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陈红老师讲到,铁匠铺的工匠都知道:要将铁烧红再进行加工,而不是使劲的敲打冷铁。教学工作也是这个道理,要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向,让学生至少愿意学,直至喜欢学,拥有成就感、幸福感,教学才会有好的效益,对此我深有同感,举几个例子:

一、好的导语像磁铁

例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是在上午还是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一句话是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是什么寓意?面对游行队伍,毛主席大声回答的是什么?通过一连串的疑问,迅速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感觉到欲罢不能,吸引学生有继续求知的欲望,为后面展开课堂教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二、好的表演印象深

比如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目时,王凯同学登上讲台,只见他头戴一顶嵌有“鲜卑”字样的小毡帽,前胸挂着“439”,后胸挂着“494”,左手提一柄刺向贪官的长剑(用教鞭代替),右手握一把黄土,腰杆笔直,一脸正气,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本姓拓跋今姓元,学说汉语把女儿嫁……”独特的打扮,幽默的谈吐,身临其境的表演,使学生在“小品”式的浪漫中轻松掌握了知识,加深了印象,课本知识还用得着死记硬背?

三、好的板书耳目新

讲《走向战略进攻》一课时,各项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自我小结,张帅上台板书:

国民党方面—1947年3月25万兵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1947年3月45万兵力进攻山东解放区

共产党方面—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视觉,对知识点了然于胸,形成有层次、递进式的知识结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凡此总总,不一而足,学生参与了,气氛自然活跃了,他们自然就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感觉温馨幸福,课堂自然就有效了。谨以此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新课程;学生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 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

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

实施高效课堂 学生应该怎么做

实施高效课堂学生应该怎么做 城关中学郭凤莉 目前在各地的中小学教学中关于“高效课堂”的概念说的比较多,各地也都在推行“高效课堂”模式。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有李炳亭教授倡导的山东杜郎口的“高效课堂”模式。关于“杜郎口模式”我这里不想妄加评论,因为他们那种“围桌”式教学真的不适合高中阶段的教学。关于“高效课堂”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实际上自从有了课堂授课模式的那一天,教师们就一直在不懈地追求这课堂效果的最优化。那么究竟什么叫做“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和学生,那么要想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从这两个角色入手。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就像一部戏的导演一样。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授课的对象,就像一部戏的演员一样。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的检验就是依据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判断。因此,作为知识的接受对象,课堂教学的主体,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关键了。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首先必须从学生身上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稳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确保课堂思维的连续性,确保教学活动的畅通性,这是取得良好听课效果的前提。 教师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情化的语言,高超的课堂调度能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一节课45分钟学生要完全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事儿,但是作为学生必须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二、积极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分析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北东丈小学课题组 我校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验和研究,总结和探索出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植树知识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就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生写桥,写游记这些作文时,教师可与家长联系好,由家长带孩子去看桥,去游览。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从而在家

长、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真实的文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们能在游览,参观时做到给孩子讲解景物的历史,和孩子讨论游览的感受,而大多数家长只是带孩子游玩,孩子回来后对于他去过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因为经济拮据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就更谈不上到外面的世界去启迪孩子的智慧了,致使农村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写这些作文时难以下笔。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二、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从小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

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模板

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凌桂泉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要”给学生一把猎枪,而不是给学生一袋干粮”,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 判断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是以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恰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而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考虑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内在的能力情感等等应出现的变化,为促使学生发生这些变化应该让学生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这其实就是一个备课问题。目前状况下,多数老师的教案目标陈述的是”老师做些什么”,而不是”学生做些什么”,也就是只有教的方案,没有学的方案,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教案与学案必须合一设计,但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相长,”怎么学”应与”怎么教”放在一起同步设计,这种符合教学规律的立体化的教学方案,其具体做法几下个方面:⑴知识要点要表解化,以表解的形式系统归纳梳理各节知识,以此作为文化素质的基石。⑵以方法、思路作为主线,以问题和例题形式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框架和支撑。⑶围绕教学目标,椐认知规律,选择精当的训练题,突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这是文化素质的面。⑷教与学相互,相互促进。点、线、面构建的立体,涵盖全部知识的教学学法设计,抓住重点、难点的讲练编排,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着鲜活和翔实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否则,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也谈不上教育的改革,课堂教学的优化。同时,还应注意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性,使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可控的,目标的达成也是可测的。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预见性、针对性。 二、时间的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学过程以注入式为主,以教师为主,教师或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成为”听客”和”看客”,而

以学生为本开展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开展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想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模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学会创新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自主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孩子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所谓自主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存世界的事物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即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第斯多惠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决定着我们的表现或能力的高低呢? 毋庸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1.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教

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怎样做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一节成功的课学生会思维活跃,兴趣极高,不觉得累,学生会在不知不

