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或向财政透支和直接贷款

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办理再贴现或再贷款等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增加,负债业务也相应多增加。发行中央银行的债劵(中央银行票据:减少商行准备金,央行的负债总量不变)

22、理解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系复杂、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此消彼长交替关系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刺激经济增长,扩张型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紧缩政策,抑制经济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只有个躬维持基本相同的物价稳定水平,并在贸易形态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才能同时存在。其他国,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本国出口增肌,进口减少,顺差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就业增多,收入增多,进口需求增多,进口贸易增多,逆差

23、理解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作用机理及优缺点

含义见定义

r升高,金升高,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下降,信用收缩

有点作用大主动性强见效快,局限性不适合日常性工具固定化倾向。不易把握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和效果(差异)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难度,如果不复习,利润下降,竞争力下降

r升高,借入资金成本增高,贴出资金减少,提供的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改变再贴现的条件,支持或抑制,改变资金的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

短期,产生告示效应,对市场利率有导向作用

缺点:中央银行没有主动权,调节作用是有限度,干扰市场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道德风险

买进,商业银行用于放款的准备金增加,对客户和投资的贷款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优越性:主动性,灵活性,效果缓和,震动小,告示行强,影响范围广

条件:能干预和控制,发达的金融市场

24、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社会经济效应、成因及其治理

强制储蓄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实物资产:同方向,金融资产,复杂)

恶性通货膨胀的危机效应

需求拉动型:过多的需求拉动物价岁货币供应量上涨

紧缩性两侧,增加供给

成本推进型(工资推进:紧缩性收入政策,利润推进:反托拉斯限制垄断高价)

供求混合型:

结构失调性: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瓶颈制约(资源配置,供不应求)、需求转移(工资刚性)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资源配置

25、了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监管内容

我国:机构监管、一线多头、分业监管

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1998分业监管

监管内容

市场准入

市场经营

市场退出

考试题型(A、B卷相同)

一.填空题(每空1分,1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15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分)

四.多选题(每题1分,10分)

五.计算题(3题,15分)

六.简答题(4题,20分)

七.论述题(1题,15分)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最全金融学知识点、概念理解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经济学中的货币,狭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广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具体地讲,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世界货币等职能。 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美元化制度是指放弃本币而用美元代替本币执行货币的各项职能的制度。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 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 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 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picc培训教材保险基础知识总结版

第一章风险概述 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 1.风险的一般含义:某种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特定含义: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3.风险的构成3要素: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a)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里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人身风险 c)损失:直接损失(财产的损失与灭失) 间接损失(额外费用损失、收益损失、责任损失) 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之间的关系:(P3)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5.风险的分类 5.1依据原因分5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5.2 依据风险标分4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5.3 依据风险性质分2类: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5.4 依据风险影响的结果分2类: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6. 风险的6特征: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普遍性、风险的社会性、风险可测定 型、风险的发展性 第二节可保风险 1.可保风险:指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 2.可保风险的6条件: 2.1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 2.2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 2.3风险必须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2.4风险必须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 2.5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 2.6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 3.风险单位及其划分 3.1风险单位的定义:指一次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3.2风险单位的3划分:按地段、按投保单位、按标的 第三节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即通过风险识别、风 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盒妥善处 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基本目标) 2.风险管理的5程序: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3.风险管理的目标 a)损失前目标4包括: 3.1.1减小风险事故发生机会 3.1.2以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预防潜在损失的发生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保险基础知识个人总结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分类: 1)原因: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风险 2)标的:财产,人身,责任,信用风险 3)性质:纯粹,投机风险 4)社会环境:静态,动态风险 5)行为:基本,特殊风险 2.风险特征: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可测定性、发展性 3.风险管理: 1)对象——风险 2)主体——任何组织、个人 3)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评价风险管理效果 4)目标——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损失前目标、损失后目标) 4.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进入“国际化(全球化)阶段” 90年代,购保险与其他风险管理组织行为相融合 5.风险管理方法: 1)控制型:避免,预防,抑制 2)财务型:自留风险(主动自留、被动自留),转移风险 二、保险概述 1.保险定义: 1)法律角度——合同行为 2)风险管理角度——风险管理方法 3)经济角度——分摊意外事故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非常有效的财务安排。 2.保险要素: 1)可报风险的存在(风险应当是纯粹风险、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导致 重大损失的可能、不能使大多数标的同时遭受损失、具有可测性) 2)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3)保险费率的厘定(公平、合理、适度、稳定、弹性原则) 4)保险准备金的建立(未到期责任、寿险责任、未决、总准备金) 5)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关系存在形式、权利义务的依据) 3.保险特征(互助性、法律性、经济性、商品性、科学性) 4.保险分类: 1)实施方式:强制保险;自愿保险 2)标的:财产保险(财产损失、责任、信用保险);人身保险(人寿、健康、意外伤 害保险) 3)风险转移层次:原保险;再保险“二纵” 4)承保方式:共同保险“一横”;复合保险,重复保险“一横” 5.保险的功能: 1)保障功能:财产保险的补偿,人身保险的给付 2)资金融通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社会保障、社会风险、社会关系、社会信用管理 6.产生发展: 1)最早——海上保险。14世纪中叶,意大利。 2)“黑瑞甫”制度——火灾损失互相负责赔偿的制度,巴蓬“现代保险之父” 3)基尔特制度、公典制度、年金制度——人寿保险,埃德蒙哈雷 4)保险密度: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反应保险普及程度鹤保险业发展水平 5)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10.1正式实施 三、保险合同 1.定义: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特征: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 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 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 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作用:

公司金融知识点总结(罗斯版)

第一章公司金融概述 1.公司的组织形式(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3种 (1)个人所有制(proprietorship)——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由个人所有的非公司制企业,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的个人责任 (2)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法人联合组建的,以盈利为目的非公司制企业,每位合伙人对公司负有无限责任,为避免这一点,可以通过建立有限合伙公司(limited partnership),在这种合伙制下,某些特定的合伙人被指定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 partners),其他合伙人则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s),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中,有限合伙人的责任仅以其在企业的投资额为限(Limited liability),而一般合伙人则承担无限债务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3)公司制(corporation)——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 众多所有者,按照法律建立的法律实体,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不同并相互独立。(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好处:无限存续期、所有者权益易于转让、有限责任。弊端:代理人成本(agenda cost)造成了所有者、债权人、社会各利益体与经理人的利益冲突。(a conflict of interest)和对股东双重课税(对股东的股利收入征税外,还对公司收入征税) 注:代理人问题(The Agency Problem): 如何防止公司的管理者(managers)或代理人(agents)将自己的利益置于股东(Stockholders)或所有者(principal)的权益之上因为管理者是被雇来代表公司所有者权益行事的代理人。代理人问题可以通过公司治理来解决,公司治理指的是控制公司行为的一套规则,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管理者、员工、股东、债权人等。 2.公司的财务目标(Managerial Goals)——价值最大化 管理层的首要目标是股东的财富价值最大化(Maximize shareholder wealth),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假设下,我们使用更窄的目标:公司股票价格最大化。 3.公司金融综述: ①资本预算:公司应该投资什么样的长期项目 ②资本结构:公司如何筹集所需的资金(债务和权益),比例。 ③营运资本管理:公司应该如何管理日常财务活动。 第二章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 (一)财务报表3种——表中数据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 (1)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 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在某一时点上(at a point in time)的公司经营情况。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数额是其账面价值(book values),因为这些数额是公司的簿记员按照资产购进时或负债发生时产生的数额如实记录的结果,而市场价值(market values)是当前市场决定的价值,与之相差较大。Assets = Liabilities + Stockholder’s Equity 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的项目按照“流动性”即以公允的市场价值转化为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排列顺序。(order by the length of time) (2)损益表(The income statement) 一段时期内(over a period of time)公司的经营情况,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成为收益或利润或盈利。 Revenue – Expenses= Income 注:①Net income is the “bottom line.”净利润为底线②息前税前利润(EBIT)也

保险基础知识-总结的很详细

保险基础知识 第一节保险概述 一、简述保险的含义及分类。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 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保险的属性,是保险的本质性的东西。 从本质上讲,保险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表现在:(1)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商品交换关系;(2)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关系。 从经济角度来看,保险是一种损失分摊方法,以多数单位和个人缴纳保费建立保险基金,使少数成员的损失由全体被保险人分担。 从法律意义上说,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以缴纳保费获取保