高效课堂学生用语

高效课堂学生评价与补充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选取“听、说、问”三个要素,分年段设置不同的侧重训练点,形成台阶设计。如:要求低年段:仔细听、说完整、敢提问;中年段:重理解、听说规范、乐提问;高年段:有效听、说生动、善提问。小组内的“听”的训练要求,低年段:坐正静听、注视发言人,听清听完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年段:专心听懂,边听讲边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高年段:听思结合,做到耳听、眼观、口到、脑思、手记。对小组内说的要求,低年段:大声、大胆、大方发言,把话说完整,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中年段:敢说、乐说,有条理地说,说规范;高年段:有序的说,分工说,力争说得生动形象。对小组“问”的训练达成标准,低年段:敢于提问、会模仿性提问;中年段: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高年段:善于提问,会对别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 高效课堂学生用语 一、鼓励与欣赏常用语: 1.如果同伴自信不足,这样鼓励:?没有问题,试一试。‘??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其实比过去好多了,这一次也试一试. 2.面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这样做:?没有关系,我们一起看一看……?.?其实你的这个观点有了进步……?.?这一点我也同意……?.?我感觉不完善,我来补充一下……? 3.面对发言太长的发言者,可以这样做:。?我们是不是请X X X先讲一讲?。?今天是不是让X X X先发言?? 4、发言结束后,可以这样小结:?与XXX次相比...,。。?.?这一点(几点)与我想得完全一样。??没有关系,我补充一-下;?你们几个的观点合在一起便回答全面了。?

二、表达自己观点的用语: 1、面对完全认可或相同的意见,你应该鼓励对方:?我同意他的.,.…??我与他的一样,,.,。.??我支持他的观点.,,…??我欣赏他的这一点…… 2、同意部分的观点,你应先肯定对方,同时补充自己的观点:?我同意他的这一点……不过我也有补充….,,? 3、他的意见与你完全不同,讲出自己的观点但不指责:?我与他的不同,我想讲一讲我的观点……不知是不是合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你的观点存在下面的问题……? 三、争论时的用语: 1、?就我们两个争了,你们也讲一讲。??你同意谁的观点???你说我的这一观点有没有道理?? 2、即使你不是直接争论者,你也要积极参与:?我同意(不同意)X X的观点……??我不同意你们两个的观点,我认为..,…??我认为你们两个实际上讲的是-个问题...,.,? 四、询问用语: 如果没有听清楚,再询问同伴或教师:?对不起,老师,我没有明白,能不能请您再讲一讲??、?老师,是不是这样……不知我理解的是不是正确??.?X

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讲座准)

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品德与社会] 沙县城关第三小学陈依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送教下乡就我自己而言,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为此,今天我就以《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为题,将自己近年来在品社学科的课题研究(也就是今天汇报的课题)和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与做法分为三个部分向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作个汇报,恳请指教。 第一部分是想汇报一下为什么会想到作这么一个课题研究?主要原因是作为专职的品社教师,刚上这门课程时觉得很难上,没内容上,上得不生动,基本上吸引不住学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那么难在哪里呢? 一是《品德与社会》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是一门百科全书似的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是,实际上一直以来,家长、学生对这门“副科”课程不够了解,导致不够重视。 二是在品社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常常是听,是说教,是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材的编写相对简约,几副图、几行字,教学内容单薄;有的内容一听就懂,没有进一步动手、探究的余地;有的内容年代久远,学生较难领会;有的内容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专业性,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有的内容还很抽象,学生较难产生共鸣,学习自然没有兴趣。有时一堂课上热热闹闹,学生有所收获,可是由于缺乏课后的有效跟进与评价,这一点收获和感悟也就慢慢消失了,不能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延伸和内化。 三是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人经历了改革开放前极度的物质贫乏,又经历改革开放后极度的精神贫乏,从根本上动摇了社会主义最具吸引力、最核心的价值观。人们的是非观念淡薄了,教师对有些观点、现象也较难作出有说服务力的解释。专职教师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里,拿什么内容来教学,拿什么道理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这就逼得教师不得不去联系、寻求、补充教材之外的学生生活中学生爱听的、能听懂的、有趣味性与有说服力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汇报的是品社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一是2011年版的学科课标,课标在前言部分关于课程的设计思路是这样表述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理论依据二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其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

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火神庙中学姚红冰 教学质量的优与劣,关键取决于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效率。而如何有效地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则得看如何去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了。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神情专注地听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学生跟成年人一样,如果他们不被眼下的事情吸引,他们就会找别的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对待学生的不专心,教师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毕竟,任何人长时间坐着听别人说话,都会有走神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间称为“无效时间”,它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还具有传染性。它会让其他原本专心的学生想“其他人都没有专心,我为什么要专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掌握一整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1.精心设计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指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开场白最主要的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的授课。因此,教师每一次课的开场白都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力求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为正课的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场白设计应做到既能吸引学生,又不喧宾夺主,如同主餐前的“开胃汤”一样,是为进食主餐服务的,而不要影响主餐的进食。开场白的形式有:通过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作为一次课的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从歌曲、故事、寓言、格言、谚语、问题、直观教具等开始。趣味幽默的开场白、哲理性开场白、抒情性的开场白、情感激励性开场白都能很好的为正课做好铺垫。但是教师需要把控好时间。 2、讲课中突然停顿,此处无声胜有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之内而心却在教室之外,甚至做一些小动作,或者小声说话。这时,如果教师因此停止授课,直接到学生面前,大声训斥,对其进行制止,给予公开批评的话,一是使学生感到很没面子;二是停止讲课去批评学生,一般要占用较多的授课时间,对整个班级授课的影响较大;三是学生的违纪现象严重影响教师的情绪,进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又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问。 这时,最佳的方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突然停顿下来,目光关注做小动作或者小声说话的个别学生,引起该生甚至全班学生的适当注意。一般学生都会感到不好意思而停止说话或停止做小动作。这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影响最小而又能教育学生认真听课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此处无声胜有声。 3、讲课抑扬顿挫,对学生的刺激信号不断变化 学生从早到晚每天一般要听8节课,如果教师的授课语调平铺直叙,讲课缺乏抑扬顿挫,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像催眠曲一样,学生听的时间长了,就会打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教师授课语言要有起伏变化,当抑则抑,当扬则扬,给学生的刺激信号是起伏变化的,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掌握抑扬顿挫的方法,善于抓住语句的重点来着重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来运用重音,通过改变语速,变换语调,引起学生注意老师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或者强调所表达的重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听着有兴致,避免一成不变的语调让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本应是有人“教”且有人“学”,却变成了“教而不学”,甚至于不少学生实在忍不住就趴在桌子上睡觉,连抬头看教师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可想可知,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g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更好发展”。 本学期,在经过多年高位发展后,学校为了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导案”这种高效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导案设计重在进行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训练。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导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学导案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育人”与“会学”,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学步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仪,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3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案”高效教学模式认识。 一、认真编好学导案,使学导案有用、有效,便于操作,真 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学导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9项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导案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特别是要把握好本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通过学导案,让学生知道。学导案的第二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栏H,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 组合作和共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和解答新问题,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栏目,让学生查找和准备和本课书有关的资料;通过课前预习栏目,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本课书的 内容;通过激趣导标栏H,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导思启学栏目,特别是教师把精选的时政案例,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学导案的第三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练”。通过巧练导悟栏目,精心挑选靓题或原创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有效训练,配以解题方法指导和答题要求,让学生知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要求,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真

课堂教学与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0期) Total No .310 收稿日期:2012—06—22 作者简介:姜国玉(197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理工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教学法,分析化学。 课堂教学与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 姜国玉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理工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牢固的专业思想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教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从教能力;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67—02 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只有 认准培养目标,突出师范特点,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特殊使命。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师院校教书育人的严格性和重要性。 一、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远大的奋斗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从现在的生源来看,进入专科级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高考成绩较低, 来到这里也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找份工作。本身素质就低加上对所学专业没有热情,怎么能够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师范生呢?在接触学生之初即对其进行入学即入教的专业思想教育,在化学课的教学中我把向学生介绍我校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介绍我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我校有较深入的了解,为学校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而感到骄傲生自豪。激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同时结合就业前景的分析,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二、抓好师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新思想的传播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师表的崇高精神,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使学生明确教师品德标准。今天的师范生,明天就是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学校期间严格规范他们的行为,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 :“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 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是最直接的也是无穷的。 三、从基本功抓起,努力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1.书写基本功;2.课堂语言基本功;3.分析学生基本功;4.解读教材基本功;5.引导启发基本功;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7.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功;8.组织教学基本功;9.教学评价基本功;10.教育科学研究基本功。这十项基本功如果单从教法课上完全掌握并得以巩固提高,因受课时的限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基于此在我系的校级重点课题《基于教师职业的高师理科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中提出了所有任课教师都是教法教师的新思路,借以将学生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渗透到所有的教学学科,所有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书法能力的训练 从教授学生开始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从教基本素质的教育。首先重新向学生介绍写好板书的重要性。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好字是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基本素质。然后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钢楷,期末进行考核;每周写两遍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化学方程式;每天10分钟的时间用于粉笔字的练习。笔者坚持每周为学生批改书 7 6