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保险人则有收受保费的权利和提供赔偿的义务。

由此可见,保险乃是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统一。 根据保险标的不同,保险可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后,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从广义上讲,财产保险是指除人身保险外的其他一切险种,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实偿性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而没有甚或来源是给与物质帮助、维护即本身获得各种制度的总称。我国《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与社会保险相对应,商业保险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

学习金融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习金融总结 篇一: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

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 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

《金融学》黄达 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复习 一、理解名词解释 通货: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包括个人、企业等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 货币:由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M1 狭义货币 准货币:主要包括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QM 广义货币 本位币(主币):指一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一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份,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直接融资: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即赤字方通过发行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方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方提供资金。 间接融资:是盈余方和赤字方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进行的资金融资活动。 名义利率:包括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保持不变时的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发生相应变化。 法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所规定的利率。该利率对所用的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例如,银行公会和银行协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规所确定的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的利率。 基准汇率:是本币与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本币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币兑换非主要货币的其他外币的汇率或套算出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 直接标价法:是按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币来表示的汇率,也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按一定数量的本币单位为基准,计算应付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应收标价法。 资本市场:以期限一年期一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也称长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以期限一年期一下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开放式基金:(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在外的资金份额数是可以变动的,投资者人可以依基金的净值情况随时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要求赎回基金份额。 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发行在外的份额数是固定的。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非特定多投资者发行证劵的一种方式。 私募发行:是指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证劵的一种方式。 同业拆借: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回购协议:证劵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劵的同时,与买入证劵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由证劵出售方按照约定的价格降其出售的证劵如数赎回。 国库券: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一下多国债,一般按照贴现的方式发行。由中央政府发行的一年期一下的债券。 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劵的场所 流通市场:参与人除了买卖双方外,还有中介人,中介人包括证劵经纪人,证劵商和第二经纪人。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者基础性工具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看涨期权:(买入期权) 看跌期权:(卖出期权) 欧式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只能在期权到期这一日行使其选择权利的期权。 美式期权:指期权购买者可以在到期日前任何一个营业日行使权力的期权。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契约规定偿还本息而是债权人收到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计算机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

公司金融 第一章公司金融导论 第一节公司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一、企业组织的三种形式 (一)从法律层面上划分 即:个体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个体业主制:又称独资制企业:又或称个人所有制企业,是指由一个人出资,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 2、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出资和联合经营的企业。 3、公司制企业 (1)公司:是依据一国公司法组建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2)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即:“三会一层”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最高监督机构——监事会;最高管理机构——经理层 第二节公司金融的目标与原则 一、公司的目标 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也称为公司财富最大化目标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即:是指公司总的资产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二、公司金融的主要金融活动 (一)投资决策(二)融资决策(三)股利决策 (一)投资决策 公司分配资源的行为就是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重要的决策。 投资决策涉及的类型包括: 1、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2、经营性投资和战略投资 3、长期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投资(二)融资决策 融资是指公司在金融市场上以信用方式筹措资金的活动。 融资涉及容: 1、融资方式2、融资成本与风险3、资本结构和融资效应4、融资决策方式(三)股利决策 解决公司利润分配时支付现金股利和保留盈余的关系。 第四节公司金融的主要理论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这造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上的差异,成为公司实现目标的主要障碍。 二、委托—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 一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 股东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而经理人希望自身福利最大化。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代理问题的机制有: (1)管理者面临被解雇的危险(2)被接管威胁(3)破产惩戒机制(4)经理人市场竞争(5)激励机制 二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 其利益冲突在于对现金流量要求权的本质差异。股东就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控股地位,通过经理人的经营活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最常见的方法有: 1.提高财务杠杆比率 2.投资比债权人风险预期高的项目 3.增加股利支付