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徐明安 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提高初中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则是如何让全体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导学案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依托教材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制成正式文本,再印发给学生。上课前将“导学案”发至学生,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用完后教师及时收起来并做好批阅,辅导学生修正。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学反思”,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要给差生提供回答问题、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浅显问题让差生回答,或出一些简单的口头训练让差生解答。答案正确,应给予中肯恰当的表扬;答案错误,也不要当众批评,应鼓励在下一次争取回答正确。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其练习或作业应有不同的数量及难度要求。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也要提出不同的训练或作业要求。对思考力强但学习不扎实的学生,多给难度较大的练习或作业。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其他各方面品质的培养与教育,而素质教育下的孩子是身心各方面都健全的孩子,“过程性评价”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育下遗忘的学生品质与能力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八名成员。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小组男女比例分配适中,学生性格搭配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结合好,座位的安排合理,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时及时的进行调整。 课堂探究时,设置不同的题目,将需要识记的内容设置必答题,每个组选一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代表本组抢答,回答对的最多的组全组加分。将有点难度的题目设置为抢答题,答对了可以为小组加分。这种游戏实行起来既提高了学生记枯燥知识点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评价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课外同样可以使用,如做了好事,活动中为班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一) 新理念 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的或低效教学。 (二) 重新认识学生 许多成功的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较是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上课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的准备状态,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那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利用上课的导入来了解。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的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不清楚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没有更深入地了解,上课一开始接在黑板上写了四分之一,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 上,让他们用四幅图分别表示出四分之一。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只有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那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 要善于取舍教,调整教学顺序。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新课展开、巩固练习、课后延伸、课堂小结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形式,但这些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具备的。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恰当的选取教学环节,顺着学生的思路安排教学顺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陈红老师讲到,铁匠铺的工匠都知道:要将铁烧红再进行加工,而不是使劲的敲打冷铁。教学工作也是这个道理,要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向,让学生至少愿意学,直至喜欢学,拥有成就感、幸福感,教学才会有好的效益,对此我深有同感,举几个例子: 一、好的导语像磁铁 例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是在上午还是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一句话是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是什么寓意?面对游行队伍,毛主席大声回答的是什么?通过一连串的疑问,迅速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感觉到欲罢不能,吸引学生有继续求知的欲望,为后面展开课堂教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二、好的表演印象深 比如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目时,王凯同学登上讲台,只见他头戴一顶嵌有“鲜卑”字样的小毡帽,前胸挂着“439”,后胸挂着“494”,左手提一柄刺向贪官的长剑(用教鞭代替),右手握一把黄土,腰杆笔直,一脸正气,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本姓拓跋今姓元,学说汉语把女儿嫁……”独特的打扮,幽默的谈吐,身临其境的表演,使学生在“小品”式的浪漫中轻松掌握了知识,加深了印象,课本知识还用得着死记硬背? 三、好的板书耳目新 讲《走向战略进攻》一课时,各项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自我小结,张帅上台板书:

国民党方面—1947年3月25万兵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1947年3月45万兵力进攻山东解放区 共产党方面—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视觉,对知识点了然于胸,形成有层次、递进式的知识结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凡此总总,不一而足,学生参与了,气氛自然活跃了,他们自然就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感觉温馨幸福,课堂自然就有效了。谨以此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严塘中心小学龙玉平 内容摘要: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紧锣密鼓地进行,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急需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知识教学、情感交流、意志培养三个维度去定位。在知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事实陈述者、“双结构”的衔接者、知识兴趣的激发者、知识价值的引领者;在情感交流中,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共同感受者、成长扶助者;在意志培养中,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榜样者、训练者。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学角色定位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作绿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托着鲜花的娇艳。我们经常会思索: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教师?教师到底扮演的是怎样一种角色?其实,教师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是以 引导,启迪学生心中最美的那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角色定位的研究背景下,应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相融,让教师与学生对各自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和协调,加强心理与行为的沟通和理解,强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才会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有机的课堂教学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新过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意考虑.无论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也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地创新,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始终是主导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然而,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来源。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授受来进行的。当然,这里所提到的“授受”并不是指机械讲授和被动地接受,而是指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因学生所获得发展的不同类别而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即教师扮演的每一个具体角色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某一特定方面主动地发展。

如何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但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动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升、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点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点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个方面,教师首先要即时转变观点,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能够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绝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升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理解――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所以,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

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的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地也最深刻。极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中,我只让学生准备了若干张长方形纸,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自己编题,并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思考后,编出下列各类一步应用题:1、一张纸,小华用2/4做数学作业,用1/4记家庭作业,他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数学作业比记家庭作业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或记家庭作业比做数学作业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张纸,小丽用3/5做长方形,余下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3、做长方形的纸是余下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学许多问题。这样做学生及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的讲解好得多。 二、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讲的机会,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越是开放的空间,常常越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时空,鼓励学生自主地看、说、做、想。创设开放的时空,主要有以下措施: 1、是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中引入整理房间、购物、参观游乐园等情境,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灵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2、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独立探究、大胆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交流等活动。尤其重要的是提供学生质疑空间,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3、让学生想说就说

相关主题