金融学考研需要牢记的知识点

2018金融学考研需要牢记的知识点1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牢记知识点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研中也是这样。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金融学考研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部分的内容,做好准备,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 1、函数的有界性 2、极限的定义(数列、函数) 3、极限的性质(有界性、保号性) 4、极限的计算(重点)(四则运算、等价无穷小替换、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重要极限、单侧极限、夹逼定理及定积分定义、单调有界必有极限定理) 5、函数的连续性 6、间断点的类型 7、渐近线的计算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1、导数与微分的定义(函数可导性、用定义求导数) 2、导数的计算(“三个法则一个表”: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导数表;“三种类型”:幂指型、隐函数、参数方程;高阶导数) 3、导数的应用(切线与法线、单调性(重点)与极值点、利用单调性证明函数不等式、凹凸性与拐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曲率(数一、二)) 第三章中值定理 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定理、介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 2、三大微分中值定理(重点)(罗尔、拉格朗日、柯西) 3、积分中值定理 4、泰勒中值定理 5、费马引理 第四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 2、不定积分的计算(变量代换、分部积分) 3、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微元法思想(数一、二)) 4、定积分性质(奇偶函数与周期函数的积分性质、比较定理) 5、定积分的计算 6、定积分的应用(几何应用:面积、体积、曲线弧长和旋转面的面积(数一、二),物理应用:变力做功、形心质心、液体静压力) 7、变限积分(求导) 8、广义积分(收敛性的判断、计算) 第五章空间解析几何(数一) 1、向量的运算(加减、数乘、数量积、向量积)

保险学知识点总结(重点)

与课本知识点是一致的,很重要,很有针对性 第一章导论 1.P9保险产生的原因中关于保险的分类,着重注意按风险性质的分类、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按风险的性质 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同一个风险可能兼有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双重性质。大多数纯粹风险是可保风险。 (2)按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可分为: 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所致损失的可能性,由内生变量所致损失的可能性。 社会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制度的重新安排、新政令的颁布与实施、甚至是政权的更迭而产生的损害可能性。社会风险的最高形式是政治风险。 技术风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损害可能性。 (3)按损害对象,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财产风险:导致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人身风险:生、老、病、残、死、失业等导致人身伤害或影响健康的风险。 责任风险:对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或未履行契约所致对方受损应负的合同赔偿责任。如职业责任、公众责任、产品责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因对方违约或不可抗力的发生,致使合同无法执行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失信风险。如美国国债风险。 2.P11风险管理、P1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注意P14页的财务法(1)风险识别:受险主体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 (2)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是风险估测的主要内容。 (3)风险评价: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决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到何种程度。 (4)风险(管理)对策:在识别分析和估测风险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风险频率、损失程度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风险处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五版)]黄达 重点复习资料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2、信用: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3、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 4、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5、金融:广义: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狭义: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中间说法: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6、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7、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 8、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 9、即期利率: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10、远期利率: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11、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2、金融的特征: 1.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 2.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3.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票面额P的比率; 现时收益率——年收益额C与其当期市场价格Pt的比率;C/Pt 平均收益率——将现时收益与资本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C﹢Pt﹣Pt-1)/Pt 1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 √14、期货: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易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15、期权:是指合约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此权利。(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出售相关资产。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或在到期日之前的某一规定的时间才能行使的期权。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交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 √16、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保险学知识点(1).doc

保险学知识点 第一篇保险基础 1. 风险的三个特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2. 风险的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风险三要素的联系:构成风险因素的条件月底,发书损失的可能性越大,损失就会越严重。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3. 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损害对象: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 2)按风险的起源和影响: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3)按风险所导致的后果: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4. 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风险回避:人们设法排除风险并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将至零。比如:可以利用水上运输, 但禁止水上运动,这就是回避由此产生的被淹死的风险,从而缩小了遭受风险的范围。 2)损失控制:主要包括防损(采取措施防止风险)和减损(减损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比 如,尽管人们努力防止火灾的发生,但这种事情仍有可能发生,因此,这就有必要安装自动灭火系统以减轻火灾损失的严重程度。 3)风险自留:企业或个人自己来承担风险。 4)风险转移: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比如:公司组织、 合同安排、委托保管、担保合同、套期保值、购买保险。 第三、第四种合称损失融资。 5. 从不同角度解释保险 1)保险是以经济合同方式建立保险关系,集合多数单位或个人的风险,合理计收分摊金, 由此对特定的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事伤亡提供资金保障的一种经济形式。 2)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 成的经济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而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方法。 3)保险是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4)保险是一种社会工具。 5)保险是一种复杂的和精巧的机制。 6)保险是一种法律制度。

[金融学]《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 实现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 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 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